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上彩”和“釉下彩
陶瓷餐具小知识科普篇
陶瓷餐具小知识科普陶瓷是以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为主要原料的各种制品,包括了粗制的陶器和精致的瓷器。
主要原料是来源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长石、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陶瓷餐具的烧制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造型多样、细腻光滑、色彩明丽且便于清洗,深受各国消费者喜爱。
陶瓷餐具的制作方法可以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三种。
釉上彩陶瓷: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花纹,然后二次入窑,依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由于烤烧温度达不到釉层熔融的程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
用手触摸釉上彩陶瓷,可以感觉花面有明显的凹凸感。
釉上彩陶瓷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
釉中彩亦称高温快烧颜料。
颜料的熔剂成分不含铅或少含铅,按釉上彩方法施于器物釉面,通过1100~1260℃的高温快烧(一般在最高温阶段不超过半小时),陶瓷的烤烧温度可令釉料熔融,颜料可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制品表面平滑,手触无明显凹凸感;釉下彩即是在釉上彩的基础上再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
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
陶瓷餐具级别一般划分为:1级:整个产品没有任何缺陷,变形或色差,允许在不显眼处有一个针孔;2级:可以有2-3个针孔,不明显色差,轻微变形;3级(接近次品):色差明显,轻度变形允许1-2处1平方毫米左右的缩釉。
选择陶瓷餐具应注意事项:●购买陶瓷餐具请尽量在正规品牌陶瓷门店购买●购买时要注意看餐具的成色,用手触摸餐具表面,看内壁是否光洁,有凹凸感则证明是釉上彩装饰,尽量不要购买;●不要购买颜色过于鲜艳的陶瓷餐具。
为使色彩鲜艳,厂家会在釉彩里加入一些重金属添加剂,因此,颜色越鲜艳的餐具,重金属就越容易超标;●尽量购买原料、工艺控制比较严格的釉中彩、釉下彩餐具;●用于盛装酸性食物的陶瓷餐具,应尽量选用表面装饰图案较少的产品。
釉上彩绘工艺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新彩彩绘工具
笔
各种型号的料笔
羊毫笔
各种型号的油画笔、水粉笔
笃笔、丝绵、海绵、料拍
扒笔、针笔
颜料、调色剂 、稀释剂
辅助材料
拍图纸、墨
靠手板
料碟
调色刀、调色盘
擂钵、镭锤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素三彩:是在涩胎上以彩釉填绘早已刻划好的纹样,再经低温烧成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珐琅彩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粉彩
精品课件
墨彩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现代釉上彩作品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颜料的配制 1、油料
精品课件
2、水料
精品课件
新彩装饰的基本技法
1、勾线 2、填色 3、点 4、彩 5、跺拍 6、刷 7、重色 8、刮、扒 9、喷色
精品课件
10、刮擦 11、油渍法
12、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釉上彩
一、简介 所谓釉上彩,就是先烧成白釉瓷器,在白釉上进行彩绘后,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 度温度烘烤而成。斗彩、五彩、素三彩、粉彩、珐琅彩、墨彩、描金、新彩等都是釉上彩。 釉上彩彩料品种多,色调丰富,纹样稍凸出,操作较釉下彩简便。但画面光亮度较差,长 久使用后易磨损变色;受酸性食物侵蚀会溶出铅、镉等毒性元素。 二、发展历程 明成化年间创烧出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的“斗彩”,嘉靖、万历年间烧制 成的不用青花勾边而直接用多种彩色描绘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珍品。清代的瓷器,是在明 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制瓷技术达到了辉煌的境界。康熙时的素三 彩、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都是闻名中外的精品。
陶瓷分类
陶瓷分类(一)按瓷种分。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有日用瓷器、骨灰瓷器、玲珑日用瓷器、釉下(中)彩日用瓷器、日用精陶器、普通陶瓷和精细陶瓷烹调器等。
除骨灰瓷外,其余产品又按外观缺陷的多少或幅度的大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等不同等级。
(二)按花面装饰方式分。
按花面特色可分为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和色釉瓷及一些未加彩的白瓷等。
釉上彩陶瓷就是用釉上陶瓷颜料制成的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700~850℃烤烧而成的产品。
因烤烧温度没有达到釉层的熔融温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只能紧贴于釉层表面。
如果用手触摸,制品表面有凹凸感,肉眼观察高低不平。
釉中彩陶瓷彩烧温度比釉上彩高,达到了制品釉料的熔融温度,陶瓷颜料在釉料熔融时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
用手触摸制品表面平滑如玻璃,无明显的凹凸感。
釉下彩陶瓷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装饰方法,制品的全部彩饰都在瓷坯上进行,经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这种制品和釉中彩一样,花面被釉层覆盖,表面光亮、平整,无高低不平的感觉。
