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汽化和液化教案(附教材分析和教学反思)(新版)新人教版)
【2019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3、3汽化和液化 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3、3汽化和液化
教案汽化和液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液体蒸发时所具备的基本特征。
2.了解蒸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与特征,理解沸点的概念。
4.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时物质要吸热。
5.会画液体沸腾图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液化放热。
2.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
3.通过对汽化和液化的总结比较,能区别二者的不同。
4.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资源】
1.实验器材:圆锥瓶、蒸发皿、冰块、热水、温水、注射器、橡皮塞、乙醚。
2.课件:生活中的液化现象(录像);液化石油气。
3.图片:水蒸气的凝结、露、雾。
【教学设计】。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思, 勾画圈点, 分析归纳; 关的基础题目, 学生对于
思
教师在教室内巡视观察, 在巡视 中,记录每小组同学的闪光点和 存在的问题,关注学生的神态表 情和自主学习的动态,特别注意
1
个别学生的情况 学生自主学习结束,教师立即通 过投影出示学生思考和讨论内 容。 议 1、液化的方式有哪些? 2、液化时热量的变化 3、 生活中常见的白气有哪些?怎 么区分? 教师立即通过投影出示展示 内容 展 教师通过激2、 能记住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降温和压缩体积 3、 能说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会区分几种白气。
重点 难点 评价任务 导学过程
气体液化的条件及几种白气的认识 气体液化的条件及几种白气的认识
教师活动 导入:冬天经常会起雾,在雾里
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听老师导入, 学 主学习 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及导 学提纲上的要求, 自学深 然后独立自主完成导学 提纲中: “一、基础感知” ,观看 视频, 并记录相关的实验
评
检
对重点知识的检测, 评估 学生的学习情况
堂测设计
板书设计
2
教学反思
成 形 终 最 的 场 市 界 世 和 命 革 业 工 次 两 17讲 第 练 标 达 下 课 8) 满 钟 45分 : 间 (时 8) 4分 小 每 12, 共 大 (本 题 择 选 、 一 () 了 映 反 这 术 技 新 用 雇 少 耗 消 本 入 投 多 能 可 发 开 来 汁 脑 尽 绞 都 业 行 各 是 于 。 宜 便 为 极 却 格 价 的 炭 煤 而 惊 得 高 平 水 资 人 工 象 现 种 一 成 形 渐 逐 国 英 , 期 8中 到 纪 6世 1. 成 形 始 初 的 断 垄 业 行 A. 赖 依 的 炭 煤 对 动 启 化 代 近 B. 锐 尖 渐 日 的 盾 矛 资 劳 C. 件 条 特 独 的 启 命 革 力 动 D. 误 B错 化 近 映 反 未 并 除 排 体 无 在 AC两 ; 确 正 项 故 件 条 特 独 其 有 启 命 革 力 见 可 生 而 运 应 明 汽 蒸 动 劳 替 代 器 机 源 能 以 后 此 术 技 新 佣 雇 少 耗 消 多 出 发 开 投 法 设 方 想 业 行 各 是 于 , 象 现 的 宜 便 为 极 却 格 价 炭 煤 、 惊 得 高 资 人 工 了 成 形 渐 逐 国 英 8期 到 纪 16世 中 料 材 D。 选 : 析 解 () 期 初 命 革 业 出 映 反 这 。 恩 尼 奥 · 得 彼 头 他 和 特 科 主 厂 法 拌 搅 铁 熟 产 生 兼 个 顿 普 伦 克 骡 , 工 织 是 原 斯 夫 里 格 哈 者 明 发 的 机 纱 纺 妮 珍 2. 合 结 正 真 未 尚 术 技 和 学 科 A. 现 新 的 学 科 于 赖 依 明 发 术 技 B. 术 技 新 了 断 垄 主 场 工 手 C. 衡 平 不 而 慢 缓 程 进 播 传 术 技 新 D. D 关 无 程 进 播 传 新 符 不 原 斯 夫 里 格 哈 机 妮 珍 C与 误 B错 系 联 接 直 太 有 没 并 ; 确 项 故 合 结 正 真 未 尚 学 了 映 反 人 熟 娴 术 技 是 都 大 者 明 发 命 革 业 次 一 第 知 可 , 息 信 等 头 的 他 和 特 科 主 厂 兼 纱 纺 ” 工 织 “ 料 材 据 A。 选 : 析 解 () 这 力 持 保 能 又 时 同 闲 休 何 任 让 不 换 更 流 里 大 卜 萝 麦 小 、 菁 芜 植 种 上 土 块 的 场 在 别 分 即 ” 制 作 轮 四 “ 做 叫 新 项 一 中 其 。 命 革 术 技 业 农 了 生 发 区 地 部 东 国 英 7, 至 代 160年 3. 程 进 市 城 和 化 业 工 国 英 动 推 A. 