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

合集下载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国家卫生部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国家卫生部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2016年9月25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质控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促进医疗机构的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高,以保障病患的权益和提升医疗服务的效果。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医疗质量管理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主要内容以及实施医疗质量管理的方法。

一、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医疗质量管理对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权益至关重要。

通过管理和监控医疗机构的各项工作,可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可靠,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过程中的效率和效果。

良好的医疗质量管理还可以增强医疗机构的公信力,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并为医疗机构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1. 医疗服务质量评估:通过对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的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优化医疗过程和结果。

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可以从医疗技术、人员素质、服务态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确保医疗机构的综合质量得到提升。

2. 医疗事故管理:及时发现、记录和处理医疗事故,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并通过对事故的分析,找出事故原因,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降低再次发生类似事故的风险。

3. 医疗质量监测:建立医疗质量监测体系,对医疗机构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监测,确保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连续性。

其中包括医疗过程的监测、医疗结果的评估等。

4. 医疗流程优化:通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合理的分工、流程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等措施,优化医疗过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医疗效果。

5. 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需求,及时改进不足之处,提升患者满意度。

三、实施医疗质量管理的方法1. 建立质量管理团队: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专职的质量管理团队,负责医疗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团队成员应包括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和质量管理专业人员等,形成合力推进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2. 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医疗事故管理、医疗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制度和流程。

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旨在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通过管 理质量,我们能够改进医疗系统并实现更好的医疗结果。
医疗质量管理的定义
医疗质量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和改进医疗服务的质量。它包 括评估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提高医疗流程和协调医疗团队的合作。
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质量管理对患者、医务人员和整个医疗系统都非常重要。它可以减少医疗错误和不良事件, 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医疗机构的声誉。
1 患者满意度
通过患者反馈和调查 来评估患者满意度。
2 治疗效果
通过临床数据和指标 来评估治疗效果。
3 安全记录
评估医疗机构的安全 记录和不良事件发生 率。
医疗质量管理的挑战
医疗质量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资源限制、文化变革、医务人员合作和技术的应用。通过克 服这些挑战,我们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1
制定政策和流程
制定明确的政策和流程,规范医疗
培训医务人员
2
操作和决策。
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提高医务人
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监测和评估
使用指标和数据进行监测和评估医 疗质量的绩效。
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估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估标准是用来测量医疗服务的质量和绩效的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包括患者满意 度、治疗效果、安全记录和医疗流程的效率。
提高患者安全
减少医疗错误和不良事 件,确保患者接受安全 和有效的医疗护理。
优化医疗流程
提高医疗效率和流程, 减少浪费和冗余。
增强团队合作
协调医疗团队之间的合 作,改善医疗团队的沟 通和协同能力。
质量管理的目标
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病人的疗效。这包括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有效的治疗 方案和关怀,以及满足患者需求和期望。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文(4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文(4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文医疗质量是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以及监管管理水平的总称。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指为保证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估,保障患者权益,医疗机构建立的一整套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范本,详细介绍了医疗机构应当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一、总则1.1 目的和原则1.1.1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制定本制度。

1.1.2 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应遵循科学性、透明性、公平性、可操作性、保密性的原则。

1.2 适用范围1.2.1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的所有医疗服务活动。

1.2.2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的所有医务人员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二、质量管理组织体系2.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2.1.1 本医疗机构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1.2 质量管理部门应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和决策医疗质量管理相关事务。

2.2 质量管理人员2.2.1 质量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医疗质量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

2.2.2 质量管理人员应参加相关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质量管理流程3.1 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3.1.1 根据医疗服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计划。

3.1.2 定期开展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工作,通过内部和外部审核,评估医疗质量的达标情况。

