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I.doc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5308ca89eb172ded63b782.png)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独立作答。
相信你们一定行!注意别忘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A.20°W,160°E B. 20°E,160°W C. 0°,180° D. 90°E,90°W2.地球上划分五带的依据是()A.太阳光热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 B. 降水多少 C. 地形地势状况 D. 纬度高低3.地图具备的要素不包括()A.方向 B.美丽的色彩 C. 比例尺 D. 图例和注记4.下列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应是()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 福建省地图 D. 南平市地图5.一年内有太阳光直射,且全年昼夜长短相等的地点位于()A.赤道 B.北回归线 C. 南回归线 D. 极圈6.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逆时针方向 D.顺时针方向7.下面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A.风和日丽 B.暴风骤雨 C.晴转多云 D.四季如春读图1,完成8~10题。
8. 世界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例约为()A. 2:8B. 3:7C.4:6D.5:59. 跨经度最多的大洋也是世界面积最小的大洋是()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0.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也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大洋洲 B.非洲 C.南极洲D.南美洲11.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C.在南极地区发现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 D.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12.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长的经线B.最长的纬线C.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D.东、西经的分界线1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的颜色是()A. 黄色B. 绿色C. 蓝色D. 褐色14. 下列左上角的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进行的活动,比较妥当的是()15.下列四个选项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1:20B.0└─┘20千米C.二十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千米16.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是()A.站在较大的房间中央不动B.在野外的人躲到附近的电线杆下C.躲到桌子底下或迅速跑到卫生间内用枕头保护好头部D.从高层住宅争先恐后地跑下楼17.在1:1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为8厘米,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 )A.8千米 B.80千米 C.800千米 D.8000千米18.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西北风六级的是:()A. B. C. D.1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体现的影响气温的因素是()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气压因素20.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21.下列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各地热量的差异 D.四季的变化22.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A.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B.站得高,看得远 C.月食现象 D.天圆地方23.“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上任一点 D.地球上任一点24.某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正前方是()A、北方B、西方C、南方D、东方25、假如你要向朋友介绍福建省的旅游景点,应该选择的地图是()A.中国政区图B.福建省地形图C.福建省气候图D.福建省交通旅游图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计50分)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六大板块示意图9”,完成下列要求。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全册地理试题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全册地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112fc0cba0d4a7303763afd.png)
某某省某某市舒城县舒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地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点和南极点B.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C.地球上有一根巨大的地轴D.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C.水往低处流D.日全食3.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B.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C.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4.下列各纬线,纬线最长的是()A.30°S B.赤道 C.90°N D.60°N5.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赤道 B.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C.20°E与160°W组成的经线圈D.本初子午线7.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主要原因是()A.太阳绕着地球转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转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8.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太阳东升西落 B.四季更替 C.昼夜更替 D.时差的形成9.地球上昼夜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B.地球不停地围绕地轴自转C.地球不停地围绕太阳公转D.地球能够反射太阳光线10.甲地位于(40°N,30°E),乙地位于(20°S,30°E),则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方 B.南方 C.北方 D.西方11.若下列四幅地图图幅面积相同,则内容最详细的是()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某某省地图D.某某市地图12.在地球表面,海拔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的地区被称为()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1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能用绿色表示的是()A.巴西高原 B.喜马拉雅山脉 C.东北平原 D.某某丘陵14.地图的基本“语言”主要有()A.比例尺、图例、方向B.比例尺、指向标、经纬网C.图例、经纬图、交通线 D.图例、交通线、等高线15.为什么“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层楼”()A.天圆地方 B.因为地球是球体C.要看的风景再上一层楼 D.站得高,遮挡东西多二、填空,识图题.(每空1分,计20分)16.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人们规定,全球30°﹣60°为纬度地区,用“N”和“S”表示北纬和南纬.17.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它指示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称为东经和西经,分别用表示.18.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用它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度较陡的地方,等高线,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此处地形是.19.读“地球五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温度带的名称:①;③;④.(2)在①﹣⑤中,有阳光直射的现象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得到阳光热量最多的是;四季最分明的是(填序号).(3)图中字母代表的纬线的名称分别是:CD ,IJ .(4)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以把这两条纬线称为,66.5°N称为.某某省某某市舒城县舒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地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点和南极点B.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C.地球上有一根巨大的地轴D.