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人节全国各地风俗
不同地方的七夕节庆祝习俗
不同地方的七夕节庆祝习俗七夕节,又称中国情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
在这一天,人们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同时也是表达爱意、祈福美满姻缘的日子。
虽然七夕节在中国各地都有庆祝活动,但不同地方的习俗却各具特色。
1. 中国在中国,七夕节被视为浪漫的节日,许多年轻人会选择这一天向自己心仪的对象表白或者庆祝爱情。
最常见的活动就是给对方送礼物、约会或者共进晚餐。
此外,一些商场和景区也会举办七夕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2. 日本在日本,七夕节被称为“七夕”或者“星祭”,也是一个与爱情相关的节日。
不过,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的七夕节更多地侧重于祈福和许愿。
人们会在这一天向牛郎织女许愿,希望自己能得到幸福与美好的爱情。
3. 韩国在韩国,七夕节被称为“恋人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
除了类似中国和日本的习俗外,韩国人还有独特的传统——“泡芙之占卜”。
男女情侣会共同品尝泡芙,并根据泡芙上的奶油花纹来占卜对方的心意。
4. 越南在越南,七夕节则被称为“陨星节”,传说中只有在这一天陨星才会从天而降。
越南人在这一天会点灯、放风筝以及去寺庙烧香祈福。
对于年轻情侣来说,“陨星节”也是一个难得的浪漫时刻。
5. 台湾台湾也有自己独特的七夕庆祝习俗。
除了送礼物和约会外,台湾人还会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和庙会。
其中,民间舞龙、参拜妈祖等活动都是台湾七夕节上常见的风景。
结语不同地方虽然在庆祝七夕节时有着共通之处,比如向爱人表达爱意、祈福美满姻缘等,但各地还是保留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风格。
这些不同之处丰富了七夕节的文化内涵,也使这个浪漫的节日更加多彩多姿。
让我们一起珍惜传统文化,感受不同地方独特的七夕庆祝习俗吧!。
七夕节的风俗活动及庆祝方式
七夕节的风俗活动及庆祝方式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庆祝。
这个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庆祝方式多样,包括浪漫的传统习俗和创意的现代庆祝活动。
本文将介绍七夕节的常见风俗活动及庆祝方式。
传统风俗活动:1. 编织七夕织女星:在七夕节的前一晚,妇女们会以竹器编织七夕织女星,以表达对美满姻缘和婚姻的祝福。
这是因为传说中七夕节是牛郎织女的重逢日,人们希望能借助织女星的力量,获得幸福的婚姻生活。
2. 清洗河水祈福:在古代,七夕节也被视为水中仙女的庆典。
人们会聚集在河边,清洗水中灵气,并向水中投放花灯和纸船,寄托对爱情的祝愿和希冀。
3. 乞巧:七夕节的当晚,年轻的女性会在家中向织女祈求智巧,希望能够学习到织女的巧艺,同时也寓意着她们有望获得幸福的婚姻。
4. 鉴宝猜灯谜:七夕节期间,人们也会举行灯谜猜谜的活动来增加节日的乐趣。
常见的灯谜题目会涉及到七夕的传说和与爱情有关的诗词。
现代庆祝方式:1. 送花和礼物:七夕节是表达爱意的好时机,许多人会送花或礼物给自己的另一半。
玫瑰花是最常见的情人节花卉,它的浪漫象征意义深受人们喜爱。
此外,情侣们也会选择心爱的礼物来彼此表达爱意。
2. 约会晚餐:许多情侣在七夕节这一天会安排浪漫的约会晚餐,共同享用美食,并度过难忘的时光。
餐厅、咖啡馆和酒吧通常会推出特别的七夕节套餐和优惠,为情侣们提供特别的体验。
3. 七夕节电影:七夕节期间,电影院会放映与爱情有关的浪漫电影,许多情侣会选择一起观看这些新片。
电影院内弥漫的浪漫氛围往往能够增加情侣之间的感情。
4. DIY礼物和手工制作:一些有创意的人喜欢利用七夕节的机会,亲手制作礼物,例如手工贺卡、手链、手工巧克力等。
这种DIY的方式能够增加礼物的独特性,并且表达出更深层次的感情。
5. 参加七夕节活动:在七夕节期间,许多城市都会举办各种主题活动,例如七夕集市、表白墙和音乐会等。
七夕节当天有什么风俗活动
七夕节当天有什么风俗活动七夕节当天有什么风俗1、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七夕节最普遍的风俗,俗称“赛巧”。
2、种生。
七夕种生是旧时农耕风俗,流行于北京等地。
3、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是七夕节的习俗,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流行于宋代。
4、种巧菜。
种巧菜是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人们在这一天会配对、比赛,看谁种出的巧菜最多、最漂亮。
5、接露水。
七夕节的早晨,人们到河边、池塘边、竹丛里去采集新鲜的露水,据说用这种露水洗眼睛,可以使人眼明心亮。
6、香桥会。
在江苏宜兴等地有七夕香桥会习俗,人们在这一天会把香放在河上,以便牛郎和织女在河上相会。
7、祭拜魁星。
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求取功名的读书人非常崇敬魁星,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8、染指甲。
在很早之前,染指甲便在中国西南一带流行,七夕节这一天,四川省诸多县城会有染指甲这一习俗。
七夕节是情人节不七夕节是情人节,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时间不同,二月十四日情人节为西方的节日,因此是按照公历时期来过的。
而七夕情人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按照农历来过的,为农历的七月初七。
西方的情人节自然是按照西方的习俗来过的,红酒、玫瑰花、巧克力,具有西方的浪漫七夕。
而中国的情人节是按照中国的传统来过的,穿针引线、拜织女、吃巧果等。
七夕节被称为当代的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该吃什么传统食物1、吃巧果巧果是七夕节的应节食品之一,又叫七夕果、乞巧果子。
