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竹古国 魅力卢龙 我的家乡
爱到深处情更浓
爱到深处情更浓我的家乡,美丽的孤竹古城——卢龙,地处燕山脚下、青龙河畔。
清澈的河水养育着勤劳善良的卢龙人民,长大成人后的我,在当教师的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并且担任了多年的班主任。
当我踏上教育之路后才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班主任肩上的担子有多重,班主任的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直接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
班主任对协调本班任课教师、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起着重要作用。
回首多年班主任生活的点点滴滴,真是一路漫长,一路故事。
一路上有教训,也有点滴的收获。
而此时,在我的心中涌动着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凝结成了团结、奋发向上的班集体,这是我的“爱心集结号”,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作为班主任,我有着太多的感慨……今年,我又接手小学毕业班,我的班级里有个学生叫欣怡。
我刚接这个班时,她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于是,我找她谈话,希望她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她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她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
可她实际上还是一如既往,毫无长进,只是口头“承认错误”,行动却“坚决不改”。
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
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她认识自己的错误。
于是我再次找她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她个性十分孤僻,对学习不感兴趣,爸爸妈妈常年不在身边,妈妈在山西医院工作,爸爸在山东打工,两年他们才回家一次,是姥姥姥爷把她带大的。
孩子长期缺少父爱母爱,内心极其自卑、孤僻、任性。
此时我内心梗塞了,不知说什么,面对这样一个学生的遭遇,我深表同情。
和谐卢龙感动卢龙
和谐卢龙感动卢龙我的家乡卢龙,它地处滦河之滨,燕山南麓,自古是辽西进出关内的要塞。
你也许不曾听说过孤竹古国,但是你一定听说过“老马识途”,“李广射虎,金石为开”,“伯夷叔齐让贤”……这些都是发生在卢龙的名人轶事。
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这座古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财富,这里的一切深深地吸引着我。
看,卢龙的大街小巷,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没有喧嚣;瞧,卢龙的每个街区,都是一尘不染,井井有条;听,一派安宁与祥和,与蓝天上的悠悠白云相互融合。
在这座小城里,无需四处凝望,一件件和谐感人的小事无处不在:当有孕妇提重物时,总会有人前去帮忙;当行动不便的老人过马路时,总会有人跑向前去搀扶;当有外地人问路时,总会有好心人帮忙引路……街上的人们虽然素不相识,但都会毫不吝啬地奉献出让人心暖的笑容。
淳朴、善良的卢龙人时刻用自己的真诚接待八方来客,时刻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卢龙县新挪寨村就有一个这样的人,他已年过花甲,本应该安度晚年,享受儿女的孝心,但由于村里河上没有桥,给乡亲们的生产出行带来诸多的不便,他为了乡亲们,决心为村民义务修桥。
可资金哪里来?杨爷爷便自己栽种酒葡萄、花生等效益较高的农作物,然后省吃俭用把钱积攒下来,自己动手修桥。
2003年,他自己动手搭起了一座简易的土桥,不料那年夏天下大雨,一下把桥冲毁了,老汉没有气馁,决心修一座更坚固的桥。
修成一个什么样的桥、怎么修又省钱又坚固?于是他便找来同村的好友前来帮忙设计、买料,自己出钱修了两座水泥桥。
桥通了,村民们出行方便了。
那些年,杨老汉用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5000元钱为村里修了4座桥。
一辆简易的脚踏车,一把铁锹,一把镐头,整整与他们相伴了8年。
他就是感动了整个卢龙的杨拥老爷爷,一位身体羸弱的庄稼人,用最简单的劳动工具,构筑起最宏伟、最壮观的大厦——奉献。
杨拥爷爷的善行善举,诠释了什么是无私的大爱!也深深地感动了我,温暖了我,让我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朋友们,努力吧!为了卢龙我们积极向上,构建家乡兴旺的大厦;朋友们,奉献吧,为了卢龙更为富强,用我们的爱包围着家乡;朋友们,腾飞吧!为了卢龙我们奋发图强,谱写更为辉煌的乐章!。
我爱我的家乡卢龙
我爱我的家乡—卢龙
卢龙,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如一颗小小的珍珠,虽然很小,但是却非常美丽。
这儿没有上海的车水马龙,没有香港的喧嚣繁华,但这并不能阻止我对她的热爱。
卢龙有历史悠久的孤竹文化,卢龙是一个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有着“千年古县”的称号这里古属孤竹国地,明清鼎盛时期,有“京东第一府”之誉。
在这古老、文明、写满历史的风水宝地,孕育出举世闻名的孤竹文化,也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添了光彩。
夷齐遗风,孤竹神韵,夷齐清风千秋吹拂,《采薇图》,《夷齐颂》……你们可知,古代的文人早已把卢龙古城记录下来。
卢龙,我们可爱的家乡,这是一片多情的土地,哺育着我们代代不息;这是一片热土,让我们时时感受到她跳动的脉搏。
八景的神韵,鲜活的历史,美丽的传说,浸透千年乡土,这就是我的家乡卢龙,一个传奇的古城。
我爱我的家乡—卢龙。
腾飞的卢龙
腾飞的卢龙千年古国、夷齐故里——卢龙,坐落在燕山脚下、青龙河畔,它素有:京东第一府、中国甘薯之乡、核桃之乡、乒乓之乡的美称。
这里的今天已在古老与现代的胶着中破茧,风景如画、诗意栖居。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这里山的壮美、水的瑰丽;文化的传承扬弃,造就了这里做人的仁义、做事的精诚;世代的拼争进取,改善了这里的人居环境,古城古韵,新城新胜。
看!一条条平整宽广的道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绿地,一个个温馨和谐的游园……我们爱它,因为它有着积淀千年的孤竹文化。
三千多年前,孤竹国的两位储君伯夷和叔齐在中华历史上演绎出相去让国、扣马谏伐、耻食周粟、甘饿首阳等经典传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的土地曾被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这里的河流曾被战火纷飞的岁月激荡,这里被称作“冀东红色政权的摇篮”。