3.1.3 根据医疗质量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提高计划。

3.2 医疗质量改进3.2.1 建立医疗质量改进项目,确保改进工作的持续进行。

3.2.2 建立医疗质量改进工作组,负责具体的改进实施和监督。

3.2.3 提倡医疗专业的合作和交流,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

3.3 患者满意度调查3.3.1 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3.3.2 根据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及时改进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6篇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6篇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6篇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1)一、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达到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水平。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1、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负责,医务科、护理部、医疗质控办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科室主任组成。

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

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止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

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

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设立质控小组。

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药师等人组成。

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

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

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2、健全*质量监督考核体系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分别负责医疗组、护理组的监督考核工作。

各科室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护质量随时指导、考核。

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3、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委员会。

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和管理工作。

四、健全规章制度:1、逗硬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⑴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⑵危急重症抢救制度及首诊责任制⑶*医师负责制及查房制度⑷术前讨论及手术审批制度⑸医嘱制度⑹会诊制度⑺值班及*制度⑻危重、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⑼医疗缺陷登记及过失(纠纷)报告制度⑽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制度⑾业务学习制度⑿查对制度等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理)讨论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规范

医疗质量管理规范

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一、引言医疗质量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医疗质量为目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医疗质量管理规范旨在确保医疗机构的运作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它涵盖了医疗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管理、人员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医疗过程管理等。

三、术语和定义1. 医疗质量: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符合患者需求和期望的程度。

2. 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机构为提高医疗质量而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3.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以实现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

4. 医疗质量指标:用于衡量医疗质量的各项指标,如手术成功率、药物错误率等。

四、组织管理1. 领导承诺:医疗机构领导应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给予明确的承诺,并确保资源的充分投入。

2. 质量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3. 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机构应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医疗机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和监督质量管理的策略和计划。

五、人员管理1. 岗位责任:医疗机构应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责任,确保每个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2. 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

3. 绩效考核: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和激励。

六、设施设备管理1. 设施管理:医疗机构应对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2. 设备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采购、验收、维修等环节,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七、医疗过程管理1. 临床路径管理:医疗机构应制定和实施临床路径,规范患者的诊疗流程和时间节点,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2. 医疗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风险管理制度,及时识别和评估医疗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防范。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设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或岗位,明确责任和任务,制定相关政策和流程,建立相关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2.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建立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对医疗过程、病案、护理、药品使用等方面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质量问题。

3.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通过开展医疗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和信息共享机制等措施,识别和评估医疗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4.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质量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质量管理和安全意识,培养和推广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

5.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建立和推广临床路径,规范医疗行为和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6.推行患者参与管理:鼓励和支持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决策和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7.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医院信息化程度,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8.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向公众公开医疗质量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医院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 1 页共 1 页。

医疗质量管理控制方案(5篇)

医疗质量管理控制方案(5篇)

医疗质量管理控制方案各科室: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____版)》、《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____年版)》等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一)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决策、控制与执行”三个层次的功能与职责,有效地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

1、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职能部门领导和科室主任组成,院长任主任。

其职责如下:(1)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监测、控制和管理;(2)审校有关医疗质量的标准、制度与办法,并督促落实;(3)对重大医疗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并向全院通报相关情况和处理决定;(4)定期对医院医疗质量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建议与措施。

2、医院医务部医务部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常设机构,与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具体职责如下:(1)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全程监控;(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解决各科室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每月向医院提供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纳入科室综合目标,与绩效考核挂钩。

