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产品栽植历史引用市志、县志相关内容、

合集下载

泗县县志相关内容

泗县县志相关内容

泗县县志相关内容序修志是鉴古烛今,有利治平,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大事。

历代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地方志书的编纂,把地方志看成是“资政”、“辅治”之书,即所谓“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

他们编纂地方志的目的在于“资治牧民”,是为其阶级统治服务的;今天,我们编纂社会主义新县志,目的也很明确,不是要“牧民”,而是要“利民”,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泗县历史上曾多次编纂志书,现存的有:《虹县志》清康熙十一年(1672)本,2卷4册,主修人知县龚起;《泗州志》,成书于康熙二十七年,16卷6册,主修人莫之翰;《泗虹合志》,19卷8册,光绪十四年(1888)成书,主修人知州方瑞兰,编纂江殿、许湘甲;《泗县志略》1册,民国24年(1934)石印本,专员兼县长鲁佩璋主修,王汾纂;《泗县考古录》1册,民国26年许鸿盘撰写的抄本;《泗县乡土志》1册,民国年间手抄本,撰稿人贺占鸿。

其中以《泗虹合志》为最好。

它是安徽省唯一的一部合志,也是全国少数合志中较好的一部,编纂颇有特色。

但仍不可避免地带有思想局限。

新编《泗县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实地反映泗县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编纂工作自始至终都充分重视志书的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有机结合,力争编成一部体例完备,资料翔实,文笔凝炼,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突出的新县志。

新编《泗县志》取平列分目体,以事标目,一志一章,记、志、传、图、表、录综合表述,相辅相成。

全书除序、凡例、概述、行政区划图、大事记外,共分33章。

第一章《地理》,包括自然地理、经济地理、行政区划沿革、古今灾异等。

第二至三十章,是志书的主体部分,对泗县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事业的发展脉络、兴衰状况,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建国前的简记,建国后的详述,特别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县委书记给县志写的序言

县委书记给县志写的序言

县委书记给县志写的序言续修《县志》序“郡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

一方历史变迁、政治沿革、山川地理、经济文化,常以志记之,以求贯通古今,明察兴替,鉴往知来。

县作为都京畿,帝师故里,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民风淳朴、文脉绵长,历来有编史修志的传统。

自明永乐迄今,五百余年间,曾九次编修县志,今存康熙、乾隆、光绪三种版本传世,是县珍贵的文化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续修县志,历经十年寒暑,完成了社会主义时期县第一部志书。

光阴荏苒,从当年筹划修志至今又是三十年过去了。

三十年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改革开放的锐气、科学发展的理念、求真务实的干劲,栉风沐雨,奋发图强,今日县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交通改善堪称空前,发展成果泽被百姓,往昔山乡小城旧貌换新颜,成为镶嵌在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30年春华秋实,30年沧桑巨变,凝结成这部志书,与其说是编者在记录历史,不如说是人民群众用智慧和汗水抒写了历史。

这是一部展示县三十年辉煌发展历程的成就展,重现了大地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这是一部记述开拓进取推动时代变迁的奋斗史,凝聚着全县干部群众挥洒激情干事创业的心血结晶;这是一部描绘儿女热爱生活、追求生活、创造生活的生动写照,激励着我们以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精神,继续谱写县美好未来的壮丽诗篇。

青山常入梦,锦绣总牵情。

对于曾经工作过三年的县,我始终怀有深挚的感情,县的干部群众以及那里的山川草木仍不时牵动我心。

续修《县志》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县志办一班人的辛勤付出,数易其稿,终于成书。

付梓出版之际,县志办的同志送来志稿一阅,并嘱余作序,展卷阅读,豪情满怀,为县的发展变化深感欣慰,对县的未来也更加充满信心。

遂不辞浅陋,欣然命笔,直抒胸臆,语短情长,真诚祝愿县的明天更加美好!是为序!县委书记二○一二年十月。

苎麻的种植技术

苎麻的种植技术
加工流程
包括晒麻、挑选、打包、运输等环节。晒麻时要注意避免阳 光直射,以免影响纤维品质;挑选时注意去除杂质和劣质纤 维;打包要紧密、规范,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包;选择合适 的运输方式,确保苎麻安全送达目的地。

05
适宜的地理环 境和气候条件
选择适合种植苎麻的地区 ,保证气候适宜、土壤肥 沃。
苎麻的种植历史与现状
种植历史
苎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汉代就已经开始人工种植。随着时间的推 移,其种植技术和应用领域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
种植现状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苎麻生产国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同 时,我国还培育了大量的优良品种,推动了苎麻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02
苎麻种植技术要点
苎麻的采收与加工方法
苎麻的采收方法包括手工采收和机械采收。手工采收时,需要将苎麻的叶片和枝条 去掉,只留下纤维;机械采收则使用专门的采棉机进行。
采收后的苎麻需要进行清洗和脱胶处理。清洗可以去除杂质和残留物,提高纤维质 量;脱胶则可以将纤维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分离,得到纯净的纤维。
加工后的苎麻纤维需要进行晾晒、打包和运输等环节,最终用于纺织或其他工业生 产。
苎麻田间的排水与灌溉
排水系统
在苎麻田周围修建完善的排水系统,以防止雨季积水对 苎麻生长造成影响。
灌溉系统
根据苎麻的生长需求和气候条件,修建灌溉系统以确保 苎麻生长所需的水分得到及时补充。
苎麻田间的施肥策略
底肥施用
在苎麻种植前,施用适量的底肥,如有机肥、复合肥 等,以满足苎麻生长初期的养分需求。
追肥管理
特点
苎麻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纤维质量好等特点,在纺织、造纸、医药等 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清代以来物产名称变化探析——以天津静海县志为例