而今,卢龙又被誉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千年古县”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七八个国字称号,还成功打造了“孤竹风情商务节”招商品牌和史诗性文化演出《孤竹浩歌》,卢龙古城以翘首腾飞的姿态强烈而广泛地聚焦了世人的目光。
我们爱它,因为它蕴含着魅力无限的生态环境。
随着三年大变样活动的开展,卢龙未来发展蓝图正一幕幕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妩媚秀丽的孤竹文化公园、神秘莫测的青龙河森林公园,还有正在谋划的“东方德源”项目,龙河湾高端旅游片区,以及拜学圣地――书院山的开发……今朝的卢龙,正在为打造“山水园林生态新城、历史文化旅游名城”而大步前行。
我们爱它,因为它有着深厚而纯朴的民族风情,它蕴育了众多优秀的民间艺人:王佐生,让枯树根重燃生命;李超,在葫芦上描绘生活;周德荣,让剪刀在纸片上舞蹈……卢龙儿女正以自己朴实的艺术,为打造“生态文化魅力城”,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们爱它,因为这里的人民吃苦务实、开拓创新。
瞧:你在文件上恰切的批注,你下村入户时激情的脚步,你在讲台上的每一句谈吐,你在良田中的每一次耕耘,你额头上银亮的汗珠,你手中苍劲的笔触……辛劳和汗水交融,勤奋与智慧交织,这,就是卢龙人谱写未来发展乐章最无声的语言、最动听的音符。
古城魅力 和谐卢龙
卢龙坐落在秦皇岛市的北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县城。
孤竹文明使这里到处散发着文化的气息,而现代化的建设更是熏陶着这里,使他正日新月异的变化着。
不仅各种设施日臻完备,和谐社会的建设更是硕果累累。
我们先来看看卢龙的历史,了解一下古城的历史魅力。
卢龙,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殷商时期为孤竹国地,春秋属北燕,后为肥子国。
秦汉至晋均属幽州辽西郡。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设卢龙县,属北平郡。
唐至辽、金时期属平州,辽、金时,将这里改称平州。
元朝时,这里是永平路的治所。
从明朝起这里又改称为永平府。
当时此地地处边关,又是连接山海关和京师的交通要冲,因而这里又成为了一座军事重镇。
明末,皇太极因屡攻宁城不克,就是从这一带的隘口突袭得手,从而兵临北京城下的。
清朝时,这里仍称永平府。
清廷在这里长期驻守重兵,以拱卫京师和保卫皇陵[清东陵]。
在明、清两朝,永平府一直是京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因而这里也就有了“京东第一府”之称。
元属中书省永平路,明清为永平府首县,属直隶省所辖,1913年(民国二年)裁府设永平县,翌年复置卢龙县,属津海道。
1928年直辖于河北省。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建迁卢抚昌和卢抚昌联合县,1945年复卢龙县治。
属冀东行署。
1949年8月,属唐专署。
燕河营镇中学 初二(五)班 曹文颖1958年11月,析卢龙并入昌黎、迁安两县。
1961年6月复置卢龙县。
1983年5月始,属秦皇岛市管辖。
这样卢龙就成为了秦皇岛的三区四县之一。
了解了卢龙的发展变迁史,再来看看卢龙的人文风貌。
卢龙不仅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且这片沃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才人。
最著名的当然要数伯夷和叔齐两位了。
当时孤竹国是商代北方一个很有影响的诸侯国。
孤竹国兴盛于殷商,衰落于西周,灭亡于春秋。
从立国到灭亡,存续940年。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
美丽的孤竹公园
美丽的孤竹公园在我的家乡卢龙,有一座美丽的公园,那就是孤竹公园。
孤竹公园在卢龙政府广场的南侧,东邻教育局。
如果走到政府广场南侧,穿过马路,就会看见一个气势宏大的人工铁制竹简。
这个铁竹简的下面有两层台阶,第一层镌刻着六幅画,第二层写了“孤竹文化之乡”这六个金黄色的大字。
在铁竹简的周围是第一层所有画的含义,中间的石书上还记载了卢龙历史上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让人们能更多的了解卢龙古代名人。
顺着台阶往下走,你就会看见一座几十米长的木桥,犹如一条长龙“躺”在河面上。
夏季来临之际,河面上盛开着美丽的荷花,荷花在一个小小的花苞里慢慢长大,更大时就能看见花瓣的纹路,到最后,美丽的荷花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了。
早晨,荷花竞相绽放,像一个个仙子,在风中翩翩起舞。
有许多机灵可爱的小鱼在清澈的水里生活。
风一吹,这面“镜子”就随风动起来。
微风轻轻拂过,小鱼、荷花就组成了一幅美丽灵动的画卷。
桥的末端摆放着供游人健身的器材。
每天早晨,人们都早早起来到这里散步,有来健身的,有拉二胡吊嗓子的,有扭秧歌的,真是热闹。
这里是人们娱乐的好场所。
左边是白色的石拱桥,站在石拱桥的最高点可以看见孤竹公园的整个面貌。
石拱桥的左端还刻着“平洲览月”四个字。
往下走,顺着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听着湖水那欢快的脚步,看着小草弟弟甜甜的微笑,就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假山旁。
瞧!这座假山多像一头沉睡的狮子!假山是由很多块岩石组成的。
仔细一看,这是由一层一层的片状岩石连着的,像一本厚厚的书。
这里的环境优雅,干净整洁。
杨树、柳树、松树都精神抖擞地站立着,像哨兵一样守护着美丽的公园。
听完我的介绍,你觉得我们卢龙的孤竹公园美吗?你不妨也到这里来玩吧,这里的景色会使你流连忘返的!。
我的家乡卢龙
我的家乡卢龙
我出生在卢龙,是个土生土长的卢龙人。
卢龙是个美丽的小县城,有山有水,人杰地灵,是古时候的孤竹国国都。
现在,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道路宽阔,两边干净又整洁。
最美丽的要属孤竹公园了。
它坐落在县城的最东边,远远的就能看到“孤竹公园”四个鲜红的大字。
一进公园的大门,就看到了清澈见底的池塘,那里是鱼儿们的乐园。
池塘里种着荷花,粉色的荷花竞相开放,荷叶下有各种金鱼游涞游去,还有小乌龟在慢慢地散步呢。
夏天,人们到池塘边喂小金鱼,冬天人们在池塘冰面上滑冰。
池塘边还有个健身娱乐场所。
有人在下象棋、打扑克,还有人在那里玩跷跷板,可热闹了。
公园里还有假山、“按摩”小路……
我爱卢龙,我爱我的家乡。
我爱我的家乡
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以前很落后,低矮的平房,狭窄的街道,人们的生活很差。
经过这几年的建设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一条条宽敞整洁的街道,一座座漂亮的楼房,一块块郁郁葱葱的绿地,给人美的享受。
很多商人看到了卢龙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纷纷在卢龙落户。
说了这么多,我详细介绍介绍我的家乡吧!