它并不是一种水果,而是用面粉、油、糖、蜜制作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再用油煎炸而成的糕点。
古代女子出嫁前都希望自己心灵手巧,就用吃巧果的方式“乞巧”,希望织女能赐自己一双巧手。
又因为“巧”与“桥”谐音,人们认为在七夕这天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实现2、吃饺子在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七夕节当天七个要好的姑娘一起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饺子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饺子,据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七夕各地饮食习俗
七夕各地饮食习俗七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牛郎织女节”、“乞巧节”。
在这个浪漫的节日里,许多地方都有独特的饮食习俗,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1. 广东:吃七姑粉广东人在七夕节这天喜欢吃七姑粉,这是一种由绿豆粉和各种果料制成的甜品。
七姑指的是织女和她的六位姐妹,据说吃七姑粉可以保佑姐妹们手巧,能织出更美丽的织物。
2. 广西:吃迷迭香饼广西壮族人在七夕节这天喜欢吃迷迭香饼,这是一种用糯米粉、芝麻、糖和迷迭香制成的小点心。
迷迭香寓意恋人间永不分离,吃了迷迭香饼可以增加夫妻感情的默契和亲密度。
3. 四川:吃巧果四川人在七夕节这天喜欢吃巧果,这是一种由燕麦粉、赤豆、水果等制成的点心。
巧果寓意着巧手、巧思和美满幸福的生活,吃了巧果可以使人更有创造力和良好的生活品质。
4. 江苏:吃桂花糕江苏人在七夕节这天喜欢吃桂花糕,这是一种由糯米粉、桂花和糖水制成的小点心,其形状各异,其中最有名的是拜月糕。
桂花糕象征着爱情美满,有时还会把桂花糕作为爱情的见证,让男女双方一起品尝,以加深感情。
5. 湖南、江西:吃巧糕湖南和江西的人们在七夕节这天喜欢吃巧糕,这是一种由糯米粉、芝麻、糖和花生等制成的点心。
巧糕寓意着生活多姿多彩,而且可以保佑姑娘们手巧,把巧糕分给男友,则意味着将来两人会有美满的生活和幸福的未来。
6. 湖北:吃鹊桥仙境湖北的人们在七夕节这天喜欢吃鹊桥仙境,这是一种由糯米粉、豆沙、莲蓉、桂花酱等制成的点心。
鹊桥仙境寓意着天上的织女和地上的牛郎相会后的幸福生活,能吃到这种点心也象征着自己在爱情路上会有好运。
7. 浙江:吃七夕饼浙江人在七夕节这天喜欢吃七夕饼,这是一种由糯米粉、芝麻和红糖制成的小点心,因为形状酷似牛耳朵而得名。
七夕饼寓意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寓言,吃七夕饼能加强爱情的感觉,让情人们更加甜蜜美好。
总的来说,七夕节是一个表达爱意、增进感情的节日,在各地的饮食文化中也有不同的习俗和寓意。
每一种美食都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也见证了人们对爱情的执着和美好的祝福。
七夕节的传统习俗
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全国各地过七夕节的习俗各有不同,那么大家知道七夕节的传统习俗都有哪些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夕节相关学问,盼望能协助到大家!↓↓↓点击获得更多“七夕节的传统习俗”相关内容↓↓↓●七夕节的由来和传闻简介●●七夕情人节送什么鲜花●●有关七夕节的诗句大全●●幼儿园七夕节活动筹划方案●七夕节的传统习俗都有哪些1、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
世谓之穿针楼。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
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
土民之家皆效之。
”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
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2、晒书、晒衣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的,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
魏武帝仍旧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
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
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立刻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那么即可收押。
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
他们亵渎礼法,反对时俗。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答复:“我晒书”。
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
晒肚皮也就是晒书。
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产的时机。
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
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芒耀眼。
七夕节的风俗有哪些传统节日
七夕节的风俗有哪些传统节日一、背景介绍七夕节,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始于东周,流行于汉代。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古代有别称为七夕的节日有很多,民间习俗丰富多彩。
七夕节的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传统节日风俗之一。
