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与文明
论文化、文明的联系、发展与和谐
“ 文化 ” 一 词的 定义 , 古今 中外有百余 种 。 最初 , 文化概 念被笼 统地用 来指称 人类 活动 的产物 。 原始 社会 就有 了文化 , 人类语 言的 发生标志 着文化 的开 端 , 迄 今已有2 5 0 7 Y 年的历史。 史学家和哲学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 就是劳动创造了人
念 的 内涵 , 及 其之 间 关系 , 用 以指 导 推进 构建 和谐 社 会 。 探讨 文化 与 文 明的 发 展, 及 其相 互作 用 , 对 于构 建 和谐社 会有 着至 关 重要 的意义 。 文 化的 演 变和发 展
一
.
的范 围小于社 会的范 围 从性质 看 , 文 明是进 步状 态 , 它 不象文 化有 的两 极二 重 性。 然而, 文明 的诞生 基于 先进 的文化 。 反 过来 , 文 明又 推动这 种文 化 的发展 。 这就 是文 化和 文 明不可 分割 的关 系 。 长期来 。 文 明与文 化 的概 念及 其关 系是一 个 世 I 生的学 术热点 , 研 究 的学 科很多, 层次也很高 , 观点层出不穷, 反映了文明与文化的复杂性。 在当前中国 文化 大繁荣 发展 进程 中 , 人们 对于这 两 个概念 的讨 论更 是热 烈 , 上 至党 和 国家
从 时间 看 , 文化 比文 明早 , 从空 间看 , 文化 可 以多方 向传 播 ; 从 内容 和形 式 看, 文化表 , 范 围大 , 从传 统看 , 文化有 积极和 消极 的方面 , 这种 “ 积极” 或“ 消极 的都 会作 用于 社 会 , 产 生截 然 不 同的两 种社 会效 果 , 这 也是文 化 属性 的表 现 二、 文 明和 文化 的诠 释 及其之 间的关 系
关于文化与文明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文化与文明问题的几点思考袁银传一、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文化”是一个歧义极多、见仁见智的范畴,不同的文化论者对其规定和强调的层面各不相同。
文化一词,在汉语中是由“人文化成”一语简化而来的。
《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上,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在中国古代,文化指称的是人类对物质财富、道德修养、精神生活的创造活动及其创造的成果。
在国外,文化一词在英文中写作“Culture”,德文中写作“dieKultur”,二者都来源于拉丁文“cultus”这一词根。
这一词根后来又演变为“cultura”。
原意是土壤耕作、加工成果,后来引伸为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等意思,指的是人对自然界的有目的的影响以及人对自身的培养、训练。
英美文化论者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往往与“文明”一词等同,不严格区分二者。
例如,英国的文化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他的《原始社会》一书中给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或文明(CultureorCivilization)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
英美学者的文化观与英美实证主义的文化研究传统直接相关。
在文化学研究上,英美文化论者注重的是对文化事实以及对文化要素的分析,他们着重揭示的不是文化的变化形态,而是已存形态;他们关注的不是文化的价值性、生命性和创造性,而是文化的物质化、形态化。
所以,他们在谈论文化问题时更多的使用的是Civilization(文明)而不是Culture(文化)。
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上,他们多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强调文化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致性,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社会文化问题并强调文化研究的客观性原则。
而德国则是思辨的历史哲学的文化研究传统,其代表是新康德主义和生命哲学。
他们强调文化的精神性、价值性、生命性和创造性,强调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根本区别。
《文化与文明》阅读附答案
《文化与文明》阅读附答案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
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
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
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人类只有在对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创造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点上,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种族的人类群体概莫能外。
从这一意义上讲,人类文明有着统一的价值标准。
所谓“文化”,是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在协调群体关系、在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由于人类文明是由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中分别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风格和样式。
考古学家对“文化”一词的经典使用方式,就是从不同地域的出土文物在建筑、工具、器皿的风格和样式上入手的。