卢龙是一座古城,它以前名叫孤竹国,现存的古老城墙叙述着卢龙过去的辉煌。
卢龙的孤竹公园因此得名,孤竹公园是卢龙县最大的公园,这里绿色红花,小桥流水,幽静小路,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美丽景致让人流连忘返。
卢龙的特产很是出名,猜猜是什么?白薯。
白薯全身都是宝,白薯不但好吃,还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我们把白薯加工成淀粉,粉条,薯脯等,销售到全国各地,很多还出口到国外。
卢龙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如果你到卢龙来,一定会受到热烈欢迎,你也一定会迷恋卢龙这个好地方。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这片我土生土长的地方!。
卢龙我为你骄傲
卢龙,我为你而骄傲卢龙,一个响亮的名字。
我生在卢龙,长在卢龙,一提起卢龙,令我很骄傲和自豪。
卢龙的历史很悠久,既有李广射虎广为流传的美名,更有闻名世界的圣贤伯夷、书齐曾在石门首阳山读书的佳话,卢龙被称为“孤竹古国”,又被称为“永平府”。
所以2010年被评为千年古县。
卢龙被称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主要是丘陵为主,说起卢龙不仅历史悠久,更是风景如画的旅游圣地,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的兵工厂和兵服装厂。
支援前线的红色教育旅游胜地柳河山谷,那里留下了战斗的故事,缅怀战争精神,更给土生土长的卢龙人留下了很多佳话由于山清水秀,历史悠久那里的人很勤劳、善良、淳朴,现在又被称为“长寿村”。
人们常说人到八旬古来稀,村里百岁以上老人很多,但这个村子里满街可见,随处可见那些耄耋老人正在见证和诉说着英雄的山谷和人名子弟兵抗战的历史。
卢龙吸引着很多文人墨客,跟有许多驴友慕名而来卢龙。
卢龙有享誉河北的号称北方小九寨的桃林山庄,这是一个世界上最昂贵的村庄。
村里人有很多房子和院墙都是用长城砖砌成的,被相关联合国科教组织评为长城村,不过这也为长城村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面,本来被称为四大奇迹的长城,却被本地的村民由于文化大革命等历史因素被破坏,而且为了血洗耻辱,不忘历史,不在破坏历史奇迹。
村里人们在村里醒目地方立了“知耻碑”,起到了教育后人的作用。
对了别忘了朋友,我们相约在五月去桃林山庄踏青,那是个山花烂漫的季节,更是茸长莺飞的季节。
我们走在桃林之间,我们走在崇山峻岭,我们登山长城,心情多么惬意,别忘了还可以大饱口福,吃上香喷喷的农家饭,更可以尝到鲜美的桃林大鱼,下午我们泛舟山水之间,唱起“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多么快乐,多门幸福,谈笑之间,幸福无限”。
谈卢龙,话卢龙,卢龙的故事讲不完,卢龙的美景数不胜数。
最后还是情不自禁的大声说:我爱你,卢龙!。
腾飞的卢龙
腾飞的卢龙在茫茫的冀东大地上,一座经历了三千多年历史沧桑的古城坐落其间,如同一颗小巧俏丽的明珠,掩映在万绿丛中,这就是我的家乡————卢龙。
家乡地处滦河之滨,燕山南麓,自古是辽西进出关内的要塞。
家乡的山村青灰色的炊烟袅袅升腾,若漆水河婀娜的身姿绵延不绝,石塔清脆悠远的铃声在风中荡起涟漪,圈圈散开的是卢龙老城的古朴和岁月的沧桑。
我的家乡卢龙,一个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一个没有随着时间、尘世而甄没的传奇古城。
我的家乡古时是孤竹国的所在地,更古远的年代曾是热带地区,出土过象牙,可以想象那时的家乡一定像现在的云南一样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林中动物众多,鸟鸣嘤嘤,人也混迹于动物中间,以狩猎为生,后来气候发生了变化,人们便主要以农耕为主,再后来建立了孤竹国,是北方的大国,春秋时期管仲带邻队伍攻伐孤竹国,途中迷了路,有人指点迷津,靠了一匹老马走出了迷途,于是中国文化中有了“老马识途”的成语。
这方水土出了两位千古义士,商朝末年的伯夷、叔齐,孔子对二人有很高评价,因了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伯夷、叔齐的千秋义士的地位得以确立。
我的家乡有着众多的旅游风景区,如位于卢龙县石门镇高各庄村的书院山,为商代国君伯夷、叔齐修心读书之地。
环境幽雅,古时林木茂密,有云雾生成,在山间环绕,后有人在这里建寺,名字叫云居寺。
正殿供奉行佛祖释迦牟尼,配殿有伯夷、叔齐二人的彩绘塑像。
山壁岩石上还刻有“夷齐读书处”5个楷体大字,遒劲有力,另外还有1个碑1眼井及石碾,都是可供游人观赏的好地方。
卢龙古城历史悠久,,现存的古迹有大西门,小西门,还有始建于金代的石幢,俗称石塔。
石幢呈八角形,共有七层,高约十米。
幢的四周有十二根石柱和栏板环绕,柱、栏上刻有云中浮龙、石狮、和人物造型,其形态各异,姿态优美,极其生动。
幢身的上、下均雕刻着八条盘龙,幢身中间刻有佛像、飞天神象、佛经和创建石幢记。
整座石幢造型极为美观,雕刻极为精湛,堪称石雕中的杰作。
我爱家乡卢龙
我爱家乡卢龙
我的家乡卢龙,迄今已有3500余年的历史。
商朝时曾是孤竹国的国都,元朝时是永平路的治所,从明朝起又改称永平府,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有“京东第一府”之称。
我们卢龙现代的农业很有特色,已形成稳固的基础。
农产品品种齐全,主要农作物有甘薯、玉米、小麦、水稻、花生、大豆等。
甘薯是主栽作物,卢龙素有“粉乡”之称,是华北甘薯主产区之一,甘薯种植面积近30万亩,年产鲜薯5.5亿公斤以上。
以甘薯为原料进行多层次加工已形成规模。
化工产品有乳酸、柠檬酸钠,出口日本、德国、荷兰等国。
加工的食品有淀粉、粉条、粉丝、粉皮、罐头、薯脯、薯酱、薯叶柄、薯枣、膨化薯片等。
卢龙发展干鲜果品加工业有充足的原料,尤其是卢龙的“石门核桃”以个大、皮薄、香甜、含油量高而驰名中外。
近年来又引进了酿酒葡萄种植,以柳河圈为主产地的葡萄庄园闻名国内外,一座座葡萄酒厂应运而建,加快了卢龙的繁荣。
