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讯课程设计
《第12课 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四年级下册
《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即时通信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包括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通信方式,以及如何使用各种即时通信工具。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熟练使用即时通信软件进行交流,提高沟通效率,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二、作业内容1. 文字交流:学生需要选择一款常用的即时通信软件(如QQ、微信等),建立自己的账号,并与其他同学或老师进行文字交流。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至少5条文字消息的发送和接收,并记录自己的交流过程和感受。
2. 语音交流:学生需要使用即时通信软件中的语音功能,与其他同学或老师进行语音通话。
要求学生在通话过程中保持清晰、流畅的语音交流,并记录自己的通话体验。
3. 视频交流:学生可以选择一款适合自己设备的视频聊天软件,与其他同学或老师进行视频交流。
要求学生在视频交流过程中保持礼貌、尊重他人,并注意自己的形象和着装。
4. 使用社交媒体:学生需要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添加至少3个同学或老师的账号,并进行互动交流。
要求学生通过关注、点赞、评论等方式,提高社交媒体交流的效果和趣味性。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并确保作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 学生在作业过程中需要遵守学校和社会的相关规定,尊重他人隐私和权利。
3. 学生需要认真记录自己的作业过程和感受,以便于教师对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4. 学生需要按照教师的要求提交作业,不得擅自修改作业内容或形式。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互动交流的效果、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等。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记录和反馈进行评价,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3. 评价结果: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加强学生的技术操作和沟通能力。
五、作业反馈学生可以通过作业反馈环节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提出自己在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寻求教师的帮助和建议。
企业即时通课程设计
企业即时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企业即时通信的概念、功能及在企业中的应用。
2. 学生掌握企业即时通信工具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3. 学生了解企业即时通信在团队协作、信息传递等方面的优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注册、登录企业即时通信软件,并进行基本设置。
2. 学生能够运用企业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文字、语音、视频沟通,发起群聊、会议等。
3. 学生能够运用企业即时通信工具分享文件、图片、链接等资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团队协作,积极沟通交流的良好习惯。
2. 增强学生对企业即时通信工具在职场中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信息素养。
3. 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尊重他人隐私,保护信息安全。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新兴技术充满好奇心,但需加强对企业即时通信工具的认识和应用。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以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企业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企业即时通信概述- 了解企业即时通信的发展历程、分类及作用。
- 分析企业即时通信与个人即时通信的差异。
2. 企业即时通信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比较常见的企业即时通信工具,如钉钉、企业微信等。
- 学习企业即时通信工具的注册、登录、基本设置方法。
3. 企业即时通信的基本功能- 文字、语音、视频沟通技巧。
- 群聊、会议发起与管理。
4. 企业即时通信的高级应用- 文件、图片、链接等资源的分享与协作。
- 提醒、日程、任务等办公功能的使用。
5. 企业即时通信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掌握企业即时通信中的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知识。
- 学习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6. 企业即时通信在团队协作中的应用- 分析企业即时通信在团队协作中的优势。
即时通讯系统课程设计
即时通讯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即时通讯系统的基本原理、架构和关键技术,掌握常见的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和配置,培养学生进行即时通讯系统设计和实现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即时通讯系统的基本概念、架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和配置方法,了解即时通讯系统的关键技术。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能够配置即时通讯软件以满足特定需求,能够使用编程语言实现简单的即时通讯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即时通讯技术的兴趣,认识到即时通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即时通讯系统的基本概念、即时通讯系统的架构、即时通讯系统的关键技术、常见的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和配置以及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1.即时通讯系统的基本概念:介绍即时通讯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
2.即时通讯系统的架构:介绍即时通讯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客户端、服务器和网络三个部分,并分析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3.即时通讯系统的关键技术:介绍即时通讯系统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消息传输机制、登录认证、好友管理、文件传输等。
4.常见的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和配置:介绍几种常见的即时通讯软件(如微信、QQ、Skype等)的使用方法和配置技巧。
5.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引导学生学习即时通讯系统的原理,培养学生使用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等)实现简单即时通讯系统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即时通讯系统的基本概念、架构和关键技术,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即时通讯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配置即时通讯软件,实现简单的即时通讯系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就即时通讯系统的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12课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四年级下册