由于旧石器时代不同地域出土的器物中尚无风格和样式上的差别,因而“文化”一词只有在新石器时代以后才被使用,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龙山文化的发现即是由一片黑陶引起的,由于这种黑陶器皿与仰韶文化的彩陶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和样式,从而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重视。
再如,良渚的玉器不同于大汶口的石器、红山的陶俑不同于马家窑的人像……正是这种风格和样式的千差万别,才使得同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华夏文明表现出五彩缤纷的文化形态,整个人类文明更是如此。
虽然文化产品所包含的文明价值有高低之分,但就这些风格、样式、特征与其所属的民族、地域、时代之间的关系而论,文化本身并无贵贱之别。
譬如穿衣,衣料能否满足保暖舒适的基本需要,这其间是一个文明的问题;至于是穿西服还是穿和服,这其间又有着一个文化的问题。
文明与文化
浅析“文明”与“文化”联系与区别【摘要】:“文化”和“文明”既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又是两个多元的概念,要想获得一个具有统一性和普适性的文明与文化的概念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总结各种关于文化与文明的解释,将两者加以比较,明晰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我们正确运用这两个概念,并进一步加深对文化和文明的理解。
因此,本文只是从语义学的角度对文明化与文化的概念进行初步的概括,并以此为视角来对文明与文化的关系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明文化联系区别“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 ,“文明”的英文是civilization,要想深入细致的了解它们,我们首先要对它们的概念及其特性进行分析总结。
一、文明的基本概念及特性1、基本概念对于“文明”一词的出现时间,国内外学者莫衷一是,但从整体上看,西方学界对文明的概念内涵有着基本相通的理解,即都将文明理解为与蒙昧、野蛮相对的,表征人类历史进化状态的概念。
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对文明的解释为: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的标志。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表述,文明就是通过人类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所体现出来的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过程和状态。
这里我们主要采用马克思的说法。
2、特性(1)从创造性方面而言:文明象征的是人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打下的印记,是人类自己创造活动的结果。
马克思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
(2)从进步性方面而言,文明作为人类创造活动的结果,指的是一种积极的文明成果,具有能够推动社会和人自身朝积极方面转化的功能,如果人类所创造的成果对于自然和人是一种消极成果的话,那就不是文明。
(3)就变化性方面而言,我们说文明是一种进步状态,也就是说,文明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而且这种发展是没有止境的。
综上所述,文明具有创造性、进步性和变化性三个特质,正是这些特质推动着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向前发展,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文化与文明在客观世界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而存在
文化与文明在客观世界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而存在,文明与文化又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不同文明直接的文化碰撞和融合产生文化,因此文化是文明的产物,文化是文明的结合部分,但文化不等同于文明。
文化包括狭义的文化定义和广义的文化定义。
狭义的文化定义是指社会的初级产物,这里既然谈到社会那就要知道什么是社会,社会是由人产生的既服务于人又约束于人的循环体,又称为制度化的表现的集合称之为社会。
社会的初级产物,表现为常规的文化,饮食文化,交通文化,生活文化,比如东方人的餐具和西方人的餐具,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主食和菜品的差别,狭义的文化是通俗的文化现象。
狭义的文化与文化是不同的,狭义的文化是通俗的大众的,而广义的文化包括经典的部分,包括抽象的文化和进步的科技性的表现,广义的文化是所有意识形态的产物的集合,包括抽象的和具体的,存在的和消失的地域的和环境的,结合的和分离的广义的文化与文明是能够等同的,因为文化是文明的产物,文化不能脱离文明而存在,如果没有人类文明的产生,就不会产生文化。
什么是文明呢,什么又是文化呢,社会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来说,文化与文明需要对立和统一。
文明是抽象的,文化是具体的。
文明是集体主义的创造的特殊文化的集合,而文化是个体主义创造的常规文化和特殊文化的集合,具体的文化是现实的有创造力的表现。
文化和文明是有交织部分和独立部分。
文明是人类有进步力的表现的集体现象。
自从人类的产生,这就是自然地进步,孕育了人,孕育了能创造文化的人。
世界四大文明的产生,让世界逐步走上了创造和进步的时代。
世界上并不只有四大文明还有其他已知和未知,存在和消失的文明。
古老的人类在埃及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两河流域进行物质生产,文化创造的时候,同时诞生了文明,文明的诞生是打破自然的武器,人们在征服自然,创造出属于人类的新秩序。
罗马帝国时代,武力征服着着地中海的周围的国度。
当人类开启钻木取火,直立行走,使用石器,用自然的力量还要自然,最初始的文化状态也就产生了。
文明与文化
学案链接: 学案链接:
1、作者对云南纳西族人保存至今的东巴文字有 何评价?这种评价与文明文化有什么关系? 何评价?这种评价与文明文化有什么关系?