卢龙,交通、邮电、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吸引外商提供了良好条件。
京山、京秦、大秦三条铁路横贯东西,五个火车站均匀分布;公路四通八达,京山、京秦、三抚干线公路环绕四周,村村通工程更方便了农产品的输出。
卢龙,人文资源丰富,历史上涌现出孔子尊称为圣贤的伯夷、叔齐等著名的历史文物,留下了“老马识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等成语典故,形成了以“崇礼、守廉、尚德、求人、重义”为基本内涵的孤竹文化,2009年被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
著名的文化古迹有陀罗尼经幢、明代长城、元代码头、夷齐井、夷齐读书处、桃林口白衣庵、红山明长城采石场、武山客斯特溶洞、古人类遗址、郎家坟石雕等二十余处。
啊!卢龙,我的故乡,是我终生难忘的地方。
卢龙
这段故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老马识途”。 《韩非子•说林》真实地记载了这一史实:"伐 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 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传 说齐桓公"迷惑失道"的地方叫迷谷,距今卢龙 很近,就在滦河西,今属滦县。
• 重新返回了孤竹城后,齐桓公便与孤竹国君进行 了决战。公元前650年,齐桓公终于"北伐山戎, □令支,斩孤竹而南归"(《国语•齐语》)。至 此,孤竹传国千年,在史册上便永远消失了。
二、夷齐清风
• 伯夷、叔齐是孤竹国九世国君墨胎子朝的长子和 三子。伯夷为兄,叔齐为弟。墨胎子朝临死前, 立叔齐为君,以继父业,振兴孤竹。可是,墨胎 子朝死后,叔齐觉得伯夷是兄长,理应为君,于 是让位于兄长伯夷。伯夷不肯,认为父命不能违, 于是,他就悄悄乘马逃走了。叔齐见兄长走了, 自己却仍不肯为君,也逃走寻找伯夷去了,王位 只好由国人推举伯夷的二弟继承。 • 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为人宽厚,便商议共同 前往投奔。没想到,当他们千辛万苦赶到西岐时, 西伯姬昌却已死了,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了王位。 此时,周武王制作了木雕文王像,正准备要东伐 商纣王。伯夷、叔齐听了,便挺身上前,叩马而 谏道:“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 弑君,可谓仁乎?”武王闻听,恼羞成怒,想要 杀了他们,但被姜子牙劝阻。于是周惠王13年),山戎国为了扩大疆土,出 兵伐燕。此时的孤竹国度已如强弩之末,日趋衰落,主要 势力范围仅局限于今燕山以南一带。它已经成为山戎的一 个附属小国。山戎大兵压境燕国惊恐之中便向齐国求援。 • 齐桓公为救燕国于是出兵北伐山戎。破令支后,齐桓公和 宰相管仲东渡濡水(今滦河),攻打孤竹。孤竹国君闻讯 逃往深山,并设计让黄花元帅假意献城投降,然后引齐军 陷于八百里迷沟、旱海之中。那里山路崎岖,千回百转, 傍晚时分风沙迷漫,飞沙走石,兵马顿时乱作一团。正当 齐桓公不知所措之际,宰相管仲献计,让兵士立即从孤竹 国缴获的战马当中挑选出几匹老马放开,任其所往。然后 大军尾随其后。齐桓公听其言,大军果然走出旱海,重新 返回了孤竹。
和谐卢龙
和谐卢龙我的家乡是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
我曾经听老人们说,我的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称为“孤竹国”。
爸爸告诉我,他们小时候家乡根本就没有什么柏油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
只要有风,路上尘土飞扬,行路艰难;一下雨,路上到处是积水,更是满路的水坑,泥泞不堪,一不小心就把鞋子粘到泥坑里;冬天来啦,更是遭罪,家乡人都住平房,并且房子大都破旧,寒冷的冬天,只能靠火炉取暖。
以前人们都穷,吃不饱穿不暖。
现在城乡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大路两边绿树成荫。
人行道上非常干净,路上一尘不染,垃圾们乖乖的被清洁工扫进了垃圾车,水泥地又平又亮,再也没有车一开过塑料袋和灰尘就满天飞舞的“美丽”景象了。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更加便利。
进入县城,一排排楼房拔地而起,气派极了。
到了晚上,高楼大厦流光溢彩,成为了城市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到了农村,小康住宅一点也不比城里差。
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鱼、肉常有。
就连人们穿的衣服,也是花样繁多,越来越时尚了。
过去,小小的黑白电视都很少见,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用的都是高科技产品,家家户户都有液晶电视、电脑、电磁炉、电冰箱、洗衣机……前两年政府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修建了卢龙最大的公园——孤竹公园,这里成了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公园中间有一条河,两岸芳草茵茵,人们漫步在林间小道,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甭提心里有多美了。
