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学案1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复习课学案 (1)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复习课学案2复习目标:1、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2、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3、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知识点梳理:1、根的分类及发育来源2、一株植物叫做根系,子叶植物是直根系;子叶植物是须根系。
具有作用,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具有旺盛的。
3、根尖的结构出现能迅速伸长(根尖到根毛)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作用是。
4、氮磷钾三种无机盐的作用(注意关键词)。
5、无土栽培的原理:土壤颗粒对植物主要起固着作用优点:(熟读)按着生位置分6、芽的类型按发育结果7、对照P30图熟记枝芽的结构及发育结果外侧有作用,内侧又叫内有管运输8、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使茎逐年加粗有很强的支持力,内有管运输贮存营养9、顶端优势:当顶芽生长旺盛时,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
会区分保留、抑制顶端优势。
10、无性生殖常见方式:营养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方式有和成活关键11、组织培养的条件是,优点为,。
达标检测:1、为防止小麦在生长期茎秆过弱容易倒伏,应适时给植物施加()A.含氮的无机盐B.含锌的无机盐C.含钾的无机盐D.含铁的无机盐2、根的生长是由于:()A、根冠细胞不断地增加新细胞,分生区也不断地增加新细胞B、根冠细胞不断地增加新细胞,伸长区细胞不断地伸长C、伸长区细胞不断地伸长,成熟区形成了大量的根毛D、分生区不断地产生新细胞,伸长区细胞不断地伸长3、园艺师能将一株单色野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个花朵的“塔菊”,采用的技术是() A. 种子繁殖 B. 扦插 C. 嫁接 D. 压条4、移栽植物尽量在幼苗期,而且要带土移栽,原因是()A、减少水分散失B、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C、防止营养流失D、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5、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A、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B、能否进行细胞分裂C、能否形成生殖细胞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结合6、小柳树因遭破坏,茎的基部被剥去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该柳树死亡原因是A、切断导管,根缺少无机盐B、切断导管,叶缺少无机盐C、切断筛管,根缺少有机物D、切断筛管,叶缺少有机物7、下列个体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的是()A、克隆绵羊B、嫁接的柑橘C、试管婴儿D、组织培养的幼苗8、把一段带叶的茎下,端插入装有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放置在温暖的阳光下,待到叶脉微红时,用放大镜观察茎的横切面,被染红的部分是:A.韧皮部B.木质部C.筛管D.韧皮部和木质部9.用显微镜观察到根尖的结构由尖端向上依次是: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④成熟区。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复习学案一、考试内容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二、基本问题1、我国的国家性质2、现阶段我国人民的构成3、什么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4、公民与人民的区别?5、我国权利的保障体制?6、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7、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8、如何正确行使言论自由?9、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有何关系?(关系、启示)10、什么是基本义务?它包括哪些内容?11、什么是道德义务?履行道德义务有何意义?12、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有联系和区别?1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14、公民应如何履行义务?15、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三、精讲精练填充:1、所谓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这种————受————保护,有————。
2、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最————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权利。
3、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家庭、学校、社会、他人、法律)保障。
4、我国通过建立以————为核心、以————保障和————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5、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提起————,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者,讨回公道。
6、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和——————。
我国的普通法律则依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
7、自觉履行基本义务,是们的天职,也是————的重要表现。
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之情。
8、案例一:小周创作的小说出版后获稿酬3600元,当出版社要为他代缴个人所得税时,他说:“支配稿酬是我的权利,我不想缴税。
”案例二:小芳与本班小玉有矛盾,便造谣说小玉正在谈恋爱。
小玉找她理论,她说:“那是我的言论自由,你管得着吗?”案例三:小明因拒绝给青年王某保护费而遭致殴打,便找人把王某打成重伤。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第一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习- 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强调字词的音、形、义。
- 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
2. 课文内容复习-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句子。
- 教师通过问题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阅读理解复习- 学生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
4. 写作技巧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写作要求。
-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教学步骤1. 生字词复习-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强调字词的音、形、义。
- 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
2. 课文内容复习-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句子。
- 教师通过问题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阅读理解复习- 学生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