二、乞巧在七夕节这一天,女子们会向织妇(织女星)乞巧,以祈求心灵手巧、技艺长进、姻缘早旺、未婚早成……这一乞巧的风俗至今仍在民间保留,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风俗。
三、搭草人在一些地方,人们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制作搭草人,把搭草人放在稻田中守望,代表农业丰收、家庭平安。
搭草人也是七夕节特有的风俗之一。
四、挂蒲包七夕节当天,人们还会制作蒲包,把写好的愿望和心愿放入蒲包,然后挂在竹竿上。
据传说,七夕的这一风俗起源于广东省,象征着人们“拜寿”祈福、表达自己的愿望。
五、送桂花酒在一些地区,七夕节还有一个风俗是送桂花酒。
桂花自古以来就被看作吉祥之物,香气四溢,给人以清洁、甜美的感觉,送桂花酒是表达祝福的一种方式。
六、祭拜织女七夕节这一天还有一个传统风俗,就是祭拜织女。
人们会在屋内摆放婢女面尊,点香烛礼拜织女,以祈求姻缘、婚姻的美满幸福。
七、七夕传统节俗的意义七夕节的传统节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生活幸福美好的向往。
乞巧代表了对能工巧匠的崇敬,还寄托了人们对爱情的期盼;搭草人和挂蒲包则是祈求丰收和家庭幸福;送桂花酒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祈愿;而祭拜织女则传达了人们对姻缘美满的祝福。
七夕传统节俗的意义深远,承载着中国民间文化的千年传统和人们对幸福的珍视。
结语七夕节的风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节日在不断发展变迁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传统节俗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瑰丽与传承。
让我们共同尊重并传承这些传统风俗,让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传统和意义得到传承和弘扬。
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
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
它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连接了天河两岸的织女和牛郎在这一天得以相会。
七夕节是中国人民传统的节日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习俗,下面将通过不同维度的划分,介绍七夕节的各种习俗。
一. 爱情习俗1. 给心爱的人寄情书:在七夕节这一天,许多人会以书信或贺卡的形式,向自己的心上人表达爱意。
这些情书多数是用传统的墨水和毛笔书写,内容深情而浪漫。
这是一种古老而富有浪漫氛围的表达方式,被当代人们用于七夕节的庆祝活动中。
2. 挂牵星玉:七夕节上,许多人会用红色的丝线,将七颗大小不同的星星串起来,再挂在床头或者其他门窗之间。
这象征着恋人之间的牵挂和思念,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3. 守望星情:七夕夜晚,恋人们会一起仰望星空,相信在这特殊的夜晚,他们的爱情将会得到星星的保佑和祝福。
这种意象被人们视为七夕节仪式之一,让人们更加感受到这个节日的浪漫氛围。
二. 仪式习俗1. 编织七夕鹊桥:根据传说,织女和牛郎在七夕夜晚通过一座鹊桥相会。
现在,有些地方的人们会在七夕节前夕做出一座鹊桥的造型,用彩纸、竹子或者其他材料编织成形,然后放置在自家门口。
这个习俗象征着人们希望心仪的两个人能够鹊桥相会、长相厮守。
2. 吃七夕粽子:在中国的各个地方,七夕节也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
例如,在广东省,人们会在七夕节这一天制作和食用“七夕粽子”。
这些粽子通常用糯米、豆沙、芝麻等原料制成,形状各异。
吃这些粽子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祈福和庆祝。
三. 牛郎织女传说1. 传说起源:七夕节的起源和最有名的习俗之一,是基于一个古老的中国传说。
这个传说讲述了织女和牛郎两个相爱的人因为天地不容而被隔离,只有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它们才会被一条由喜鹊排成的鹊桥相连,从而得以相会一次。
这个浪漫的传说不仅是七夕节的由来,也被广大人民以各种形式用于七夕节的习俗之中。
2. 童话故事:织女和牛郎的故事是中国人民童年时代的经典故事之一。
不同地方的七夕节庆祝习俗
不同地方的七夕节庆祝习俗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万千情侣都会借着这个节日表达爱意,而这个节日在中国不同地区有着各具特色的庆祝习俗。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国不同地方的七夕节习俗,以展示这个富有情感和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
一、北方地区的七夕习俗北方地区,如北京、河北、山东等地,七夕节的庆祝通常比较偏向于浪漫和游玩。
恋人们会选择在这一天进行约会,青少年情侣则会选择去公园、电影院等场所欢度佳节。
1. 乞巧活动在北方的一些地方,如河北和山东,人们在七夕前夜会举行“乞巧”活动。
女孩们会准备一些针线和水果等供品,在月光下进行一些纺织和刺绣,以祈求心灵手巧。
同时,她们也会在这些活动中互相较量,看谁更有手艺,谁就能在未来找到如意的伴侣。
2. 吃巧果此外,许多北方地区的人们会在七夕节这一天吃“巧果”,又称“乞巧饼”。
这种饼一般为圆形,外皮酥脆,内馅多样,象征着团圆与美满。
家人聚在一起,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讨论童年趣事,这样不仅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感情,也使这个节日显得更加温馨。
二、南方地区的七夕习俗南方地区如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七夕节同样拥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方式。
而在这些地方,这一天更多的是注重与亲友之间的联系。
1. 制作花灯在江苏和浙江的一些城市,传统上人们会制作精美的花灯。