我们固然不能说云南纳西族人保存至今的东巴文字没 有价值, 有价值,但这种古老的象形文字系统在当今的信息时 代却难以发挥更大的影响。 代却难以发挥更大的影响。 东巴文字是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样式,但在今天的信 东巴文字是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样式, 特有的民族文化样式 息时代,与其他流行文字相比已经没有利用力, 息时代,与其他流行文字相比已经没有利用力,失去 相应的文明价值, 相应的文明价值, 这种评价很中肯的阐述深刻道理: 这种评价很中肯的阐述深刻道理:文明的内在价值通 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 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 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 文化和文明的相互作用关系) 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文化和文明的相互作用关系)
研习第二部分
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1、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却有强弱之别。 、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却有强弱之别。 强势文化” 弱势文化”)(区分标准 区分标准) (“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区分标准) 2、。“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影响与 、。“ 弱势文化” 、。 强势文化” 渗透的利弊。 渗透的利弊。 3、强弱文化的交流往往是双向的。(利弊 利弊) 、强弱文化的交流往往是双向的。 利弊 4、以日本为例,说明凡是具有文明价值的文 、以日本为例, 化产品,无论东方西方,都可以兼收并蓄, 化产品,无论东方西方,都可以兼收并蓄,为 我所用。 我所用。
3、人们在文化的传播和移植过程中会出现一 些错误,其中最常见的是什么? 些错误,其中最常见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出 现这一错误? 现这一错误? 轻率的加以否定和生搬硬套。 轻率的加以否定和生搬硬套。 不同的人类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 件不同, 件不同,因而满足其文明需求的文化方式也 不尽相同。 不尽相同。而某些人尚未弄清一种文化现象 的文明功能就武断的作出评价。 的文明功能就武断的作出评价。
论校园文化与校园文明
校园文明既是校园文化建设 的智慧结 晶 ,也是学 校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尽管一些学校 “ 有文化 无文 明”的校 园文化建设 结果 的出现表 面上看 是 由 “ 文化 建构的任意性” 文化引导的盲 目性” “ 、“ 、 文化 主体的 浮躁性”和 “ 文化组织 的散乱性”等原 因所导致 ,但 对校园文化和校园文 明二者关系的理解有误 与处 理不
维 总第 9 期 ) 6
论校 园文化与校园文 明
匡 促 联
( 南理工学院 湖
[ 摘
社科部 ,湖 南
岳阳 440 ) 100
要 】校园 文 化与校 园文 明不 仅在 产生 条件 、存 在依 据 、变化 形态 和 价值 属性 等方 面有 其 自身 的特 征 ,而且
示 ,是校园文化的载体。而 “ 园文明”则 是指校园 校 文化在其发展过程 中所达到的满足师生追求 真善美的 需要 、促进学校 良性运行的程度 ,是校 园文化 发展的 高级 阶段。校园文化 和校园文明各有其 自身的特征 : 第一 ,产生条件不 同。校园文化 是师生处理其 与 自然 、社会及 自身关系的产物 ,是师生对校 园地理 环 境 、人际关系和 自身进行 人造 的结果 。而校 园文 明则 是师生在处 理其与 自然、社会及 自身矛盾 的过 程 中, 对人造结果加以合规律合 目的 的改造后将 “ 人造 ”结 果转化 为 “ 造人 ”结 果 的产 物 。例 如 ,各 种 亭 台楼 阁、名人塑像 、文体活动等校 园文化 就是师生按照 自 己的意愿 和方式 烙上 其思 想或 活动 印迹 后 的人造 之 物 ;但雅致 的环境、美好 的言行 、淳正 的校风等校园 文明却源于那些具有造就 和发展人材 和大师这一 “ 造
人 ”功用的优秀校园文化。 第二 ,存在依据不 同。校园文化是特定学校在特
文化与文明
文化与文明
10级日语1班14 吕雅双文化具有地域性的特征。
由气候、地形、生活形态(如农耕、游牧、狩猎、采集等)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派生出来的具有该地区该民族特殊化的生活方式称之为“文化”。
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可以举出伴随着语言及共有的神话、历史衍生出的生活习惯(法律、宗教、婚姻形态,社会构成等)、道具等之类的。
文明具有广域性的特征。
文明原本只是作为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但是因为超越不同的文化,比如“铁”的使用技术、加工技术、利用技术等而慢慢普及。
像这种不局限于文化地域性的技术以及所随之带来的事物称之为“文明”。
我所说的技术,也包括为了统治而实行的制度及相对应的运用方法(比如律令制和资本主义体系等)。
对于文明,有专注于政治制度的文明论,也有着重于技术的文明论,以及还有大规模的游牧文明、农业文明的说法。
对于“文化”及“文明”的定义是比较灵活的。
基本上就如同上述所言。
在这这样的定义下,总结了以下三点:
1.文明并不是文化的总和。
2.文化并非只由精神层面产生。
而文明经常是附随于技术,作为一个被整合后的事物而广泛传播的,因此具有精神和思想的双重影响力。
3.与其说文化是被地域或民族所束缚,还不如入说是因为由地域、历史所派生的不可缺少的生活一部分。
而文明,也并非是抽象的,它通常都是具体的。
当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将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共用
“文化”概说“文化”一词并非古已有之。
无论是古希腊文字,还是中国的甲骨文中也找不到它的痕迹。
虽然文字中无,但并不等于他就不存在,只不过是人类在其时尚不自觉,尚不认识。
要认识它,研究它也有几百年的历史,这期间也曾有过几次大论战,但至今尚无统一意见,统一定义。
