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高中词类活用整理
词类活用孔雀东南飞(一)名词作状语1.孔雀东南..飞(东南,朝东南、向东南)2.鸡鸣..入机织(鸡鸣,在鸡鸣时)3.昼夜..勤作息(昼夜,从早到晚)4.理.实如兄言(理,按道理)5.明日..来迎汝(明日,在明天)6.手巾..掩口啼(手巾,用手巾)7.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地)8.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朝,在早上;晚,在晚上)(二)名词作动词1.五里..一徘徊(五里,飞五里)2.头上玳瑁光.(光,发光)3.仕.宦于台阁(仕,任官)(三)动词作名词1.留待作遗施..(遗施之物,赠送的东西、纪念品)(四)形容词作动词1.千万不复全.(全,保全)(五)使动用法1.及时相遣归.(归,使……回去)2.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3.以此下.心意(下,使……委屈)(六)意动用法1.戒.之慎勿忘(戒,以……为警戒)《赤壁赋》(1) 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 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 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兰亭集序》【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况修短..随化寿命长寿命短死生亦大.矣大事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3、名词作动词①映.带.左右环绕②一觞.一咏喝酒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6、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阿房宫赋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用作动词1、辇来于秦 (乘坐辇车)2、朝歌夜弦 (奏乐)3、鼎铛玉石 (把鼎当做;把玉当做)4、金块珠砾 (把金当做;把珠当做)5、楚人一炬 (火把)6、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二)名词用作状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着辇车)(三)数词用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四)动词作名词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龙)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五)名词意动用法。
词类活用
(3)表示处所、趋向,译为“在……”“从……”。如: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赤壁之战》) “水陆”是名词作状语,译为“从水上和陆上”。 (4)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译为“像对待……那 样”“把……当作……”。如: ① 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兄”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像对待哥哥那样”。 ② 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隶”是名词作状语,译为“把……当作奴仆”。 (5)表示行为的根据,译为“按„„”如: 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 “法”是名词作状语,译为“按秦朝的法律”。
规律二:谓语应由动词来承担,如果 谓语的位置上是名词,那么这些名词 要作动词
小结:
一、名词的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 普通名词作状语。 2. 方位名词作状语, 3. 时间名词作状语 (二)名词用作动词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四)名词的意动用法
二、动词的活用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是动词用作名词,分别译为 “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一)动词用作名词, 规律三:主语和宾语,一般应由名词或代 词及其短语充当,如果在主语和宾语的位 置,出现动词,则这动词要活用为名词
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归”是使动用法,“归之”译为“让他回 国”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可用“使(让) +宾+动”的形式来对译。
如:火尚足以明也 “明”用作动词,译为“照明”。 3. 用一个动补式短语来对译。 原有的形容词充当补语,在它前 面加上一个适当的动词。
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 “昂”是使动用法,译为“抬高”。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 容词所表示的性状,一般可用“使+宾+ 形”的形式对译。
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详解:名词作状语
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详解:名词作状语
一、名词作状语
1、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论语〉十则》
2、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论语〉十则》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隆中对》
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
外:名词作状语,对外。
内:名词作状语,对内。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6、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小石潭记》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醉翁亭记》
9、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
《醉翁亭记》
10、东临碣石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观沧海》
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愚公移
山》
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名词作状语,用船。
《黔之驴》
14、北饮大泽北:名词作状语,到北方去。
《夸父逐日》
15、道渴而死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夸父逐日》
16、孔子东游东:名词作状语,往东方。
《两小儿辩日》
17、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
18、复前行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桃花源记》。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是词类活用中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一种语法现象。
名词作状语,简称名作状。
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
常见类型1、表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
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析: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练:“项伯乃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2、表态度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如: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析:我得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练:“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3、表工具、方式(依据)。