色釉瓷则在陶瓷釉料中加入一种高温色剂,使烧成后的制品釉面呈现出某种特定的颜色,如黄色、兰色、豆青色等。
白瓷通常指未经任何彩饰的陶瓷,这种制品市场上销量一般不大。
以上不同的装饰方式,除显示其艺术效果外,主要区别铅、镉等重金属元素含量上。
其中釉中彩、釉下彩和绝大部份的色釉瓷、白瓷的铅、镉含量是很低的,而釉上彩如果在陶瓷花纸加工时使用了劣质颜料,或在花面设计上对含铅、镉高的颜料用量过大,或烤烧时温度、通风条件不够,则很容易引起铅、镉溶出量的超标。
有的白瓷,主要是未加彩的骨灰瓷,由于采用含铅的熔块釉,如果烧成时不严格按骨灰瓷的工艺条件控制,铅溶出量超标的可能性也很大。
铅、镉溶出量是一项关系人体健康的安全卫生指标。
人体血液中的铅、镉含量应越少越好。
人们如长期食用铅、镉含量过高的产品盛装的食物,就会造成铅在血液中的沉积,导致大脑中枢神经,肾脏等器官的损伤。
尤其对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釉上彩绘画-发展历程优秀文档
明成化年间烧出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 釉上彩的“斗彩”,嘉靖、万历年间烧制成的 不用青花勾边而直接用多种彩色描绘的五彩, 都是著名的珍品。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 卓越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制瓷技 术达到了辉煌的境界。康熙时的素三彩、五彩, 雍正、乾隆时的粉彩、光亮和亚光的对比效果,因而景德镇的艺人便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特色来装饰瓷器。 当时中国陶瓷生产中的瓷用贴花纸主要还是靠进口。 清代仿铜胎画珐琅效果的一种瓷器。
明成化年间烧出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的“斗彩”,嘉靖、万历年间烧制成的不用青花勾边而直接用多种彩色描绘的五彩, 都是著名的珍品。
釉上彩发展历程
艺术传媒系 郑兴我 副教授
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 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 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 彩、斗彩。
彩瓷一般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大类,在 胎坯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炼的彩瓷叫 釉下彩;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又经 炉火烘烧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 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种。
第五章釉彩
第五章釉彩一.基础釉1.长石釉2.石灰釉3.长石-石灰釉二.颜色釉三.彩料装饰1.釉上彩2.釉中彩3.釉下彩长石-石灰混合釉•我国古代最初都是石灰釉,自唐宋以后,为改善釉的性能开始在釉中引入长石,即引入部分K2O及Na2O作为助熔剂。
•在釉式碱性氧化物中,CaO摩尔数≥0.7~0.8(约相当于CaO质量百分含量≥10%~13%)时则属于石灰釉;而当CaO <10%, R2O >3%时则属于长石-石灰混合釉。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仍是长石-石灰混合釉。
•长石-石灰混合釉使用的原料及应用范围与石灰釉相同,具有与石灰釉相近的优点,高温粘度小,釉层弹性好,透光性强,光泽好,机械强度高,外观有刚硬感,膨胀系数低,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石灰釉的缺点,如适当拓宽了烧成范围。
颜色釉•颜色釉,在釉中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焙烧后,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故称“颜色釉”。
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氛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
•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类,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花釉)、裂纹釉、无光釉、结晶釉等.。
传统颜色釉有:多种氧化物发色的唐三彩;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以钴为着色剂的蓝釉。
历史上,许多时代都有颜色釉的杰出代表作,如宋代的青釉和钧红,明代的霁红,清代的郎窑红、乌金釉、茶叶末釉等。
清代钧红罐乌金釉配方:乌金土 33.59%瑶里釉果 32.34%祁门瓷石 16.17%釉灰渣 17.90%实验式:0.772 CaO0.056 MgO 0.008 TiO 20.084 Na 2O 0.481 Al 2O 3 4.018SiO 20.088 K 2O添加剂: 0.0096 Fe 2O 3,0.0201CaO ,0.0033TiO 2,0.00019P 2O5约1300o C 还原气氛烧成釉上彩•釉上彩是在釉烧过的陶瓷釉面上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彩饰,然后在700-900o C温度下进行彩烤,使产品表面具有彩色画面的一种装饰方法。
瓷器的釉色
瓷器的釉色瓷器的釉彩开始比较单一,随着瓷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由开始的一种釉彩的素瓷发展到多种釉彩的彩瓷。
详细区分名称很多,彩色分有釉下彩和釉上彩,现把主要釉彩介绍如下1、一道釉——就是一种颜色红:有祭红、虹豆红、宝石红、郎窑红、抹红、珊珊红、胭脂红、粉红、海棠红、束红、矶红、肉红、鲜红、朱红、大红、柿红、娃娃脸等。
青:有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虾青、影青、蛋青。
绿:有孔雀绿、鹦哥绿、宝石绿、瓜皮绿等。
黄:有蛋黄、娇黄、鸡油黄、姜汁黄、鹅黄、鱼子黄、蜜腊黄等。
蓝:有雾蓝、洒蓝、天蓝、翠蓝、宝石蓝、抹蓝等。
白:有牙白、月白、甜白、青白、鱼肚白等。
黑:有黑彩、墨彩、鸟金等。
紫:有茄皮紫、猪肝紫、玫瑰紫等。
炉钩釉:是由高梁红和松石绿二种颜色组成的。
窑变红釉是由红和兰两种颜色组成的。
茶叶沫釉:象茶叶颜色。
