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熟语
成语熟语积累
![成语熟语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13ae3c8383d049649b6658c3.png)
1.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爱”,同情;误:喜爱。
2.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重视;误:再次。
3.百战不殆: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
形容善于用兵。
“殆”,危险;误:失败。
4.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
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暴”,残害;误:残暴。
5.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经”,正常;误:经常。
6.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刊”,修改;误:刊登。
7.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
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喻”,使明白;误:作比喻。
8.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议”,理解;误:议论。
9.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已”,停止;误:已经。
10.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速”,邀请;误:迅速。
11.不学无术: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学”,学问;误:学习。
12.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训”,准则;误:教训。
13.差强人意:大致上还能够使人满意。
“差”,稍微;误:不合。
14.长治久安:形容国家长期太平、安定。
“治”,太平;误:治理。
15.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充”,塞住;误:充满。
16.错落有致:事物安排布置参差不齐而别有情趣。
“致”,情趣;误:景致。
17.罪不容诛:罪大恶极,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诛”,处死;误:原谅。
18.党同伐异:指结帮分派,偏袒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党”,偏袒;误:党派。
19.伐功矜能: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
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伐”,炫耀;误:讨伐。
20.罚不当罪:处罚和罪行不相当,指惩罚过轻。
“当”,相当;误:应当。
21.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
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文”,仪式;误:文章。
22.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夷”,平常人;误:外人。
成语中的熟语
![成语中的熟语](https://img.taocdn.com/s3/m/01044d32f121dd36a32d82ab.png)
成语中的熟语本文是关于成语中的熟语,感谢您的阅读!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2、一不做,二不休3、一失足成千古恨4、一动不如一静5、一物降一物6、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一蟹不如一蟹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9、一棍子打死10、一鼻孔出气11、十目所视,十手所指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13、丁是丁,卯是卯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15、人怕出名猪怕壮1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17、三折肱为良医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0、万变不离其宗21、上天无路,入地无门22、上不着天,下不着地23、上梁不正下梁歪24、山雨欲来风满楼2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27、千里送鹅毛2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0、小不忍则乱大谋31、井水不犯河水32、天下乌鸦一般黑33、天有不测风云34、无风不起浪35、无可无不可36、无事不登三宝殿37、五十步笑百步38、不以一眚(shěng过错)掩大德39、不经一事,不长一智40、不能越雷池一步41、不能赞一辞42、不登大雅之堂43、不寒不流,不止不行44、日月经天,江河行地45、牛头不对马嘴46、月晕而风,础润而雨47、勿谓言之不预也48、风马牛不相及49、文武之道,一张一弛50、心有余而力不及51、心有灵犀一点通5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53、以其昏昏,使人昭昭54、书生气十足55、可望而不可即56、平地一声雷57、打肿脸充胖子58、东风压倒西风59、只见数目,不见森林60、四体不勤,五谷不分6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6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6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64、宁为鸡口,不为牛后6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6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67、有过之而无不及68、有眼不识泰山6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70、百足之虫,死而不僵71、死马当活马医7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73、毕其功于一役74、过五关,斩六将75、过屠门而大嚼76、此地无银三百两77、当面锣,对面鼓78、岁寒知松柏79、先下手为强80、行百里者半九十81、杀鸡焉用牛刀82、庆父不死,鲁难未已83、闭塞眼睛捉麻雀84、迅雷不及掩耳85、如入无人之境86、如堕五里雾中87、来而不往非礼也88、来者不善,善者不来89、吹皱一池春水90、言者谆谆,听者藐藐91、弃之如敝屣(xǐ)92、快刀斩乱麻93、初生牛犊不畏虎94、拉大旗作虎皮95、呼之即来,挥之即去96、鸣鼓而攻之97、依样画葫芦9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99、树欲静而风不止100、牵一发而动全身101、是可忍,孰不可忍102、冒天下之大不韪103、看菜吃饭,量体裁衣104、独木不成林10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10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07、既来之,则安之108、换汤不换药109、病急(笃)乱投医110、盛名之下,其实难副11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12、道高一尺,魔高一丈113、惺惺惜惺惺114、惶惶不可终日11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116、置之死地而后生117、解铃还须系铃人118、漫上不漫下119、疑心生暗鬼12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21、覆巢无完卵122、醉翁之意不在酒123、嘤其鸣也,求其友声124、群起而攻之125、窥测方向,以求一逞126、破天荒127、马后炮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成语和熟语
![成语和熟语](https://img.taocdn.com/s3/m/238a2c0c7cd184254b35359a.png)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绘声绘色: 绘:描绘,描摹。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权宜之计: 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街谈巷议: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是个名词,不是动词)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多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焚琴煮鹤: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举重若轻”是形容深谋远虑,胆魄过人,面对困难、险境时从容不迫,应对自如,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之气概。
开弓没有回头箭:比喻事情一旦开始了,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就要坚持到底!