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考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分析】地球的自转轴是地轴,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点和南极点,地轴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方便而假想存在的一根轴.【解答】解:地轴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方便而假想存在的一根轴,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轴的特点,属于基础题.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C.水往低处流D.日全食【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从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现象发生时地球的影子;登高望得远等.【解答】解: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从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现象发生时地球的影子;登高望得远等.故选:B.【点评】根据地球的形状,联系生活实际解答,属于基础题.3.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B.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C.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专题】示意图.【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解答】解: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选项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及地球的形状,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4.下列各纬线,纬线最长的是()A.30°S B.赤道 C.90°N D.60°N【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分析】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解答】解: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其长度是4万千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纬线的长度,属于基础题.5.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赤道(0°)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解答】解:纬度是0°的点位于赤道上,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因此该点既不在南半球也不在北半球;由于从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之间为东半球,经度0°在此X围内,应属于东半球.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牢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赤道 B.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C.20°E与160°W组成的经线圈D.本初子午线【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也就是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0°经线以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解答】解: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之和180°)组成的经线圈都可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而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避免了用0°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给分隔到两个半球上.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分界线,属于基础题.7.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主要原因是()A.太阳绕着地球转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转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所以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的结果.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辨别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太阳东升西落 B.四季更替 C.昼夜更替 D.时差的形成【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解答】解: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叫公转,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属于基础题.9.地球上昼夜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B.地球不停地围绕地轴自转C.地球不停地围绕太阳公转D.地球能够反射太阳光线【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解: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一半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夜.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10.甲地位于(40°N,30°E),乙地位于(20°S,30°E),则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方 B.南方 C.北方 D.西方【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解答】解: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依据甲、乙两地的经纬度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甲地位于乙地的正北方向.依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11.若下列四幅地图图幅面积相同,则内容最详细的是()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某某省地图D.某某市地图【考点】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X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X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解答】解:四幅图的X围由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某某地图>某某市地图,因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表示的X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所以某某市地图的X围最小,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内容最详细.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X围、内容详略的关系.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重点内容.12.在地球表面,海拔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的地区被称为()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考点】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解答】解:在地球表面,海拔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的地区被称为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陆地地形的特征,比较记忆即可.1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能用绿色表示的是()A.巴西高原 B.喜马拉雅山脉 C.东北平原 D.某某丘陵【考点】应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分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解答】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要理解记忆.14.地图的基本“语言”主要有()A.比例尺、图例、方向B.比例尺、指向标、经纬网C.图例、经纬图、交通线 D.图例、交通线、等高线【考点】地图三要素.【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解答】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等要素,是地图的基本语言.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要牢记.15.为什么“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层楼”()A.天圆地方 B.因为地球是球体C.要看的风景再上一层楼 D.站得高,遮挡东西多【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专题】示意图.【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解答】解: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层楼”,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理解记忆即可.