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保护探索之路——以可园古建筑青苔防治为例

合集下载

古建筑保护案例分析

古建筑保护案例分析

古建筑保护案例分析古建筑是一座城市文化的精髓,记录着历史的风云变幻。

然而,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改革,古建筑面临着被破坏、遗忘乃至消失的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古建筑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几个古建筑保护的成功案例,旨在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古建筑。

案例一:杭州西湖雷峰塔雷峰塔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建于南宋时期。

由于年代久远,塔的石砖表面出现了严重的剥落和腐蚀,面临着倒塌的危险。

在保护和修复过程中,专家们采用了传统的石材修复技术以及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对土壤和地基的分析,确定了修复方案,并使用了特制的固定胶进行修复,使塔体重新稳定。

其次,利用激光清洗技术,清除了塔体表面的附着物,还原了其原有的光泽。

通过这种综合性的保护和修复措施,雷峰塔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案例二: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群之一。

由于年代久远以及人为破坏等原因,故宫的建筑面临着严重的老化和破损问题。

为了保护故宫的独特价值和文化遗产,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对故宫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评估,确定了需要修复的建筑和部位。

然后,专门成立了一支由研究人员、工程师和文化遗产专家组成的修复团队,负责故宫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这支团队通过使用专业的材料和技术,对古建筑进行细致入微的修复,使得故宫的原貌得以重现。

案例三: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古代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的“艺术宝藏”。

由于长期遭受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石窟壁画的保护工作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壁画,修复专家们采用了复合材料的技术。

首先,他们使用无害的清洗剂对壁画进行了清洗,去除了附着的尘埃和污渍。

然后,采用高科技的复合材料,对石窟的壁画进行了覆盖和修复,防止了进一步的脱落和剥落。

通过这样的保护措施,洛阳龙门石窟的壁画得以保存,向世人展示了古代佛教艺术的辉煌。

对古建筑保护探索的建议

对古建筑保护探索的建议

对古建筑保护探索的建议古建筑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然而,由于自然环境、人为破坏和社会发展的压力等原因,许多古建筑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需要探索出一些有效的保护方法。

以下是针对古建筑保护的一些建议:1.加强立法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古建筑保护的目标、原则和措施,明确古建筑保护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对古建筑保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2.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古建筑保护意识和文化素养,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古建筑保护工作。

3.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对古建筑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古建筑的历史、构造和材料等方面的知识,为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4.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古建筑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古建筑的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5.加强修缮和保养:制定科学合理的修缮和保养方案,根据古建筑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修缮和保养措施,保持古建筑的原貌和风貌。

6.加强管理和利用:加强对古建筑的管理和利用,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利用模式,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

7.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古建筑保护机构和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提高我国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水平。

8.加强技术创新:加强对古建筑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探索出更加科学、可行的古建筑保护技术和方法,提高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9.加强资金保障:加大对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筹集足够的资金,保障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10.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对古建筑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为古建筑保护工作提供人才支持。

古建筑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专家、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的古建筑文化。

古代园林建筑类博物馆科学发展的路径——东莞可园博物馆建设思考与探索

古代园林建筑类博物馆科学发展的路径——东莞可园博物馆建设思考与探索

- 维 护
维 护 是 古 代 园 林 建 筑 类 博 物 馆 科 学 发 展 的 基 础 。 应 包 括 两 个 方 面 的 内 容 : 一 是 文 物 的 保 护 ,二 是 场 景 的复原 。 在保 护 方 面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文 物 保 护 法 明确 规 定 :对 不 可 移 动 文 物 进 行 修 缮 、保 养 、 迁 移 ,必 须 去 掉 了 这 层 红 砂 是 虽 不 准 确 ,但
中 国古 代 园林 建 筑 是 中 国 文 化 遗 产 的 重 要 组 成
理 处 、管 理
局 、纪 念 馆 、博 物 馆 等 为 主 ,主 管 单 位 一 股 是 文 化 局 、 文 物 局 、旅 游 局 、宗 教 局 等 ,文 物 保 护 级 别 包 括
园林 建筑 类博 物馆 科 学发展 的路 径 。

座 古 代 园林 建 筑 类 博 物 馆 的 主 要 日常 工 作 是
保 护 与 管 理 ,但 仅 有 这 些 是 不 足 的 ,特 别 是 在 目前 文 化 与 文 物 事 业 加 速 度 发 展 的 今 天 。古 代 园 林 建 筑 类 博 物 馆 如 何 开 展 新 一 轮 的 科 学 发 展 。路 径 何 在 , 是 摆 在 博 物 馆 工 作 者 面 前 的 一 道 难 题 。 近 年 来 ,笔 者 主 持 可 园 博 物 馆 的 古 建 筑 的 维 修 与 场 景 复 原 、 古 建 筑 园 林 区 的 环 境 整 治 、新 博 物 馆 的 建 设 、 新 馆 区 的 园 林 设 置 等 工 作 , 将 原 有 的 一 个 古 建 园 林 面 积 仅 33 的 可 园 管 .亩 理 所 发 展 成 为 一 个 近 百 亩 的 国 家 三 级 博 物 馆 ,并 得 到 了社会 各界 的高 度评 价 。对 于古 代 园林建 筑类 博 物馆 在 建 设 中 如 何 开 辟 路 径 、科 学 发 展 ,我 们 做 了 一 些 分 析 、思 考 、 探 索 与 尝 试 , 在 此 请 教 于 各 位 同 行 。