在汉语的工具书中,“文”和“化”是两个不同的词类。
前者为名词,而后者为动词。
“文”是一个原创个体字。
在汉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错画也”。
《周易》里说:“物相杂,故曰文”。
而在其他典籍中又引申为“修饰”(《荀子・儒效》:“取是而文之也。
”)、“节奏”(《礼记·乐记》:“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美”、“善”(《礼记・乐记》:“礼减进,以进为文。
乐盈而反,以反为文愍。
”)在《周书・谥法》里更是说:“道德博闻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
”除“六艺”之外,尊卑序列均可“曰文”。
“化”字在《说文解字》被解释为“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天下。
”)、“变也”(《庄子・逍遥游》:“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吕氏春秋・顺民》:“则汤达乎鬼神之化。
”)“习也”,言指风俗习惯也(《人物志》:“国有俗也。
”)归纳起来即是有演进变化之意,从而可以引申出教化、教行、迁善、感染、化育的意义。
“文”与“化”的搭配使用,最早见于《易・贲卦》中的《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因天象有“文”(即条理)可循,而人伦也有“文”可循,观察此人文(人间条理),用以教化世人,也即可以平治天下大业。
这种“人文化成”的设想,便有别于“神文”倾向的“人文倾向”,也是先哲们对“文化”一词的诠释。
而将“文”与“化”二者合并而用,则始见于西汉末年刘向所著之《说苑・指武》。
其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这里显然将“文”和“武”相对应而有别。
《昭明文选》上载有晋束徵所作《补亡诗》:“文化内揖,武功外悠”。
浅论“文化”与“文明”
般认 为 上 古 有 四 大 文 明发 源地 一 中国 、希 腊 、埃 及 、 印度 。 英国史 学家 汤因 比认为 文 明 是介 于世 界 与 国家 之 间 的概 念 、古 代
一
有 六个 文 明母 体 :埃 及 文 明 、苏 美 尔 文 明 、米 诺 斯 文 明 、玛 雅 文 明 、安第 斯文 明 、中 国文 明。英 国剑 桥大 学 教 授 丹 尼 尔 和荷 兰 著 名 考古 学家法 兰 克 福 、对世 界 文 化类 型 的划 分 别树 一 帜 。丹 尼 尔 注 意 的是最古 老 的文 明、 即世 界 上最 早 形 成 的 文 明 。他认 为 最 古 老 的文 明是六 个 :埃 及 、两河 流 城 、印度 、中 国 、墨西 哥 、秘 鲁 。 法 兰克福 强调 文 明的独立 形 成 ,他 认 为 世 界 上 真 正独 立 形 成 的文 明中有 三个 , 分 布在 两 河 流城 、中 国 、中南 美 洲 。美 国现 代 文 化
从 空 间上看 ,文 明有 地 城 性 。人 类 文 化 包 括 文 明。 我 国学 者
或文 明 ,就 其广 泛 的民族 学意 义来 说 ,是 包 括全 部 的 知识 、信 仰 、 艺术 、道德 、法 律 、风 俗 以及 作 为 社会 成 员 的 人所 掌握 和接 受 的 任何 其他 的才 能和 习 惯 的复 合 体 。 ” 文 化是 一 个 非 常 广泛 的概 念 , 它具有 多样 性 和复杂 性 ,给它下 一 个严 格而 精 确 的定 义 并非 易 事 。 文化 的涵盖 面 非 常广 ,但 也 非 无 所 不 包 ,文化 的主 体 是 人类 ,只 有经 人类 改造 后 ,满 足 了人 类 需 要 ,或 寄 托 了人 类 的情 感 ,打 上 了人 的烙 印 的 自然 物 才 是者 认 为所 谓 文 化 ,就 是 人类 为适 应 生 存 环 境 ,满 足 自身 发展需 要所 创 造 出来 的关 于人 与 自然 、人 与社 会 、人 与 人 之
马克思 文化和文明的关系
马克思文化和文明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和文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文明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
而文化则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文明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的高级阶段。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撑。
文明则是在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和重要标志。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文化和文明的阶级性和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和阶级社会中,文化和文明的内容和形式都会有所不同。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历史的发展相适应,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和文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高级阶段。
同时,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历史的发展相适应,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需要。
文化与文明
7、测试
第25页
1.哪个称呼没有体现这个人在这个群体里面定位的重要性( ) A 圣上 B 本官 C 卑职 D 皇帝 2.对文化的理解有误的是( ) A 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 B 任何一个领域的文化,都会逐步升华 C 文化是不是先进的,优秀的,能不能够与时俱进是非常关键的 D 一个人书读得多就说明这个人有文化 3.两河文化的主要内涵是( ) A 游牧文化 B 农耕文化 C 以上两种文化都是 D 以上两种文化都不是
1、文化的起源
第2页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
文化就是文字化 。
1、文化的起源
第3页
文化修养和种庄稼一样,必须经过辛勤的耕耘,才 能获得丰硕的果实。
2、文化的定义
第4页