《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即时通信》第一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以下目标:1. 了解即时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学会注册并登录常用的即时通信软件;3. 掌握基本的聊天室使用方法和交流技巧;4. 培养学生对网络安全的初步认识。
二、作业内容1. 软件认知与登录实践:指导学生完成对即时通信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并学习其界面布局和主要功能模块。
学生需完成软件的注册和登录过程,并熟悉个人信息设置和账户安全保护措施。
2. 聊天室探索与交流:学生需进入软件内的聊天室,探索其使用方法。
在确保遵守网络礼仪的前提下,学生应进行简单的文字交流,学习发送消息、表情等基本操作。
3. 网络安全知识学习:学生需了解即时通信中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如密码保护、防诈骗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并学会识别网络中的潜在风险。
三、作业要求1. 软件登录操作规范:学生需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软件登录,保证账号密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对于不同即时通信软件的操作流程,学生应熟练掌握并能够独立完成。
2. 交流互动礼貌性:在聊天室内进行交流时,学生应遵守网络礼仪,使用文明用语,不发表攻击性言论或传播不良信息。
同时,学会尊重他人观点,保持友好的交流氛围。
3. 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学生需认真阅读网络安全知识内容,理解并掌握网络安全常识。
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因疏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作业评价1. 过程性评价:通过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如操作规范性、交流礼貌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其继续保持。
2. 结果性评价: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成果进行评价,如软件登录是否成功、聊天室使用是否熟练等。
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12课 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四年级下册
《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即时通信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包括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通信方式,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1. 文字聊天:学生分组,每组创建一个即时通信群组,并使用指定的即时通信工具(如QQ、微信等)进行文字聊天。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至少五次聊天,内容可以是学习交流、生活分享等。
2. 语音/视频通话:在文字聊天的基础上,学生可以使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语音或视频通话。
要求学生在通话过程中注意礼貌用语,并展示良好的沟通技巧。
3. 小组协作:学生需完成一项实际任务,如完成一个调查问卷或合作完成一项学习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即时通信工具与小组成员保持沟通,协商解决问题,确保任务顺利进行。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完成后,学生需提交一份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本次作业中的收获、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方案。
2. 学生需选择一个指定的即时通信工具来完成作业,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创意,尝试使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提高沟通效果。
4. 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到作业中,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使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交流和学习。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报告和提交的任务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和进步。
2. 教师可邀请其他同学或教师代表对作业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3. 根据评价结果,教师需对教学计划和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改进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对本次作业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对下一次作业的建议和意见。
2. 教师需认真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师可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共同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次《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即时通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信息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c课程设计即时通信
c 课程设计即时通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即时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即时通信系统的基本设计和实现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即时通信技术的能力。
1.了解即时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即时通信系统的基本设计和实现方法。
3.熟悉常见即时通信应用的架构和关键技术。
4.能够使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有效沟通。
5.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即时通信应用。
6.能够分析和解决即时通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即时通信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遵守即时通信规范,注重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即时通信概述:介绍即时通信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即时通信系统原理:讲解即时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通信协议、消息传输、服务器和客户端等方面。
3.即时通信应用案例:分析常见即时通信应用的架构和关键技术,如微信、QQ等。
4.即时通信编程实践:介绍即时通信应用的开发工具和编程方法,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5.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讲解即时通信过程中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和策略。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讲解即时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即时通信应用的架构和关键技术。
3.实验法: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开发简单的即时通信应用。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5.互助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即时通信教材作为主要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即时通信技术书籍,供学生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辅助学生理解即时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网络设备等实验器材,让学生动手实践。
