四年数学下册只是要点归纳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小数的认识和运算1. 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点,小数的位数等。

2. 小数的读写:能够正确读写小数,理解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3. 小数的比较: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理解小数的排序。

4. 小数的加减法: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进行计算。

5. 小数的乘除法: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二、观察物体1. 观察物体的方法: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2. 观察物体的应用:通过观察物体,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觉。

三、对称图形1. 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对称图形的定义,认识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2. 对称图形的性质:了解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轴、对称中心等。

3. 对称图形的判断: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具有对称性,找出对称轴或对称中心。

四、三角形1. 三角形的认识:理解三角形的定义,认识三角形的基本元素,如边、角、顶点等。

2. 三角形的分类:了解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如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

3. 三角形的性质:学习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如内角和、三角形的不等式等。

4. 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判断三角形类型的方法,如根据角度判断、根据边长判断等。

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

2. 梯形的认识:理解梯形的定义,认识梯形的基本性质。

3.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如对边平行、对角相等等。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判定:掌握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方法,如根据边长、角度判断等。

六、数据的整理和表示1. 数据的收集: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等。

2. 数据的整理:学习整理数据的方法,如分类、排序等。

3. 数据的表示:学习用图表表示数据的方法,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四则运算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1、“ 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 +c=a+(b+c)3、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5、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 a×(b+c) =a×b+a×c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6、减法的性质:a—b—c=a—(b+c) a—(b—c)=a—b+c7、除法的性质: a÷b÷c=a÷(b×c)知识点四:简便计算一(举例)一、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125×8=1000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三、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75+98+25 488+47+53=75+25+98 =488+(47+53)=100+98 =488+100=198 =588四、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五、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25×56×4 99×125×8=25×4×56 =99×(125×8)=100×56 =99×1000=5600 =99000六、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65+28+35+72=(65+35)+(28+72)=100+100=200七、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25×125×4×8=(25×4)×(125×8)=100×1000=100000知识点四:简便计算二(举例)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一、分解式二、合并式25×(40+4) 135×12—135×2=25×40+25×4 =135×(12—2)=1000+100 =135×10=1100 =1350三、特殊1 四、特殊299×256+256 45×102=99×256+256×1 =45×(100+2)=256×(99+1)=45×100+45×2=256×100 =4500+90=25600 =4590五、特殊3 六、特殊499×26 35×8+35×6—4×35=(100—1)×26 =35×(8+6—4)=100×26—1×26 =35×10=2600—26 =350=2574知识点四:简便计算三(举例)一、减法的性质(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二、(除法的性质)(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3200÷25÷4=3200÷(25×4)=3200÷100=32三、其它简便运算例子:256—58+44 250÷8×4=256+44—58 =250×4÷8=300—58 =1000÷8=242 =125知识点五:三角形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归类(知识点、重点、典型例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归类(知识点、重点、典型例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类整理第一部分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典型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典型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计算0÷27+5×0+4【知识要点4】四则运算顺序【重点内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部学习资料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部学习资料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部学习资料目录第一周四则运算 (1)第二周观察物体 (9)第三周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13)第四周乘法分配律及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18)第五周第三单元检测评讲 (24)第六周小数意义、性质及大小比较 (26)第七周单位换算及求近似数 (32)第八周第四单元检测评讲 (37)第九周三角形的认识 (39)第十周期中检测评讲 (45)第十一周小数加减法及稍复杂的单位换算 (48)第十二周第六单元检测评讲 (55)第十三周轴对称和平移 (56)第十四周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59)第十五周鸡兔同笼问题及期末复习 (63)第一周四则运算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被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3)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4)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3)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4)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与0有关的运算“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6、四则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四则运算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X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X除数5、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知识点二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2、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数。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7、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8、算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知识点三 0或1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 0(a≠0)7、任何数乘1都得原数; a ×1 =a8、被除数和除数相等时(0除外),商是1; a÷a=1(a≠0)知识点四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 +c=a+(b+c)3、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 (连乘形式)5、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 a×(b+c) =a×b+a×c 乘、加形式(a-b)×c=a×c-b×c 或 a×(b-c) =a×b-a×c 乘、减形式6、连减:a—b—c=a—(b+c)7、连除: a÷b÷c=a÷(b×c) 注意:前面是减号或除号时,添、去括号都要变符号知识点五简便计算一一、常见乘法计算:25×4=100 125×8=1000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三、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50+98+50 488+40+60=50+50+98 =488+(40+60)=100+98 =488+100=198 =588四、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五、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25×56×4 99×125×8=25×4×56 =99×(125×8)=100×56 =99×1000=5600 =99000六、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七、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65+28+35+72 25×125×4×8=(65+35)+(28+72)=(25×4)×(125×8)=100+100 =100×1000=200 =100000知识点六简便计算二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一、分解式二、合并式25×(40+4)=25×40+25×4 =1000+100=1100 135×12—135×2 =135×(12—2)=135×10=1350五、特殊3 六、特殊499×26=(100—1)×26 =100×26—1×26 =2600—26=257435×8+35×6—4×35 =35×(8+6 — 4)=35×10=350这样的题易混淆:请注意看清符号25×(8×4)25×(4+8)= 25×4×8 = 25×4 +25×8 = 100×8 = 100+200= 800这是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300这是应用乘法分配律知识点七简便计算三一、连减简便运算例子: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二、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3200÷25÷4=3200÷(25×4)=3200÷100=32三、其它简便运算例子:256−58+44250÷8×4=256 +44 −58=250 ×4 ÷8=300−58=1000÷8=242 =125知识点八三角形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3、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B、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6、有关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3、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不能准确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或物体。