给 自 食 粮 现 实 国 英 成 促 B. 大 扩 距 差 济 经 部 西 东 国 英 致 导 C. 幕 序 动 运 地 圈 国 英 开 揭 D. D 关 无 产 生 目 题 与 力 劳 由 量 大 供 它 ” 人 吃 羊 “ 动 运 C圈 较 比 展 发 济 经 西 不 行 进 部 东 仅 误 B错 给 自 食 粮 明 说 未 并 ; 确 正 项 故 础 基 定 奠 化 为 率 用 利 地 土 了 高 提 法 做 一 这 , 术 技 农 前 命 革 业 工 国 英 是 的 映 反 中 料 材 A。 选 : 析 解 () 确 准 最 解 理 点 观 者 作 对 ” 。 卒 为 成 则 钟 时 而 , 狱 监 的 新 种 一 是 厂 工 “ : 说 曾 斯 德 兰 · 卫 大 人 国 英 4. 方 地 的 发 频 罪 犯 了 成 厂 工 A. 段 手 理 管 的 狱 监 仿 模 厂 工 B. 削 剥 的 人 个 对 织 组 断 垄 判 批 C. 活 人 工 了 化 异 产 生 器 机 D. 确 正 活 了 化 异 产 生 器 机 下 度 制 知 可 C据 织 组 断 垄 出 已 明 说 能 B还 段 手 理 管 仿 模 迫 压 削 剥 人 对 现 体 要 主 卒 为 成 则 钟 时 而 ; 误 错 故 , 符 不 思 意 ” 狱 监 的 新 种 一 是 厂 工 “ 料 材 与 A项 D。 选 : 析 解 () ” 身 脱 中 其 能 人 无 界 卷 席 已 日 今 纪 世 个 过 广 推 欧 西 由 , 态 形 济 经 代 现 新 全 这 。 面 两 的 体 一 于 当 相 产 生 业 工 与 义 主 本 资 “ 5. 国 各 美 欧 的 期 晚 纪 19世 于 始 开 A. 路 道 义 主 本 资 了 上 走 国 各 界 世 使 B. 体 整 一 统 向 走 展 发 散 分 由 类 人 使 C. 段 阶 明 文 业 工 到 入 进 史 历 类 人 使 D. 确 正 期 时 明 文 入 进 会 社 动 展 发 义 主 本 资 指 ” 身 脱 其 能 无 界 卷 席 已 日 今 个 两 过 广 推 欧 西 态 形 济 经 代 现 全 一 这 “ 中 据 C根 辟 路 航 新 体 整 向 走 散 分 由 类 人 实 史 合 符 不 对 绝 太 法 B说 ; 误 错 A项 故 国 英 纪 19世 于 始 开 , 产 生 化 业 工 是 的 映 反 料 材 D。 选 : 析 解 () 是 式 形 织 组 符 相 这 与 此 据 , ” 变 转 矿 向 物 植 从 了 现 实 先 率 源 来 力 的 中 动 活 产 生 在 家 国 欧 西 “ 期 时 史 历 一 某 6. 坊 作 庭 家 A. 度 制 厂 工 C. D 二 织 组 断 垄 确 正 次 第 于 出 度 制 B厂 一 这 体 有 没 场 手 ; 误 错 A项 故 面 方 是 要 主 坊 作 庭 代 时 汽 蒸 入 进 命 革 业 工 始 开 英 知 可 , ” 变 转 矿 向 物 植 从 了 现 实 先 率 源 来 力 的 中 动 活 产 生 在 家 国 欧 西 “ 住 抓 C。 选 : 析 解 () 是 确 准 解 理 料 材 该 对 列 下 ” 供 提 品 成 制 余 剩 为 场 市 国 然 当 行 银 厂 电 山 矿 、 设 建 以 外 了 向 投 也 样 同 本 资 洲 欧 … 。 界 正 真 种 一 植 培 命 革 通 交 路 铁 和 输 运 洋 海 上 加 再 , 展 发 济 经 的 末 纪 19世 “ : 出 指 中 》 史 简 明 文 方 西 《 在 尔 格 瓦 皮 斯 7. 力 动 本 根 的 展 发 场 市 界 世 是 命 革 业 工 A. 程 进 的 累 积 始 原 本 资 了 快 加 场 市 界 世 B. 场 市 占 抢 外 海 到 始 开 家 国 义 主 本 资 C. 善 改 到 得 活 生 类 人 中 化 体 整 向 走 在 界 世 D. 9世 “ 中 据 根 选 : 析 解 ” 真 种 一 出 植 培 通 交 铁 和 输 运 洋 上 加 1再 确 A正 动 推 命 ��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
师生举例、分析、交流。
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
学生举例,讲解。
液化气罐,
举例说明
师生共同总结
10′
20′
5′
6′
3′
1′
板
书
设
计
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分类: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表一:课前教材分析卡
课题
汽化和液化
时间
教者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教师给出的器材,同学们讨论、思考,学会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并能知道其作用:酒精灯(加热)、加盖烧杯(盛水、防止热散失)、铁架台(支撑烧杯)、温度计(测水温)、石棉网(烧杯受热均匀)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学会了分工合作,如计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且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酒精灯的正确操作在此得到进一步的复习巩固,要求同学们将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师:生活中有类似现象吗?