历史建筑园林调研报告(可园)

历史建筑园林调研报告(可园)

历史建筑园林调研报告之岭南名园可园概述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的可园,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并称为广东近代四大名园。

可园座落在东莞市莞城区博厦村西部,作为晚清的一个私人园林,它的精巧之处在于,在三亩三(2204.5)的小面积土地上,等通过匠心独运的路线视线及布局设计把住宅、客厅、园林花草、书房、观景点艺术的结合到一起。

它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

作为广东园林的杰出代表,其建筑空间组织方式,室外园林塑造手法乃至材料、装饰等都体现了浓郁的岭南味道。

可园虽历尽解放战争及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文物已有所遗失及破坏,但经过解放后的补救、翻新及社会各界慷慨捐献,其在研究岭南历史建筑乃至岭南文化内涵方面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本调研报告是经过实地考察及本地文献参考后完成的,而下文分别主要从建筑园林实体及文化内涵两方面进行阐述,而建筑实体部分则尝试从总体布局到建筑装饰这样由大到小进行全面说明,希望通过本文一窥广东名园及岭南建筑的风采,以期抛砖引玉。

分述及评析可园园主本人由于在封建社会中国并不明显地存在设计师这个职业,因而可园更多体现的是园主的审美与风骨。

可园创建人张敬修虽是个武将,官至江西按察使布政使,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多起多落但他投笔从戎,金石书画,琴棋书赋,样样精通,又在国内广邀文人逸士,吟诗颂赋,作画刻印。

著名画家居巢、居廉曾居可园多年,诗人张维屏、郑献普、简士良等都受邀在此做客吟诗,这使得可园成为近代广东文化的策源地之一。

在晚清这样一个飘飘荡荡的国度里,从太平天国战争里退下来的张敬修,身负战伤,修建可园,希望一尽为人子女的责任,但心里却从未忘记再战沙场的雄心,从息窠这个房间的命名可以看出来(息窠指雄鹰不得展翅而休息)。

可园得名传说张敬修修建好可园前,心里取名为意园,即满意合心意的意思。

修饰好后,张敬修广邀文人逸士,大排筵席,庆贺一番,让人品评鉴赏。

张引这班骚人墨客游览一番后,在大门征集大家意见。

古建筑保护问题与解决方案

古建筑保护问题与解决方案

古建筑保护问题与解决方案古建筑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对于保护古建筑,不仅仅是一种保护历史文化的责任,也是一种对于人类文明贡献的责任。

但是,古建筑保护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斑驳老化、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这些问题给古建筑保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围绕古建筑保护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古建筑的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古建筑保护问题(一)斑驳老化古建筑经历了长时间的风雨侵蚀,墙体上常会出现一些裂缝、脱落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古建筑的整体美观和结构稳定性。

古建筑斑驳老化的问题一直是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挑战之一。

(二)自然灾害古建筑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中,常常会受到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从而导致古建筑的倒塌或损坏。

这些自然灾害对古建筑的保护构成了重要的威胁。

(三)人为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古建筑遭受到了人为破坏,比如擅自改建、私自拆除等行为,导致古建筑保护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二、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一)采用新技术修复古建筑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新材料和新技术可以应用到古建筑的修复中。

比如,利用激光清洗技术,可以清除古建筑表面的污垢和污渍,恢复古建筑的原貌;利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布等可以有效地修复古建筑墙体裂缝和脆弱部位,增强古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采用新技术修复古建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斑驳老化带来的问题。

(二)加强自然灾害预防古建筑位于自然环境中,面对自然灾害的侵袭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加强自然灾害预防工作,是古建筑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可以通过加固古建筑的结构、修复古建筑的损坏部位,以及定期巡查和维护古建筑,来减少自然灾害对古建筑的影响。

(三)加强法律法规保护针对人为破坏问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同时,应加强对古建筑的管理和监督,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禁止擅自改建和私自拆除古建筑。

此外,对于破坏古建筑的行为,要严格处罚,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起到震慑和警示的作用。

保护古建筑的措施

保护古建筑的措施

保护古建筑的措施概述古建筑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许多古建筑面临严重的风险,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维护它们。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保护古建筑的措施。

1. 环境保护古建筑所处的环境对其保护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保护古建筑环境的措施:•减少污染:减少周围环境的污染是保护古建筑的关键。

例如,限制汽车的通行、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等措施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对古建筑的侵害。

•控制湿度和温度:湿度和温度的变化对古建筑的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调节室内湿度和温度,使用湿度和温度控制设备,可以减少湿度和温度对古建筑的损害。

•管理水源:水源是古建筑的天敌,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水源对古建筑的渗透和侵害。

例如,修复漏水问题、做好雨水排放系统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水源对古建筑的危害。

•控制光线:过强的光线可以使古建筑的颜色褪色,损害其表面的保护层。

合理设置遮阳设备、使用有保护功能的玻璃等措施可以减少光线对古建筑的损害。

2. 维护保养维护保养是保护古建筑的基本措施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维护保养措施:•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古建筑的结构和表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可以防止问题扩大和加剧。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古建筑的表面,去除污物和尘土,保持其外观的清洁和美观。

