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赛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赛课教案_0

恰同学少年——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材分析:《红星照耀中国》是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中必读作品。

这是一部纪实性作品,作者是美国的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并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的原因,从多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及牺牲奉献的精神。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这一部作品,有利于传承革命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思维能力发展较快,自我意识增强,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经过一年多课堂学习活动训练,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可以据此设置一些合作探究学习和角色扮演的教学环节。

《红星照耀中国》是经典的纪实性作品,其中涉及到了大量中国革命史实及背景知识,虽然八年级学生开始在历史课中接触中国近现代史,对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理解,但其中涉及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分析,还是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而且由于学生生活在和平时代,普遍对这一历史时期缺乏感性认识,和情感的联结。

因此,教师需要找到符合学生现阶段年龄与认知结构的阅读驱动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书名的含义及相关写作背景。

2.初步感知作品中少年红军及彭德怀的人物形象。

3.消除学生与红色经典的隔膜,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4.让学生从革命精神中汲取营养,并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消除学生与红色经典的隔膜,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2.让学生从革命精神中汲取营养,并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教学方法:猜读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制作交互式小游戏、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是否有喜欢的同龄偶像,并说说自己喜欢该偶像的原因(偶像身上有哪些品质或精神吸引你)并由同龄的偶像这一话题过渡到本次导读课的主题: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群在特殊的岁月中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堪称同龄人偶像的少年英雄。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课件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
知识梳理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 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苏区的西方记者。他是“100位为 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代表作有《红星照 耀中国》《远东前线》《活的中国》等。 【作品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真实记录了作者在我国西 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 :对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 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及作者的经历和感受等。
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 军事家。
人的五次大围剿。
个子大,强壮 ①传说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 口才极好,爱憎
有力。已年过 一个苏区。②据说不止一次把 极其分明,以行
贺 半百,但仍很 地方的哥老会全部成员收编进 军神出鬼没著称
龙 健康,不知疲 红军。③忠于党,希望别人提 。
倦。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④行苏区农民问题 对农民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 刘志丹、徐海东、徐向前

拓展训练
1.(2022百色中考)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你是一位外国的客人,”他(刘龙火)解释说,“而且你是来找我
们的毛主席的。再说你的钱也没有用处。”他对我手里拿着的纸币瞟
了一眼,问道:“你有苏区的钱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这才数出了
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同普 对哲学、历史有
通人一样。⑤为牺牲的同志和 深入研究,有演
因饥荒而死的人而感伤。⑥将 讲和写作才能。
自己的上衣脱给战士穿,长征 记忆力异乎常人
中和普通战士一样步行。⑦对 ,专心致志,一
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提 丝不苟。是一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第二课时pptx课件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第二课时pptx课件人教部编版

性格温和,爱护部下 热爱共产党,意志顽强
猜一猜,他是谁?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 半百,但仍很健康。
专题二: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人物名片:
贺龙
家庭
他父亲是哥老会的领袖之一,他的名望传给了贺龙,因此贺龙在年
出身 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
生活 经历
他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不是无知的人。他懂得革命的意义,经过 了慎重考虑,同部下商量,最后才同意加入国民党。 他于一九二七年
最亮的星
斯诺笔下的毛泽东同志是怎样的形象呢? 他面容瘦削,个子高,背有些驼,一头浓密长黑发,双眼有神, 鼻梁高,颧骨凸出。 “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专题二: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人物名片: 毛泽东
他父亲原是一个贫农,年轻的时候,因为负债过多而只好去当 家庭出身 兵。后来,他父亲回到他出生的村子,做小生意和别的营生,克勤
专题二: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人物名片: 周恩来
家庭出身 旧官僚家庭 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
生活经历 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பைடு நூலகம்组织“八一” 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
个人魅力 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态度温和。
作者评论: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幽默乐观、自信豁达
最亮的星
片段二:然而我非常怀疑,他是否能够博得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 敬仰,……巴莱托的中国门徒们也许要嫌他粗鲁的吧。我记得有一天 我和毛泽东谈话的时候,看见他心不在焉地松下了裤带,搜寻着什么 寄生物……小小的窑洞里非常热。毛泽东却把身子向床上一躺,脱下 了裤子,向着壁上的军用地图,仔细研究了二十分钟……他随便的习 惯和他完全不在乎个人外表这一点相一致。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拓展探究
专题二:关于长征 1.长征的起因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根据地 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央红军以王明为代表的 “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伤亡重大,未能粉 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主力被迫退出苏区, 进行战略转移。 2.长征的路线
中央红军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途经江西、 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 陕西等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拓展探究
5.长征的历史价值 (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 图,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 革命转危为安。 (2)长征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为党和红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形成,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信心和勇 气,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中国 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 丹、贺龙、彭德怀等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 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 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 斗争业绩。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埃德加·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 人物形象。
启示与感受
这本书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 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 环境描写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 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 的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精读细研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 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 叙写现实,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阅 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 “事实”。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第三单元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第三单元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教案)
2.教学难点
-纪实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手法,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到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品质和精神风貌。
-作品中所传递的革命信仰和长征精神,如何让学生将这些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克服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活的距离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作品。
还有,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有些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理解还比较表面。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精神,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通过观看相关纪录片、访谈红军老战士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辛和信仰的力量。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部分,我觉得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让他们谈谈自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样不仅能够巩固知识点,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举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a.对纪实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手法进行详细讲解,举例说明,让学生学会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b.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人物品质和精神风貌,如勇敢、坚定、无私等。
c.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谈谈对革命信仰和长征精神的理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背景及作者斯诺的写作意图,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学习纪实作品的语言特点,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典型事例。
-掌握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场景描绘、情感抒发等。
-认识到作品所传递的红军长征精神和革命信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举例:《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红军长征的描写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讲解长征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红军的英勇事迹以及斯诺对这些事件的评价。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优质课教案_10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优质课教案_10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浏览目录,了解作品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2.选读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了解人物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了解红军长征,初步感受红军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选读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初1710班《红星照耀中国》调查报告二、整体感知(一)作者介绍埃德加·斯诺(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