到目前为止,已经多达200多种的定义,定 义“文化”本身成为一个有趣的、争论不休 的学术现象。
2、文化的定义
第5页
广义的文化:
广义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现代汉语词典》
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辞海》
2、文化的定义
第6页
狭义的文化:
仅指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 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许多许多历史才可以培养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传统才 可以培养一点点文化。——民国初陈之反《剑桥导引》 文化就是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表现出来的思维模式和行 为模式。——《美国传统词典》
Thanks
第18页
比较——
农耕文化
海洋文化
5、文化类型举例
第19页
饮食文化
1.在中国,很多事情是吃出来的,都跟吃有关系 2.饮食的潜意识 3.中国人的“泛食文化”
西方文化与文明的作文
西方文化与文明的作文英文回答:Western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are rich and diverse, encompassing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art, literature, philosophy, music, and science. One of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culture is individualism, which values personal freedom, independence, and self-expression. This can be seen in the emphasis on individual rights and liberties, such as freedom of speech and religion. Western societies also place a strong emphasis on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which are seen a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the rights and freedoms of individuals.In addition, Western culture is known for it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which took place in Europe during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 paved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principles in various fields. Western countries have made significantcontributions to fields such as medicine,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ch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world.Moreover, Western culture has a rich artistic tradition, with renowned artists, writers, and musicians who have shape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From the Renaissance masters such as Leonardo da Vinci and Michelangelo to modern-day artists like Picasso and Warhol, Western art has been influential and has inspired countless artists around the world. Western literature, from Shakespeare to Hemingway, has produced timeless works that continue to be studied and celebrated. Western music, from classical composers like Mozart and Beethoven to contemporary artists like Beyoncé and Adele, has captivated audiences globally.中文回答:西方文化与文明丰富多样,涵盖了艺术、文学、哲学、音乐和科学等各个方面。
论《小鲍庄》中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思考
论《小鲍庄》中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思考王安忆《论《小鲍庄》中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思考》《论《小鲍庄》中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思考》是“寻根文学”中的优秀作品。
它通过对一个小小村落几个家庭和十多个人物的生存、命运与心理状态的立体描绘,剖析了中华民族世代相袭的以“仁义”为核心的文化心理结构,深刻地指出,“仁义”意识已经等同于某种“原罪”意识(作品开头所写的那个“祖先赎罪”的故事即是证明),同时作品也揭示了“仁义”文化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
作家一方面发掘和表现了民族精神中善良、厚道、团结、抗争等美好意识,另一方面也批判了愚昧迷信、知天顺命的民族劣根性和落后的宗族意识。
小说中捞渣这一形象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论《小鲍庄》中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思考》以他的出生为开端,以他的死亡为结束,他是仁义的代言人,他是故事发展的关键。
