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浅谈陆上风电场升压站优化设计
浅谈风电场就地升压系统的选型及优化

浅谈风电场就地升压系统的选型及优化风电场就地升压系统是风电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风电场常用的几种就地升压系统方案的特点。
对采用美式箱变的就地升压系统方案进行了优化,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认真的论证和评审,推出这种新型的就地升压系统方案,在保证风电场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下,降低业主对风电场的投资成本,提高业主的项目收益率。
标签:风力发电;就地升压系统;美式箱变;升压变压器;欧式箱变;油浸式变压器引言风电作为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近几年发展已较为成熟,随着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行业,风电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预计到2016年末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1.5×105MW,风电能发展如此之快的直接动力来自国家的政策导向“电价补贴”,尽管目前中国风电机组已国产化,发电趋于规模化,但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导向“电价补贴”,风电还是很难与火电等传统发电相竞争,遂怎么才能进一步降低风电场的建设成本,是值得我们去讨论的,文章将通过优化风电场就地升压系统的方式降低风电场建设成本。
1 风电场就地升压系统的选型风机发出的电能(0.69kV或0.62kV)通过附近的变电站升压至35kV后接入场内的集电线路,风机和箱变采用“一机一变”的单元接线方式,箱变一般布置在距风机约15m处。
以上这种升压方案称为风电场就地升压系统。
集电线路通过升压站(110kV或220kV)接入电网。
风电场就地升压系统主要由变压器构成,该变压器作为风电场集电线路及风力发电机组的纽带,起到了风机产生电能输送的作用,同时也为塔筒内照明及电气设备检修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目前就地升压系统选用的变压器有以下几种形式。
1.1 预装箱式变压器俗称欧式箱变,它主要由高压负荷开关、高压熔断器、避雷器、变压器(油浸式或干式)、低压空气开关、CT(电流互感器)、电能计量设备、电压表和电流表等组成,所有的设备在工厂一次安装、调试合格,结构一般为目字型布置,即高压室及低压室分别布、置在变压器的两侧,各室之间用钢板隔开,这样每个箱都是独立的,组合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变电站整体,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特点。
陆地风电场的扩建与升级方案探讨

陆地风电场的扩建与升级方案探讨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风能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选择。
陆地风电场作为一种主要的风能利用形式,其扩建与升级方案成为了当前能源行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陆地风电场的扩建与升级方案,并分析其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陆地风电场的扩建方案。
随着风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陆地风电场的规模扩大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在扩建方案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地理条件。
选择适宜的地理区域是为风电场扩建的关键。
通常来说,具有较高的平均风速和较少的地形阻挡的地区更加适合建设风电场。
此外,还应考虑到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其次,电网接入。
风电场的扩建需要与电网进行接入,并向电网输送所产生的电能。
因此,在扩建方案中需要考虑到电网容量和输电线路的建设。
政府和电力公司应加大对电网的投资,提高电网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适应陆地风电场的扩大规模。
再次,设备升级。
随着技术的进步,陆地风电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新一代的风力发电机和转子设计能够更高效地捕捉风能,提高发电效率。
此外,还应关注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和维护成本,选择合适的设备以降低运营成本。
在陆地风电场的升级方面,主要包括技术改进和运维优化。
首先,技术改进。
通过引入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可以提高发电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例如,采用新型的风力发电机设计、高效的调节系统和智能控制技术,可以使风电场发电更为稳定和可靠。
此外,还可以考虑应用更高效的风能转换器和储能技术,以提高电能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
其次,运维优化。
有效的运维管理是保障风电场安全运营和减少运营成本的关键。
通过建立智能化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风电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提早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保养。
此外,优化运维策略和维护计划,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和维护成本,可以降低风电场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除了扩建与升级方案,还需要关注陆地风电场的发展趋势。
风电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风电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各国对于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重视。
风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能源,在能源结构转型和碳排放减缓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风能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成为了制约风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风电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包括选址、机组选择、风电场布局等方面。
一、选址风是风能发电的源泉,选址是决定风力资源的优劣的关键环节。
在选址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风资源评估风资源评估是选址的基础,评估依据包括气象数据、地形、地貌、海洋气象等因素。
根据风能资源的不同等级,可选择适当的地点修建风电场。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风能利用甚至风能资源的分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丘陵和海岸线是风能开发的理想地点,山脉和高原则不利于风能利用。
3.周边环境周边环境是风电场的关键因素之一,如遮挡物、人类活动区等都会对风电发电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以上几个方面是选址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需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地点。
二、机组选择风电机组在风能发电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机组的技术水平、效率、造价等方面对风能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机组的选择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机组的风速、功率特性机组在工作时的风速与功率之间的关系是影响机组性能的关键因素。
机组的风速特性需与风场的风能资源相适应,而功率特性的选择需考虑到机组的发电功率与电网的需求之间的平衡。
2.机组的技术水平机组技术水平的高低对于风能发电的效率和运行成本具有决定性影响。
在选择机组时需注重机组的寿命、可靠性、维护成本等方面。
3.机组的造价机组的造价是风电发电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成本之一。
在选择机组时需综合考虑机组的经济效益、项目预算以及建设周期等因素。
机组的选择需考虑到以上几个方面,综合选择最为适宜和优化的机组。
三、风电场布局风电场布局是风电发电系统的又一个关键环节。
在布局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机组的布设密度机组的布设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风电场的生产效率和建设成本。
风电场升压站电气系统设计优化方法