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如: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析: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2、“失期,法当斩”,其中的“法当斩”可译为“按照法律判斩首之罪”。
4、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
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其中的“廷叱之”可译为“在朝堂上呵斥他”。
5、表动作趋向可译为“向(往)……”。
例如: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中的方位名词前也可加介词“于”,如“南取”可理解为“向南取”。
一.要看谓词与其前面的名词的意义关系。
名词和谓词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就是主谓结构;若是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的关系,就是名词作状语。
如:“吾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中的“父事丞相”,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意思就是“父亲侍奉丞相”,这显然与原来的句意不同。
应该理解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像对待父亲一样地侍奉丞相”。
所以,这里的“父”就是名词作状语,而不是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二.要看能否在名词前加介词或“像......一样”组成介词结构或比况结构。
因为,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介词结构都不能作主语,这是无可置疑的。
文言文名词的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词类活用教师版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名词的词类活用具体而言,它包括:1. 名词作状语。
2. 名词作动词。
3. 名词意动用法。
4. 名词使动用法。
教学内容:一. 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中“犬”,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犬一样”。
名词作状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比喻性的,可译为“像……一样”。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像北斗七星那样地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地弯曲,或隐或现,隐约或见。
②(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项伯)常常用身子像鸟的翅膀那样遮蔽沛公。
(2)表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把……当作……来怎么样”,“像对待……那样如何”。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您替我把他叫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他。
③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国大将田忌很赞赏孙膑,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3)表动作使用的工具、处所、方式等。
翻译时可补出适当的介词或动词。
①箕畚运于渤之尾。
(《愚公移山》)—用箕畚将泥土运到渤海边上。
②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中山狼传》)—狼快快走开,如果不走,就用手杖打死你。
③两峰秀色,俱可手揽。
(《游黄山记》)—两座山峰秀丽的景色,都可以用手接过来。
以上例句都是表示动作为所使用的工具,翻译时可在作状语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或“拿”,使之变成一个介词结构。
④草行露宿。
(《〈指南录〉后序》)—在草丛中赶路,在露天里住宿。
⑤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鸿门宴》)—沛公已经离去,从小路回到军营中。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用丹 谓 下砂视 其语辙 , 登 轼 而 望 之 。
向谓 下杂 然语而 前 陈 者 , 太 守 宴 也 。
在前 谓 面语
上使外将兵
在外 谓 箕 畚边运 于语渤 海 之 尾
用箕畚谓 其 岸 势语 犬 牙 差 互
像狗的牙齿一谓样 语
课堂小结
像… …词作 状语
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课堂小《结夸父逐日》
16、中军置酒饮归客 中军:在中军帐里。《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京》
17、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
样。 《狼》
18、复前行
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桃花源记》
19、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 《核舟记》
20、空谷传响
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
的山谷里。《三峡》
初中语文知识点精讲课程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情境导入
其 一 (狼) 犬 坐 于 前 。
定主
谓 补语
语语
语 “像狗一样
省
”,修饰谓
略 主语
名词 语“坐”。
谓
起修饰
语
或限制
作用
知识讲解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在文言文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名词 放在动词的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 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饰作用,从而 充当了谓语的状语。
。 《醉翁亭记》
10、东临碣石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观沧海》
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
13、四面竹树环合
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
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的小例子
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如: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例②③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
18、下临无地(方位名词“下”,作动词“临”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下,往下)《滕王阁序》
19、士大夫之族,……则群聚而笑之(名词“群”作动词“聚”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情态:成群)《师说》
20、辇来于秦(名词“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来"所用的工具:用车子,乘车)《阿房宫赋》
21、一夫夜呼(名词“夜”作“呼”的状语,表示时间:在夜间)《伶官传序》
名词作状语,简称名作状。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
举例
1、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朝”“夕",分别充当动词谓语“济"“设”的状语,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烛之武退秦师》
1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名词“夜”充当“驰”“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当夜,当晚)《鸿门宴》
13、日夜望将军至(时间名词“日”“夜”充当动词“望”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每夜)《鸿门宴》
14、吾得兄事之(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像对待兄长那样)《鸿门宴》