他的身上集中了中华民族全部的美德、传统,自然也包含着“仁义”这一道得准则,而他的死亡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仁义"观念走向消亡的象征,正如王安忆所指出的,《论《小鲍庄》中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思考》”恰恰是写了最后一个仁义之子的死,基调是反讽的。
这小孩的死,正是宣布了仁义的彻底崩溃!许多人从捞渣之死获得了好处,这本身就是非仁义的。
"。
特色:《论《小鲍庄》中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思考》的艺术特色主要在于它所采用的块状的神话结构与多头交叉的叙述视角。
它是由多种状态的共存形式出现的——它更贴近生活的原貌。
有人认为《论《小鲍庄》中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思考》的叙述把完整的事态打得更碎;但事态本身从来是不完整的,恰恰是以往那种力求清晰的小说表述顺序把无秩序的生活现象根据一个意图而胶合起来。
事实是,《论《小鲍庄》中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思考》在这里的结构方式正符合生活本来的构成方式。
耐人寻味的是,《论《小鲍庄》中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思考》并不因此而变作一堆散沙。
使那些“片断”凝结起来的是贯穿于小说中的纪实风格和时间观念。
文化和文明的内涵和关系
文化和文明的内涵和关系
文化和文明是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文化是指一种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创造、传承并认同的价值观、信仰、知识、习俗、艺术和行为方式,是人类在社会中相互交流、思考和行动的方式。
文明是指一种高度发达的文化形态,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成就。
文明更强调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上的高度进步和繁荣。
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
一个国家或群体的文明程度与它的文化发展程度有直接关系。
文明的建立需要文化的积淀,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文明的保障和促进。
文化和文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是不可分割的。
总的来说,文化是一种更广泛、更基础的概念,而文明则是文化的一种高度成熟和复杂的表现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文化和文明来描述社会群体的不同程度的发展,文明更加高级和进步,而文化更加包括了各种社会成员的传统、信仰、价值观等。
文明交流与文化冲突演讲稿
文明交流与文化冲突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文明交流与文化冲突的话题。
文明交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文化冲突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阻力。
如何在文明交流中化解文化冲突,实现和谐共存,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文明交流的重要性。
文明交流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还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明交流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文明交流,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彼此,才能更好地解决共同面临的挑战,才能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文化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有时候会导致冲突和摩擦。
比如,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等,都可能成为文化冲突的导火索。
而在文化冲突中,最终受到伤害的往往是无辜的人民群众。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文化冲突,寻求化解之道。
那么,如何在文明交流中化解文化冲突呢?我认为,关键在于相互尊重、平等对待。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不因为差异而产生偏见和歧视。
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建立起友好合作的关系,才能够实现文明交流的目标。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文化交流和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减少误解和猜疑。
只有通过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我们才能够找到共同利益的点,找到共同发展的路径。
最后,我想说的是,文明交流与文化冲突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努力。
只有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才能够实现文明交流与文化冲突的和谐共存。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谢谢大家!。
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在当今世界日益紧密的联系中,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从文化的交流中,人们不仅可以充分了解各自的文化传统,并且可以发现新的文化元素和思维模式。
