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现行物价指数编制的文献综述
[参考范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论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论文摘要:食品指数的变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支出紧密联系,粮油价格的上涨会导致与粮食关系密切的食品类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从而导致食品价格指数上扬,居住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居住指数的上扬,因此为抑制CPI的快速增长,政府应加大控制在食品和居住上的价格。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叫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
它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该文主要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主要分类指数,进而提出控制物价指数的可行方案,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变量的选取该文数据全部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一2013》,选取了1994—2012年全国31个地区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及分类指数的相关数据。
以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因变量,分类指数食品x1、烟酒及用品x2、居住x3、交通通讯x4、医疗保健个人用品x5、衣着x6、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x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x8为自变量,来建立模型。
2 实证分析2.1 相关分析对因变量与所有自变量作相关分析,由SPSS软件计算得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42,0.970,0.935,0.946,0.884,0.796,0.766,0.899,说明所选自变量与因变量均高度线性相关,适合作线性回归。
2.2 共线性诊断由于自变量的个数较多,自变量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这样在建立模型时就会出现严重的共线性。
下面使用特征根判定法中的条件数法来诊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用SPSS软件计算出特征根与条件数的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看到,最大的条件数是800.479,说明自变量间存在严重共线性,表1中第九行x1,x2,x3的系数分别为0.62,0.96,0.65,说明x1,x2,x3之间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
从当前经济状况看会计的发展及在我国的应用_关于物价变动会计的文献综述
生产领域的却不多,中小企业应该专注国内技术这个大市场,结合自己专业化程度较高、对市场和技术变化反映灵敏、组织灵活、管理结构简单等特点,大力发展国内技术转让创新,在坚持模仿创新主旋律的同时,西部中小企业也可根据自身动态发展需要,把握时机,充分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在大企业生存的夹缝中进行有选择的自主创新,如:①选择技术变动大的领域。
新产品一旦开发成功,大规模的产销是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中小企业于此无多少优势,因此应选择变动大的领域作为进攻目标,以期寻觅发展机会。
②选择市场的空白领域进行技术创新。
市场空白领域亦称市场自然缝隙,它是大企业在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中对小批量、多品种产品所不愿顾及或难以涉足的经营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来自大企业的竞争压力较小,且技术不易模仿。
③选择应用性的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应该密切注视市场需求,细分市场潜力,采取跨步技术,拦截成熟的技术产品,进行边缘和旁击式开发,而不能从事较基础性的研究开发。
④集中优势,重点突破。
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应在某个项目或某个特定的发展时期集中自身优势,实施重点攻击,才可能赢得特定区间强过大企业的优势。
产业相关度较高领域内的中小企业可以组成联盟进行合作创新,或者作为大企业的零件供应商,通过纵向协作,即可以减少与大企业的竞争,又可以谋求与大企业的生存互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科技迅猛发展,作为连接经济与科技的十分重要环节的技术创新活动,在21世纪,必将成为社会更加关注的热点。
当前,企业正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困境之中,如何在承接沿海加工制造业转移的同时,另辟蹊径,找到正确的途径,加快自身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脚步,使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当务之急,我国西部地区大企业应着力培育引进—消化一一吸收基础上的“二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而中小企业应大力发展吸收国内技术转让成果上的模仿创新,针对大企业忽视的小市场进行自主创新。
我国物价波动实证研究论文
我国物价波动实证研究论文价格是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和资源配置的方向标,因此,研究物价波动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经济运行的规律,为经济决策主体作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价格指数的种类很多,这里我们采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考察指标。
一、解放以来物价波动的三个阶段图1绘制了我国1953~1999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的波动曲线。
图1显示,在1966~1976年长达11年的时期内,零售物价基本上凝固不动,并不呈现明显的波动特征,因此,不宜将1953~1999年间的价格波动划分为几个周期。
这里,我们将分阶段考察价格的变动过程。