二、填空,识图题.(每空1分,计20分)16.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人们规定,全球30°﹣60°为中纬度地区,用“N”和“S”表示北纬和南纬.【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分析】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解答】解: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赤道以北是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是南纬,用“S”表示.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依据题意.故答案为:赤道;纬线;中.【点评】本题考查纬线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17.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它指示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称为东经和西经,分别用E和W 表示.【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专题】经纬网图.【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解答】解: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它指示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是经度的起始线,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向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向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故答案为:经线;0°;E和W.【点评】本题考查经线的划分及经度的划分,牢记即可.18.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等高线;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用它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度较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此处地形是山谷.【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在地图上,把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就称之为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解答】解:在地图上,把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故答案为:等高线;密集;山谷.【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属于无图考图题.19.读“地球五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温度带的名称:①北寒带;③热带;④南温带.(2)在①﹣⑤中,有阳光直射的现象是③,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①、⑤,得到阳光热量最多的是③;四季最分明的是②、④(填序号).(3)图中字母代表的纬线的名称分别是:CD 北回归线,IJ 南极圈.(4)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以把这两条纬线称为极圈,66.5°N称为北极圈.【考点】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和X围.【专题】示意图.【分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X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X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X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X围是23.5°S ﹣66.5°S,南寒带的纬度X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依据位置,图中①为北寒带,②为北温带,③为热带,④为南温带,⑤为南寒带.(2)五带中,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由此可知,在①﹣⑤中,有阳光直射的现象是③热带,得到热量最多;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①北寒带,⑤南寒带;四季最分明的是②北温带,④南温带.(3)依据位置,图中字母代表的纬线的名称分别是:CD北回归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IJ南极圈,是南温带与南寒带的分界线.(4)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以把这两条纬线称为极圈,66.5°N 称为北极圈,66.5°S称为南极圈.故答案为:(1)北寒带;热带;南温带;(2)③;①、⑤;③;②、④;(3)北回归线;南极圈;(4)极圈;北极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五带的划分及概况,读图解答即可.。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1)(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全册地理试题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1)(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全册地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54a8b5767f5acfa0c7cd3b.png)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宁津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0月份)(1)一.选择题1.有关大洲大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亚非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D.印度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2﹣3题.2.图中序号①表示的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洲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图中C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C.图中E、F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D.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D、E、F三个大洲4.在世界大洲中,跨纬度最大的是()A.大洋洲B.欧洲 C.南极洲D.亚洲5.某海峡位于两大洲之间,又位于两大洋之间,则该海峡是()A.马六甲海峡B.白令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6.读四个大洲轮廓示意图,错误的是()A.①大洲有“热带大陆”之称 B.②大洲面积最大C.③大洲位于南半球 D.④大洲有极昼极夜现象7.如图为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读图,完成8﹣9题.8.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9.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海会缩小B.地中海会缩小 C.①山脉会消失 D.②山脉会消失10.下列火山、地震活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是()A.中国汶川大地震B.美国旧金山大地震C.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D.冰岛火山11.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避震减灾的方法,你认为最不安全的做法是()A.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B.在教室,应躲在坚固课桌下,抓紧桌角C.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D.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12.“气象经济”近几年成为热门话题.下列天气符号与生产生活搭配合适的是()A.──晾晒衣服B.──外出春游C.──户外活动D.──高空作业13.下列语句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B.明天可能有雨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四季如春14.如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15.王芳同学在学习了“世界的气候”一章内容后,有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B.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平直C.世界年平均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D.非洲的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第16﹣17题.16.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A.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夏季火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17.该地最有可能分布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的()A.B.C.D.18.我们家乡某某市的气候特征(如图)与我们的感受相符合的是()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温暖多雨 C.全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19.