25、内外多置小门/使不上漏/雨泽下注/东犬西吠/前辟四窗(方位名词作状语)《项脊轩志》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词类活用所谓活用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
七、意动用法 主语对于动词的宾语含有认 为……怎么样 翻译:
以……为…… 认为……是…… 把……当做……
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吾妻之美我者 3、渔人甚异之 4、如鸣佩环,心乐之 5、不耻下问 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木兰诗》) 3、表动作趋向 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向(往)……”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名词作状语类型 4、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 解释时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
5、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 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解释时在时间名词 加上一个“每”字 ②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6、表动作进行方式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一、名词作状语
1、狐鸣呼曰 2、学而时习之 3、石青糁之 4、空谷传响 5、斗折蛇行 6、其岸势犬牙差互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9、山行六七里 10、东临碣石 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4、手自笔录 15、其一犬坐于前
16、复前行
二、名词作动词
当名词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就 可能活用为动词了。
1、鞭数十,驱之别院 2、不能名其一处也 3、策之不以其道 4、有仙则名 5、腰白玉之环 6、一狼洞其中 7、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8、以光先帝遗德 9、名之者谁 10、故自号曰醉翁也
高考语文古诗词的词类活用汇总
高考语文古诗词的词类活用汇总词类活用6大类型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4、数词活用为动词。
5、名词用作状语。
6、形容词作名词。
一、名词作状语与文言散文一样,古诗词中的名词作状语,就是将名词放在谓语中心语动词的前面,让它修饰、限制后面的中心语动词。
依据状语的语法性能,处在状语位置上的名词,其实已变成了副词,因此名词作状语亦称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表示各种形态。
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杜甫《石壕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例中句是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意思为“向南”;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意思为“在夜里”;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在古诗词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知道,古诗词是以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意蕴,协调优美动人的韵律和节奏,以达到精警传神,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的。
把名词放在特殊的条件下,使之活用为动词,正是使古诗词语言灵动、精彩、传神的有效途径。
在鉴赏活动中,我们必须抓住这些“特殊的条件”,才能准确理解并解释这些活用的词语。
例: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雨”,读作yu,破音异读。
依据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欲”,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活用条件,“雨”字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客”,原意是名词“宾客”,此与“京华”构成了动补关系,活用为动词“客居”。
三、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按其语法性能是不能带宾语的。
但是如果它处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带上了宾语,与宾语构成了动宾关系;或者后有补语,并与补语构成了动补关系;或者与前面的主语构成了主谓关系,则此形容词即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啼泪满衣裳。
部编版九级语文(阅读考点精讲)优秀PPT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秋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阅读考点精 讲)课 件文言 文词类 活用之 名词作 状语 秋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阅读考点精 讲)课 件文言 文词类 活用之 名词作 状语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用丹砂 谓语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向下 谓语
上使外将兵
在外边 谓语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箕畚 谓 语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在前面 谓语
其岸势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一样 谓语
秋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阅读考点精 讲)课 件文言 文词类 活用之 名词作 状语
秋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阅读考点精 讲)课 件文言 文词类 活用之 名词作 状语
像北斗星一样, 像蛇一样。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谓语
谓语
像狐狸一样。
狐鸣呼曰
谓语
表示动作
行为的特征、 状态,常译为 “像……一 样”。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向东 谓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西南 谓语
表示动作行为 的趋向,方位 词充当,常译 为“向 (往)……”。
未至,道渴而死。
在路上 谓语
秋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阅读考点精 讲)课 件文言 文词类 活用之 名词作 状语
失期,法皆斩。
按法律 谓语
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用苫草 谓语
表示动作行为 的工具、依据, 常译为“用 (按)……”。
秋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阅读考点精 讲)课 件文言 文词类 活用之 名词作 状语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
主语
像… … 一样
名词作状语
工具依据
用(按) ……
秋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阅读考点精 讲)课 件文言 文词类 活用之 名词作 状语
高三必修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
古代汉语中时间名词可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作状语。
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一、表示方位或处所
1、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廉颇蔺相如传》)前,上前。
