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葵花之最》作者简介:毕淑敏 精品

合集下载

7、葵花之最

7、葵花之最

我不知 道它是不是 世界上最小 的葵花,但 我知道它是 世界上 最高 的葵花。
你觉得我们的边防战士和这棵葵 花有哪些相似之处?
战 士 守 边 不 畏 艰 险
葵 花 向 阳 一 往 情 深
我不知 道它是不是 世界上最小 的葵花,但 我知道它是 世界上 最高 的葵花。
作业超市
1、积累课文中让你印象最深的句段; 3、写一篇《葵花之最》读后感;
昆仑山海拔5500多米,空气稀薄。
山上常年积雪,气候恶劣。
山下简易住所就是边防战士的家
昆仑山界碑
官兵们在边防巡逻
高原缺水,官兵们吃雪解渴。
作者简介
• 毕淑敏,17岁独自一人来到昆仑山, 志愿当一名护士,她任劳任怨,一 待就是11年,她与山上送货司机结 婚,把家安在没人愿意待的高山上, 她写了许多文章歌颂边防战士,代 表作有《红处方》《信使》《离太 阳最近的树》《血玲珑》等。
2、将《葵花之最》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4、 搜集描写边防战士的故事。
句段欣赏
最不可思议的是,它在生命的最后 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那花 盘只有五分硬币那么大,薄而平整, 冰雪凝冻在上面,像一块光滑的表蒙 子。刚分裂出的葵花子还未成熟,像 丝丝柳絮一样优雅地弯曲着,沁出极 轻淡的紫色。最令人警醒的是花盘四 周弹射出密集的黄色花瓣,箭头一般 怒放着,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
•葵花 烙印 • • 萌发 纽扣
绣花
花蕾
• 山路迢迢 • 一往情深 • 前仰后合 • 五湖四海 • 精心挑选 • 喜怒无常 • 冰雕玉琢
关山重重 生机盎然 永不泯灭 笨手笨脚 舒展腰肢 毅然不动 不可思议
课文围绕葵花讲了哪些事情? (1)昆仑女兵种上收到的葵 花子;(2)葵花子长出了幼 芽并长大了起来;(3)葵花 在它生命最后一刻,开出了 一朵明艳的花。

葵花之最

葵花之最

7 葵花之最一、教学内容:这是一篇读后令人肃然起敬的文章。

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和许多人一样,生活在安宁、舒适的环境中,自在地学习、工作。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守护着这和平、安宁生活的使者——边防战士。

他们长年累月守卫在祖国的边陲,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鲜血乃至生命。

本文记叙的是守卫在昆仑山的解放军女战士,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亲手种活了一棵向日葵。

虽然它是那样小,而且最终被昆仑山的冰雪凝固了,但是在战士们心中,它是最高的。

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防战士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热爱祖国、热爱生命、顽强、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

2、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体会所表达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三、教学重难点:弄明白为什么一棵友爱有效地向日葵却牵动着边防战士的心。

四、课前准备:搜集关于解放军战士守卫昆仑山边防的一些故事或者有关昆仑山自然环境的资料,使学生课前就了解相关的知识。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巍巍昆仑,在青藏高原西北部,主体山脊平均海拔六千米。

这里冰崖壁立,山势险峻,地形复杂多变。

这里不仅地形险恶,气候也十分恶劣。

每年五月到九月,西南季风送来暖湿的气候,化雨而降,是本地区的雨季;九月中旬以后到第二年的四月中旬,强劲的西风凛冽而至,带来严酷的寒冬。

峰顶最低气温可达零下五十摄氏度,最大风速可达每秒五米以上,意念有八十到一百天大风,这里几乎没有任何植物生长。

迄今为止,昆仑山还人迹罕至,但是兵站的战士却长年驻守在这里。

这篇课文的作者毕淑敏就曾在这里当兵十一年,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到她生活的地方去看一看吧。

二、学习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画出不理解的新词。

2、教学生字:茸盎萌蕾兆凄3、利用形近字记住生字。

4、认识二类字:烙骤飓5、交流不理解的新词:萌发毛茸茸迢迢凄清花蕾先兆生机盎然沁出飓风三、初学课文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守卫在昆仑山的解放军女战士,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亲手种活了一棵向日葵。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葵花之最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葵花之最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葵花之最》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选自毕淑敏的散文集《我的故事》。