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确定立体图形。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1、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a-b-c=a-(b+c)3、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 × b = b × 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下面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整数的认识与运算整数是自然数、0及其负数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整数的加法、减法运算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分数的认识与运算1. 分数是整数除以整数的结果,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分子表示分数的份数,分母表示每份的份数。

2.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取最小公倍数,然后按照分母进行相加或相减。

3. 分数的乘法与除法:将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相乘或相除。

三、长度、面积与容量的认识1. 长度的单位:厘米、米、千米。

换算时根据进位原则进行。

2. 面积的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等。

换算时要注意单位的平方关系。

3. 容量的单位:毫升、升、立方米等。

换算时要注意单位的升降关系。

四、时间与钟表的认识1. 时间的单位: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年。

换算时要注意单位的进位关系。

2. 钟表的读写:学会读写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时间。

3. 钟表的加减运算:根据小时和分钟进行加减运算,注意进位和借位。

五、图形的认识与性质1. 点、直线、线段、角、平行线、垂直线等基本图形概念。

2. 正方形、长方形、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等常见图形的性质。

3. 通过几何图形的旋转、翻折、平移、放大和缩小等操作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数据统计与分析1. 数据的整理与分类: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绘制条形图。

2. 数据的分析与应用:通过数据的比较、运算和推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七、数的倍数与约数1. 倍数:一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时,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 最小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3. 约数:能够整除一个数的自然数。

八、计算与实际问题1. 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多个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出游等。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一、四则运算。

1.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例如:25 + 7 - 10,先算25+7 = 32,再算32 - 10 = 22;12×3÷4,先算12×3 = 36,再算36÷4 = 9。

2. 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例如:[12+(8 - 5)]×3,先算小括号里的8 - 5 = 3,再算中括号里的12+3 = 15,最后算15×3 = 45。

3. 有关0的运算。

-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如5+0 = 5。

-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如8 - 0 = 8。

-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如5 - 5 = 0。

-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如3×0 = 0。

-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如0÷5 = 0。

二、观察物体(二)1.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

-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例如观察一个正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都是正方形;而观察一个长方体,从不同面看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

2.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

-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

例如一个球和一个圆柱,从正面看都是圆形。

三、运算定律。

1. 加法运算定律。

-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b + a。

例如3+5 = 5+3 = 8。

-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c=a+(b + c)。

例如(2+3)+5 = 2+(3 + 5)=1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3、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差。

