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

合集下载

景德镇一中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景德镇一中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景德镇一中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命题人施茂璋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屯溪一中2024——2024学年高三10月份语文月考测试卷1、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II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选择题正确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工整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

第一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

“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

孔子论“仁”,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忠恕”。

“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

“忠恕”是仁的详细化。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

论“仁”的同时,孔子也说“义”。

“义”即“宜”。

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义”。

而“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承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孔子主见复原周代礼乐,同时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强调“礼”应根植于“仁”。

孔子讲“礼”时轻其仪重其内的看法,为后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定了基调。

“智”,即聪慧、有才智。

孔子所言之“智”,并非一般所说的小聪慧,而是一种道德境界。

孟子更是明确地将“智”与“仁”“义”“礼”相提并用,作为君子的“四德”之一。

“信”,则是指诚恳守约、言行一样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论及。

到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将这五者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道。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阳一中202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方云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包括文学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的崭新历史坐标。

对于文学来说,如何认识新时代之“新”的丰富内涵,如何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的辩证关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理论课题。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深刻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

刘勰的《文心雕龙》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提出了文学与时俱进的特点。

文学既存在于“时代”的变量中,也必存在于“民族文化”的常量中。

对我们来说,这个常量就是“中国”。

不能把握住时代的变量,文学就会在日新月异的新经验面前惊慌失措、孤芳自赏而故步自封,为时代所淘汰;不能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常量,文学就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方寸大乱、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丢失了来路和根据地。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新生活、新技术和新矛盾正在打破原有的文学想象。

越来越多的人们,乐于寻找新的文学观念装置,来显影新时代的文学之魂。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趋时以应新变之余,也要守望来路以寻民族文化之根。

对于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来说,“中国”不仅是当下的,也是历史的;不仅是变动不居的,也是具有坚韧根性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巨浪召唤定海神针。

让我们在时代之巨变中始终成为我们的正是“中国”这一份精神共同体的认同。

只有不断将新时代中国故事编织进并充实于“中国”浩浩荡荡的精神河流中,才能更有效地“以中国为方法”,在中国的特殊性和历史性中诠释“新时代”的独特风采。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历史地呈现中国的丰富和纵深。

历史地呈现“新时代”,意味着要在文化和时间的连续性上表现流变;历史地表现中国,则意味着既要站在“新时代”观照历史,又要引几千年中国文化河流以灌溉“新时代”的精神园地,使“历史”成为照亮新时代的重要精神资源。

2019届山东省济钢高中高三12月份月考试题语文试卷

2019届山东省济钢高中高三12月份月考试题语文试卷

2019届山东省济钢高中高三12月份月考试题语文试卷语文月考试卷2018.12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小题,共9分。

宋代的文化艺术比较兴盛,尤其是绘画艺术,在封建社会里也是一个高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绘画高手和大量精品力作。

其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极大特点的、不可多得的绘画长卷。

张择端是山东诸城人,在北宋画院供职。

他的作品没有那种士大夫气,而多取材于民间生活。

《清明上河图》以汴梁为中心,描绘市民生活,社会经济状况,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形象史料。

这幅画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尤其是他以大量的笔墨、篇幅,描绘了数以百计的民众,表现其生活与生产劳动的场面。

这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是不多见的,也是作者的可贵之处。

展开这幅长卷,犹如步入八个世纪之前的繁华都市。

画家以精细的手笔和入微的生活观察,刻画每一位人物、道具。

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

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丝不苟。

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严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

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再看城郊,树木苍苍,古河交纵,新枝吐绿,生机盎然。

而整个都市街景,社会活动,繁而不乱,多而有序,并有疏密的节奏变化,反映出画家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据解放后对开封宋城的部分遗迹发掘考证,画中的许多地方,如虹桥、鼓楼、中心街道等,都是互有对证、表现准确的。

尽管对“清明”的概念(是时令还是街坊地名等问题)还时有争论,但作品所蕴涵的巨大信息量是无可置疑的,也是在古代绘画中不多见的。

(晨鸟)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晨鸟)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 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二模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1.按题目要求填空。

(1) _____,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2)“家住吴门, _____”出自北宋词人 _____的《苏幕遮·燎沉香》。

