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作用课后作业带答案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15273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0.png)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关于人际沟通技巧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际沟通技巧都与人的“传播器官”有关B.包括语言的、非语言的、借助网络媒体的方式方法C.一般用说、听、看、问、答、表情、动作等方式来表达D.是指在人际沟通活动中为有效达到预期目标而采用的方法E.包括语言器官、听觉器官、视觉器官【答案】 A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C.学校领导者的亚文化D.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答案】 D3、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是( )。
A.人际排斥B.人际吸引C.人际合作D.人际竞争【答案】 A4、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地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C.专家型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D.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答案】 C5、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
A.巴班斯基B.赞科夫C.加里宁D.凯洛夫【答案】 B6、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班级活动D.个人活动【答案】 B7、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A.没有疾病B.身体壮实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D.心理素质高【答案】 C8、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卢梭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答案】 A9、李太太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她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焦虑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答案】 B10、糖尿病干预的过程评估指标包括A.医务人员培训百分比B.高危人群行为改变率C.开展糖尿病管理社区的百分比D.糖尿病患者建档率E.糖尿病转出百分比【答案】 A1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
A.实践活动B.认识活动C.课外活动D.兴趣活动【答案】 B12、课程计划的中心是( )。
普通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257ba4aeaad1f347933f45.png)
第一章1、心理与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心理不同于行为,又和行为有密切联系。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2、人的意识与无意识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总之,无意识活动也是人反映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
人借助于它来回答各种信号,而未能意识到这种反应的整个过程或它的个别阶段。
在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是紧密联系着的。
意识和无意识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9、小脑有哪些功能?答:小脑功能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功能;与某些高级的认真功能也有关系;小脑损伤后,一些简单的动作也无法做出且会产生口吃,阅读困难等。
10、什么叫边缘系统?它在人的心理行为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答:在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有一些结构,它们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叫边缘系统;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以及丘脑、丘脑、丘脑下部、中部内侧被盖等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有;支配动物的喂食、攻击、逃避危险、配偶活动等边缘系统中的海马在记忆中起重要作用,海马损坏,空间信息记忆和时间编码功能就会被损坏;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与情绪有密切关系;其中的扣带回与注意有密切的关系。
11、试述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答:◆ 初级感觉区:它们(眼睛、耳朵、皮肤表面和内脏)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
◆ 初级运动区: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即布鲁德曼第4区,称为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
它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综合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综合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e3efe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d.png)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综合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B.谈话祛C.讨论法D.练习法【答案】 C2、学校教育产生于()。
A.奴隶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末期C.封建社会初期D.原始社会末期【答案】 A3、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以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别()A.机能主义心理学B.行为主义心理学C.构造主义心理学D.入本主义心理学【答案】 C4、下列关于小学生教育具体任务表述中,正确的是( )A.教师无需培养学生学习的正确姿势B.教师暂时无需培养学生自我意识C.要培养学生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D.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可以等他们长大后在培养。
【答案】 C5、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
(2009-05)A.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B.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C.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D.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答案】 A6、( )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透明度【答案】 B7、身高组别体重指标主要用于评价儿童健康状况的A.近期营养状况B.远期营养状况C.心理健康D.智力发育E.体能状况【答案】 A8、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是以()的发表为标志的。
A.《大教学论》B.《民本主义与教育》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话》【答案】 C9、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答案】 D10、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答案】 D11、以科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是( )。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20924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6d.png)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1.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
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
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
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2.如何理解意识的局限性和能动作用?意识经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是外部世界的镜像。
由于我们感觉器官的限制,有许多作用于的感觉器官的的事物和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
第二,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的事物视而不见。
第三,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还有人认为意识的局限来源于认知加工过程。
人们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
经过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在同意时间内意识到更多的事物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性:人们感知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人们可以感知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
意识不是被动的反应世界,人们可以有限的超越外部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构建他们的意识内容。
3.睡眠分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睡眠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
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
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
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梦的解释(1)精神分析观点。
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