2、彩瓷我国古代瓷器的装饰方法是十分丰富的,一般来说,宋代以前多采用刻花、划花、印花等方法,即在坯胎未干以前,用一种工具在胎上刻成花纹图案或划成花纹图案,再有就是刻好模子印出花纹图案,然后施釉入窑烧制。
元代景德镇瓷器的装饰方法,除一部分保留宋代的做法外,又大量兴起用笔画彩的方法,这种用彩料画出的花纹图案烧制的就叫做彩瓷。
彩瓷又分为釉下彩与釉上彩两大类,在坯胎上画好花纹图案后再施釉入,窑烧制的叫釉下彩。
在坯胎上施釉后入窑烧制好的瓷器上加以彩绘,又以炉火烘烧而成的彩怪叫作釉上彩。
我国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种,斗彩、五彩、法琅彩、粉彩等都属于釉上彩。
我国瓷器彩绘极为丰富,其品种有二百多种,现介绍以下几种: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
铅釉陶器在汉代已经出现,至唐代开始盛行。
就是在同一器物上用黄、绿、白或黄、绿、兰、褐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而以黄、绿、白为主的低温彩釉陶器,这就是“唐三彩”。
青花青花瓷器,从元代开始出现的,明代得到了广泛应用,到清代康熙时期有了显著的发展。
青花是属于瓷器的釉下彩。
釉上彩(1)教学文案
材料、工具的介绍
1、釉上彩材料的介绍 2、釉上彩常用工具的介绍
材料的介绍
釉
釉
上
上
彩
彩
粉 剂
调 和 剂
材料的介绍
————瓷器(经中高温烧制成瓷的)
釉下彩工具介绍
釉上彩作品基本流程
第一步: 成型
第二步: 施釉
第三步: 煅烧
第四步步: 成瓷
釉下彩作品基本流程
第五步: 彩绘装饰
第六步: 低温烧 制 780℃
培训学员作品欣赏
培训学员作品欣赏
培训学员作品欣赏
培训学员作品欣赏
• 新彩涂鸦作品
当代新彩陶艺作品欣赏
• 新彩插画、涂鸦 作品
培训学员作品欣赏
培训学员作品欣赏
培训学作品欣赏
培训学员作品欣赏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烧制前后颜色对比
烧制前后颜色对比
烧制前后颜色对比
釉下彩绘基本技法及注意事项
1、勾 2、填 3、点 4、彩 5、剁拍 6、刷 7、重色
勾线
写意
点
剁拍
重色
釉下彩绘基本技法及注意事项
1、保持颜料洁净。 2、绘画时颜料不可过厚,否则烤花时,急速升温, 容易起泡,甚至产生开裂、剥落现象。 3、新彩颜料大部分可相互调配,但也有部分颜色需 加注意,不可相互调和。如:红色和黄色相调配, 会出项“吃色”现象,仍呈黄色。 4、作品完成后,需检查、擦去与画面无关的色斑、 手印等痕迹,以免弄脏换面。
残次品
气 泡、 掉 皮
吃 色
特殊技法的介绍
• 1、刮擦法 • 2、泼洒法 • 3、弹雪花 • 4、喷洒法
关于陶瓷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关于陶瓷的基础知识有哪些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日常生活也有很多喜欢陶瓷的朋友,陶瓷拥有比较高的收藏价值,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陶瓷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陶瓷的基础知识1、什么叫陶瓷?什么叫瓷器?它们之间又什么不同?通俗的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
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
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制、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的出现比瓷早,根据史籍记载,几千年前,我国就在烧制陶器;直到魏晋时代,才进一步创造了瓷器。
瓷器和陶器的根本区别在于:瓷器的坯体是完全烧结的,气孔率很小,机械强度大,烧成温度较高;而陶器坯体烧结程度较差,气孔率较大,烧成温度也较低。
如果把瓷器打破,他的断面是光洁、致密的,而陶器的断面却显得粗糙、疏松。
广义的地讲,瓷器是从陶器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没有陶器的发明与发展就不可能有瓷器。
瓷器出现后,陶器还是在继续发展,不是有了“瓷”而代替了“陶”,儿时各自独立发展。
炻器这个名称来源于欧洲,原意是石器。
日本人在翻译时为了表明它不是用石头加工成的,而是经过烧制的,所以加上“火”字旁,写作炻器。
炻器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
2、瓷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至今发现最早的瓷窑窑址在哪里?根据《中国陶瓷史》记载,瓷器出现于东汉时期,距今1800余年的历史。
中国发现最早的瓷窑窑址在今浙江上虞、宁波地区,属东汉时期的瓷窑。
3、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为什么说青瓷是中国瓷的鼻祖?中国的瓷器,大概可分为青瓷系和白瓷系,其中青瓷的发现时间最早。
远在东汉(公元25-220年)就有初期的瓷器出现。
至晋代(公元265-419年)瓷器已相当精美。
青瓷可以说是中国瓷的鼻祖。
白瓷在中国出现较晚,比青瓷的出现,大约晚400年。
所以说先有青瓷,后有白瓷。
4、景德镇的陶瓷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但其陶瓷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问题迄今尚无定论。
釉上彩
珐琅彩
珐琅彩—由宫廷 创办处珐琅作的 匠师将铜胎画珐 琅之技巧成功地 移植到瓷胎上而 创制的新瓷器品 种。
金、银彩
金、银彩—金、 银15%的含量,用 强酸溶解成“金 水”后再画到瓷 器上进行装饰的 工艺。
陶瓷釉上彩绘特点
1、颜色种类丰富、颜色艳丽; 2、表现手法多样; 3、表现力极强; 4、课多次画和烧制; 5、烧成温度范围广; 6、颜料成本低、保存时间久; 7、遇酸或高温液体会溶解出重金属 铅。
陶瓷釉上彩绘
陶瓷装饰
1、袖下彩装饰 2、釉上彩装饰 3、釉料装饰 4、雕刻装饰
釉上彩主要内容
1、釉上彩的定义 2、釉上彩的分类及特点 3、技法及注意事项
1、釉上彩绘定义
1、瓷胎:素坯上透明釉、单色釉、窑变 釉经高温(1300度左右)第一次烧成;
2、彩绘:在瓷胎上绘制釉上彩绘颜料经 低温(800度左右)第二次烧成;
釉上彩所需材料 釉上颜料
1、颜色种类丰富; 2、烧制前后颜色变化不 大,颜色艳丽;
3、需长时间研磨。
釉上工具笔
釉上彩技法
勾、填、点、剁、 拍、刷、印
釉上彩绘画法
一、构图:无论是案的大小。
二、作画过程:绘制时 一般有一定的顺序,先 画花卉时先画花,后画 叶,再画枝干。绘制过 程中一定要注意颜色深 浅适宜,力求主次分明, 突出主题。
3、复烧:如效果不佳或要叠加颜色,可 多次复烧。
2、釉上彩的分类及特点