在七夕夜,会把这些灯笼挂起来或放置在河边以祈求平安与幸福。
小朋友们尤为喜欢此项活动,他们常常会提着自己的花灯,在街头巷尾嬉戏玩耍。
这种传统不仅为小朋友带来了快乐,同时也让这个节日满溢着温馨的气息。
2. 水上大会在广东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七夕期间会举行“水上大会”。
参与者将以船为载体进行比赛,不少民众还会组织聚餐,共享丰富的海鲜大餐。
这种活动不仅寄托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也使节日氛围愈加热烈。
三、西南地区的七夕习俗西南地区如云南、贵州等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其庆祝方式往往融合了各民族特色,使得七夕节显得尤为独特。
七夕节的风俗有哪些传统为什么
七夕节的风俗有哪些传统为什么七夕节,又称中国情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人们以饯别暮亲牛郎织女、祈求姻缘美满为主要内容,各地区有许多不同的风俗习俗,让这个浪漫的节日更加充实和多彩。
七夕节的传统风俗1.赏星:七夕夜是中国传统的牛郎织女相会之夜,据说只要在这一夜仰望星空,就能看到牛郎星和织女星。
因此,人们会赏星,希望得到牛郎织女的祝福。
2.放风灯:在七夕节这天,人们会放风灯,将写下心愿的灯放飞空中,寄托自己的爱情和希望。
风灯飘飘,象征着爱情的美好和憧憬。
3.挂桂枝:在江南地区,七夕节人们习惯于挂桂枝,寓意美好团圆和祈愿姻缘。
桂枝是中国传统的象征幸福、吉祥的植物。
4.编织七色七夕团:这是一项古老而美好的传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编小七色七夕团,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代表红宝石、琥珀、黄玉、翡翠、青金石、蓝玉、紫水晶。
还有一种是长条布料,剪成七条蓝宽条,各染一种颜色,然后迎男迎女,祈求吉祥。
5.喝桂花酒:七夕节喝桂花酒已经成为传统风俗之一,桂花是一种芳香美丽的植物,被视为爱情的象征。
喝桂花酒代表着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七夕节传统风俗的起源七夕节的传统风俗起源于古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七夕候“牵牛织女”的传说。
相传牛郎织女是天上的织女(织女星)和地上的牛郎(牛郎星)相爱后被王母娘娘禁锢在天河两岸,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才能相会一次。
这一传说成为七夕节浪漫的象征,人们在七夕节这一天追寻爱情,祈求姻缘。
古代民间的七夕节,除了传统的牵牛织女祭祀仪式,还有各种娱乐、歌舞、竞技活动,人们聚在一起共庆佳节。
随着时代的变迁,七夕节的传统风俗逐渐演变,但对爱情美好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祝愿依然是人们共同的心声。
综上所述,七夕节的传统风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体现了人们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传统风俗的传承和发展,我们更加珍惜爱情,追求幸福,同时也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愿每个人都能在七夕节这天感受到爱情的甜蜜与幸福的滋润。
七夕节的传统风俗与现代解读
七夕节的传统风俗与现代解读七夕节,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庆祝爱情、赏月、求巧等活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传统风俗。
本文将介绍七夕节的传统风俗及其现代解读。
一、传统习俗1.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传说中,七夕节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据古代传说,牛郎织女是一对仙侣,因犯下错误被王母娘娘罚离开天庭,在人间劳作。
每年七夕之夜,喜鹊会帮助牛郎织女搭起一座银河上的“鹊桥”,让两人相会。
所以七夕节也被称为“鹊桥节”。
2. 求姻缘、祈福求巧在古代,七夕节是一个以祈求美满姻缘的日子。
女子们在这一天穿上美丽的衣服,向织女星许愿求得心仪的姻缘;同时,女性还会在这天向织女星许愿求得灵巧和手艺。
3. 乞巧、编织彩线古代女子们在七夕这一天也会进行“乞巧”活动,通过编制花环、绣花或其他手工活动来展现自己的巧艺和美感。
二、现代解读1. 民俗活动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现代人对于七夕节的庆祝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现如今,“许愿”、“赏月”等活动仍然是人们喜爱的民俗活动之一。
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乞巧”逐渐演变为互赠礼物或表达爱意的形式。
2. 网络表白、线上营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恋”、“网购”等现象越来越普遍。
在七夕节这一天,人们通过网络平台向心爱的人表白或送上祝福。
同时,各大电商平台也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满足人们购物消费的需求。
3. 外卖送礼、亲子共度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已经不再像古代那样参与到繁琐的手工活动中。
因此,在现代社会,“外卖送礼”成为了越来越普遍的方式之一。
此外,很多家庭也会选择利用这个节日进行亲子活动或者家庭聚餐,增进家庭感情。
总结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当今社会依然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传统习俗还是现代方式庆祝,都体现了人们对于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传统风俗与现代解读相结合,使得七夕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希望大家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能够和心爱的人共度时光,在陪伴与关怀中感受到幸福与温暖。
