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硝酸、二氧化硫的性质练习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硝酸、二氧化硫的性质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根据SO 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溶液
现象 结论 A
含HCl 、BaCl 2的FeCl 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 2有还原性
B H 2S 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 2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 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 2有漂白性
D Na 2SiO 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H 2SO 3>H 2SiO 3 2.在容积为672mL 的烧瓶中充满NO 和NO 2的混合气体,将其倒立在水槽里,去塞后再通入280mL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液体充满烧瓶(气体体积都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总反应为NO+NO 2+O 2+H 2O 2HNO 3
B.总反应为4NO+8NO 2+5O 2+6H 2O
12HNO 3
C.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30mol·L -1
D.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60mol·L -1
3.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关于海水制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在蒸发皿中灼烧干海带,并且用玻璃棒搅拌
B.在含I -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C.在碘水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D.在碘水中加入CCl 4得到I 2的CCl 4溶液,该操作为“萃取”
4.工业制硝酸的尾气因为含有NO 、2NO 等有害物质而不能直接排放,工业上普遍采用催化还原法将NO x 转化成2N 和2H O 而除去,下列式子是相应物质间的关系式(未配平):42222CH +NO+NO N +CO +H O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42CH :NO :NO 1:2:1= B.氧化性比较:22NO >NO >CO
C.2NO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在该反应中只有氧化性
D.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石灰水可得到纯净的氮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SO 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 4溶液、石蕊溶液褪色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 2
C.SO 2、漂白粉、活性炭、Na 2O 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盐酸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褪色,所以盐酸也有漂白性 6.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2CO 属于大气污染物
B.酸雨是pH 小于7的雨水
C. 2CO 、2NO 或2SO 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大气中2CO 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7.若0.1mol 某单质与足量的硫充分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该单质的质量增加了1.6g,则组成这种单质的元素不可能是( ) A.Ag
B.Fe
C.Cu
D.K
8.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2NO 和NO 气体,分别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直到两个试管内充满液体。
假设试管内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则两个试管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
B.5:7
C.7:5
D.4:3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2SO 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4KMnO 溶液、石蕊溶液褪色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2SO
C. 2SO 、漂白粉、活性炭、22a N O 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盐酸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褪色,所以盐酸也有漂白性
10.如图所示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
向装置中缓慢加人气体X,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
据此判断气体X 和洗气瓶内的溶液Y ① ② ③ ④ X
SO 2
H 2S
CO 2
Cl 2
Y 饱和的NaHCO 3溶液 浓硫酸 Na 2SO 3溶液 Na 2CO 3溶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1.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选项 a 中现象 b 中现象 c 中现象 d 中现象
A 无色 无色 白色沉淀 无色沉淀
B 红色 无色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C 红色 无色 无色沉淀 白色沉淀 D
无色
无色
无色沉淀 无色沉淀
D.D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NaOH 溶液中通入少量SO 2:SO 2+OH -=HSO 3
-
B.向氯水中通入少量SO 2:Cl 2+SO 2+2H 2O=4H ++2Cl -+SO 4
2-
C.将SO 2通人到饱和NaHCO 3溶液中:2H +
+CO 3-=H 2O+CO 2
D.将SO 2通入到BaCl 2溶液中:SO 2+H 2O+Ba 2+
=BaSO 3+2H +
13.检验2SO 中是否混有2CO ,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先通过()2Ba OH 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B.先通过酸性4KMnO 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C.先通过小苏打悬浊液再通过石灰水 D.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再通过品红溶液
14.标准状况下,干燥圆底烧瓶中充满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充满水,则瓶内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5/112
B.1/28
C.2/49
D.8/245 15.下列四个反应中水起的作用与其它不相同的是( )
①Cl 2+H 2O ②NO 2+H 2O ③Na+H 2O ④ NH 3+H 2O
A.①
B.②
C.③
D.④
16.将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 和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 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从Z 导管中逸出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17.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都用铜容器贮存
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
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18.将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某浓度的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640mL 1.0mol/L NaOH溶液时,金属离子全部转化为沉淀,测得沉淀的质量为2.54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B.该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
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20%
D.该硝酸中HNO3的质量分数为60%
19.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加热氮肥样品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BaCl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 )
A.NH4HCO3
B.NH4Cl
C.(NH4)2CO3
D.NH4NO3
20.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
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
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
D.氨水中共有五种粒子
21.下列反应中NH3既有还原性,又有碱性的是( )
A.4NH3+5O24NO+6H2O
B.NH 3+HNO3NH4NO3
C.8NH 3+3Cl2N2+6NH4Cl
D.2NH3+3CuO3Cu+N2+3H2O
22.将SO通入装有下列试剂的洗气瓶中,下列关于实验现象及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选项试剂实验现象结论
A 酸性KMnO4溶液褪色SO2具有氧化性
B 溴水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
C 品红溶液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
D 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只变红不褪色SO2是酸性气体,无漂白性
A.A
B.B
C.C
D.D
23.在如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中苹果块会干瘪
B.②中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③中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④中pH试纸变红
24.下列有关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浓硫酸与锌片共热的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B.浓硫酸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后面的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为SO2与氢前面的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为H2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NH3、H2等气体