师演示:看课本4.3—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尽量把塑料袋中空气排尽,然后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将塑料袋沉入80℃以上的热水中,看到什么变化?拿出来凉一会儿,看到什么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了解蒸发现象,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4、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
2、通过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3、通过观察实验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烧杯、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硬纸板、玻璃、酒精、水。
3 3 汽化和液化 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汽化和液化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什么是汽化现象,汽化现象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2)什么是蒸发现象;(3)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难点: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理解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并能用蒸发吸热知识解释一些现象三、教学分析学生刚学完固体的熔化和凝固,在本节课简单复习并顺势切入“酒精消失”导入新课,让学生学起来更加自然。
因为该班学生整体基础较差,教师只有尽量的把知识的学习过程设计的自然些,并安排适合他们的新授内容,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
教学中主要经过这样的流程:1、展示现象: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向学生展示相关科学现象,从而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甚至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2、提出问题:设置问题情境,是为了引导学生对科学现象、科学过程进行分析和比较。
3、分析比较:这一环节作为一种方法,关键是引导学生对前面累积的现象和问题作有针对的思考,从而作出较为正确的判断。
4、设计并进行实验:根据分析比较结果,合理设计实验,为得到科学结论奠定实验基础。
5、概括归纳: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得出有关的科学规律或结论,培养他们的概括归纳能力。
6、应用解释:通过举例,解释生活现象,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科学是有用的;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引入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固态变化,学习了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融化和凝固。
2019秋 人教版 八年级上 3.3 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
2019秋人教版八年级上 3.3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过程;2.掌握物质的汽化和液化的概念;3.了解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内容1.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过程;2.物质的汽化和液化的概念;3.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过程;2.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个植物的水汽从叶子上蒸发到空气中的过程,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2.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3.引导学生回答:这个现象叫做汽化,就是水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步骤二:学习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过程1.教师简要介绍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2.教师展示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示意图,让学生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转化过程;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在哪些条件下物质会发生相应的转化?步骤三:学习物质的汽化和液化的概念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刚才我们提到了汽化这个词,你们知道汽化是什么意思吗?2.引导学生探讨和总结:汽化是物质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3.同样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液化的概念:液化是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
步骤四:学习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特征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水存在哪些形态?2.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展示水的三态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加热水可以使其由固态转化为液态,这个过程叫做融化;–继续加热,水变成气态,这个过程叫做汽化;–反过来,通过降温,水从气态转化为液态,这个过程叫做液化;–进一步降温,水由液态转化为固态,这个过程叫做凝固。
步骤五:小组合作探究水的沸点和汽化热1.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的沸点实验;2.每个小组先观察实验现象,然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3.小组合作讨论:为什么水的沸点是100℃?给出合理的解释;4.小组进行实验,测量水的汽化热;5.小组讨论并总结:计算汽化热的方法,水的汽化热为多少?步骤六:知识梳理和归纳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过程;2.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物质的汽化和液化的概念;3.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特征;4.老师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事实说明,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即蒸发有致冷作用。板书:
3.蒸发有致冷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61页图3.3-5,阅读1、2自然段,并解释这些现象。
1.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为什么?
拓展:若是有风会更冷,为什么?
1.“白气”是水蒸气还是小水滴?
“白气”是怎么形成的?