(3)《琵琶行》中,描写乐曲奏完后众人依然沉浸其中的场景的两句是“ _____, _____”。

(4).【答案】(1).(1)结庐在人境(2).(2)久作长安旅(3).周邦彦(3)东船西舫悄无言(5).唯见江心秋月白2.下列选项中,用语恰当的一项是A.小丁听了同学对自己阅读疑惑的解答,评价说“昭然若揭,深刻透辟”。

B.小李外出旅游开阔了视野,赞叹大自然的美景“造化万千,巧夺天工”。

C.小王为一本科幻小说写推荐语,把“炙手可热,畅销不衰”作为宣传点。

D.小赵分析月考作文失分原因后,告诫自己不可“生编硬造,贻笑大方”。

【答案】 D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作为,曲艺是,更是的“自律的艺术”,始终。

①方言艺术和地方特色艺术②有着整套自觉遵循的演观规则③乡土中国口传文化的一个枝蔓④在雅俗之间游弋A. ①③②④B. ③①②④C. 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答案】 A二、阅读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杜尚的质疑⑴1917 年,纽约正在酝酿一个大型独立艺术展。

法国艺术家杜尚把一件从器皿店购得的陶瓷小便池送到展会。

这件被命名为《泉》的作品,是作者刻意寻来的批量生产且“从任何审美角度来说都没有吸引力的东西”。

它的到来掀起了一场艺术风暴。

⑵在传统观念中,艺术是独特的,应该看上去是美的。

杜尚用自己的行动对习惯性的看法提出了质疑。

自此以后,艺术并不只是追求表现崇高的美、和谐的美,现代艺术打破了古典艺术的壁垒,拓展到了诸如荒诞、颓废、反讽、神秘等范畴。

⑶那么,从现代美学的视野来透视,究竟该如何看待艺术呢?美学上对艺术的讨论,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艺术是一个总体性的种概念,其中还包含一些具体的属概念,比如艺术品、艺术家、欣赏者等。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其次次月考试题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Ⅰ卷一、(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1~2题。

那位看管敦煌莫高富的道士总是惊惶.担心,认为自己做了错事。

那些洋人一次一次地来,说着不着.边际的大话,在拱手作.揖间,用看似正值的理由把经卷运走了,__________,确定会露.马脚,出大乱子。

他把祖宗的家产给卖了,觉得自己是________子孙,壁画上那些普度众生的菩萨也在始终盯着他。

他确定报官,就算被朝廷抓了去,也认罪________,哪怕是杀头的罪名。

他不想接着被这些物件拖累.了,要尽.早上报,于是给当地官府呈上了拜帖.,上报了实情。

他庆幸自己的隐私尚未走漏.,可以全身而退。

经过很多的繁文缛.节,朝廷用两个月的工.夫将这些经卷运走了。

以后的日子,他时常量上土山眺望..,沙漠始终到遥远的天涯,仿佛有两条深深地车辙。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惊惶( huáng)担心不着(zháo)边际作(zuò)揖B.正值(dāng) 露(lòu)马脚拖累(lěi)C.尽(jǐn)早拜帖(tiě) 走漏(lòu)D.繁文缛(rù)节工(gōng)夫瞭(liáo)望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长此以往不肖服法漫延B.久而久之不肖伏法扩散C.长此以往不孝伏法漫延D.久而久之不孝服法扩散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仪器来视察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由此也变更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相识。

B.他们一向致力于救助校内留守儿童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

C.白鳍豚与拉河豚,恒河豚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淡水豚类,又是数量最少的一种,我们确定要对白鳍豚加以爱护。

D.抱着成为优秀舞蹈演员的想法,我们的歌舞剧也成型了,所以,在青春时期,我们至少要有一两个幻想。

(江苏版)2019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1词语(含解析)

(江苏版)2019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1词语(含解析)

词语1.【2019届江苏徐州高三上期中】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史是从尧舜时期开始逐渐明晰的,《尚书》的便是《尧典》。

先秦诸子都对尧舜,虽然说法时有,但都对他们的真实性深信不疑,基本史实亦甚清晰。

A.开篇津津乐道歧意B.首篇乐此不疲歧意C.首篇津津乐道分歧D.开篇乐此不疲分歧【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有实词成语和熟语的能力,注意啊考核近义词辨析。

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题中①“开篇”,指弹词演唱故事之前加唱的短篇,为正书的引子;后用来指小说等作品的开端;也指开始写作,开始写某一篇(作品)。