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
《意识的作用》课后练习
![《意识的作用》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4eb0a73a26925c52cc5bf66.png)
《意识的作用》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于2013年10月6日至10月15日在天津举行。
本届运动会吉祥物的表现形式借鉴了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地域文化风格与特色。
吉祥物的创作设计说明()A.艺术创作来源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B.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规律的约束C.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2.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①月亮绕地球转②新陈代谢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⑧苹果落地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⑩水往低处流A.①②⑨B.③④⑧C.⑦⑧⑩D.②④⑥⑦3.“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
”右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4.为了完成我国航天员太空行走的航天壮举,我国科学家做了长期、精心的准备,制订了周密的方案。
这说明()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独立性③意识活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④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这世界上至少有一个地方你可以控制——那就是你的心境……”这句话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6.中国画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通过“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
中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A.意识能够直接反作用于物质世界B.意识活动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C.画家的意识活动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D.意识可以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活动7.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这对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满怀豪情地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激励和鼓舞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各族干部群众、广大救援人员和全国各族人民信心百倍地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全面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1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5.1意识的本质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02762f3968011ca3009155.png)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物质
探 索 世 界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意识的本质
意识
意识的作用 常考原理(世界观+方法论)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2.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实事 求是。
先有物质, 后有意识;
唯 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主
3.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 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 识,意识依 赖于物质。
义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先有设计图,后进行施工,这是否违 反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1.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目的性 计划性 主动创造性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 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不 见得与外在的物质生活有紧密的联系。真正快乐 的力量,来自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来 自于对理想的憧憬,也来自于与良朋益友的切磋 与交流。 "神于天,圣于地"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 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 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 很多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 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于丹 个大地上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不是大脑)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61c4cd4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5.png)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请谈谈你对“探究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第二题题目:简述牛顿第三定律,并提供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该定律的应用。
如果学生对你的解释表示疑惑,你会如何进一步解释以帮助他们理解?第三题题目:假设你正在教授“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物理概念,班上有几位学生对于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如摩擦力做功)感到困惑。
在面试中,请描述你会如何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
第四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学生参与度。
第五题题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请结合具体例子说明。
第六题题目:假设你是一位即将担任高中物理教师的考生,请谈谈你对“新课程改革”中物理学科教学目标的看法,并结合实际教学谈谈你将如何实施这些教学目标。
第七题题目:请结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谈谈你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第八题题目:请解释什么是简谐振动,并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视为简谐振动的例子。
此外,请说明简谐振动的特征,并解释为什么这些特征对于理解物理学中的振动和波动至关重要。
第九题题目:请谈谈你对“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举例说明你是如何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能力的。
第十题题目: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时,如何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请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并说明这个例子是如何体现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的。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根据以下教学背景和要求,设计一堂关于“力的相互作用”的高中物理教学课。
教学背景:《力的相互作用》是高中物理教材中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主要讲述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
《坐井观天》PPT课件共(26张PPT)
![《坐井观天》PPT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df713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62.png)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一听,课后 续编这个故事。
回答 上节课老师已经跟大家共同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生词,重点字词的解释,词类活用以及语法现象。这节课老师将重点跟大家一起探讨本篇课文的详细内容。
故选:A。 4)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做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分)
课文解读
大家知道一百多里是有多远吗?
•一里=500米
•一百里=50000米
课文解读
小鸟从天上来为什么落在井沿上?说明什么?
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路,口渴了,要喝水, 所以落在井沿上。
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说明天很大。
课文解读
第二次对话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 得很哪!”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 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水井 二、教学重难点:
【解析】本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①:漫画反映的内容不是美国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美国错误地发挥主观能动 性,①不符合题意。
井 井沿 【解析】A符合题意,漫画中“在人生的道路上,帮助你的有两个,你的朋友搀扶你,你的对手激励你”,这说明朋友和对手在帮助个人成长这个问题上是一对矛盾的双方,并且在一
课文解读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还用飞那么远吗?”