课文借物喻人,借葵花讴歌了守卫在昆仑山的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

全文语言优美含蓄,读来耐人寻味。

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命的故事:守卫在昆仑山的解放军战士收到了小朋友寄来的一袋葵花籽,孩子们希望葵花籽能种在祖国的边防线上。

为了让这些葵花能在昆仑山上安家,播种后战士们万般呵护,渴望它们茁壮成长。

但是葵花始终抵挡不住昆仑山的恶劣天气,大部分都冻死了,只存活了一棵幼苗。

战士们为这棵顽强的葵花围起了一圈密不透风的石头篱笆,每天痴情地守望着。

然而战士们虔诚的心还是没有感化凝寒的风雪。

一场飓风过后,葵花最终被冻死了,可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

这朵花虽然“只有五分硬币那么大,薄而平整,”可是在战士们看来,它已经是昆仑山上最美丽、最耀眼、最顽强、最值得自豪的生命之花。

这是一篇读后令人肃然起敬的文章。

这份敬意首先来自于那些葵花——昆仑山上可敬的生命之花;更重要的是来自于那些女兵——昆仑山上可敬的青春之花。

课文按记叙的顺序可分为三大部分:首先,课文向我们交代了昆仑山的自然环境;接着写了葵花子在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下,冲破生命的禁区成长起来;最后写葵花终于被昆仑山的冰雪凝固了。

文中对昆仑山自然环境恶劣的描写为讴歌那些可敬的生命极尽渲染之功。

那里简直就是生命的禁区。

那里没有春天,极其寒冷,寒风狂暴肆虐:“昆仑山其实只有一个季节――冬天。

春节过后那段漫长而寒冷的日子被称为春天,这是我们这帮小女兵从平原家中带来的习惯。

”“快到‘五一’了,冰封的道路渐渐开通,”“不知道该算是上个冬天最迟还是下个冬天最早的一股冷风,冻死了绝大部分葵花。

”“那一年没有秋天,寒凝一切的风雪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

”这风雪大到“石围墙也被飓风吹得四散飘去”。

而那棵葵花就生长在这“常年积雪,连草都不长”的昆仑山上。

就在这样的苦寒地带,那些孩子们精心挑选的生命的种子来了。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葵花之最》作者简介:毕淑敏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葵花之最》作者简介:毕淑敏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葵花之最》作者简介:毕淑敏毕淑敏,女,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

中共党员。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

1980年转业回北京。

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

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获庄重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毕淑敏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孝心无价》、处女作《昆仑殇》、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散文集《婚姻鞋》等。

多篇文章被选入现行新课标中、小学课本。

毕淑敏说她从小就是一个好学生,她的数学与语文成绩非常好。

她的开始写作源于她父亲的建议,而她的戒骄戒躁是由于儿时的母亲的教导,为了写作,她在完成了医学学业以后,又去上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学系并以“优”的成绩毕业,继而读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学位。

再说,她同时是或者更加是一个医术精良的内科医生,她对此充满自信与自豪。

附送: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葵花之最》拓展阅读:昆仑山简介阅读提示:你了解昆仑山吗?山脉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在于青、新交界处,名为新青峰──布格达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点,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区划界线。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葵花之最》拓展阅读:提醒幸福(毕淑敏)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葵花之最》拓展阅读:提醒幸福(毕淑敏)

提醒幸福毕淑敏阅读提示:幸福需要提醒吗?阅读下面的短文,说说你的理解。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

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

”才相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

”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乐出声来,所有关心着你的人会一起说:“别骄傲!”沉浸在欢快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我们已经习惯了提醒,提醒的后缀词总是灾祸。

灾祸似乎成了提醒的专利,把提醒也染得充满了淡淡的贬意。

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看得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

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

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

当我们睁大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

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地祈盼风暴早些到来。

在许多夜晚,风暴始终没有降临。

我们辜负了冰冷如银的月光。

风暴终于姗姗地来了。

我们怅然发现,所做的准备多半是没有用的。

事先能够抵御的风险毕竟有限,世上无法预计的灾难却是无限的。

战胜灾难靠的更多的是临门一脚,先前的惴惴不安帮不上忙。

当风暴的尾巴终于远去,我们守住零乱的家园,气还没有喘匀,新的提醒又智慧地响起来,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人生总是有灾难。