2.露、雨、雾又是怎么形成的?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这是液化的一种途径。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这是液化的另一种途径,这在生活中我们并不陌生。(课件展示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的实际应用的图片并解说)我们熟悉的气体打火机,就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丁烷气体液化成液体,便于储存。家里用的液化石油气也一样。还有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第三级的燃料,用氢做燃料,用氧做助燃剂,这些装在火箭里的氢和氧都是以液体状态存在的。板书:
3.温度;不同;100;降低。
4.选D
汽化了
讲授
新课
知识点1:蒸发的概念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利用课件展示:湿衣服无论是在温度高的夏天,还是在温度低的秋天,都能变干,这说明什么?为什么晾衣服要把衣服撑开并放在通风处?
同学们说的不错,衣服干了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和刚才黑板上的酒精逐渐消失现象一样,我们把它叫做蒸发。这种汽化现象可以发生在任何温度下,却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上,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所以晾衣服时要把衣服撑开并放在通风处。同学们想想还有其它让衣服干得快的方法吗?
(3)液面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展示图片:电风扇,仙人掌,食物用保鲜膜覆盖,喷灌技术,干手器等,。想一想,它们是从哪些角度加快或减慢蒸发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3汽化和液化二次备课内容【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汽化和液化2.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3.能区别沸腾和蒸发,知道蒸发可以致冷.4.能通过实验,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含义。
5.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用具】塑料袋、酒精、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一张光滑的厚纸、热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发现,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不见了,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不久后也变干了。
地上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呢?本节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迷?.二、进行新课(一)观察交流老师演示课本3.3—1的想想做做: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尽量把塑料袋中空气排尽,然后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将塑料袋沉入80 ℃以上的热水中,让学生看到什么变化?拿出来凉一会儿,再让学生看有什么变化?.根据观Array察完成学案(一)教师启发、鼓励学生都参与讨论和辩论,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二)实验探究探究课题: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我们每天要喝开水,把冷水烧开,也就把水烧沸腾。
现在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情况,水沸腾有什么现象?有什么特征?请同学们看课本59页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并完成学案(二)(学生们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查看记录,参与学生们的交流)(三)应用展示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0页小资料“几种液体的沸点”和“想想做做”完成学案(三)(四)、自学思考蒸发是另一种形式的汽化现象,蒸发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0-61页“蒸发”完成学案(四)(五)自学发现液化是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人们是如何把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呢?请自学课本61页液化,并让学生完成学案(五)(六)知识拓展我们学习了汽化和液化,你还想了解与它们有关的更多知识吗?自学’STS’<电冰箱与臭氧层》,并完成学案(六)(七)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液化和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三、布置作业:P63动手动脑学物理:1,2,3.【板书设计】. 汽化和液化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吸热过程)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放热过程)二次备课内容二、汽化的方式(1)沸腾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要吸热.(2)、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三、.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教学反思】:后记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三、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蒸发和沸腾通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要吸热。
2、知道蒸发现象、蒸发过程吸热。
3、知道沸腾现象,能描述水沸腾前后的情景。
4、探究水沸腾的条件与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概括物理规律。
2、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会画水的沸腾图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学生能体会到物理实验的魅力。
2、通过对坎儿井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
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意识到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蒸发和沸腾教学难点蒸发和沸腾的特点教学用具酒精、棉球、温度计、烧杯、试管、纸锅、课件、投影片、秒表、火柴、铁架台、石棉网、三芯酒精灯若干个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1、交流回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学生回忆思考)2、设置情境,引入新课演示:将棉球蘸少许酒精在黑板上写好“大家好”三个字,请同学们观察酒精的变化。
(学生观察:黑板上的酒精变少了,有的看不见了。
)问:减少的酒精哪里去了?(由液态变成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二)新课教学1、汽化像这种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汽化。
(板书)你们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学生讨论,抢答举例:地上积水变少,晒麦子,湿衣服变干,等等。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板书)2、蒸发(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思考:在晒粮食时,要使粮食干的快些,怎么办? (学生抢答:在太阳晒下、推开晒、在通风处粮食会干的快些。