风电场升压站电气系统设计优化方法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风电场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清洁能源发电方式。
而在风能发电过程中,电气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优化风电场升压站的电气系统设计,提高发电效率和可靠性,以下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
首先,合理选择电气设备是优化风电场升压站电气系统设计的关键。
在风电场升压站中,常用的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和保护装置等。
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应选择具有良好质量和高效性能的设备。
此外,还应考虑设备的容量和适用性,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发电需求。
其次,合理布置电气设备是电气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风电场升压站中,电气设备的布置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应根据设备的功能和工作特点合理安排。
例如,变压器等重要设备应放置在一定距离的大型开放区域内,以便于维护和检修。
其次,应考虑设备之间的空间和维护通道,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后,对设备进行防护和隔离,以防止意外事故和电气干扰。
此外,完善的电气保护系统也是电气系统优化的重要内容。
在风电场升压站中,电气保护系统主要用于监测和保护设备以及防止过电流和短路等故障。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应采用多层次、多功能的保护装置。
同时,还应考虑设备的互锁和自动控制功能,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另外,电气系统的接地设计也是电气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风电场升压站中,正确的接地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接地系统应满足安全要求,并通过有效的接地措施来降低电气设备和人员的电压。
此外,还应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最后,对电气系统进行相关的仿真分析是电气系统设计优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模拟和分析,可以检验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可以预测和评估系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在设计阶段应充分利用仿真软件和工具进行系统的仿真模拟,并根据仿真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合理布置设备、完善保护系统、设计合理的接地系统以及进行仿真分析等方法可以优化风电场升压站的电气系统设计。
关于电厂升压站的优化设计问题探讨

关于电厂升压站的优化设计问题探讨作者:王少蕊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13期摘要:升压站是以电荷电压变换为单位,实现用户或用电单位的电压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
在设计中,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以解决布置上的困难,降低工程造价。
关键字:火电厂;升压站;布置;优化设计升压站不仅设备繁杂,日常检修维护多,操作量大,工作环境复杂,而且还是全厂电能外送的枢纽,一旦发生事故,轻则可能导致机组停机、线路跳闸,重则可能造成全厂停电,危及设备、人身和电网的安全。
特别是一些大型、老发电厂的升压站,由于设备技术水平低、老化严重、设计理念落后,往往会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因此,针对某厂22OkV升压站的建设,对其高型布置的优化设计问题进行探讨。
1 母线最远相引下线对隔离开关接线柱的水平张力母线隔离开关一般是离开母线一定距离布置,故母线最远相到隔离开关的引下线相当长。
普通中型布置采用加装一只独立支柱绝缘子来解决,而对于高型布置的上层母线隔离开关则较困难。
应用220kV高型布置典型设计,可节省占地,在零米层将运输通道布置在框架内,无法在母线最远相到隔离开关引下线之间如普通中型那样加装一只独立支柱绝缘子;在上层,又将母线隔离开关操作走道与检修平台合并,隔离开关靠近框架柱.上层母线最远相到隔离开关的引下线很长,其间未考虑任何形式的支撵。
这种形式如用于该电厂,由于导线截面大,导线白重及逆向风力引起的弧垂变化,会在隔离开关接线柱上产生很大的水平张力,对于其中两回采用双分裂导线的出线间隔,还须考虑短路时次导线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张力增大将进一步增大隔离开关接线柱上的水平张力,从而使其关合操作困难,影响安全运行。
为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工程是在最远相引下线中间增加一只独立支柱绝缘子,而对于上层,则必须在间隔内12m 层增设一根粱来布置此独立支柱绝缘子,这无疑使框架结构复杂、费用增加。
该电厂的设计,无论是零米层,或12m层,都在母线最远相引下线的隔离开关自身支架上加装一只支柱绝缘子,用以承受上述水平张力,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费用增加极少,却可有效改善隔离开关接线柱水平方向受力情况,保证其正常关合操作。
风电场的设计与优化