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

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太忽视提醒幸福。

请从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吗?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不要受骗……提醒荣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也许他们认为幸福不提醒也是跑不了的。

也许他们以为好的东西你自会珍惜,犯不上谆谆告诫。

也许他们太崇尚血与火,觉得幸福无足挂齿。

他们总是站在危崖上,指点我们逃离未来的苦难。

但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

【K12学习】六年级语文下册《葵花之最》知识点整理

【K12学习】六年级语文下册《葵花之最》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语文下册《葵花之最》知识点整理【注意字音】(有下划线的是正确读音)烙饼(làoluó)沁出(qìnxìn)【词语积累】关山重重山路迢迢前仰后合生机盎然一往情深喜怒无常跌跌撞撞不可思议【改写句子】昆仑山常年积雪,连草都不长,还能开葵花?改为陈述句:昆仑山常年积雪,连草都不长,不能开葵花。

【标点符号】昆仑山的“夏天”到了。

我们大着胆子,把葵花子种在院子里。

“夏天”一词加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在战士们看来,昆仑山只有冬天,“夏天”只是对平原地区夏天的时间段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夏天。

【重点句段】.这棵幸运的葵花,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勇敢地展开桃形的叶子,茎上纤巧的绒毛,像蜜蜂的翅膀一样,在寒风中抖个不停。

也许它感到了昆仑山喜怒无常的威严,急匆匆地压缩了自己生命的历程,才长到一尺高,就萌出了纽扣大的花蕾,压得最高处的茎叶微微下垂,好像愧疚自己为什么不长得高一些。

(1)划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往情深的看着太阳”写出了葵花对太阳的热爱,也象征着边防战士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2)“好像愧疚自己为什么不长得高一些”既是写葵花也是写边防战士,他们希望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2.阅读课文第十二至十五自然段回答问题。

(1)“跌跌撞撞”“扑”写出了战士们对这株葵花的珍惜和爱护。

(2)这株葵花和边防战士们是多么相像啊,“冰雕玉琢”让我们联想到战士们高贵纯洁的品质,“保持着凄清的翠绿,叶片傲然舒展”让我们联想到战士们坚定顽强的精神。

“玻璃做得旗”让我们联想到祖国的国旗、爱国精神。

(3)“永不泯灭的”“最令人警醒的”指的是葵花对生命的执着和顽强的精神。

(4)如果你是那株葵花,面对风雪你会说些什么?答:生命虽然如此艰难,如此短暂,但是我倾尽全力怒放过,我灿烂地死去,完成了一朵花的使命。

【篇章整体】、本文作者是毕淑敏。

2、借葵花讴歌了守卫在昆仑山的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7葵花之最》教学设计_0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7葵花之最》教学设计_0

【教材分析】《葵花之最》是冀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感悟生活,领会哲理主题单元中的第二篇文章。

这篇课文选自毕淑敏的散文集《我的故事》。

首先,课文向我们交代了昆仑山的自然环境;接着写了葵花子在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下,冲破生命的禁区成长起来;最后写葵花终于被昆仑山的冰雪凝固了。

全文语言优美含蓄,读来耐人寻味,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命的,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

作者借葵花讴歌了守卫在昆仑山的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

学生们以前多多少少的接触过这一类的文章,也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希望借这课例继续培养孩子们感悟生命,顽强地面对坎坷与挫折,用自己的努力创造平凡的辉煌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围绕“葵花”讲述的事情,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搜集相关资料;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交流碰撞、深入理解体会;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方法,能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昆仑山自然环境的恶劣,体会葵花生命之坚强,体悟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主题“葵花之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

出示葵花图片,(指导“葵”字的书写)交流葵花资料,并完善板书课题。

通过预习你了解了本文所描述的葵花生活在——昆仑山上。

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学生简介“我的资料夹”。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几乎让人无法生存的地方却坚守着一支刚强的队伍,并且绽放了一朵艳丽的向日葵。