“还用飞那么远吗”的意 思是“不用飞那么远”。
反问句
“大话”指前文小鸟说的话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 大,不用飞那么远。
这个反问句体现出青蛙的自负,在青蛙眼里,天 只有井口那么大,他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课时作业7:5.1 意识的本质
![课时作业7:5.1 意识的本质](https://img.taocdn.com/s3/m/67b598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6.png)
意识的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以下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社会的直接产物C.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2.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有30多个婴儿是由各种兽类哺育成长的,其中狼孩最多。
他们虽然为人所生,但是由于他们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虽然客观存在作用于他们的头脑,但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
这表明( )A.人脑并非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B.意识并非客观存在的反映C.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D.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3.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像人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
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电脑能够模拟人脑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4.下列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是( )①思想意识②人的具体感觉③抽象思维④科学预见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5.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
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
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证明了( )①一切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意识是生物的特殊反应形式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人类可能在100年内实现同外星人接触,而作为地球的主人,人类要做好准备。
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的预测。
这个结论是( )A.是从主观出发的表现B.并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因为未来并不存在C.是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想D.属于科学预测,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7.巴甫洛夫说:“无论鸟翼是多么完美,但如果不凭借空气,它是永远不会飞翔高空的。
2020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5课 第2框 意识的作用作业(含解析)4
![2020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5课 第2框 意识的作用作业(含解析)4](https://img.taocdn.com/s3/m/b8ebd07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d.png)
意识的作用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人生活在现实,思维又使人超越现实;人生活在现在,思想又使人构想未来.这种超越现实、构想未来的能力,就形成了理想。
这表明( B )A.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D.意识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解析] “人生活在现实,思维又使人超越现实;人生活在现在,思想又使人构想未来",表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正确;A 表述错误,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C不符合题意;D表述错误,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维得罗夫斯基教授表示,俄罗斯科学家们经长期观测发现,人体死亡以后,从身体中发放出一种肉眼看不到的物质.如果这种物质有灵性的话,可能就是“灵魂".科学家们称这一结论在尚未得到证实之前,只能是假设。
材料表明( B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灵魂"的本质是反映客观存在的意识③“灵魂说”本质上是二元论的观点④意识具有能动地探索事物本质的能力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 “灵魂”是科学家发现的人体死亡以后,从身体中发放出的一种肉眼看不到的物质,故“灵魂”的本质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非意识,这体现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①正确,②错误;科学家们经过长期观测探索出“灵魂"的本质,这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地探索事物本质的能力,④正确;“灵魂说”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本质属于唯物论,不是二元论,③错误。
3.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挪威小镇Rjukan并不能享受到多少阳光。
那里的人民一年之中有一半时间是生活在黑暗中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向黑暗的冬日说再见,工程师安装了三个定日镜,将冬天的阳光转射到山谷,将城镇广场变成日光浴场。
这表明( C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和物质世界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 人们利用客观条件经过努力将城镇广场变成日光浴场,这表明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②③正确;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造,①错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总是统一的,④说法过于绝对。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带答案全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带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ecda119771fe910ef12df8cd.png)
第二章二、填空3、心理学家一般都同意把学习分为三大领域:(1)认知领域、(2)情感领域、(3)动作领域。
4、加涅将智慧技能学习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五类:(1)辨别、(2具体概念、(3)定义性概念、(4)规则、(5)高级规则。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由潘菽主编的,该书将学习分为(1)知识学习、(2)动作技能学习、(3)智慧技能学习、(4)社会行为规范学习四类。
7、奥苏泊尔根据学习是否有意义将学习分为(1)有意义学习、(2)机械学习;根据意义习得的方式把学习分为(1)接受学习、(2)发现学习。
三、选择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2)、(4)。
(1)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2)望梅止渴;(3)蜘蛛织网;(4)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2、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
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4)的学习。
(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动作技能;(4)态度。
3、小明在2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1)。
(1)言语信息;(2)态度;(3)动作技能;(4)智慧技能。
4、六年级的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1)。
(1)动作技能;(2)概念学习;(3)言语信息;(4)辨别学习。
5、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文单词“book”。
按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1)。
(1)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发现学习。
6、婴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会区分“你”、“我”、“他”,根据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2)。
(1)符号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接受学习。
