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泯然众人矣。”
解词: 又七年:又过了七年。
还自扬州:状语后置句,“自扬州还”。 自,从。 复:再,又。 焉:代词,指方仲永的情况。 泯(mǐn)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 全消失了。然,……的样子。 众人:常人,普通人。
译文: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 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 “(他)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原文: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邑人:同县的人。 解词: 奇:以……为奇,对……感到惊奇。 之:代词,代仲永,他。 稍稍:渐渐。 宾客其父:请他父亲去做客。宾客,以宾客之 礼相待。 或:有的人。 以:介词,用 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之:代词,指仲永的诗作。
译文: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 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求仲永 题诗。
译文: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 主要内容,传给全乡的秀才观看。
原文: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解词:1. 自是:从此。 2. 立就:立刻完成。就,完成。 3. 其:代词,代诗。它。 4. 文理:文采和道理。 5. 可:值得。 6. 者:……的地方。 译文:从此,指定物品(让他)写诗,(他能) 立即完成,它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 赏的地方。
解释加红色的词
世隶耕 未尝识书具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自为其名 传一乡秀才 属于 曾经 认为…异 给 写 题 全
解释加红色的词2
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 邑人 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这 完成 同乡人 同县的人 认为…奇 渐渐 当做宾客 有人 认为有利 这样 每天 到处拜访
译文: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见过笔、墨、纸、 砚,(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原文: 1. 异:以……为异,对……感到惊异。 解词: 2. 焉:兼词,对此。
3. 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4. 与:给 5. 之:代词,代仲永,他。 6. 即:立即,就。书:写。 7. 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为:题写。
思路结构
第一部分:(1-2) (以叙事为主)
简叙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3)
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也” 揭示了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 第二层:从“彼其”到文末
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 将更可悲。
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努力学习,接 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王安石
作者简介
王安石
字介甫 晚号半山 宋代政治家 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
jí wé i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 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 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 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 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 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pān yè
9.仲永成长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1、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形式。 2、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是以“见”的形式。
3、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的形式。
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
3. 固:本来。
4. 得为众人而已耶:能够成为普通人 就停止了吗?得,能够。已,停止。 译文: 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普通 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 为普通人就停止了吗?
归纳 复习
之
①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②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③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 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⑤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解释加红色的词3
先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卒之 受于人者不至 且为众人 今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 得为众人而已耶?
对死去的人的敬称 相称 消失 最终 达到 尚且 那 本来 能 止,停止
翻译下列句子 注意其中加红色的词的意思 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 乞之。
• • • 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 亲去做客,有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奇:对……感到惊奇。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 (他)学习。
原文: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
见之,十二三矣。 解词: 1. 余:人称代词,我。 2. 闻:听说。 3. 之:代词,这件事,指上文所述之事。 4. 也:语气助词,不译。 5. 从:跟随。 6. 先人: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7. 于:介词,在。 8. 之:代词,代仲永,他。 译文: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 9. 矣:语气词,了。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 众人”,原因是什么?
• 直接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 邑人,不使学”。即其父贪图小利,目光短 浅,而“不使学”。 • 根本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 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4.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 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 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 (他)学习。 • 利:认为……有利可图,把……看 做有利可图。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 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了。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 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 于:比。 • 于:从。
原文: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解词:1. 卒:最终。 2. 之: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3. 为:成为。
4. 则:就是。
5. 其:代词,指仲永,他。
6. 受于人:省略句,“受之(于)人”, 指后天学习所得。 7.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译文: (他)最终成为一个普通的人,就是(因 为)他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利其然:名词作动词,认为……有利可图, 把……看做有利可图。然:这样。 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古今异义
原文 自是指物作诗 古义
此
今义
判断词
稍稍宾客其父 逐渐地 稍微
或以钱币乞之 有的人 或许
泯然众人矣 普通人 许多人
读准下列加红色的字音 wéi 自为其名 yì 邑人奇之 pān 日扳仲永 yè 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 chèn mǐn 泯然众人矣
qǐ
正确朗读课文 Lì
yì
正确朗读
chè n yǐ
huá n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 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
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mǐn
正确朗读
Wù zú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 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 /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 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 (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原文: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解词: 1. 令作诗:省略句,“令(其)作 诗”。令,让。 2. 称(chèn):相当。 3. 之:结构助词,的。 4. 闻:名声。 译文: 让(他)写诗,(写的诗已经)不 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原文: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原文: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解词:1. 利其然:把这种情况看作有利(可图)。
利,以……为利,认为……有利。
然,这样。
1. 日:每天。 2. 扳(pān):同“攀”,牵,引。 3. 环谒(yè):四处拜访。 4. 于:介词,不译。
5. 不使学:省略句,“不使(之)学” 。 译文: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 使,令,让。
5.如何理解标题中的“伤”字? “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表达 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神童 “泯 然众人”的痛心、惋惜之情,点出 作者的写作意图。
6.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 露时的情形?