•维修翻新:对于古建筑的损坏部分,需要进行维修和翻新。

维修应该尽量保持原貌,恢复古建筑的原有风貌。

•加固结构:对于古建筑的结构问题,需要采取加固措施,确保其安全稳固。

例如,加固墙体、梁柱等结构部位,防止其坍塌和倒塌。

3. 文物保护古建筑中常常保存着丰富的文物,为了保护这些文物,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科学保管:合理安排文物的存放位置,使用文物保管设备,确保文物的安全保存和展示。

•文物修复:对于受损的文物,需要进行修复和保护。

修复应该根据文物的性质和材质,采用科学的修复方法,尽量保持其原貌和真实性。

•文物展览:合理规划文物的展览方式和展览空间,使其能够更好地展示文化和历史的价值。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东莞可园500字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东莞可园500字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东莞可园500字东莞可园,建造于1850年,占地面积约有2.2平千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保存最完整的“领南四大园”之一。

今天,我带着好奇心去看看。

首先到达的是可园博物馆,里面有清朝的家代、木雕、画……等等,就像是回到了清朝。

出了博物馆,过了一座桥,就来到了可湖。

这里的树木生机勃勃,湖水清澈到底。

还有一些鸭子和鹅。

尽管景点非常美丽,但我还是有点怕那些鸭子和鹅。

因为要是一不留意,就会踩到它们的“见面礼”或者它们主动来“探望”你。

过了可湖,就来到了孔雀门,再往前走,就到了古建筑区。

我们先来到博渔隐,它是一条通道,以前是可供小船停靠的地方。

门外有一副对联:“十万买邻多占水,一分起屋半载花。

”它的意思是:可园虽小,但花有大有小,让人流连忘返。

向左走,就到了草草草堂,是主人邀请客人在此小憩的地方。

往前走,就到了双清室。

此厅在四个角落分别设置一个门,平面呈中文的“亞”字状,结构奇巧。

家具、铺地、门和窗花均摹似“亞”字形,故称“亞”字厅。

在现场,你会被它的这种奇特震撼到。

出了“亞”字厅,再向右走,就到了可堂。

可堂是全园的主体建筑,是园中最大的厅堂。

我想,应该也是当年园主们主要的生活居住场所吧。

可园里的建筑和艺术品,精雕细琢,巧夺天工,充分体现了古人
对手工制作艺术的追求。

这种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当代传承和发扬的,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古建筑保护措施

古建筑保护措施

古建筑保护措施引言古建筑是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环境恶劣等原因,许多古建筑面临着严重的风化和破损。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产,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确保古建筑的保存和传承。

本文将详细介绍古建筑保护的一些常见措施。

清洁和维护清洁和维护是保护古建筑的最基本手段之一。

定期进行清洁工作可去除建筑物表面的污垢和尘埃,防止其进一步积累和损坏建筑材料。

在进行清洁过程中,应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工具,避免使用过于侵蚀性的化学品或工具,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此外,定期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包括修补破损的部件、更换老化的材料等。

这样可以延长古建筑的使用寿命,并保持建筑的原貌。

环境保护环境因素对古建筑的保存也有很大的影响。

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要尽可能保持稳定,避免暴露在潮湿、酸性等不利于古建筑材料保存的环境中。

此外,周围的植被也需要适当修剪,以防止树木的根系对建筑物造成冲击。

对周围环境的合理规划和保护将有助于减缓古建筑的衰败速度。

监测和评估为了及时发现古建筑的问题和变化,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监测,可以发现建筑物结构的松动、裂缝和潜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对古建筑的评估有助于了解建筑物的历史和状况,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监测和评估的结果应被记录下来,并作为后续保护工作的依据。

修复与加固在古建筑保护的过程中,修复和加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当发现建筑物有破损或老化的情况时,需要及时进行修复。

修复过程包括修补破损的部件、更换腐朽的木材等。

修复的材料和手工技术应与原建筑保持一致,以保持古建筑的原始风貌。

古建筑的加固工作旨在提高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在加固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材料。

常见的加固方法包括增加结构支撑、加固墙体等。

加固工作应由专业的工程师和建筑师进行设计和施工。

教育与宣传教育和宣传是古建筑保护的关键环节。

通过教育和宣传,向公众普及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增强社会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如何保护好古建筑的历史风貌

如何保护好古建筑的历史风貌

如何保护好古建筑的历史风貌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类的智慧结晶。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古建筑面临着损毁、破坏甚至消失的威胁。

如何保护好古建筑的历史风貌,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古建筑的价值。

古建筑不仅仅是一堆陈旧的砖石木材,它们是过去时代的艺术瑰宝,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水平。

比如故宫,其宏伟的建筑布局、精美的雕刻装饰,无不展现出明清时期皇家的威严和奢华。

又如苏州的园林,以其巧妙的空间设计和独特的造园手法,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这些古建筑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挽回。

加强立法保护是关键的一步。

政府应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古建筑的保护范围、保护标准和处罚措施。

对于擅自拆除、破坏古建筑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惩处。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古建筑保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资金投入是保护古建筑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设立专项保护资金,用于古建筑的修缮、维护和日常管理。

同时,还可以通过社会募集、企业赞助等方式,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古建筑保护中来。

此外,对于一些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古建筑,可以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将所得收益用于古建筑的保护。

科学的修缮和维护是保护古建筑的核心工作。

在修缮过程中,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使用原有的材料和工艺,保持古建筑的原有风貌。

修缮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评估,制定详细的修缮方案,并邀请专业的古建筑修缮团队进行施工。