D.H2SO4是不挥发性强酸,氢硫酸是挥发性弱酸,所以可用浓硫酸与FeS反应制取H2S气体
25.在下列物质的转化中,浓硫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①Cu→CuSO4②C→CO2③FeO→Fe2(SO4)3 ④Fe2O3→Fe2(SO4)3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6.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久置,酸溶液的浓度都会降低
B.与铜的反应中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
C.浓硝酸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D.常温下,浓硝酸和浓硫酸都不与铁、铝、铜反应
选
项
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 将过量的Fe粉加入稀HNO3中,充分
反应后,滴入KSCN
溶液呈
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常温下,Fe,Al放入浓HNO3中无明显
现象
Fe,Al在浓HNO3中发生钝化
C 铝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Al箔表面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HNO3点到蓝色石蕊
试纸上
试纸变
红色
浓HNO3具有酸性
28.关于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还原成H2
B.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C.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可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D.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29.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
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
该盐是( ) A. ()243Fe SO B. 23Na CO C. 3KNO D. 4FeSO
30.某同学鉴别43NH HCO 、4NH Cl 、KCl 三种化肥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A.甲为()2Ca OH ;乙为稀盐酸
B.甲为水;乙为NaOH 溶液
C.甲为NaOH 溶液;乙为水
D.甲为稀盐酸;乙为NaCl 溶液 二、实验题
31.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 氧化成2NO ,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 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 反应,能与2NO 反应:23222NO +2NaOH =NaNO +NaNO +H O 。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
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
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
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32.实验室用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备NO气体,如果采用图I装置(烧瓶内加入稀硝酸和铜片,必要时可加热),实验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因为观察到的现象不能有力证明反应产物是NO。
有人设计了图II装置(橡皮塞下端连有铜丝圈),用来做该实验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1)用图I装置做实验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的颜色为____________色;实验过程中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从而不能有力证明反应产物是NO。
(2)用图II装置做实验时,将有关操作补充完整:
①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从U形管的B侧管口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________________为止。
②关闭活塞,用酒精灯在U形管的A侧加热,当___________时,立即撤去酒精灯。
(3)根据图II装置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①反应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自动停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在何处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打开,可立即观察到哪些明显现
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氯气与氦气的反应。
其中A、B分别为氯气和氨气的发生装置,C 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1.若Cl 2从左向右流动,NH 3从右向左流动,则上述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
A→__________→B;为使NH 3与Cl 2更充分混合,Cl 2应从装置C 的__________口进入(填“x”或“y”)。
2.简述装置A 中使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的操作是__________ 3.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4.装置B 中圆底烧瓶内的试剂为__________(填名称)。
5.装置D 的作用是__________
6.反应开始后,装置C 内出现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个课题是”2NO 能否支持木条燃烧”,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2NO 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忽略24N O 的存在,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均已略去)。
已知浓硝酸受热分解、金属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32224HNO ()
4NO +O +2H O ∆
↑浓,33222Cu+4HNO ()=Cu(NO )+2H O+2NO ↑浓
NO不能支持木条燃I.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开始后木条上的火星逐渐熄灭,有的同学得出“
2
烧”的结论。
你认为这一结论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1.硝酸铜固体受热分解的产物有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能支持木条燃烧”的结论。
你认2.当集气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时,木条复燃了,有的同学得出“
2
为这一结论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能否支持木条燃烧”这一问题,请重新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并简述实III.为了更直接说明”
2
验原理和主要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为了探究Cl2、SO2同时通入H2O中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制取Cl2、SO2气体,现采用Na2SO3与70%的硫酸为原料制取SO2,采用MnO2和浓盐酸(12 mol·L-1)为原料制取Cl2。
在此实验中,F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发生装置B 应选择以下三种装置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
2.D装置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为验证通入D装置中的气体是Cl2过量还是SO2过量,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
①氯化铁溶液②氯化亚铁溶液③硫氰化钾溶液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若Cl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__(填一个序号,下同)试剂的试管内,再加入
__________试剂。
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
若SO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__试剂的试管内,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
3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
知: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和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装置B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表现了SO2的__________;装置D中现象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
__________
3.装置E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溶液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
4.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
三、计算题
37、将盛有氮气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足够时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3/5,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和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SO 2的氧化性、还原性等知识。
SO 2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是因为SO 2具有还原性,与KMnO 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2.答案:B
解析:设反应前2NO 的体积为x ,2N 的体积为y ,则:
22242NO O H O ++34HNO
x 4x 2243?2NO O H O ++34HNO
y 34
y 672,{3280,44
x y mL x y mL +=+=解得448,{224,x mL y mL == 故参加反应的2NO 与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总反应为
2224856NO NO O H O +++312HNO 。
根据氮元素守恒可得生成的3HNO 为0.03?mol ,烧瓶内充满液体则硝酸的体积为0.672?L ,故130.03()0.0450.672mol c HNO mol L L
-=
=⋅。
综上所述,本题选B 。
3.答案:A
解析:灼烧干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A 错误.