破镜重圆: 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反唇相讥: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
剃头的挑子一头热:仅单方面有兴趣或热情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打牙祭:打牙祭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顿有荤菜的饭,后来泛指偶尔吃一顿丰盛的饭。
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好的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褒义词
述而不作:只是阐明前人的成说;自己并无创新之见。
十室九空:室:人家。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 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形容天下太平。也说海晏河清。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常考成语(熟语)汇编》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常考成语(熟语)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6ac4489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0.png)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常考成语(熟语)汇编》1.峥嵘岁月:指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当旺盛时期。
形容年轻有为,才华横溢。
3.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4.忸怩不安:指因不好意思而心里慌乱。
5.图穷匕见:借指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露出来了。
6.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7.并行不悖:指同时进行而互不违背。
8.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
9.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殒,死亡。
恤,顾惜。
10.摇头摆尾:形容得意或轻狂的样子。
11.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12.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大,完全不同。
13.生杀予夺:指当权者掌握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任意处置的权力。
14.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15.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16.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
17.不同凡响: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
18.一鼓作气:指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1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夙,早。
兴,起来。
20.对酒当歌:原意是讲人生短暂,应有所作为。
后也指及时行乐。
21.周公吐哺:周公在吃饭时曾多次吐出食物停止进餐,迫不及待地接待贤士。
形容求贤心切,后用作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范。
22.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23.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24.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25.游目骋怀:指放眼四望,舒展胸怀。
26.逝者如斯:时间就像这奔腾的河水一样,不停地流逝。
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27.明月清风:形容清雅怡人的夜色。
也形容远离世俗的悠闲生活。
28.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29.富丽堂皇: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等宏伟华丽、气势盛大。
成语熟语的运用详解课件
![成语熟语的运用详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a82b7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e.png)
拓展
近义词
在成语或熟语中,有些词具有相似的意思,可以互相替换使用,例 如“不毛之地”和“荒无人烟”。
多义词
有些成语或熟语中的词具有多个意思,需要在具体语境中理解,例 如“登峰造极”既可以表示达到最高水平,也可以表示做出极端行 为。
反义词
在成语或熟语中,有些词具有相反的意思,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例 如“人山人海”和“荒无人烟”。
风马牛不相及和毫不相干 两者都表示没有关联或关系,但“风马牛不相及”常用于 比喻毫不相干的事物或毫不相干的人,“毫不相干”则表 示一点关系也没有。
空穴来风和捕风捉影
两者都表示没有根据的传闻或谣言,但“空穴来风”常用 于表示事出有因,有根据的传闻或谣言,“捕风捉影”则 强调没有根据地猜测或虚构。
反义词区分
众的掌声。
案例三
某人在交流中灵活运用成语熟语, 比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三 思而后行”等,让对方更好地理 解自己的意思,达到了良好的沟 通效果。
成语熟语的常见错误和纠正方 法
06
常见误
01
望文生 义
把成语的意思理解为字面上的 意思,而不是真正的含义。例 如,把“胸有成竹”理解为“ 胸怀里有竹子”,而忽略了其 比喻的含义“心中有谋划、计 划好了的事情”。
文化内涵
1.B 成语和熟语多数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反
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学 习和使用成语和熟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 承中华文化。
形式多样
1.D 成语和熟语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由四个字
组成,如“一箭双雕”,有的由五个字组成, 如“井底之蛙”,还有的由更多字组成。
成语熟语的分类和构成
02
分类
通过比喻手法,用熟悉 的形象来解释不熟悉的 含义,能够使表达更加 生动形象。
学生必备的熟语成语大全
![学生必备的熟语成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20ecdaa7c1cfad6185fa746.png)
学生必备的熟语成语大全1、朝里无人莫做官——旧时俗语。
意思是,没有靠山,事办不成。
2、嗔(chēn)拳不打笑面——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
3、陈谷子烂芝麻——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4、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
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
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6、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能把事情办好,反而把事情弄坏。