我国各地七月初七的风俗有哪些
我国各地七月初七的风俗有哪些我国各地七月初七的风俗1、广东:七娘会。
七娘会一般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预先由要好的十数名姐妹组织起来准备“拜七姐”,在6月做准备工作,临近七夕便要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到七夕之夜,便摆上八仙桌。
2、广西:七夕储水。
在广西是一些地区,当地居民有七夕储水的习俗,认为双七水洗浴能消灾除病,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3、陕西:结扎巧姑。
黄土高原地区会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如结扎穿花衣的草人、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等活动,同时还要栽种豆苗、青葱和占卜。
4、浙江:七夕香桥会。
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
入夜,人们祭祀双星,气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
5、湖南:妇女洗发、接露水。
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洗发,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而且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2023七夕是几号2023年七夕节是8月22日。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
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
七夕节相关古诗1、《七夕》[唐代]徐凝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2、《鹊桥仙·纤云弄巧》[宋代]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鹊桥仙·七夕》[宋代]苏轼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4、《行香子·七夕》[宋代]李清照草际鸣蛩。
不同地方的七夕节庆祝习俗
不同地方的七夕节庆祝习俗七夕节,亦称乞巧节或者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流行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
这一天源自于“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故事,代表着牛郎与织女在银河的相会,是象征着忠贞爱情和思念情感的重要节日。
不同地区由于文化差异、地理位置以及历史背景,七夕节的庆祝习俗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各个地方独特的七夕节庆祝方式。
北方地区的七夕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天津及河北一带,七夕节常常与乞巧活动相结合。
乞巧即女性以针线为媒介祈求手艺灵巧。
这一天,年轻姑娘们会搭起一个叫“巧姑”的棚子,上面悬挂纵横交错的线圈,并在下面摆上各种鞋子、衣物、缝纫工具等。
姑娘们在这一天会用针穿过这些线圈,以示对巧妙技巧的渴望。
传统上,参加乞巧活动的少女们还会进行一些歌唱比赛,以展示各自的才艺和水平。
此外,北方的一些地方还有“打秋千”的习俗,用春秋荡秋千来寓意爱情高涨。
南方地区的七夕习俗南方,各地尤其是江南水乡如杭州、苏州等地,则更为注重七夕节期间所表现出的诗意与文化气息。
这里的人们会用五彩丝线或绿色藤蔓编织成心形花环,以此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
姑娘们在河边举行象鼻花、自制手工艺品及书画展览等活动,同时还会倾听富有情感的民谣吟唱。
在一些地区,例如广东和福建,他们会举行舞龙舞狮等文化表演,将浓厚的地域特色融入到了传统节日中。
在这天,青年男女相约在庭院或者河边赏月、对歌,互赠小礼物,以此表达心意。
西南地区的七夕习俗在西南山区,以苗族和彝族为主的人们对七夕节有着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
在苗族和彝族,七夕与楚雄和云南的庙会文化紧密相关。
这一天,青年男女会集体出游,共同参加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民族舞蹈、山歌对唱。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苗族人来说,公开恋爱是一种很重要的习俗。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中,他们通常会选择在一个特定的空地上举行以“许愿”和“求婚”为主题的活动。
在这些聚会上,姑娘们身穿华丽的传统服饰,用清脆动听的歌声为吸引意中人。
七夕节风俗的地区性差异
七夕节风俗的地区性差异引言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牛郎织女节”或“中国情人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人们庆祝这个浪漫的节日,纪念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向神仙祈求幸福美满的爱情。
然而,尽管七夕节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一些风俗的地区性差异。
本文将探讨中国各地区七夕节的不同习俗和庆祝方式。
1. 东北地区1.1 吃饺子在东北地区,七夕节的庆祝方式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人们不仅会观赏到灿烂夺目的烟花表演,还会象征牛郎织女的天津灯会。