• 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是“受之 天”,与后文“泯然众人矣”形成强 烈对比。 • 二是点明“泯然众人”的原因是未能 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 • 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说明 “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原文: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 之人,且为众人;
解词: 1. 彼其:他。
2. 如此:像这样。
3. 贤:好。
4. 且:尚且,况且。
5. 为:成为。 译文: 他的天赋,像这样好,(可)没有受到 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
原文: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 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词: 1. 今:现在。 2. 夫fú:代词,那些。
7.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 关系?
•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 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 • 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 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才至 关重要。
8.哪三个字可以概 括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 键?我们可以在他身上 吸取哪些教训? • 不使学。
• 教训: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 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 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 教育和学习。我们应正确认识自 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 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 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 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 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 有用之才。
译文: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向邻居借来给他,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 的名字。
原文: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解词: 1. 其:代词,这。 2. 养:赡养。 3. 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收:聚、团结。
4. 意:主旨,内容。
5. 一乡:全乡。一,全。
6. 之:代词,代这首诗。
1.第一段为什么特别交代方仲 永“世隶耕” ? • “世隶耕”三字交待了方仲永的身 份和家庭环境,衬托了方仲永的非 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 庭背景。
2. “余闻之也久” 在叙事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文中起了过渡的作用。“之” 指上文所述的仲水幼年作诗的情况,“余 闻之”,承接上文;“也久”说明作者很 关注这件神奇的事,暗示要探究这件事, 弄个明白,自然引出下文与仲永的相见。
wéi
fúwk.baidu.com
yé
翻译课文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解词: 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隶,属于。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原文: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解词:1. 生:生长。
2. 3. 4. 5. 尝:曾经。识:见过。 书具: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等。 啼:哭。 之:代词,指书具。
于
①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②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③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④受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词类活用
父异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 (感到)诧异, 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词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宾客其父:名词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对 待……,即把…当作宾客。
原文: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解词:1. 王子:王安石的自称,王先生。
2. 之:结构助词,的。
3. 通悟:通达聪慧。 4. 受之天:省略句,“受之(于)天”, 意思是先天得到的。受,承受。 译文: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 到的。
原文: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解词: 1. 其:代词,他的。 2. 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 贤,胜过、超过。 于,介词,比。 材人,有才能的人。 译文: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即变化)经 历的哪三个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有作诗才能, 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 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十二三矣, 会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又七 年……泯然众人矣”。
解词: 又七年:又过了七年。
还自扬州:状语后置句,“自扬州还”。 自,从。 复:再,又。 焉:代词,指方仲永的情况。 泯(mǐn)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 全消失了。然,……的样子。 众人:常人,普通人。
译文: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 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 “(他)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原文: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邑人:同县的人。 解词: 奇:以……为奇,对……感到惊奇。 之:代词,代仲永,他。 稍稍:渐渐。 宾客其父:请他父亲去做客。宾客,以宾客之 礼相待。 或:有的人。 以:介词,用 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之:代词,指仲永的诗作。
译文: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 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求仲永 题诗。
译文: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 主要内容,传给全乡的秀才观看。
原文: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解词:1. 自是:从此。 2. 立就:立刻完成。就,完成。 3. 其:代词,代诗。它。 4. 文理:文采和道理。 5. 可:值得。 6. 者:……的地方。 译文:从此,指定物品(让他)写诗,(他能) 立即完成,它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 赏的地方。
解释加红色的词
世隶耕 未尝识书具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自为其名 传一乡秀才 属于 曾经 认为…异 给 写 题 全
解释加红色的词2
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 邑人 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这 完成 同乡人 同县的人 认为…奇 渐渐 当做宾客 有人 认为有利 这样 每天 到处拜访
译文: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见过笔、墨、纸、 砚,(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原文: 1. 异:以……为异,对……感到惊异。 解词: 2. 焉:兼词,对此。
3. 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4. 与:给 5. 之:代词,代仲永,他。 6. 即:立即,就。书:写。 7. 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为:题写。
思路结构
第一部分:(1-2) (以叙事为主)
简叙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3)
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也” 揭示了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 第二层:从“彼其”到文末
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 将更可悲。
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努力学习,接 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王安石
作者简介
王安石
字介甫 晚号半山 宋代政治家 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
jí wé i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 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 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 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 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 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pān yè
9.仲永成长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1、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形式。 2、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是以“见”的形式。
3、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的形式。
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
3. 固:本来。
4. 得为众人而已耶:能够成为普通人 就停止了吗?得,能够。已,停止。 译文: 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普通 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 为普通人就停止了吗?
归纳 复习
之
①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②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③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 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⑤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解释加红色的词3
先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卒之 受于人者不至 且为众人 今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 得为众人而已耶?
