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总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 导学案
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整理本书的知识框架。
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贯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
第二部分是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体会。
第三部分是巩固练习,目的是使复习的知识在具体练习中得到应用、巩固和深化,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总复习,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深化,进而牢固掌握;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了解数学的价值,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
2.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理解四边形的意义。
4.理解“倍”的两种不同意义。
5.掌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6.能够解决集合问题。
(1)时、分、秒测量(1课时)(2)万以内的加减法(1课时)(3)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1课时)(4)长方形和正方形(1课时)(5)分数的初步认识集合(1课时)第1课时时、分、秒测量教学目标: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观念,吨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它们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量的认识。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第1单元时、分、秒一、秒的认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指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3.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时分针正好走 1小格。
二、时间单位的换算1. 1时=60分 1分=60秒2. 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三、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借助钟面数格子。
2.解决时间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1.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用求出的和加剩下的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加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加,一位数和一位数相加,再把两个和相加。
2.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也可以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不退位减法,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两次求得的结果相加。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
2. 如果不看数字最后面的0,那么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其实就是要计算前面两位数的加、减法,可以直接口算,写结果时再写上数字末尾的0。
三、估算1.估算时,先将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计算。
采取的策略不同(把数估大或估小),估算的结果也不同。
2.解决与估算有关的问题时,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第3单元测量一、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总复习(2)-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总复习(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质量和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2. 时间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时间单位换算。
3. 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4. 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1000以内数的加减法,质量和人民币的单位换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教师带领学生系统复习本册所学知识,巩固基本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
3. 实践: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协助监督,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针对性辅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板书设计1.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公式。
2.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的重要提示和总结。
九、课后评价1.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总复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92 页第3~5题,第93 页"相互启发",第94、95 页第1~5 题、第9题前三题。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与除法及其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乘与除法及其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本学期的课程已经学习完了,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哪些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回顾、整理学过的知识——加减法、乘除法及混合运算。
二、复习整理(一)知识回顾1.出示教材第92 页第3 题。
(1)先让学生圈一圈,算一算,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
(2)结合点子图和小棒图,重点说说每步计算的实际意义。
(3)师生共同小结∶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①乘法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十位计算时要加上个位进的数。
如果十位也满十,就要向它的前一位百位进。
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可先用十位数除以一位数,再用个位数除以一位数,最后把十位商和个位商合起来。
2.出示教材第92 页第4 题。
(1)先让学生说说每一道题包含几个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2)学生在草稿本上练习,交流计算结果。
(3)指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师生共同小结∶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出示教材第92 页第5题。
让学生出示在平时练习中的错题集,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错题。
集中反馈错误的原因和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4.出示教材第93 页"相互启发"对话1。
(二)基础练习1.完成教材第94 页第1 题。
2.完成教材第94 页第2 题。
3.完成教材第94 页第3 题。
学生独立解答,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4.完成教材第94 页第4 题。
5.完成教材第95 页第5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复要点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XXX,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开端不管有一个或几个,这个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或连续的两个,都只读一个。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分歧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及各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及各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小熊购物知识点:1.有乘法又有加法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有乘法又有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练习题:一、填空题。