“首篇”,指语是“说法”,应选“分歧”。

故选C。

2.【2019届江苏师大附属实验校高三19月调研】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金黄色的葫芦上有灵动的仕女、威武的罗汉、各式各样的京剧脸谱、可爱的生肖,画面▲ ,线条洗练流畅,看起来▲ ;54岁的民间艺人栾清明有一手绝活——用烙铁在葫芦上作画。

如今,栾清明不忍传统技艺流失,▲ ,把技艺传承给自己的儿子。

他们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上阵父子兵”一时间也被传为佳话。

A.惟妙惟肖别有风味口传心授B.有声有色别有洞天口口相传C.有声有色别有风味口口相传D.惟妙惟肖别有洞天口传心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此处的陈述对象为“画面”,应选“惟妙惟肖”。

别有风味:另有一种美好的口味。

比喻事物所另外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别有洞天:指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或艺术创作,引人入胜,此处的陈述对象为“线条”,应选“别有风味”。

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口口相传:不著文字,口头相传,此处的陈述对象为“手工技艺传承”,应选“口传心授”。

6.【2019届江苏海安高中高三12月考】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高科技带来的种种生态问题,人类终于有所▲ 。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铁人中学2019级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民族经过长期历史发展所沉淀形成的精神观念、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彰显了其独特的民族性追求,因而其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性标志,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理解沟通是最难达成的,因此需要通过“求”而达到“同”的目标。

这里的“求”,即通过坦诚的交流与对话来充分理解对方的价值关切,进而求同存异,寻找文明视阈的融汇。

首先,在文化心态上,必须摒弃文化偏见与文化歧视。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开启了同步时空的发展节奏,文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加快推进。

在此背景下,我们首先需要调整好文化心态,尤其是要消除文化自大或文化自卑的两极对立思维,克服文化偏见,消除文化傲慢,倡导文化会通。

如果持有盲目的自我文化优越情结,对其他民族所创造的时代文明视而不见,则势必会导致文化的误读与误判。

事实表明,文化偏见如果不予以坚决纠正,就会导致文化歧视,导致民族间文化交往中的不对等。

平等对待其他文化既是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自信心的价值呈现。

开放的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追求“美美与共”的文化发展,向世界展示的是平等与包容的胸怀。

其次,在文化实践层面,文明交融的世界需要自觉坚守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在一定意义上,正是经济全球化催生了文化的多样性。

面对新的世界发展格局,每个国家和民族都要把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展示出来。

但同时我们看到,全球化进程中的扩张与掠夺又是资本主义成长与发展的生命线,这就会滋生出文化霸权主义,即以强势心态向世界传播西方价值观,迫使后发展国家放弃自身的文化传统,被动接受其价值观念乃至意识形态。

江苏省七校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七校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前黄中学、淮阴中学等七校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列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海瑞去世后,南京人民__,如丧考妣。

出丧那天,不少店铺自动停止营业以示__。

许多与海瑞___、非亲非故的普通民众也纷纷前往送葬。

人们为这位善良、刚毅、正直、清廉的官员,献上最诚挚的感激和哀思。

A.奔走相告哀怜似曾相识B.奔走呼号哀悼素不相识C.奔走相告哀悼素不相识D.奔走呼号哀怜似曾相识2.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文房四宝”,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千古留佳作,神颖传万年。

圭玄韵味足,砂麝聚青瑰。

苦辣酸甜事,包容千古明。

厚重蓄神蕴,深沉存雅堂。

A.纸砚笔墨B.笔墨纸砚C.墨砚笔纸D.笔砚纸墨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敏锐善感的心理特质,使得朱自清经常产生生命不堪重负的感觉,不免陷入低徊的情绪中。

___。

___。

___。

___,___,___。

于是朱自清便从现实批判和伦理承担两方面来直面人生的沉重现实批判,展示了朱自清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但是平正的理性,又不许他陷入颓唐在伦理关系重建中建构父子、夫妻、朋友的亲密关系,一日三省自己的过失也实现了自我道德人格的升华朱自清又在转换儒家文化合理内核中寻找到心灵安置之所A. B. C. D.4.根据下面的材料,对“创客”内涵,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创客”是一群陶醉于自己的奇思妙想,又执着地要将每个“灵光一闪”变成现实的人。