4、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5、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2、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3、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求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4、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①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X除数②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 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三、有关0的运算①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还得原数②任何数减去自身都得0③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④任何数乘0都得0⑤0不能作除数四、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1、从不同位置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方法:在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形状。

2、从同一位置观察由相同个数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物体,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

2. 整数的比较:大小比较及整数的顺序。

3. 整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

4. 整数的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加、零元素。

5. 整数的减法:正数减正数、负数减负数、正数减负数、两个负数相减。

6. 整数的乘法:正数与正数、负数与负数、正数与负数的乘法。

7. 整数的除法:正数除以正数、负数除以负数、正数除以负数、负数除以正数。

8. 整数的应用:海平面高度、深度、温度等实际问题。

二、分数与小数1. 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2. 分数的加减法:分母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

3. 分数的乘法:两个分数相乘,化简。

4. 分数的除法:两个分数相除,化简。

5. 小数的概念:小数点、小数的大小比较。

6. 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相加减,对齐小数点。

7. 小数的乘法:小数相乘,保留位数。

8. 小数的除法:小数相除,保留位数。

9. 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分数转小数、小数转分数。

10. 分数与小数的应用:时间、长度、面积等实际问题。

三、长度、面积与容量1. 长度的计量单位:米、分米、厘米、千米等。

2. 面积的计量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公顷等。

3. 容量的计量单位:升、毫升、立方米等。

4. 长度的换算: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5. 面积的换算: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6. 容量的换算: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7. 长度的应用:绳子长度、距离等实际问题。

8. 面积的应用:房间面积、地板、墙壁等实际问题。

9. 容量的应用:容器装液体、水量等实际问题。

四、图形与几何1. 二维图形的分类: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三维图形的分类: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等。

3. 图形的性质:边数、顶点数、对称性等。

4. 图形的大小比较:边长、面积、周长等。

5. 图形的画法:图形的绘制、图形的分析与判断。

6. 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方向和角度。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数叫减数,得到的结果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去的数叫做除数,得到的结果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6.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17.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顺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8.有关的运算:(1)一个数加上或减得原数。

5+0=55-0=5(2)任何一个数乘得。

5×=×5=(3)除以一个非的数等于。

÷5=(4)不能作除数。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流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乘法交流律乘法结合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小数的意义: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就叫做小数。

2、单位换算: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高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整数部分相同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十分位上相同,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4、计算小数加减法就注意小数点对齐。

5、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要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6、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3.20=3.2)第二单元:认识图形1、图形分类(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2、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3、三角形具有的稳定性,不易变形。

4、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5、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6、四边形的分类;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形四边形。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7、数图形的个数要用有序的数法。

第三单元:小数乘法1、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2、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不扩大到原来的(),……3、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4、乘数与积的大小关系: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另一个乘数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近大远小,近少远多第五单元;小数除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51.75/15)只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余数的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考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考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考点归纳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整数和小数1. 整数的认识-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学习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了解整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2. 小数的基本概念- 介绍小数点和小数的读法- 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 四则运算- 复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学习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 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4. 应用题的解答- 解决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列方程解答问题的方法二、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学习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2. 立体图形- 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 学习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三、分数和比例1. 分数的基本概念- 介绍分数的意义和读法- 学习分数的比较和简单的加减法2. 比例的认识- 学习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掌握比例的应用,如比例尺的计算四、数据的收集和处理1. 数据的收集- 学习如何收集数据- 了解数据的分类和整理2. 数据的图表表示- 学习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 能够解读图表中的信息3. 数据的分析- 学习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 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五、探索规律1. 寻找图形和数字的规律- 识别并描述图形和数字序列的规律 - 能够应用规律解决问题2. 逻辑推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解决问题锻炼推理能力六、实践活动1. 实际操作-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数学游戏- 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在游戏中巩固数学知识通过上述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下册的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整数和小数的基本运算,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初步了解分数和比例的概念,学会收集和处理数据,并能够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此外,通过实践活动和数学游戏,学生能够在趣味中学习,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一、单式折线统计图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可以反映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2、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①画出横轴和纵轴(补画统计图时此步骤已给出);②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多少(补画统计图时此步骤已给出);③描点,描点时应注意先找准横轴上的点,再找准纵轴上相对应的点,过两点分别做横轴、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所要描的点,在交点处点上实心点;④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点,并标注数据;⑤标注好日期和标题。