清代以来物产名称变化探析——以天津静海县志为例

清代以来物产名称变化探析——以天津静海县志为例摘要:物产名称指对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的命名方式或称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物产名称也在不断变化。

地方志记载了丰富的物产信息,以地方志为依据考察某一地区物产名称的变化,可以对地方语言文化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本文从康熙和民国时期天津静海地区的地方志出发,通过梳理县志中所载的物产名词,分析静海地区物产名称自清代以来历时的演变状况,深入了解中国地方文化和语言的发展,以期为探索专名变化以及中国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变迁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地方志;物产名称;语言;文化;变化物产名称指地方志所载物产的正名。

[1]地方志是记录地域历史、文化和经济的重要文献资料,其中往往会对该地区物产情况进行详细描述,涉及物产的名称、用途、特点等信息,是研究物产名称变化的重要一手资料。

当前关于方志物产的研究角度多样,涉及农业、历史、文学、语言学等各个方面,从命名角度研究物产名称变化的成果较少。

通过对不同时期方志中物产名称变化的考察,可以发现其中的物产名称既有继承也有发展,既体现了地域特点,也表现出逐渐向科学性、规范性靠拢的趋势。

同时,由于地方志具有区域性、时代性和文化性等特征,从实证和地域的角度研究地方志中物产的名称,对深入了解地域语言及文化发展有一定意义。

天津静海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西连冀中,南临沧州,北接津京,素有“津南门户”之称。

本文以上海书店、巴蜀书社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中国地方志集成》中的《康熙静海县志》和《民国静海县志》为底本[2],研究静海地区物产记载及名称变化情况。

《康熙静海县志》共四卷,清阎甲胤修,马方伸纂,康熙十二年(1673年)成书,其中第四卷“土产”记载了静海的物产情况。

《民国静海县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共12集,白凤文修,高毓浵纂。

以十二地支为序,分为首部、土地部、人民部、政事部。

其中土地部卯集为物产志,记载了静海的物产情况。

娄东园林志

娄东园林志

娄东园林志1.田氏园田氏园,故镇海卫田千户筑,去太仓卫左穿一巷而东百步得隙地,累土石为丘,高寻丈余,广袤十之,太湖石数峰,亭馆桥洞毕具,大树十余章,一望美荫,池岸环垂柳,水亦渺弥。

田败,属大司马凌公,不复修治,大树亦几尽。

(按今园归杨氏,树乃郁茂,台榭亦颇修备。

)2.安氏园安氏园,僻州东北,前阻小溪,水右与阴皆田,可稻,农欢历历耳目。

左通一门入,除竹为径,数十步得一室,下踞桥之折南,北复为修径,藩其右以圃,种花木,中亭一,茅舍一,其北径尽,稍西为莲花池。

水亭据之,抵中门,则堂阁及庖厨在焉。

主人曰邦者,罢江右司训归,日课园丁溉植,花事独胜。

(按今园颇凉废,不复可游,然人犹呼为安家园。

)3.王氏园王氏园,元驭宗伯所治。

宅后东西可三百余尺,南北三之。

其阳为菜畦,畦尽修垣,窦而入,十余步,横隔大池,循桥得径,右方为亭,亭上覆明瓦为榭,亭前累石成小岛、盎沼。

有襄阳人者,能于石隙引机,作水戏。

左方池稍广,前后堂楹各具,种牡丹多至三百本,菊再倍,外复多名花果。

其最者,曰苹婆、曰麝香、红李、寿星桃。

(按今太常,颇修广台榭备。

昔无所谓菜畦者,疑尽当新筑牡丹、芍药,则艺东郊,菊亦不专植。

)4.杨氏日涉园杨氏日涉园,在太仓卫后西偏,故都督尚英所筑。

前棹楔,左亭,右榭,中凉堂,繇回廊则便房、奥室、后庖所在。

列太湖灵壁峰石,竹木蔬果以次植,今转售人,不称游地。

5.吴氏园吴氏园,在州南稍西。

太学云:翀宅后读书处,地不能五亩,繇左方入,一楼当之,前为方沼,沟于楼下,裁通后池,水启西窦,出得岩岭,上下亭榭,山阴有堂,堂右层楼,左浸平池中,曲桥度东沜,亭冠其阜,后植绿竹,以地限,不能有所骋目。