附图图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波动曲线资料来源:1953~1992年引自《中国统计年鉴1993》第237页,1993~1999年引自《中国统计年鉴2000》第289页。
1993年以前为零售物价指数。
第一阶段:1953~1965年(共13年)。
这一阶段,我国物价水平经历了一次剧烈的升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出现了一次高耸的峰和深陷的谷。
1959~1961的3年中,零售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于1961年到达顶峰,涨幅为16.2%。
1962年,零售物价下跌,1963年跌至-5.9%的波谷,峰谷落差达22.1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1966~1976年(共11年)。
在这一段时期内,我国物价水平的变动幅度极小。
从图形上看,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曲线几乎是一条斜率为0的水平直线,其涨幅从未超过1%,跌幅也仅有一年略微超过1%,最高点(1975年,0.6%)与最低点(1969年,-1.1%)之间的落差只有1.7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零售物价的高度稳定,是特定的历史条件造成的,当时的中央政府直接通过行政手段冻结价格。
这样,尽管经济在剧烈地波动,而价格水平却“纹丝不动”。
第三阶段:1977~1999年(共23年)。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物价水平长期僵持不变的局面被彻底打破,零售物价开始持续上升。
对我国现行CPI统计方法的思考及完善意见
二、完善我国现行物价指数的意见
( 一) 及时调整各商品的权重 目前, 占居民消费比重较大的教育、医疗、住房 等 几类 大 宗而且属于基本消费的商品价格有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 长。但 由 于 相 应 的 权 重 过 低 , 这 几 类 消 费 尚 没 有 被 全 面 充 分 地反映在CPI编制中。统计部门应该及时调整居 民 消 费物 价 指数的统计方法, 依据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修正消费品的权 重, 不断提高CPI编制的科学性。 CPI编制既要与国际惯例接轨, 又要建 立 在实 际 的 国情 基 础 上 。国 家 统 计 局 表 示 针 对 目 前 自 有 住 房 在 社 会 上 所 占 比
1.高额 “择 校费 ”、补 习 费没 有 纳 入现 行 物 价指 数 。在
近 几 年 的 物 价 上 涨 使 普 通 居 民 感 到 生 活 负 担 比 以 前 更 CPI的统计中教育消费仅包含学杂费、课本费等项 目。然 而 动
重。国家统计局2006年7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今年上 半 年 , 居民 消 费价 格 指 数(CPI)比 去 年 上 涨1.3%, 涨 幅 比 去 年 同 期低1个百分点。居民感受与CPI数据反映的情况相去甚远 , 使人对我国物价指数编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产生质疑。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编制存在的问题探讨及其改革
府 和 企 业 调 整 雇 员 工 资 和 津 贴 的重 要参 考 依 据 。 总 之 , 费 物 消 价 指 数 在 现 代 商 品 经 济 社 会 中 ,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具
f 关键词】 民消费价格指数 编制 CP 居 I
近 几 年 , 着 物 价 的 上 涨 , 少 普 通 居 民对 国 家 统 计 局 公 随 不 布 的 C I 据 持有 怀疑 态度 , 我 国居 民消 费 价 格 指数 编 制 的 P数 对 科 学 性 和 有 效 性 产 生质 疑 。 由于 涵 盖 范 围 的 局 限性 和 统 计权 重 的偏 差 等 原 因 , 当前 的 C I 在 扭 曲 失 真 的现 象 。它 既 不 能 真 P存 实 地 反 映 公 众 购 买 力 的 变化 , 不 能 确 切 地 衡 量 我 国整 体 经 济 也 的运 行 状 况 。 而不 准确 的 C I 据 , 仅 有 损 于 公 众 和 政 府 之 P数 不 间 的 相互 信任 ,而且 不 利 于 国家 对 通 货 膨 胀 的监 控 和 预 警 , 更 不 利 于 政 府 做 出科 学 的 决 策 。 因此 , 深 入 研 究 我 国现 行 居 民 应 消 费 价 格 指数 的编 制 方 法 并 进 行 改 进 完 善 。
税 务 论坛
我 国居 民消 费价格指数 编制 存在 的问题 探讨及其改革
湖 北 省 黄 石 市卫 生 界 学会 办公 室 杨 敏
【 要1 摘 根据统 计资料 , 近年 来, 国居民 消费价格 指数( I与居 民收入和 消费增长率之 间的关 系日益 脱节 , P 的涨幅 我 CP ) CI
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文献综述
汇率波 动是否改善 贸易收支 的条 件 , 括马歇尔 一勒纳条 包 件、 毕克迪克 一罗宾逊 一梅 茨勒条件也都是 以一价定律 ( ea t w hl o oe r e 为 基 础 的 。 一 价 定 律 一 般 假 定 本 国是 一 个 小 国 , fn i ) pc 世 界 市 场 是 完 全 竞 争 的 , 国 只 是 一 个 价 格 接 受 者 。 没 有 运 输 本 在 费用 、 关税 和其他 贸易壁 垒 的情 况下 , 国际套利 使不 同国家 和 地区 同一种 商品用 同种货 币来表示 的价格相等 , 即从进 口价格 来看, 如果进 口的外 币是 给定 的 , 么本 币升值将 同 比例 降低 那 进 口商 品的本 币价格 。从 出 口价格来看 , 如果 出 口的本币价格 是 既定 的,那 么本币升值将 同 比例提高 出 口产品的外 币价格 。 因此 , 如果一价 定律成 立 , 汇率波 动将 引起 进 出 口价格 同 比 则 例变动 , 即汇率波动对 进出 口价格的传导效应是百分之 百的。 从 实证 分析 的角度来 看 , 的研究 表明 , 于小 国开 放型 有 对 经济 ,汇率和 国外 物价水平 的波动会完全传递 给国 内物价 , 如 L i ( 9 1 的研 究发 现汇率 和 国外物价 水平 的变化 百分 之百 e h 19 ) t 地传递 到博 茨瓦纳国 内物价水平 中。C ro和 Mc es 18 ) ob N l ( 9 认 i 9 为经济 开放 度影 响国内物价水平 。随着一 国开放其 经济 , 贸易 壁垒减 少 了, 越来 越多 的工业 产品成 为 贸易品 , 因而总体物 价 水平开始遵循 “ 一价定律 ” i 19 ) 。Km( 9 0 运用 协整和误差纠正模 型分析 了美 国和其他 5个 工业化 国家 , 研究 发现名义汇率 和相 学 者提 出的汇率对价格影 响的 “ 无效论 ” 而更多 的研究 是汇率 对价格是协 整的 。K roe , oh nn和 Wahe( 0 6 分析 了独联体 国 ct 20 ) l 对价格 的“ 非完全传递论 ” 。 家汇率变动 对国 内物价 的传 导作用和速度 , 用脉冲响应 和方 采
物价变动会计文献综述