)为什么在阳光下,通风处摊开晒,粮食干的快呢?(学生讨论回答:在太阳晒下粮食中的水温度高;推开晒时水的表面积大;在通风处粮食上面空气流动快些,加快蒸发,所以粮食干快些)同学生们看这是半试管酒精要想使它蒸发快些,我们采用哪些措施?(学生抢答:加热、吹风、摊开等等。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方法方加加减减第 3 节汽化和液化(共 2 课时)第一课时汽化【知识与技术】1.理解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2.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知道液体沸腾是在必然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知道什么是沸点.3.能依照实验数据作出液体沸腾的图象,能依照液体沸腾的图象表达液体沸腾的特点.4.知道汽化吸热,并会运用该知识讲解生活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养成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技术、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析解决实责问题的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研究自然现象,乐于认识平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经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养成慎重的科学态度和脚扎实地的作风,并养成优异的实验习惯.【重点】掌握汽化的看法.【难点】研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点.知识点一汽化【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58,完成以下问题: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合作研究】演示一“奇异”的塑料袋方法方加加减减甲乙1.如图甲所示,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尔后放入热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答:将会看到塑料袋膨胀变大.酒精从液态变成了气态,使塑料袋膨胀变大.2.如图乙所示,从热水中取出塑料袋再放入盛冷水的水槽中,你又看到什么变化?答:会看到塑料袋又变瘪了.酒精从气态变成了液态,使塑料袋变瘪了.3.该实验现象说了然什么?答:说明在不相同的温度下,物体能够在液态平和态间相互转变.知识点二沸腾【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58-60,完成以下问题:1.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强烈汽化现象.2.在沸腾的过程中,诚然液体连续吸热,但它的温度却不变( 选填“高升”或“不变”)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合作研究】演示二观察水的沸腾取温度计、酒精灯、烧杯、石棉网、铁架台、水,按以下列图组装好实验器材.实验时自水温 90℃开始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 2 分钟为止,并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 .1.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发出的声音有何不相同?答:水在沸腾前发出的声音较响,沸腾时声音变小.2.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产生的部位、运动方向、大小变化、最后结果各有何相同或不相同?答:相同点: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都产生在容器的底部,向液体表面运动,到水面破裂开.不相同点:水在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3.你认为沸腾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观察停止加热后,水可否还能够沸腾?方法方加加减减答:沸腾吸热,若是不能够连续吸热,液体将停止沸腾.演示三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1.以下列图,使烧瓶中的水沸腾,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稍降低一些后,将一大注射器接到密闭的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能够看到什么现象?答:会看到水重新沸腾起来.该实验现象说了然什么问题?答:说明水的沸点随水面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演示四认识一些液体的沸点一些液体的沸点/ ℃ ( 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铁 2 750 酒精78液态铅 1 740 液态氨33.5水银357 液态氧- 183亚麻仁油287 液态氮- 196甲苯111 液态氢- 253水100 气态氦- 268.91.酒精的沸点是多少?答: 78℃ .2.可否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答:不能够.3.常温下的氢是什么状态?答:液态氢的沸点是-253 ℃,故常温下的氢是气态的.【教师点拨】1.为了缩短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实验中平常能够采用以下措施:(1) 提高水的初温 .(2) 减小水量. (3) 加大酒精灯的火焰.(4) 加盖纸盖 .2.绝大多数情况下,实验中测得的液体沸点偏离100℃,这主若是由于实验时的大气压不等于标准大气压;其他水质不纯对沸点也有影响.3.液体的沸点其实不是固定不变的,大气压影响液体的沸点,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4.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1) 液体温度达到沸点.(2) 液体能连续吸热.【跟进训练】1.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C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能够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能够提高水的沸点,不应当改用“小火”2. ( 山东烟台中考 )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品,以下列图.当锅里的水沸腾今后,碗中的水( C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知识点三蒸发【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60-61,完成以下问题:1.在任何温度下、且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2.液体在蒸发过程中需要吸热.3.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形式.【合作研究】演示五1.把蘸有酒精的棉球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周围,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怎样变化?答:温度计示数先下降伍上升.2.实验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答:说明液体蒸发需要吸热.演示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如图甲所示,将等量的酒精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只将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涂抹开,会发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答:涂抹开的酒精先消失,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相关.2.如图乙所示,将等量的酒精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只对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加热,会发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答:被加热的酒精先消失,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相关.3.如图丙所示,将等量的酒精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只对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扇风,会发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答:被扇风的酒精先消失,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相关.4.你还能够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关于蒸发的现象吗?