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二)红星知识竞赛规则:先举手抢得答题机会,答错不扣分,答对一题加1分。

(三)默读语文课本64-65页,思考以下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2.这本书的问世有何意义?3.如何理解书名的含义?三.纪实作品读书方法指导(一)思考:什么是纪实作品?纪实作品的基本特点?(二)如何读纪实作品?首先,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1.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2.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其次,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

再次,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最后,阅读纪实作品,最终是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四.读故事,知人物(一)选读汇报。

学生选取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速读,摘记人物的主要经历,标注最让人感动的故事或细节,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示例:阅读《造反者》选段49页—53页(或40—44页):1.圈画梳理周恩来的这段经历。

2.除了让你了解了关于周恩来的事实之外,你读到作者对周恩来什么样的态度?我喜欢的人物:主要经历: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作者评论:我的感受:五.感悟长征(一)这本书中,不仅记述了与这些伟人们的交谈,而且单独用一章记述长征(第五篇),读了这一章后,你对长征有了哪些认识和感悟?示例:画出红军的长征路线图;了解红军长征的起因;长征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长征的历史价值;(二)讨论思考:当代青少年该如何传承长征精神?六.课后作业推荐阅读:王增树的《长征》李鸣生的《飞向太空港》板书设计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看目录,知内容读故事,知人物探长征,知精神。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教案)

第二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作家。

主要作品有《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远东前线》《为亚洲而战》《复始之旅》《大河彼岸》等。

斯诺于1928年来到中国1936年6月访问陕北革命根据地,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者1972年2月1日斯诺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

【内容摘要】《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时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3)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红军的军事策略;(4)作者的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刻画了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艺术特色】《红星照耀中国》的独特魅力源于书中那些鲜活的历史真实,以及作者呈现这些历史真实的艺术技巧。

1.鲜活真实的内容(1)人物的真实性。

作者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描述了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这些人的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2)叙述内容的真实性。

书中记录了作者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

全书是按照作者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编排的,作者用他耳闻目睹的共产党人及红军、苏区的真实情况,力求解开“红色中国”这个谜。

整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3)背景环境的真实性。

对背景环境的介绍和描写,奠定了整本书真实感的基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3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共1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3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共10张PPT)

小城市,突破 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封锁包围,走进和顺利穿过 6 个不同的
少数民族地区。
7.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天 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 第四,毛主席是整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 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8.《西行漫记》为什么时过境迁后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 ①《西行漫记》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是公认的国际报告文学佳作。 无疑,它有着保持时代特征的强烈的新闻性。真实是它富有特殊魅力的一个 首要的和基本的因素。《西行漫记》以作者自己的经历为线索,用具体丰富 的真实材料,向全世界实事求是地报告了“红色中国”的真相。《西行漫记》 是一部忠于客观事实的综合报道,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②《西行 漫记》的作者斯诺很擅长在叙事中穿插自己的评述和议论,调动各种文学手 法对人物和事件做异常生动的描述,《西行漫记》就十分注意形象化的描述, 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
3.《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 纪实 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 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以我国 延安 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 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 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_(_工__农__)_红__军___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 军将领的情况。 4.《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毛泽东 、 _周__恩__来____、 朱德 、刘志丹、 贺龙 、_彭__德__怀____、___徐__海__东__等,以及 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 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 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创新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创新课件】