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第一册《勾践灭吴》)庙,在庙堂上。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上,向上;下,向下。
4、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臾之地,北收要害之都。
(《过秦论》)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5、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传》)
廷,在朝廷上。
二、表示工具或依据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席,用席子。
2、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
(《廉颇蔺相如传》)
间,从小路。
三、表示比喻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云,像云一样。
2、雄洲雾列,俊采星驰。
(《滕王阁序》)
雾,像雾一样;星,像星一样。
3、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翼,像翅膀一样。
四、表示对人的态度
1、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隶,像奴隶一样。
普通名词作状语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一致,但意思完全不同。
判断一个名词是做状语还是主语,一般来说要看这个名词前是否还另有主语,若另有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做状语,否则就是主语。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的词或活用的词、活用类型以及活用后的意义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2、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5、先生不羞,乃有意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6、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论语.微子》7、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孟子·滕文公上》8、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论语·子路》9、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10、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11、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12、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触龙说赵太后》1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14、以叔隗(wěi)妻赵衰,生盾。
15、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16、其一犬坐于前。
17、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18、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19、家人车载欲往就医。
20、春风又绿江南岸。
21、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22、取其地,足以广国。
23、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
24、未至,道渴而死。
25、田单乃起,引还,东向坐,师事之。
26、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2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8、余音嫋嫋,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29、齐桓公妻之,甚善焉。
30、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31、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32、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33、时广年七十,上老之。
34、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词类的活用
词类的活用在古代汉语里,一般说来,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各有其分工。
名词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一般作谓语;形容词一般作定语、谓语、状语(如“赵太后新.用事”,“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这种情况,在古今一般是相同的。
但是,在上古汉语(先秦散文)里,词类活用的现象很多,比如:名词可以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词类活用的主要几种情况:(一)、名词作动词古汉语中,名词用作动词的现象相当普遍。
例如:(举例不限于先秦散文)从左右,皆肘.之。
《左传成公二年》(肘,本义为“胳膊肘”,此处指“用肘推”)沛公欲王.关中。
《史记•项羽本纪》(王,本义是“大王”,此处指“称王”。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左传僖公三十年》(军,本义是“军队”,这里指“进军”)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齐策四》(衣冠,本义是“衣、帽”,这里指“穿衣戴帽”)左右欲刃.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刃,原义是“锋利的刀口”,这里指“用刀杀”)秦师遂东.。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东,本义为“东方”,这里指“向东进军”)一般说来,代词前面的名词多用作动词(“肘之”),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还有一种辨认方法,比如说,肯定了宾语以后,就会知道宾语前面的名词用作动词(“军氾南”,“王关中”)。
作业:找出下列句子中名词用作动词的词,并解释。
1、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2、驴不胜怒,蹄之。
3、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4、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5、曹子手剑而从之。
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8、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9、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课堂小结
13、四面竹树环合 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 《小石潭记》 14、北饮大泽 北:名词作状语,到北方去。 《夸父逐日》 15、道渴而死 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夸父逐日》 16、中军置酒饮归客 中军:在中军帐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 18、复前行 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桃花源记》 19、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核舟记》 20、空谷传响 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三峡》 21、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玉城:名词作状语,像玉城一样。 雪岭:名词作状语,像雪岭一样。《观潮》 22、手自笔录 手:名词作状语,亲手。笔:用笔。《送东阳马生序》 2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伤仲永》 24、夜篝火,狐鸣呼曰 篝:名词作状语,用篝罩。 《陈涉世家》
按法律
谓语
表示动作行为 的工具、依据, 常译为“用 (按)……”。
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用苫草 谓语
知识讲解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