就连我们的学校也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把所有的教学楼重新加固翻新,原先是土地的操场改建成了塑胶操场,厕所也变成了水冲的,我们学校的环境可美了,我们可开心了!家乡这些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为生在这样一个和谐、美丽的卢龙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更应该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为家乡的繁荣昌盛增光、添彩!点评:文章主题鲜明,构思巧妙。
小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向我们介绍了卢龙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了和谐卢龙之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
卢龙县地名文化简况
卢龙县地名文化简况
一、县名简析
今县境在商周时为孤竹国域。
西汉置肥如县,至今长达2000余年;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名卢龙,沿用至今长达1400余年。
二、县域文化精要
县域文化内涵主要包含孤竹文化、古城文化、地理景观文化。
其中,孤竹文化是重点和亮点。
孤竹人不仅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而且创造了“夷齐兄弟”为代表的精神文化。
“夷齐精神”构成了孤竹文化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内涵(展示夷齐故里、夷齐读书处、夷齐井、清风台、高丽祠和南宋李唐的《采薇图》等实证)。
夷齐精神成为孔孟儒学思想形成的渊源,对中华伦理道德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卢龙县作为孤竹文化的发祥地,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
三、调研评述
卢龙县始置县级政区和专名传承至今,均在千年以上。
其县域文化内涵较丰富,其孤竹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且影响深远,具有重要的弘扬和保护价值。
故卢龙县应是一个着力宣传保护的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1。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卢龙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卢龙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自己特有的风俗,而我的家乡的风俗习惯也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处处显示着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的民风民俗。
我的家乡在卢龙,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是—舞龙,在每年最热闹的时候,也就是正月初八,家乡的舞龙表演特别隆重,也极有特色。
这一天是县城出大龙的日子。
全县十八个乡镇,就有十八条彩绸做成的大龙,游行于县城大街。
四面八方。
城里乡下,就连临近的市县的人们,都纷纷闻名赶来一睹热闹。
随着鞭炮声和锣鼓声,龙灯翩翩起舞,大家扶老携幼,源源不断地赶来。
街道两旁的人欢呼着,簇拥着,赞叹着,有些人迫不及待,或是觉得不过瘾,居然向龙跑去,用手触摸着龙体,有的在龙腹下穿行,跳跃。
据说摸了龙体可以让人免去病痛,给人带来好运。
舞龙用的拜龙台建在城中心的人民广场。
台后有两条十几米的彩龙相拥而成的柱子,更显得气势不凡。
台上站着一排领导、贵宾,专门等着五彩龙来,给它们“点睛”。
据说龙眼都由最高领导亲自点画。
这足见画龙点睛的意义。
演出最先是双凤的两条凤,最后的龙市镇的大彩龙,先凤后龙,可见其龙凤呈祥的蕴意。
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无不体现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无不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让我们一起建设家园,把家乡的民风民俗继续传承下去。
我爱你我的家乡
我爱你我的家乡——卢龙!卢龙县石门镇中学七(4)班陈霞和谐成了时代的最强音,我的家乡卢龙在时代的感召下处处充满了感动,处处谱写着和谐的旋律。
初冬的早晨,天气有点冷,早上的六点半外面已经结冰了。
我家门前的马路工程还没有完工,工人叔叔已经在这里忙碌了,车辆机器轰轰作响,这项工程已经开工好几个月了,我每天上学,放学都是这个繁忙的样子。
这是国家给我的家乡的第一个重大的惠民工程。
对我的家乡未来的经济腾飞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在这个工程施工中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国家给自己的家乡修路。
在这个工程里最让我注意的是一位看守马路的师傅,他整天吃住在三轮车上,因为马路刚打完路面,不需人和车辆接触路面,所以马路修到哪里,他的三轮车就开到那里,寸步不离的坚守在马路上。
下雪了,工地上没有停工,机器照旧轰鸣,那位看守马路的师傅,依然站在马路的路口连接处,来回指挥着人群和车辆,雪越下越大,他竟变成了一个雪人,在那里走动,全身上下只有脸上泛着红光,嘴里呼着白气,看上去没有一丝凉意,他在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奉献他的坚毅和热情。
晚上,他感冒了,发着烧,缩在车厢里,车厢虽然用篷布遮掩着,但里面照样很冷,他的家人叫他回去,他却乐呵呵地说:“没事,没事,这么大的人了,头疼脑热的不算毛病,吃点药,喝点热水就好了,又不是三岁小孩子。