风电场的设计与优化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了广受欢迎和使用的节能技术。
而风电场作为风力发电的重要设施,其设计和优化对于提高风电效率、延长电站寿命以及降低开发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一、风电场的选址和环境考虑风电场的选址和环境考虑是设计和优化的第一步。
在选址时,需要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风速和风向等因素,找到适宜的风能资源。
同时,要考虑到风电场所处环境对运行效率和经济成本的影响。
比如,必须考虑周边有无高楼、远红外线干扰、山体阻挡风力等因素对发电效率的影响。
二、风机的选型和布局风机是风电场的核心设备,选择合适的风机可以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降低电站的运营成本。
同时,在布局时候,要根据风场的地质形态进行分析,找到最佳的设备位置。
在建设中可以对单机容量、轮毂高度、叶片材料等各个方面进行合理设计和配置。
三、导电线路和电压级别的确定在建设风电场时,需要考虑导电线路的铺设和电压级别的确定。
对于导电线路的铺设,可以根据具体地形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电压级别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电厂规模、输电距离、建设成本等多个因素,然后再进行具体的调整。
四、常见设计和优化的技术除了前述的选址、布局、电网设计,现代风电场技术还涉及到多种常用的设计和优化技术。
其中,设计和优化技术群体对于风电场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利用、发电效率提高等诸多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这些技术包括:1. 球轴承技术:对于提高风机寿命、降低故障率、减少维护费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2. 大型和高性能机组的技术:在机组选型和布局过程中,应考虑到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最大轴功率和最小切入风速等因素,从而实现最高发电效率。
3. 基于最优控制算法的控制策略:通过有效的控制策略,实现风机最佳发电效率和最低能耗。
4. 借助信息技术满足能源需求:应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对风电场进行监测、运维和管理,从而实现全面高效的运营管理。
五、维护和管理风电场维护和管理是风电场设计和优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风力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风力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目前除了传统的烧煤、烧油等化石燃料之外,清洁能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风力发电因其环保、可再生、成本低等优点逐渐成为清洁能源的主流之一,也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能源来源。
本文将重点谈论风力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首先,风力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
例如,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风力发电机组的型号、转速、叶片数等。
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们需要采取合理的设计和操作方案来使得整个风力发电系统达到最佳状态,最大化发电效率。
其次,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不同,如海拔高度、环境温度等,风力发电机组件和结构的材料、齿轮系统和扭矩等参数的选择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在进行制造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风场探测和技术分析来确定风力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参数。
另外,还需要重视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参数设计。
这主要包括输出电能的频率、电压和功率等。
其设计需要综合考虑风力机组装机容量和发电负荷特点,确保风能在风力机组的最佳功率输出范围内稳定输出。
只有设计得当,才能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整体能效。
在实践应用中,风力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更多的还是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风力发电系统的结合,可以很好地实现风场信息的采集、运算和分析,从而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的数据化运行管理。
总之,风力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是风力发电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之一。
不仅需要综合考虑风能场地的气象条件、风力机组件和结构、电气参数和现代化技术的使用,更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发电能力。
风电场规划与优化设计

风电场规划与优化设计一、引言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风电场作为风能利用的主要装置,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具备可再生、无污染、无土地占用等优势。
本文将重点介绍风电场规划与优化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风电场的选址、容量规模、布局、机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
二、风电场选址风电场的选址是风电开发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选址既能保证风能的充分利用,又能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在选址过程中,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风能可利用程度:选址地区的平均风速、风向的稳定性等因素对于风电场发电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2. 地理条件:选址地区地貌、地质特征、水域条件等因素对风电场的布局和风机基础建设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 环境保护:选址地区的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需要充分考虑,确保风电场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4. 社会因素:选址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意见、社会稳定等因素也需要考虑在内,确保风电场的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三、风电场容量规模风电场的容量规模是指风电场的总发电容量。
确定风电场的容量规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 外部电网的接纳能力:风电场的容量规模应与外部电网的接纳能力相匹配,确保风电发电不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产生明显的影响。
2. 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考虑投资成本和发电量之间的平衡,选择适当的风电容量规模,确保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土地资源。
3. 设备技术的水平: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提升,风电场容量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选取适当的容量规模能够降低风电场的建设与运营成本。
四、风电场布局风电场布局是指风机在场内的排列方式,合理的布局能够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益。
目前常用的风电场布局方式主要包括:1. 线状布局:将风机按照线状排列,这种布局方式适合风向较为稳定的地区,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资源。
2. 矩形布局:将风机按照矩形排列,这种布局方式适合风向不稳定的地区,能够减少风机间的互遮挡现象。
风电场施工技术的优化与升级

风电场施工技术的优化与升级风电是目前发展较为迅速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具有清洁、无污染、不消耗传统能源等诸多优点,对于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风电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施工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优化施工流程和升级施工技术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优化施工流程1. 前期调研:在风电场施工之前,需要对场地进行详细的调研,包括风能资源评估、地质勘探、气象条件分析等。
通过科学的前期调研,可以准确评估风电场的潜力和可行性,为后续的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2. 施工规划:合理的施工规划是保证风电场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
通过对场地条件、供应链和施工工序的充分考虑,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降低施工风险。
3. 资源调配:施工过程中,合理的资源调配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包括人员、设备、材料等方面的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有效调度各项资源,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4. 质量管理:在风电场施工中,质量控制是保证风机运行稳定性和寿命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每个施工阶段进行严格监管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二、升级施工技术1. 爬升式施工:传统风电场施工技术中,多采用大型起重机进行吊装,但在复杂地形和恶劣气候条件下存在一定的不便。
爬升式施工技术可以利用风机自身提供的能量进行爬升,极大地方便了施工操作,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2. 模块化装配:传统的风电场施工常常需要大量的焊接和拼装工作,耗费时间和人力成本较高。
利用模块化装配技术可以将风机的各个部件在工厂中进行预装,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提高装配速度和质量。
3. 无人机应用:无人机技术在风电场施工中的应用已逐渐增多。
无人机可以进行航拍、勘测和巡视等任务,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无人机还可以进行风电机组的维护和保养工作,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
4. 数据分析: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可以被收集和分析,用于改进施工流程和优化技术方案。
风力发电场布局优化