多用来指斥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
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
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
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8、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
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
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10、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兴:兴致,兴趣。
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11、秤砣虽小压千斤——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
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12、吃不了兜着走——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
13、吃力不讨好——讨:求得。
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
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14、吃粮不管事——只拿钱不做事。
比喻工作不负责。
15、吃软不吃硬——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对好言好语,可以听从。
形容个性顽强,不怕强硬。
16、吃一堑,长一智——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
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17、吃硬不吃软——好言好语不听从,态度一强硬,反使屈从了。
形容人的外强中干,欺软怕硬。
18、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比喻贪心不足。
19、尺蚓穿堤,能漂一邑——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
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会引起大祸。
2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短:不足,长:有余。
熟语
![熟语](https://img.taocdn.com/s3/m/9c821d918762caaedd33d427.png)
成语的来源
4、口头俗语 民间俗成的成语一开始可能产生于口语,后 来被人广泛地引用,然后以书面的形式固定并流 传下来。
铁树开花 投鼠忌器 水到渠成 利令智昏 七上八下 三心二意 一干二净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语的结构
成语内部的语法结构复杂,一类是单一结构, 即成语内部凝固成一团,不能分析它的语法结构 。 慢条思理 乱七八糟 逃之夭夭 一塌糊涂 另一类是复合结构,它一般是由前后两部分 组成的结构。
练习
3、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委屈求全 黄粮一梦 礼上往来 得泷望蜀 重蹈复辙 淹没无闻
响扼行云 濯发难数
答案
委曲求全 黄粱一梦 礼尚往来 响遏行云 得陇望蜀 重蹈覆辙 湮没无闻 擢发难数
二、惯用语
惯用语
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它结构形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与成语形成了鲜 明的对照。 长舌妇 走过场 炒冷饭 傍大款 唱白脸 穿小鞋 拍马屁 吹牛皮 扣帽子 泼冷水 戴高帽 吃定心丸 捅马蜂窝 放空炮 唱空城记 喝西北风 当电灯泡 打小算盘 钻牛角尖 打如意算盘 赶鸭子上架
惯用语与成语
二者有一定的相似性, 惯用语口语色彩浓,成语书面语色彩浓; 惯用语含义单纯,成语含义丰富。
走江湖 打水漂 捞世界 开小差 吃错药 吊胃口 滚雪球 打圆场 开小灶 炒鱿鱼 背黑锅 走后门
惯用语的核心部分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 其他格式的。 动宾式:耍花招 走后门 走过场 碰钉子 偏正式:闭门 羹 下马威 铁饭碗 主谓式:天晓得 生米煮成熟饭 并列式:假大空 个别也有四个音节和五个音节的。 戴高帽 捅马蜂窝 吃定心丸 捅马蜂窝 唱空城记 喝西北风 八九不离十 不管三七二十一
现代汉语词汇组成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https://img.taocdn.com/s3/m/3234346927284b73f2425034.png)
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 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解析】
“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
碌,不避风雨。适用对象是人而非物。
例4
(2010· 辽宁)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 ,理应专注于科学文 ....
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 读不下去了。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 1.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一般由 四字组成。成语有如下特点:结构相对定型性;意义的整体性; 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形成的历史性;内容和形式的固定性等。
成语的来源: ①寓言故事的缩写。如:叶公好龙、滥竽充 数、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揠苗 助长、点石成金、精卫填海等。 ②历史事件的概括。如:完璧归赵、卧薪尝 胆、怒发冲冠、夜郎自大、图穷匕见等。 ③古诗文语句的摘抄。如:温故知新、诲人 不倦、学而不厌、一鼓作气、举一反三、走 马观花、门庭若市等。 ④历代俗语的演变。如:张冠李戴、锦上添 花、七上八下、一针见血、雪中送炭、趁热 打铁等。
过”。“穿小鞋”是指“使人暗中吃亏”。 “敲竹杠”是含典故的,相传清朝时贩卖鸦 片的人把鸦片藏在竹杠内偷运,官员检查时 敲打竹杠听辨声音,烟贩子马上向官员行贿。 现用来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勒索财物,也比 喻用某种口实抬高价码。 第二,它的结构是固定的,固定性虽不如成 语,但比歇后语和谚语要强,并且以三字格 最为常见。如:开小差、开绿灯、挖墙脚、 踢皮球、抓小辫、翘尾巴、敲边鼓、半瓶醋、 炒鱿鱼、磨洋工、钻空子等等。四字格的也 不少,如:唱对台戏、钻牛角尖、捅马蜂窝、 杀回马枪,等等。五个字或五个字
1.判断加点成语使用正误。 (1)(2011·北京)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 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 ,诗 .... 意油然而生。 (2)(2010·北京)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 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 ,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 .... 了。 (3)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 帘子,当做蔬菜大棚的“棉被” ,这真是一念之差 ,变废为宝。 ....