”他终究没有回去,找就守着他的路和车,他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吃睡在工地上,我有病的时候都是躺在温暖的床上,而他却在这冰冷的车厢里,他舍弃家里的温暖而为广大乡亲人民。
夜深了,起风了,风虽不大,但也听见呼呼声。
他的车里整夜亮着灯,很亮,很亮,灯光照得很远,很远,恰似一盏指路的明灯。
我被这位师傅的执着务实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不禁慢慢地体会它给我的启迪。
我隐约看到了家乡的变化:宽阔的路,带来了经济的腾飞,遍地的高楼,繁华的商业街,仁义的人们脸上有更多的笑容。
第二天早晨,我再次从这位师傅身边走过的时候,我听到了他的咳嗽声,可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工作。
介绍卢龙县古城历史的作文
介绍卢龙县古城历史的作文卢龙这地儿,您可能不太熟悉,但它可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城。
今天,我就来给您好好说道说道卢龙县的那些往事。
卢龙的历史啊,那得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据说早在殷商时期,这儿就已经有人居住啦。
春秋战国时期,卢龙属于孤竹国的地界。
您可别小瞧这孤竹国,那在当时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地位的。
卢龙古城的城墙,那可是相当有特色。
城墙高大厚实,用大块的石头和青砖砌成。
走在城墙上,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士兵们守卫城池的紧张与坚定。
城墙的城门也别具一格,那厚重的木门,上面镶嵌着大颗大颗的铁钉,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而精心打造的。
卢龙古城里有一条老街,叫永平大街。
这老街可热闹了,街边都是古色古香的店铺。
有卖小吃的,有卖手工艺品的,还有卖老旧物件的。
走进一家小吃店,那扑鼻的香味儿能把您的魂儿都勾走。
老板熟练地炸着油条,那金黄酥脆的油条在油锅里翻滚,发出“滋滋”的声响。
再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那滋味儿,简直绝了!沿着老街往前走,能看到一座古老的庙宇,叫青龙寺。
这座寺庙虽然历经了岁月的洗礼,但依然庄严肃穆。
寺庙的大门敞开着,走进院子,能看到一尊巨大的佛像。
佛像金光闪闪,面带微笑,让人看了心里特别平静。
寺庙里还有几棵古老的银杏树,据说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秋天的时候,金黄的银杏叶纷纷飘落,就像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美极了!在卢龙古城的角落里,还隐藏着一些古老的四合院。
这些四合院的院墙高高的,大门紧闭。
从外面看,只能看到翘起的屋檐和精美的雕花窗户。
走进四合院,里面是一个小小的天井,四周是房间。
房间里的摆设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墙上挂着老照片,桌子上放着旧茶壶,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时光。
卢龙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地方,叫桃林口长城。
这长城蜿蜒在山间,雄伟壮观。
登上长城,放眼望去,山川连绵,绿树成荫。
那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长城上的砖石有的已经残缺不全,但这更增添了它的沧桑之感。
您能想象到当年的士兵们在这里站岗放哨,保卫家园的情景吗?卢龙的老百姓们,那也是热情好客。
孤竹古国 魅力卢龙 我的家乡
孤竹古国魅力卢龙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冀东大地,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
这个小县城地处滦河之濒,燕山南簏,自古是辽西进出关内的要塞。
你也许不曾听说过孤竹国,但是你一定听说过“老马识途”,“李广射虎,金石为开”,“伯夷叔齐让贤”,革命先驱李大钊……这些都是发生在卢龙的名人轶事。
早在商周时期就诞生了强大奴隶制政权“孤竹国”殷商的重要诸侯分封国。
管辖今天辽西到唐山,长城到渤海之滨的广大辖地。
都城就设在今天卢龙县城南部2公里处的青龙河畔,虽然现在已经无处寻觅古城的踪迹,但从残垣断壁中我们依稀可以追溯远去的孤竹文化。
现在的县城所在地是隋唐时期政治中心永平府,也成平州,历经千年风雨,在文革时期饱经摧残,从仅存的部分城墙和城门依然能够领略古城的风采。
历经变迁,如今的卢龙城政府中心已经北移到京哈(原京沈)高速南。
新县城离开了老城区。
现代发展真是悲哀,不懂得继承和发扬,一味的推翻,纵有千年万年文化也将会消失殆尽,没有文化底蕴的发展都是徒劳。
孤竹,是我国北方最早出现的方国之一关于它的记载,散见许多古书,《国语》、《管子》、《韩非子》、《史书》等书均有记载。
不仅如此,“孤竹”一名(亦作“规竹")也见于甲骨文和金文。
宋朝以来著录的青铜器铭文中不乏“孤竹”字样,1973年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出土的商代晚期铜垂上亦刻有“孤竹”。
这表明,古代确实有“孤竹”这样一个国家。
据史书记载,孤竹国为商王朝在北方的一个诸侯国,其国君姓墨胎氏。
墨胎氏在文献中或作墨夷氏、目夷氏。
据《史书、殷本纪》:“契为子姓,其后分封,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也就是说,孤竹国君为建立商王朝的商部落始祖契的子孙后代。
据此,一些史家推测,孤竹国建立于商朝开创之时,为商代的同姓诸侯国,是不无道理的。
从契到灭夏桀、建立商朝的汤,共传十四代。
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商部落的不断扩大,孤竹国所在地早就落在它的势力范围之内,待商朝建立之后,在这里建立一个统辖一方的同姓诸侯国。