同时,要加强对古建筑的日常维护,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隐患。

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教育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古建筑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他们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可以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学生参观古建筑,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古建筑保护的知识和重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古建筑保护的良好氛围。

历史建筑园林调研报告可园

历史建筑园林调研报告可园

园林设计调研报告之岭南名园可园概述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的可园,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并称为广东近代四大名园。

可园座落在东莞市莞城区博厦村西部,作为晚清的一个私人园林,它的精巧之处在于,在三亩三(2204.5)的小面积土地上,等通过匠心独运的路线视线及布局设计把住宅、客厅、园林花草、书房、观景点艺术的结合到一起。

它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

作为广东园林的杰出代表,其建筑空间组织方式,室外园林塑造手法乃至材料、装饰等都体现了浓郁的岭南味道。

可园虽历尽解放战争及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文物已有所遗失及破坏,但经过解放后的补救、翻新及社会各界慷慨捐献,其在研究岭南历史建筑乃至岭南文化内涵方面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本调研报告是经过实地考察及本地文献参考后完成的,而下文分别主要从建筑园林实体及文化内涵两方面进行阐述,而建筑实体部分则尝试从总体布局到建筑装饰这样由大到小进行全面说明,希望通过本文一窥广东名园及岭南建筑的风采,以期抛砖引玉。

分述及评析 可园园主本人由于在封建社会中国并不明显地存在设计师这个职业,因而可园更多体现的是园主的审美与风骨。

可园创建人张敬修虽是个武将,官至江西按察使布政使,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多起多落但他投笔从戎,金石书画,琴棋书赋,样样精通,又在国内广邀文人逸士,吟诗颂赋,作画刻印。

著名画家居巢、居廉曾居可园多年,诗人张维屏、郑献普、简士良等都受邀在此做客吟诗,这使得可园成为近代广东文化的策源地之一。

在晚清这样一个飘飘荡荡的国度里,从太平天国战争里退下来的张敬修,身负战伤,修建可园,希望一尽为人子女的责任,但心里却从未忘记再战沙场的雄心,从息窠这个房间的命名可以看出来(息窠指雄鹰不得展翅而休息)。

可园得名传说张敬修修建好可园前,心里取名为意园,即满意合心意的意思。

修饰好后,张敬修广邀文人逸士,大排筵席,庆贺一番,让人品评鉴赏。

张引这班骚人墨客游览一番后,在大门征集大家意见。

古建筑木结构生物病害与保护——以东莞可园古建筑保养维护为例

古建筑木结构生物病害与保护——以东莞可园古建筑保养维护为例

科学探微Scientific Exploration古建筑木结构生物病害与保护—以东莞可园古建筑保养维护为例张显立(可园博物馆,广东 东莞 523017)摘要:本文通过笔者亲身参与东莞可园古建筑保养维护工程的经历,根据可园古建筑日常巡查和修缮情况,结合可园古建筑木结构特点,对其发生的生物病害进行剖析探讨。

笔者认为木材昆虫和木材微生物是危害可园古建筑木结构的主要生物因子,可园古建筑木构件在生物因子作用下主要成分被分解为简单化合物,木质强度降低甚至丧失,导致古建筑木结构受到破坏。

同时笔者从实践出发,采取物理和化学手段对其进行消杀与预防,效果比较理想,总结整理出一套古建筑木结构生物病害预防保护措施。

关键词:东莞可园;木结构;生物病害;保养维护;预防保护我国的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或内部大量使用木材的建筑体系,这类建筑被统称为木结构古建筑。

可园亦属典型的园林式木结构古建筑,也曾经受到生物病害的威胁。

近几年,可园人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控制住了生物病害的发展。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几种有效预防木结构生物危害、保护木结构安全的方法。

东莞可园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为莞城区博厦村张敬修(1823—1864年)历时十余年建成。

张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是一员武将,又是一位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善于雕刻和画兰。

张敬修广交文人雅士,使东莞可园成为广府文化雅聚之地,又接纳居巢、居廉客居可园,孕育了撞粉、撞水法花鸟画,为岭南画派开辟了先河,成为岭南画派的重要策源地。

可园精致玲珑,在2204.5平方米的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是连房广厦式古建筑群。

全园立面为东部、南部低,西部、北部高,利于引导夏季爽风入园,并且能够阻挡冬季寒冷的西北风,主屋坐北朝南,光照充足,夏天暑气迫人,冬日沐浴暖阳。

可园古建筑多采用砖木结构,青砖砌筑墙体,木结构采用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形式,设计精巧,特点突出。

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极富岭南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是岭南园林式博物馆的代表,对于研究岭南园林及建筑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文物古建屋顶除草文章