今天,我们就随着在此地当了11年兵的作者毕淑敏,一同走进昆仑山,走进这一群最可爱的人。

(设计意图:由普通的葵花引入,衬托出文中葵花生长环境之特殊;结合课后“我的资料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文中葵花生长环境之恶劣,为理解“这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做铺垫。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葵花之最》作者简介毕淑敏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葵花之最》作者简介毕淑敏

毕淑敏毕淑敏,女,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

中共党员。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

1980年转业回北京。

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

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获庄重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毕淑敏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孝心无价》、处女作《昆仑殇》、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散文集《婚姻鞋》等。

多篇文章被选入现行新课标中、小学课本。

毕淑敏说她从小就是一个好学生,她的数学与语文成绩非常好。

她的开始写作源于她父亲的建议,而她的戒骄戒躁是由于儿时的母亲的教导,为了写作,她在完成了医学学业以后,又去上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学系并以“优”的成绩毕业,继而读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学位。

再说,她同时是或者更加是一个医术精良的内科医生,她对此充满自信与自豪。

葵花之最PPT课件6下冀教版精品7

葵花之最PPT课件6下冀教版精品7

昆仑山的“夏天”到了。
昆仑山真的有“夏天”吗? “夏天”只是对应平原地区夏天的时间段而已,并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夏天。加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在战士 们看来,昆仑山只有冬天。
花在恶劣天气下只存活了一棵,而且这棵葵花最
终还是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雪冻死了,可它在生
命的最后一刻绽放出一朵明艳的花。战士们认为
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
1.读拼音,写词语。 kuí niǔ huā kòu lào bǐng xiù huā méng fā
葵 花
烙 饼
huā lěi
绣 花
萌 发
qián yǎng hòu hé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收到葵花子。介绍了昆仑 山的自然环境,边防战士们的生活非常艰苦,战士们收到 一份特殊的礼物——一袋生葵花子。 第二部分(第7-11自然段)呵护葵花。写一棵葵花苗
在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下,冲破生命禁区成长起来。
第三部分(第12-15自然段)葵花绽放。写葵花虽然 最终被昆仑山的冰雪凝固了,但它也成了战士们心中永远 的丰碑。
说一说如果你是那棵最终开出明艳的花朵 的葵花,面对寒凝一切的风雪,你会说些什么? 生命虽然如此艰难,如此短暂,但是,我
倾尽全力怒放过,我灿烂地死去,却完成了一
朵花的使命。
守卫在昆仑山上的解放军战士收到了小朋友 寄来的葵花子,战士们为了使这些葵花子在昆仑 山上安家,百般呵护,渴望它们苗壮成长。但葵
lào

书写指导
左右笔画相迎让,右部 横撇、捺舒展。
xiù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右下的“乃” 要有力。
ménɡ

书写指导
“艹”宽扁,“月”撇 伸展。
niǔ

书写指导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葵花之最》拓展阅读:毕淑敏经典语录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葵花之最》拓展阅读:毕淑敏经典语录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葵花之最》拓展阅读:毕淑敏经典语录阅读提示:你知道毕淑敏哪些经典语录?幸福盲如同色盲,把绚烂的世界还原成了模糊的黑白照片。

拭亮你幸福的瞳孔吧,就会看到被潜藏被遮掩被蒙昧被混淆的幸福,就如美人鱼一般从深海中升起,哺育着我们。

——毕淑敏《幸福盲》人生总是有灾难。

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

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

请从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吗?——毕淑敏《提醒幸福》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

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

——毕淑敏《教养的证据》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

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毕淑敏《孝心无价》爱怕沉默。

太多的人,以为爱到深处是无言。

其实,爱是很难描述的一种情感,需要详尽的表达和传递。

——毕淑敏《爱怕什么》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

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

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

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

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

——毕淑敏《我所喜欢的女子》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

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如果你不能确定你往哪里走,那么此处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毕淑敏《心灵七游戏》是的,我很重要。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

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

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毕淑敏《我很重要》有些中国人入了外国籍以后,标榜自己是个“香蕉人”,意思是自己除了外皮是黄色的,内心已变得雪白。

而我是一个“芒果人”。

——毕淑敏《芒果女人》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葵花之最》拓展阅读: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 精品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葵花之最》拓展阅读: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 精品

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阅读提示:你喜欢读书吗?说说读书的好处吧。

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美好。

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

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

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

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的双眸。

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

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

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

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

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

而这种欢愉,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

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

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

7·葵花之最[1].