4.答案:D 解析:A 项,如果物质的量之比是42CH :NO :NO 1:2:1=,则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2×(2-0)+1×(4-0)=8,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4-(-4)=8,所以得失电子数相等,正确;B 项,反应
2233NO +H O =2HNO +NO 中,氧化性:2NO >NO ,42222CH +NO+NO N +CO +H O →中,氧化性:2NO >CO ,所以氧化性:22NO >NO >CO ,正确;C 项,2NO 中N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所以2NO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在该反应中得电子作氧化剂,所以只有氧化性,正确;D 项,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石灰水,2CO 能被石灰水吸收,但2N 中含有水蒸气,所以不可能得到纯净的2N ,错误。
5.答案:B
解析:SO 2使溴水、酸性KMnO 4溶液褪色是因为SO 2具有还原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 2具有漂白性,SO 2不能使指示剂褪色,A 选项错误;Cl 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 项正确;C 选项错误,因为这
些漂白剂的漂白原理不相同;D 选项错误,溶液褪色的原因是盐酸中和NaOH 溶液使碱性变弱,并不是盐酸具有漂白性。
6.答案:D
解析:在大气污染物中主要是烟尘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主要包括CO 、2NO 和2SO ,不包括2CO ,A 错;酸雨是指pH 5.6<的降水,通常的降水由于空气中,由于二氧化碳在其中的溶解pH 也小于7,B 错;导致酸雨的主要是2NO 或2SO ,2CO 不会导致酸雨,C 错;2CO 是主要的温室气体,D 对。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了化学与社会知识。
7.答案:B
解析:质量增加了1.6g,则增加的质量是S 的质量,故S 的物质的量为-1
1.6g =0.05mol 32g mol ⋅,0.1mol 某单质与0.05mol 的S 反应,该单质与S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所以该单质与硫充分反应后,组成该单质的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为+1,Ag 、Fe 、Cu 、K 中只有Fe 没有+1价,所以不可能是Fe,Cu 会与S 反应生成2Cu S 。
本题选B 。
8.答案:A
解析: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的试管内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最终生成的3HNO 的物质的量相等,因为溶质没有扩散,故两个试管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9.答案:B
解析: A 项中2SO 使溴水、4KMnO 溶液褪色是因为2SO 具有还原性,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其具有漂白性, 2SO 不能使指示剂褪色,所以A 项错误;B 项正确,因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有很多,不仅仅是2SO ;C 项错误,因为这些漂白剂的漂白原理不相同;D 项错误,溶液褪色的原因是盐酸中和NaOH 使溶液碱性变弱,并不是盐酸具有漂白性。
10.答案:A
解析:若X 为SO 2,Y 为饱和的NaHCO 3溶液时,关闭活塞,SO 2与NaHCO 3反应生成CO 2,CO 2进人到后面装置中,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打开活塞时,SO 2直接通人到品红溶液中使品红溶液褪色,①符合;②③均不符合;④中关闭活塞时,Cl 2通人到Na 2CO 3溶液中会有CO 2生成,打开活塞时,Cl 2直接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由于次氯酸的存在,品红溶液会褪色,故④符合。
11.答案:B
解析:SO 2的饱和溶液滴入试管a 中:石蕊试液只变红不褪色; 滴人试管b 中: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滴入试管c 中:SO 2的饱和溶液提供酸性环境,NO 3-将SO 2(H 2SO 3)氧化成SO 42-
最终生成BaSO 4白色沉淀;滴入试管d 中:SO 2(H 2SO 3)与NaOH 反应生成Na 2SO 3,Na 2SO 3与BaCl 2再发生反应,生成BaSO 3白色沉淀。
12.答案:B
解析:SO 2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 2SO 3和H 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 2+2OH -=SO 32-+H 2O,A 项错误;H 2SO 3的酸性比H 2CO 3强,SO 2通入饱和NaHCO 3溶液中,当SO 2过置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 2+HCO 3-=HSO 3-+CO 2,当NaHCO 3过量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 3-+SO 2=SO 32-+H 2O+2CO 2,C 项错误;H 2SO 3的酸性比盐酸弱,故SO 2通人到BaCl 2(或CaCl 2)溶液中不反应,D 项错误。
13.答案:B