4. 写作技巧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写作要求。
-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字词,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理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生字词书写、课文理解和写作练习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五、教学资源- 课文文本- 生字词卡片- 阅读理解练习题- 写作练习纸张六、教学时间40分钟七、教学反馈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生字词书写、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进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
文
目标
- 复习第一单元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 巩固学生在阅读、听说、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复习:
- 通过课文朗读巩固基础词汇和句型
- 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意思,并进行简单的问答练习
2. 词语学习:
- 复习第一单元所学的生字词汇,并进行拼音和意思的默写
3. 句子练习:
- 练习造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创造性的写作
4. 阅读理解:
-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他们阅读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5. 听力练习:
- 播放录音,让学生听音选择正确的答案
6. 写作练习:
-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写一篇短文进行练习
教学步骤
1. 复习:
- 让学生回忆第一单元所学的内容,并提问相关问题
2. 课文复习:
-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进行朗读练习
- 进行简单的问题回答,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词语学习:
- 默写生字词汇的拼音和意思
4. 句子练习:
- 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型造句,鼓励创造性思维
5. 阅读理解:
- 学生独立阅读练习册中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6. 听力练习:
- 播放录音,学生听音选择正确的答案
7. 写作练习:
- 学生选择一个话题,写一篇短文进行练习
8. 总结: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教学资源
- 课本
- 练习册
- 录音机/电脑播放器
教学评价
- 课堂表现
-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 听力理解能力。
第1章复习学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复习学案一、学习情景本章我们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如质点、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来温故知新一下。
二、学习任务任务一、质点1.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和,这时,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的点,称为质点。
质点是一种模型。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和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下列运动的物体中,能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减小水花的方法B.研究10000米长跑时运动员的速度C.研究火车进站时的速度和停靠位置D.研究体操运动员的优美舞姿任务二、参考系时间和时刻1.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
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对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到的结果,实际选取参考系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取或者不动的其他物体做参考系比较方便。
3.时刻和时间时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时刻用_____表示,时间用_____表示。
第3秒末、第 4秒初指同一时刻,第3秒内指。
前3秒内指。
4.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中国亚洲杯揭幕战20时开球B、某人用15s跑完100mC、早上6时起床D、杏坛开往大良的汽车于13时20分在杏坛出发5.在时间轴上标出下列时间或者时刻A、第4秒初B、第4秒末C、前4秒D、第4秒内6.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内,乘客以自己所乘的车作为参考系,向车外观察,他看到的下列现象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公路两旁的树木是不动的B.与汽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车轮转动正常,但自行车向后运动C.道路两旁的房屋是运动的D.有一辆卡车总在自己车前不动任务三、路程和位移1.路程是表示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只有,没有;位移是表示物体(质点)的变化,是从指向的有向线段。
初二地理复习学案_(1)
1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知识整理强化训练选择题1.我们常说的“人类的家园”是指()A.我们的家庭B.我们的家乡C.我们的祖国D.整个地球2.你所认识到的地球形状是()2A.如棋盘似的正方体B.如倒扣的盘子C.是一个球体D.是一个半球体3.进行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A.麦哲伦B.哥伦布C.郑和D.库克4.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A.赤道B.地球公转轴C.极点D.经线和纬线5.关于地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点和南极点B.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C.地球上有一根巨大的地轴D.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6.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7.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A.两者等长B.0°纬线稍长C.0°经线稍长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8.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9.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A.19ºE、10ºS B.15ºW、45ºN C.21ºW、30ºS D.15ºE、35ºS 10.一艘科学考察船计划9月份从A点(20°N、20°E)出发,到达与A点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点进行科学考察,则B点的经度是()A.160°W B.20°W C.160°E D.20°E11.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A.赤道上B.北极点上C.南极点上D.本初子午线上12.与12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 A.60°E B.60°W C.120°W D.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单元复习学案