《第12课 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四年级下册
《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即时通信技术,包括如何发送和接收消息、如何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等。
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情境中实现即时通信,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发送和接收消息:学生需要使用指定的即时通信软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发送和接收至少5条消息。
消息内容可以是简单的问候、留言等,也可以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讨论话题。
2. 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学生需要为自己设置一个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以确保自己的账号安全。
在设置密码时,学生应遵循密码设置规则,并注意密码的复杂度和安全性。
3. 掌握基本操作:学生需要熟悉并掌握即时通信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如何打开软件、如何切换账号、如何发送和接收消息等。
4. 完成作业报告:学生需在完成作业后提交一份作业报告,简要说明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或请他人代为完成。
2. 按时提交: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逾期不予受理。
3. 规范格式:学生需按照作业要求提交作业报告,包括格式、内容等均需符合要求。
4. 质量要求:学生需确保作业质量,真实反映自己的学习情况。
5. 鼓励创新: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提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四、作业评价1. 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提交时间、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75分-89分)、及格(60分-74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作业评价后向学生提供反馈,包括作业的整体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
学生可根据反馈进行反思,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作业内容:1. 发送和接收消息:学生需要使用指定的即时通信软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发送和接收至少5条消息。
消息内容可以是简单的问候、留言等,也可以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讨论话题。
《即时通信真便捷》 教学设计
《即时通信真便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即时通信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常见类型。
2、掌握至少两种常用即时通信工具的基本操作和主要功能。
3、培养学生正确、安全、有效地使用即时通信进行交流和信息获取的能力。
4、引导学生认识即时通信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用即时通信工具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2)正确使用即时通信进行有效沟通和信息处理。
2、教学难点(1)理解即时通信中的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2)培养学生在即时通信中的文明交流和信息筛选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即时通信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常用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即时通信的利弊和使用注意事项。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即时通信工具的操作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交流方式的变化,如“同学们,想一想在没有手机和网络之前,人们是怎么远距离交流的?那现在呢?”从而引出即时通信的主题。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即时通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从早期的电子邮件到现在各种即时通信软件的演变。
(2)讲解常见的即时通信类型,如短信、社交媒体、专用即时通信工具等,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工具演示(15 分钟)选取两种常见的即时通信工具,如微信和 QQ,向学生演示注册、登录、添加好友、发送消息、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发送文件等基本操作,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功能设置。
4、小组讨论(1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即时通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和不便?(2)在使用即时通信时,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3)怎样避免在即时通信中出现不文明的交流行为?5、实践操作(20 分钟)让学生使用刚才演示的即时通信工具,完成以下任务:(1)与同桌互加好友,发送一条文字消息和一段语音消息。
《第12课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四年级下册
《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即时通信》课程作业,使学生掌握即时通信的基本概念,理解常用即时通信软件的使用方法,能正确运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简单交流,培养良好的网络沟通习惯,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作业内容1. 认识即时通信:学生需了解即时通信的定义、作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通过查找资料或课堂讲解,记录至少三种常用即时通信软件的特点和功能。
2. 常用即时通信软件介绍与比较:学生需要熟悉并理解微信、QQ、钉钉等常用即时通信软件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同时完成对这些软件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的报告,报告中至少包括三项关键功能的比较。
3. 操作实践:学生需完成一次使用即时通信软件进行群聊和个人交流的实践操作,并记录操作步骤及感受。
4. 安全意识培养:学生需了解使用即时通信软件时应注意的网络安全问题,包括防范网络诈骗、保护个人隐私等内容,并撰写一篇关于网络安全使用心得的短文。
三、作业要求1. 认识即时通信部分:学生需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即时通信的用途,报告需详实并附有具体资料来源。
2. 软件介绍与比较部分:报告需详细列明至少三款软件的比较内容,并能够清晰地表述出各自优劣,逻辑清晰。
3. 操作实践部分:学生需拍摄操作过程的视频或截图,并详细记录操作步骤及感受,真实反映使用过程。
4. 安全意识培养部分:短文需结合实际案例,内容真实、具体,体现学生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报告内容、格式及逻辑性进行评价。
2. 操作实践部分将根据视频或截图的清晰度、操作步骤的准确性及文字记录的详尽性进行评价。
3. 安全意识培养部分的短文将根据内容的真实性、具体性以及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深度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评阅,并及时反馈评阅结果。
2. 对于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3. 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教师将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作业质量。