(4)定期反馈医疗质量信息。

3、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并督促落实;(2)结合科室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等并组织实施;(3)定期组织科室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与安全意识;(4)定期组织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分析科室质量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二)医疗质量监测指标1、住院死亡类指标:死亡病例数2、重返类指标:出院患者____日再入院例次、非计划重返手术例次、重症监护患者重返icu例次3、医院感染类指标:医院感染发生例次4、手术并发症指标:择期手术并发症例次、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例次、术后肺栓塞发生例次、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次、术后败血症发生例次、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次、术后败血症发生例次、术后伤口裂开发生例次、术后呼吸衰竭发生例次、术后生理/代谢紊乱发生例次5、患者安全类指标:输血反应发生例次、输液反应发生例次、住院患者压疮发生例次、院内跌倒/坠床发生例次、输血/输液反应发生例次、手术异物遗留发生例次、医源性气胸发生例次、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例次、新生儿产伤发生例次、阴道分娩产妇产伤发生例次6、合理用药指标:药占比、抗菌药物比率、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率7、运行管理类指标:出院人次、平均住院日、住院手术例数、门诊手术例数、住院危重抢救成功例数、放弃治疗自动出院例数、门诊处方合格率、住院病历甲级率(三)医疗质量管理保障机制1、完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规范各专业的临床技术操作规程、临床诊疗指南;3、完善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加强新技术准入与风险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医疗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建立和实施的一套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旨在提供安全、高效、有效的医疗服务,保障患者的权益和满意度。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是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核心,涵盖了医疗机构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管理、人员资质、设施设备、医疗过程等。

一、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医疗机构需要明确质量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并确保其配备充足的专业人员。

医疗机构需要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人员资质医疗机构需要对医务人员进行招聘、考核和培训,确保其具备合格的医疗技术和专业知识。

医疗机构还需要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绩效考核、晋升和激励机制,激励医务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设施设备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购置、验收、维护和更新等方面。

医疗机构还需要对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修,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四、医疗过程医疗机构需要建立规范的医疗服务流程和操作规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医疗机构还需要对医疗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风险和问题,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五、不良事件管理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医疗机构还需要进行不良事件的分类、分析和总结,制定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六、继续教育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继续教育体系,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

医疗机构还应鼓励医务人员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培训班,不断更新医疗知识和技术。

七、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机构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其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医疗机构需要根据患者的反馈意见,改进医疗服务的不足之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综上所述,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是医疗机构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核心工作。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总结(精选10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总结(精选10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总结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总结(精选10篇)时间一晃而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告一段总结落了,回首这段不平凡的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不足,是时候认真地做好工作总结了。

那么工作总结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总结篇120xx年我院根据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面重点巩固了医疗规范和核心制度的落实,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全年门诊量完成40306人次,完成住院治疗3958人次(其中农合患者2318人次,占住院总数的58.5%),住院手术420人次,住院分娩685人次,业务量增长达到15%。

我院20xx年在以往工作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深入开展了“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等活动。

医院坚持以“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不断强化质量观念,提高责任意识,构筑安全防线,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尤其加强了医疗护理人员质量安全观念,全年组织相关培训学习8期,参加人员达到650余人次。

医院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完善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控制,保证质量安全。

建立健全了医疗护理质控体系,定期对各科室进行医疗质量的检查,检查结果向科室反馈、全院通报;严格依法执业,在工作中利用不同形式引导患者正确、合理就医。

进一步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强化病历质量管理,加强重点科室建设,完善重点部门管理。

加强临床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建立了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和手术医师档案,严格按规定开展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规范了药品管理,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培训,认真进行处方点评,及时干预不合理用药;加强了医疗器械管理工作,加大了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

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彻底清理抗菌药物使用品种,保留抗菌药物32个剂型,非限制性抗菌药物占到抗菌药物总数的2/3以上。

医疗的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的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的质量管理制度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定义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和程序。

这一体系包括医疗机构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流程管理、质量审核、风险控制等方面。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可负担性、可接受性和可持续性,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患者权益的目标。

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规范医疗服务流程、加强质量管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途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2、降低医疗风险。

建立和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医疗事故隐患,有效降低医疗风险,保护患者的健康安全。

3、提高医疗效率。

通过规范医疗服务流程和提高医疗工作效率,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加快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4、提升医疗机构形象。

良好的医疗服务质量能够提升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形象,吸引更多患者,为医疗机构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原则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患者至上。

医疗服务的本质是为了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患者的需求和利益应当是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科学有效。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应当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规范医疗服务的流程和实施过程。