古彩 粉彩 新彩 珐琅彩 金、银彩
古彩
古彩—“硬彩”,颜色 较少,红绿分明,层次 较少、颜色鲜明。
粉彩
粉彩—又称“软彩”由 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 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 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 便产生粉化作用,给人 粉润柔和之感,故称 “粉彩”。从康熙晚期 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是什么哪个更好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是什么哪个更好作为一名建筑学专家,画上彩和釉下彩是我们建筑师在设计和施工中经常涉及到的两种技术,它们是对建筑、雕塑、陶器等的装饰技术。
但是很多人对这两种技术的区别和优劣并不是非常清楚,本文将从建筑学专家的角度分析和介绍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以及哪一种技术更好。
一、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1. 釉上彩:是在白瓷或者素瓷上进行的一种装饰工艺,通过彩绘在釉面上并在高温下烧制,形成的图案具有眼花缭乱的效果,富有光泽。
俗称“彩陶”,主要用于外观装饰和室内装饰。
2. 釉下彩:是在素瓷上绘制图案,再将瓷器素胎涂上釉后,在高温下进行烧制,瓷胎上的颜色随着釉的透明和明度呈现,使得色彩呈现柔和且自然的效果。
俗称“青花瓷”,主要用于茶具、餐具和陶器等的制作。
二、釉上彩和釉下彩的流程1. 釉上彩的流程:(1)设计: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和策划,确定色彩和图案的大小和位置。
(2)制版:根据所需的图案和色彩,在制版上进行定制,制作出印版或绘图版,准备用于印刷或彩绘。
(3)印刷或彩绘:印版或绘图版制作好后,依靠手工或机器将图案印刷或彩绘在素瓷或者白瓷上。
(4)烧制:将彩绘好的瓷器放在高温下烧制,根据瓷器的质量和需求,烧制时间和温度均有所不同。
(5)检验与包装:瓷器在烧制完后,进行检验和评估,评估合格的瓷器进行包装和销售。
2. 釉下彩的流程:(1)设计: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设计和策划,确定色彩和图案的大小和位置。
(2)制版:根据所需的图案和颜色,在制版上进行定制,制作出印版或绘图版,准备印刷或彩绘。
(3)印刷或彩绘:与釉上彩不同的是,釉下彩是先在素瓷上绘制图案,再将瓷器素胎素胎涂上釉后透过釉层呈现颜色和图案,所以它需要在刚刚成型的素瓷上进行釉下彩的印刷或彩绘。
(4)烧制:釉下彩需要先在素瓷上绘制图案,再进行釉层的施工和烧制,使得颜色呈现柔和且自然的效果,才能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
(5)检验与包装:在烧制的时候,釉下彩会受到釉层的影响,所以在烧制完成后需要进行检验和评估,评估合格的瓷器进行包装和销售。
中国陶瓷色釉最全种类都在这里
中国陶瓷色釉最全种类都在这里一件绝美瓷器的问世,一定少不了出色匠人背后的精细用料及其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除了瓷质细腻、通透,造型圆润、流畅,当然还有釉彩的功劳,釉彩赋予瓷器华丽的外衣,有的洁白如玉,有的五彩缤纷。
釉彩的增光添彩,让瓷器愈发的美轮美奂、道法自然、浑然天成。
釉彩是对陶瓷胎体的装饰和保护,瓷器上釉不仅可使自身表面光洁,防止对液体、气体的吸收,提高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而且还使瓷器更具观赏性,成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世人对中国古代瓷釉的成就有说不尽的赞美。
中国瓷器釉彩变化丰富,五彩渗透,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变化万千。
釉上彩通常是在已烧好的素器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900℃的温度烘烤而成,因彩绘在釉上得名,品种有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等,最早见于宋代,明清景德镇窑釉上彩广泛应用。
釉上彩山水笔洗釉下彩指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釉,入窑经130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因彩绘在釉下得名。
釉下彩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色彩绘瓷器,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釉里红瓷,使釉下彩工艺更臻完美。
釉下彩青花瓷花瓶缠枝莲玉壶春青釉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釉中含有<1%~2.5%范围的铁量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焙烧,便呈现青色,故名。
商周原始青瓷是青釉的始创期,汉代趋于成熟,宋代达于高峰,出现了粉青、梅子青等名贵品种。
北宋青釉刻划纹天鸡尊白釉釉料中的含铁量降低到0.75%以下,施于洁白的瓷胎上,入窑经高温烧制,就会产生白釉。
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白釉,是东汉墓葬出土的白瓷。
唐代邢窑白瓷、宋代定窑白瓷、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明代永乐甜白釉、明清德化窑象牙白釉等都是有名的白釉品种。
民国白釉花觚黑釉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釉中含有5%以上的铁量在高温中焙烧,便呈现黑色,故名。
东汉时早期越窑已烧制出黑釉,但黑釉不纯。
东晋到南朝初的浙江德清窑,烧制的黑釉瓷釉面光泽,色黑如漆。
唐宋时期由于饮茶的盛行,黑釉茶盏风靡一时,把黑釉瓷的制作推向新水平。
日用陶瓷的装饰种类介绍
日用陶瓷的装饰种类介绍在陶瓷器上按艺术设计要求附着各种色釉,再入窑彩烧而获得装饰效果。
彩绘可在生坯或素烧胎上进行,也可在釉烧过的釉坯上进行。
分釉上彩绘、釉下彩绘和釉中彩绘。
釉上彩绘,又称釉上彩。
在陶瓷器件釉面上用低温颜料色釉进行彩饰,并在750~850℃的温度中彩烧,使画面牢固附着于釉面的方法。
用于釉上彩的颜料色调极为丰富,装饰工艺方法多样,生产效率高,但画面容易磨损,光洁性差,并容易发生低熔釉铅溶出污染食物。
古彩、粉彩、广彩、新彩、贴花、印花、刷花、喷花等都属于釉上彩绘。