成语俗语
![成语俗语](https://img.taocdn.com/s3/m/fc02ad890c22590102029d49.png)
考点1:成语(熟语)成语: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四字成语的语法结构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买椟还珠愚公移山万象更新;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并列式:千山万水、画蛇添足;偏正式: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间可加“的”字)。
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
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
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
因为成语有多种意义,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熟语:是习用的词的固定组合,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
熟语的分类:现代汉语中有些定了型的词组和短语,经常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位来使用,不能随意改变其成分,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警句等,内容十分丰富。
熟语的来源:1、来自民间口语和名人之言2、来自古代书面语3、借自外语熟语举例: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
成语学习-成语熟语精读精背40组
![成语学习-成语熟语精读精背40组](https://img.taocdn.com/s3/m/b5383945dd3383c4ba4cd243.png)
成语熟语精读精背熟语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避其锐气,击情惰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熟语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败军之将,不可言勇/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熟语3: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大勇若怯,大智若愚/东隅已逝,桑榆非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雕虫小技,壮夫不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尔无我诈,我无尔虞。
熟语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熟语5:华而不实,脆而不坚/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熟语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熟语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成语熟语资料
![成语熟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d8a85faaeaad1f346933f6b.png)
经典成语识记学案1.哀而不伤: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犹不及之处。
2.哀鸿遍野: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是。
3.爱屋及乌:因喜爱一人而喜爱有关的人或物。
4.安常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满足于现状。
5.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6.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7.安之若素:对窘困、危险境遇不在意,心情平静如常。
也指对错误言行听之任之。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9.按图索骥:按线索寻找/办事拘泥于教条。
10.暗度陈仓:指称作战时正面迷惑,侧面突袭的策略。
还比喻暗中进行隐秘活动。
11.嗷嗷待哺:多指天灾人祸受饥的悲惨情景。
12.百身何赎: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13.班荆道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14.坂上走丸:像斜坡滚弹丸,形势发展很快。
15.抱残守缺:守住陈旧残缺的东西不放。
(贬)16.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有谋,冒险行事。
(贬)17.暴殄天物: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贬)1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贬)19.杯水车薪:以杯水救车火。
比喻无济于事。
20.筚路蓝缕:架柴车穿破旧衣服去艰苦创业。
21.毕其功于一役: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
22.闭门造车:不问实际,单凭想象处理问题。
23.敝帚千金: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视。
24.鞭辟入里:言辞或文章的道理深刻透彻。
25.鞭长莫及:比喻超出范围,力不能及。
26变本加厉:多形容情况较前更加严重。
(贬)27.表里山河:内有山,外有河。
喻地势险要。
28.别出机杼: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29.别无长物:没多余东西。
形容穷困或简朴。
30.不逞之徒;欲望没满足而犯法或闹事的人。
3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贬义词32.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
褒义词33.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34.不经之谈:荒唐无根据不合道理的话。
35.不胫而走: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个特须重视的熟语(包括成语)
![个特须重视的熟语(包括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9069b1b151e79b8968022642.png)
169个特须重视的熟语(包括成语)01、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
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02、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03、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04、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0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0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
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07、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
08、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
(鞭辟:鞭策;里:里层)。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
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
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现也比喻不经过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12、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
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13、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14、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也指一言不发。
15、不登大雅之堂:大雅:旧时指对文学、艺术有一套“雅正”标准的人;堂:厅堂。
意思是粗俗的文艺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观赏的。
有时也指没有见过大场面的或不配参与大场面的人。
15、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6、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
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7、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
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https://img.taocdn.com/s3/m/90d29574a98271fe910ef9f0.png)
②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 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 起来确实累人。(2004年北京卷)
“文不加点”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 就写成;“点”,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③我们上车时,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我们几套高 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指专家学者或内行人,属 书面用语,如贻笑大方等。