下列各组省级行政中心,冬季温差最大的一组是()A.某某某某B.某某某某C.某某某某D.某某某某20.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C.某某岛终年如夏,某某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因素二、综合题:21.读西半球图,回答问题:(1)图中经过D点的经线度数是;B所在的大洋是;③所在的大洲是.(2)①、②大洲的西部地区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3)①、②大洲的分界线是;巴西位于图中的大洲(填数字).(4)从图中A到C,跨越的纬度度数是,运动方向是.22.读世界火山地震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图中可知,六大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板块.(2)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它们分别是和.(3)请用所学知识结合图示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4)现代测量表明,地中海正在不断的缩小,而红海在不断扩X.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原因..23.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图文资料,来研究影响气候的部分因素.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 一个地方气候的状况主要由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来决定,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材料2 图甲、图乙、图丙观察探究:(1)图甲中A、B两地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较多的是.其主要原因是.(2)图乙中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逐渐.主要原因是.(3)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明显不同,如西侧的A地为茂密的森林,东侧的B地为草原或荒漠,其原因是对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东西两侧水分和气温状况产生差异.归纳总结:略拓展应用:(4)暑假期间,家住乌鲁木齐的买卖提要去某某游玩,从区域差异的角度考虑,请你提醒他出发前应做何准备?.24.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四名同学,在进行亚欧大陆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1)小玉发现甲图中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①、②、③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①到②到③,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琳琳发现一奇特现象,⑤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雯雯需要了解蓬莱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你认为乙图中图能帮助雯雯解决这一问题.请你尝试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蓬莱的气候特点.(4)小明登录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大利(图中④地)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理由是.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宁津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0月份)(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有关大洲大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亚非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D.印度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答】解: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亚非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北冰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大洲和大洋的知识,多结合教材熟练掌握.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2﹣3题.2.图中序号①表示的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考点】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读图可得,A是亚洲,C是非洲,D是大洋洲,E是北美洲,F是南美洲,G是南极洲,①是大西洋,②是太平洋,③是印度洋,④是北冰洋.【解答】解:图中①所示的是大西洋,该大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和南极洲之间.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解答即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洲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图中C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C.图中E、F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D.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D、E、F三个大洲【考点】亚洲的地形、地势及其影响.【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A是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A正确;图中C是非洲,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故B错误;图中E是北美洲,F是南美洲,两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故C错误;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D大洋洲、E北美洲和欧洲,F是南美洲,全部是发展中国家,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大洲的特点、洲界及国家的分布,理解答题即可.4.在世界大洲中,跨纬度最大的是()A.大洋洲B.欧洲 C.南极洲D.亚洲【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解答】解:在世界七大洲中,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大的大洲,大洋洲是面积最小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大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七大洲的特点,牢记即可.5.某海峡位于两大洲之间,又位于两大洋之间,则该海峡是()A.马六甲海峡B.白令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考点】洲界线.【分析】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与太平洋.【解答】解: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与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不是洲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世界重要海峡的位置,读图记忆即可.6.读四个大洲轮廓示意图,错误的是()A.①大洲有“热带大陆”之称 B.②大洲面积最大C.③大洲位于南半球 D.④大洲有极昼极夜现象【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结合七大洲轮廓特点和概括解答此题.【解答】解:结合轮廓图可知,①是非洲,②是亚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极洲.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热带大陆”之称,故A正确;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故B正确;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故C错误;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故D正确.故选:C.【点评】七大洲的地理概况是中考的重要考点,要认真解答.7.如图为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考点】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也有利的说明了大陆的漂移.【解答】解: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及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都有利的说明了大陆的漂移.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理解记忆即可.读图,完成8﹣9题.8.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考点】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解答】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其中A是亚欧板块.故选:A.【点评】考查板块的分布,要理解记忆.9.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海会缩小B.地中海会缩小 C.①山脉会消失 D.②山脉会消失【考点】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解答】解:从图中根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可判断,红海位于板块X裂处,会扩X;地中海位于板块碰撞处,会缩小;①山脉为阿尔卑斯山,②山脉为喜马拉雅山,两山脉受挤压,都将被抬升.