①古彩:又称硬彩。
是景德镇传统釉上装饰艺术之一。
它源于红绿彩和五彩。
古彩取材多样,装饰性强,笔法潇洒奔放,线条雄健有力,色彩以单线平涂为主,对比强烈明快,红绿鲜明。
古彩装饰多用于陈设瓷,烤烧温度800~850℃。
②新彩:又称洋彩、新花。
是受国外影响发展起来的一种装饰方法。
新彩在操作上较古彩、粉彩简便,颜料烧成前后色相变化不大,容易掌握。
新彩的色彩丰富明快,表现力强,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运用。
③贴花:根据各种器型设计出来的纹样,用陶瓷颜料印刷成彩绘花纸或薄膜,再转贴于陶瓷器上,进行彩烧。
印刷方式有平版印、丝网印、凹版印或互相结合印。
贴花装饰操作方便,规格统一,生产效率高,已成为日用陶瓷上广泛运用的一种装饰方法。
④刷花与喷花:用镂空图纹板贴在陶瓷器釉面上,用混有松节油与树脂的釉涂刷或喷涂,只在镂空处附着釉面,然后彩烧。
釉下彩绘,又称釉下彩。
用各种釉下颜料色釉在泥坯或釉坯上绘画纹样,然后施透明釉入窑经高温烧成。
釉下彩绘画面光亮且不会损坏变化,但颜料和色彩不如釉上彩绘丰富,而且难以机械化生产。
釉下彩包括釉下五彩、青花、釉里红、铁锈花、剔划花等多种。
①釉里红:景德镇的传统釉下彩绘之一。
用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色料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施透明釉,经高温还原气氛烧成后,在釉里透出红色的纹样,有单独以釉里红装饰的,但大多与青花一起进行装饰,称青花釉里红。
釉上彩与釉下彩8大区别
釉上彩与釉下彩的 8 大差别(一)产生的年月不同釉下彩:最早雏形能够追忆到宋朝,向来持续到现在。
釉上彩:在明朝从釉下青花彩绘的基础上所创建出来的。
从时间上来说,釉下彩的年月更加长远,从传承上来讲,能够说釉上彩源于釉下彩。
( 二) 制作歩骤、过程不同;釉下彩:在生坯或经过烘烤后的素坯上用色料从事彩画装修,再经过上釉,最后窑烧而成,釉彩和彩绘的纹样是一次烧成,色料充足浸透在坯釉中。
釉上彩:先要烧成白瓷胎的瓷器以后,再在瓷器的表面用色料进行彩画装修,而后窑烧而成的,彩绘的纹样与釉彩是分开烧的。
釉下彩釉上彩(三)烧成的温度次序不同:釉下彩:在生坯上直接进行创作,只需要用色料画完后上釉,再经1200 ℃至1300 ℃左右的窑火烧成就能够了;假如是在素坯上画釉下彩绘的方法的话,则是先把泥坯用 800 ℃烧成素坯,画完、上完釉以后再经 1200 ℃至 1300 ℃左右的窑火烧成。
釉上彩:先用 1200 ℃至 1300 ℃左右的窑火烧成白瓷坯,用色料画好彩画装修后,再用 800 ℃进行二次窑烧。
(四)表面不同:釉是一种透明的、持久不易变的特别物质。
釉下彩:先用色料进行彩画装修,再在其上施釉,釉是在最表层的。
所以釉下彩绘出来的器物色彩光润,表面光滑,浸透绵延,永不退色,即便久经磨蚀,只需釉面完满,其实不减少产品彩绘时的色彩娇艳度。
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历代釉下彩绘的文物,如魏晋期间的青瓷、唐朝的青瓷、三彩釉陶;宋朝的北方民窑出土的黑白彩绘、红绿彩绘瓷器;元朝的青花、釉里红(两者均属于釉下彩绘的分支)等固然年月长远,却均保留的较为完满。
作为日用瓷(比方杯、碗、瓢、盆等)是很安全的。
釉上彩:因为是画在釉面上的,色彩表的颜色有几百种,绘制的技法比较简单,表现力极强。
可是因为色料并无与釉料交融,所以所绘制的纹样突出釉面,摸上去有手感,不会像釉下彩那么圆滑。
釉下彩釉上彩(五)分类不同样:釉下彩:主要以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为主。
釉上彩
材料卓越111 许沛
一 简介
1.1 定义
釉上彩:在釉烧过的釉面上用低温颜料进行彩绘,然 后在不高的温度(600-900℃)下进行彩烧的方法称为釉 上彩。
1.2 特点
(1)优点:色调极其丰富,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生产成本低; (2)缺点:画面易磨损脱落,光滑度差,受酸性物质侵 蚀时会溶出铅镉等毒性元素。
新彩和粉彩的区别
(1)成功率:粉彩的工艺比新彩工艺复杂,成功率低, 烧之前和烧成后颜色的呈色变化大,需要填色者对颜 色料有相当多的经验来预见烧成的颜色来掌控填色, 养成有画、填分工的习惯,一件作品甚至要分几次专 填色和炉烧,来达到花鸟、山水、人物等色彩的和谐。 而新彩颜色烧前和烧后几乎没有色相上的变化,所以 说粉彩的成功率比新彩要低。粉彩作品的成功率来之 不易,所以其艺术价值高于新彩。
2.4 填色
填色是指按设计要求在笔器画面上填上红、绿、黄等
各种不同的水色颜料。它属瓷器画面进一步美化的工艺 过程。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填色技艺。粉彩填色分为填 色、接色和罩色三种方法,其中,填色要注意颜料的浓 稀度,过浓不易填平,过稀则会水、料分离,产生水痕, 而填玻璃白时更要求平整光滑,厚薄均匀;接色是指在 同一部位填上两种以上的不同颜色,而两色之间有一种 过渡色,这种方法多用于山水画;罩色是指在色面上重 罩一种颜色,以增加层次和浑厚感。
瓷器于窑内烧成始施彩画,彩画后复需烧炼以固颜色, 爰有明,暗炉之设。小件则用明炉,炉类珐琅所用,口 门向外,周围炭火,器置铁轮,其下托以铁叉,又将瓷 器送入炉中,傍以铁钩拨轮令其转旋,以匀火气,以画 料光亮为度。大件则用暗炉,炉高三尺,经二尺六七雨, 周围夹层以贮炭火、下留风烟,将瓷器贮于炉膛,人执 圆板以避火气,炉顶盖板墨泥封圆,烧一昼夜为度。凡 烧黄、绿、紫等器,法亦相同”。
釉上彩餐具安全吗
釉上彩餐具安全吗釉上彩餐具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瓷器,其色彩绚丽,图案精美,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人开始质疑釉上彩餐具的安全性。
那么,釉上彩餐具到底安全吗?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釉上彩餐具的制作工艺。
釉上彩是在瓷器上施以釉下彩后,再在釉面上绘画、装饰的一种方法。
这种工艺要求瓷器在高温下烧制,使彩料与釉料充分融合,形成坚固的保护层。
因此,釉上彩餐具在制作过程中,其表面形成了一层坚硬的釉面,这种釉面不易受到化学物质的侵蚀,具有一定的耐酸碱性,能够保护餐具表面不被食物侵蚀。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釉上彩餐具的原材料。
釉上彩餐具的原材料主要是瓷土和彩料。
瓷土是一种天然无害的材料,而彩料则是通过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
因此,从原材料的角度来看,釉上彩餐具是安全的。
再者,我们可以从使用角度来考虑釉上彩餐具的安全性。
在日常使用中,釉上彩餐具主要接触的是食物和餐具表面,而不直接接触人体。
而釉面的坚硬性和耐酸碱性能够有效地防止彩料对食物的渗透,保障食品的安全。