(按云翀,我友。

吴进士,继善祖,好读书,轻财急义,弇州称其赀倾州,邑乃末年强半,以善事费宜,子孙多贤哉。

)6.季氏园季氏园,观察公竹隅所治。

在南门外,度津桥,稍东,枕濠水有轩一,楼一,皆不甚宽广。

中大池若方境,中央构亭桥通之,轩四隅及右方一台,皆周艺牡丹,侧柏一株,尢奇秀。

村志篇目

村志篇目

《××村志》篇目(仅供参考)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专题第一章村庄隶属第一节位置面积第二节村名来历第三节村容村貌第四节隶属沿革第二章自然环境第一节地质地貌第二节气候物候第三节河流第四节土壤植被第五节自然灾害第六节自然资源第三章人口第一节人口构成第二节年龄构成第三节文化构成第四节人口控制(计划生育)第四章农业第一节农业土地使用制度(承包)第二节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村财务管理、村账乡管等)第三节产业结构调整(由单一种粮到多种经营)第四节粮食作物第五节经济作物第六节大棚蔬菜第七节农具肥料第八节耕作制度(套种)第九节林果第十节养殖第六章水利电力第一节河道整治(挖河修堤)第二节台田条田畦田第三节排水沟网第四节井水灌溉第五节引黄灌溉第七章工业第一节村办项目第二节个体企业第三节加工第四节屠宰第八章金融商业第一节解放前放贷、驴打滚债第二节解放后私人放贷、信贷员第三节个体商户(微商)第四节集体商业第五节集市第六节农贸市场第九章交通电信第一节公路第二节运输第三节信函(电话)第十章党政社团第一节中共村级组织第二节党员队伍第三节村政组织第四节群众团体第五节村民自治第六节农业合作(专业)社第十一章兵事治安第一节军事设施第二节参军参战第三节拥军优属第四节民兵第十二章教育卫生第一节私塾教育第二节幼儿教育第三节学校教育第四节成人教育第五节医疗机构第六节农村卫生第十三章文化体育第一节群众娱乐活动第二节体育活动第三节文化艺人第四节民间工艺第十四章姓氏宗族第一节姓氏第二节宗族第十五章村风民俗第一节衣食住行第二节婚丧嫁娶第三节节日习俗第十六章名优特产第一节土特产品第二节风味食品第三节工业产品第十七章精神文明建设第一节五好家庭第二节十佳文明户第十八章人物第一节人物传第二节人物简介第三节人物表附录:一、重要文献二、移民考三、家谱四、其他说明:一、从事物的发端开始写起,中间不断线,下线为2016年12月底。

二、详今略古,资料翔实,真实客观,语言准确、精炼。

曲阳县志

曲阳县志

曲阳县志概述曲阳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部。

总面积1072.2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85万亩。

1990年总人口48.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77万人,汉族47.99万人。

辖4个镇、14个乡、360个行政村,385个自然村。

县城曲阳镇北偏东距首都北京200公里,南偏西距省会石家庄70公里,东距京广铁路定州站26公里。

曲阳县为半山区,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

多年平均降水量571毫米,无霜期190天。

境内有4条河流。

径流量1.316亿立方米。

复杂的地貌使农村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西北山区约有160平方公里的片麻岩地带,适合枣树生长,当地居民多年从事枣树种植业。

现有枣树19万多棵,红枣最高年产量2000多万公斤,中部丘陵地带适合烤烟生长,近年来烤烟种植业发展很快,成为全省烤烟生产基地之一。

东南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耕地面积约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50%,为曲阳县种植业的摇篮,是重要的产粮区。

作物品种有小麦、玉米、薯类等,常年亩产250公斤以上。

大沙河流域,唐河故道适合梨树生长,千余年来梨树种植自东向西推移。

现有梨树约30万株,鸭梨最高年产近3000万公斤,为“天津鸭梨”、“河北鸭梨”生产地。

全县可利用草场30多万亩,年产鲜草1亿多公斤,使以毛驴为主的大牲畜饲养业发达。

现全县有毛驴4万多头,占保定地区各市县的首位,近年来肉牛饲养业发达,被省定为肉牛出口基地,全县有可养殖水面4000亩,为省商品鱼生产基地之一。

曲阳县矿产资源丰富,有大理石、煤炭、耐火土、石灰石等,大理石分布在县境南部西羊平、石门一带,矿床面积约70平方公里,总储量2.378亿立方米,品种有雪花白、汉白玉、金云母等。

煤炭分布在县境北部灵山盆地,矿床面积75平方公里,总储量1.5亿吨。

耐火土分布在灵山盆地东北部边缘地带,总储量196.35万吨。

石灰石分布在灵山盆地南北低山区及东口南东南部丘陵区,矿床面积107平方公里,总储量150亿立方米。

紫苏子的植物文化

紫苏子的植物文化
紫苏子的植物文化
紫苏的栽培历史和文化
紫苏原产中国,中国两千年前解释词意的专著《尔雅》中就有紫苏的记载。西汉扬雄《方言》(公元前1世纪)记有:“苏… …其小者谓之)。紫苏、花苏、板苏)等。
而西汉枚乘在其名赋《七发》中即开列了“鲤鱼片缀紫苏”等佳肴。李时珍说“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日做熟汤饮之”。紫苏子原名苏,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本草纲目》引苏颂说:"苏,紫苏也,处处有之,以背面皆紫者佳。
本草纲目还载:"今有一种花紫苏,其叶细齿密纽,如剪成之状,香色茎子并无异者,人称回回苏云"。
夏采茎叶,秋采子"。《本草纲目》载:"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茎方,其叶团而有尖,四围有巨齿,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苏,乃荏也。紫苏嫩时采叶。……八月开细紫花,成穗作房,如荆芥穗。九月半枯时收子,子细如芥子而色黄赤,亦可取油如荏油"。并载:"气味:辛,温,无毒。主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此记述与现今市场所售紫苏子的形态特征和功效相符。