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有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促进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其文化影响远及东亚、东南亚甚至世界。
随着中国逐步走向世界,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已成不可忽视的现实。
例如,中国茶文化、昆曲、京剧等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很多国家文化交流的热点。
此外,中国现代文艺在国际上也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例如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和钱钟书的小说《围城》等也赢得了很多外国影迷,为中国文化传播出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不仅对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高中国在全球文化舞台上的地位、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态,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有利于促进文明的进步。
无论是文化交流还是文明互鉴,都是需要双方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
这样的交流与互鉴可以使双方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对方的文化,同时吸收对方的先进文明成果,并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创造,创造出更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技术或者其他的成果。
例如在中医药的传播方面,中国的中医药学对于西方的药物学影响很大。
中医药学更注重的是身心和谐以及食疗调理,其治疗原理是以整体观念为基础,追求病根和全面治疗。
而类似西方的药物学注重的是精准医疗,它的治疗原理主要是对症下药,因此有时会造成不良反应。
中医药在对中西医药学的交流和讨论中,注重的是取长补短,以达到更好地治疗病患的目的。
最后,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也有助于推动和增强全球共同体的形成。
在当今世界日益多元化和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各国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和合作,以促进相互学习和增长,从而不断地提升文化的质量和水平。
这样就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睦、繁荣和发展的全球共同体。
关于文明的议论文(精选6篇)
关于⽂明的议论⽂(精选6篇)关于⽂明的议论⽂(精选6篇) 说到作⽂,⼤家肯定都不陌⽣吧,特别是议论⽂,议论⽂通常要求具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那要怎么写好这类型的作⽂呢?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明的议论⽂(精选6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明的议论⽂1 ⽂明似⽕,伟⼈拆⾻为仗,作为⽕把,指引⼈类的脚步;⽂明如歌,君⼦引吭⾼歌,震吓林宇,惊⾛拦途的凶恶;⽂明若⽔,⼤河奔涌不息,婉转悠长,不畏沿途的曲折;⽂明如风,暖风拂⾯⽽过,吹散乌云,迎接炫丽的光明。
⽂明是社会的⾯貌,是城市的名⽚,时刻体现着⼀⽚城市的发展,是⼀个国家安定和谐的要求,每个⼈都不能⼉戏。
政府的⼯作⼈员更要严格履职,以⾝作责。
我们伟⼤的周恩来总理便是⼀个很好的榜样,他每到⼀个地⽅,总与当地的百姓亲密的握⼿问候,每次与外国友⼈会见,总是早到⼀会⼉,站在门前迎接,离开时也都送到了门前,⽬送他们驾车离去。
也正是如此,周总理才能赢得中外⼈⼠的⼀致赞誉,他的事迹才能被⼀代代流传,成为⼈们门前树下,百谈不厌的佳话。
政府⼈员要积极履职,⿎⾜⼒量,吹动⽂明的风在社会流动。
⽂明是中华民族千年流传的优秀美德,中华⽂明绵延千秋,正是由于⽂明礼仪的思想不断发扬。
中国向来注重⽂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就发出了“⾮礼勿视,⾮礼勿听,⾮礼勿⾔,⾮礼勿动”的劝告,还发出了“博学于⽂,约之以礼”的忠告。
⽂明是每个公民的准则,是对每⼀个公民的要求。
我们这些⽣活在当下的⼈,要多想想古代⼈民⽂明的事例,我们也就有了⽂明的⼒量。
⼤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他四岁时,家⾥吃梨,他挑了个最⼩的。
⼤⼈问他为什么,他回答道:“我年纪⼩,应该拿⼩的,⼤的留给哥哥吃。
”⼤⼈⼜问,你不是还有个弟弟吗?孔融⼜说:“我是哥哥,应该让着弟弟。
”⼤家看,孔融四岁,就知道谦让,那我们这些⼏千年后的⽂明⼈,不更应该明⽩这些吗? ⽂明是⼀阵春风,吹皱⼀池春⽔⼀般地吹开⼈⼼底的浮冰。
文化多样性与文明交流作文
文化多样性与文明交流作文文化多样性与文明交流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传统的现象。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多样性在各个领域都成为了常态。
文明交流是指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和共享,促进彼此之间的和谐与进步。
文化多样性与文明交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首先,文化多样性为社会带来了各种优势。
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对方的优点,从而促进各个文化的发展。
例如,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强调家庭观念和尊敬老人,在国外也受到了一定的欢迎。
这使得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尊重。