(日期也可不标注)3、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合理地推测。

(知识巧记)统计图,类型多,条形、折线一一说。

条形数量好比较,折线增减更明了。

绘制折线较简单,描点连线来解决。

完成绘图细分析,解决问题更容易。

二、复式折线统计图1、复式折线统计图:如果在统计过程中存在两组(或多组)数据,且需要在一幅统计图中表示这两组(或多组)数据,就要用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或不同形式)的折线来表示不同数量的变化情况,这种统计图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各组数据的多少,数据的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可以比较各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折线表示表示不同的量,需标明图例。

4、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观察方法,可以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能根据信息回答或提出相应的问题,同时进行简单地分析和合理地推测。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要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要点

数学期末复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班级:姓名: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 + 0 =a 0 + a = 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 - 0 = 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 - a = 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 × 0 = 0 ; 0 × a = 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 a = 0 ;⑥ 0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6.租船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基础知识1. 大数的认识:是10的4次方。

是10的5次方。

是10的6次方。

是10的7次方。

(5)1亿=10^8,1兆=10^12。

2. 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边。

(3)直角的度量:直角的度数是90度,直角是角的一种,它的大小固定,只有一种。

(4)角的分类:锐角<90度,直角=90度,钝角>90度和平角、周角。

3.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就是从平行四边形、梯形的上底面到下底面作垂直线段,垂足落在底边上。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计算能力1. 大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大数的四则运算,需要掌握运算的优先级,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同时,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需要进行验算。

2. 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四则运算与大数相似,但需要注意小数的特殊性质,如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对数值的影响。

3. 混合运算:在混合运算中,需要遵循运算的优先级,并注意括号的处理。

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需要进行简化计算和验算。

三、逻辑思维能力1. 逻辑推理:通过已知条件和逻辑规则,推导出未知量的值或关系。

常见的逻辑推理问题包括条件推理、真假判断等。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逻辑关系,运用排除法、假设法等方法进行推理。

2. 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观察几何图形或物体,想象其旋转、翻转或组合后的形状或位置关系。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感和想象力,同时需要掌握常见的几何变换和运动方式。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概述一、数与计算1. 认识大数- 理解并能够读写千位以上的数字。

- 学习比较万位和千位数字的大小。

2. 四则运算- 两位数与三位数的乘法。

- 三位数与两位数的除法。

- 学习并掌握乘法表和除法表。

-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四则混合运算。

3.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了解分数的概念,认识分子和分母。

- 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 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如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4. 小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小数点,了解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 学习小数与整数的比较大小。

二、几何知识1. 平面图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 学习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 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

2. 空间与立体-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 学习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 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三、应用题1. 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 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如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2. 数据处理- 学习收集、整理和表示数据。

- 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和折线图。

-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能够计算简单数据集的平均数。

四、数学思维与方法1. 逻辑推理-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通过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推理和证明。

2. 问题解决策略- 学习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数学活动1. 数学游戏- 通过数学游戏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2. 数学实践- 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如测量、制作等。

-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数学文化1. 数学故事- 通过数学故事了解数学的历史和文化。

-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数学家介绍- 了解著名数学家的贡献和故事。

-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概述,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归纳一 四则混合运算。

(一)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二)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三)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四)算式里含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五)简记表示为:(六)“0”的算法。

1、0不能做除数。

2、0除以或乘以任何数都得0。

3、任何数加、减0都得任何数。

(七)能把已知的几个等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如:23+52=7575+20=9010合并后是:10+(75+20)+(23+52)二 位置与方向。