物价变动会计文献综述作者:吴红利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第09期【摘要】本文对通过我国和国外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情况作了简要回顾,并对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情况进行说明。
一、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研究综述从查阅国内的一些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对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我国会计学界研究物价变动会计在1979年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数量逐渐增加,初期是对过国外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历程、研究动态的阐述。
伴随着我国物价指数的不断走高,会计学界物价变动会计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高潮。
我国第一篇关于物价变动会计的论文,是常勋教授1979年发表的。
1991年,葛家澍教授和他的学生曲晓辉教授出了一本《论物价变动会计》专著。
后来,相关研究成果出现减少的趋势,一段时期内甚至没有出现,近期才有很少的几篇文章刊登在杂志上,这主要是受我国经济环境发展变化的影响。
我国对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是与时俱进的,我国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国家通过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整让以前低于真实价值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还原其正常价值,这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开放价格,对价格的开放,势必导致物价变动。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过程中,物价变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市场经济中的一种伴随现象。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由于物价的持续上涨,我国会计学界从理论上加强对物价变动对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的影响的研究,产生了许多关于物价变动会计的文献和专著。
这些文献和专著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对物价变动会计的含义、计价模式以及物价变动会计的实施等方面的论述,很多都是对已有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模式的解释,优缺点分析比较研究,其中一部分也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提出了适应我国实际国情的方法,但是并未形成一套很完整的物价变动会计体系,更没有建立物价变动会计准则。
出现了不少的文献和专著,学者对各种计量模式的优缺点、我国应该选择哪种模式、怎样建立物价变动会计制度展开了一系列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少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中国物价总览论文
摘要:物价是市场经济运行中最为核心的指标,价格的涨跌,不仅影响着城乡居民的生活, 而且指导市场主体优化资源配置,并且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信号。
本文通过对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从而总结出主要的解决措施及对策, 为我国解决物价上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物价上涨;原因分析一、价格总水平变动情况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升3.3%,价格运行呈现明显的前低后高走势。
上半年价格总水平保持温和上升,CPI累计上升2.6%,各月同比涨幅在1.5—3.1%之间,主要受翘尾因素影响;环比涨幅在-0.7—1.2%之间,季节性特征明显。
7月份以后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10月、11月CPI同比涨幅先后突破4%和5%,随着政府价格调控措施效果的显现和翘尾影响的消失,12月份回落至4.6%。
受灾害性天气多发偏重、市场投机炒作增多、要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效应逐渐显现、国际市场输入性传导压力加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10年以农产品为主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多,其中粮食、鲜菜、鲜果、食用植物油、液化石油气等价格上涨较多,推动食品类、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7.2%和4.5%,合计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3.1个百分点,占整个涨价因素的94%,是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
据有关部门分析,今年以来我国的价格运行呈现“两涨一稳”的结构性特点:一是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6%。
10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7.6%。
这是推动CPI 上涨的首要原因。
二是居住类价格持续上涨这是影响CPI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前三季度,居住类价格上涨4.1%。
10月份,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4.8%。
三是工业消费品价格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衣着类价格分别下降1.1%、0.7%和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烟酒及用品类分别上涨2%、1.7%和1.8%。
(二)物价上涨的影响据此,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我国的CPI上涨是结构性的物价上涨而不是整体性的物价上涨,是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而不是需求拉动型的物价上涨。
对现行物价指数统计制度的几点看法
基 本 标准 应该是 能够 客观 地 反 映 社会 活 动 某 一 主 体 某一侧 面 某 一 特 征 所 必 须具备 的数值水平
、 、 .