《第12课 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四年级下册
《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基本的即时通信技术,如文字聊天、表情符号、文件传输等。
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将提高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即时通信群组:学生将选择3-5个同学,创建一个专属的即时通信群组,并邀请他们加入。
2. 群组聊天:在群组内,学生需要每天至少发送一条消息,内容不限,可以是学习问题、生活分享、笑话等。
3. 文件传输:学生可以向其他同学发送文件,可以是学习资料、图片、视频等。
4. 每周反馈:每位学生需在每周五前,向老师提交一次作业反馈,包括本周群组内聊天的内容、文件传输的情况等。
三、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禁止抄袭和代写。
2. 学生在群组内要积极发言,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
3. 文件传输应遵守学校和社会的规定,不得发送违规内容。
4. 提交作业反馈时,学生需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作业情况。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老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反馈,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包括发言次数、内容质量、文件传输情况等。
2. 学习态度:老师将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独立思考等。
3. 进步情况:老师将对比学生前后的作业表现,评估学生的进步情况。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将获得及时的作业反馈,老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反馈进行评价。
2. 对于完成优秀的同学,老师将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以激励他们继续保持和进步。
3. 对于完成不佳的同学,老师将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找出问题所在,并提供改进建议。
在《即时通信》课程中,通过创建属于自己的即时通信群组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即时通信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同时,通过每天的群组聊天和文件传输,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此外,每周的作业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并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信息技术《使用即时通讯传输信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3课教学设计教案
4.1使用即时通讯传输信息
一、教材分析
本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对即时通讯软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即时通讯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也有了一定的使用技巧,比如QQ,微信,飞信等使用,但是对这些工具虽然认识,但是并不是了解这些软件是即时通讯,需要加强认识,对知识概念的初步认识,加强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常见的即时通讯工具。
(2)理解即时通讯工具交流信息的过程。
(3)掌握即时通讯工具高效交流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即时通讯工具的过程了解,掌握使用技巧,加强即时通讯传输信息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即时通讯工具的认识能力,提高信息知识的综合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难点
(1)常见的即时通讯工具。
(2)即时通讯的下载和使用
2.教学重点
(1)即时通讯工具交流信息的过程
(2)即时通讯工具高效交流的技巧
五、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方式
七、教学过程。
即时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即时通信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即时通信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2. 掌握即时通信系统的功能特点、应用场景及相关技术;3. 了解我国即时通信系统的相关政策法规。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至少一款即时通信软件,并掌握基本操作;2. 能够分析即时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即时通信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即时通信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道德规范;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即时通信技术,提高其信息素养和沟通能力,为未来学习和社会交往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即时通信系统概述:介绍即时通信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及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内容列举:即时通信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作用2. 即时通信技术原理:讲解即时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协议及关键技术;-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内容列举:基本原理、协议、关键技术3. 即时通信软件应用:介绍常用即时通信软件的功能特点、操作方法及使用技巧;- 教材章节:第二章- 内容列举:常用软件介绍、功能特点、操作方法、使用技巧4.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讲解网络安全知识、网络道德规范及相关政策法规;- 教材章节:第三章- 内容列举:网络安全知识、网络道德规范、政策法规5. 即时通信程序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即时通信程序;- 教材章节:第四章- 内容列举:设计思路、编程语言、实现方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5个课时,每个课时60分钟。
第一课时:即时通信系统概述第二课时:即时通信技术原理第三课时:即时通信软件应用第四课时: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第五课时:即时通信程序设计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内容列举,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即时通信系统的相关知识。
《即时通信真便捷》 教学设计
《即时通信真便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即时通信的概念、特点和常见的即时通信工具。
掌握至少一种即时通信工具的基本操作,如注册、登录、添加好友、发送消息等。
学会运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交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学会文明表达、尊重他人,提高其信息素养和社交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即时通信带来的便捷,激发其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即时通信工具的意识,避免沉迷和不良信息的干扰。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即时通信工具的操作方法。
如何利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有效的交流。