主语 像对待宾 客那样 宾语
表示主语对宾 语所持的态度, 常译为“像对 待……那样” 或“当作…… 一样”。
实战演练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2分钟
找出下列句中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并解释这个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初中语文知识点精讲课程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情境导入
其 一 (狼)
定语
犬
坐
谓语
于
前。
主 语
省 略
补语
“像狗一样”, 修饰谓语“坐”。
主语
名词
起修饰或 限制作用
谓语
知识讲解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作者:林跃奇来源:《作文周刊(高中·人教版)》2010年第14期名词作状语是词类活用中最常见也最复杂的一种语法现象。
一般来说,名词在现代汉语中放在动词前作主语,或放在动词后作宾语,而状语一般由形容词、副词来充当。
但在文言文某些特殊语境中,名词放在动词前,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修饰限制作用,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状语。
名词作状语,其名词属性已经活用为其他词性,即在特殊语境下名词具备了作为状语的形容词和副词的语法功能和属性,充当了谓语的状语。
因此名词作状语就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或副词。
名词作状语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普通名词作状语1.表示比喻。
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这一句中的“云、响、景”,名词作状语,译为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2.表示行动者的身份或对待人的方式(态度),译为用对待……的方式。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这一句中的“兄”,在这里作“事”的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译为用招待兄长的方式。
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依据、手段。
如: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这一句中的“箕畚”修饰“运”,表示工具,译为用……。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
译为在……,从……,向……,到……。
如: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这一句中的“水陆”,意思为从水路和陆路。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已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
学生需注意以下几点:1.古代汉语时间名词用作状语,用连词“而”或“以”把它和谓语中心词相连接。
这是现代汉语中所没有的。
如:朝而往,暮而归。
这一句中的“朝、暮”,意思为在早上、在晚上。
2.日、月、年作状语。
(1)表示每一。
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这一句中的“岁”,意思为每年;“月”,意思为每月。
(2)表示渐进。
如: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状语3.形容词作动词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5.使动用法6.意动用法7.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有:(一)名词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后有宾语或补语。
“朝服衣冠”服,穿戴“沛公军霸上”,军,驻军2.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二月草已芽”,发芽“三岁贯汝,莫我肯德”,德,感激3.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蹄而杀之”,用脚踢“项王复引兵而东”,向东进发“男耕而食,女织而衣”,穿衣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
“面山而居”,面对着“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吹拂,滋润5.句子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名词作动词的译法是:(1)动+名,如驻军 (2)介+名+动,用蹄踢 (3)换成动词,如德,感激一狼洞其中(《狼》) 洞:“打洞”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目:用眼睛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福:赐福,保佑(二) 名词作状语,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像人一样“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犬:像狗一样地坐。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用对待客人的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依据。
译为“用……”,“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
4.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译为“按照……”“予分当引决”,按照道理“其势必不敢留君”,按照那情势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
第一节 词类活用之名词用作状语
二、名词用作状语(一)普通名词用作状语1、表示比喻表示比喻的名词状语译作:像名词状语一样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聊斋·狼)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有狼当道,儿立而啼。
(中山狼传)(王生)兽伏而出。
(聊斋志异·画皮)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世说新语·识鉴)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成语如:土崩瓦解、龙飞凤舞、狼吞虎咽、星罗棋布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名词状语经常是表示主语对待宾语的态度,即主语把宾语所指称的人或物当作名词状语所指称的人或物来对待。
译作:像对待名词状语一样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
(孟子·万章下)彼秦者……虏使其民。
(战国策·赵策)范雎……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史记·刺客列传)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译作:介词+名词状语(王生)蹑足而窗窥之。
(聊斋志异·画皮)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木兰辞)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
(汉书·高帝纪)出邑门,道飞其鹄。
(史记·滑稽列传)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卒廷见相如,礼毕而归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表示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依据、原因等译作:介词+名词状语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史记·魏公子列传)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史记·魏公子列传)(张)苍任人为中侯,大为奸利;上以之让苍,苍遂病免。
四人者年老矣,……义不为汉臣。
(史记·留侯世家)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词类活用之一般名词作状语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词类活用之一般名词作状语词类活用知识点总结
一般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