解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通过氢氧化钡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CO 2+Ba(OH)2=BaCO 3+H 2O 、SO 2+Ba(OH)2=BaSO 3+H 2O,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糸,无法验证有无CO 2,A 错误;二氧化硫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之褪色,并且酸性KMnO 4溶液可将SO 2完全吸收,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CO 2+Ca(OH)2=CaCO 3+H 2O,能验证有无CO 2,B 正确;二氧化硫通过碳酸氢钠溶液会有CO 2生成,无法检验有无CO 2,C 错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通过澄淸石灰水都会产生白色沉淀:CO 2+Ca(OH)2=CaCO 3+H 2O 、SO 2+Ca(OH)2 =CaSO 3+H 2O,氢氧化钙会将气体全部吸收,不能验证有无CO 2,D 错误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C
解析:上面四个反应中,①②④中的水并没具体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作用,充其量只是起一个反应介质的作用。
而在反应③中水要起氧化剂的作用,其中水电离出的H +
被还原。
因此答案选C 。
16.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气体X 为2SO 与2CO 的混合气体,气体Y 为2NO ,同时通入2BaCl 溶液后,发生反
应22333NO +H O =2HNO +NO,HNO 会将2SO 氧化为24H SO ,24H SO 与2BaCl 反应生成4BaSO 白色沉淀,最终逸出的气体为2CO 和NO,由于NO 易被空气中的2O 氧化,因而在Z 导管口有红粽色气体生
成。
17.答案:D
解析:常温下Cu 与浓HNO 3很快反应,Cu 与浓H 2SO 4需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故浓HNO 3不能用铜质容器贮存;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硝酸挥发,浓H 2SO 4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但酸溶液的质量变化不同,浓HNO 3减轻,浓H 2SO 4增重。
18.答案:B
解析:设铜、镁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 y mol,则①1164mol mol 24g mol mol=1.52g g x y --⋅⨯+⋅⨯, ②1198g mol mol 58g mol mol 2.54g x y --⋅⨯+⋅⨯=,解得 x =0.02,y =0.01,所以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A 错误;
设242N O N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 、b mol,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2x mol +2y mol =2a mol +b mol, 11.12amol+bmol 0.05mol 22.4mol
L L -==⋅,解得a= 0. 01,b=0.04,最终生成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64 mol,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64mol +0.01 mol ×2+0.04 mol =0.7 mol,因此该硝酸中3HNO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0.7mol 14.0moI/L 0.05L =,B 正确; 2NO 和24N O 的混合气体中,2NO 的体积分数是80%,C 错误;
硝酸溶液的密度未知,质量不能确定,不能计算硝酸的质量分数, D 错误。
19.答案:A
解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该气体是氨气,即该氮肥中含有NH 4+。
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CO 2。
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该氮肥中没有SO 42-和CO 32-,因此该氮肥应该是碳酸氢铵,答案选A 。
20.答案:C
解析:NH3•H2O是一种弱碱,在水中发生部分电离使溶液呈碱性,氨水是混合物,A不正确;液氨是纯净物,氨水是混合物,二者是不同物质,B不正确;氨水中存在H2O、NH3、NH3•H2O、NH4+、OH-和少量的H+,共有六种粒子,大部分NH3与水结合成NH3• H2O,而NH3•H2O只有部分电离,所以NH3•H2O浓度最大,C正确,D不正确。
21.答案:C
解析:A项,NH3只表现还原性;B项,NH3只表现碱性;D项,NH3只表现还原性。
22.答案:C
解析: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A、B项均错误;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C项正确;SO2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SO2是酸性气体,但SO2的漂白性具有选择性,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D项错误。
23.答案:D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苹果块中散发的水分、胆矾风化产生的水分、饱和硝酸钾溶液挥发产生的水分都可以被浓硫酸吸收,从而导致苹果块变干瘪、胆矾表面失水
CuSO、饱和硝酸钾溶液失水而有晶体析出;浓硫酸中不能电离出而出现不带结晶水的白色无水
4
H ,因此pH试纸不会变红,但会被炭化而变黑。
提醒:浓硫酸的吸水性是指浓硫酸吸收各种水(包括晶体中的结晶水),而脱水性则是将有机物中
H、O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的形式脱去水,本身不存在水,应注意区分。
24.答案:A
解析:B项,浓硫酸与金属反应,开始时均生成SO2,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生成H2,错误;C项,浓硫酸能吸收NH3,错误;D项,浓硫酸可将H2S氧化,错误。
25.答案:A