此外,东北人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即在七夕节这一天吃饺子。
他们相信吃饺子可以帮助保持健康和祈求长寿。
因此,许多家庭会把七夕节当作一次欢聚的机会,家人们一起包饺子,品尝美味佳肴。
2. 华北地区2.1 喂鹿在华北地区,七夕节的庆祝方式与其他地区也有所不同。
最具代表性的风俗之一是喂鹿。
相传,七夕夜晚,无数的鹿会从天上降落于人间,接受人们的食物和祝福。
因此,许多人会提前准备好食物,前往公园或山区,喂养这些可爱的动物。
这不仅是一种善举,也能带去好运和幸福。
3. 华东地区3.1 赏花灯在华东地区,七夕节的庆祝活动主要集中在赏花灯上。
人们会前往公园、广场或灯会展览,观赏各种精美的花灯。
这些花灯形状各异,有的是动物、有的是人物,还有的是神话故事的场景。
观看花灯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方式,同时也传递了浪漫和欢乐的氛围。
3.2 举办诗会此外,华东地区还有一个独特的七夕节传统,就是举办诗会。
人们聚在一起,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表达他们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这是一场文化盛宴,也是一种展现才华和情感的机会。
4. 华南地区4.1 罗盘选择在华南地区,七夕节的庆祝方式也与其他地区不同。
最具有代表性的习俗之一是使用罗盘选择对象。
年轻人会将罗盘放在桌上旋转,然后根据指针的方向选择自己心仪的对象。
这种方式被认为是一种有趣的方式,可以增加节日的乐趣和刺激。
4.2 撑七情波此外,华南地区还有一个有趣的传统活动,叫做“撑七情波”。
七夕节各个地区有哪些习俗
七夕节各个地区有哪些习俗七夕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称为“牛郎织女节”、“乞巧节”。
这一节日在中国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和庆祝方式,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各地的七夕节习俗吧。
一、浙江、江苏地区浙江和江苏地区的七夕节习俗与南方地区的风俗较为相似,主要是以乞巧为主。
女孩们会从早上开始,涂指甲、刺绣等活动,以祈求自己手巧、心灵手巧。
晚上则会摆放桌子、灯笼、香炉,祈求天上牛郎和织女的恋情,自己也能得到理想的姻缘。
二、四川地区四川地区的七夕节则是以庆贺耕地成熟、感谢丰收为主要内容的。
女孩们在七夕节这天要把丰收的水果、瓜、蔬菜等做成不同形状的花束,奉献给有功臣的青年男子和年长的长辈,祈求来年的收成更加丰硕。
三、福建地区福建地区的七夕节,则以舞狮、放烟火为特色。
在七夕节的那天,人们会用五颜六色的纸条制作出各种形状的灯笼,然后点燃烟火表达欢庆的心情。
同时,人们还会舞狮弄狗,在各个街头巷尾演出狮舞,以表达对自己生活和事业的祈愿。
四、广东地区在广东地区,七夕节同样有“乞巧”的传统。
女孩们会在七夕节这天制作针织品、刺绣品等,以表达自己手巧的娇嫩,祈求有一个能共度生命的爱情。
此外,广东地区还有烧炭的节目,民众可以在此处放松自己,欣赏节日快乐时的美好气氛。
五、北京地区在北京地区,七夕节的习俗是赏月、祈愿,也有乞巧的传统。
女孩们在这一天会挑选自己喜欢的毛线、布料等自己制作漂亮的手工,勇气和智慧都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深深的封印。
人们在赏月、祈愿时则会祈愿事业兴旺、郎才女貌、情侣美满等。
六、上海地区在上海地区的七夕节上,人们会将自己最喜欢的草泥马或者其他的小物件排列起来,并在这些小物件周围围上篝火,借助篝火的温暖和火红的色彩,表达了自己对来年愿意,希望这些愿望都能够实现。
以上就是一些中国各地都有的七夕节习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庆祝这个充满浪漫色彩和祝福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能够感受到浪漫、温馨的氛围,并且祈愿自己的心愿能够实现。
七夕的风俗活动是啥活动呀
七夕的风俗活动是啥活动呀七夕节,又称中国情人节、女儿节、乞巧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来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敬意。
那么,七夕的风俗活动是啥活动呀?本文将从传统习俗、现代化新潮的庆祝方式、地区差异等方面,逐一介绍七夕节的风俗活动。
一、传统习俗1.放灯笼:在七夕节的晚上,人们会在室外放上彩灯和灯笼,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2.妇女祈福:在这一天,大家都希望祭拜织女星,妇女在家中焚香,祈求自己心爱的人与自己恩爱到老。
3.饮茶祈福:古时候,人们会在七夕节这一天喝砂锅牛奶茶,以示亲情和团圆,同时也祈求感情美满、事业顺利。
4.乞巧:这一项传统活动用来弘扬手工艺术,女孩子在这一天会纺线、织布,制作手工艺品,以求灵巧心思、嫁入豪门。
二、现代化的新潮庆祝方式1.七夕主题电影:电影院会在情人节前后上映七夕主题的电影,供情侣们享受浪漫的影院之夜。
2.情人节音乐会:各个城市的音乐厅会在这一天举行情人节音乐会,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前来聆听。
3.情人节晚宴:许多餐厅、酒店也会推出情人节晚宴,烛光晚餐、浪漫气氛给人们带来了浓浓的幸福感。
4.情人节合唱大赛:许多学校和社会团体都会组织情人节合唱比赛,让人们在音乐的陶醉中感受到爱情的美好。
三、地区差异1.江南地区:这里的人们会为七夕节准备七色糯米粽子和浓茶,大家一起坐在庭院中,与同龄人一起唱歌跳舞、快乐度过这一夜。
2.华北地区:这里人们会在室外架起笼子、灯笼,点燃烛火,又称“发钱、并卡”一项传统活动。
3.西南地区:这里的习俗更为特殊,人们会将一根竹竿立在院中,竹竿顶上挂上几个硬币或香蕉,称为“抢竿”活动。
此外还有以环节爬杆、游泳和赛龙舟等游艺活动来庆祝此节日。
综上所述,七夕节的风俗活动有传统的、现代化的新潮方式,不同地方还有着自己的独特庆祝方式。
这个节日,不仅仅是寄托对爱情的美好祝愿,更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节日。
让我们在这一天一起感受爱的力量,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来了解一下七夕节各地习俗和送礼技巧!