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板块运动的内容,要理解记忆.10.下列火山、地震活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是()A.中国汶川大地震B.美国旧金山大地震C.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D.冰岛火山【考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解答】解: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X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美国旧金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不稳定,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选:B.【点评】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火山、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11.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避震减灾的方法,你认为最不安全的做法是()A.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B.在教室,应躲在坚固课桌下,抓紧桌角C.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D.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考点】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分析】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或家中(楼房),当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如就近躲在课桌、床的下面,以及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并用柔软衣物护住头部.待主震过后,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要远离河滩、远离高大建筑物、远离高压线等.【解答】解: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待地震结束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山脚、陡崖,遇到山崩、滑坡时,向山崩、滑坡、泥石流物质流向垂直的方向跑,尽可能选择相对平坦的路线.地震中不应乘车逃命,远离交通工具.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危险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更不能躲进防空洞.故选:C.【点评】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平时要掌握防震措施,千万不要惊慌.12.“气象经济”近几年成为热门话题.下列天气符号与生产生活搭配合适的是()A.──晾晒衣服B.──外出春游C.──户外活动D.──高空作业【考点】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合,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解答】解:根据天气符号的意义,A表示大雨天气,不适合晾晒衣服,B表示晴天,适合春游,C 表示沙尘暴,不适宜户外活动,D表示雷雨天气,不适宜高空作业.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天气符号,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天气符号并能熟练应用,此题基础性较强,易于掌握.13.下列语句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B.明天可能有雨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四季如春【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解答】解:选项A、B、C描述的都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属于天气,四季如春属于气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如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解答】解:A.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为海洋.故不符合题意.B.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甲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为陆地.故符合题意.C.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甲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为陆地.故不符合题意.D.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为海洋.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该题有一定的难度,要仔细分析.15.王芳同学在学习了“世界的气候”一章内容后,有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B.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平直C.世界年平均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D.非洲的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分析】全球气候多样,总的来看,可以划分为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解答】解:A.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故不符合题意.B.南半球海洋广阔,年平均气温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故不符合题意.C.世界年平均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故符合题意.D.非洲的气候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说一说气候的两大要素.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第16﹣17题.16.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A.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夏季火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专题】气候图;天气与气候.【分析】根据气候资料判读气候类型时,主要是先看夏季与冬季的气温高低和降水量的多少,进而得出其气候特点,最后判断其气候类型.【解答】解:从气温曲线图看出,该地7月份气温约为2℃,1月份气温约为25℃,判读该地位于南半球;从降水柱状图看出,该地1月分(南半球夏季)降水较少,7月份(南半球冬季)降水较多,因此该地气候特点是夏季火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17.该地最有可能分布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的()A.B.C.D.【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读题干中的图可得,该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图中7月是最冷月,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解答】解:题干中描述的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该地分布在30°S﹣40°S的大陆西岸地区,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8.我们家乡某某市的气候特征(如图)与我们的感受相符合的是()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温暖多雨 C.全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9.下列各组省级行政中心,冬季温差最大的一组是()A.某某某某B.某某某某C.某某某某D.某某某某【考点】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解答】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所以题中冬季气温最高的是某某,最低的是某某.故选:C.【点评】考查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20.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C.某某岛终年如夏,某某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因素【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解答】解:“人间四月芳菲尽”指的是山脚下或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山寺”之中由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花开较晚;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因此夏季当全国普遍高温的时候,该处低温.这是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受纬度因素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越往南气温越高,因此某某岛终年如夏,某某省北部冬季漫长;受海陆因素影响,某某玉门关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因此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说.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理解解答即可.