话说史、志、鉴

话说史、志、鉴

话说史、志、鉴作者:李翔来源:《西部大开发》2009年第06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不少单位或地方政府机关都有编撰单位或行业、政府的地方史、志等工作,以记录其发展轨迹和有关史料,供后人研究。

这里就史、志、鉴的有关知识给读者做点介绍,以便更准确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遗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极为珍贵的一部分,就是流传至今的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

史、志、鉴的区别古人云:“治国读史,治郡读志,知事读鉴”。

史、志、鉴都是记述描写历史的书籍。

这也是三者的共同点,但是三者又有不同之处,史:是以探索与总结某区域或某行业历史发展规律为基本任务的著述。

志:是记载某行政区划范围内、某个领域内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的综合资料著述。

年鉴:是以编年资料的形式记述和反映某区域某行业发生于上年度的信息、事件,是逐年连续出版,属工具书类。

一次编纂几年的叫通鉴。

1编写方法形式不同。

史体,主要记述历史,一般以时间、事件、人物等线索,倾向于纵向的发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研究,探索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故论述是史书的主体。

志鉴体,寓褒贬于叙事之中。

有时也追溯过去,但主要的是记载现状,就是把事物横向分门别类地记载,只有记载而不论述。

2主体门类广狭不同。

史体是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中心轴线,记事集中,论述深入、系统,虽也有许多门类,却围绕着一个核心内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主线。

志鉴体重在资料收集,举凡一地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事无巨细,只要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发展变化的事物,各个门类,各种重要资料,都在记述范围之内,平列叙事,并无明显的特定轴心。

3内容详略不同。

一般说,史的范围较专、较约,志鉴的范围则较广、较博。

4成书方法不同。

史主要依据文献、调查研究或考古发掘论证过去,详古略今,论点集中,具有论述的特点。

志鉴则依靠调查采访,积累资料,详今略古,分门别类,各成体系。

因此,史可由一个或数人写成,如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等,而志鉴则须各行各业,兴师动众,有组织有领导,有经济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者和专业工作者共同来完成。

各地特色黑陶

各地特色黑陶

德州黑陶是中国黑陶的一种,古老的传统制陶技艺,因出土于山东省 德州市而得名。中国黑陶距今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德州黑陶德州陶器起 源于龙山文化。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汶口——龙山文化。古代先民崇拜 黑色,黑陶中的蛋壳陶为当时最高规制的祭祀用礼器。
德州黑陶(16张)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 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它是继彩陶之后, 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黑陶作为陶艺奇葩,有着古老 而悠久的历史,上可追溯到早在父系氏族著名的大汶口文化。距今约有四 五千年。
谢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雄县黑陶是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传统工艺品。中华黑陶工艺源于古老的 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已有七千多年的灿烂历史。后因青 铜器出现被取代而失传近四千余年。黑陶由原来人们的生活日用品,逐步 发展成古朴、庄重、优美、高稚的艺术品,成为古代宫廷和官宦贵族阶层 所珍爱的工艺品。
雄县黑陶 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雄县孤庄头村于1986年创办起黑陶 厂,在民间老艺人与中央工艺美院专家、书画名家的帮助下,充分利用当 地红胶土作原料,经过手工拉坯成型、晾晒、轧光、画线、雕花以及烧结 等多道工艺程序,制作成乌黑、银灰、紫靛等多种色泽的黑陶工艺品。
济阳黑陶是保留了传统龙山文化手工制作工艺的陶瓷。
济阳黑陶济阳黑陶更融汇了现代艺术创意,使用科学配方,运用独特 的压光工艺及雕刻艺术手法,既保持了古黑陶“黑、薄、光、细”的传统 风格,又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华,造型典雅、稳重、精美、别致, 无釉而乌黑发亮,突显高贵、典雅、古朴、神秘的特色。
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古老的中国制陶技艺,有黑如漆,声 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 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大汶口文化为最早,距今6000年左右。1928 年,中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现济南市章丘区)龙山 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 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黑陶按质地可分为三种: 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

编写“部门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编写“部门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编写“部门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者:莫岳云来源:《红广角》 2014年第7期省委部门专门史是记载省委相关部门的历史。

为搞好部门史的编篡工作,省委党史研究室举办“中共广东省委部门专门史编撰培训班”,足见省里高度重视。

在这里做个发言,除了介绍《广东统一战线史》一书的编写情况,还就编写“部门史”的问题谈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部门史应涵盖的主要内容第一,部门的历史沿革。

部门史要记载部门的名称及其变化,包括组织机构建立、撤销、分合、升降、更名等;记载部门的性质与组织体制,包括级别、主要职责、内设机构情况、隶属关系、运作机制,以及机构的变迁,还要介绍部门成立至今历任领导班子与人员构成等;介绍组织的主要职能,具体承担的工作;介绍部门的现状。

第二,部门的重要制度、重大决策与重要会议。

部门史要记载本部门制定的重要规章制度;记载本部门出台的文件,以及对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记载本部门召开的重要的会议,包括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主要议程、会议决议,以及会议对部门工作产生的重大影响;还有领导重要讲话的内容、重要观点,以及会后落实的情况;还要记载本部门对中央、省委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情况,对上级机关指示贯彻落实的情况;下级部门贯彻落实本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和收到的成效等。