风力发电场布局优化一、背景介绍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众多国家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发展风力发电技术。
然而,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风力发电的效益,除了技术上的创新外,还需要合理的发电场布局。
风力发电场布局的优化可以提高风力发发电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研究如何优化风力发电场布局,对于风力发电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状分析1.目前风力发电场布局存在的问题虽然风力发电已经得到广泛发展,但是在风力发电场布局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风力发电场布局不合理,导致部分风机发电效率低下;风电场之间的距离过大,造成能源损失;布局不科学,影响风场整体美观性等。
2.现有风力发电场布局优化方法目前,针对风力发电场布局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基于地形和气象条件进行风电场选址;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优化布局设计;考虑环保要求,采用环保设计方法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程度上能够提高风力发电场的效益。
三、风力发电场布局优化的意义1.提高风力发电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优化,可以提高风力发电场的发电效率,最大程度利用风能资源,实现高效发电。
2.降低风力发电成本合理布局可以减少风力发电场建设和运营成本,降低风力发电的发电成本,提高其竞争力。
3.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优化布局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减小对动植物栖息地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四、风力发电场布局优化的关键技术1.地形和气象条件分析合理选择风电场选址是优化布局的基础。
需要对地形和气象条件进行全面分析,确定风力资源分布和潜在风电场位置。
2.数学模型和算法应用利用数学建模和优化算法,可以根据地形和气象条件,优化设计风电场布局,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3.环保设计方法在风力发电场布局中考虑环保要求,采用环保设计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五、风力发电场布局优化的具体措施1.合理选择风电场选址根据地形和气象条件,选择适宜的风电场选址,确保风力资源充足。
2.优化布局设计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风力发电场布局的优化设计,使得每台风机都能充分利用风能资源,提高风力发电效率。
风电场升压站施工工艺改进与创新实践

风电场升压站施工工艺改进与创新实践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风力发电逐渐成为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而为了将风能有效地转化为电能,风电场升压站的建设和运营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风电场升压站施工工艺的改进与创新实践,以提高风能发电效率和风电场运维管理水平。
一、风电场升压站概述风电场升压站是将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的低压电能通过升压变压器升高电压,然后输送到电网中的关键设备。
升压站的建设质量和运营维护水平直接影响到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施工工艺常见问题1. 施工进度滞后:由于风电场升压站的建设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地理环境、电网联络等,施工过程常出现各种问题导致进度滞后。
2. 建设质量不稳定:部分升压站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设备选型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建设质量不稳定,影响设备运行稳定性。
3. 安全风险:施工过程中,存在高空作业、电气操作等高风险工作,如果没有正确的安全措施,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工艺改进与创新实践1. 施工计划优化:通过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资源调配等,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延误问题,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2. 质量控制提升: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制定施工操作规范,确保设备选型合理、施工过程质量稳定。
3. 安全生产保障:加强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高风险工作的安全进行。
四、效果与展望经过改进与创新实践,风电场升压站施工工艺逐渐得到优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施工进度得到了加快,建设质量稳定提高,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未来,随着风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施工工艺还将继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新能源发展的需求。
结论风电场升压站是风力发电的关键环节,其施工工艺的改进与创新对于提高风能发电效率和风电场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通过施工计划优化、质量控制提升和安全生产保障等措施,可以不断完善升压站的建设与运维管理,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风力发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风电场升压站施工工艺也将不断创新,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电厂升压站的优化设计解析

电厂升压站的优化设计解析摘要:伴随电厂的不断发展,升压站在电厂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升压站主要将电荷电压变换作为单位,控制用户或者用电单位电压大小。
因此,确保升压站设计的整体质量,已经成为各个电厂的重要任务。
本文主要针对电厂升压站的优化设计展开深入剖析,旨在通过优化设计方式,不断提升电厂升压站的质量,从而更加有效的空子电压。
关键词:升压站;电厂;优化设计升压站在电厂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对其展开优化设计极为重要。
但是升压站设备比较繁杂,在日常维护与检修当中,其工作很难有效实施,加之工作量大、工作环境复杂等,一旦升压站在运行中发生事故,极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电厂停电,并且给设备、人身以及电网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尤其那些大型、老发电厂的升压站,不仅有严重的老化情况,同时技术水平比较低等,导致在运行中存在较多的隐患问题,给整个电厂带来极大威胁。
一、升压站相关概述升压站指:使得所通过的电荷电压发生变换的整体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来升压,其目的在于,恰当的减小线路电流,从而减小电能的损耗量。
升压站为了能够给用户和用电单位的使用提供便利,将大电压转变为小电压,或者将小电压转变为大电压。
通过升压,来减小线路电流,以达到缩减电能损失的目标[1]。
升压站的的组成主要有: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以及电流互感器等一次设备。
这些设备在控制电压,节省电能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安装一次设备期间,工作人员必须把好质量关,确保其能够正常的运行。
二、电厂升压站的优化设计探究对电厂升压站实施优化设计,往往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即:首先,重视母线最远相引下线给隔离开关接线柱带来的水平张力设计。
一般而言,在布置母线隔离开关过程中,需要在与母线相隔的一段距离间进行布置,为此,母线最远相到隔离开关的引下线的长度较长。
对于普通中型布置而言,需要采用加装一只独立的支柱绝缘子的方式解决该问题。
而对于那些高型布置的上层母线隔离开关比较困难。
在设计该类型升压站期间,应用220kV高型布置最为合理,该种设计方法能够节约占地面积,零米层中,便能够实现在框架内将运输管道布置在其中的目标,但是不能在母线最远相到隔离开关引下线之间设立独立的绝缘子;上层合并了母线隔离开关操作走到和检修平台,隔离开关与框架柱距离较近[2]。
电浅谈风电项目优化设计、降本增效的若干措施