拓展探究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专题一: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示例:朱德 1.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 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 儿爬山。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 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劝他不要去挑,他 不肯。有个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担藏起来。不料,朱德 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 个字……”
拓展探究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2.出身与家庭 朱德于1886年12月1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佃户家
庭,祖籍广东韶关,客家人。其家在“湖广填四川” 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 贫苦。 3.童年的经历
由于家境贫困,朱德自幼便开始劳动,四五岁 时就帮母亲干活儿,八九岁时不但能挑能背,还会 种地,平时除了上私塾,还要挑水、放牛、种地。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 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 叙写现实,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阅 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 “事实”。
第一,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 体印象。
第二,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 果、发展线索。不妨追问:作品写了什么人?他们在 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些什么?重点突出了什么内容?
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 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 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 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 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拓展探究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专题二:关于长征

部编版八上第三单元写作、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课件

部编版八上第三单元写作、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课件

例文引路
窗 外
【旁批】
窗外,有景;窗内,有心……
①写法、结构角度:开
篇运用题记的形式点题,
——题记① 语言简洁、凝练。“窗 喜欢倚着窗户,看窗外的风景。窗户 外”与“窗内”进行比 挡住了寒风,让温暖的阳光射进来,照在 身上,暖暖的,十分惬意。而眼睛所见的
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 (2)请列举文中人物的主要事件。(至少两个)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或“联共抗日”“抗日”“救 亡”“救国”等)。
(3) “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 抗日的主张,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 形成。
3.灵活变换观察角度。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丰满、生动, 对某一个景物,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可以写 静态、动态,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如《三 峡》一文,描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致,让人感受
到三峡多样的美。其中春冬季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俯仰结合, 动静相衬,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调动多种感官写景。描写景物的特征,既可以描述人 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 受。如《紫藤萝瀑布》中对花的描写:“这里除了光
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
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里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 予气味以色彩,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紫 藤萝花的美丽和繁盛。
社会风貌、生活方式等;风物描写,如园林、地方特产等。 那么,如何才能描写好景物呢?
1.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 色彩、声音等方面。如《春》中对雨的描写:“像牛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课件(共28张ppt)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课件(共28张ppt)

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绘制路线,梳理探险历程
请根据斯诺的采访行程,画出斯诺的行走路线图。 要求:1.标注途径地点和时间(出现章节)
2.标注遇见人物及重要事件。
绘制路线,梳理探险历程
请根据斯诺的采访行程,画出斯诺的行走路线图。
预望县
10彭德怀 11红小鬼 12朱德
韦州
9苏区通缉传单收集起来印刷红军宣传品; ⑤童年时在私塾奋起反抗欺负他的老师,将祖母的鸦 片烟踢掉; ⑥善于总结战术经验,巧妙运用游击战术; ⑦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
彭德怀
人物形象:率直爽朗、乐观爱笑、富有才智、吃苦耐劳、 精力旺盛、性格刚烈,具有强烈反抗精神,是一位爱惜部下、
长征精神:
关于长征
①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 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 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 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了解背景,理解书名
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让更多的人 了解中国共产党,曾易名《西行漫记》,这是具 有历史特色的策略性结果。
书名“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代 指中国共产党,也可以指共产主义。“红星 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强调 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了光明。
明确体裁,把握特点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 实说话。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叙写现实。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优质课教案_4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优质课教案_4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作品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2. 选读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了解人物故事,初步感受红军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选读人物故事,品读文本,,感受红军精神。

【教学方法】范例法,点拨法,速读法,小组合作探究。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这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一部作品,这节课我们主要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为大家讲解。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大家会一起探索、谈论遇到的问题。

同学们,在中国历史上,中国红军曾经历过一段艰苦的岁月,红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伟大胜利,大家知道是什么吗?不错,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伟大领袖毛泽东曾写是一首,关于这一重大事件,大家还记得吗?下面请我们的第一组同学来为大家讲解。