3、全员参与。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需要全员参与,只有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患者健康安全的保障。

4、依法合规。

医疗机构在建立和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医疗服务的合法合规。

5、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以适应医疗服务的发展和患者需求的变化。

四、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管理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管理机构通常由医疗机构内部的质量管理部门或质控委员会来负责管理和执行。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6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6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制度,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各科专家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

其职责分述如下: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____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5)、每季度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工资挂钩。

(6)、定期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不良医疗文件公示栏。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_共10篇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_共10篇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_共10篇范文一: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联棚乡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2021年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合理收费,降低医疗费用为落脚点,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现将2021年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如下:一、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坚持对医院**医疗科室进行定期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检查,并进行汇总、分析.把减少医疗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争议,杜绝医疗事故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2、认真做好依法执业管理工作.做到了无执业资格医师资格和执业资格人员严禁上岗。

3、严把医疗质量关,**科室严格执行**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坚持首诊负责制、疑难危重病人会诊转诊制度,把医疗质量始终放在首位,坚决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增强责任意识,完善**项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

4、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组织全院职工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5、全院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教育全院医务人员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

做好继续教育工作,有计划的安排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及参加市医学会组织的短期培训班,积极参与组织的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狠抓**类医疗文书及处方的规范书写工作不放松。

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专人负责,责任到人,严格执行**项造作规程,保障医疗安全.定期进行医院感染检查,并进行汇总、分析,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培训工作,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医院重点部门(注射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医疗安全.三、医院临床用药管理。

对医务人员进行《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严格执行特殊药品管理制度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置药品不良反应。

医疗质量管理方案范文(4篇)

医疗质量管理方案范文(4篇)

医疗质量管理方案范文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医疗质量,继续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各项指标,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根据我院实际,逐步探索和实施部分单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控制目标(一)增强全员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和依法执业的观念。

(二)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核心制度,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落实有效防范医疗风险的具体措施,及时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三)严格执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严把环节质量关。

尤其是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人群、重要岗位、重点环节的管理,注重细节管理,杜绝医疗事故,最大限度减少医疗投诉和纠纷的发生。

(四)合理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在重点专科探索和实施部分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做到“优质、低耗、高效”。

二、重点监控范围临床、医技、护理、院感、药械、门诊。

三、监控指标监控指标由服务质量、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文书质量、安全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六个部分组成。

其中服务质量包括有服务流程是否便捷、服务环境是否安全舒适、服务价格是否公正合理三个方面。

(一)各科室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制定(或修订)和落实科室考核标准(医疗、医技考核标准由医务科制定;护理考核标准由护理部制定;院感考核标准由院感办制定),医务科、护理部负责日常督查和考评。

(二)严格执行核心制度,执行率___%。

包括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大手术)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患者知情同意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会诊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各类报告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

(三)严格按照___部新颁布的《医疗机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___省病历书写规范》书写医疗文书,要求门诊病历书写达到≥___分/份,住院甲级病案率≥___%,杜绝丙级病案,其他医疗文书书写合格率≥___%。

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
的情况向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报 告
医疗质量管理—三部曲
医疗质量管理的三个阶段: 1、制定计划、考核标准 奖惩措施 质量管理方案与计划 、质量考核标准 2、组织实施与督导检查 质量监控、重点是环节质量控制 3、督促整改与持续改进 限期整改、分析查找原因、调整质控标