同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过高温的食物直接接触釉面,以免对釉面造成损害,影响餐具的使用寿命。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釉上彩餐具的安全标准。
目前,国家对于瓷器产品有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和检测方法,通过对釉上彩餐具的原材料、制作工艺、成品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安全性。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釉上彩餐具时,可以选择具有国家安全认证的产品,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釉上彩餐具在制作工艺、原材料、使用和安全标准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安全性。
然而,作为消费者,我们在购买和使用釉上彩餐具时,仍需注意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认证。
只有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正确使用和保养,才能确保釉上彩餐具的安全性,为我们的餐桌增添一份艺术和品味。
中国陶瓷种类
中国陶瓷种类中国瓷器的种类有哪些从装饰手法来说分三类:1、胎装饰多为印花、划花、刻花、堆贴、绞胎等2、釉装饰单色釉(青瓷、白瓷、黄瓷、蓝瓷、绿瓷等单一色泽釉色的瓷器)、结晶釉(兔毫、油滴、铁锈斑、茶叶末釉等含结晶物质的釉面装饰)、花色釉(窑变釉等)、纹片釉(就是釉面有裂纹的那种啦~像哥窑)3、彩装饰釉下彩(青花啊,釉里红,釉下三彩等)、釉上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素三彩等)、釉下彩和釉上彩相结合(斗彩)中国的瓷器大体分为几类,主要代表是哪些?瓷器分类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按照新旧来分和烧制的年代,可以按照瓷器的特征、材质、产地、工艺来分,还可以按照瓷器的窑口来划分。
瓷器的分类方式罗列如下:一、按照新旧来分。
瓷器可笼统的划分为古董瓷器(又称古瓷收藏品,古玩的一种)、现代瓷器。
二、按照具体的烧制时间来分。
这里可以区分为两种,按照“朝”和按照“代”。
例如:宋瓷、明瓷、清瓷等。
三、按照产地划分。
如景德镇瓷器、醴陵瓷器、唐山瓷器、德化瓷器、龙泉瓷器、潮州瓷器、淄博瓷器等。
四、按照材质划分。
如:白瓷、高白瓷、高白玉瓷、玉瓷、骨瓷、炻瓷等。
五、按照工艺划分。
如:釉下彩、釉上彩、唐三彩、金彩、粉彩、金丝铁线、釉面开片、冰裂纹、浮雕、刻画、雕塑、结晶釉、窑变色、素面、漆线雕、绞胎瓷、镶锲工艺、单色釉、深冷加工等。
很多瓷器选用了多种工艺,用工艺划分瓷器种类不常用。
六、按照特征划分。
可分为:原始瓷器、原始青瓷、青瓷、缥瓷、白瓷、清白瓷、黑瓷、素瓷、彩瓷、青花瓷、玲珑瓷、青花玲珑瓷、色釉瓷、花瓷、甜白瓷、薄胎瓷、绞胎瓷、绞釉瓷、枢府瓷、祕色瓷、芒口瓷、骨瓷、珍珠瓷、像生瓷、镶嵌瓷、新彩瓷、煨瓷、生瓷、文革瓷、主席瓷(又称毛瓷)、民间陶瓷、祁门瓷器、红绿彩瓷、外销瓷器、高古瓷、现代瓷、蓄光陶瓷、自洁陶瓷、透明陶瓷等。
胎质、釉色、装饰、形制和铭文是构成瓷器的五大要素。
其中,釉色又是区别瓷器类别的一个重要标准。
瓷器按照施釉法分为单色釉和彩釉瓷两大类,彩釉瓷中又以青花为大宗。
四川龙窑陶瓷生产工艺及其发展历程
四川龙窑陶瓷生产工艺及其发展历程一、引言四川龙窑陶瓷是中国传统的名瓷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
本文将介绍四川龙窑陶瓷的生产工艺以及其发展历程。
二、四川龙窑陶瓷的生产工艺1. 原材料准备四川龙窑陶瓷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高岭土、瓷石、石英和长石等。
这些原材料经过筛选、清洗、研磨等处理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成陶瓷的胚体。
2. 成型成型是四川龙窑陶瓷生产的第一步,主要有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方法。
手工成型是传统的方式,工艺精湛但效率较低;机械成型则采用模具,可以大量生产,但工艺相对简单。
3. 干燥成型后的陶瓷胚体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内部水分。
通常会将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自然风干或借助风机等设备进行辅助干燥。
4. 烧制烧制是四川龙窑陶瓷生产的核心环节,分为胎烧和釉烧两个阶段。
胎烧是指在高温下将陶瓷胚体烧结成坚硬的胎体,釉烧则是在胎体表面涂上釉料,再次进行高温烧制,使其形成光滑、美观的表面。
5. 装饰四川龙窑陶瓷的装饰主要体现在釉下彩和釉上彩两个方面。
釉下彩是在釉烧前,在胎体上绘制图案,然后涂上透明釉,最后进行釉烧,使图案与釉料融为一体;釉上彩则是在釉烧后,使用颜料在釉面上绘画,然后再次进行低温烧制。
6. 磨光磨光是四川龙窑陶瓷的最后一道工序,目的是使陶瓷表面更加光滑细腻。
通常会使用砂轮或研磨机进行磨光处理,使陶瓷表面呈现出光泽。
三、四川龙窑陶瓷的发展历程四川龙窑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工艺。
在唐代,四川龙窑陶瓷以青瓷为主,制作精美,成为宫廷贡品。
宋代时,四川龙窑陶瓷以黑釉为主,器型多样,装饰精致。
元代时期,四川龙窑陶瓷开始大量生产青花瓷,成为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陶瓷产地。
明代时,四川龙窑陶瓷的发展达到了顶峰,青花瓷、五彩瓷等成为主要产品,装饰更加细腻多样。
清代时期,四川龙窑陶瓷的风格逐渐趋于庸俗化,但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良,四川龙窑陶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元朝的瓷器与陶瓷艺术
元朝的瓷器与陶瓷艺术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在其统治期间,瓷器与陶瓷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元朝的瓷器制作工艺精湛,形态多样,装饰繁复,深受当时社会的喜爱和赞誉。
本文将从元朝瓷器的背景和特点、制作工艺与技术创新以及陶瓷艺术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元朝瓷器的背景与特点元朝成立于公元1271年,由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统一了中原地区。