文物古建屋顶除草文章

文物古建屋顶除草文章
楼台亭阁,粉墙黛瓦,江南仿古建筑在西湖青山绿水的环抱中自然而灵动。

然而,小青瓦屋面却有一个缺点——瓦片缝隙间容易生长杂草,不仅影响建筑整体美观,长久以往也易造成屋面漏水等诸多问题。

为保持建筑整体面貌,维护美丽西湖优美环境,作为景区管理者,岳庙管理处一直坚持做好日常建筑巡查,并定期为辖区内建筑“修容”。

这不,近期岳庙管理处建设管理科又派出施工队伍,开始给辖区建筑“美容”了。

截至9月6日,已完成黄龙洞、岳庙、镜湖厅景区建筑瓦上草清理工作。

给建筑拔草“美容”,可是个技术活——
架上梯子,先将屋面的一些杂草拔除干净,遇到有些屋面缝隙间已经长成的小树干,则需要借助锄头、镰刀等工具进行切除。

这个工序看似简单,但是在拔除草和小树的过程中,要尽量不破坏建筑瓦,保持建筑瓦片平整,非常考验工人们的技术。

瓦上草全部拔除后,为提升屋面整体面貌,工人们会将屋面破碎、移位的瓦片更换,并归整到位。

同时,为节约后续维护费用,减少屋面上人次数及破损概率,建设管
理科的技术人员们还要求工人们为整理好的屋面再喷洒一遍除草剂。

古典园林的保护与修缮方案

古典园林的保护与修缮方案

古典园林的保护与修缮方案古典园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园林形式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珍贵的艺术价值。

为了保护和修缮古典园林,我们应采取以下方案:一、保护措施:1.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对古典园林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增加巡视频率,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清理环境:定期清理古典园林内的垃圾和杂草,保持园内的整洁和有序。

同时,禁止将垃圾、烟蒂等随意丢弃,引导游客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3.修复建筑:加强对古典园林内建筑结构的修复和保养工作。

针对古建筑物出现的龟裂、腐朽等问题,采取相应的修缮措施,保持其原有的风貌和风格。

4.修复景观:针对古典园林内的湖泊、水道等水景进行修复和保护。

清理水域内的污染物,修复水流通畅。

同时,保护园林内的石桥、汉白玉栏杆等景观,修复损坏的部分。

5.维护植被:加强对古典园林内的植被的保护和维护工作。

及时修剪和修整树木,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注意对古树名木的护理和保护,防止树木老化和倒伏。

二、修缮措施:1.修缮建筑:对于古典园林内已经损坏严重或者倒塌的建筑物,应按照原样进行修缮。

保留尽可能多的原材料和构造特点,力求修缮后的建筑物与原建筑物保持一致。

2.修缮景观:针对古典园林内的小桥、曲廊、假山等景观进行修缮和保护。

修复古建筑物的细部雕刻,恢复被破坏或失落的部分。

对于景观石、雕塑等进行清洗和修复。

3.修缮水景:修缮古典园林内的湖泊、池塘和小溪等水景。

清理水域内的杂物,保障水质清澈透明。

修复水景周围的石桥、栏杆和回廊等建筑物,保持其原有的美观和功能。

4.修缮植被:针对古典园林内的植被进行修缮和更新。

修剪树木枝叶,保持树形的优美。

重新种植适宜的花草树木,增加园林的绿色景观。

5.修缮人工结构:修缮古典园林内的石砌、雕塑等人工结构。

清洗表面的污垢,修复破损的部分。

保护好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防止被破坏和偷盗。

通过以上的保护和修缮方案,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修缮古典园林,保持其原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美感。

东莞可园的建筑和景点

东莞可园的建筑和景点

东莞可园的建筑和景点《东莞可园,那神奇的小天地》东莞可园啊,那可真是个有意思的地儿!每次去都跟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让我这颗爱溜达的心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一走进可园,就感觉自己像穿越到了古代的大户人家里。

那些建筑啊,古色古香的,精致得不像话。

就说那亭台楼阁吧,每一处都设计得恰到好处,仿佛是在告诉你,古人的审美那可真是杠杠的!走在那些回廊里,感觉自己都变得优雅起来了,要是穿上一身古装,嘿,那简直就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人。

可园里的那些景点也是别具特色。

有个叫“壶中天”的地方,一开始我还以为就是个普通的小院呢,结果走进去才发现别有洞天。

那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袖珍的世外桃源,小小的空间里居然能营造出这么宁静祥和的氛围。

我站在那里都不想走了,就想好好享受一下那份宁静。

还有那个“可堂”,那叫一个宽敞啊。

想象一下以前的人在这里吟诗作画、品茶聊天,那该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

我都恨不得自己能穿越回去,和他们一起享受那份悠闲。

每次去可园,我都喜欢在这些建筑和景点里穿梭,感觉自己就像是个好奇的小孩,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

而且啊,可园的布局特别有意思。

你走着走着就会发现一些小惊喜,比如某个角落里藏着一块造型奇特的石头,或者墙上挂着一幅有趣的字画。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捉迷藏的游戏,总是充满着惊喜和意外。

在可园里,你还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它们可不是随便种种的哦,都是精心搭配的,和那些建筑相得益彰。

感觉这些花草树木也是可园的一部分主人呢,它们用自己的美丽和生机为可园增添了不少色彩。

总之,东莞可园就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发现,就像是一个永远也探索不完的宝藏。

我觉得吧,要是你还没去过可园,那可真是太遗憾了,赶紧去感受一下那个神奇的小天地吧!保证让你不虚此行。

在那里,你能找到一种远离喧嚣的宁静,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生活的情趣。

去可园吧,你一定会爱上它的!。

历史古迹环境治理方案

历史古迹环境治理方案

历史古迹环境治理方案历史古迹,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治理的挑战。

环境问题可能是物理设施的损坏,也可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

为此,我们需要设计一套治理方案,以确保历史古迹的环境得到有效的治理和维护。

环境评估在开始任何修复或治理计划之前,必须对环境进行全面评估。

这项评估应覆盖历史古迹的周围几公里的范围,考虑到可持续性和环境特征等因素。

这将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环境状况,同时为制定治理计划提供指导。

排放管制确保历史古迹周围的建筑物排放相关污染物含量的管制非常重要。

例如,禁止建筑物排放含汞、酸性气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

在使用新材料或涂料时,应确保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不会对周围区域造成负面影响。