7、加涅将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三大类,其依据是(4)。
(1)认知复杂程度;(2)知识的内在表征方式;(3)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4)内在的能力和外在的表现。
《意识的作用》教案(精选6篇)
![《意识的作用》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03a65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e.png)
《意识的作用》教案(精选6篇)《意识的作用》篇1【教学要求】1、懂得人能够能都地认识世界2、把握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3、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学重难点】重点:意识的能动作用难点: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有一个梦想”讲授新课: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分析陈新年的案例,让学生感悟出人的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并指出它并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分析一战前德国收购婆罗门石油的案例,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并进行详细些的解释。
教师总结:目的、计划、主动、创造、自觉选择,这些活动都只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人头脑中的活动,因此,这些都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这个世界。
或者说人的意识能够反映这个世界。
多媒体展示抗震救灾的案例,做个过渡。
说明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首先将整个世界划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1、具体指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详细讲解含义,并指出这种指导具有双重性,它可能是正确的指导,也可能是错误的指导;再用人与自然的关系案例证明上述结论。
2、具体指出,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主观世界)指明不同的意识会产生不同的作用,高昂的意志和萎靡的意志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在此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应保持高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的思想。
3、概括指出,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产生消极的阻碍破坏作用;在此针对有些典型错误进行分析:见。
并以此过渡到第三个大问题。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教材40页材料,分析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生阅读教材后,找到三个方面,教师进行概括、总结。
多媒体展示材料,根据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练习;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解题指导。
本课小结:本课主要讲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两个问题。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a6f8920b4e767f5bcfce75.png)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作者:————————————————————————————————日期:1.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
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
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
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2.如何理解意识的局限性和能动作用?意识经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是外部世界的镜像。
由于我们感觉器官的限制,有许多作用于的感觉器官的的事物和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
第二,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的事物视而不见。
第三,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还有人认为意识的局限来源于认知加工过程。
人们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
经过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在同意时间内意识到更多的事物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性:人们感知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人们可以感知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
意识不是被动的反应世界,人们可以有限的超越外部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构建他们的意识内容。
3.睡眠分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睡眠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
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
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
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2019年《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课后习题答案
![2019年《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5dc8d8770bf78a65295499.png)
第一单元练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D4.B5.B6.C7.C8.C9.D 10.D11.A 12.B 13.C 14.C二、材料分析题1.在一次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讨论会上,老师们积极发言。
王老师说“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文体活动,多上文体课。
”李老师说:“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运用素质教育的有关知识,分析老师们的发言。
分析:材料中两位教师的认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误解。
(1)王老师的认识是对素质教育形式化和内容的误解,片面的理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过程“多开展文体活动,多上文体课”的确能培养学生体育和美育的发展,但他却忽视了智育、德育等其他方面的发展,这并不符合素质教育当中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另一方面,教育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2)李老师的看法是对考试的误解。
考试的形式不只包括百分制考试,并且考试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应试教育中使用其作为学习的目的。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倡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但这并不是说要完全的摒弃“考试”,而是要将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手段,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
2.在一次写作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说说“我的理想”,这时一个小男孩举起了手,怯怯地说:“我的理想是做一只老鼠……”课堂上的学生哄堂大笑,老师说:“理想是美好的、崇高的,不能是大家反对的,坐下吧!”小男孩哭得很伤心。
十年后,小男孩长大了,给这位老师寄去了一封信:“我的理想是做一只老鼠,搬走所有的黑暗,给世界无限的光明;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小偷,偷走夏日的酷暑,冬日的严寒,把舒适留给人间……”这位老师懊悔不已。
浙江心理试题及答案
![浙江心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8aba3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7.png)
浙江心理试题及答案1.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感觉属于感性认知阶段,知觉属于理性认识阶段。
(×)3.感觉和知觉是先后进行的,先有感觉,然后才有知觉。
(×)4.相同的刺激可以引起相同的感觉,但却会引起不同的知觉。
(√)5.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信息干扰引起的。
(√)6.鲁班因为茅草割破手而发明了锯子,牛顿从苹果落地而联想到地球引力,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都是原型启发的典型例证。
(√)7.定势对问题解决只能起到妨碍作用。
(×)8.熟练地阅读课文、熟练地骑自行车等活动中的注意都是有意注意。