解析:①中发生的反应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浓硫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②中发生的反应为C+2H2SO4(浓)=CO2+2SO2+2H2O,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③中发生的反应为
2FeO+4H2SO4(浓)=Fe2(SO4)3+SO2+4H2O,浓硫酸表现出酸性和氧化性;④中发生的反应为
Fe2O3+3H2SO4(浓)=Fe2(SO4)3+3H2O,浓硫酸只表现出酸。
26.答案:D
解析:浓硝酸易挥发,溶质质量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导致浓度减小,故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都会降低,A项正确;铜与浓硫酸、浓硝酸的反应中,浓硫酸、浓硝酸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B项正确;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浓硝酸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项正确;常温下Fe、AI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但铜与浓硝酸反应.D项错误
27.答案:B
解析:稀硝酸与铁粉反应,铁首先被氧化成Fe3+,过量的铁粉将Fe3+还原,最终得到Fe2+,滴入KSCN 溶液不显红色, A项错误;常温下,Fe、Al在浓HXO3中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行,B项正确;铝箔能与稀HNO3反应放出气体,C项错误;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D项错误。
28.答案:C
解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Zn反应生成含氮氧化物等,不能生成H2,A错误
Fe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阻止进一步反应,B错误
稀H2SO4电离出H+,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与Fe2+反应生成NO,NO在试管口遇O2生成红棕色的NO2 ,C正确。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生成Fe2+,与KSCN溶液不反应, D错误。
29.答案:C
解析: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加入3KNO 后,由于溶液中有H +存在,故会发生如下反应: 3382Cu H NO +-++22324Cu NO H O ++↑+。
加入243()Fe SO ,也会使铜粉的质量减少,但无气体逸出,故答案选C 。
30.答案:A
解析:43NH HCO 、4NH Cl 与强碱共热会产生氨气,故试剂甲不会是水或稀盐酸,B 、D 项错误; 43NH HCO 、4NH Cl 中, 43NH HCO 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2CO ),A 项正确,C 项错误。
31.答案:(1)3mol/L 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通入2CO 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3)33222Cu+4HNO ()Cu(NO )+2NO +2H O =↑浓
(4)将2NO 转化为NO; 2233NO +H O =2HNO +NO
(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的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的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6)acd
解析:(1)分析装置图可知,⑤的作用是收集NO,所以③中试剂为3mol/L 稀硝酸;则④中试剂为浓硝酸;为防止2NO 逸出污染空气,装置⑥中应盛放氢氧化钠溶液。
(2)由于装置中的空气能氧化NO 而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滴加浓硝酸之前需要通入一段时间2CO 赶走装置中的空气,之后要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防止反应产生的NO 气体逸出;
(5)NO 被氧化后生成红棕色的2NO ,所以可从气体是否变为红棕色来证明浓、稀硝酸是否氧化了NO 。
32.答案:(1)无; 烧瓶中有空气,可以将产生的NO 氧化成2NO ; 无色的NO
(2)①液面与橡皮塞接触(或A 侧管中恰好充满液体)
②铜丝上有气泡产生
(3)①当反应产生的NO 气体将稀硝酸排入U 形管B 侧管内,使铜丝圈与稀硝酸脱离时,反应立刻停止; 在U 形管A 侧管内可观察到无色NO 气体
②U 形管B 侧管内的稀硝酸又回到A 侧管中,分液漏斗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解析:由于NO 易被空气中的2O 氧化成2NO (红棕色),所以在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常规实验中,很
难观察到无色NO 气体的生成,而是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本题图II 装置提供无氧气环境,使NO 能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33.答案:1.E→F→C→D x
2.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
3.+-2+222MnO +4H +2Cl ===Mn +Cl +2H O ↑△
4.氢氧化钠固体或碱石灰或生石灰等;
5.吸收水蒸气,干燥氨气;
6.3Cl 2+8NH 3→N 2+6NH 4Cl 解析:1.Cl 2从左向右流动,NH 3从右向左流动,装置A 是氯气的发生装置,产生氯气后,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混有的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