电浅谈风电项目优化设计、降本增效的若干措施当前,风电项目在我国蓬勃发展,风电项目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要建成一座建设成本低,经营效益高的风电项目,就必须做好设计优化工作。
优化设计、降本增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设计、采购、建筑安装、生产运营等方面。
为能高效实现设计优化目标,形成统一的优化设计体系,推动优化设计全面化、标准化、程序化,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效益最大化,本文主要对风电项目优化设计、降本增效的若干举措进行简要分析,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2、优化设计、降本增效措施优化设计应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全寿命周期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优化设计应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明确优化设计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争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重点保证设备选型、系统布置的先进性,突出厂用电率、风功率曲线考核值等影响项目效益的技术经济指标。
积极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努力创新,积极探索风电工程中大功率风机、长桨叶风机、智能化风机控制策略、非晶合金变压器、铝合金电力电缆等方面的适用性,真正做到科学降低工程造价,提升综合效益。
2.1前期阶段项目在获得测风许可后,应设立测风塔。
定期现场采集数据并记录现场情况,及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数据缺漏和失真时应立即进行设备检修或更换。
测量数据作为原始资料正本保存。
在测风时间满一年后,或采用插补延长的方法获得一个完整年度周期的测风数据之后,组织进行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科学评价该风电场的风资源开发条件。
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应该根据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益、技术成熟度及价格,并结合风电场的风资源情况、风电机组的安装、运输条件,确定单机容量范围,拟定若干不同的单机容量方案。
然后,根据选定的单机容量范围选择若干机型,比较特性参数、结构特点、塔架型式、功率曲线和控制方式等,根据充分利用风电场土地和减小风电机组间相互影响的原则,对各机型方案进行不断优化,计算标准状态下的理论年发电量,初步估算风电机组及其有关配套费用。
8、风电场升压站解决方案

风电场升压站解决方案1.方案背景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世界各国竞相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凭借其绿色环保、资源丰富、容易开发、性价比逐步提高等优势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是目前世界上发展得最快的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在电网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大型风力发电场的容量少则几十兆瓦,多则可以达到上百兆瓦。
2.应用场景风电场升压站应用场景包括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
陆上风电场升压站如图1所示。
图1“陆上风电场升压站”应用场景海上风电场升压站如图2所示。
图2“海上风电场升压站”应用场景3.方案实现3.1.概述风机安装地点分散,彼此相距很远,采用光纤方式通讯,一般组成光纤自愈性环网,接入升压站监控系统,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网络结构,主要由站控层设备、间隔层设备和网络设备等构成。
站控层设备按风场升压站远景规模配置、间隔层设备按风电场阶段实际建设工程规模配置。
3.2.设计原则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GB14285-20064)《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19905)《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6)《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1497)《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20048)《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9)《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044-2004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11)根据接入系统设计报告和接入系统设计审查意见进行风电场升压站的系统继电保护设计、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通信系统设计。
3.3.装置列表表1风电场升压站解决方案装置列表3.4.功能列表表2风电场升压站解决方案功能列表4.技术特点和优势1)站控层设备包括主机兼主操作员工作站、备用操作员工作站兼“五防”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远动通信设备、公共接口装置、网络设备、打印机等,其中远动通信设备按双套冗余配置,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功能齐全,分区合理。
风力发电场主变压器选择及优化设计

风力发电场主变压器选择及优化设计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风电场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随着陆上风电“平价时代”的到来,如何降低风电场投资成本、提高风电场发电量和整体收益率,成为风电项目投资领域关注的焦点。
影响风点项目投资收益的因素较多,主设备选型、设备集成方案、设计方案、安装工艺及弃风限电等都会对投资收益产生影响。
关键词:风力发电场;主变压器选择;优化设计引言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绿色可再生新能源的关注度再次高涨,随之而来的风力发电在可再生新能源中的占比持续增加。
在风力发电过程中,供电变压器需要将风电机组出口侧690V的电能转换为400V的电能,为风力机组电控系统提供配电。
新能源场址较为偏僻,自然环境恶劣,机组部件故障率高,会产生高的运维费用,因此,要求风机部件的可靠性高,故障率低,使用长寿命设计。
供电变压器的安全可靠及长寿命的设计,可以满足风电场高温、高湿和盐雾等恶劣环境的运行要求。
1风电场内部分散式控制模式传统集中式控制仍是目前风电场采用的主流控制方式,它是由风电场总站控制器接收每一台风机的状态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再将按照一定原则计算得到的功率参考值下发至各个风机。
集中式控制下的风电场总站可以看作是一个受约束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总站控制器的计算相对比较复杂;此外,风电场总站控制器与风机的远距离通信建设成本较高。
随风电场的规模增大,对总站控制器的计算及通讯可靠性要求也在提高。
分散式控制的模式极大地减轻了风电场总控制器的计算量和通信负担。
在分散式控制中,风电场集电网络中的每个机组节点(控制器)都有自己的局部目标函数和局部约束,每个机组控制器解决局部优化问题。
分散控制是迭代求解的,而所有局部最优最终会收敛到全局最优值。
风电场的控制是分散式的,而控制目标可以达到风电场整体的最优。
即各控制器通过分散式算法进行功率参考值求解,迭代计算结果可以使各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收敛到最优,从而满足风电场整体控制目标。
风电场升压站建设管理的探究