(×)9.“平时做作业像考试一样认真,考试时就能像做作业一样轻松。
”这种培养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是情境想象法。
(√)10.“爱屋及乌”生动地体现了情感的感染功能。
(×)11.完成较高难度任务时,要取得最佳工作效率,动机水平最好处于较高水平。
(×)12.性格俗称为性情、脾气。
(×)13.意志对行为的调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二是执行。
(×)14.能力的“独立因素说”是由桑代克提出的。
(√)15.构成人际关系的基本成分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16.品德是自觉意志的结果,是个体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养成和形成的行为习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强调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完整结构,反对把意识、心理分解成元素的心理学派是( B)。
A.构造主义 B.格式塔心理学 C.机能主义 D.行为主义2.( C )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往往被视为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A.条件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强化 D.操作活动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种现象是( A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像 D.联觉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属于(C )A.形象记忆 B.语词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5.教师根据学生的言语行为表现来推断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体现了思维的( D )。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8:5.2 意识的作用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8:5.2 意识的作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bd3fc36edb6f1afe001f65.png)
意识的作用一、选择题1.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先生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以下哲学道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的是( )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C.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2010年至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
从唯物论角度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反映了( )①意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②意识活动的内容是主观的③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④意识活动的形式是客观的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4.《左传·曹刿论战》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说:“作战是靠勇气的。
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失了。
”从哲学上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的是( )A.哲学是指导处理实践的艺术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大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D.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5.2012年2月27日下午,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举行。
之所以开展这项行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①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能动作用②错误的意识会阻碍社会的发展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④落后、腐朽的文化对人有消极的影响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③6.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得出惊人发现,光线也能扭曲物质。
聊城中小学教师笔试真题2024
![聊城中小学教师笔试真题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ad657b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c.png)
聊城中小学教师笔试真题2024(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师应运用一些心理效应提升自身的威信,比如,当学生犯错误时,应先避开问题的实质,把学生从犯错误的阴影中带出来,然后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服教育,这利用的是()。
A.名片效应B.自己人效应C.超限效应D.南风效应【答案】:D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构成。
A.规则和技能B.意识和能力C.认知策略D.经验和方法【答案】:A3.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记住教学内容,老师经常会传授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把材料缩简成歌诀等,这属于()。
A.时间管理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答案】:D1/ 154.它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但却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我们称这种课程为()。
A.潜在课程B.开放课程C.公开课程D.显性课程【答案】:A5.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策略不能与具体的学习方法截然分开,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B.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C.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D.学习策略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答案】:D6.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 eye”和“ ball”后学习“ eye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D.负迁移【答案】:B7.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他认为管理儿童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
A.保证教学的秩序B.提高教学的效率C.维持教室的整洁D.保证教学的质量2/ 15【答案】:A8.我国明朝创立吏事制度,实行积分法,将八股文确定为固定的考试文体。
《创意车模大赛二》(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科学冀人版
![《创意车模大赛二》(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科学冀人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4ad50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d.png)
-设计并制作一款太阳能电动车模,分工如下:甲负责设计,乙负责制作,丙负责调试,丁负责总结报告。
-提交材料:设计图纸、制作过程照片、团队成员互评表等。
-总结报告:介绍了团队合作的过程,分享了各自在项目中的收获,以及对今后合作的建议。
板书设计
①车辆模型基本结构
-车架:支撑和保护作用
-动力系统:电机、电池
4.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宽知识视野。通过反思总结,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然而,本次教学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值得我反思:
1.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对车辆模型的设计原理掌握不够扎实,导致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检查,确保他们在实践前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
-传动系统:齿轮、传动带
-悬挂系统:连接车轮和车架
-控制系统:遥控器、接收器
②影响车辆运动的因素
-重力
-摩擦力
-动力
-空气阻力
③创意车模设计方法
-了解设计需求
-收集灵感
-绘制草图
-制作原型
-优化改进
④车辆模型制作技巧
-选择合适的材料
-精确切割和打磨
-装配与调试
-涂装与装饰
⑤团队合作与沟通
-分工合作
-沟通协调
核心素养目标