10.(甲) (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沉淀dìng伫立zhù 酒酿niàng挑逗tiǎo dòu
B、痴想chī 迸溅bèng屡次lǚ 琼浆qióng
C、颤抖chàn藐小miǎo骚扰sāo啜泣chuò
D、糟蹋zhāo tā 小憩qì 峭壁qiào嚷嚷rǎng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⑴ 头晕目眩() A、(眼睛)昏花B、(视线)模糊 C、头脑昏乱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都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
6,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字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不少于四个)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3、《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初四化学 第一单元 综合复习学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学案(一)一、复习目标1、知道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正确描述盐酸、硫酸的某些化学性质,会书写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知道酸的共性以及浓硫酸和硝酸的特性。
二、学习重点:1、酸的共性 2、酸的特性 3、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4、写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基础知识梳理、盐酸、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及酸的共性:由于酸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1)跟酸碱指示剂的作用:酸溶液(如:盐酸、稀硫酸、稀硝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注意:浓硫酸和浓硝酸跟酸碱指示剂作用时,颜色变化不符合上述规律。
(2)跟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Zn + HCl = Zn + H2SO4=Fe + HCl = Fe + H2SO4=活泼金属一般指,稀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CuO + HCl =现象:Fe2O3+ HCl=现象:CuO + H2SO4=现象:Fe2O3+ H2SO4=现象:CuO + HNO3=现象:MgO + HNO3=现象:常见的金属氧化物有:等。
(4)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NaOH + HCl = NaOH + H2SO4=NaOH + HNO3= Ca(OH)2+ HCl =Ca(OH)2+ H2SO4= Ca(OH)2+ HNO3=Cu(OH)2 + HCl = Cu(OH)2+ H2SO4=Fe(OH)3+ HCl = Fe(OH)3+ H2SO4=(5)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HCl+CaCO3=现象:HCl+AgNO3=现象:(此反应可检验盐酸的存在)H 2SO3+Na2CO3=现象:H 2SO4+BaCl2=现象:(此反应可检验硫酸的存在)HNO3+Na2CO3=现象:3、浓硫酸和硝酸的特性(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H2、O2、CO2等)的干燥剂。
(2)金属与浓硫酸和硝酸反应不生成氢气,因此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不使用浓硫酸和硝酸。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复习(学案)2021-2022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复习学案课前小测(合计40分)得分:1.仔细想,认真填。
(每空1分,共10分)正确率:(1)一个数是由6个千万,7个十万,9个千,8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读作( ),精确到万位约是()。
(2)300650001860是由()个亿、()个万和()个一组成的。
(3)南极冰雪高原的面积是一千二百八十万平方千米,这个数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4)据某网站统计,2019年该网站收到的电子邮件达10743000000封,这个数读作(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约是()。
2.仔细想,认真选。
(每题2分,共6分)(1)三百二十亿零八十,写这个数时一共要写()个0。
A.6B.7C.8D.9(2)在6045002、6450002、6540002、6504002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A.6045002B.6450002C.6540002D.6504002 (3)()中的两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都约是10万。
A.94900、105000B.98500、104500C.104200、110260D.90999、910003.认真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4分)(1)20190000中的“9”表示9个千。
()(2)计数单位表示数位。
()(3)最接近258000的两个自然数是257009和258001。
()(4)ON/C键只能用于开机。
()4.读一读,写一写。
(共6分)802300读作:8023000200读作:800230002000读作:四百二十五亿零九千写作:四百零二亿五千万九千写作:四十二亿零五百万九千写作:5.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共8分)21650 > 2 650 13604 6 > 13604864908000 > 49 万6 32亿 < 6232亿4 6000~48万 45580000~6亿7 900~8万(填最小数) 8 5420000~8亿(填最大数)6.小马虎抄写一个六位数时,错将最高位上的8写成了3,将十位上的1写成了7,所得的六位数比原数小多少?(6分)培优导学——大数的认识单元复习知识点1:亿以内数的认识探究新知1.计数单位2.数位顺序表。
历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复习学案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仲里中学张秀丽【复习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近代史实。
2、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活动。
【复习重点】近代列强发动的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自主温故】知识梳理(教师适当点拨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列强的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原因、性质、结果)【合作知新】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
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
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
“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一副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图____________(填写图片编号)——《____________条约》(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解析:这是一道以图文结合形式考查近代侵略与抗争的专题,前两问考查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第三问需要分析材料,特别是对材料二同时期中外历史对比得出原因。