答:刚从泳池里出来感觉到冷,给发热的病人额头上擦拭酒精来降低温度,夏天洒水车给地面洒水降温,小狗伸出舌头散热,晒粮食时把粮食摊开晒,夏天吹电风扇时感觉凉快.【教师点拨】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2.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3.沸腾和蒸发都属于汽化,能够经过比较的方法掌握这两种汽化方式( 以下表所示 ).不相同点名称相同点发生条件发生地址强烈程度制冷作用蒸发汽化、吸热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表面平和缓慢有沸腾汽化、吸热达到沸点并连续吸热表面和内部强烈无【跟进训练】某年春季,西南地区遭到罕有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以下列图.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浸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速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2.沸腾(1)强烈的汽化现象.(2)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3)沸腾过程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沸腾必定具备两个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连续吸热.3.蒸发(1)在液体的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2)特点:①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③缓慢的汽化现象.④要从周围吸取热量,致冷性.(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面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液化【知识与技术】1.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认识赌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3.知道液化放热,并会运用该知识讲解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过程与方法】养成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技术、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析解决实责问题的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研究自然现象,乐于认识平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2.经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养成慎重的科学态度和脚扎实地的作风,并养成优异的实验习惯.【重点】经过研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及解析概括和表达能力【难点】指导学生经过对实验的观察、解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气体液化的特点.知识点一液化【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61,完成以下问题:1.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2.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够液化.3.压缩体积也能够赌气体液化.4.液化过程向外放( 选填“吸”或“放” ) 热.【合作研究】演示一生活中的“白气”甲乙1.图甲中的“白气”是怎样形成的?答:图甲中的“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2.图乙中的“白气”是怎样形成的?答:图乙中的“白气”是人呼出的热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演示二“消失”的乙醚1.用注射器从乙醚容器中抽取少量乙醚,取下针头,迅速用橡皮帽堵住小孔.慢慢向外拉活塞,到必然程度时会发现什么现象?答:液态乙醚消失.2.再向里推活塞,又发现什么现象?答:液态乙醚出现.3.实验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答:说明压缩气体体积能够赌气体液化.演示三罐装液化石油气1.石油气液化后能够存放在比较小的罐子里,这说了然什么?答:说了然使用压缩气体的方法能够赌气体液化,这种赌气体液化的方法称为加压法.2.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答:这种方法赌气体的储藏和运输变得更方便.生活、生产中常用此方法赌气体液化( 如石油液化气、打火机中的液化气、液态氢等) .演示四液化放热1.被 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 ℃的水烫伤严重得多,为什么?答:这是由于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诚然差不多,但是水蒸气液化的时候还要放出大量的热.2.冬每天冷时向手哈气,为什么手会感觉暖和?答:哈出的气自己就是热的,而且哈出的水蒸气液化的时候还要放出热量.3.蒸馒头时是最上层的笼屉中的馒头先熟还是最基层笼屉中的馒头先熟,为什么?答:蒸笼内的温度是相同的,但当笼内的水蒸气缓慢上升时,遇到温度较低的蒸笼盖会液化,液化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便会使得最上层的笼屉中的馒头先熟.【教师点拨】1.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够液化,但有的气体仅靠压缩体积不能够使它液化,必定使它的温度降到必然程度,才能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2.生活中谈及的“白气”为液态,不是气态.由于无色的气体是看不见的.“白气”一般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3.生活中的液化现象:雨、露、“白气”、镜子或玻璃上的水珠.4.气体液化时要放热.【跟进训练】1.以下列图,当飞机在高空翱翔时,发动机排出的湿热气流与高空冷空气相遇后,形成白色雾气,这就是飞机“拉烟”现象.此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C )A.蒸发B.消融C.液化D.汽化2.以下关于“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C )A.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周边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夏天常有到火锅店里的空调器喷出“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D.水烧开时,看到从壶嘴喷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3. ( 山东烟台中考 ) 无论是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外侧. 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内侧 .拓展延伸电冰箱与臭氧层烈日炎炎的夏天,电冰箱冷冻室内却能够保持零下十几摄氏度,甚至更低的温度,使存放的食品、药品保持新鲜,电冰箱怎样获取这样的低温呢?原来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CCl 2F2) 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的“热”搬到外面,由于氟利昂是一种既简单汽化又简单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吸热,液化时放热.电动压缩机使CCl2F2蒸汽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外面冷凝管中,在这儿蒸气变成液体并放热,放出的热被周围的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毛细管进入冷冻室,并迅速汽化吸热,使冷冻室降温,生成的蒸气被抽走带到冷凝器把带出的热放掉.这样氟利昂循环流动保持冰箱低温.所以氟利昂功不能没.氟利昂是一种拥有优异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物质,对人体没有弊端.由于它极易汽化和液化,所以被长远广泛的用作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冲刷剂等.但几十年后的今天,人们发现氟利昂对人类赖以抵挡紫外线的臭氧层,有着极大的破坏力.臭氧化学式为O,是一种有特别臭味的蓝色气体.它拥有氧化性极强这一性质,同时,它还不大牢固.平流层中的这些臭氧,对250 mm~ 350 mm的紫外线有强烈吸取,而这种波长的光,对人类以及地球表面的动植物有伤害作用.这薄薄的臭氧层,是生物在地球上得以生计繁衍的保护伞.但是, 1985 年,英国的某一探测局宣告自1980 年以来在南极春季观察到臭氧层有一空洞这一信息.这一空洞面积特别大,基本上与美国领土面积相当.于每年9月上旬出现,然后迅速减少一半左右,并形成一个“臭氧层空洞”,连续到11 月又逐渐恢复.造成这一现象的杀手之一就是氟利昂.氟利昂在大气中发生光离解而产生氯离子,耗资臭氧,加速臭氧的分解.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后,经过光化学反应大量耗资臭氧.据研究表明,大气中臭氧减少10%,紫外线照射量会增加2%,危害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物健康.现在我国和世界其他主要国家都在研制代用品,逐渐裁汰这种破坏环境的物质.1.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汽化的逆过程.2.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3.气体液化时放出热量.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2019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同步教案:3.3 汽化和液化精品教育.doc