2、教学难点理解即时通信中的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引导学生在即时通信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即时通信的相关知识和概念,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方法。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操作即时通信工具,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在使用即时通信工具过程中的感受和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室,确保每台电脑都能联网。
2、选择几种常见的即时通信工具,如微信、QQ 等,并提前在电脑上安装好。
3、制作教学 PPT,包含即时通信的介绍、操作步骤演示等内容。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通过手机或电脑与远方的亲朋好友交流过?是通过什么方式呢?学生回答,教师引出即时通信的话题。
2、知识讲解(10 分钟)教师通过 PPT 展示,讲解即时通信的概念、特点(如实时性、便捷性、多样性等)和常见的即时通信工具。
举例说明即时通信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应用。
3、操作演示(15 分钟)教师选择一种即时通信工具(如微信),在电脑上进行注册、登录、添加好友、发送文字消息、语音消息、视频通话等操作的演示。
《第12课 即时通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四年级下册
《即时通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即时通信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2. 学会使用常见的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交流。
3. 培养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即时通信的基本操作,如添加好友、发送消息等。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有效的交流,提高沟通效率。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PPT,包括即时通信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等。
2. 准备常见即时通信工具的安装包,如QQ、微信等。
3. 准备教学用具,如鼠标、键盘等。
4. 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即时通信软件的使用场景图片,让学生了解即时通信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2. 提出课题:即时通信二、讲解新知1. 介绍即时通信的定义、特点和使用场景。
2. 讲解常用的即时通信软件,如QQ、微信等。
3. 介绍这些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三、实践操作1. 学生自主尝试使用即时通信软件,并互相交流操作经验。
2. 教师根据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
3. 学生再次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拓展任务1. 教师布置一个实际生活中的即时通信任务,如班级通知、家长联系等。
2. 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并展示成果。
3. 教师对各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小结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即时通信软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尝试使用其他类型的即时通信软件,并分享使用心得。
3. 提醒学生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六、课后反思1. 学生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2. 教师反思本次课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是否得当,以及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即时通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基本的即时通信技术。
2. 能够熟练使用即时通信软件进行文字、语音和视频交流。
c即时通讯课程设计
c 即时通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即时通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提高沟通效率。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即时通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掌握常见即时通讯软件(如微信、QQ、钉钉等)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了解即时通讯在个人生活和商务场景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操作并及时使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有效沟通;•能够设置即时通讯软件的基本参数,满足个性化需求;•能够解决即时通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网络连接、信息发送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即时通讯技术的兴趣,认识到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即时通讯规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即时通讯概述:介绍即时通讯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分类;2.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讲解常见即时通讯软件的功能、操作方法和技巧;3.即时通讯应用场景:分析即时通讯在个人生活、商务场景中的应用案例;4.即时通讯规范与安全:教育学生遵守即时通讯规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提高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即时通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2.演示法:展示即时通讯软件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3.案例分析法:分析即时通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技巧,促进学生互动;5.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即时通讯软件,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即时通讯教材,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2.参考书:推荐相关即时通讯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趣味性;4.实验设备:准备即时通讯软件的实验环境,让学生动手实践;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实时资讯。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c即时通讯课程设计
c 即时通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即时通讯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了解即时通讯软件的类型及特点,如微信、QQ等;3. 学生能掌握即时通讯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信息的发送与接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安装、注册并登录即时通讯软件;2. 学生能在网络环境下,熟练使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信息交流;3. 学生能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即时通讯技术的兴趣,认识到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2. 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尊重他人隐私,遵守网络安全规定;3. 学生能意识到即时通讯软件在传递信息时的责任,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即时通讯技术,提高沟通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好奇心强,善于接受新事物,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实践操作,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即时通讯概述- 了解即时通讯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分类;- 掌握即时通讯软件的基本功能。