么 被 提 高的数据质 量 则 应 该 再 体 现 出 社会 活 动某 一 主 体 某一 侧 面 某 一 特 征 的 内部更 细 微的数值表 现
。
.
,
对现 行 物价 指数 统 计 制 度的几 点 看法
从近 年来 我 国 统 计数 据的质 量 状 况 看 其 间 题 发 生 的 实 质 已 超 出 了 统 计 专 业 的 自身 行 为 是滥 用 权 力 的腐败 行 为
指 出的那 样
, : “ 。 ,
,
正如
1 994
年 全 国 统计工作 要 点 中
了 的 统计方法 和 统计指标 内涵 来操作 来完成 这是 确 保 统计数据质 量 和提 高 统计数据 质 量 的关键
、 , , . 。 、 ,
计 方法 统计 指标确定后 其保质的重 点环节 在 于 起 报单位 在 于 统计起始点
、
—
科 技 来 提 高 统计 数 据 真 实 程 度 的 提 法
。 ” 。
的水平
这 种统计数据质量 和 被提高 的数据质 量 其 根 本 保 障 在于 统 计方法 的 选 择 和 统计指标 的选 择
, , .
数 据 是统计工 作 的 产 品 统计 人 员 是 统 计 产 品 的 生 产 者 是 确 定 了 的 统计方法 和 统 计 指 标做 为工 具 的
, 、
执 行 者 能 不 能 一 丝 不 苟地 完完 全 全 地 按 照 被确 定
的 现 象 比 较 突 出 已 到 了 影 响 统计信誉 危 及 统计 生 命 非 治不 可 的地 步
物价变动会计基本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物价变动会计基本问题研究文献综述物价的起伏不定,对会计信息产生了重要影响。
物价变动会计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然而关于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框架尚未构建。
从物价变动会计的由来、概念及三种基本模式及应用情况等方面,对其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标签:物价变动;资本保全;一般物价变动会计;现行成本会计1物价变动会计的由来物价变动会计最早出现在二战后的由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提出多份关于物价变动会计和折旧调整等问题的《会计研究公报》中。
物价的变动给传统会计理论带来了冲击,具体表现在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和会计实务等三个方面,形成物价变动会计。
(1)持续物价变动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冲击。
会计基本假设之一为“货币计量”,它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标准度量会计主体的一切业务;作为计量标准的货币价值是稳定的(朱惕成,2003)。
蓝绍兴、周明根(2008)指出:在物价持续剧烈波动时,传统会计中的资产价值是不同时期不同货币购买力下的购置价格,使得会计报表真实可靠性受到影响。
王伟(2006)指出在物价变动币值不稳定时,相同的货币量在不同的时间代表不同的购买力,使会计信息丧失了可比性和综合性。
(2)持续物价变动对会计原则的冲击。
马艳梅(2006)认为物价变动会计冲击了费用与收入的配比原则。
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按现行市价计算,而与同期收入相关的费用大部分项目采用的是历史成本,这种配合确定的生产经营成果显然是不可靠的。
龚明阳(2008)指出币值变动会引起资产价值变动,采用历史成本原则会导致资产价值与现行成本严重背离,计提折旧和成本补偿不足,最终影响企业正常的资产重置。
(3)持续物价变动对会计实务的冲击。
郑向东、张晓华(2006)认为: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按历史成本计提的折旧费小于更新固定资产需要的金额。
由于按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账面价值低于报告时的现时价值,形成少计费用和虚增收益,还要按虚增的收益多交所得税和支付股利,最后必然会形成虚盈实亏的情况。
对我国现行物价指数编制的文献综述
对我国现行物价指数编制的文献综述物价指数是统计指数的一种,是反映各个时期商品价格水准变动情况的指数,是一个与某一特定日期一定组合的商品或劳务有关的价格计量。
当该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发生了变化,其价格指数也随之变化。
合理编制物价指数,不仅方便人们了解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动情况,同时国家可以根据零售价格指数变动的有关情况,制定和调整有关政策。
物价指数是整个经济的晴雨表。
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物价不仅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关系着我国工农业生产发展与社会的长治久安,是市场繁荣与否的一个重要问题。
物价的变化对商品的成本、利润以及工资等各方面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我国现行的物价指数主要包括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八大类,覆盖面广,几乎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面,不仅是国家了解市场物价变化,进行宏调控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
有人指出物价是政府施政安民的中心议题,而物价指数则是人们检验施政者安民、爱民、富民的“红绿信号灯”现行物价指数的编制仍是采用年距环比物价指数,该指数是以本期(月、季、年等)价格水平与上年同期(月、季、年等)价格水平对比的动态相对数。