1.在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乘法,应先算(),再算()。
2.56-7某7这道题,要先算(),再算(),结果是()。
二、把下面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2某8=163某7=2131-16=1521+18=39综合算式:综合算式:三、脱式计算。
29-2某86某5-939+5某423+6某7四、解决问题。
4个小朋友做风车,每人做3个,再做几个才够20个?买文具知识点:1.有除法又有加法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有除法又有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练习题:一、填空题。
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按()的顺序进行计算;只有乘、除法,按()顺序进行计算: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再算()。
二、脱式计算。
65-28÷481÷9+3154÷9+78三、解决问题。
小红买了5支钢笔,一共花了40元,小强买了4支钢笔,一共花了36元,谁买的钢笔便宜?每支便宜多少元?过河知识点:1.小括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2.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话,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练习题:一、填一填。
1.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计算时应先算()。
2.算式“8某(35-29)”应该先算()。
3.算式“(45+19)÷8”应该先算()。
二、比一比,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24+8÷4(24+8)÷440÷5+340÷(5+3)三、算一算(71-44)÷964÷(21-13)24÷3+45四、把下面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16+12=2851-42=928÷4=79某7=63综合算式:综合算式:五、解决问题4名老师带着50名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6人,至少需要租多少条船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知识点:1.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相同的。
(吐血总结)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及相关习题
1、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2、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3、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t表示4、克(g):硬币、铅笔、糖果、苹果、书本千克(kg):人、羊、马、鸡、猪、大米、油吨(t):汽车、大象、飞机5、进率:1吨= 1000 千克1千克= 1000克1t = 1000kg 1kg = 1000g二单元1、0乘任何数都等于02、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计算方法:①数位对齐,写出竖式;(注意:末尾有0的,可以先不看0)②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三位数的每一位数③从个位起,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3、问题中有‘大约’二字的题,可以用估算(方法:把两位数或三位数看作整十整百数)4、问题解决:第一步:读题找到数学信息(写出数量关系式);第二步:根据数学信息写出算式(注意统一单位);第三步:算出算式并作答。
5、提数学问题应注意:①问题要完整;②自己会解决。
三单元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的。
2、找中心:‘在’字的后面,或‘的’字的前面。
(做题时要首先找到中心)3、西北北东北东对西南对北西东东南对西北西南对东北西南南东南四单元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得0;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来的数2、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写在十位上;余下的数再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写在个位上。
3、余数必须小于除数4、探索规律:5, 10,15 ,20, 25, ( ) 数字大小差别不大--------规律就是加法数字逐渐变大2, 4, 8, 16, 32, ( ), 128 数字大小差别很大--------规律就是乘法120, 100,80 ,60, ( ),20 数字大小差别不大--------规律就是减法数字逐渐变小243, 81, 27, 9, ( ), 1 数字大小差别很大--------规律就是除法5、问题解决:①三年级有22人,每张桌子坐4人,至少需要多少张桌子?②李阿姨用一张长46米的布做衣服,一件衣服至少需要3米的布,她最多可以做多少件衣服?③跳绳比赛,徐嘉懿3分钟跳了183个,伍俊霖5分钟跳了255个,他们谁跳的快?④一辆汽车8:30从甲地以每时60km的速度开往乙地,当天16:30到达乙地,两地相距多远?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如果在一个算式里①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就从左至右一次结算;②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③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第十单元 总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第十单元总复习——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巩固和深化对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对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内容进行复习,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等。
2. 数的运算:包括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分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等。
3. 量的计量:包括长度的计量、质量的计量、时间的计量等。
4. 几何图形: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等。
5. 数据的初步认识: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复习数学知识。
2. 练习法:学生通过完成各种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系统地复习所学知识。
3. 巩固: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解题方法和技巧。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给予评价。
2. 练习完成情况:教师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教师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小学(xiǎoxué)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fùxí)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小学(xiǎoxué)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知识(zhī shi)框架一级知识点数与代数二级知识点数的运算(yùn suàn)三级知识点1、列竖式计算除法。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3、一步计算的问题4、两步计算的问题1、质量单位千克、克数与代数常见的量2、千克、克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3、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图形的认识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1.周长的认识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期末知识点第一单元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是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和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根底上安排的。
1.计算:列竖式计算除法。
2.口算:被除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的除法,包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数。
3.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用乘法验算〕。