第三,部门的重大事件与重要历史人物。

部门史要记载本部门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历史阶段所发生的主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包括重大决策及其执行情况;记载对本部门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包括相关领导、著名专家、英雄模范人物等。

第四,部门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贡献和经验教训。

部门史要记载本部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主要业绩,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尤其是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

部门史也好,地方史也好,修史的目的在于存史、资政、育人。

存史即作为党史、国史、地方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存留下来。

资政是总结经验教训,作为借鉴,为现实服务。

育人是通过修史教育和培养广大青少年。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部门史写成部门工作总结。

农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农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的影响前言二十五年前,就是新中国宣布要实现建国后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一年,我下了决心开始研究中国近古和近代人口的历史。

无疑义地人口是造成近代中国贫弱的最基本因素。

为研究明清人口,必须先搞清传统人口调查,一些基本术语的制度内涵的演变(例如明初担负无偿劳役十六至六十岁的“丁”,到了清初早已变成了纳税单位,与壮丁和人口已毫无关系),更必须从多类史料,尤其是北美各馆共有近四千种的地方志,去研究传统官方土地统计数字的性质,土地利用和粮食生产,各省区间大规模的移民运动,自然灾害,人为变乱,以及政治和制度上有关人口消长的一系列问题。

在这相当长时期的研究过程中,最有趣的问题之一,就是新大陆几种农作物引进的经过,四百余年间在我国传播的简况,和对我国土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的长期影响。

美洲作物传华的问题,我虽已用英文发表了研究的结果①,但英文写法偏重分析综合,比较简练,大量有趣的史料都未征译。

近年曾三访祖国,对祖国人口持续性的“爆炸”,使我非常关切,早有撰文讨论之志。

今承邀撰文,百忙之中,翻捡旧荚,勉为此文。

以为香港《大公报》寿,为关心祖国国计民生者参考,并为讨论中国人口问题奠定部分的历史基础。

此文讨论四种美洲作物——落花生、甘薯、玉蜀黍、马铃薯——的方式不尽相同。

前三者方志中记录较多,玉蜀黍尤甚,两三周内完全按时代和地区将所有已搜纪录尽行排列是决不可能的。

即使将二十余年前割记中的相关资料都征引出来也还是不免很大的漏洞。

由于海外的中国方志,连近十余年内香港、台湾影印的计算在内,也不过四千种左右,而国立北京图书馆就有七千种以上。

惟有希望退休之后能在北京补看三千余种前此未曾过目的方志以后,才敢试写“定稿”。

在这篇“未定稿”中,对前三种作物的传播仅作概括式的讨论,只详于俗名的列举。

马铃薯的资料较少,已搜集的传播记录将全部罗列,志书编者们的观察和案语也择要抄录,因为从这些方志编者的观察和案语中,我们最能了解当时土地、食粮、人口之间的矛盾。

中国山药种植发展历史

中国山药种植发展历史

中国山药种植发展历史及经济价值优势3.1我国山药种植发展历史3.1.1我国山药古代种植历史我国有约2800年的山药利用历史,各类医药经典和古籍中,记载的薯蓣其实就是山药,而不是其它食用类薯蓣。

山药的正式记载,最早出自古代先秦地理名志《山海经》(公元前770年~前256年):“景山,北望少泽,其草多署预。

”景山,指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境内的中条山高峰。

历史上,我国北方栽培的薯蓣,实际只有山药一种,而非其它薯蓣种植物(孙启善,2001)。

《图经本草》(公元1061年)记载:“今处处有之,春生苗,茎紫叶青,有三尖角,似牵牛更厚而光泽,夏开细白花,大类枣花,秋生实于叶间,状如铃,二月、八月采根山药;以‘北都、四明者最佳’。

”北都即今天山西省会太原,四明即今天浙江省四明山。

由此基本可以认为,太原是长山药的原产地,浙江四明山是圆山药的原产地(赵冰,2007)。

山药的食用,最早文献记载于《卫国志》:公元前734年,诸侯卫桓公以古怀庆府(今河南焦作地区)出产的山药向周王室进贡。

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战国或秦汉)将山药列为上品。

不过当时的山药可能是野生的,还未进入人工栽培阶段。

山药的人工栽培,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西晋的《南方草木状》(公元304年),之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公元533~544年)加以引用,但列于“非中国物产者”卷中,说明当时在今天的华北、西北地区还未有人工栽培。

唐末《四时纂要》(成书于唐末,或唐末至五代初),该书引用道士王旻的《山居要术》(成书于8世纪中期)中的“种署预法”,详细记载了山药用种薯切段栽培及制粉的过程。

由此可见,我国山药人工驯化栽培应该始于南方,隋唐之后北方开始有人工栽培。

同时也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山药人工栽培的国家,有约1700年的历史。

宋代以后,我国山药种植范围日趋广泛。

《图经本草》明确记载了山药种植地区:“近汴洛人种之极有息”。

之后,明代《农政全书》记载山药“今齐鲁之间尤多”,又记载山东、江南种薯法。

四川《南江县志》

四川《南江县志》

四川《南江县志》
陈士瑜
【期刊名称】《食药用菌》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造银耳法一、选树择细皮青桐树径寸许者,五年斫一次。