来了解一下七夕节各地习俗和送礼技巧!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牛郎织女节、乞巧节等。
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庆祝,主要是庆祝天上的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
在不同地区,七夕节有不同的习俗和送礼技巧。
下面是对七夕节各地习俗和送礼技巧的介绍。
一、北方地区的习俗和送礼技巧1.乞巧:在这一天,女性会通过乞巧,来祈求智慧和巧能。
她们会怀着敬意给织女准备好面线、缝线、绣花线等物品,并向织女祈祷。
2.编制手链:女性们喜欢用五色丝线编制手链,代表着七夕节的浪漫和纯洁。
男性送给女性手链也是一种传统送礼方式。
3.集会庆祝:在这一天,人们会组织集会、庆祝活动。
常见的活动包括室外音乐会、夜市和烟火表演等。
4.送花和巧果:送花和巧果也是一种传统的礼物。
送花象征着爱情和美丽,而巧果则代表着好运和幸福。
二、南方地区的习俗和送礼技巧1.祭拜牛郎织女:在这一天,人们会到河边或湖边祭拜牛郎织女,祈求姻缘和爱情的祝福。
2.红枣糕和巧克力:红枣糕是南方地区的传统食物,也是七夕节的特色食品。
巧克力也是一种常见的礼物,象征着甜蜜的爱情。
3.点燃孔明灯:点燃孔明灯是一种浪漫的习俗。
人们将自己的祝福和心愿写在孔明灯上,然后放飞到天空中,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4.送情侣饰品:七夕节也是情侣们庆祝爱情的时刻。
送情侣饰品,如情侣手链、情侣戒指等,是一种常见的礼物选择。
三、西方地区的习俗和送礼技巧1.送鲜花和贺卡:类似于西方情人节,送鲜花和贺卡是西方地区七夕节的常见方式。
红玫瑰是一种象征爱情的经典花卉。
2.享受浪漫晚餐:情侣们会选择在七夕节这一天享受浪漫的晚餐。
预订一家高级餐厅或自己动手制作一顿特别的晚餐都是不错的选择。
3.赠送珠宝首饰:珠宝首饰是一种常见的礼物选择。
男性可以送给女性一对耳环或项链,表达对她的爱意和珍视。
4.看电影或演出:情侣们也可以选择一起去看电影或观看演出。
这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增进感情和共同欣赏文化艺术。
无论在哪个地区庆祝七夕节,重要的是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和祝福。
七夕节习俗在各地的差异和特点
七夕节习俗在各地的差异和特点引言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七夕节是一个非常特殊且浪漫的节日。
作为中国的传统情人节,七夕节庆祝的是织女和牛郎的相会。
虽然七夕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但由于地域之间的差异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七夕节在各地都有着不同的习俗和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七夕节在各地的差异和特点,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不同地区的七夕风情。
1. 中国北方地区的七夕习俗1.1 传统的乞巧活动在中国北方地区,七夕节有一个古老而有趣的习俗,即“乞巧”。
在这一天,年轻的女孩子会准备绣花线、针和纸片,然后到户外寻找一棵七叶树。
她们会将纸片系在树枝上,同时许下心愿。
据传说,织女会从天上降临,将她们的心愿实现。
这个习俗象征着女性的聪明才智和美好愿望。
1.2 夜晚的牛郎织女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些农村地区,人们会在夜晚举行一个特殊的活动来庆祝七夕节。
他们会在田地或河边筑起一座牛棚和织布台,然后以牛郎和织女的形象来装扮。
当夜幕降临时,人们会点亮蜡烛,唱着歌曲舞蹈,祈求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
这个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氛围,也展示了人们对于家庭幸福的祝福。
2.1 晒秤锤在中国南方地区,七夕节的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习俗是晒秤锤。
人们会在七夕节前夜将秤锤放在室外晒太阳。
据传言,晒过太阳的秤锤会比没有晒过的更加灵验,可以保佑家庭安康和人们的心愿实现。
2.2 织七夕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七夕节时,年轻的女孩会聚在一起织制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
她们会相互交流技巧和经验,并讨论织女的传说和象征意义。
这个活动不仅增加了青年女孩之间的友谊,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文化。
3. 中国西南地区的七夕习俗3.1 驱邪娃娃在中国西南地区,七夕节有一项特殊的习俗,那就是驱邪娃娃。
人们相信七夕节这天,邪恶的灵魂会出来作祟。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人们会制作娃娃,并在床上放置,以驱赶邪恶的灵魂。
这样做不仅保佑平安,也增加了节日的乐趣。
3.2 书信交流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农村地区,七夕节时人们还有一个有趣的活动,那就是书信交流。
七夕情人节全国各省风俗
七夕情人节全国各省风俗七夕情人节全国各省风俗七夕乞巧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古代乞巧习俗在汉朝,妇女把一种小型蜘蛛(古称果子)放在一个盒子中,以其织网疏密为巧拙之征。
到唐朝时,则将蜘蛛放在瓜上。
而到了宋元时期,则视水中针影占拙巧。
细长则巧,散则拙。
现代如今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山东济南七夕风俗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
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
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
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州、邹城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
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浙江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
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若穿好的,就称为“得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夕情人节全国各地风俗导语:七夕节也就是中国的情人节,中国各地七夕节习俗各有不同,爱恋中你的一定少不了要准备好玫瑰送给心爱的TA哟,那么大家知道七夕节有哪些习俗呢?七夕乞巧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古代乞巧习俗在汉朝,妇女把一种小型蜘蛛(古称果子)放在一个盒子中,以其织网疏密为巧拙之征。
到唐朝时,则将蜘蛛放在瓜上。
而到了宋元时期,则视水中针影占拙巧。
细长则巧,散则拙。
现代如今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山东济南七夕风俗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
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
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
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州、邹城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
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浙江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
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若穿好的,就称为“得巧”。