二、综合题:21.读西半球图,回答问题:(1)图中经过D点的经线度数是(160°E,23.5°N);B所在的大洋是大西洋;③所在的大洲是南极洲.(2)①、②大洲的西部地区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3)①、②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巴西位于图中的②大洲(填数字).(4)从图中A到C,跨越的纬度度数是47°,运动方向是正南.【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洲界线;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解答】解:(1)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从图中看出为西半球图,所以D所在的经度应为160°E,D点又在北回归线上,所在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新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00162ca58da0116d174920.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新版一、选择题 (共49题;共100分)1. (2分) (2019八下·姜堰期中) 读“中国地理四大分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具有“河湖众多,水网纵横”特点的区域是()A . ①区域B . ②区域C . ③区域D . ④区域(2)下列分界线中,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是()A . 秦岭—淮河一线B .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 . 青藏高原边缘线D . 黑河—腾冲线(3)“不是所有草原都叫内蒙古,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青青大草原,自然好牛奶”。
广告语所说的景观区域位于()A . ①区域B . ②区域C . ③区域D . ④区域(4)下列牲畜中,最适宜在②区域生存生活的是()A . 水牛B . 牦牛C . 骆驼D . 三河马(5)下列水果或农作物中,主要产于③区域的是()A . 哈密瓜B . 苹果C . 香蕉D . 甜菜(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是()A .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B . 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C . 河流在冬季有结冰现象D . 年降水多在800mm以上2. (2分) (2017八下·鄱阳期中)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AB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该界线是()A . 青藏高原边缘线B . 秦岭一淮河线C .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D .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2)下图能反映丙地的气候特征的是()A . A图B . B图C . C图D . D图(3)关于甲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组合正确的是()①平原面积大,耕地面积广②以旱作农业为主③ 水能资源丰富④中国最大的能源基地⑤盛产菠萝、香蕉等热带水果A . ① ③ ⑤B . ①②④C . ②③④D . ③④⑤3. (2分) (2017八上·深圳期中)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
A . ①东南季风和②西南季风B . ①东北季风和②东南季风C . ①东北季风和②西北季风D . ①西北季风和②西南季风4. (2分)下列民居适应炎热干燥环境的是()A .B .C .D .5. (2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A . 8999.43米B . 8689.43米C . 8844.43米D . 9158.43米6. (2分)(2019·黑龙江模拟) 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A . 北京中关村B . 上海浦东C . 江苏南京D . 广东广州7. (2分)(2012·潮州)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B . 西方C . 南方D . 北方8. (2分) (2017八下·厦门期中) 居住厦门(24°N,118°E)的小东,计划利用暑假与父母前往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马略卡岛旅游,下图示意马略卡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61263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5.png)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章(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难度系数:0.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年春节期间,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我国内地上映。
电影讲述了在未来,太阳将毁灭,地表冰封,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不料在地球推进至木星附近出了意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在向木星推进的过程中,需要穿越()A.水星轨道B.小行星带C.土星轨道D.天王星轨道2.与地球相比,木星()A.生命存在条件好B.表面温度高C.公转的周期短D.体积、质量大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这是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完成的第二次出舱活动。
如图为此次出舱活动照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此次出舱活动时,中国空间站()A.一直在地月系B.飞离了地月系C.飞离了太阳系D.飞离了银河系4.在太空中航行的中国空间站属于()A.行星B.卫星C.非天体D.恒星5.为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舱外航天服应具备的功能有()①供给氧气②调节温度③防止失重④防强辐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④②①D.①③④②7.下列能够反映地球形状的诗句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畅对七年级新开设的地理课十分感兴趣,为了帮助学习,他自己用泡沫球和铁丝制作了一个地球仪。
海口市某校2021-2022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海口市某校2021-2022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ca4b03941ea76e59fa042b.png)
海口市某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的天气符号中,表示大雨的是()A. B. C. D.2. 天气的特点是 ( )①短时间②长时期③经常变化④少变化.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3. 下面描述属于气候的是()A.狂风暴雨B.四季如春C.风和日丽D.彩霞满天4. 聚落的主要形式是()A.农村和渔村B.工厂和矿区C.教堂和寺庙D.乡村和城市5. 以下叙述中,属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是( )①交通便利②水源充足③土壤肥沃④地形平坦⑤自然资源丰富A.①②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6. 拉丁美洲主要使用的语言是()A.英语B.西班牙语C.汉语D.阿拉伯语7.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A.天气B.气候C.温度D.季节8. 纬度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极洲9. 下列地点中,符合“北半球,东半球”的点是()A.(35°N,18°W)B.(25°N,165°E)C.(80°S,150°E)D.(20°S,15°E)10. 目前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11. 下列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A.撒哈拉沙漠B.热带丛林地区C.高纬度和高山地区D.亚洲东部的沿海平原地区12. 某地区人口出生率为1%,而死亡率为1.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2%B.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2.2%C.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2%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13.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A.就业机会增加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C.住房、交通紧张D.受教育机会增加14. 2012年伦敦奥运会于7月27开幕,完成下面小题。
(1)伦敦居民主要的人种是(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2)在伦敦可以经常看到当地居民到教堂做礼拜,他们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 A.犹太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3)到伦敦观看奥运会开幕式能听到当地居民使用的最主要的语言是( )A.汉语B.法语C.英语D.葡萄牙语15. 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一个是()A.1:1000B.1:40000C.1:300000D.1:2000000016. 世界四大洋中,完全位于东半球的是()A.北冰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太平洋17.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地震。