4.估算: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5.一步计算的问题:在解决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6.两步计算的问题:先求总和或剩余是多少,再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练习:〔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62÷266÷672÷347÷7〔2〕口算:36÷360÷268÷290÷3〔3〕列竖式计算:39÷389÷467÷274÷3〔4〕你能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几十多吗?64÷584÷395÷481÷3〔5〕王老师用72元买笔记本,如果每本单价是2元,那么能买多少本?李老师用60元买了20本笔记本,那么每本笔记本多少钱?〔6〕一副乒乓球拍26元,一个乒乓球2元,用50元买一副乒乓球拍,剩下的钱能够买几个乒乓球?第二单元认数1.认数、读数、写数。
三年级上册第10单元 总复习教案
第10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万以内加、减法的复习。
难点:系统地整理出万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该注意的地方;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回顾本学期的知识要点: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们就把一本厚厚的数学书快学完了。
同学们还记得自己都学了些什么吗?(可借助课本目录)2.导入:学了那么多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第二、四单元的知识,是什么呢?板书:万以内的的加法和减法。
二、系统整理知识点1.系统整理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试做。
175+162=310-207=259+148=说一说:如果让你来完成,你会怎么做?多种回答:①口算。
②竖式计算。
(引导竖式计算的注意点并及时板书。
)(2)学生完成并反馈:评议并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
(数位没对齐,没有进位或退位,横式没有写结果等。
)2.整理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1)刚才有的同学做错了,为什么没有发现呢?(没有验算)(2)回忆:一道加法题的验算方法有哪些?一道减法题的验算方法又有哪些?加法: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次②和-加数=加数减法:①被减数-差=减数②减数+差=被减数(3)说明:验算时,我们只需要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即可。
3.练一练。
985-423=325+464=806-774=其中最后一题要求验算。
4.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教材第109页第1题(3)题。
(1)理解题意:可画图帮助理解。
(2)板演齐练。
(3)反馈、评价。
三、巩固拓展1.教材第112页第5题。
(1)比一比,哪些同学最棒?分组练习。
(2)反馈、评价:对表现优异的组予以鼓励。
2.教材第114页第18题,填上合适的数字。
(1)试填。
(2)反馈:说说填写每a个数字的想法。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5、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6、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
7、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05 = 60)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如:1055 = 21)4、笔算除法:(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横式上结果要写准。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一:0的运算(背诵)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0(a≠0)知识点二:运算定律(背诵并灵活运用)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总复习 人教新课标(PDF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总复习人教新课标(PDF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100以内的数,数的顺序、大小比较,数的读写。
2. 量的计量:长度、质量、面积、体积、时间、货币等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3. 加法和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整十数的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4. 乘法:表内乘法,乘法口诀,乘法的应用。
5. 除法:表内除法,除法的应用。
6. 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图形的对称,图形的拼组。
7. 时间和空间:时间的认识,时间的计算,方向和位置,地图的识别和使用。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教具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提问学生对本册所学的内容有哪些疑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梳理1.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 教师可以通过PPT、教具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例题解析1. 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课堂练习1.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 数与代数(2)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数与代数(2)教学目标:1. 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读写方法。
2. 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和运用。
3. 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2. 等式的性质和运用。
3. 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教学难点:1. 数的读写方法。
2. 等式的性质和运用。
3. 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或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组成。
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二、探究1. 老师出示一些等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性质。
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等式的性质和运用。
3. 老师出示一些四则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计算方法。
4.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三、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老师进行讲解和评析。
四、总结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教学延伸:1.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2. 学生可以自己找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究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理解了等式的性质和运用,掌握了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老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指导,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数与代数(2)的完整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和出错的部分。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十单元总复习课件PPT(2)
复习加、减法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 加、减法,关于计算你有什 么新的收获?
我会计算万以内的加、减 法啦!
验算对我的计算 帮助很大。
复习加、减法
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 时应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计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 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计算减法时,哪一位 上的数不够减,要从 前一位退1当10。
复习加、减法
谁能准确计算 下面各题?
··
804 -546
258
627+86 =713 804-546 =258
627 + 1 18 6
71 3
复习加、减法
用加、减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 问题。你能举个例子吗?