医疗质量管理—修订制度
医疗质量定义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1、诊断是否正确、及时、全面; 2、治疗是否及时、有效、彻底; 3、诊疗时间的长短; 4、有无因医、护、技和管理措施不当给病人带来
不必要(心理或生理)的痛苦、损害、感染和差错事故;
医疗质量管理概论
5、医疗工作效率的高低; 6、医疗技术使用的合理程度; 7、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其经济效益;病人 生存质量的测量; 8、病人的满意度(医疗服务与生活服务) 医疗质量是医疗技术、医疗服务、管理方法及 其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
品管理工作,对急救药品、急救器材要定期检查, 使之处于完好状态,对急诊抢救人员要加强培训, 定期演练,提高医院的应急能力; (5)抓好值班制度,尤其是节假日的值班,经常定 期或不定期检查交接班记录,尤其要注意不定期 的随机检查(建立总值班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实施
何为环节质量?医疗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质量,又称 过程质量,是终末质量的保证。
环节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 1、经常教育职工自觉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诊疗
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是环节管理的根本; 2、重点抓好科室内的质量管理是环节管理的中心环节; 3、抓好环节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是质量管理的关键;
PDCA循环: P----计划、D----实施、C----检 查、A----处理;周而复始,使医疗质量呈螺 旋式提高。
医疗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10篇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10篇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10篇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1一、逐步完善质量控制中心组织机构建设体系,建立健全质量评审标准(一)成立完善质控中心专家组。

(二)协助各地建立医疗质量控制分中心。

按照卫生部《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及《四川省卫生厅关于构建全省医疗质量控制网络的通知》的要求,完善各地市州的儿科质控分中心的建设,全面有效开展儿科的质量控制工作。

(三)起草四川省儿科质控标准。

逐步完成对新生儿、小儿传染病、小儿消化、小儿呼吸、小儿心脏病、小儿肾病、小儿血液病、小儿神经病、小儿内分泌、小儿遗传病、小儿免疫等11个专业疾病起草质控标准,制定完善儿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标准;努力建设一支全省的大儿科团队;为0-18周岁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二、对全省儿科的管理、质控、运作进行调研,采用多形式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全面梳理全省儿科专业、学科发展及人才队伍、诊疗技术水平及能力现状;开展疾病谱调查,如儿童肾病综合征发病情况调查等,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完成20xx质控信息收集、汇总、分析、评价、反馈、指导纠偏相关举措或方法;省儿科质控中心专家将会同分中心专家到各地市州对全省各相关医疗机构检查指导儿科开展质控工作情况进行抽查,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为医院等级评审及评价提供日常监控结果数据。

三、加强技术队伍人才建设,全面实施开展各项技术培训工作1.举办专家组成员培训会议,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指导培训工作规范化。

20xx年,四川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拟召开不少于2次的省中心专家组会议,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指导培训工作规范化。

2.编制四川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培训教材。

根据培训目标,编写1本有关《新生儿疾病诊疗培训》的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3.对四川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成员进行培训。

借助国家及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省中心为平台为全省儿科科室规范化建设,适宜技术推广,新技术介绍等开展培训;为规范和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疾病的诊疗水平,中心今年目标是加强及规范新生儿科的建设、管理、疾病诊疗等做专题培训。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本一、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

二、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____,职责明确,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设置的质量管理与改进____,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要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人员组成合理,职责与权限范围清晰,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为医院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院长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应认真履行质量管理与改进的领导与决策职能;其它医院领导干部应切实参与制定、监控质量管理与改进过程。

3.医疗、护理、医技职能管理部门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

4.临床、医技等科室部门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

5.各级责任人应明确自己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

三、院、科二级质量管理____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1.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是全面、系统的书面计划,能够监督各部门,重点是医疗、护理、医技科室的日常质量管理与质量的危机管理。

2.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四、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1.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

2.对病历质量管理要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五、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计划7篇

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计划7篇

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计划7篇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计划 (1)一、加强组建医疗质量办公室队伍,完善各项医疗质量制度和考核标准。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是核心。

建立符合医院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医院组建成立以常务副院长、医务科和各临床科室为成员的质量管理委员会和质量控制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质量管理工作。

全院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天天抓;临床科室时时抓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的格局。

加强临床路径管理,通过试用期开展的医疗业务管理,努力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目标的全方位质量管理工作。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管理医院根本目的。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在完善医疗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争议,杜绝医疗事故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