参考答案:图1——中英《南京条约》;图2—中日《马关条约》;图3——《辛丑条约》。
(九年级政治教案)初三政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初三政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1、充分利用课上时间和课下自主学习时间,结合知识网络疯狂记忆基础知识,力争达到熟练记忆。
2、组长可以对成员的复习掌握情况提前进行检查,提高每个人的复习积极性。
3、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使用说明:
结合知识网络,总结规划复习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组长要根据学案的完成情况给与等级评价;课后迅速收齐导学案交学科班长。
【复习目标】
1、了解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学会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觉关心祖国的命运与前途,勇于推动社会发展。
2、通过梳理复习、探究运用,要勇于承担责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3、每位同学用极度的热情复习,实现最佳状态,树立责任意识。
【重点难点】。
复习学案uni1&2 book3
Unit1&2 Book3 复习检查学案【学习目标】:1.能识记并会拼写重点单词短语2.能理解并背诵重点句型。
【复习内容】一、根据汉语提示默写单词。
收获收割庆祝祝贺饿死挨饿起源由来信任信心获得得到搜集集合独立自主授予奖品赞美钦佩羡慕习俗风俗许可允许道歉明显的原谅日常饮食节食平衡权衡好奇心生的未加工的顾客消费者折扣缺点弱点强项长处咨询请教限制限定二、根据汉语提示默写短语发生纪念追念穿上盛装打扮搞恶作剧开玩笑期望期待日夜昼夜整天好像玩得开心出现到场守信用遵守诺言/屏息屏气向某人道歉出发动身使爆炸使…想起…平衡的膳食应当应该减轻体重减肥(做坏事)不受惩罚说谎谋生欠债怒视瞪着…看把…和…结合起来不久以后增加体重纪念死者获得独立三、根据课文内容和括号里提示完成下面句子。
1 有些节日是为了纪念死者或者使祖先得到满足。
(honour; satisfy)2 如果邻居们不给糖,孩子们就会捉弄他们。
(play a trick on)3 人们扫墓来纪念他们的祖先。
(in memory of)4 甘地(Gandhi) 帮助印度脱离英国获得独立。
(gain independence)5 人们心怀感激,因为他们过冬的粮食都收集起来了。
(grateful; gather)6 节日让我们享受生活,为我们的习俗而自豪,还可以暂时忘掉工作。
7 她答应下班以后见他,但是她却没出现。
(turn up)8 他认为她会守信用的。
(keep one’s word)9 他不想屏息等她来道歉。
(hold one’s breath; apologize)10 很明显,经理在等李方离开。
(It is obvious that…)11 这些照片使我想起了我的童年.(remind….of…)12 她永远也不会原谅他。
(forgive)13 我们应该有一个平衡的饮食结构。
(a balanced diet)14 王鹏坐在他空空的餐馆里,感到很沮丧。
《外国小说欣赏》 第一单元复习学案(教师)1
重点一:“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的区别。
1.见证者(由“我”来叙事,真实可感)2.贯穿者(“我”是行文线索,贯穿行文始末)3.主旨的揭示者(我随时随地抒情议论,抒发感慨,发表见解:揭示文章主旨)4.主人公的烘托者(“我”是线索人物,“我”是重要人物,但“我”不是主人公,烘托和突出主人公)四.考点梳理1.叙述角度及其表达效果叙述角度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
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叙述者如上帝一般俯瞰kàn人间,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如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有限视角有限视角的特点:叙述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
有限视角的表达效果: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
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
2.叙述人称及其表达效果叙述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
1第一人称的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三人称叙述则更自由,与全知视角一样,对人物和故事无所不知,但它的叙述并不那么亲切没有距离感。
小说家选择何种叙述人称完全是根据小说的具体叙述需要而定的,也无所谓孰优孰劣。
第二人称问题小说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上说不是一种叙述角度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这个人物一种抒情目光,将之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3.考点纠错混淆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不能结合具体文本回答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相应的表达效果。
复习学案(1)
学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时间:编号:1-3一、知识体系归纳物理变化变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化学变化物质物理性质性质化学性质常用仪器:块状固态试剂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多量实验的基本操作液态试剂少量称量及量取时的注意事项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探究性实验的步骤课题1 物质变化和性质二、重、难点梳理1.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①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产生新物质,包括物质三态的变化,形状大小的改变等;②化学变化过程中产生新物质,如物质的燃烧,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等;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产生;④化学变化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2.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①物理性质不需要借助化学变化就可以体现出来,如: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②化学性质需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体现出来,如: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等。
三、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某物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银白色B. 在氧气中能燃烧C. 密度为7.86g/cm3D. 有金属光泽例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有发光发热现象B. 有气、液、固三态的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新物质生成例 3.在燃烧匙中放入少量白糖,加热,白糖会慢慢熔化成液体,这是白糖发生了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会逐渐变黑,并能闻到一股焦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变化。
由此可见,在变化过程中,伴随着变化发生。
四、能力训练(一)基础过关1.物质的性质一般包括性质和性质。
物质在自然界的变化一般包括变化和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3.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等多种物质。
酒精易燃烧,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酒精的化学性质有;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已学的音、韵母。