废物管理废物管理是治理方案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历史古迹周围的建筑物和居民,必须实施适当的废物管理体系。

这可以限制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害污染物的处理和排放,以及其他形式的固体,化学,或生物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理。

空气和水污染控制历史遗址周围的空气和水质应该得到控制。

特别是在污染源非常接近历史遗址的情况下,例如汽车拥堵,工业排放等。

监测关键气体和污染物、监测水体是否政能达标应是治理措施实施之前的必要事项。

在发现了空气和水污染问题之后,我们将采取适当的行动来纠正并限制这些问题。

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环境的保护方法涵盖了一系列技术,旨在避免或减少对地下水资源、泉眼、地形、土地等的潜在影响。

治理思路主要是持续监测地下水位和水质状况,避免对地质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植被和树木维护维护周围地区的植被和树木也是很重要的,对周围土质、水质提高以及及对景观美化都有必要。

这可以包括采纳合适的园林管理规划、保证合理的养护和营养,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生物控制和垃圾管理。

总结对历史古迹周围环境的治理对维护文化遗产至关重要。

有一个有效的治理方案可以确保历史古迹周围环境的保护和升级,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

得益于我们的治理方法和方案,我们可以确保历史遗址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存在。

对深圳现代都市中古建筑保护的探索

对深圳现代都市中古建筑保护的探索

对深圳现代都市中古建筑保护的探索摘要:维修保护古建筑的目的,即要以科学技术的方法防止其损毁,延年益寿,更必须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固有的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古建筑保护利用的重要性,并结合深圳南头古城中的保护改造为例进行探索。

关键词:现代都市;古建筑保护;深圳南头古城1.古建筑保护利用的重要性古建筑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标志,是祖先所留下的历史遗物、智慧、生活环境的综合体。

保护和利用古建筑是加强对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研究发现的物证所在,因此,对具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古建筑进行有效保护利用,使其转化为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创造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经济建设、旅游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现代都市中古建筑的保护策略2.1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意识在古建筑保护中,公众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充分重视公众的力量,鼓励公众参与到古建筑保护当中。

为此,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以及网络等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古建筑保护宣传的力度,在社会中形成古建筑保护的舆论,介绍古建筑保护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古建筑重要性的认识,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古建筑保护意识。

2.2采取差异化、针对性保护方式我国的古建筑类型较多,一刀切、统一的保护模式并不适用,所以,在古建筑保护中,需要根据古建筑的具体类型,采取针对性、差异化的保护。

比如纪念性古建筑,基本不具备学术价值,主要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或者事件,应当采用就地保存的方式,保证古建筑的继续使用,使其象征意义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学术价值较高,具有科研意义的古建筑,其价值体现在古建筑本身上,与地址无关,在保护时,应当侧重于古建筑的完整性、详实性等方面;对于艺术价值较高,达不到文物保护标准的古建筑,可以将其作为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代表,将其融入到城市景观当中,起到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作用。

2.3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在现代古建筑保护中,为提高保护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还需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力度,来辅助完成古建筑保护工作。

古建筑保护问题与解决方案

古建筑保护问题与解决方案

古建筑保护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古建筑已成为珍贵的文化财富和历史遗产,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建筑工艺的精华,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然而,古建筑的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面临着多种挑战,如何保护古建筑,不断提高古建筑的保护水平,成为了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古建筑保护面临的挑战古建筑的保护面临着多种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中的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等因素,会对古建筑造成破坏,加速古建筑退化的速度。

2.人为破坏和侵蚀。

古建筑遭受了很多人为破坏和侵蚀,比如建筑材料的盗窃和非法开采,各种施工和修缮活动的不当,都会对古建筑造成巨大的破坏。

3.社会发展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古建筑的周边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比如:道路的开辟、城市的拓展、工业区的建设、污染的增加等,都会对古建筑造成巨大的破坏。

二、古建筑保护的现状作为珍贵文化遗产,古建筑的保护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

为保护古建筑,世界各国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

中国目前的古建筑保护形势并不乐观,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古建筑保护的力度,但现实情况是:在我国的现行法律中,对于古建筑的保护还有很多漏洞和问题,如缺乏明确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和法规、有关部门的职责不够明确、保护工作中的监管和执行力度不够、公众保护意识不强等等。

三、解决古建筑保护的途径和方法为保护古建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保护。

1.立法保护。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古建筑的法制保护,提高对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程度。

尽快出台《文化遗产保护法》和专门的古建筑保护法规,规范公众行为,加强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2.加强宣传。

通过对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和文化素质。

加强媒体宣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利用,将古建筑形成的知识和文化呈现给公众。

3.技术保护。

历史古迹环境治理方案

历史古迹环境治理方案

历史古迹环境治理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历史古迹被围绕在城市中心,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这些古迹的环境条件逐渐恶化,对古迹的保护和旅游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为了更好地维护历史古迹的环境和景观,提出了一套历史古迹环境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环境防护为了保护古迹周围的环境,首先要进行环境防护。

对于靠近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的古迹,要建立隔音墙和防护网,减轻环境污染和交通噪声对古迹的影响。