2. 即时通讯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学习如何安装、注册和登录即时通讯软件;- 掌握软件界面布局,了解各个功能模块的作用;- 学习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信息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3.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 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习防范网络诈骗的方法;- 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尊重他人隐私;- 了解并遵守网络安全规定。
4. 团队协作与沟通- 学习在即时通讯软件中进行团队合作的方法;- 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提高沟通效率;- 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c即时通讯课程设计
c 即时通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即时通讯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即时通讯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账号注册、添加好友、发送消息、文件传输等。
3. 引导学生了解即时通讯软件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2. 培养学生运用即时通讯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线协作、资料共享等。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即时通讯软件的优缺点,学会选择合适的通讯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参与社交活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隐私,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对即时通讯工具的合理使用意识,防止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能类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易于接受新技术,但网络安全意识较弱,需要加强引导。
教学要求: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课程目标的分解和落实,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即时通讯概述:介绍即时通讯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即时通讯基础2. 即时通讯软件操作:讲解常见即时通讯软件的注册、登录、添加好友、发送消息、文件传输等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见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3. 即时通讯软件安全与隐私保护:分析即时通讯软件的安全风险,介绍如何设置隐私保护、防止网络诈骗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4. 即时通讯工具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即时通讯工具在团队协作、在线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教材章节:第四章 即时通讯工具的应用案例5. 即时通讯软件的优缺点及选择:对比不同即时通讯软件的优缺点,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通讯工具。
《第12课 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四年级下册
《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即时通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常见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方法;3. 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任务一:了解即时通信工具1. 在互联网上搜索并了解至少三种常见的即时通信工具,如QQ、微信、钉钉等;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这些工具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3. 小组讨论,分享各自了解到的信息,互相学习。
任务二:模拟即时通信场景1.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2. 角色扮演:每个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老师、学生、家长等,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即时通信场景;3. 使用选定的即时通信工具,完成小组内的沟通与交流;4. 记录并总结在模拟场景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任务三:分享与评价1.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即时通信成果,包括使用的即时通信工具、模拟场景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2. 小组间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3. 教师总结点评,表扬优秀小组和个人,鼓励大家在后续的作业中继续努力。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团队协作:小组内需协作完成各项任务,共同解决问题;3. 记录总结:学生需认真记录模拟场景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便后续复习和巩固;4. 时间限制: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一小时,以保持学生的专注度和积极性。
四、作业评价1. 任务完成情况: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了各项任务,是否达到了作业目标;2. 团队协作能力:小组内成员是否能够积极协作,共同解决问题;3. 问题解决能力:在模拟场景中是否能够发现问题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4. 信息素养: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即时通信工具,是否有良好的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反馈,表扬优秀作业,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2. 鼓励学生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时聊天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即时聊天通信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即时聊天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常见的即时聊天通信软件的功能和特点;3. 学生能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知识,了解数据传输的加密与安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选择合适的即时聊天通信工具;2. 学生能在指导下,独立完成即时聊天通信软件的安装与基本设置;3. 学生能运用即时聊天通信工具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信息交流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即时聊天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网络沟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学生能树立正确的网络沟通观念,尊重他人隐私,遵循网络道德规范;3. 