对死去的人的敬称 相称 消失 最终 达到 尚且 那 本来 能 止,停止
翻译下列句子 注意其中加红色的词的意思 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 乞之。
• • • 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 亲去做客,有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奇:对……感到惊奇。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 (他)学习。
原文: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
见之,十二三矣。 解词: 1. 余:人称代词,我。 2. 闻:听说。 3. 之:代词,这件事,指上文所述之事。 4. 也:语气助词,不译。 5. 从:跟随。 6. 先人: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7. 于:介词,在。 8. 之:代词,代仲永,他。 译文: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 9. 矣:语气词,了。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 众人”,原因是什么?
• 直接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 邑人,不使学”。即其父贪图小利,目光短 浅,而“不使学”。 • 根本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 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4.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 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 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 (他)学习。 • 利:认为……有利可图,把……看 做有利可图。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 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了。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 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 于:比。 • 于:从。
原文: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解词:1. 卒:最终。 2. 之: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3. 为:成为。
4. 则:就是。
5. 其:代词,指仲永,他。
6. 受于人:省略句,“受之(于)人”, 指后天学习所得。 7.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译文: (他)最终成为一个普通的人,就是(因 为)他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利其然:名词作动词,认为……有利可图, 把……看做有利可图。然:这样。 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古今异义
原文 自是指物作诗 古义
此
今义
判断词
稍稍宾客其父 逐渐地 稍微
或以钱币乞之 有的人 或许
泯然众人矣 普通人 许多人
读准下列加红色的字音 wéi 自为其名 yì 邑人奇之 pān 日扳仲永 yè 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 chèn mǐn 泯然众人矣
qǐ
正确朗读课文 Lì
yì
正确朗读
chè n yǐ
huá n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 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
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mǐn
正确朗读
Wù zú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 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 /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 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 (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原文: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解词: 1. 令作诗:省略句,“令(其)作 诗”。令,让。 2. 称(chèn):相当。 3. 之:结构助词,的。 4. 闻:名声。 译文: 让(他)写诗,(写的诗已经)不 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原文: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原文: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解词:1. 利其然:把这种情况看作有利(可图)。
利,以……为利,认为……有利。
然,这样。
1. 日:每天。 2. 扳(pān):同“攀”,牵,引。 3. 环谒(yè):四处拜访。 4. 于:介词,不译。
5. 不使学:省略句,“不使(之)学” 。 译文: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 使,令,让。
5.如何理解标题中的“伤”字? “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表达 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神童 “泯 然众人”的痛心、惋惜之情,点出 作者的写作意图。
6.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 露时的情形?
• 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是“受之 天”,与后文“泯然众人矣”形成强 烈对比。 • 二是点明“泯然众人”的原因是未能 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 • 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说明 “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原文: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 之人,且为众人;
解词: 1. 彼其:他。
2. 如此:像这样。
3. 贤:好。
4. 且:尚且,况且。
5. 为:成为。 译文: 他的天赋,像这样好,(可)没有受到 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
原文: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 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词: 1. 今:现在。 2. 夫fú:代词,那些。
7.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 关系?
•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 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 • 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 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才至 关重要。
8.哪三个字可以概 括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 键?我们可以在他身上 吸取哪些教训? • 不使学。
• 教训: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 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 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 教育和学习。我们应正确认识自 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 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 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 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 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 有用之才。
译文: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向邻居借来给他,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 的名字。
原文: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解词: 1. 其:代词,这。 2. 养:赡养。 3. 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收:聚、团结。
4. 意:主旨,内容。
5. 一乡:全乡。一,全。
6. 之:代词,代这首诗。
1.第一段为什么特别交代方仲 永“世隶耕” ? • “世隶耕”三字交待了方仲永的身 份和家庭环境,衬托了方仲永的非 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 庭背景。
2. “余闻之也久” 在叙事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文中起了过渡的作用。“之” 指上文所述的仲水幼年作诗的情况,“余 闻之”,承接上文;“也久”说明作者很 关注这件神奇的事,暗示要探究这件事, 弄个明白,自然引出下文与仲永的相见。
wéi
fúwk.baidu.com
yé
翻译课文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解词: 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隶,属于。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原文: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解词:1. 生:生长。
2. 3. 4. 5. 尝:曾经。识:见过。 书具: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等。 啼:哭。 之:代词,指书具。
于
①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②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③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④受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词类活用
父异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 (感到)诧异, 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词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宾客其父:名词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对 待……,即把…当作宾客。
原文: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解词:1. 王子:王安石的自称,王先生。
2. 之:结构助词,的。
3. 通悟:通达聪慧。 4. 受之天:省略句,“受之(于)天”, 意思是先天得到的。受,承受。 译文: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 到的。
原文: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解词: 1. 其:代词,他的。 2. 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 贤,胜过、超过。 于,介词,比。 材人,有才能的人。 译文: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即变化)经 历的哪三个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有作诗才能, 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 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十二三矣, 会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又七 年……泯然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