硬质化路面对于古迹周边的行车道和人行道,应采用硬质化路面,以减少路面扬尘和水土流失,同时方便游客观赏。

水利设施对于雨水集中排水的古迹,应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统,减少潜在的淤塞和水土流失风险。

同时,可以在合适的位置设置人工湖或人工水带,营造水景效果,增强游客的观赏体验。

绿化在古迹周围建立绿化带和长势好的乔木,起到防风、止尘、隔音、降温、美化环境的作用。

种植适应性强的绿地植物,减少维护成本。

同时,可以借助草坪和花坛营造出更加美丽的环境。

设施管理在古迹周边管理建设中,要并重维护与旅游发展。

建立古迹管理处,负责具体日常管理、修缮古建筑、搞好旅游服务,同时要与旅游厅等部门密切合作,推广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古迹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结语历史古迹是一个城市的精神象征,也是城市居民的文化根脉。

由于城市发展的需求,历史古迹周围的环境逐渐恶化,对古迹的保护和旅游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维护历史遗迹,治理方案应包括建立环境防护、硬质化路面、水利设施、开展绿化和设施管理等方面。

同时借助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古迹保护的认知度,从而提升城市的软实力,以旅游文化的形式推动城市发展。

东莞可园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

东莞可园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

东莞可园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一、概述广东省东莞市晋朝时属于东官郡,唐代分置为县,因县内盛产莞草,改名东莞。

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物产丰富,经济繁荣。

东莞河网纵横,沙岗错落,气候“三冬无雪,四季常花”,一派秀丽的水乡景色。

东莞可园,坐落于莞城西的博厦村,面积较小,约2200平方米,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之一,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广东近代四大名园。

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

可园布局灵巧,构图清新,园景幽致。

园内古建筑高低错落,层楼叠阁,廊庑萦回,亭台点缀,叠山曲水,极尽园趣。

可湖与可园,碧水丹亭,秀美可人。

可园又是岭南画派重要策源地,文化内涵丰富。

可园蕴秀,寓意了可园秀丽的景观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

今天,可园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园蕴秀”是东莞八景之一,成为各地游客向往的旅游景点。

二、历史沿革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三年后竣工,此后经历多次扩建和改建,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全部建成。

可园原址为冒氏宅园,昔日园主友人居巢曾写诗赞曰:“水流云自在,适意偶成筑。

拼偿百万钱,买邻依水竹。

”园主病逝后,后人逐渐崩败,收藏的书画古物变卖无几,园内建筑也多荒废。

1961年后两经修复,使得大部分楼阁保存如旧。

近年来,可园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受到大力保护。

1997年,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对原有建筑进行了保护和修缮,新建了博物馆、展览馆等建筑,可园景区从原来的5.5亩(3630平方米)扩大到30亩(20000平方米)。

2001年6月,可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园作为东莞地方文化展示的平台,不断完善,更加可人。

三、建造背景1.园主其人张敬修(1823-1864年),字德甫,东莞市莞城区博厦人,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

青年时投笔从戎,一生三起三落,宠辱不惊,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历十余年心血建起一座岭南名园—可园,同时,也是一介文人,广涉金石书画、琴棋诗赋;一位雅士,广邀文人墨客雅集于可园,抚琴吟诗;一位伯乐,延请岭南画派鼻祖居巢和居廉在可园长年作画,奠定岭南画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 每次 间隔一周 , 以此杀 灭常见 的青 苔及藻 类, 并对其 有长期 的抑制作
用。
青苔形成条件 因为广东咸湿多雨的气候特色, 导致 这一清代建筑受到微生物 的严重