五、不合语法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 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方式,则容易出错。有的成 语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 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如 果对句子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搭配不当的 错误。 2.据介绍,这位盲人并非走后门照顾来的,她在美国 女子1500米奥运选拔赛中名列第三,许多明眼运动员 只能望其项背。(《意林》2004年第11期第60页) 其用法是多用于否定句中。句中要表示的意思 是许多明眼运动员比不上她,所以应改为“许多明 眼运动员难以(或“不能”)望其项背”。
成语误用的原因
一、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 义。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发展变 化过程中,它的本义已经不复存在,而只保留了它 的引申义。因此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使用 时一定要弄清成语的确切含义,切忌望文生义 。 ①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 这不是差强人意吗?(1993年、2002年春季、2004年全国一、湖北卷) “差强人意”意思是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是稍微、较、尚之意,如差可告慰等。
六 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 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 例: 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 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 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只能对己。
高考语文 成语熟语解释素材
![高考语文 成语熟语解释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0dd09c2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5.png)
语文成语熟语解释1.不足为训:不能当作X例或法那么。
2.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3.惨淡经营:煞费心思,着意布置、谋划和管理某项事业。
4.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
5.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6.改弦更X:弦的松紧与调的高低不合,应收紧或放松,使声音和谐。
引申为改革变更。
7.耿耿于怀:对所经历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牵挂心怀。
8.起死回生:救活垂危的人。
形容医术高明。
9.苦心孤诣:用心良苦,造诣极深。
用以称许刻苦钻研学问、创造业绩为他人所不及者。
10.身临其境:亲自到某个地方,应与“设身处地〞相区别。
11.文不加点:写文章不用涂改就很快写成。
形容文思敏捷。
12.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首先遭遇灾难。
13.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14.两小无猜:指幼年男女天真无邪,相处融洽。
15.目无全牛:古代有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所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之后,技艺大进,动刀时只看到皮骨的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后因以“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
典出《庄子·养生主》。
16.紧锣密鼓:多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X的舆论准备。
17.明日黄花:指过了重阳赏菊日的菊花,比喻一旦时过境迁,那么徒然感慨。
18.祸起萧墙: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19.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20.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21.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22.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23.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容易误用为贬义。
24.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
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熟语成语
![熟语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ba3316531ed9ad51f01df23e.png)
[哀莫大于心死]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意志消沉和丧失进取心。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易:变易,转变。
安定和危难可以互相转化,灾祸和幸福可以互相促成。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人们在从事某种事业的过程中,在表现才能和智慧方面,各自大显身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竿头:竹竿的顶端。
原意是指修行到最高境界,再上一步才能成正果。
比喻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不能满足,还要求向上。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百闻不如一见]闻:听。
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形容眼见比耳闻可靠。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也指某种恶势力被摧垮后余孽尚存。
[版版六十四]宋代铸钱每版以六十四文为定数,不得增减。
形容刻板守旧,不知变通。
[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饱人不知饿人饥]比喻处境顺利、优越或个人愿望得到满足的人,不理解处境困难、恶劣或个人愿望不得实现的人的苦衷。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整天吃饱了饭却一点心思也不用。
形容无所事事。
[报喜不报忧]只报告使人高兴的事,不报告忧愁的事。
[抱佛脚]事到临头才求神拜佛。
形容平时不作准备,事急才仓促应付。
[卑之,无甚高论]要多谈当前可行的事,不要妄发过高的空论。
后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表示对所处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
形容满足现状,甘居中游,不求进取。
[彼一时,此一时]彼:那;此:这。
时间不同,情况不同。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那是一种是非观念,这也是一种是非观念。
指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来观察,用不同标准来衡量就会有不同的是非标准。
[毕其功于一役]将本应分期分批做的事情一举全部完成。
[闭门羹]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也指造访时主人不在家。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
后人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办事只凭主观想象,不管客观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就意味着能准确地理解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并能妥当运用。
考查是往往将熟语运用中正误选项相杂,这就需要具备结合给定语境辨析熟语的能力。
辨析熟语运用中主要出现的错误类型。
一、望文生义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
有些成语有古今意义。
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中,它的本义已经不复存在,而只存在它的引申义,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容易犯“舍本逐末”的错误。
也有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
命题者故意让考生望文生义,错用成语。
二、误用褒贬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是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截然不同。
因此,我们在运用的时候,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词,用于批评、贬斥的使用贬义成语。
否则成语使用就不恰当了。
命题者却故意贬词褒用,或者褒词贬用,要注意辨析。
三、搭配不当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很容易出错。
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固定的规则不能违背,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本身不能带宾语等等。