(一)以方向图记住各方向。

(二)会判断两地之间的方向。

向甲而判断出方向。

(三)会判断物体具体方向。

——先判断出大体方向→再判断具体方向。

如:先判断出一物的大体方向若是在西北方向,那么它具体方向就只有西偏北多少度的方向或者北偏西多少度的方向上。

例如:A 在B的什么具体方向上?1有“+、-”号时——属同级从左到右 2有“³、÷”号时——属同级从左到右 3有“( )…( )…( )——从左到右三样混合一起时: 先“( )“→再“³、÷”→后“+、-” 北 南 西 东 东南 西南西北 东北 北 甲 乙 A B A 大体方向是:(四)知道两个物体之间的方向的关系。

——两个物体之间的方向关系是:彼此相互对应,方向相反,距离相等。

如:只要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具体方向,那么反过来就可以知道另一个物体在这个物体的具体方向了。

例如:小红家在学校的南偏西42°方向上的500米处,那么反过来就可以得到学校在小红家的北偏东42°方向上的500米处。

(五)能滚根据题目所描述的方向位置画出相关平面示意图,能根据题目描述的所经过位置的方向及到达的位置画出线路示意图。

1、知道去的方向和回的方向。

2、知道去的路程和回的路程,去回的总路程。

3、知道取得平均速度和回的平均速度,去回的平均速度。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加法定律。

1、在加法算式里,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2、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相加,再加第三个,也可以先把后两个相加,再加第一个,叫做加法的结合律。

3、加法定律的简便应用。

——在加法算式里,一般把加得整十整百的数交换结合在一起。

如:85+123+15 29+61+71+39=123+(85+15)或是85+15+123 =(29+71)+(61+39)=100+100=200(二)乘法定律。

1、在乘法算式里,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叫做乘法交换律。

2、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相乘,再乘第三个,也可以先把后两个相乘,再乘第一个,叫做乘法的结合律。

3、括号外的一个数乘以括号内是加减法的数算式,用括号内的数分别与括号外的数相乘,括号内的运算符号不变,叫做乘法分配律。

4、乘法定律的简便应用。

(1)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应用。

——在乘法算式里,一般把乘得整十整百的数交换结合在一起。

如:25³99³4 25³125³8³4=25³4³99或是99³(25³4) =(25³4)³(125³8)=100000(1)乘法分配律的简便应用。

①两个数相乘。

把其中一个距整十整百最近的因数分解成两个数或是几个数的和差形式,再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如:999³60=(1000—1)³60=1000³60—1³60=60000—60=59940②乘法分配律的顺应用。

简称:纳入括号法。

如:a³(b±c)=a³b±a³c;(a±b)³c=a³c±b³c例如:150³(20+4)=150³20+150³4=3000+600=3600③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

简称:纳出括号法。

把两次以上出现的同一个因数纳出括号外,再计算。

一般形式:a³b±a³c±a³d=a³(b±c±d)如:45³23+55³23=(45+55)³23=100³23=2300特殊形式(含有隐形的1):同个因数多次出现并单个不再乘谁。

a³b±a³c±a=a³b±a³c±a³1a³(b±c±1)如:33³89+33³10+33=33³89+33³10+33³1=33³(89+10+1)=33³100=3300(三)连减的简便运算。

几个数连减。

可以先把与被减数有相同不分的数先减去,再减其它减数;也可以先把后面的减数相加括起来,在用第一个数来减;还可以既交换又结合。

1、a-b-c= a-c-b 交换减数位置如:125-40—25=125—25—40=100—402、a-b-c= a-(b+c) 结合后面的减数用加法如:341-93-7=341-(93+7)=341—1003、a-b-c-d=a-c-b-d 交换= (a—c)—(b+d) 结合如:277-38—77-62=(277-77)-(38+62)=200-1004、两个数相减。