二、斫法于春
间视树叶初展如燕口时即斫下,连枝叶任意倒放,俟斧口起裂后,截成二尺许长之节。

【总页数】1页(P49-49)
【作者】陈士瑜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34
【相关文献】
1.捐出来的南江路——四川省南江县群众捐资修路纪实 [J], 张国伟
2.四川省巴中市副市长、南江县委书记刘凯:生态定位明确南江新布局 [J], ;
3.巴中市《南江县志》(1986-2000)评议会召开 [J],
4.南江,绿色天府林业建设的一朵大奇葩——四川省南江县林业建设成就掠影 [J], 任红成;郑德胜
5.互联网+新供销南江风景独好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供销社积极推进电子商务 [J], 林仲铭;任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县志序言范例

县志序言范例

县志序言范例篇一:县志序县志序(二)《**县志》(1989——2021)几经寒暑,即将付梓问世。

我作为编纂委员会主任,尤感欣慰,谨附浅见,是为序。

“逢盛世,速修志”。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川锦绣,人杰地灵,修志古风绵延不绝。

以明嘉靖年间修志为始,已刊印成册10余种,尽叙历史沿革之要略,追记先贤浩然之功绩,反映经济文化之盛衰,留下了极为弥足珍贵脸面的历史遗产。

最近一部志书,是*年出版的《**县志》,为全县建国以来第一部地志,重点记述1949年至1988年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

如今,时隔多年,全县面貌变化之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快,前所未有,再次修志势在必行。

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进行第二轮民政局修志。

“志为信史”。

第二轮修志,仍续前志体制,用“述、记、志、传、图、表、录”之体裁,取“篇、章、节”之架构,首为概述,次为大事记,后为专志,末为附录,凡*章、*篇、*节,130余万字。

全书以科学发展观为组织协调,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主线,运用应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事物规律,把握发展脉络,记述了新世纪前后共十三年十八年全县各行各业发生的巨大变化,既有宏观鸟瞰,一县概况,尽收眼底;又有微观透视,沧桑变化,了然志中。

一卷在手,犹如全县在胸,主政者,可以之为镜,观兴废盛衰,知是非得失,把握未来国际化方向;为民者,可以之为师,览家乡全貌,晓发展艰辛,珍惜今天喜结良缘,其“存史、教化、资治”的意义和内在价值不可估量,是近年来我县长期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

鉴古知今,继往开来。

修志之意,旨在告慰前人,激励当代,启迪后世,造福桑梓。

目前,县委、县政府正在举全县之力,建设**,培强**,力促减缓全县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诚望全县人民,继承先辈壮志,发扬拼搏精神,为全县发展尽心尽力,献计献策,力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共创宁羌州美好明天。

志书修撰工程浩繁,虽经各方共同努力,精雕细琢,但差错疏漏仍在所难免。

容县县志篇目

容县县志篇目

《容县县志(1990—2005)》参考目录设计人梁维贤序一序二凡例目录总述大事记卷一建置政区自然环境第一篇政区第一章建置第二章沿革第三章乡镇概况第二篇自然环境第一章地质地貌第二章气候水文第三章自然灾害第四章自然资源第三篇资源与环境管理第一章资源与环境问题第二章资源与环境保护卷二经济建设第一篇大农业第一章农业改革与管理第二章农业科技发展与应用第三章沙田柚土特产第四章粮食种植业第五章林业第六章水产畜牧业第二篇工业第一章工业体制改革与管理第二章五大支柱产业第三章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第三篇三名旅游业第一章三名第二章旅游业第四篇服务业第一章信息产业第二章金融保险第三章交通运输第四章商贸第五篇财政税务第一章财政第二章税务卷三社会事业第一篇著名侨乡第一章华侨概况第二章侨务工作第二篇人口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第一章人口第二章计划生育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第四章社会保障第三篇城乡建设第一章基础设施建设第二章城市建设与管理第三章走向新农村第四篇民政信访维稳第一章优抚安置第二章救灾救济第三章社会福利第四章扶贫开发第五章信访维稳第五篇教育第一章教育改革与管理第二章教育设施第三章教师队伍第四章教育成果第六篇卫生第一章卫生改革与管理第二章卫生设施第三章卫生队伍第四章疾病防控第七篇科技第一章科技活动第二章科技成果第八篇文体第一章文化改革与管理第二章文化建设第三章文化成果第四章体育建设第五章体育竞赛卷四政治建设第一篇中共容县委员会第一章自身建设第二章党代会第三章重要会议和决定第二篇容县人大常委会第一章自身建设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第三章重要会议和决定第三篇容县人民政府第一章自身建设第二章政绩纪要第四篇政协容县委员会第一章自身建设第二章参政议政第五篇民主党派第一章中国国民党委员会容县党支部第二章中国民主促进会容县党支部第三章中国致公党容县党支部第六篇社会团体第七篇军事第八篇公安司法卷五社会生活第一篇乡镇风情第一章名吃名产第二章逸闻趣事第三章特别习俗第二篇人物第三篇容县人的品质第四篇广东客与留守儿童第一章广东客第二章留守儿童第五篇宗教第一章三教并流第二章基督教天主教第六篇民俗第一章节庆第七篇新老交替第一章乡土记忆·第二章远去的符号。