7·葵花之最[1].

• 边防战 士的精 神化身
阅读思考
课文围绕“葵花”讲了哪些事情?
1.收到葵花子,收到请求;
2.种下葵花籽并呵护其中仅存的一颗冲破生 命的极限成长起来;
3.葵花绽放生命的姿彩,最终被昆仑山的冰 雪凝固了。
你觉得我们的边防战士和这颗葵 花有哪些相似之处?
不屈不挠 坚忍不拔 忠于使命 2019/5/10
• 信早已写 好,却终于没 有发出。
• 战士们心里 非常希望葵 花能在这里 安家
• 第二部分(7~~~11段)写 葵花籽终于创造奇迹,成长 起来。
• 昆仑山的“夏
天”到了。我
们大着胆子, • 期盼花能成
把葵花子种在 活,能茁壮
院子里。人们 都说活不了,
成长的愿望
却天天跑来看,
松土施肥。
• 葵花子居然发芽
• 表达 作者 对生 命的 敬畏
• 那花盘只有五分硬币那么
大,薄而平整,冰雪凝冻
在上面,像一块光滑的表
蒙子。刚分裂出的葵花子 • 来自
还未成熟,像丝丝柳絮一 样优雅地弯曲着,沁出极
生命
轻淡的紫色。最令人警醒 的是花盘四周弹射出密集 的黄色花瓣,箭头一般怒
的震 撼
放着,像一颗永不泯灭的
星。
• 向日葵身上的冰 花越结越厚,最 后凝固成一方柱 形的冰晶。我不 知道它是不是世 界上最小的葵花, 但我知道,它是 世界上最高的葵 花
封的道路渐渐开通,
春节慰问品到了。来 自五湖四海的五颜六
• 表达战
色的慰问袋最受欢迎, 士们顽
总想从中找点儿稀罕 的吃食,打打牙祭。 整整一个冬天,除了
强,乐 观的精
脱水菜和军用罐头, 神
没有见过绿色。
• 可惜关山重重,

小学六年级语文《葵花之最》精选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葵花之最》精选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葵花之最》精选教案推荐文章小学六年级开学时班主任讲话稿热度:小学六年级教师交流会校长讲话热度:生活万花筒六年级作文500字热度:名著《西游记》六年级学生读后感热度: 2023窗外的风景六年级话题作文热度:《葵花之最》借葵花讴歌了守卫在昆仑山的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葵花之最》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葵花之最》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葵花生命之坚强,体悟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围绕“葵花”讲述的事情,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章。

过程与方法:搜集相关资料;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交流碰撞、深入理解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升华感悟。

教学重难点:体会葵花生命力的顽强以及借葵花来喻女兵的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近一位特别的女作家,她叫毕淑敏。

学生汇报关于毕淑敏的资料。

然后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为理解文本扫清障碍。

1、强调易错生字“葵”字的写法,并指导书写。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并适时指导学生注意每个字的读音。

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三、出示重点词语,理解词义,理解它们所表达的内容。

1、出示:常年积雪喜怒无常寒凝一切提问:这三个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昆仑山恶劣的环境)“常年积雪”什么意思?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常年积雪的昆仑山。

“喜怒无常”在字典中什么意思?在这里指什么?迅速的浏览课文,看一看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昆仑山喜怒无常的天气。

(学生找出句子后,指导朗读这句话,帮助学生体悟“喜怒无常”表达的意思。

) “寒凝一切”什么意思?(要求学生这里要用拆字解词法来解释。

)那同学们想一想,在文中寒冷凝固了什么?到文中找一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淑敏
毕淑敏,女,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

中共党员。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

1980年转业回北京。

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

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获庄重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毕淑敏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孝心无价》、处女作《昆仑殇》、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散文集《婚姻鞋》等。

多篇文章被选入现行新课标中、小学课本。

毕淑敏说她从小就是一个好学生,她的数学与语文成绩非常好。

她的开始写作源于她父亲的建议,而她的戒骄戒躁是由于儿时的母亲的教导,为了写作,她在完成了医学学业以后,又去上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学系并以“优”的成绩毕业,继而读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学位。

再说,她同时是或者更加是一个医术精良的内科医生,她对此充满自信与自豪。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