四、用错对象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对象和“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故意弄错。
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以及特定的“方向性”就会出现毛病。
五、重复赘余重复赘余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语境中的一些词语的含义与成语的含义重复。
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
造成整个句子重复啰嗦的毛病,如果不加仔细辨解,就会发生误判。
【例如】浑身…………遍体鳞伤人民…………生灵涂炭居室…………蓬荜生辉六、谦敬错位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对自己,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对别人。
如果辩词不准,就会导致词语谦敬错位。
【例如】我们…………不耻下问我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我们要杜绝在公共场合信笔涂鸦的问题七、自相矛盾有一些成语,由于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它的意义,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使它的意义与句子的部分表达的语意产生矛盾。
【例如】1、亡羊补牢,为时太晚。
2、他不置可否,发表了批评意见。
第一类、望文生义误用字面意义。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
有些成语有古今意义。
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中,它的本义已经不复存在,而只存在它的引申义,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容易犯“舍本逐末”的错误。
也有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
命题者故意让考生望文生义,错用成语。
例如: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中误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错误的,对下面这些成语,要注意防止望文生义,误用字面意义:1.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3.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4.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5.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6.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7.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8.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9.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10.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11.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12.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资料补充其他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火中取栗、从长计议、耳提面命、不足为训、可圈可点、三人成虎、不刊之论、文不加点、海外奇谈、曾几何时、首当其冲、屡试不爽、不忍卒读、危言危行、如履薄冰、胸无城府、胸无宿物、要言不烦、不赞一词、俾昼作夜、妙语解颐、明日黄花。
持之有故、罪不容诛、久假不归、坐地分赃、登堂入室、如坐春风、不名一钱、目无全牛、差强人意、万人空巷、振聋发聩、涣然冰释、细大不捐、存而不论、不绝如缕等。
第二类、褒贬颠倒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是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截然不同。
因此,我们在运用的时候,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词,用于批评、贬斥的使用贬义成语。
否则成语使用就不恰当了。
命题者却故意贬词褒用,或者褒词贬用,要注意辨析。
褒词误用贬义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贬词误用褒义: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3.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4.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6.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8.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20.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1.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2.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5.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
27.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28.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29.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0.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32.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3.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4.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资料补充:以上所谈是色彩误用,关于这个问题还要注意三点,一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使用。
二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叶、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可以的,不能以为错,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的成语。
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⑴情投意合----臭味相投⑵见机行事----见风使舵⑶侃侃而谈----夸夸其谈⑷一得之见----一孔之见⑸无微不至----无所不至⑹再接再厉----变本加厉⑺深思熟虑----处心积虑⑻绞尽脑汁----费尽心机⑼开山祖师----始作俑者⑽昂首阔步----趾高气扬(11)从容不迫--故作镇静第三类、语境不合成语也是词,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否则会错误。
这种毛病的词语有:⑴\'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⑵\'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⑶\'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⑷\'耳濡目染\':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⑸\'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例(7)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这个语境显然是误用,可改为\'强人所难\',资料补充1下列举出成对的成语,很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请注意:⑴望其项背----望尘莫及⑵身临其境---设身处地⑶耳濡目染----耳闻目睹⑷舍本逐末---本末倒置⑸无与伦比----不可同日而语⑹形影相吊---形影不离⑺东山再起----死灰复燃⑻一见如故---一见钟情⑼不拘一格----无拘无束⑽乐不思蜀---乐不可支(11)不以为然---不以为意(12)不孚众望---不负众望 (13)首当其冲---当务之急(14)间不容发---亲密无间 (15)刮目相看---绘声绘色(16)首当其冲---首屈一指 (17)置若罔闻---置之度外(18)匪夷所思---不可思议第四类、词语重复重复赘余: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语境中的一些词语的含义与成语的含义重复。
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
造成整个句子重复啰嗦的毛病,如果不加仔细辨解,就会发生误判⑴劳苦大众民不聊生⑵广大灾民哀鸿遍野⑶百姓生灵涂炭⑷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⑸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⑹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⑺一天天地日臻完善⑻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⑼众多的莘莘学子⑽寒舍真是蓬筚生辉(11)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12)目前当务之急(13)妄自菲薄自己等资料补充容易造成重复的成语1.忍俊不禁:忍俊,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