二、教学过程:(一)七律·长征(PPT展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看了这首诗,你能说出红军长征中有哪些重要事件吗?明确答案:湘江之战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张国焘分裂会宁会师总结: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中国红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然而我们的红军战士显示出了惊人的智慧和顽强的毅力,为我们所敬佩!斯诺在作品中为我们一一展现,下面请第二组同学为我们进一步讲解。

(二)阅读(文段1) 《红星照耀中国》P158~P159文本在现:时不可失。

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

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

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

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

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

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赛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赛课教案_0

恰同学少年——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材分析:《红星照耀中国》是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中必读作品。

这是一部纪实性作品,作者是美国的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并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的原因,从多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及牺牲奉献的精神。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这一部作品,有利于传承革命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思维能力发展较快,自我意识增强,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经过一年多课堂学习活动训练,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可以据此设置一些合作探究学习和角色扮演的教学环节。

《红星照耀中国》是经典的纪实性作品,其中涉及到了大量中国革命史实及背景知识,虽然八年级学生开始在历史课中接触中国近现代史,对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理解,但其中涉及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分析,还是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而且由于学生生活在和平时代,普遍对这一历史时期缺乏感性认识,和情感的联结。

因此,教师需要找到符合学生现阶段年龄与认知结构的阅读驱动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书名的含义及相关写作背景。

2.初步感知作品中少年红军及彭德怀的人物形象。

3.消除学生与红色经典的隔膜,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4.让学生从革命精神中汲取营养,并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消除学生与红色经典的隔膜,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2.让学生从革命精神中汲取营养,并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教学方法:猜读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制作交互式小游戏、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是否有喜欢的同龄偶像,并说说自己喜欢该偶像的原因(偶像身上有哪些品质或精神吸引你)并由同龄的偶像这一话题过渡到本次导读课的主题: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群在特殊的岁月中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堪称同龄人偶像的少年英雄。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红星照耀中国》是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名著导读,本单元主要学习纪实作品的阅读。

纪实作品要求客观地记述人和事,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通过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了解其内容,把握其纪实特点,提高阅读纪实作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历史知识也有一定的积累。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可能对《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和纪实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了解作品的内容,把握作品的纪实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分析作品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阅读纪实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了解中国的历史,激发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了解作品的内容,把握作品的纪实特点。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作品所传达的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讨论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阅读纪实作品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红星照耀中国》的封面和简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阅读指导:指导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了解作品的内容,把握作品的纪实特点。

3.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分析作品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展示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和老师进行评价。

5.总结提升: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激发爱国情怀。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课时练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B.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2.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作品,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B.《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展示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精神风貌。

C.《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纪实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D.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唯独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3.下列表述与《红星照耀中国》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A.红军剧社的主题是抗日和革命,大力提倡拉丁化来促进群众教育,演员几乎都是在当地招来的。

B.飞夺泸定桥时,红军战士背着毛瑟枪和手榴弹,爬上沸腾的河流,抓住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

C.斯诺动身去中国之前注射了凡是他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包括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疫苗。