风电场升压站建设管理的探究发布时间:2022-02-15T09:13:27.949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17期作者:张旭[导读] 在风力发电项目中升压站是最主要的部分之一,通过升压站的作用实现将风力发电厂中现有电能进行升压之后输出、并网。
文章针对地面升压站目前常规自动化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以一次设备智能化、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系统功能一体化、高级应用互动化、设备状态可视化为特征的地面升压站智能化建设的理念。
同时要强化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及试运行工作,以确保各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并要注重检查各设备的产品质量。
张旭国家电投集团广西兴安风电有限公司广西桂林 541300摘要:在风力发电项目中升压站是最主要的部分之一,通过升压站的作用实现将风力发电厂中现有电能进行升压之后输出、并网。
文章针对地面升压站目前常规自动化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以一次设备智能化、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系统功能一体化、高级应用互动化、设备状态可视化为特征的地面升压站智能化建设的理念。
同时要强化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及试运行工作,以确保各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并要注重检查各设备的产品质量。
关键词:风电场;升压站;设备;智能化;管理1导言升压站各类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日常管理的质量与水平,能够对升压站工作开展情况以及风力发电项目整体稳定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
升压站建设管理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风力发电的效果,因此要强化设备管理以及建设工作,为提升风电场升压站建设质量做贡献。
2升压站电气安装的主要设备 2.1电气设备2.1.1主变压器在基础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应进行中心和标高位置等的复核和检测,然后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检查油箱、附件、主变压器等,进行质量检测和归类堆放。
对于主变压器应采用吊运的方式,将其放置到合适的地方。
在变压器就位后,取下三位冲撞,并且要调整好瓦斯继电器。
风电工程升压站设计优化研究

风电工程升压站设计优化研究
张忠令
【期刊名称】《建筑技术开发》
【年(卷),期】2018(45)23
【摘要】结合攸县太和仙风电场工程的实际情况,攸县太和仙风电场工程场址为若干条具备连续特征的山脊组合而成,其海拔为750~1300m之间,共安装23台单机容量为2.2MW的风力发电机组.进一步提出了山地风电场升压站(运营管理中心)设计优化方案,能以此为山地风电场升压站(运营管理中心)设计的优化及完善提供具备价值的参考建议.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张忠令
【作者单位】五凌电力有限公司,长沙 4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614;TM63
【相关文献】
1.限额设计在风电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 [J], 谢红梅
2.风电工程海上升压站消防系统优化分析 [J], 黄毅
3.山区风电工程升压站布置与建筑风格探讨 [J], 杨德清;李晓辉
4.海上升压站选址优化研究 [J], 杨源;汤翔;辛妍丽
5.海上风电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体系框架设计 [J], 常增亮;马超;麻德明;刘杨;高兴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陆上风电场升压站的布置型式

陆上风电场升压站的布置型式陆上风电场升压站的布置需统筹考虑接入系统送出条件、风电场建设规模、工程特点、地域风俗、周边环境、建设方的要求等因素,做到布局合理、美观大方、功能分区明确、交通流线顺畅、生产生活方便。
标签:陆上风电场升压站布置1陆上风电场升压站的类型陆上升压站类型按照建筑形式和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分为户内、半户内、户外升压站。
目前常见的升压站电压等级有35kV、110kV、220kV,由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来确定升压站的电压等级。
1.1户内升压站户内升压站主变、配电装置均为户内布置。
设备采用GIS(SF6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型式,GIS具有体积小、技术性能优良的特点。
在风电工程中,为了减少户外配电设施受盐雾腐蚀、为了减少升压站建筑面积,可以考虑采用GIS设备。
1.2半户内升压站半户内升压站主变压器为户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为户内布置。
半户内布置方式就是除主变压器以外的全部配电装置集中布置在一幢主厂房内的电气布置方式。
该种布置方式结合了全户内布置变电所节约占地面积,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设备运行条件好和户外布置变电所工程造价低廉的优点。
1.3户外升压站户外升压站主变、配电装置均为户外布置。
设备占地面积较大。
一般适合于建设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土地资源比较宽松的地方。
2升压站总体布置2.1升压站址选择站址选择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网络结构、负荷分布、城乡规划、征地拆迁等要求进行全面综合考虑。
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和经济效益分析,选择最佳站址。
站址应不占或少占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宜利用劣地、荒地、坡地,并应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站址应避让重点保护的自然区和人文遗址,避让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藏,避免或减少破坏林木和环境自然地貌。
根据城乡规划,应充分考虑升压站的出线条件,统一规划线路走廊,避免或减少架空线路相互交叉跨越。
整合线路走廊,升压站进出线宜直进直出,排列整齐。
2.2升压站总平面布置升压站总平面要结合工程的总体规划及设备工艺要求进行布置,在满足工程特点和周边环境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安全、防火、环保、节能、造价等因素。
浅析风电场升压站土建设计要点