由于指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当年政府的政策性调价、商品价格的自然涨落等都会对物价指数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除此之外,上年价格水平的变动对当年的物价指数也会产生滞后影响,即“翘尾”影响。
这样致使年距环比物价指数在反映市场物价实际变动趋势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因此,对现行物价指数的改进迫在眉睫。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有关物价指数的研究很多,主要包括四类:一、物价指数的计算方法;二、物价指数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三、如何改进当前物价指数的计算方法;四、中外物价指数的比较分析。
本文参照国内外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重点提出改进国内现行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
浅谈现行物价指数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数,即
皆 来计算指数。 这一权数可 依据住户调查 物
价 指 数
制
取得的实际消费比重,除以各代表品个体价格指数 k ,即: 厶
定 相近 套体接 这说明规格品的管理权限大部分集中于国 大
。
来到 得活
家,这样 ,不但限制了地方的手脚,而且对 价格指数的质量
按照物价统计 的规定,各类商 品中的具体品种一经选 定
11有 些商 品,如农 副产 品和部分质态稳定的工业品, . 用感官可直 接鉴 别其质价动态 , 应采用实际观察采价法, 这
种方法 还可分为两 种 : 1 1 1换算 采价法 .,
数 ,可 以把不稳定而多变的价格不定量影响加入 到权数 中。
2 现行零售物价指数的格与一般商品相 比较就有其 明显 的特殊性 。 由于选料和烹调技术不 同, 销售场所和服务方式 的差别 ,以
在 商品调查统 计中, 对部分商品项 目的调查采价, 采用
直接调查手段不仅灵敏度不足 而且难 以反映物价的波动。 这
一
问题在商 品经济 日益发展 , 产品更新换 代速度加快的形势
编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也有严重影响。因为: () 1 各地生产?费特点不同决定他 肖 们所选规格品不可能一致, 如:南方与北方, 城市与农村不
同。( ) 2 规格品的尽量一致,违背其选择原则。规格品选择
一般都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笔者认为如完全以家计调查为 素材,完全可以打破这一规定,即国家无需具体规定商品品
及花色 品种繁多, 规格品等级多变, 很难选定具有可 比性的 代表规格 品, 并确定一个价格 。 但从理论上 讲, 零售物价指 数 应包括饮食业 的商 品价格, 为了反映实际在确定零售物价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物价史研究述评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物价史研究述评王蕾2013-04-16 18:22:20 来源:《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年4期【内容提要】物价是市场经济的主要表征,物价变化在一国的经济生活中具有前提和先导作用,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无疑是首要的经济问题之一。
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对于中国物价史多有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分类和述评,并提出应从全貌上反映中国物价发展的趋势、对物价影响下的社会生活史多加涉及、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的研究、对文献进行进一步搜集和挖掘等。
【关键词】二十世纪以来/物价史/述评物价问题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个研究面颇为广阔的交叉领域。
尤其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随着学者们对史料的挖掘分析与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等现代学科技术的应用,物价问题逐渐成为历史学、金融学、经济学等各学科专家共同耕耘的领域之一。
本文拟对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物价史研究做一专门述评。
一、通史性物价史研究成果论述物价发展演变的通史性物价史研究成果多散见于各类通史著作与地方史著作中的物价部分。
如谭文熙的《中国物价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论述了我国自西周至民国时期物价的发展演变史。
余耀华的《中国价格史(先秦—清朝)》(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从西周开始探讨不同朝代的价格思想、价格政策、价格运动的轨迹及其他影响物价变动的诸因素演变,从而填补了古代价格通史的空白。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多卷本《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重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中的物价表现涉及较多,表格的广泛使用成为其重要特点。
黄冕堂的《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齐鲁书社,2008)则是一部采用通史专题体裁论述物价史的新著,这部著作对秦汉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物价发展变化进行了叙录,分门别类的进行列表,以金属货币比价、粮价、工价、服用品等价格为专题,按古今时间顺序对中国物价做了一个编年体式的考察,同时书中将各个时代物价上升的原因归结为自然环境的变化、战争原因与国家经济政策。