只能把被减数或是减数分解成和、差形式,之后再去括号,再计算或是再去括号重新组合再计算。

如:a—b= (c±d)-b;a-(c±d);( c±d)-(e±f)注意:在分解减数时尽量分解出能与被减数有相同部分的数。

例如:523-228(1)523—228 (2)523—228=523-(223+5) =(500+23)-(200+23+5)=523-223-5 =500+23-200-23-5=300—5 =(500-200)+(23-23)-5注意:在“-”后面添加或者去掉括号,括号里面的加、减号一定相反变号。

(四)加、减混合的简便。

——观察算式,能先添(去)括号的要先添(去)括号,之后把好减的数放在一起和把好加的数放在一起重新组合再计算。

(五)连除的简便运算。

几个数连除。

可以先把与被除数是倍数好除的数先除去,再除以其它除数;也可以先把后面的除数乘括起来,在用第一个数来除以它们;还可以既交换又结合。

1、a÷b÷c= a÷c÷b 交换减数位置如:360÷15÷60=360÷60÷15=60÷152、a÷b÷c= a÷(b³c) 结合后面的减数用加法如:1000÷125÷8=1000÷(125³8)=1000÷10003、a÷b÷c÷d=a÷c÷b÷d 交换= (a÷c)÷(b³d) 结合如:9000÷25÷9÷8=9000÷9÷25÷8=(9000÷9) ÷(25³8)=1000÷2004除数不能分解成和、差形式。

注意:(1)在“÷”后面添加或者去掉括号,括号里面的乘、除号一定相反变号。

(2)被除数可以分解成“加、减”形式,尽量分成是除数的倍数,之后用分配律计算;而除数不能分解成“加、减”形式,不能使用分配律,只能分解成“乘、除”形式,也尽量分解成与被除数有倍数关系的数进行计算。

例如:428÷12=428÷(4³3)=428÷4÷3(六)乘、除混合的简便。

——观察算式,能先添(去)括号的要先添(去)括号,之后把好除的数放在一起和把好乘的数放在一起重新组合再计算。

如:225÷20÷4÷5³8=225÷5÷20³4÷8=(225÷5)÷(20³4÷8)=45÷10(七)加、减和乘、除混合的简便。

——观察算式,分清加、减级和乘、除级的运算,当中部分能简便的尽量简便,没有简便的部分继续往下一步统。

如:99³12+12-41÷5+9÷5+800=(99+1)³12-(41+9)÷5+800=100³12-50÷5+800=1200-10+800=1200+800-10=2000-10四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1、小数的产生。

如:在测量一个物体时,无法用整数来表示出所测出的精确长度时,就需用到一个准确的数来表示,所以便产生了小数。

2、记住小数的计数单位。

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十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记 作: 0.1、 0.01、 0.001、 0.0001、……3、小数的意义。

会表示整个小数各部分的意义。

(1)能表示整个小数部分的意义。

如:0.234表示1000234,有234个10001。

(2)能分别表示出小数部分各个数位的意义。

如:0.234中的2表示2个101或是2个0.1,4表示4个10001或是4个0.001 5、会看图表示出小数。

(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2 如:12.503 读作:十二点五零三3、小数的写法。

从整数部分写到小数部分,按小数的读法直接写出阿拉伯数字。

4、能用计数单位表示出小数部分的数位。

如:2.805中的8的计数单位是101,有8个这样计数单位;0的计数单位是1001,5的计数单位是10001。

(三)小数的性质。

1、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是“去”掉0,它的大小不变。

2、能用小数的性质按要求化解小数。

(1)把小数化成最简小数。

如:1.200=1.2;0.71900=0.719;3.000=3(2)把最简小数写成要求有几位小数的数。

如:把以下小数改写成4位小数1.02=1.0200;0.102=0.1020;3.790100=3.79013、对小数计算最后的结果一般写成最简小数。

(四)小数的大小比较。

1、一般比较。

先比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小数部分。

如:2.1045○>2.0145;15.06○>1.06 2、带有单位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