明清怀庆地黄的种植与贸易

明清怀庆地黄的种植与贸易

明清怀庆地黄的种植与贸易朱绍祖【摘要】地黄是中药的常用药材,明代以前,地黄以陕西、江苏、安徽等地所产为地道.明清时期,地黄的道地产区发生重大转移,河南怀庆成为新的道地药材产区,享有“以一邑供天下”的美誉.这不仅得益于该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先进栽培技艺的应用,怀庆药商的贸易推广,以及地黄炮制工艺和品牌的创立.怀庆地黄获得时人的广泛认可,进一步推动了怀庆地黄种植和贸易的兴盛,增强了怀庆地黄的道地性和影响力.【期刊名称】《古今农业》【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7页(P60-66)【关键词】明清;怀庆;地黄;道地药材【作者】朱绍祖【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 300350【正文语种】中文怀庆,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禹贡称覃怀,汉代置河内郡,北魏置怀州,兼置河内郡。

至元代改属怀庆路,明清皆为怀庆府。

明代怀庆府辖有河内、济源、修武、武陟、孟县、温县六县,清代将原属开封府管辖之原武、阳武二县划归怀庆府,怀庆府遂辖有八县,今天大部分属于焦作市。

怀庆是“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的道地产区,目前学界对“四大怀药”多有论述,然而多数仅停留于简单的分析和介绍,尚缺乏深入的探究。

怀庆地黄是中药的常用药材,尤为“四大怀药”之出产大宗。

明清时期,不少医籍都将怀庆地黄列为新的道地产区。

本文拟围绕传统时期地黄的产地变化,对明清怀庆地黄的种植和贸易状况做进一步探讨,进而揭示道地药材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地黄的药用价值与产地变化地黄,本名芐,一名芑,又名地髓,为玄参科群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是多种方剂配伍和中成药的重要原料。

有关地黄的药用价值,至少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其药性和功效。

地黄最早是以“干地黄”的称呼,见诸《神农本草经》的记载,其曰:“干地黄,一名地髓,味甘,寒,无毒。

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

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

生者尤良。

久服轻身,不老。

生川泽。

地方志基本知识与资料采集要点

地方志基本知识与资料采集要点

地方志根本知识及资料采集要点流渡中学严庄坤一、地方志概念(什么是地方志)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载一定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社会各方面历史与现状资料性文献,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地方志作为地方资料聚集,成为各部门、各学科获取原始资料重要来源。

无论是追忆先贤,记述沿革、探寻风物,还是利用方志蕴藏珍贵资料开展科学研究,为现实效劳,地方志都具有不可替代价值。

二、地方志种类从行政区划角度看,现在主要是省志、市志、县志(包括旗志、盟志)三级志书,以及乡(镇)、村志。

三、地方志特征1、地域性。

这是地方志首要特征。

地方志自古以来都是特定地理区域为记载范围,即便是一些山水志、寺庙志、行业志、企业志也是以特定区域为记载范围。

2、资料性。

地方志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而经久不衰,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保存大量珍贵资料。

编纂地方志主要目是客观、详实地记录一个地方自然与社会开展变化状况,让人们通过对历史资料分析与研究,去探寻与发现事物规律性。

地方志资料主要来源于政府文献、馆藏档案、图书报刊、金石碑刻、实地采访、口碑调查、测绘勘探等方面,资料包罗万象、丰富详实。

3、广泛性。

地方志综合记载一个地方自然与社会开展变化根本面貌,其内容上自天文,下至地理,覆盖了各个行业、各个学科、各个部门,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著作不能替代。

4、时代性。

时代性主要是说地方志内容与形式具有时代烙印、时代特征、时代差异。

地方志都是特定时代产物,具有鲜明时代性。

地方志所以能够不断开展与存在,就在于它能够适应社会开展需要,不断变更其形式、充实其内容,以适应时代要求。

5、连续性。

地方志连续性表现为编纂工作连续性与内容、形式连续性。

编纂连续性是国家规定,历史上有五十年修一次,三十年修一次作法。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之所以生生不息,代代相因,绵延不绝,地方志功不可没。

地方志发挥了传承文明、延续传统、保存民族文化特有作用。

现在,国家规定每二十年修一次,这样可以保证对我国各项事业记载做到传承延续。

关于我国柑橘的种植历史记载

关于我国柑橘的种植历史记载

关于我国柑橘的种植历史记载
关于我国柑橘的种植历史记载
关于我国柑橘的种植历史记载
古籍《禹贡》记载4000年前的夏朝,中国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生产的柑橘,已列为贡税之物。

到了秦汉时代,柑橘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

《史记苏秦传》(西汉司马迁着)记载:;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橘柚之园。

说明楚地(湖北、湖南等地)的柑橘与齐地(山东等地)的鱼盐生产并重。

唐宋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柑橘产区域分布与中国现代柑桔分布范围大致相同。

宋代欧阳修等撰着的《新唐书.地理志》中列举了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及安徽、河南、江苏、陕西的南部,向朝廷纳贡柑橘。