河南省禹州夏都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期末复习)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禹州夏都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期末复习)试题(扫描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575067561252d380eb6ec9.png)
河南省禹州夏都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末复习)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
参考答案
一、1.D 2.C 3.D 4.D 5.C 6.C 7.A 8. A 9.B 10.A
11.B 12.C 13. B 14.A 15.B 16.C 17.B 18.D 19.D 20.A
二、1.北南太平太平 2.纬度 3.乡村聚落农业生产 4.丽江古城(答案不唯一) 5.发达发展中
三、1.(1)亚洲欧洲非洲(2)乌拉尔乌拉尔大高加索苏伊士大西印度
2.(1)西经20°0°(2)太平洋亚欧非洲印度洋碰撞挤压张裂(3)④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1)地中海西地中温带季风亚(2)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寒冷干燥高温多雨(3)B
4.(1)亚洲南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东部(2)自然条件优越炎热干燥(3)白英基督
5.(1)短(2)过快增加(3)较慢人口老龄化、国防兵员不足(4)经济环境资源
6.(1)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各国经济向全球化方向发展。
(2)可以集中最优良的技术、最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
济效益。
初一地理上学期二次月考试题
![初一地理上学期二次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bb9344c850ad02de80412c.png)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大陆西岸降水多6. 下图中,关于本题图示气候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约30ºC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7、8月份降水量集中D.夏季凉爽,冬季温暖7.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的是()A.欧洲 B.南极洲C.非洲的北部D.亚洲的北部8.沈阳的小军利用暑期游览了欧洲西部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见到的当地居民基本上是()A.黄种人B.混血种人C.白种人D.黑种人9.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增长越慢越好C.人口的增长要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D.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10.我国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A.气温年较差大B.气温日较差大C.日平均气温低D.年平均气温低11.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并大量地砍伐森林,引起的大气成分变化和全球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A.二氧化硫含量增多——全球变暖 B.臭氧含量减少——南极臭氧层空洞C.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变暖 D.水汽减少——酸雨增多12.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顶却白雪皑皑,影响其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D.洋流影响某公司派小丽到某国出差,她在该国看到了许多如图所示的宗教建筑,据图回答13~14题。
13.这种建筑是()A.基督教的教堂 B.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C.佛教的庙宇 D.道教的道观14.小丽出差所到的国家可能是()A.俄罗斯 B.沙特阿拉伯 C.日本 D.泰国15.在下列地区,一般来说,聚落比较密集的是()A.高山地区 B.丘陵地区 C.平原地区 D.河流上游地区二、综合题(共35分)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共10分)(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2)南半球20℃等温线经过的大洲有洲和洲、洲。
(3)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其纬度位置大部分都分布在之间,属带。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二章月考试卷2.doc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二章月考试卷2.doc](https://img.taocdn.com/s3/m/447d387c284ac850ac024292.png)
七耳级地理上曇期第一.二章月考考试蔻(2)班怨 _______ nt名______ 今敖一、选择题:面对手中的地球仪,请你解答下面几个问题1 •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都叫()A.北回归线B.经线C.纬线D.本初子午线2.赤道是()A.0°经线B.0°纬线C. 90°经线D. 90°纬线3•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哪个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西半球20° W和160° E经线圈B.东半球20° W和160° E经线圈C.西半球20° E和160° W经线圈D.东半球20° E和160° W经线圈4.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仪上,0°经线是本初子午线氏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C. 180°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D.纬线都是半圆5•下列四个地点中,同时位于北半球、低纬度、东半球的是()A.67° N, 28° EB. 18° N, 172° EC. 10° N, 10° WD. 40° S, 32° W6•—架飞机从北京出发,沿经线一直向北飞行,最终能到达()A.北京氏赤道C.北极D.南极7 •随着地球不停的自转,地球表面产生了()A.季节变化B.昼夜交替现象C.地表高低不平D.海陆变化由于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使得同一地区产生了季节变化,也使地球上不同地区获得太阳热量有所不同,甲卩从而有了五带的 <划分,关于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8•北京天安门国旗升起最早的是图屮的()A. T B.乙C.丙D.甲9 •今天,地球运行在图中哪两个位置之间( )A. 丙和丁.B.乙和丙C. 丁和甲D.甲和乙10.假如你夏至日正午站在阳光下,但地下没有你的影子,你一定站在( )A.北回归线上氏赤道上C.南回归线上D.北极点上11・南京地区的冬季是指( )A. 6、7、8 月B.9、10、11 月C. 12、1、2 月D. 3、4、5 月12.澳大利亚的小朋友放暑假的时候,你可能在过的节日是( )A.七夕节B.端午节C.春节D.中秋节13•下面是四个小朋友,每人用一句话说了白己家乡的一种地理现象,请你根据 他们的叙述判断,他们中来自南温带的是( )A. 一年四季分明,毎天中午阳光从南面的窗户照射进来B. 一年四季分明,每天中午阳光从北面的窗户照射进来C. 在很-段日子里,这里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D. 阳光斜射的厉害,每年有一段时间太阳整口不落14. 下列关于陆地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五种基本地形的差别主要在于海拔的高低B.无论海拔多高,主要地表起伏超过500米,都称为山地 C.平原是海拔在200米以上,地势平坦的地区 D.高原地表可能相对平坦 15. 赤道穿过的大洲中,而积最大的是( A.亚洲.南美洲C.非洲D.大洋洲读图完成16〜17题16. 对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表示全球的海陆分布状况B. 图中有南、北美洲C. 图示包含三大洋D. 图中有四大洲、四大洋 17・关于图屮大洲轮廓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非洲和欧洲合成一个菱形B. 欧洲和亚洲组成一个正方形C. 亚洲是一个三角形,一个角指向北D. 大洋洲外形是一个梯形18. 下列地形区不是属于亚洲和欧洲Z 间分界处的地理事物的是( )A.里海B. 土耳其海峡C ・苏伊士运河D.高加 索山脉19. 读“地形素描图”判断( )A. 图屮地表虽有起伏,但仍是一个平原地形))B.图中地表起伏和缓,为典型的高原C.由于地表起伏大,如果海拔较高,则应为山地D.一边高,一边低,是盆地20・读图2-1-4,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屮有一处为半岛B.图中有三处为群岛C.图中有两个群岛,两个半岛D.图中有一处半岛,两处群岛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框中: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写A;错误的写B)1、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圆圈。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山东省德州市某校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山东省德州市某校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8689bdaaf45b307e87197f9.png)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某校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选择题1.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属于数字比例尺的是( )A.一百万分之一B.1:10000000C.