3.3 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4.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5.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8.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
9.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步骤】【自主学习案】1.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去了?2.视频实验:在白色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封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实验: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课堂导学案】一、讲授新课1.汽化和液化(1)演示实验:水的汽化和液化。
(2)汽化和液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3)提问:列举一些生活和自然现象中汽化现象的实例。
如湿衣服晾干、水壶里水烧开、打火机打火、使用液化石油气、洒在地上的水消失、洗过的头发用吹风机吹干等等。
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蒸发和沸腾。
2.沸腾(1)探究:水的沸腾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呢?水在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越来越高?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缩短水沸腾前的加热时间,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化和液化》本节教学内容由“沸腾”“蒸发”和“液化”三部分内容组成。
主要介绍有关汽化和液化的知识,包括探究液体沸腾的特点,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等。
本节内容是初中物理中的热学专题,它是学生后面学习热和能的基础,是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知识的继续,学习本节内容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本节内容又与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大量物理现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知识。
在思考、分析这些现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物理知识,而且也能够经历科学研究的分析过程,获得在不同自然现象中居然蕴含相同物理规律的认识体验。
知识与技能 体验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蒸发的吸热本质,了解蒸发可以制冷的应用;了解沸腾现象;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现象,记录数据,描绘图象,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物理变化的方法。
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双边活动、实验操作、探究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通过对“坎儿井”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
◆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课前准备[塑料袋、酒精、酒精棉球、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一次性纸杯、电风扇、投影仪、棉球。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按照教材中的的实验,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把口扎紧,放入 80 ℃以上的热水中。
提出问题:你看到什么现象?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怎么解释这些变化?想提出什么疑问?你的想法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酒精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为什么塑料袋又变瘪了?”“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学生交流: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设计说明:该实验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做,所用塑料袋要透明,且尽量薄,使滴入的酒精清晰可见。
为了使塑料袋排尽空气,可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
归纳总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个类似?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体的液化和汽化现象。
【设计意图】从实验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以及热量变化。
在演示实验中,让学生观察“鼓起”“变瘪”的现象,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体现从现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沸腾创设情景:烧开水时如果不断加热会发现壶里的水会沸腾。
你在家烧过开水吗?水烧开时你发现了什么呢?对于沸腾现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腾现象吗?归纳小结:物理学中把液态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称为沸腾。
实验探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进一步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怎么样?猜想和假设:既然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思考和猜想,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进行归类。
如:水沸腾时温度会上升,停止加热水不会沸腾……【设计意图】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根据学生情况提出:要进一步研究沸腾现象,还需要通过实验仔细观察。
重点观察:(1)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2)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明确了实验目的,让学生根据需要确定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钟表。
说明:为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观察水沸腾时发生的现象,应尽量缩短水沸腾前的加热时间。