严把医疗质量关,要求各科室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坚持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疑难病人会诊、重危病人及术前术后讨论制度。

增强责任意识,注重医疗活动中的动态分析,做好各种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

针对当前患者对医疗知情权要求的提高,完善各项告知制度。

加强质控管理,住院病历书写按卫生部印发《病历书写规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评分标准执行,处方书写按《处方管理办法》和《*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执行。

三、根据试用期内实际操作发现的问题,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以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

科室、服务标识规范、清楚、醒目、易懂。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优化医疗流程,方便病人就医上下功夫,求实效,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努力为病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实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是加强医疗质量的基础。

加强全院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使医院全体职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需要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同情心;树立牢固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意识;在院内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和“安全就是的节约,事故就是的浪费”活动,激发职工比学习、讲奉献的敬业精神,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精选6篇)

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精选6篇)

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精选6篇)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精选6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

你所接触过的制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一、建立分级制度,级数不定,级与级之间以工资奖金为区分。

模仿国外的医师制度,病人先由一线医生接诊,若一线医生无法治疗,再转由更高级别的医生诊疗。

二、建立医师考核制度,每个病人建立专门档案,应包括身份证号及联系电话等;对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随访,发给问卷,询问病人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以症状消失且三月内不再复发为治愈一例;若病人不满意效果而中止治疗,则为治疗失败一例;以“治愈例数”÷“总治疗例数”为治愈率,每年考核一次,要求治愈率为80%以上。

三、在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升降制度。

1.新毕业医师为见习医师,无独立处方权,随高级别医师学习三年后晋级为一级医师,此期间拿固定工资;此后每连续三年治愈率高于80%则升一级,低于80%则降一级,若降入见习医师则为见习医师待遇;2.若发现医师做假,如与人窜通假冒治愈以提高治愈率等,一次发现即降入见习医师。

说明:这种考核及升降制度直接面对病人,以实际治疗效果为依据,鼓励医师在保证医疗质量的情况下多接诊病人,多劳多得。

病人先由一线医师接诊,可避免高级医师人才浪费,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诊疗更复杂的病例及进一步学习;高级别医师的技术水平及付出的脑力劳动都多于低级别医师,理应有更高的报酬,若档次不拉开难以有足够的激励。

建立以治愈率为准的升降制度可以避免医师乱接病人,遇到没把握的病人可以推荐给更高级别的医师就诊。

医师做假直接与医德相关,故而处罚严厉。

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既顾及安全性、又考虑可操作性,甲乙类
手术按小种类施放权限,而丙丁类手术按大类别施放 权限较好。
29
权限的申报条件
1. 对甲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10-20例,个人申请, 指导医师评价科室签字,医务科审核同意报”准入专家 小组”审定即可。
2. 申报上一类手术主刀资格需经三个层次:

申请“上级医师辅导下主刀资格”需完成该类手术 一助30例,上级医师评价良好。 申请“上级医师指导下主刀资格”需完成上级医师 辅导下主刀30例,上级医师评价良好。 申请该类手术“主刀资格”需要完成上级医师台 上、台下指 导各10例-20例,上级医师评价良好。
23
卫生部要求: 必须建立“第一类诊疗技术目录” 必须实施技术审核
24
医疗(护理)操作技术准入制度
1.该项技术操作的技术标准和规定 2.该项技术操作设备的使用规范流程
3.该项技术操作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4.该项技术操作(人员)的准入评价体系(培训要求、考核标 准)
5.准入领导小组的组成及职责
申请人 工作时间 本人申请条件 (专科工作年限、 相关培训进修等) 学习该技术的经 历(包括老师带 教下该项操作的 例数) 指导老师意见: (操作技能、术 前准备、术后观 察、发生意外处 理流程以及医德 、伦理等)。 护士长综合评价 指导老师签名: 年龄 学 历 职 称 申请时间 职 务 科 室
护士长签名:
41
新生儿双管同步换血操作技术获准资格人员名单
姓名 准入时间 评价结果 优 良 中 差 领导小组组长签名 备注
42
妇科护理技术操作准入项目
一、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二、宫颈消融术 三、超声聚焦术 四、激光术
五、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
六、压力蒸汽灭菌操作 七、穴位注射
八、正常分娩
九、通水治疗
43
现代医疗质量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49
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因诊疗活动而非疾
病本身造成的损害
80%可预防的医疗不良事件是系统或
流程等管理问题所致
50
常见不良事件
病人辨识事件(诊疗中病人、身体部位错误) 差错事件(丢失弄错标本、拍错部位、配错血、 错 报 ) 手术事件(开错部位、摘错器官、遗留物在病人体内) 麻醉事件(方式部位剂量错误、过程中未认真观察) 协调不良事件(危重病人出科检查、手术后病人转入ICU) 医疗处置事件(诊疗技术操作不当) 管路事件(管道滑脱、自拔) 药物事件(医嘱、处方、调剂不当) 设备事件(故障导致损伤) 院内感染事件 医患沟通事件(未告之或信息失真)
----流程再造资格准入管理技术的应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卢仲毅 教授
1
婴儿心脏大血管换位手术的结局
伦敦—儿童医院—心外科主任马克
大血管换位手术
病儿术后送往ICU
马克向家属沟通—一切进行顺利
24h后,马克接到他害怕的消息—病儿死亡 到底出了什么错?
2
致命的“连环错”
46
改进措施
1 .加强护患沟通,提供有效心理支持 2 .合理镇静 3 .加强中夜班护士人力配备 4 .加强护士专业培训 (导管固定,如何确定导管在位,翻身拍背 ,换床单 如何防止导管滑脱的方法等等) 5. 尽可能经鼻气管插管 结果: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下将
47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流程
48
设计管理程序 检测管理过程 分析相关信息
39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护理操作技术项目
时间 2002年 2001年
项目 清创缝合操作技术 上颌窦穿刺操作技术
2000年
2000年 2001年
新生儿双管同步换血操作技术
血液透析操作技术 无痛胃镜操作技术
2004年
2003年
PICC深静脉置管操作技术
全自动结肠灌肠操作技术
40
护理操作技术资格准入申请表
以达到使医务人员不容易犯错误的目的。
15
例如:
门诊危重病人收入流程 留察病人输液工作流程 口头医嘱的范围界定及执行流程 手术确认制度与工作流程 住院危急重症病人转科工作流程 住院危急重症病人出科作检查工作流程 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防范措施
16
例:门诊危急重症病人转入工作流程
执行护士口头复述一次(如药物-药名、剂量、途径、
速度)
执行前对医师再复述一次,医师认同后方可执行 护士留下必要的证据备查 抢救告一段落,医师应补上文字医嘱
18
例:手术确认制度与工作流程
目的——患者身份及手术部位准确率永远达到百分之百
手术前一天,主刀医师在病床复核所有文书记录 主刀在相应部位皮肤表面作标识(若无标识麻醉医师暂停麻

4
F1赛车的启示
一辆赛车开进维护站 21名工作人员 换胎,加油,清理进气口……送赛车上路花 费7秒钟


忙而有序,分工明确,动作协调,训练有素
5
业外专家会诊


赛车经理 ——把事情摊开,列出一份有条理的指令清单 产业心理学家 ——大多高风险行业出错率约为0.001% 法拉利的史戴普尼: 有总负责人吗? 有无可供核对的作业流程? 是否曾在无病人的情况下进行过团队演练? 回答:没有
核评估使其有可比性,该管理只是决定质量的外部因素和管 理手段)
准入管理体系(机构、人员、技术)
循证医学
系统管理(从源头上寻找原因并加以整改)
11
质量管理的关键
运用哪些管理技术? 如何运用这些管理技术?
1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点 (即管理者最根本的职责)
从确保避免医务人员犯错误、避免简单化个人责任 追究的管理思维出发,通过制度建设,系统设计,
目的——安全收入病房 防止转入过程中病情恶化和意外 内容——
转入指征;
通知接诊科室作相应准备; 转入前关键指标评估和记录; 转入过程中意外的预测和防范; 转入病房后关键指标和生命通道的复核(人工气 道,引流管,静脉通道等); 接诊医师的记录与签字,等等。
17
口头医嘱的范围界定及执行程序
在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情况下医师才能下达口头医嘱
6
启 示
必须建立危重病儿术后移交规范流程
7
病人移交规范流程