浅析风电场升压站土建设计要点摘要::风电场升压站是风电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任着将风电场电能资源经升压站升压后送入外部电网的任务,对风电场乃至整个电力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升压站内土建设计则是升压站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升压站土建设计的研究一直都是新能源工作的重点。
本文通过分析风电场升压站土建设计要点,并以此为研究的出发点,使升压站土建设计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美观适用,为我国风电场升压站土建设计方面提供一定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风电场升压站;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引言风电场升压站的土建设计应根据工程规模、电压等级、功能要求、自然条件等因素,结合电气布置、进出线方式、消防、节能、环保等要求,合理进行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空间组合,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建筑造型和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注重建筑单体和群体的效果,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土建设计要注重概念设计,重视结构的选型和结构的布置规则,优先选择结构抗力性能好且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满足结构承载能力、稳定、变形、裂缝控制及抗震要求。
同时还应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积极采用工程领域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1、升压站站址选择风电场升压站作为将风电机组产生的电能资源经升压站升压后送入外部电网的设施,站址宜靠近风电场中心,宜靠近主干道路,并宜便于架空和电缆线路的引入和引出。
还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网络结构、负荷分布、城乡规划、征地拆迁及交通运输等因素,综合技术经济和效益分析,选择最佳的站址位置。
1)升压站站址选择时,尽量利用荒地、劣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并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2)站址位置要与风力发电场远期规划规模相匹配,满足出线条件要求,留出架空和电缆线路的出线廊道,避免或减少架空线路相互交叉跨越。
3)升压站尽量靠近主干道路,方便进站道路引接和大件运输。
4)选择站址时,应避开滑坡、泥石流、塌陷区和地震断裂地带等不良地质构造区域,应避让重点保护自然区和人文遗址,不压覆矿产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陆上风电场升压站优化设计舒岳水珠海华成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摘 要】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风电发展不光遇到了并网难而大量弃风的问题,目前对于风电电价下调也引起了争议,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如何优化设计降低建设成本,始终是风电企业的关注点之一。
本文以华润连州风电场项目为例,从配电装置选型布置、站内生产生活建筑、升压站总平面布置、站址用地等方面谈谈陆上风电场升压站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陆上风电场 升压站 优化设计0 引言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各国的青睐,2013年我国并网风电装机再度位居世界首位。
对于中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雾霾天气,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国务院于2013年9月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改革,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风电行业整体状况将逐步好转,有望进一步回暖。
近年来风电设备制造已基本实现国产化,风电技术更加成熟,虽然风电场建设成本已大幅下降,但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风电发展遇到了并网难而大量弃风的问题,目前对于风电电价下调更是引起了争议,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如何优化设计降低建设成本,始终是风电企业的关注点之一。
截至目前,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广东省的风电装机容量在各大开发商中位居前列。
本文以业主单位提供的风电场升压站典型设计、国家电网公司组编的升压变电站典型设计方案,结合连州风电场升压站项目实例,从配电装置选型布置、站内生产生活建筑、升压站总平面布置、站址用地等方面谈谈陆上风电场升压站的优化设计。
1 工程概况华润连州风电场项目位于广东省连州市北部低山地带,南北向宽约5km,东西向长约12km。
场址地貌均为山地及盆地,山势不甚连贯,山头较多,场址海拔介于550m~800m之间。
连州风电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74k㎡,终期规划装机规模约200MW,分两期建设,每期规模均约为100MW。
风电场首期位于连州市最北端的大路边镇和星子镇,分别称为燕喜、泉水风电项目,每个项目本期装机规模均为49.8MW,共规划装设50台风机,其中48台单机容量为2MW,2台单机容量为1.8MW,总容量99.6MW。
连州风电场配套建设110kV升压站一座,110kV升压站站址位于风电场场址东南部,距离岭山110kV变电站约14km,接入条件十分便利。
站址现状用地及其周边为相对平坦的旱地,站址附近地面高程介于470m~490m之间,地势相对平坦。
考虑到可靠性及风力发电机组全年满发时间不长,根据《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DL/T 5383-2007)第6.3.2条第3点第2款,“选择主变压器容量时,考虑风力发电场负荷率较低的实际情况,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因数在1左右,可以选择等于风电场发电容量的主变压器。
”经多个方案对比,首期工程选用1台容量为100MVA 的主变压器,升压站内预留一台主变压器位置。
连州风电场升压站建设规模如表1所示。
表1 连州风电场升压站建设规模2 配电装置选型布置目前的风电场升压站设计中,110kV 配电装置常用的型式有:常规敞开瓷柱式电气设备(A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
这两种型式都分为户外与户内两种布置方式。
虽然户外AIS 布置型式占地面积较大,但设备投资相对较省,在用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非常适合采用,所以应用也最为广泛。