要求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节省时间的方法:①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但为了便于观察,水还应有相当的深度(约10 cm左右),所以建议用小号烧杯,或使用大号试管(水约150 mL)做此实验;②实验中用热水进行加热;③从开始加热起至95 ℃左右,必须在烧杯或试管上加纸盖,95 ℃以后将纸盖拿掉;④拉长酒精灯灯芯同时剪断烧焦的灯芯,在灯芯中加入细铜丝,使火焰比较猛烈;⑤注意调整酒精灯和石棉网之间的距离,用酒精灯温度最高的外焰加热。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学会分工合作,如计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酒精灯的正确操作在此得到进一步的复习巩固,要求同学们将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特别说明:注意实验中要告诉学生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和温度的变化;要记录当水温升高时,每隔 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水沸腾后3~5 min;实验后要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实验记录表格如图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绘制“温度—时间”图象。
实验结束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书本“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中标出相应的坐标点,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
(2)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绘制的水沸腾的“温度—时间”图象。
交流评估:小组的同学在实验时,得出水的沸点不是100 ℃,这时教师要肯定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给予鼓励。
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可能是实验使用的温度计存在质量问题,也可能是本地的气压不是一标准大气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现象、实验数据、及图表的分析,培养学生交流、分析论证的能力,反映物理规律。
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实验作风,形成敢于质疑勇于解决问题的基本实验素养。
交流、讨论:①水沸腾时,你从水中和水面各看到什么现象?水中气泡内的气体是从哪儿来的?②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吗?③曲线上的哪一段表示水沸腾前的过程?水的温度怎样变化?曲线上的哪一段对应水的沸腾过程?水的温度怎样变化?④根据观察的现象,结合图象分析液体沸腾有什么特点?归纳总结: (1)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2)沸点的概念: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作沸点。
学生活动:观察“几种液体的沸点”表,练习查表一些液体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①酒精的沸点是多少?能否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②你实验所用的温度计里的工作物质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种温度计?③液态氢的沸点是-253 ℃,表示什么含义?常温下的氢是什么状态?学生活动:“纸锅烧水”,它的实验现象出乎学生意料,可以很好地说明由于水的蒸发吸热,使纸的温度低于着火点,纸锅也能够烧开水。
探究点二蒸发情景创设: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分析蒸发的特点:现象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会变干,在阴凉处也会变干了,为什么呢?现象2:湿衣服弄成一团,衣服的外边干了,但是里边还没干,为什么呢?现象3:现在我们的秋季校服洗干净后要晾晒一天的时间才能干,为什么呢?归纳小结: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设计意图】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小实验: (1)酒精擦在手背上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现象:擦酒精的皮肤有凉的感觉,吹一口气,感觉更凉。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人的皮肤上吸收热量,使皮肤感到凉;吹气时,酒精蒸发加快,吸收热量更多,皮肤感觉更凉。
(2)取两支温度计,先观察它们的示数。
然后在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浸了酒精的棉花抹湿,再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现象:用浸了酒精的棉花抹湿过的温度计示数下降,温度降低。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吸收热量,使温度计示数下降。
实验表明:液体蒸发时,从周围吸热,温度下降。
所以液体蒸发有制冷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体验、感知,能直接对学生产生感官刺激,对知识的理解、记忆程度加深。
情境设置还是洗衣服,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洗衣服时展开晾晒与揉成团儿晾晒有什么不同?说明了说明因素?②相同的温度下把衣服晾到不通风的室内和通风的室外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因素?③其它条件相同时,冬天和夏天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因素?归纳总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学生讨论交流教材图3.35事例:(1)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如果有风,甚至会冷得打颤,是因为水蒸发带走了许多热量。
(2) (2)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不能靠身体出汗来散热,只得伸长舌头,大口大口喘气,靠加快呼吸,增加蒸发量来散热。
学生交流讨论:比较蒸发和沸腾两种现象,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探究点三液化刚才讨论了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那么物质能不能从气态变成液态呢?情景创设:展示PPT1.河面上的白雾是怎么来的?2.秋天的早晨,植物叶子上的露珠是从哪里来的?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些现象包含了什么物理知识?如何去解释呢?演示实验:电热器烧开水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个实验,杯里的水已经开了,从导管口喷出了什么?再认真观察导管口附近有什么特征?你还观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在导管口位置什么也看不到,在离导管口一小段距离的位置才看到“白汽”,同学们看到的“白汽”到底是什么呢?冬天嘴里会呼出“白汽”,而夏天却不会,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先跟老师一起用汤勺做两个小实验。
学生探索实验: 1.先观察汤勺的凹面,然后用嘴对着汤勺哈气,再观察,比较有何不同。
2.将汤勺的背面用打火机烧一烧,再用嘴对着汤勺凹面哈气,观察是否有变化。
学生讨论原因:第一次是嘴里呼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冷勺子凝结成的小水珠;第二次勺子温度较高,水蒸气不会凝结成小水珠。
结论:(1)将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水蒸气遇冷,降低到一定的温度时,就会液化。
提出问题:我们把热的水蒸气放入冷的环境中使它液化的方法称为冷却法。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呢?想一想:家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通过什么方法将石油气变成液体装在钢瓶里的呢?阅读教材61页第3和第4自然段,写出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如石油液化气、打火机中的液化气、液态氢等。
)【设计意图】内容比较简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板书设计第3节汽化和液化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