我心目中的卢龙精神
我心目中的卢龙精神卢龙县刘家营乡侯各庄小学张爱文卢龙,一个传承着厚德文明的地方,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个飘散着葡萄酒香的地方,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
翻开卢龙36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如果说这些奇迹是卢龙人镶嵌在自己发展道路上的璀璨群星,那么,卢龙的水利建设就是一颗放射出神奇异彩的明珠。
在古长城南侧的燕山脚下卢龙被国家水利部、河北省、秦皇岛市命名为水利建设的先进单位—卢龙县。
几年来,卢龙还连续荣获河北省“海河杯’,评比一等奖,首都周围绿化工程金杯奖竞赛优秀奖,还被评为秦皇岛市“绿色长城杯”竞赛第一名。
这是卢龙人以吃苦务实团结奉献的精神所创造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史料记载:卢龙县境系古孤竹国。
古孤竹国举目荒凉、人丁稀少。
春秋时齐桓公率大军伐孤误入“迷谷”(亦称“旱海”)几乎全军覆没,亏了管仲用“老马识途”之策,大军才化险为夷,走出,旱海”。
因此,古往今来,卢龙县一直是个“用水贵如油”的贫水县。
建国后,“旱海”虽经多年治理,但贫水的帽子一直没有摘掉。
1971年l月,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孟英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拟定了修建“引青”灌渠。
于是全县各公社召集年轻的男劳力,奔赴了修建引青灌渠的前线。
我清楚的记得,那时我才8岁,在我家的后院安排着民工的食堂,民工们早出晚归,我看到的只是他们吃饭时的情景:他们每人拿着一个一尺来长的馒头,端着一小盆菜,几个人凑在一起,边吃边说笑着,好象一点也不疲劳。
前年爱人拿回家一本书,书中有一篇文章讲的就是当时农民工修建引青灌渠的故事,这时我才明白,原来他们修建水渠时是多么的辛苦。
当时县里的主抓领导亲上阵,身先士卒。
总指挥李连碧,自开工之日起,就与工人们摸爬滚打在一起。
在工程修建到第五坝时,要用装满沙土的袋子拦住水才能作业。
当时虽是阳春三月,但河水却是冰寒彻骨。
总指挥李连碧率先跳下齐腰深的河水中,其他的干部也相继跳下水下,民工们也纷纷跳下。
河水虽然冰寒,但是他们却干得热火朝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竹古国魅力卢龙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冀东大地,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
这个小县城地处滦河之濒,燕山南簏,自古是辽西进出关内的要塞。
你也许不曾听说过孤竹国,但是你一定听说过“老马识途”,“李广射虎,金石为开”,“伯夷叔齐让贤”,革命先驱李大钊……这些都是发生在卢龙的名人轶事。
早在商周时期就诞生了强大奴隶制政权“孤竹国”殷商的重要诸侯分封国。
管辖今天辽西到唐山,长城到渤海之滨的广大辖地。
都城就设在今天卢龙县城南部2公里处的青龙河畔,虽然现在已经无处寻觅古城的踪迹,但从残垣断壁中我们依稀可以追溯远去的孤竹文化。
现
在的县城所在地是隋唐时期政治中心永平府,也成平州,历经千年风雨,在文革时期饱经摧残,从仅存的部分城墙和城门依然能够领略古城的风采。
历经变迁,如今的卢龙城政府中心已经北移到京哈(原京沈)高速南。
新县城离开了老城区。
现代发展真是悲哀,不懂得继承和发扬,一味的推翻,纵有千年万年文化也将会消失殆尽,没有文化底蕴的发展都是徒劳。
孤竹,是我国北方最早出现的方国之一关于它的记载,散见许多古书,《国语》、《管子》、《韩非子》、《史书》等书均有记载。
不仅如此,“孤竹”一名(亦作“规竹")也见于甲骨文和金文。
宋朝以来著录的青铜器铭文中不乏“孤竹”字样,1973年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出土的商代晚期铜垂上亦刻有“孤竹”。
这表明,古代确实有“孤竹”这样一个国家。
据史书记载,孤竹国为商王朝在北方的一个诸侯国,其国君姓墨胎氏。
墨胎氏在文献中或作墨夷氏、目夷氏。
据《史书、殷本纪》:“契为子姓,其后分封,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也就是说,孤竹国君为建立商王朝的商部落始祖契的子孙后代。
据此,一些史家推测,孤竹国建立于商朝开创之时,为商代的同姓诸侯国,是不无道理的。
从契到灭夏桀、建立商朝的汤,共传十四代。
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商部落的不断扩大,孤竹国所在地早就落在它的势力范围之内,待商朝建立之后,在这里建立一个统
辖一方的同姓诸侯国。
商朝最初建都于毫(今山东曹县南),孤竹国的建立,起到了巩固它在北方统治的作用。
在商问鼎中原,建立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后,孤竹国作为其在北方重要的同姓诸侯国,管辖范围是不会小的。
其地至少包括今河北省东北部和辽宁省西部。
这样一个广大地区,即在考古学上的夏家店文化的分布地带之内。
继辽宁省西部地区出土刻有“孤竹”字样的铜罄之后,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卢龙县阚各庄村,1974年又出土了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和极富有工艺美术价值的金饰。
两地出土的青铜器均为很典型的商器,金腕饰有着很明显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特点。
此外,卢龙县的双望镇也发现过夏店下层文化遗址,天津市的蓟县亦有较多这样遗存。
这些,都极可能属于古孤竹国文化。