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还有说法为中午捕蜘蛛)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
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乞巧习俗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
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
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福建乞巧习俗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
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
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
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
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
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
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
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
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广东省的乞巧风俗在广东,最重视七夕节的是清代、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
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
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间多称“拜七姐”。
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
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围坐于八仙桌旁,鹊桥边上,进行各种游戏:或自娱自乐,吟诗作对,行令猜谜,并穿针祭拜乞巧;并指点天上北斗七星(相传织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员)及双星,讲述牛女故事、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奏八音乐等,女儿们也自奏琴萧等乐器。
这时人们可往各处人家参观乞巧桌陈设,到的人虽多,主人也仍高兴招待。
欢庆至半夜十二点钟,为织女下凡之吉时,此时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兴高采烈,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欢声鼎沸。
最后欢宴一番,这才散去。
诚如清诗人汪仑(传说中的鱼名)《羊城七夕竹枝词》听说:“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
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
”“床母”在夜晚照顾著新生至十六岁这阶段的小孩子们,人们在每逢初一、十五或年节都要拜床母,以示感恩,而孩子满十六岁那天则要再谢谢床母十六年的辛劳。
据说,睡梦中的婴儿,有时微笑、有时皱眉,是床母在教导著婴儿,而婴儿的胎记就是床母怕认错小Baby时所留下的记号呢!多神崇拜的社会,树有树神,床也有床神。
民间信仰的床神是女性,所以叫做“床母”,以七月七日为“床母”生日,要祭祀婴儿神“床母”,她是儿童的保护神,通常有小孩的家庭,在孩子十六岁以前都要拜床母。
七夕除拜七娘妈之外,往往也另备小碗油饭到房中拜“床母”,二者应有类似含意。
床母的由来传说:古时候有个书生叫郭华,去参加秀才的考试。
路过苏州,住在旅馆中,晚上出去买扇子时,竟和卖扇子的姑娘一见钟情,当夜两人便成了夫妻。
不料郭华竟暴毙于床上。
卖扇的姑娘很可怜郭华的惨死,又怕被亲戚邻居知道,就把他的尸体埋在自己床下。
后来这个卖扇的姑娘竟怀孕了,十个月以后产下一子。
为了安抚郭华的灵魂,她经常地用酒菜在床上焚香祭拜。
有人问她为什么这样作。
她说是拜床母可使孩子长得快,从此便有人认真的仿效她拜床母。
也有人认为卖扇的姑娘拜的是情夫(即台湾话的“契兄”),所以拜床母就是拜“契兄公”。
据说这个“以讹传讹”的床母生日就在七夕。
台湾当地将十六岁以前的孩子称为“花园内”,均受床母的保护。
所以在这天,这些少男少女,都要从下午六点起,在自己的寝室供祭床母,供品要有鸡酒油饭,并烧床母衣(木刻衣服图案之金纸),以拜谢床母保护幼儿。
拜床母的时间不宜太长,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大约供品摆好,香点了以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烧完即可撤供,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不能拜太久,怕床母会宠孩子赖床等。
“拜床母”是台湾七夕的习俗之一。
每个家庭生产、育儿,这都是女性无可替代的职责,因此这类神只也都是女性神;在女性神与女性信徒之间,遂构成密切的联系,化解了女性在承担母职时的焦虑与恐惧。
“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
祭拜“床母”的贡品:满月时会吃的食物:例如麻油鸡、油饭等。
孕妇做月子常吃的食物:鸡酒、花生等。
基本上孕妇做月子不吃鱼,所以祭拜“床母”的贡品中也禁用鱼。
另请准备“四方金”和“床母衣”。
祭拜“床母”的地点:小孩的床上,请将贡品放在小孩的床上来做祭拜,拜的时候亦是面对床铺做祭拜。
祭拜“床母”的时间:若小孩农历生日在7月7日,祭拜时间就是农历7月7日的下午酉时(5点~7点)。
一般来说,如果希望神明多保佑小朋友,即使不是小孩的农历生日,亦可准备贡品来做祭拜。
另外还有祭拜时不用筷子(怕床母娘娘用筷子打小孩.),也不可以拜酒(否则床母会酒醉睡着疏于照顾小朋友)。
广州旧时过七巧节常热闹的。
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
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
”人们正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事后备好各类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类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子等物。
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抽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七夕晚(广州人多从初六晚起头至初七晚,连续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连指甲也涂上了红色,然后把早已预备好的各式物品,如古董珍玩、鲜花、时果以及脂粉等摆放正在厅堂的八仙台上,还要有一盏油灯放置正在“仙禾”或“仙菜”两头。
此时,有钱人家的厅堂安插得锦屏绣椅、都丽堂皇,一般人家尽量把厅堂安排井然。
一切都放置伏贴当前,姑娘们便焚喷鼻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
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此时,除了邀请亲戚伴侣前来作客以外,还要请邻里中了解与不了解的姑娘们一路拜神,不雅尝巧艺与玩具,高欢快兴,热热闹闹,如巧艺与玩具遭到越多人的奖饰,主家姑娘就越欢快,越感应荣耀。
广州的姑娘们说,像如许能正在世人面前展现手艺,终身是投有几多回的。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古称金针度人),如一口吻能穿过七枚针孔者被称为巧手(得巧),穿不到七孔针者则“输巧”。
正如唐代诗人所描画:“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
”再后便焚烧纸制的圆盒(打扮盒),盒里装有纸制的衣服、鞋、脂粉、打扮镜、梳子等,每样一式七份。
祭拜典礼竣事后,八仙台上的安排连结不动,留待来日诰日(初七)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不雅、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