2.认识并掌握拼音字母的写法、发音和拼读。
3.识记并运用生字词。
4.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声母、韵母的复习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认读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或实物、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学生对该课内容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语音、词语的操练(20分钟)
1.教师板书出生字词,并适时引导学生朗读。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行带点读音,注音读音,突出读音讲练。
3. 生字词的学习(15分钟)
1.教师让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形状并感受笔画的顺序,并逐个讲解生字的意义和读音。
2.通过分角色读、配对学习等有效方式,引导学生记忆生字词。
4. 鞭策、评价和温习(15分钟)
1.教师安排不同形式的口、笔头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
2.教师在温习过程中,适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四、板书设计
1.声母与韵母的呼应图
2.本节学习的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声母、韵母的復习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口伸练习,也让学生掌握了弹指间的生字和音频读写的技能。
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照顾到学生的复习和成长,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学习。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学案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学案篇一:第一章有理数复习学案(共三课时)教学目标:1:识记有理数的基本概念;2:能够运用相关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3:掌握并会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和运算律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1、叫做互为相反数。
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数a的相反数是,(a是任意一个有理数);0的相反数是.若a、b互为相反数,则.若a+b=0,则2、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叫做数a的绝对值。
记做|a|。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得:|a-b|表示数轴上a点到b点的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若a>0,则︱a︱=a;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若a<0,则︱a︱=-a;0的绝对值是.若a=0,则︱a︱=0;1)数轴比较:在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正数都大于,负数都小于;正数一切负数;2)两个负数,即:若a<0,b<0,且︱a︱>︱b︱,则a<b.3)做差法:∵a-b>0,∴;4)做商法:∵a/b>1,b>0,∴.八: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的形式,其中a是(1︱a︱<10),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n是正整数。
注意:指数n与原数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同步测试:(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230000=134000000000=(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364.315某10=1.02某10=九:近似数接近准确数而不等于准确数的数。
同步测试:下列各题中数据是准确数的是().A.今天的气温是28CB.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38万千米C.小明的身高大约是148cmD.七年级学生共有800名十:有效数字从一个数,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用精确度表示。
例:如近似数2.04万,精确到,它有个有效数字.2例2、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集合中:1,-0.20,31,325,-789,0,-23.13,0.618,-2004.π5 };};};}.整数集合:{负数集合:{分数集合:{有理数集合:{例3、按规律填数:(1)2,7,12,17,(),(),(2)1,2,4,8,16,(),(),例4、观察下列算式:2–0=4=1某4,4–2=12=3某4,6-4=20=5某4,8–6=28=7某4,22222222(1)第5个等式是______________;(2)第n个等式是______________.abab例5、如果规定符号某的意义是,求2某(-3)某4的值ab例6、趣味题:小明参加“趣味数学”选修课,课上老师给了一个问题,小明看了很为难,你能帮他一下吗?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负倒数,ab|m|=2,则-1+m-cd的值为多少?m例7、若|某-5|+|y+3|=0,求2某+3y的值。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
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复习: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巩固识字和语感。
2. 生字复习:通过拼音教学和识字游戏,复习第一单元的生字。
3. 阅读理解: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运
用能力。
4.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书写规范。
教学步骤
1. 复习课文:让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帮助他们回忆课文内容和
语音语调。
2. 生字复习:教师通过拼音教学,帮助学生回忆第一单元的生字,并进行识字游戏巩固记忆。
3. 阅读理解:教师出示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4. 写作练习: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5. 总结复习:教师对本节课的复习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资源
1.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2. 课文朗读音频
3. 生字卡片
4. 阅读理解题目
5. 写作题目
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2. 阅读理解: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来评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书写规范和表达能力。
参考资料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
册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次复习,让学生回顾并巩固所学的第一单元的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复习课文《小狗和小猫》的内容和重点句子。
2. 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拼音。
3. 运用图画和简单的问题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三、教学步骤