防风化保护 : 基材 的吸水性高是青苔 生长的必要条件 , 降低基材 的吸 水 性不仅可 以防止青苔生长 , 还能够延缓基材 的风化速度 。在杀藻剂施工 干燥后 , 对地面进行防风化保护处理, 根据基材 的不 同, 分别采用 B Y B1 0 0 1 渗透 型古砖保护液和 B YB 1 0 0 8砂 岩 保 护 液 对 地 面 做 防风 化 保 护 处 理 , 保 护液采用喷涂方式 , 共需喷涂两遍, 每遍间隔 2 — 4小 时 , 用量约 0 . 3升 / 平 方 米。 此工序 施工的气象条件 需在气温 1 O 一 3 5摄 氏度 , 相对湿度小于 8 0 %, 风 力小于 3级的情况下, 施 工后 2 4小时基材不 能与水接触。 抗藻保护: 经过防风化保护 的基材 , 需要持久抗藻, 在表面使用特种氟
东 莞 可 园 位 于 东 莞 市 莞 城 区博 厦 , 与顺 德 清 晖 园 、 番 禺余 荫 山房 、 佛 山 梁园并称清代广东四大名园, 是 岭 南 建 筑 艺 术 的 瑰 宝 。岭 南 地 区有 着 非 常
肥沃的土地 , 其烧 出来的青砖耐用百年 , 且透 水透 气功能 比其它材质 要好 , 非常适合岭南 的温 热多雨气候 ; 另外 , 东 莞有 着保存至今 的资源丰富 的燕 岭红砂岩古采石场 , 故可园的建筑在 材料上 的运 用, 因地制宜 , 就地取材 ,
黎 莹 莹
( 东 莞市可园博物馆 广东 东莞 5 2 3 0 0 0 )
摘 要: 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市莞城区博厦, 与顺德清 晖园、 番禺余 荫山房 、 佛 山梁 园并称清代广东 四大名 园。通 过对青 苔形成 的条件、 以及对可园古建 筑的青苔防治工作的探索与总结, 抛砖 引玉, 以引起人们对古建筑保护 的关注 。 关键词: 可 园; 古建筑; 青苔防治; 保护
另外东莞有着保存至今的资源丰富的燕岭红砂岩古采石场故可园的建筑在材料上的运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主要建筑皆为砖木结构墙体为广东建筑常见的青砖以红砂岩作为墙裙柱子或门框装饰地面则采用了方形阶砖青砖麻石等具有浓郁的广府建筑特色
科 学 论 坛’
獬豫赣
古建筑保护 探索之路
以可 园 古 建 筑 青 苔 防 治 为 例
主要建筑 皆为砖木结构, 门框装饰 , 地面则采用 了方形阶砖、 青砖 、 麻石等 , 具 有浓郁 的广府
建筑特色。
升, 平 方米。 由于周边环境 的影 响, 可园地 面受青苔侵蚀的机会非常多 , 杀 藻和抗藻措施必须彻底 , 因此 , 需间隔多次进行杀藻处理 的方式 , 共处理三
动带动水气粘 附在建 筑表面 , 这 是青苔生长繁殖 的必要条件之 一, 因此靠 近水体青砖小路、 建筑墙 脚的青 苔滋生尤为严重 。
第二方面, 环 境阴凉, 日照合 适 : 可 园 内绿 树 成 荫 , 夏 天非常凉爽 , 这 也
为青苔的生长 提供了 良好的条件 。因为青苔 的生长 需要 适宜的光照 , 在较 为 阴凉 处更易繁殖 。 以花之径 为例, 花之径为一条红砂岩铺成 的小路 , 路作 三折 , 在光照强烈 的路 段基本没 有青苔生长 的痕迹 , 而在有树 荫遮 挡的部 分, 则容易滋生青 苔。 第 三方面 , 地面材质 问题: 可 园地 面的青苔滋生 , 主要 出现在 以阶砖、 青砖和红 砂岩铺设 的地面 , 而麻石及混凝土地面几乎没有青 苔痕迹。这是 因为阶砖、 青砖和红砂岩 的密度小 , 结构较为疏松 、 吸水性好 , 正好 满足青 苔生长 繁殖对 水分的需求 , 而麻石和混凝土则较为密致, 吸水性弱。 青苔 的大量滋生 , 不仅影响外观、 对建筑造成不可修 复的伤 害, 同时也 存在安全 隐患。 为免游 人参观 时滑 到, 需要每半个月进行一次费时、 费力的 清 洁, 清洁 方式则是用钢丝球进行擦洗 。 这种清洁方式对阶砖、 红砂岩等都 有较大 的磨损 , 造成二次伤害 , 尽管如此, 仍难清除彻底 。如不及 时采取有 效 的措施加 以保护 , 这一岭南名园将难 以再完整地展示在后人 眼前 。 二、 试 点 实例 按 照我国文物保护法 及相关规定所 有对文物采取 的保护措施不 得改 变 文物 原貌、 不得对文物本体产 生破坏 , “ 修 旧如 旧、 最 小干 预、 持久有 效”
的原则 , 2 0 0 7年 4月至 2 0 0 8年 1月 ,针 对 各 种 材 质 的地 面 进 行 了青 苔 防
治系列试验 , 具体试验情况如下 :
后施工, 涂刷一遍, 用量 约为 0 . 1 升/ 平 方米 , 施 工气象条件要求与防风化保 护相同。 抗藻 保护共处理三次 , 每次 间隔时间为一个月。 经过春夏两个潮湿 季节 , 显示此措施具有 良好的保 护效果 , 对青苔 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 试点三: 园林小径地 面防护试验 , 地面材质为松木。 可园新建园林有 多条松木桩成路 的小径 , 由于本体材质 、 时间、 自然等
硅烷制剂 的 B Y B1 0 0 7岩 石 抗 藻 保 护 液 , 以抵抗青苔及其孢子的入侵 , 更 全 面、 长效地提供长效抗藻保护。 抗 藻 保 护 液 在 防 风 化 保 护 工序 完 成 7 2小时
侵蚀, 不仅地面青苔生长 特别严 重, 在栏杆 、 墙 面甚至屋面等到处都可 以看 到青苔的痕迹。 分析可园青苔大面积滋生的原因, 可以概括为 以下三方面 : 第一方面 , 园 内水体面积较大 , 且富含藻类 : 可湖 、 水 景 池 的 水 质 常 年 呈绿色 , 尤其夏天, 可见大量藻类漂浮在水面 , 这 些藻类可随水的渗透或流 动迁移到别处。同时, 大面积的水体为可园提供 了一个湿润 的环境 , 空气流
汽 温度 可达 1 3 0摄 氏度 , 可杀灭青苔孢子 ; 压力深入基材孔 隙, 进行深度清 洁。较为顽 固的青苔附着之处采用塑料刷 刷洗 , 尽可减低地面基材磨损。 在 清 洁的过程中采用自动吸尘吸水机随时清理清洁过程产生的污水和垃圾。 杀藻 :清洁后的地面再喷洒溶剂型复合 杀藻剂 ,杀藻剂喷涂 量约 0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