十万分之一D.1:1000002. 与80∘W构成经线圈的是()A.60∘WB.120∘EC.100∘ED.180∘3. “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列描述气候的是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4. 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A.2时左右B.正午12时C.10时左右D.14时左右5. 2017年4月5日夜间,贵州省遭遇冰雹袭击,损失巨大,冰雹天气对应的天气符号是A. B. C. D.6. “山下百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形成这种地理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人为因素D.海陆因素7. “”符号表示的是:()A.东南风三到四级B.东南风二级C.西北风二到三级D.西北风四级8. 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是()A.由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B.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C.由东向西气温逐渐升高D.由西向东气温逐渐升高9. 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A.海洋B.云区C.陆地D.天空10. 下列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A.望梅止渴B.三顾茅庐C.草船借箭D.程门立雪11. 当雾霾天气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A.在公路旁晨练B.外出时尽量戴上防护口罩C.开车时要尽量保持车距D.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扬尘12. 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1月平均气温( )A.海洋高于陆地B.陆地高于海洋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13. 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A.赤道地区降水多B.两极地区降水少C.沿海地区降水少D.沿海迎海风的地区降水多14. 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种说法是指()A、降水的季节变化B、降水的年际变化C、降水的季节分配D、降水的日变化15. 影响赤道与极地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海陆位置D.纬度位置16. 读漫画思考,“地球出汗”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与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近B.森林火灾过多C.地球上房屋建得太多、太高D.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17. 世界上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大洋州D.南极洲18.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B.亚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断裂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D.美洲板块和亚洲板块碰撞挤压19. 土耳其海峡沟通的海洋是A.地中海、大西洋B.地中海、里海C.黑海、地中海D.波斯湾、阿拉伯海填空题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在( )A.1月、7月B.7月、1月C.6月、12月D.8月、12月解答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所在地的地形部位名称:C________ D________(2)此图的等高距是________米,图中A处位于B处的________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 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I)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 小题,共 15.0 分)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
()
A.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C. 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B.麦哲伦环球航行
D. 流星现象
2.读经纬网图
图中 B 点在 C点的()
A. 正西方
B. 西南方
C. 正东方
D. 东北方
3. 一位英国游客来到中国乘火车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几天时间,在没
有登高的情况下,我就感受到南北的温差很大.”回答26~ 27 题.
这位游客在我国旅游期间,我国正处于()季.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4.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6? 8 题.
①②③④四地中,分别位于陡崖和山谷的是()
A. ①和②
B.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5.关于下图中四个大洲的表述,错误的是()
A.①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③大洲与④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②大洲濒临三大洋
D.四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
6. 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它位于()
A.亚欧大陆与太平洋、印度洋的交界处
B.亚洲内部
C.亚洲与太平洋、印度洋的交界处
D.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7.读“天津某日天气图”回答12-13 题
天津该日天气可描述为()
A. 晴,北风 4 级,气温 0-10 ℃
B. 雾,南风 2 级,气温 0-10 ℃
C. 晴,无风0 级,气温 2-10 ℃
D. 阴,西风 3 级,气温 2-10 ℃
8. 2013 年初,天津多次大范围出现雾霾天气,空气污染空前严重,据此回答13~ 14 题.
下列做法不利于减轻雾霾影响的是()
A. 少开私家车出行
B. 春节期间多放鞭炮
C. 清明节不烧纸钱
D. 建筑工地洒水降尘
9.右图是某地区 7 月份等温线分布图,甲乙两地中有一地为海洋。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为海洋
B.甲地位于北半球
C.乙地位于南半球
D.乙地为陆地
10.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递增
B.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C.同纬度的海洋比陆地气温高
D.同纬度的山区比平原气温高
11.下列有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B.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C.高纬度地区的降水量一定少于低纬度地区
D.沿海地区的降水量一定多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
12.夏季,峨眉山成为避暑胜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13.读图 , 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 逐月累计 : 连以前月份的数目合并计算),
该地降水量少的季节是 ( )
A. 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布图,完成下题。
14. 对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雨热同期
B. 7 月份气温最高
C. 位于南半球
D. 年降水量超过1000 毫米
15. 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A. 终年高温多雨
B. 终年温和湿润
C.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15.0 分)
16.读“地球公转”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位于 C 点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________,此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达到了一年中的最 ________值(“大”或“小”),这一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________
日。
(2)当地球位于B、 D 两点时,太阳光直射在________上。
(3)当地球位于 A 点时,抚州市是____ ____季,北极圈出现________现象(“极昼”
或“极夜”)
17.下面图甲表示位于北纬 30°至 60°的大陆部分,图乙表示四种气候类型,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乙中①②③气候主要分布在图甲中的____ __、、______(填图甲中的字母) 。
( 2) B、 C 两地中,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
(3)图甲 A、 B、 C、D、 E 五地的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 气候,它的气候名称是:。
( 4 ) A、 B 是:两地的年降水量都比 D 地。
(大、小),主要影响因素
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答案】
1. D
2. B
3. D
4. B
5. C
6. D
7.
A 8.
B 9.
C 10. B 11. B 12 . C 13.
B 14.
C 15. C
16. ( 1)23.5 °S 小冬至
(2)赤道( 0°纬线)
(3)夏极昼
17.(1)C B A
(2)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 D温带大陆性气候
(4)大海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