唐代诗人岑参在诗中吟道,;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

唐代韦应物有诗云:;怜君卧病思新桔,试摘犹酸亦未黄。

明清时期,柑桔业已发展到商品生产时代。

清代着作《南丰风俗物户志》记载江西南丰等地,整个村庄;不事农功,专以桔为业。

《闽杂记》(清施鸿保着)记迷了福州城外,;广数十亩,皆种柑桔。

《岭南杂记》(清吴震方撰)记载:;广州可耕之地甚少,民多种柑桔以图利。

第1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产品栽植历史(引用《市志》、《县志》相关内容)、发展历程(规模变化、助农增收、获奖情况。

)、品质特色(与质控规范中独特自然生态环境、内在品质指标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等
范本:贡井龙都早香柚人文历史证明材料
(一)概述
贡井龙都早香柚产于自贡市贡井区,是自选自育、具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少有的特早熟柚类品种,因其早熟、果大、果皮金黄、香气浓郁等特点,2004年通过四川省品审委员会审定为果树新品种。

该产品品质上乘,中秋、国庆前成熟上市,成为市民应节、礼品佳果,深受消费者喜爱。

贡井区柚类栽植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即有零星种植。

贡井龙都早香柚选育地为建设镇,据《建设镇志》记载,1958年人民公社建果木林场播种民间收集的柚种子,1962年林场解散,果林废除,当地社员挖回柚苗在自留地栽植,存活两株。

1970年挂果,其中一株结出的果实清香可口。

七十年代末,该柚子名气渐长,由于出自幺塘村,成熟早、清香味浓郁持久,当地人称为“幺塘早香柚”。

八十年代初,农户用高压繁殖苗木在房前屋后种植,虽然管理粗放,仍结果累累,品质佳。

1986年,乡干部王德超在《自贡日报》上发表一篇短讯:“幺塘村6队有根柚子树,今年挂果上百,最重柚子可达5、6斤,预测收入可达400元”,这一报道引起区
农林局技术人员的注意,并将该树柚果送往市优质果品评选会,获优质果品奖。

1987年,区林果站、市经作站开始用母树穗条嫁接、高压繁殖,开始了幺塘早香柚选育工作。

1988-1992年,市级专家组对幺塘早香柚母树和子代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鉴定,证明其优变性状遗传性稳定,基本认定
“幺塘早香柚”是柚特早熟优变单株。

1992年9月,果实和鉴定结果送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和四川省农牧厅经作处专家组鉴定,一致认为该柚是特早熟、果大、外观美、商品性好、香气浓郁、汁胞细嫩化渣、基本无核、内质优良的特早熟优变单株,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开发利用价值,并建议命名为“龙都早香柚”,作为名特优果品有计划地开发。

1993年10月,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组成的专家组,对龙都早香柚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进行论证,认为项目可行,建议重点扶持,组织实施。

1993-1999年,在全区各乡镇、市内其它区县及省内柑桔主产地市建立生产试验园(片),开展品种比较和区域适应性试验、鉴定和示范应用,同步开展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早结、优质、丰产、省力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并重点在建设镇、荣边镇和大山铺镇进行规模化商品生产示范。

1996年10月,由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专家组成的鉴定组一致认为龙都早香柚在四川具有特早熟优势,是一个优良的特早熟柚类新株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建议进一步完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有计划地进行开发。

同时,权威专业机构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也进行品种检测、检验、评审,结果为:检测品质合格予以登记,并经检验评审,品质优良,认定为优质果品。

1996年11月,在全国第四次柚类科研生产协作大会上,正式将
“么塘早香柚”定名为“龙都早香柚”,并荣获全国优质柚金杯奖。

《无公害食品龙都早香柚》(Q/62073384-6.1)、《无公害农产品龙都早香柚生产技术规程》(DB510300/T7)、《无公害食品龙都早香柚》(DB510303/T1)分别于2001年、2004年和2008年发布实施;2004年,龙都早香柚通过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和无公害产品认证。

贡井龙都早香柚具有早熟、色泽金黄、香气浓郁、余香持久的特点,是四川省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果树品种和自贡市唯一一个通过省品种审定的地方水果品种。

1998年“龙都牌”龙都早香柚通过国家商标局注册并启用。

1997年在全国早熟柚类评比中获金杯奖,1998年在全国第五次柚类评比中获金杯奖,1999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农业部部优产品),2002年获四川-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优产品称号,2007年获第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金奖,2008-2009年获第九届、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深受群众喜爱展品奖,2010年获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畅销产品奖。

2008年-2009年,龙都早香柚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分别获贡井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自贡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贡井龙都早香柚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强,综合性状优,特别是在早熟柚类市场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发展前景。

2001年成立贡井区建设镇龙都早香柚产销协会,2006年成立贡井区建设龙都早香柚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先后多次被评为
“自贡市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07年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自贡市二十强”、“自贡市2009年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单位”。

通过公司、合作社和协会的市场营销,产品进入大中城市并与一些地区建立产销关系,2003年首次实现外销国外市场(马来西亚)。

在原产发源地建设镇建有香柚观光采摘园和农家乐,从2008年起,每年中秋、国庆期间政府举办香柚节和擂台赛,打造香柚文化,现已成为自贡市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

2012年,全市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00亩,其中贡井区13000余亩。

2008年建设镇被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四川省龙都早香柚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2009年建设镇列为农业部龙都早香柚标准园(创建)。

贡井龙都早香柚已成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未来将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图片及引用资料等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