同样,当外来文化进入到一个地区时,也为当地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文明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明的融合与共存。
通过交流和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避免产生偏见和歧视。
例如,通过旅游和文化交流活动,人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习俗,进而消除误解和误解。
在国际关系中,文明交流也有助于解决文化冲突和推动和平发展。
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交流也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可以促进创新和发展。
当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和知识时,会产生新的思维和观念,这对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例如,全球化使得国际贸易的发展更加便捷,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从而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
此外,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交流也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不同文化的人们可以通过交流,将自己的文化产品引入其他地区,使得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
这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
例如,中国电影和音乐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这也推动了中国电影和音乐产业的飞速发展。
综上所述,文化多样性与文明交流在当今世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不仅为社会带来了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交流,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和谐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化与文明在日常生活中,在书报上,在网络上,我经常看到许多人说文化和文明,但我发现绝大多数人根本不清楚文化和文明的意思。
文化
文化的本意是文字化,因为文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使用长了,在文化中的文字就是广义的,泛指一切人造物。
所以,现代使用的文化是指一切人造物。
是与自然相对的东西。
所以,文化是相当丰富的。
是包罗万象的,有人就有文化。
有文化根本值不得自豪。
因为文化是中性词,但文化说明不了什么。
文化分类很多,有各种各样的分类。
我就不举例了,因为我说不完。
中国历来人口多,所以,文化就很丰富。
这根本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
文化是可以计度量衡的,是可以评价的,文明就是对文化的计度量衡,文明的文化就好,就值得自豪,就会被学习,就会传播,就会保留。
不文明的文化就差,就应该羞耻,就没有人愿意学习,就能传播,就会消失。
文明
文明是文化的计度量衡,是文化的进步程度。
字面意思是光明的文化,透明的文化,明确的文化。
既然是计度量衡,就应该有统一的标准,有比较。
文明肯定是有统一的标准的,人权就是标准,保护和发展人权的文化就是文明,侵犯和障碍人权的文化就是不文明。
没有比较就没有科学,所有的计度量衡都是比较的,所有的数字都是比较出来的,既都是相对的。
文明也一样,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比较就是文明的,因为原始社会的俘虏都是杀了的,或者是吃了的,而奴隶社会的俘虏就不杀了,这对人权是一种保护。
所以奴隶社会在当时是一种文明。
文化这么多,怎么比较呢?首先,能成为文明的文化必须是狭义文字的文化了。
因为只有真正的文字可以明确的规定,明确才能透明,透明才能光明。
其次,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制度文化。
所以,文明只能是写在法律文本上的制度。
比如,公有制与私有制比较,私有制就是文明的,因为私有制才是明确的,你的是你的,他的是他的,我的是我的,甚至在土地上都有明确的地界,在文明的国家,绝大多数土地之间有篱笆分开,谁的土地是明确的,争端就很少。
在自己的土地上就非常自由,非常安全,哪里的人们就是幸福的。
而公有制是不明确的,名义上是谁都有,实际上谁也没有,基本成为管理者的。
我国古代没有明确的所有制,理论上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可以推断为是公有制的。
而原始社会连制度都没有,文字也没有,更不要说所有制了。
所以,原始社会既不是公有制,也不是私有制。
就像男人既不生男孩,也不生女孩,讨论原始社会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就像讨论男人生女孩还是男孩一样。
政治制度有三大内容:1是官员如何产生?2是矛盾如何解决?3是财政如何收支?这三大内容是不是明确规定的?是不是透明执行的?是不是光明的(保护和发展人权的)?就可以比较文化是不是文明的了。
我国商建立的时候,是比许多文化文明的,但与同时期的希腊比较,文明程度又低了。
后面的很长时间,也可以算文明文化之一吧!但一个潜规则盛行的社会,是不可能成为最文明的,1492年世界体系产生后,中国就很难排在文明文化中了,我们不可能把所有文化都称为文明的,这就不是比较了。
就不是科学了。
比较就是两边至少要差不多,文明的与不文明的数量差不多。
一个绝大多数官员靠行贿产生,司法高度腐败和酷刑世界之最,财政更是糊涂账的社会,要评价为文明只有靠世界上绝大多数社会还没有明确的建立国家(既没有法律制度)。
小结
中国人不应该为了什么悠久的文化而盲目自豪了,更不要认为有文化就了不起,像余含
泪这类人,是有文化,人家用上千万字化了许多东西,但没有一点是文明的,因为没有一点文化是诚实的,明确的,透明的,光明的,孔朝鲜,张毛粉等都这样,他们的文化还不如没有文化。
所以,我们追求的应该是文明,而不是文化。
文化很简单,文明确不容易啊!希望我的同胞为了文明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