第一步:复习课文内容
1. 让学生跟读课文《小狗和小猫》。
2. 逐句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3. 通过问题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和故事情节。
第二步:复习生字词和拼音
1. 出示生字词和对应的拼音,让学生读出来。
2. 随机提问学生生字词的意思和读音。
第三步:阅读理解训练
1. 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画,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2. 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生字词和拼音的记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辅助工具
1. 课文《小狗和小猫》的教材。
2. 生字词和拼音的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画。
六、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观察学生的回答情况,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情况。
七、教学延伸
1. 课后布置相关的阅读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
2.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化学一
第一单元复习学案终兴中学化学组[复习目标] 1.回忆、巩固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巩固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2.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描述的方法。
进一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
3.在完善自己的探究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学会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复习重难点]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各种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2.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描述的方法。
3.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
4.量筒的使用(量液体的体积)[复习主要内容]知识点1:化学研究的对象知识点2:观察实验的方法变化前:物质颜色、状态、气味、性状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发光、放热、↑、↓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强调:描述实验时就注意语言准确、规范,先说现象后得结论。
知识点3:药品取用1.原则2.用量:粉末或小颗粒——“一倾一送三直立”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或大的金属颗粒——“一横二放三慢竖”少量——用胶头滴管—悬空滴加液体药品的取用: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多量——倾倒——瓶塞倒放、标签手心。
固体——用天平称量—左物右码3.取一定量的药品液体——量筒取用知识点4: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的火焰——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
注意“二查”——检查灯芯是否平整或是否烧焦;检查酒精量不超过容积的2/3。
“二禁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酒精灯对点。
“二用”——点燃时,要用火柴;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
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学生回顾要领及注意事项。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等。
可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等。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漏斗等。
知识点5:玻璃仪器的洗涤油脂: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洁净洗涤仪器。
难溶物的洗涤不溶性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可用稀盐酸洗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复习学案1
编制:张雪刘倩审核:审批:
班组号姓名:
【使用说明】
1. 利用学案回顾基础知识,查漏补缺。
2. 巩固落实好基础知识。
课前准备案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chī﹙﹚想yǐn﹙﹚秘níng﹙﹚成诱惑.﹙﹚
màn﹙﹚湿xuān﹙﹚腾一shùn﹙﹚间闷.热﹙﹚
闷.热﹙﹚弹.子﹙﹚屡.次﹙﹚迂.回﹙﹚啜.泣﹙﹚
纳罕.﹙﹚恐jù﹙﹚训jiè﹙﹚qiào壁﹙﹚安wèi﹙﹚
dǐ﹙﹚达暮色cāng máng﹙﹚﹙﹚小心yì yì﹙﹚﹙﹚
瘦骨嶙峋
..﹙﹚﹙﹚灰心sàng气﹙﹚头晕目xuàn﹙﹚
颤.﹙﹚动收敛.﹙﹚宽恕.﹙﹚聒.聒﹙﹚
卑.﹙﹚微短暂.﹙﹚零.落﹙﹚一丝不苟.﹙﹚
2. 解释下列词语。
小心翼翼:
一丝不苟:
课上探究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是一个春天的夜晚,我突然醒了,睁开眼睛,看见屋子里洒满了月光,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温暖的空气里充满了梨花和忍冬树丛发出的清香。
我下了床,踮着脚轻轻地走出屋子,随手关上了门,母亲正坐在门廊的石阶上,她抬起头,看见了我,笑了笑,一只手拉我挨着她坐下,另一只手就势把我揽在怀里。
整个乡村万籁俱寂,临近的屋子都熄了灯,月光是那么明亮。
远处,大约一英里外的那片树林,黑压压地呈现在眼前。
那只看门狗在草坪上向我们跑来,舒服地躺在我们脚下,伸展了一下身子,把头枕在母亲外衣的下襟。
我们就这样待了很久,谁都不出声。
然而,在那片黑压压的树林里却并不那么宁静——野兔子和小松鼠、负鼠和金花鼠,
它们都在那儿奔跳、欢笑;还有那田野里,那花园的荫影处,花草树木都在悄悄地生长。
那些红的桃花,白的梨花,很快就会飘散零落,留下的将是初结的果实;那些野李子树也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野李子又酸又甜,都是因为太阳烤炙的,风雨吹打的;还有那青青的瓜藤,绽开着南瓜似的花朵,花朵里满是蜜糖,等待着早晨蜜蜂的来临,但是过不了多久,你看见的将是一条条甜瓜,而不再是这些花朵了。
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
只有大自然那无所不能,温柔可爱的手在抚弄着它——正在活动着,它在生长,它在壮大。
一个八岁的孩子当然不会想得那么多,也许他还不知道自己正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
不过,当他看见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他也被迷住了;当他听见一只模仿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
1.文章的标题“最美好的时刻”具体指的是什么?
(1)美好:
(2)时刻:
2.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第3段中“那只看门的狗”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第4段中“并不宁静”的景象,与全文的“宁静”矛盾吗?为什么?
1.(1)宁静、温馨(2)春天的夜晚
2.一个八岁的孩子和母亲一起感受夜的宁静。
3.使文章中心突出,表达了和谐、宁静的美好感觉。
(或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美好)
4.不矛盾。
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烘托了夜晚的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