二、核心素养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工程设计方法进行创意车模的设计与优化;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沟通协调、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对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感知。通过以上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科学原理,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2 运动的规律性 教学设计
![2.2 运动的规律性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f9092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9.png)
高二年级政治教案二、新课学习(30分钟)我们这节课学习运动的规律性,那什么是运动呢?依据学生回答,得到运动的含义。
探究一: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1、谈谈你对《周易》中这句话的理解?2、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总结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探究二: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22页的阅读与思考,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1、上述观点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总结: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探究三: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找到运动的含义。
1.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探究问题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第二个问题,完善答案3.学生展示1.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探究问题2.学生展示第二课时: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22页的阅读与思考,回答问题:人类根据什么发现或制造出新的元素?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总结规律是含义。
追问规律的特征(PPT展示名言和图片)总结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探究四:请同学们结合23页的阅读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探究五: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23—24页的阅读与思考,回答问题:比较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人们应如何实现自己的目的?1.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探究问题2.学生展示1.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探究问题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第二个问题,完善答案3.学生展示1.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探究问题2.学生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的作用课后作业带
答案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课时作业意识的作用
1.台湾作家林清玄写了一首诗: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明见雪,智者观白。
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解析:C 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说明了人认识世界是能动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因此应选C项。
A、D两项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认识事物,而不是改造世界,所以B项也不能选。
2.下列说法直接体现意识反作用原理的是( )
①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再就业②建筑工人按设计图建造大楼③奥运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强国梦而奋斗④根据我国东西部存在巨大差距的现实,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A ④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舍去。
3.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是要大力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支柱。
”讲话蕴涵如下哲理( )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
C.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解析:D 材料中,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强调了发扬长征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作用,体现了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D项正确;A项和题意无关,B项说法笼统,不同性质的意识具有不同的反作用;“意识的决定作用”说法错误,C项不选。
4.根据我国国情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节约能源法》作了修改,修
改后的《节约能源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反映了( )
A.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和利用规律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D.正确的意识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解析:B A项观点错误,规律不能被创造;C、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根据我国国情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规定“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见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故选B项。
如果把实际情况比作“地形”,理论就是“地图”。
当实际情况发生很大变化时,我们不要期望按照“地图”来修正“地形”,而只能是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
据此回答5、6题。
5.从哲学上看,“地形”与“地图”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B.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
C.前者是有规律的,后者是无序的
D.前者是社会现象,后者是自然现象
解析:A “地形”指客观实际,“地图”指客观实际在人脑中的反映,即意识,故选A项。
二者关系中,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C、D三项均不选。
6.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的哲学依据正确的是( )
①认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②物质决定意识③主观必须与客观相符合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D 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①是错误命题。
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7.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
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防灾减灾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这表明( )
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③正确的意识是我
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④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C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而不是正确的意识,③说法错误。
①与题意无关。
②④正确。
8.漫画中的做法( )
A.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C.坚持了按规律办事
D.没做到有目的、有计划
解析:B 漫画体现出民意调查并不是真实的,不能反映民意,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9.《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海南岛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简析如何把海南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真正将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海南岛建设好。
③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