物价变动会计文献综述
物价变动会计文献综述? 综合 20 10 年第10 期(下)物价变动会计文献综述薛梦霞(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四川成都 610074 )摘要:物价变动会计问题作为当今的三大会计难题之一,近年来这一难题仍未解决。
本文在回顾物价变动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模式选择的基础上,对物价变动会计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物价变动会计通货膨胀会计文献综述一、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背景与定义(一)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背景物价持续剧烈变动时期,以历史成本和币值稳定为计量前提的传统会计提供的信息,其可靠性和相关性难以保证。
为了研究并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物价变动会计逐渐成为一门专门会计学科。
物价变动与合并报表、外币报表折算,三者并称为财务会计三大难题。
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遇到了通货膨胀的严重影响。
周平(1994)认为,按传统会计币值不变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被歪曲,利润虚增其实质是将企业用于补偿生产耗费的价值转化为利润。
从国家宏观角度来看,表现为利润过高,导致财政超分配,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从企业微观角度看,虚增的赢利使他们无法做出可靠判断,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这一现象也使会计学界开始认识到物价变动问题的重要性,物价变动会计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
西方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随之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准则,使物价变动会计前进了一大步,物价变动会计已经不再是理论阶段,由于制定了有关物价变动会计的工作规范,物价变动会计开始进入了实施阶段。
2003 年起,国内物价开始有上涨的趋势,尤其是2007 年以来,CIP 持续上扬,通常用于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手段(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短期内收敛甚微,通胀压力明显显现。
2008 年CIP 涨幅高达8.7%,创下自1996 年以来的新高,这使我国传统财务会计的理论与实务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从数学角度分析价格弹性理论及其应用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数学与应用数学从数学角度分析价格弹性理论及其应用一、前言部分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研究中,常常遇到一些求什么条件下可以使材料最省、时间最少、效率最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求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这些问题都是需要用数学的知识进行解决的。
早在十七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工场的手工业向机器生产过渡,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中突出的成就就是数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数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模型的建立、平衡分析、函数图像的应用、收敛性的判断、经济公式的推导和证明等等在经济中的是较为普遍的,应该学会用一定的数学知识去分析一些经济现象的基本原理,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一些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简单经济现象,数学的应用很多时候可以直接影响一项经济决策。
需求弹性是经济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导企业做出决策的关键依据,尤其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应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准确掌握市场规律,赢得市场主动权对企业至关重要。
本文在这里着重探讨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计算方法、意义及其应用于商业活动的具体实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将弹性理论引入经济分析的的重要意义。
导数的概念[1]:设函数()f x 在点0x 的一个邻域中有定义, 若000()()lim x x f x f x x x →-- (1) 存在, 则称函数在点0x 是可导的,并记极限值(1)为0'()f x ,称为()f x 在点0x 的导数,即有 0000()()'()lim x x f x f x f x x x →-=-记0x x x ∆=-,000()()()()y f x f x f x x f x ∆=-=+∆-。