总负责人:麻醉师 移交前,ICU作好相关准备

负责接应的护士,确定病人安置床位,需要的管、
线、电源……


ICU主管医生,前往手术室,协助移交
示意图中标明医护人员所站位置应做的事和顺序

……
8
欣慰的结果
监督27次手术 技术错误率下降50% 移交信息错误率下降50% ——挽救了许多生命 世界各地医院对该成果反响热烈 患儿母亲热泪盈眶,拥抱医生 马克:“没有比这更令人欣慰的了”
持续质量改进
—从降低ICU非计划拔管率看CQI
44

非计划拔管率是衡量ICU护理质量的重要指
标之一 温州医学院附一院对04~05年ICU发生非计 划拔管事件37例进行分析

45
分析结果



病人因素 28/37例 烦躁不配合 7/37例 情绪低落 悲观 31/37例 经口插管 不耐受 医护因素 19/37例 肢体约束不到位,镇静不充分 2/37例 导管固定不牢 制度因素 10/37例发生在上下午 25/37例发生在中夜班(护士人力配备不够)
流程再造,资格准入等管理技术和措施,达到持续
质量改进(CQI)
13
现代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流程再造
14
是对医院原有的确保医疗质量安全的相关工作
流程深刻理解和科学分析基础上,以患者安全 为导向,优先选择关键的、存在明显问题的或
潜在的但后果可能严重的问题作为子流程进行
完善或重新设计,从源头上防范医疗责任过失,
手术科室主任 、麻醉科主任、护士长
27
《准入专家小组》负责手术 麻醉人员手术准入申
请范围界定
职责:负责手术、 麻醉人员手术准入资格及
升降 级审定
成员:手术科室专家及部分手术科室主任、
麻醉科室主任护士长
28
《手术操作权限化管理的内容》
手术分类标准 ——依据各医院开展的具体手术,按专业划分(如甲 乙 丙 丁类) 权限的申报条件
请研究“人为因素”专家观看移交过程的录 像: 团队合作不协调 连环小错误累积 最关键是:病儿从手术室交到ICU,乱而无 序
3
问 题
ICU未接到病人移交来的准确时间,未做相 应准备,病人到ICU以后,3-4个人同时对话 交接,乱而无序,线路或管道解开或再接上 无序(花掉30分钟) 没有专人核实,记录 有些护士忙乱到甚至将重要移交信息写在工 作服上
6.人员申报准入的申报程序和申请表 7.考核内容——指导老师评价及科室评价 考核(试)前述(1)(2)(3)内容 准入小组综合评价 8.档案化管理
25
手术医师主刀资格准入制度
——手术分级与权限管理
26
终极目标:确保手术安全有效
《准入管理小组》
职责:界定手术类别与疾病学科归属 制定、修改手术权限管理制度和管理内 容按制度监督检查 成员:业务院长 、医务处(科)长
31
监督和检查
管理小组委托手术室检查手术权限与手术操作是否一致,并
按权限安排手术(已获得各类或各种手术主刀资格人员一览 表贴在手术室)
对超权限者予以相应处罚,两次超限者取消已获的权限
医务处(科)定期或不定期通过对病历手术记录,手术室登
记本等途径,进行检查并记录
32
实施档案化管理
一人一档(含个人申请表、各级审核意见批复、监督检 查结果)
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