学生能通过即时聊天通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即时聊天通信系统的相关知识,提高沟通技能,同时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即时聊天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 网络通信基础知识- 即时聊天通信软件的分类与特点- 数据传输的加密与安全2. 常见即时聊天通信软件介绍- 软件的安装与基本设置- 功能介绍与操作演示- 各软件的优势与适用场景3. 网络沟通技巧与礼仪- 网络沟通的基本原则- 尊重他人隐私与网络安全- 网络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进行即时聊天通信软件的实际操作- 分析实际案例,提高网络沟通能力- 团队协作,解决网络沟通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章节将按照教学大纲,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即时聊天通信系统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涵盖基本概念、软件应用、网络沟通礼仪及实践操作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网络通信技能。
《第12课 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四年级下册
《即时通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即时通信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包括文字、语音、视频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1. 文字聊天:学生需选择一款常用的即时通讯工具(如QQ、微信等),建立班级群组,并邀请所有同学加入。
在群组内,学生需使用文字聊天功能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问候、询问作业情况、分享学习资料等。
每位学生需完成至少5条文字聊天记录。
2. 语音/视频通话:在文字聊天的基础上,学生需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语音或视频通话功能。
在班级群组内,学生可与老师或同学进行通话,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每位学生至少完成一次语音或视频通话。
3. 分享学习经验:学生需在群组内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鼓励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学生需积极回应其他同学的分享,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每位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避免拖延。
2. 积极参与:学生需积极参与群组内的交流和讨论,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尊重他人: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需尊重他人,避免使用不礼貌的语言或行为。
4. 保护隐私:学生在使用即时通讯工具时,需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5. 合理使用:学生需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影响学习和生活。
四、作业评价1. 完成情况: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和参与度进行评价,优秀的学生将获得一定的奖励。
2. 进步程度:教师将关注学生在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过程中的进步程度,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 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将关注学生在群组交流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可随时向教师反馈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将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和评价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即时通信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即时通讯软件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 年8月23 日
一、系统需求分析2
➢项目名称2
➢开发背景2
1、文档说明 3
2、实现功能3
3、功能说明3
二、系统的UML基本模型4
1、用例图4
三、数据库设计4
(1)E-R图4
(2)数据库逻辑结构5
1存储用户信息表Users详细信息 5
2存储QQ消息表Messages详细信息5
3存储QQ消息类型表MessageType详细信息5
4存储好友表Friends详细信息5
5存储好友策略表FriendshipPolicy 详细信息6
6存储血型表bloodType 详细信息6
7存储星座类型表star 详细信息6
8存储密码表SavePwd 详细信息6
三、系统运行结果(截图)6
1、登录界面:6
2、申请QQ界面6
3、忘记密码窗体7
4、主窗体:7
5、修改个人信息8
6、查找好友界面:9
7、聊天界面:9
8、设置字体10
9、有新消息提示12
10、退出 12
四、课程设计总结13
一、系统需求分析
➢项目名称
“MyQQ”聊天系统
➢开发背景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需要简捷快速的方式进行沟通。
用手机交流存在费用高,
操作麻烦的问题。
因此开发一个基于C/S 架构的QQ,可解决在局域网范围内与好友进行便利交流,无需任何费用。
1、文档说明
改文档描述了MyQQ的功能、数据库、以及ER图、等、让用户可以大体的了解该软件安的功能。
2、实现功能
01 注册QQ号
02 登录到主界面
03 登录后可以显示好友列表、QQ头像、未查看的消息
04 可以通过性别、年龄、QQ号查询好友,并添加好友
05 编辑个人的信息、修改密码、设置添加好友的模式
06 可以与好友进行实时聊天
07 头像列表、可以从100个头像里面选择自己喜欢的。
08、可以设置聊天字体,颜色。
3、功能说明
1、登录
显示登录界面。
用户输入用户名称和口令后,提交页面。
系统验证用户的登录:
若用户名称或口令不正确,系统显示登录失败消息,用户可再次登录;若用户名
称和口令正确,登录成功,系统显示一个登录后的页面,可供用户进行聊天。
若
忘记密码,可找回密码。
2、注册、忘记密码
用户必须先申请QQ 号,才能登录MYQQ 系统。
用户注册信息的妮称不能相同。
注册信息除包含基本资料外,还包含星座和血型,忘记密码可以找回。
3、登录后主窗体
显示好友信息,扫描未读聊天信息,同时来消息的好友头像闪烁。
可添加和删除
好友,并将头像设置为小图标。
4、查找添加好友
查找好友的方法可有精确查找和模糊查找。
也可通过年龄和性别进行查找。
可将
查到的网友添加为好友。
个人信息管理
可以修改个人信息资料,如头像等。
也可进行安全设置。
如更改密码。
更改完成
显示更改成功
6、聊天
可与好友进行聊天。
信息即时更新。
7、头像列表
用列表的方式显示系统提供的头像。
供用户选择。
8、系统消息
用户在操作MYQQ 系统时,出现异常均采用系统消息的方式进行提示
系统的UML基本模型
1、用例图
三、数据库设计
(1)E-R图
(2)数据库逻辑结构
4、存储好友表Friends
字段名称含义类型约束其它说明Id int主键
HostId主机QQ号码int非空
FriendId好友QQ号码int非空
字段名称含义类型约束其它说明Id int主键FriendshipPolicy策略类型varchar(50)非空加为好友
字段名称含义类型约束其它说明Id int主键
BloodType血型类型varchar(50)非空
字段名称含义类型约束其它说明Id int主键
Star星座类型varchar(50)非空
字段名称含义类型约束其它说明Id int主键
LoginId QQ号码varchar(50)
LoginPwd QQ密码varchar(50)
三、系统运行结果(截图)
1、登录界面:
2、申请QQ界面
3、忘记密码窗体
4、主窗体:
5、修改个人信息
6、查找好友界面:
7、聊天界面:
8、设置字体
9、有新消息提示
10、退出
核心代码
1、整体类截图
2、登录
3、查询添加好友
4、读取添加好友信息和发送添加好友信息
五、课程设计总结
这个即时通讯软件MyQQ是使用C#和SQL共同开发的C/S模式的应用程序、实现了局域网内的通讯、
开发的时候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数据库的设计、如何实现即时聊天、如何实现局域网通讯、如何实现有未读消息就发出声音等。
不过随着这些问题的慢慢解决、自己也成长了很多、对C#和SQL掌握更加熟练了。
附件:
代码和数据库文件放在另外一个文件夹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