则极限(1)也可写成: 00'()lim x x y f x x →∆=∆,y x∆∆称为差商, 而导数就是当0x ∆→时,差商的极限,称为微商,记为 00'()|x x dy f x dx ==一般地,函数y=f(x)在x 点的导数记为'()f x 或'y ;用微商形式表示,记为dy dx 或()df x dx 。
文献综述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可行性和分析文献综述杨晓青班级:B110411 学号:B11041101前言: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和金融稳定是我国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然而,根据“米德冲突”,这五项最终目标之间很难甚至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平衡。
另一方面,由于“丁伯根原则”、“蒙代尔政策指派”我们可知利用多目标政策下的“三大法宝”并不能满足央行达到想要这五者之间达到平衡的愿望。
因此,对于五大目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冲突,在多目标制货币政策无法有效解决的情况下,为了强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只能选择实行单目标制的货币政策。
综合经济学家的分析,单一目标制是指为以物价稳定为目标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即,意在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目标率。
那么对于我国现存的经济局势和金融体系状况,我国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适用问题上是否有可行性是眼下热议的话题。
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研究综述1.侯军强于2011年在《区域金融研究》第6期中明确指出货币供应量客观上已经不适合作为中介目标。
介于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不具备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条件;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资本流动场没有完全开放,不可能依靠汇率目标来实现物价和经济的稳定,所以,只有放弃任何中介目标,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
但是我认为,我国现正处于经济汇率转轨时期,有实行盯着汇率,主要的经济指标都与稳定汇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汇率稳定的目标暂时不能抛弃。
但是从长期看,一定能摆脱它而以价格稳定作为首要目标来实行通胀目标制。
2. 严娟于2008年在《经济研究导刊》第12期中发表的“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中对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了明确的定义:它是央行、政府机构或者两者联合宣布一个通货膨胀目标,确定在未来或几段时期内取得或保持较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并明确宣布实现通货膨胀目标政策唯一的、压倒一切的目标。
但是我认为,它也存在一些滞后的缺陷。
首先,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可能会增加失业,他的预期错误会造成社会产出的减少,造成失业;其次,还会导致货币政策工具的过度波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 璐
( 江西 财经 大 学 中图 分 类 号 :2 F
江 西 南 昌 3 0 1)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8 9 5 (0 )1 0 3 — 2 1 0 — 2 X2 1 1 - 0 5 0 0 1
物价指数是统计 指数 的一种 .是反 映各个时期商 品价 格水 的物价资料 的采集和整理工作 。长期 以来形成 了一 整套物价指 准变动情况 的指 数 .是一个与某一特定 日期一定组合 的商品或 数统计工作 的程序和方法 目前我国经济统计部 门使用 的物 价 劳务有关 的价格计量 。当该商 品或劳务 的价格发生了变化 , 其价 指数一般是采用 国际上 比较通用的抽样调查方 法编制 的 其 特 格 指数也 随之变化 。合理 编制物价指数 。 不仅方便人们 了解商 品 点是按 “ 随机原则 ” 进行 划类 选样 . 即不受任何 主观意愿 的干扰 . 零 售价格和居 民消费价格 的变 动情 况 .同时 国家可 以根据零售 经过严格 、 科学 、 标准 化的程序和方法获取 的 。一般须经 过选 择 企业) 一采价 . 即 价格指数变动的有关情况 . 制定 和调整有关政策 。物价指数是整 代 表商 品或代表 规格 品一选择调查地区和商店( 个 经济的晴雨表 派 员直接调查 搜集价格 资料一确定 权数 和价格指 数等 环节 . 然 1 研究背景 、 、 目的及意义 后再通 过编制质量指标指数 . 同度量 因素 固定在 报告期 . 出 将 得 物价不仅涉及广 大人 民群众 的切身 利益 . 同时关 系着我 国 物价指数。随着经济 的发展 . 品数量的增多和物价 指数 波动 幅 . 产 这 年距环 比” 法计算 的物价指 数越 来越不 方 工农业生产发展 与社会 的长治久安 .是 市场繁荣与否 的一个 重 度的增大 . 种采用 “ 要 问题 。物价的变化对商 品的成本 、 利润 以及工资等各方面都有 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 极为密切 的关 系 我 国现行的物价指数 主要包括商 品零售价 格 杜子芳( 0 5 在其论文《 20 ) 论物价指数 的局限性》 里就 明确 指 指数 、 民消费价 格指数 、 居 城市居 民消费价 格指数 、 村居 民消 出物价指数的效度不足 。