D.1936年斯诺来到中国进行采访,依次到西安、上海、保安等地,并搜集了关于长征的第一手资料。

4.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A.八一三事变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5.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 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 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 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 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 斗争业绩。
主要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 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 月在中国陕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 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 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 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 表性的人物形象。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一 项是( B )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 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 指的是红军长征。 B.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性是它 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C.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 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D.此书充满激情的议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 “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在这段自修期间,我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 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我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一幅世 界地图,怀着很大的兴趣研究了它。我读了亚 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 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 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 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 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9/16/2019
3
4.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分别 是_______埃__德__加__·___斯__诺__、__尼__姆__·__威__尔__斯__、__哈__里__森__·__福__尔__曼__。他们记录中国
历史的著作分别是 ____《__红__星__照__耀__中__国__》__(_《__西__行__漫__记__》__)、__《__续__西__行__漫__记__》__、__《__北__行__漫__记_。》 5.______毛__泽__东__、__周__恩___来___是《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人 物。此外,斯诺所呈现出来的彭德怀具有_____乐__观__、__豁__达__、__作品的阅读
9/16/2019
1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西__行__漫__记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 诺的不朽名著。在这本书中,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对中国共产党 和中国革命作了__客__观____的评价, 并向全世界作了___公__正____报道。全书共 ____1_2___篇, 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 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9/16/2019
7
(3)“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 有何历史意义? 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标志着国共两党 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9/16/2019
8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 者真实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 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材料二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抗战胜利后,民族复 兴之路遭遇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而(改革开放前长期进行的)经济积累又 奠定了后来经济腾飞的基础。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优质课课件_0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优质课课件_0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
学习目标:
1.浏览目录,了解作品的写作顺序及主要内容。 2.选读作品中介绍领袖人物的章节,了解共产 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 3.学习名著阅读方法,体会长征精神。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他 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多家报社驻华记者、 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兼任 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 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 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 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 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 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逝世。遵照其遗 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 学未名湖畔。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 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 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 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 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 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 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 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 彭德怀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龙兴镇中心学校八年组全体同学
2018.12.25
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求上进多读书。 谢 谢 指 导!
浏览目录,说说作品的写作顺序及主要内容。
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深入延安根据 地的访)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作者耳闻目睹了共产党人及红军、苏区的真实情况, 力求最真实地报道开篇中提到的“一些未获解答的 问题”。
选读作品中介绍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相 关章节,圈点勾画出共产党领袖人物的特点。
1.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2.出身与家庭。 3.童年的经历。 4.受教育情况。 5.参加革命的起因。 6.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寄语
同学们:下次约伴共读《昆虫记》,约不约?
好!期待下次的精彩吧!
谢谢
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 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 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 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 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 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 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 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
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 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 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 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 1949年3月5日)
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 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 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 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 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 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 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 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 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 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 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
读书历程
9月30日,范祥庆 读到了第二篇第 二节造反者,发表 了自己的感悟。 杨佳乐读了第一篇探 寻红色中国。
读书历程
老师:谁书已通读完毕? 指导:利用序言和目录 先知大意,读正文跳读和 精读相结合,边读边写精读 部分的感悟,难点权且放过。 最后梳理、批注,写读后感 想,与大家分享。 赵文静和纪紫悦的感悟写得 很好。
共同探究
3.下面这篇文章涉及到“红色中国的革 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你认为哪些句 子更好地体现这种精神的延伸?处在21 世纪,幸福生活里的你,如何去践行这 种精神呢?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
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 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 的国际意义。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 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 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 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资产阶级怀疑我们 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久会 要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因为胜利,党 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 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
读书历程
老师:我才看到第三篇 赵文静:看完了第一篇, 并写了深刻的感悟。
读书历程
老师:谁把书读完了? 统计结果:李森奥、杨瑞、 孙田雨、夏威、温雨燕、 范祥庆、张乐。 老师:对喜欢的部分发感悟。
10月3日 刘念念:遭白匪追逐,讲述了 …… 造反者,开始说……
读书历程
10月6日 老师:纪紫悦对文章进行了 逐段分析,结论很准确。希 望你对感兴趣的内容分析就 可以了,再加快一点进度, 每天阅读量不低于2篇。
老师:张淑琴你的感悟很好, 希望进度再提快一点。
读书历程
10月7日 老师:谈谈自己的进度、感 悟和对同学所提问题的一点 思考。
读书历程
10月8日 韩雨恒:梳理了全书的情节 ,谈了自己对整本书的阅读 感悟,我们读了都深受启发。
回顾梳理
谈谈你读完本书后的感想吧?
可谈读完后的整体感悟,也可谈自己 最感兴趣的情节的思考和心得。
关 于 朱 德红
色 窑 工 徐 海 东
精读共享
彭 德 怀 印 象













造 反 者



站台点兵
真实的感悟,独到的思考。
写出真感悟
展示真收获
拓展延伸
通过对精彩故事的赏读,想一想,你最喜欢 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哪个伟大人物?说一说理由。
共同探究
1.书名《红星照耀中国》,谈谈您 对红星的理解?
这篇文章涉及到“红色中国 的革命精神”传承和发展, 你认为那些句子更好地体 现这种精神的延伸?处在 21世纪,幸福生活里的你 如何去践行这种精神呢?
老师寄语
读书要讲究方法,大家共读名著,不懂的地方,相互交流, 释疑解惑,以达到获取真知的目的。结果越辩越明,道理越 讲越清。读书能让人的心灵更加澄澈,灵魂更加高尚,气质 更加优雅。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不错的,美好品质的 塑造,就从读书开始。读书既挑战了自我,又陶冶了性情。 行万里路,就要读万卷书。知行统一的人,才是一个了不起 的人。多读书能了解缤纷的世界,多读书能积淀丰富的阅历, 多读书能让书香浸润美好的心灵。
红军、共产党、红色中国、红色苏维埃 红军精神、共产党的领导、红色中国的革命
精神、红色苏维埃政权、马列主义……
共同探究
2.谈谈你对红色中国革命精神的理解?
1.为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的精神。 2.救国救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3.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4.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精神。 5.与人民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