四年级有191人,三年级有246人, 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78+77=155(人) 155-107=48(人)
答: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有48人。
巩固练习
三(1)班有35人订了《新领程》,有18人订了《学 练优》,其中有9人这两种资料都订了,没有一种都 不订的。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35+18=53(人)
53-9=44(人)
答:三(1)班一共有44人。
巩固练习
正方形的边长 36÷4=9(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9厘米。
巩固练习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3厘米 6厘米 (6+3)×2=18(厘米)
8厘米 8厘米 8×4=32(厘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10 单元 总复习
第 4 课时 时、分、秒 和 测 量
时、分、秒的测量
认识了分数。
1 4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2020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练习题及答案
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整理本书的知识框架。
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
第二部分是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体会。
第三部分是巩固练习,目的是使复习的知识,在具体练习中得到应用、巩固和深化,有利于学生查缺补漏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经验,以及初步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本单元的整理与复习奠定了基础。
需要教师根据复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1. 通过总复习,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深化,进而牢固掌握;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到达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 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了解数学的价值,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复习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复习时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性,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的困难,树立自信心,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进一步发展。
有意识地链接旧知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深入化,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总复习 第2课时 加、减法与乘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加、减法与乘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减法与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减法与乘法进行计算和验算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减法与乘法进行简便计算和估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实际应用。
3.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和验算。
4.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和估算。
三、教学重点1.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难点1.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和验算。
2.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和估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减法与乘法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课(1)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加法、减法与乘法的实际应用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加法、减法与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和验算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验算。
(4)加法、减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和估算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进行估算。
3.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和验算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和估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和验算”,这是因为在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是基础,而验算能力则能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最新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总复习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材分析该部分包括“回顾整理”和“综合练习”两项内容。
“回顾整理”是以综合信息图的形式呈现的。
分别对口算、估算、笔算、混合运算、分、秒、周长、分数、常见的质量单位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图的中心是4个小朋友围坐在一起商讨筹备联欢会的情况,以中心向外辐射,左上面板块借助准备买照相机的问题引入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估算的回顾,;上面板块是对周长,平移与旋转的回顾,右面板块给爸爸妈妈分香肠,对分数的回顾;左下面板块是对质量单位的回顾,右下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回顾。
该情境图体现知识的综合应用,将数学知识放在应用中回顾,且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才能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的系统性。
教学左面板块时,让学生先解决分组的问题,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知识的复习,三位数数乘一位数的复习,教师可以结合分组的不同情况,进行开放性的练习。
然后,可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三位数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教学上面的板块时,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周长的相关知识,说一说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教学右面板块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析并解决问题的。
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学生总结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问题的答案进行验证。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使素材更适合当地学生的实际。
教学左下面板块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常见的质量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整理方法。
教学右下板块时,让学生先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复习回顾,再让学生去寻找思路做练习。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 从西村到东村有 2 条路,经过二北村的路近。
2. 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 哪条路近? 近多少米? 152 + 534 = 686 (米)
东村 北村 152米 西村 455米 534米 368米 南村
455 + 368 = 823 (米)
823 - 686 = 137 (米) 答: 近 137 米。
5 2 3 — - —= — 7 7 7
4 1 5 — +—= — 9 9 9
2 1 1 - —= — 3 3
1 5 — + —= 1 6 6
7 4 3 — - —= — 8 8 8
7 10. 再涂( 4 )块,涂色部分就占 — 。 8
11.
√ □
请把可能出现的情况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商店货架上放大、中、小瓶三种洗发 液。只知道小瓶里装 200 克,每层装 的洗发液同样重。算一算: 大瓶、中 瓶里各装多少克洗发液?
先从个位乘起,哪一 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 前一位进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中间有0的乘法
1 0
3
末尾有0的乘法
2 4 2 8
2
8 4
1
0
0
×
4
×
4 0
×
8
3
2
8
3 4 0
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 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 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 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 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当个位积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 占位。
如果前一位是0,再向前一位借1。 4、写答案。
加减法的验算
加法:
加数 -
+ 加数 加数 - 减数 - 差 + 减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
= 差 = 减数 = 被减数
验算: 和
减法:
被减数 被减数 差
验算:
万以内的加、减法
1. 175 + 62 = 237 985 - 423 = 562 259 + 148 = 407
8. 用两个长是 6 厘米,宽是 3 厘米的长方形分别拼 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分别是 多少厘米?
6×5 = 30(厘米) 6×4 = 24(厘米)
时、分、秒
知识岛
●千米、吨
时、分、秒:
械表中最细,走得最快的针是秒针, 针跳动一小格就是一秒。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我买了 38 个纽扣, 每件衣服钉 5 个。
38÷5 = 7(件) ·· 3 (个) ·· ·· 答: 可以钉 7 件,还剩 3 个
纽扣留作备用。
多位数乘一位数
知识岛
乘法竖式 1 2
× 3 3 6
因数 因数 积
竖式计算进位乘法 1 8
×
2
3 4
5
数位一定要对齐
把多位数每一数位上 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 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位数乘一位数 5. 先估算一下,连一连,再计算。
1 700×3
192×3
302×8
42×6
252
576
5 100
2 416
6. 剧场能坐 870 人。
这场的票都卖完了。
这场的票房收入是多少元? 870×8 = 6 960 (元) 答: 这场的票房收入是 6 960 元。
四边形
知识岛
四边形
四边形的特点:
1天=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
时、分、秒 9.