喀左、卢龙、蓟县等地的考古发现表明,商朝时的孤竹国坐落在横跨冀东长城内外的一大片区域上,其管辖及势力范围,不仅包括今秦皇岛市和其所辖卢龙、昌黎、抚宁、青龙等县,以及承德地区、唐山迁安、迁西、滦县、滦南、乐亭、丰润、遵化、玉田等县区和辽宁省朝阳、锦州大部市、县,还可能更大些。
《尔雅·释地》把孤竹谓为“四荒”之一,可知孤竹国曾辖有北方的广阔地域。
但到了周朝,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显然无法与商朝时同日而语了。
随着西周王朝的建立,孤竹国的同姓诸侯国地位化为乌有,在冀东、辽西地区的威望逐渐降低,尽管它归顺了周朝,却难以在这样一个广大区域维持统治了。
周王朝为了加强对北方的统治,在紧邻孤竹国的今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同姓诸侯国——燕国,以削弱孤竹国的势力。
生活在辽西、冀东山区的土著民族,
渐次摆脱孤竹国君的管辖,形成一个较大的戎族部落——山戎。
孤竹国的西部地区,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分化现象,建立了令支等国。
到东周时,孤竹国势力微弱,辖境被挤到今秦皇岛市辖境这样一个不太大的地区,仅比令支国略大,与令支国一起成了山戎的与国。
到公元前七世纪由于孤竹国与山戎、令支结盟,并在山戎的策动下,经常出兵侵扰燕国,结果于公元前663年,被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应燕庄公之求,率领齐国大军北伐山戎时顺便消灭。
至此,历经商、周两个王朝,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孤竹国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孤竹国的都邑,即孤竹城,
后期其地在卢龙县境或紧邻卢龙的迁安、滦县滦河沿岸阶地。
《汉《魏书·地形志》记载辽西郡肥如县有孤竹山祠。
孤竹山祠,极可能是后来的夷齐庙,其庙址昔在卢龙县境,在县城西偏北十五里处,现为滦县境地,在滦县东北部与迁安县交界处的滦河南岸。
孤竹国的都邑,一开始并不一定建在或设在今卢龙县一带,很可能建在辽西或其他地方,后来有所迁移,到商朝后期甚至西周国势衰弱时,才迁至这一带。
生活在这一地域的古孤竹国民主要是古代土著民族,特别是在山地,主要是以游牧为主的古代土著民族,流动在其辖境或周围地区。
而孤竹国为其居地,或一部分华夏化的民众定居的地点。
特别是孤竹国的前期,这一特点最为明显。
到孤竹国的晚期,由于辖境缩小濒临渤海,定居滦河下游地区。
孤竹国,这个北方最早的方国曾经兴旺一时,为传入中原文化,为加速华夏族与北方各部落的融合,特别是对冀东、辽西地区政治、经济、
文化的发展,曾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
古孤竹国的文化,是祖国北方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孤竹国的城邑(政治中心城)与统治范围
据《史记·伯夷列传》注引《括地志》所记,“孤竹古城在卢龙县南十二里。
”从汉代《史记》和后代文献记载的方位来看,孤竹城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境无疑。
孤竹国的统治范围也应以今卢龙县为中心的滦河入海处小盆地及其附近区域,包括今卢龙、抚宁、迁安、迁西、滦县连片地区。
卢龙位于一个低山缓丘环绕的盆地内。
这个盆地在滦河下游,靠近渤海湾,滦河、青龙河从盆地中间穿过,出盆地进入滦县。
据专家研究,夏商以前,今滦县以东和以南区域尚未形成陆地,滦河出盆地便是渤海。
这个盆地,土地比较肥沃,背山面水,借海上暖湿气流之利,因而气候湿润温和。
不同地貌有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山地丘陵可发展畜牧、狩猎,盆地发展农业,河畔和海滨可发展渔猎。
从以上地理环境来看,今卢龙一带是古代先民比较理想的栖息之所,因此孤竹人世居这块地方。
就世界古代史来看,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流域)、埃及(尼罗河流域)、印度(印度河流域)、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和许多国家民族都是河流文化;近看孤竹文化,也是河流文化,滦河和青龙河是孤竹族人的母亲河。
在今卢龙一带,有许多关于伯夷、叔齐的传说与遗迹,如“夷齐故里”、“夷齐井”、“夷齐庙”、“清风台”、“夷齐读书处”等。
这里长期流传的民谣中有“滦水之北夷齐里,滦水之东孤竹城”这样的句子。
这些都可以印证孤竹古城在卢龙。
关于孤竹古城也有一些不同的记载和说法,如《汉书》记“辽西郡令支县有孤竹城”,令支县在今迁安东。
迁安与卢龙两地相临,距离很近。
现代学者有人认为孤竹古城在今迁安夷齐庙所在地,相当于今迁安坨上村和祁庄附近。
迁安学者根据清代史籍《滦河濡水源考证注》提供的方位,明确提出:孤竹古城处于滦河北岸的迁安坨上村和处于滦河南岸的滦县孙薛营村及其附近。
对于这些歧异,可以认为孤竹国存在近千年,政治中心城可能因当时需要有过近距离的迁徙,并不为怪。
孤竹国的统治区域并不为大,这是商周时期分封各地的诸侯国共同的情况。
但是近年有许多学者著文说:历史上常把孤竹国说成是屈居一隅的小诸侯国是不当的,孤竹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北方大国。
有的学者根据许多文献记载,认为孤竹国的统治范围,西起今河北省迁安、卢龙,沿渤海北岸,东抵今辽宁省兴城县,北达今辽宁省北票和内蒙古敖汉旗南部,即包括今冀东东部和辽西地区。
有的学者指出,在兴城县北、朝阳县南有一个叫“孤竹营子”的地方,更可证明为孤竹人居地。
除文献记载和孤竹地名外,在辽西地区曾先后出土过大批商代早、晚期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的集中出土地点在大凌河上游今喀左县境内。
吕调阳先生曾说:商代孤竹国旧城就在喀左。
唐兰先生也说:“喀左属孤竹无疑。
”
记忆中的永平府
孤竹新貌,拍摄于2009年国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