元朝的统一带来了东西文化的交融,许多来自不同民族的工匠聚集在一起,共同创造了元朝的瓷器艺术。
元代的瓷器以青花瓷、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为主要形式。
青花瓷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在制作过程中,以白釉瓷器为胎体,用蓝色的矾蓝料绘制出各种图案,在高温下经过烧制形成。
釉下彩瓷则是在瓷器胎体上涂抹各种彩料,在釉里进行烧制。
釉上彩瓷则是先施釉,再在釉上绘制图案。
元代瓷器的特点是形制多样。
除了传统的瓶、杯、碗等形状之外,还出现了各种新颖的形状,如琴瓶、鸟笼瓶等。
此外,元代瓷器还以其釉色浓艳、纹饰丰富多样而著称。
二、元朝瓷器的制作工艺与技术创新元朝瓷器的制作工艺相对于其它朝代有了一定的创新。
首先是胎体的制作,元代开始采用"单胎制",即将器物的各部分制作在一个胎坯上,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次是釉料的使用,元代工匠在釉料中添加了一些新成分,使得瓷器的釉色更加浓艳饱满。
再者,元代的绘画技法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青花瓷的制作过程中,工匠们探索出了一种新的绘画方式,即"分青"技法,通过在瓷器表面绘制不同浓淡的蓝色,形成层次感和艺术效果。
三、元朝陶瓷艺术的发展除了瓷器,元朝的陶瓷艺术也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元代的陶瓷主要以佛教陶塑为主,以塑造佛像和供养品为目的。
在元代,佛教得到了朝廷的大力支持和保护,陶塑艺术也随之繁荣。
元代陶瓷艺术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姿态优美,深得当时社会的喜爱。
佛教陶塑的出现为元代陶瓷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陶塑艺人以瓦器为基础,通过创新的手法和技巧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佛像和神像。
谈谈釉下彩瓷的发展
42 2016.5期/瓷苑漫谈/李婕妤谈谈釉下彩瓷的发展QIAN YI YAN SE YOU ZAI HAI YANG XING FENG JING ZHONG DE YING YONG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陶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的原始社会,瓷器的发明也有近四千年的历史。
远在商周时代,勤劳的人们就创造出了釉陶和原始的瓷器。
东汉末年,釉陶已经发展成瓷器,但是陶器也由于自身的一些优点,得以与瓷器并存。
随着时代的变迁,陶器的品种在不断地更新,如唐代的唐三彩,宋代以后的江苏宜兴地区盛行的紫砂陶器等。
在我国陶瓷发展历史上有三个大突破和三个阶段。
三个大突破是:原料的选择和精制,窑炉的改进以及烧成温度的提高,釉的发现与使用。
三个发展阶段是:由陶器变化到原始瓷器再到瓷器的变化。
谢肇制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
”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
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瓷器称谓的史料。
中国陶瓷已经成为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一笔巨大的财富,研究中国陶瓷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
陶瓷釉彩装饰分为三种,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
釉是一种硅酸盐,陶瓷器上所施的釉一般以石英、长石、粘土为原料,经研磨、加水调制后,涂敷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的焙烧而熔融,温度下降时,形成陶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
它有增加瓷器美观和便于洗抹、不被尘土粘染等作用。
釉上彩又称釉上加彩,制作方法就是先成瓷,再在上面进行彩绘上釉,二次入窑经600~800℃烘烤而成。
釉上彩烧制出来会表面稍有凸起,常包括贴花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
釉中彩较为特殊,作为一种新的瓷器装饰材料和技法,大约在七十年代才发展起来,釉中彩有两种烧成方法:一是将色料加点或彩绘于釉面上,然后经高温一次烧成。
由于色料熔入釉中,彩釉结合致密,有近似釉下彩的效果。
古代釉下彩的某些早期品种,例如有青釉褐斑、白釉绿斑及黑釉铁锈花等;二是将施过釉的坯胎先经800℃低温素烧,然后彩绘,接着又在表面喷一层薄釉,再经高温烧成。
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的区别
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的区别
一、烧制温度不同。
釉上彩的烧制温度只需摄氏600到900°;釉下彩入窑经高温1200—1400°一次烧成;釉中彩彩烧温度为1060—1250°
二、用釉不同
釉上彩就是,先烧成白釉瓷器,在白釉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烧制而成。
釉下彩是用色料在已成型的晾干的素胚上(半成品)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透明白色釉或者其他前面釉,入窑高温烧制而成。
釉中彩这种装饰方法,使用一种高温快烧陶瓷颜料(一种介乎釉上和釉下的所谓釉中彩颜料);装饰方法和釉上彩相似,即在烧成的白胎上进行彩绘,彩烧温度为1060—1025°,彩烧时间为90—100分钟。
三、各有特点
釉上彩,彩料品种多,色调丰富,纹样稍凸出,操作较釉下彩简便。
但画面光亮度较差,长久使用后易磨损变色。
釉下彩;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它的特点是色彩保存完好,经久不退。
釉中彩在高温快烧的条件下,制品釉面软化熔融,使这种新颜料的颗粒渗入釉内,当冷却后釉面封闭,花色便沉浸在釉中使外观变得滋润侊月,细腻晶莹,颇有釉下彩的效果。
其色彩玉润柔和,耐机械磨损性能和抗腐蚀性强,同时彻底解决了陶瓷器“铅毒”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花瓷地出现据说是陶工们曾用毛笔彩绘了黑花和釉黑红,经过辛勤的劳动实践,找到了钴土矿,陶工作又用毛笔把它彩绘在坯件上,再在绘了花纹的坯件上罩了一层白釉。这样,比以往的印、刻花更鲜明的“青花”,就在景德镇特有的瓷器上出现了,这就是青花瓷器。