千米和吨
就快开始了!
宇宙可真神奇啊!
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10. 在 里填上 “>” “<” 或 “=”。 4 800 米 < 5 千米 60 毫米 = 6 厘米 3 时 > 150 分 4 分米 > 39 厘米 3 500 千克 > 3 吨 7 000 克 < 7 吨
806 - 714 = 92 325 + 464 = 789 310 - 207 = 103
175 + 62 = 175 接近 200 ,和 应该是 200 多,怎 1 7 5 +6 2 么回事? 7 9 5
没有对齐数位。
先想一想,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别忘了验算。
2. 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 哪条路近? 近多少米? 第一条 西村 —— 北村 —— 东村
第二条 西村 —— 南村 —— 东村
东村 北村 152米 西村 455米 534米 368米 南村
2. 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 哪条路近? 近多少米? 152 + 534 = 686 (米)
东村 北村 152米 西村 455米 534米 368米 南村
455 + 368 = 823 (米)
823 米>686 米
0 3 1
2.
科技书
故事书
连环画
原
借 还 现
有
出 回 有
674
253 137 558
907
416 245 736
715
378 169 506
3.
一共有 57 棵 树苗。
每行种 8 棵。
可以种几行? 还剩几棵?
57÷8 = 7 (行) ·· 1(棵) ·· ··
答: 可以种 7 行。还剩 1 棵。
分数的初步认识
知识岛
分数的认识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3 4
其中的几份 平均分的份数
读作:四分之三
分数的初步认识 11. 给下面的图形涂色。每涂一个小正方形,就用 分数表示出来,你能写出几个不同的分数?
1 — 8
2 — 8
3 — 8
……
4 12. 涂红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 9 5 )。 涂蓝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9 1 涂蓝色的部分比涂红色部分多占( — )。 9
积
1 428 10 400 7 304 2 450
6.
每张火车票 215 元。
买 3 张票·· ·· ·· 去旅游喽!
回来还乘火车,这次旅游买火车票一共花了多少钱?
215×3×2 = 1 290 (元)
答: 这次旅游买火车票一共花了 1 290 元。
7. 捆这两个盒子分别需要多长的彩带?
40 厘米 40 厘米 60 厘米
4.
1,2,·,17, · · 一共 17 人。
如果每组 3 人, 还剩几人?
如果每组 4 人·· ·· ··
17÷3 = 5 (组) ·· 2(人) ·· ·· 答: 可以分 5 组。 还剩 2 人。
5. 因数 因数 95 6 570 156 3 468 204 7 2 600 4 913 8 490 5
都要留 15 厘米 用来打结。
30 厘米
(60 + 30)×2 + 15 = 195 (厘米) 40×4 + 15 = 175(厘米)
8. 车上最多能放几台机器?
4 吨 = 4 000 千克 900×4 = 3 600(千克)
答: 车上最多能放 4 台机器。
3 1 4 9. — + — = — 5 5 5
十 总复习
万以内的加减法
知识岛
万以内的加法
列竖式进行万以内的加法运算步骤:
1、列竖式; 2、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如果前一位也满十,再向前一位进1; 4、写答案。
万以内的减法
列竖式进行万以内的减法运算步骤:
1、列竖式; 2、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3、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足减,向前一位借1;
1、有四条直的边; 2、有四个角。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可以拉动,不稳定;
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对边相等,四个角相等, 都是直角。
四边相等,四个角相等, 都是直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周Hale Waihona Puke 是图形一周的长度。长方形周长计算:
(长+宽) ×2=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周长计算:
(1)仔细观察下图,说出图中的涂色 部分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4 — 8
1 — 2
(2)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按一定的 规则剪开,把剪开后的部分重新 拼成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吗? 试试看。
1. 5 6 3 9 2 8 8 8 9
+ 3 4 4
9 0 7
- 6 8 7
2 4 1 1
+ 1 4 2
有余数的除法
知识岛
有余数除法竖式:
商要对着被 除数的个位
除数
5
2 2
4 3 0
商 被除数
5和3的积
余数
3
余数 < 除数 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 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 要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 3.
35 除以 4, 3 商____,余____。 8 5 94 8 4 5 3
4. 可以钉几件? 还剩几个纽扣留作备用?
边长 ×4=正方形的周长
四 边 形 7. 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