即关 于物价指数在多 大程度上反 映物 农 2 1 在论 文《 1 对现行物价 费 价格指数 、 品收购价 格指数 、 工业 品零 售价格 指数 、 价总水平变动缺少系统论述 。朱玉峰 (0 ) 农产 农村 农 村工业 品零售价格指 数 以及 固定资产投 资价格 指数八 大类 . 指数编制 的思考》 里重点介绍 了现行 物价指数存在 的主要 问题 : 覆 盖面广 . 几乎涵 盖了社会 的方方面 面面 , 不仅是 国家了解市场 样本 的代表性 不够 ; 、 二 价格 的可 比性较低 ; 、 数 的准确 三 权 物价变化 . 进行宏 调控 的一项重要指标 . 而且也被广 大人 民群众 性较差 。另外 , 庄德 明在其论 文《 对现 行物价指数统计制 度的几 所 关注。有人指 出物价是政府施政 安民的中心议题 , 而物价指数 点看法》 中对 现行 物价指数统计制度 本身存在 的问题也 做 了说 则是人们检验施 政者 安民、 爱民 、 富民的“ 红绿信号灯 ” 明: 、 一 零售物价指数反应不全 . 生产资料的销售是零售市场 的一 则应包括在 内 , 才能反应整个零 售市场价格变 动情 况 : 、 二 现行物价指数 的编制仍是采用年距环 比物价指数 .该指 数 部分 , 是 以本期 ( 、 年等) 月 季、 价格水平与上年同期 ( 、 、 月 季 年等) 价格 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反应越界 : 、 三 生产资料价格 指数 计算范 围不 水平对 比的动态 相对 数。由于指数受各种 因素的影响 , 比如 : 全 , 当 不能准确 、 全面反映全社会生产 资料价格水平 ; 代表规格 四、 年政府 的政策性调价 、商品价格 的 自然涨 落等都会对物价指 数 品市场周期加快 . 采价很难 立即迅速作 出调 整 。 或者不能保证可 产生程度 不同的影响 : 之外 . 价格 水平 的变动对 当年的 比性 , 除此 上年 而跟不上形 势 , 不能准确反 映市场物价水 平 : 、 五 缺少 定 比 物价指数也会产生滞后影响 . 翘尾 ” 即“ 影响。这样致使年距环 比 物价指数 。 物价指数 在反映市 场物价实 际变动趋势 时存 在明显 的局限性 由此可见 , 只有改进现行物价 指数 的计算方法 . 能有 利于 才 因此 。 对现行物价指数 的改进迫在眉睫 宏观经济 的分析与决策 。从世界各 国物价指数的计算 方法 看 . 普 2 国 内外 研 究 现 状 、 遍采用 的是定基价格指数 . 即将价格对 比基期 固定在 上年某月 . 国内外有 关物价指数 的研究很 多 。 主要包 括 四类 : 、 一 物价 然后 用报告期各 月价格 与之 比较 。 求得 报告期各 月物 价指数 . 最 指数的计算方法 ; 、 二 物价指数计 算方法存在 的问题 ; 、 三 如何改 后一个对 比月份的价格指数就是 全年 物价指数 。从我 国的具体 进当前物价指数 的计算方法 : 中外物价指数 的 比较分析 。本 实际看 ,我认 为采 用月环 比价格指数 计算全年物价指数 比较恰 四、 文参照 国内外物价指数 的编 制方法 .重点提 出改进 国内现行 物 当 ,这是 因为月环 比价格指数具有优 于年距月指数 和定基指数 价指数的编制方法。 的可取之处 。一 、 月环 比价格指数能直接反映某一年 内各月价格 在计算指数的公式上 。 早就存在 着两套公式 . 一种是拉斯 派 水平 的实际上涨情况 .这样就 能真实看 出某一年 内各 月份 的价 雷斯(apye) Lsers 公式 。 物价指数=∑p q 即: lO/∑p q *O % (O= 格走 向, OOl0 p 给人一种“ 山近水” 近 的感觉 。而年距月指数只能看 出某 基期商 品价格 ;1 报告期商品价格;0= p= q 基期商 品销售量) 。另一 年各 月与上年相 同月份 的价格 对 比情 况 . 给人一种 “ 山远 水 ” 远 种 公 式 是 帕 舍 fash)公 式 . 即:物 价 指数 = ∑p q P ac e l l/∑ 的感觉。定基指数 虽然 能反 映某 一年 内价格水平的上涨情况 . 但 p q *0 % (O: 0 11 0 p 基期商 品价 格;l 报告期商品价格 ; = p= q 报告期 却不能看出各月份 间的价格走 向。二 、 l 月环 比价格指数能直接反 商 品销售量)很 明显 。 。 拉氏公式是用 基期 商品销售量加权计算物 映季节变化或调控价格对 市场物价所产生 的影响 .而年距 月指 价的变动 ; 帕舍公 式则是用报告期商品销售量加权计算物价 的变 数 和定基指数却不 能直 接反映 ,只能从 两个 月份 的指数对 比中 动。 才能间接看出。三、 月环比价格指数能任意换算对比基期。 这样 曹梅 颐(92 在其论文《 国计算物价 指数 的几种方法 》 就可 随意观察各段 时期 的价格动态 。而 年距 月指数和定基 指数 18 ) 美 中 指出美国计算生产者价格指数一 般采用拉 氏公 式 .其原 因并不 却不能任意换算 , 这样就只能观察 固定对 比时期的价格 动态 。鉴 是因为拉 氏公式在理论上有 胜过帕舍公式之处 .而是 因为拉 氏 于此 , 当前有必要对现行物价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 改进 。从现行 公式只需取得基期 的商 品销售值 .这 比取得 报告期的商 品销售 公布 的物价指数看 , 有年距月指数和月环 比指数。改进 的方法其 值要迅速 、 方便得多 。但是在 一般 情况下 , 采用基期商 品销售 量 实很 简单 , 就是将全 年物价指数的汇 总方法 。 由年距月指数简单 作权数计算的结果要偏高些; 而采用报告期商 品销售量 作权 数计 算术平均 , 改为月环 比指数连乘 累计 。这样在物价指数的公 布秩 算的结果要偏低些。同样, 余梅生(96在其论文《 18) 对改进物价 序上 。 由以年距月指数 为主 . 月环 比指 数为辅 , 为 以月环 比指 改 指数编制方法的探讨》中指出前苏联基本上是以培许理论为基 数为主, 年距月指数为辅。计算方法改进后的物价指数 , 既避免 础. 主要采用加权综合法 . 以报告 期销售量为权数来 编制物价指 了前述种种缺陷 .又不会影响现行物价统计制度 的继续执行 : 既 数。 与数学推算公式原理 吻合 . 与国际通行计算方法 接近 . 又 可谓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