青花所用的钴青料,最初是一种自西域输入的称作“Smaite”的含钴的琉璃色的玻璃,后来才改用一种天然出产的黑祸色原料磨得极细加茶水使其成为墨汁般的鸟黑东西,然后在坯上绘画。
我国的陶瓷装饰是世界陶瓷美术宝藏中的珍贵遗产之一。釉上彩和釉下彩犹如陶瓷的美容师,精心装饰着千变万化的陶瓷器型,给人们以美的享受,给生活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釉里红在操作上与青花相同,它可以与青花同时结合使用,但也有单独使用的。由于釉里红的稳定性较差,不易烧成,特别是在改建后的煤窑、油窑中更难烧成,所以产品就更显得珍贵。
什么叫斗彩呢?简单说,釉下彩加釉上彩就叫斗彩。为什么要“釉下”加“釉上”呢?原因是釉下、釉上的颜色各有其长处,釉上与釉下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地丰富画面色彩,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其次也有所釉下各种颜色统一运用叫做斗彩的。“斗”字是景德镇的方言,它与普通话的“凑”字含义相同。斗彩的品种还有“青花斗釉里红”、“天青釉斗白釉”、“红釉斗白釉加彩”等方法。斗彩的操作虽然较繁,但是其效果却很好,别具一格,引人入胜。同时此法可巧妙地利用画面遮盖器皿上的针孔、黑点等毛病,现在斗彩犹如陶瓷彩绘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愈开愈盛,且发展了堆花斗彩、刻花斗彩和各种高低温颜色综合使用的装饰,如“红地堆白花”和“斗彩加金”等,这些都成为珍贵的出国礼品瓷和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销瓷的珍贵品种。
现在介绍陶瓷彩饰的另一大类:釉上彩。什么叫釉上彩呢?可以这样下个定义:在陶瓷器件釉面上(注意不是陶瓷坯体釉面上)进行彩饰并经低温(约650-850℃)彩烧,使画面牢固附着釉面的装饰方法称为釉上彩。它是用彩料直接施于器皿釉面,经适当的热处理,彩料熔融附着釉面。彩烧温度欧州各国为720-770℃,中国及日本则在650-800℃之间,着色剂为各种金属氧化物或盐类,由于色料仅靠助焙剂与釉粘附,因此画面光亮度差,暴露的棱角易损脱落,受酸性食物侵蚀会溶出铅、镉等毒性元素。釉下彩料酌加溶剂就可制成釉上彩料,呈相同或类似的彩色。有很多色彩在高温的釉下彩是不可能得到的,而釉上彩却可以得到良好效果。景德镇的釉上彩名目繁多,历史悠久,它包括古彩、粉彩、新彩、堆金的运用,腐蚀与假腐蚀,印花和贴花等。
start d:\123..\
“釉上彩”和“釉下彩”有什么区别?什么是青花?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190 更新时间:2008-04-19【字体:小 大】
--------------------------------------------------------------------------------
釉下五彩在景德镇也叫窑彩,是一种釉下高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窑彩集中了许多表现方法的特长,将点、洗染、勾、涂、空白线条等不同方法综合运用,效果良好。现在釉下五彩所用颜色有艳黑、草青、海碧、金茶、玛瑙红、紫色、大绿、墨绿、蓝绿和黄色等设瓷上。
釉里红是釉下彩绘的一种颜色,又名“釉下红”。釉里红是随釉下青花开始不久而出现的。它的制作是由均窑紫红斑釉引起的。元代,釉里红即已流行,当时的青花夹紫就是青花釉里红。
釉里红本来是釉下的色彩,但至今仍不列入釉下五彩之中;这是因为釉里红颜色始于釉下五彩之前。它出现后,就长期地广泛地流行着,具有独特传统风格。中国传统习惯,常以红色代表吉祥与富贵。因此,釉里红长期以来都为广大群众所喜爱。釉里红的呈色红而不鲜,朴实无华,这也是深受群众喜爱乐用的因素。
景德镇的釉上彩瓷,据史籍记载,元代就有生产。到明成化年间,则独树一帜,并风行不衰。成书于乾隆年间的《南窑笔记》,根据这类彩瓷的不同装饰方法,分别为“斗彩”、“填彩”、“五彩”等。后人统称为“大明彩”。它是在我国传统低温色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景德镇陶工对北宋至金代磁州窑系和定窑的釉上“红绿彩”、“红、绿、黄三彩”的继承、发展和提高。清康熙时,除大量生产这类彩瓷外,又新创了一种“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绿为淡绿”的釉上彩,康熙雍正时称它为“瓷胎画珐琅”、“珐琅瓷器”、“画珐琅瓷”、“瓷画珐琅”等,乾隆、嘉庆时又曰“洋彩”、“珐琅画法洋彩”,道光至同治年间,则沿袭前两代之称,直到光绪年间,才普遍称为“粉彩”、“软彩”、“古月轩”。从此后人们通常称为粉彩。
釉下彩又包括青花、釉下五彩、釉里红等。青花是釉下用含有钴的珠明料为着色剂,在生坯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入窑高温(1300℃上下)焙烧而成的一种陶瓷彩绘装饰。
青花是我国陶瓷装饰中发明较早的方法之一。在窑器“以青如尚”,单色青釉为主的基础上,景德镇的陶工们创造性地吸收了外地经验,改革了色釉,并且不满足于刻花、印花纹饰。他们丢掉了使用过许多世纪的刻花刀、印花模,把我国人民最善于驾驭的毛笔用到瓷器上,使它显示出独特的功能。历史上,在景德镇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丰富多采的陶瓷装饰中,尤以“青花”的影响为大。它是中 国瓷器中突出的产品,在陶瓷工艺美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陶瓷的长相,则是靠釉彩来装饰打扮的。白胎
瓷及生坯都需要精心装饰,烧成后才能美丽大方,赏心悦目,陶瓷彩饰则起了“七分打扮”的重要作用。
它通过陶瓷彩绘艺人灵巧的画笔,在普通的陶瓷上用色彩、纹样进行绘画装饰,把一件件普通的陶瓷打扮得华丽堂皇,美不胜收,既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又丰富了人们的思想感情,那么你知道陶瓷彩饰有哪些主要手段呢?
景德镇的陶瓷彩饰大体分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什么中“釉上彩”和“釉下彩”呢?我们说,“釉上”和“釉下”从字面上就能清楚地说明用于陶瓷彩饰方面两种主要而不同的方法,过去称釉上彩为“表绘”,釉下彩则为“里绘”。但是它们的调制、应用和煅烧情况就有显著的差异。釉上彩的烧成在釉的表面,它的烧成温度比釉下彩低得多(700-850℃即可)―――制品烧至红热状即可,它的性质几乎不受釉的组成所影响。相反,釉下彩必须达到一定的高温(一般都在1250℃以上)才能产生所应有的效果。釉上彩的着色剂常常混合在易熔融的熔块中,当煅烧后就牢固地粘结在器皿上,釉下彩的着色剂就不必调制在熔块中,但需要足够的耐火性以适应它的需要,往往需要很高的温度进行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