GIS 布置型式占地面积相对较小,能有效避免污染,运行维护及检修方便,虽然造价相对较高,但随着设备国产化、征地日益困难,GIS 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比选连州风电场升压站方案时,以户外AIS 与户外GIS 两种方式进行对比,主要从节约用地、方便运行维护、节省造价等方面进行考虑。
如图2-1、图2-2所示,采用两台100MVA 主变压器户外GIS 布置方式(方案一),用地面积约为1935.7㎡;而采用四台50MVA 主变压器户外AIS 布置方式(方案二),用地面积约3640㎡。
方案一相比方案二,节省用地约1704.3㎡,综合升压站场地三通一平、征地方面的造价,方案一相比方案二节省造价约45万元。
故推荐采用户外GIS形式。
图2-1 两台100MVA 主变压器、户外GIS 布置方式(方案一) 序号项目名称 本期规模 远景规模 1主变压器 1×100MVA 2×100MVA 2110kV 出线 1回 3回 335kV 出线 6回 12回 4 动态无功补偿 20Mvar 40Mvar图2-2 四台50MVA主变压器、户外AIS布置方式(方案二)3 站内生产生活建筑布置目前风电场人员配置没有统一要求,运行管理方式也各不相同。
因为风电场、升压站一般都远离城市,所以运行维护人员一般长期生活其中,与电网内的变电站相比:升压站内增加了站前区,站前区考虑了停车场地、运行维护人员的活动场所;综合楼的功能房间也相应增多。
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编的升压变电站典型设计中,一般220kV及以下升压站按50MVA规模风场13人配置,100MVA规模风场15人配置,200MVA规模风场20人配置,300MVA规模风场25人配置。
连州风电场终期规划装机规模约200MW,结合业主要求,运行维护人员按20人考虑。
升压站内建筑平面整体布局及内部空间设计在考虑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合理进行分区,避免流线交叉,以减少生产、生活的相互干扰。
升压站内布置的建筑物主要有:综合楼、35kV配电装置楼、消防泵房。
综合楼共四层,综合考虑了运行维护人员办公、生活需求,设有办公室、会议室、备品备件室、更衣室、通信室、宿舍(含套间)、晾衣房、厨房和餐厅,在二层布置了监控室以监控风电机组设备运行。
35kV配电装置楼为单层建筑,布置有35kV配电室、继保与通信室、接地变室、站用变室以及蓄电池室。
35kV配电装置楼平面布置图详见图3-1。
图3-1 35kV配电装置楼平面布置图值得借鉴的是,本工程设计时将继保与通信室布置在35kV配电装置楼内,使风电机组并网投运不受综合楼建设进度的影响。
35kV配电装置楼的建设工期比综合楼少两个月左右,这样为保证工程及时投运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业主单位带来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
4 升压站总平面布置及节约用地总平面布置应结合站区的总体规划及电气工艺的要求进行布置。
在满足自然条件和工程特点的前提下,应考虑安全、防火、运行、检修、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要求。
在满足工艺和土建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尽量节约用地,使全站的用地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并对建筑群体、道路、绿化、电缆管线综合考虑,统筹兼顾。
1)业主单位提供的升压站典型设计方案,升压站站区分东西两片区域,东侧为生产区,布置有配电装置楼、屋外配电装置、SVG设备、篮球场等设施;西侧为生活区,布置有办公生活综合楼、食堂餐厅、景观水池等设施。
升压站总平面东西宽130.0m,南北长92.0m,站区围墙内用地面积为11960.0㎡。
如图4-1所示。
图4-1 业主单位提供的升压站典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2)连州风电场升压站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各电压等级出线方向、业主要求,以进站道路中心线为界,将升压站区分南北两片区域布置,南侧为生产区,北侧为生活区。
生产区从北往南依次为35kV配电装置楼、主变场地、110kV配电装置场地,站区西南侧布置有SVC设备场地。
生活区布置有综合楼、篮球场等设施,根据工艺以及建筑防火规范要求,站址生活区布置有其它建构筑物,包括泵房、消防水池、污水处理装置、人工湿地等,便于生产与管理。
本升压站用地南北长97.0m,东西宽89.0m,站区围墙内用地面积为8633.0㎡。
总平面布局紧凑简洁、生活区与生产区功能区分明确、施工易于实现、远期扩建方便。
如图4-2所示。
图4-2 连州风电场升压站总平面布置图3)国家电网公司组编的风电场升压站典型设计方案220A2建设规模与连州风电场升压站建设规模基本相同,如表4-1所示。
表4-1 典型设计方案220A2建设规模典型设计方案220A2升压站站区分东西两片区域,西侧为生产区,布置有配电装置楼、屋外配电装置、SVC 设备等设施;东侧为生活区,布置有场前区、主控综合楼、车库、泵房等设施。
升压站总平面东西宽140.5m,南北长67.0m,站区围墙内用地面积为9413.5㎡。
4)上述三个升压站设计方案围墙内用地面积比较如表4-2所示。
表4-2 围墙内用地面积比较表5)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集约用地基本国策,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严格保护耕地,适应风电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
根据《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第5.0.2条,升压变电站用地包括生产建筑用地和辅助生产建筑用地。
序号项目名称 本期规模 远景规模 1主变压器 1×100MVA 2×100MVA 2110kV 出线 1回 1回 335kV 出线 3回 12回 4 动态无功补偿 30Mvar 30Mvar序号业主单位提供的 升压站典型设计方案 连州风电场升压站方案 国家电网公司组编的 典型设计方案220A2 1 11960.0㎡ 8633.0㎡ 9413.5㎡根据《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第5.0.3条表5.0.3-2,风电场装机规模100~200MW,2回进线,主变压器户外布置方案的用地面积规定为:升压变电站用地面积9750㎡,运行管理中心用地面积6100㎡。
连州风电场升压站内变电站部分(生产区)实际用地面积为5156㎡,运行管理中心(生活区)实际用地面积为3480㎡,均小于规定要求,用地较为节约合理。
5 结语本文以连州风电场升压站工程为例,与业主单位提供的升压站典型设计方案、国家电网公司组编的风电场升压站类似典型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对比,多方面提出了风电场升压站设计优化措施,对风电企业有较为明显的经济效果,对降低建设成本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可供类似建设项目参考。
参考文献:[1]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2.[2]国家电网公司组编.风电场电气系统典型设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