对于这些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年轻人,什么都能缺,就是梦想不能缺。

(《光明日报》2014年5月3日)市领导与年轻的创客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创新创造成果,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实现梦想。

(《解放日报》2015年4月26日)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有一句名言:“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

”这句话在创客文化中依然得到了应验。

创客们对他们眼中的“美”——市场空白之处、无人涉足之地——格外地敏感。

2019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_第02期_专题09_图文转化_含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_第02期_专题09_图文转化_含解析

图文转化1.【2019届广东深圳高中高三12月模拟】下面是某中学应对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

【答案】学校如有重大事故发生,值班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临时应急救治工作,同时迅速报告学校领导并请求医疗救援。

学校领导立即向上级报告后赶赴现场指挥,协助医疗求援,安排老师联系家长,并协调力量,全面处理事故。

最后做好善后处理和责任追究工作。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2.【2019届广东深圳罗湖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检】下图是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手续的流程示意图,请把这一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 个字。

【答案】参保地经办机构将参保人员信息备案后传至省平台,再由省平台传至部平台,形成全国联网;患者持社保卡异地入院治疗,出院时其医疗费用信息经由省、部网络平台传回参保地,然后按规定结算。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的题型主要以下几种:描述内容,拟标3.【2019届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五】下面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会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中国版图部分为绿色)【答案】标识由地球、地球中间的“CIIE”英文缩写、外侧的圆环和进博会中英文名称组成。

①地球寓意进博会的全球性和包容性;②绿色中国,体现了我国的绿色发展理念;③英文缩写“CIIE”中间两个字母“II”形似一扇打开的大门,寓意进博会是世界与中国的合作、友谊之门。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

描述、介绍图标(徽标)内容,要对其进行客观的介绍说明,不添加枝叶,不带任何个人感情,不议论,不抒情。

说明的顺序可采用先中间再两边,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外到内的顺序。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第二次检测试题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第二次检测试题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高》中,诗人用“,”两句直接抒发自己的多重愁苦,被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2)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要赏罚得当: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一系列对比突出秦始皇只顾个人享乐而不顾惜百姓的行为,他夸张地说,阿房宫屋顶上的瓦缝“”,阿房宫中的栏杆“”。

(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两句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中“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之意,借“寒烟、衰草”寄寓惆怅之情。

17.(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3)多于周身之帛缕多于九土之城郭(4)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广东省揭阳市惠来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2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一句与陆游《书愤》中“______”一句,都写到了作者鬓发变白,年华老去。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两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

(3)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玉”相关的诗词很多,其中表达思乡怀人的句子有“______,______”。

【答案】①. 艰难苦恨繁霜鬓②. 镜中衰鬓己先斑③. 六朝旧事随流水④. 但寒烟衰草凝绿⑤. 玉户帘中卷不去⑥. 捣衣砧上拂还来(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2024-2025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中的对称对称既然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哲学家和科学家很自然会想广泛地加以运用。

1595年的时候,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曾经想用一些几何的对称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直径的比例。

他希望在一个球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三角体,希望用这些正多面体的大小比例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大小比例。

我们知道许多早期用到科学上的对称原理,并没有很大的成果,可是它们说明了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发生兴趣了。

对称在科学界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始于19世纪。

发展到近代,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观念是晶体学、分子学、原子学、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粒子物理学等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

近年来,对称更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

(所谓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一个术语,意思就是力量,质点跟质点之间的力量。

)20世纪物理学的作用。

我准备分下列几节来讨论:①、②、“群”与对称、守恒定律与对称、宇称守恒与左右对称、规范对称。

最后,我想跟大家谈一下未来的发展。

①1871年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题为《物理量的数学分类》的文章。

麦克斯韦以及比他更早的一个数学家兼物理学家哈密顿,了解到物理里面所讲的量不止一种,有的叫作标量,有的叫作向量。

标量没有方向,向量除了大小外,还有方向。

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因为今天物理学常用的一些观念,这篇文章已经非常清楚地用一些几何图像表示了出来。

比如麦克斯韦称为“内向”的观念,今天我们常把这个量叫作“散度”(即向外发散的程度),这是一个重要观念。

另一个重要的观念叫作“旋度”。

这些观念的引进都有赖哈密顿跟麦克斯韦的努力。

在另外一篇文章里,麦克斯韦把电学跟磁学的基本公式写了下来。

这是19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工作,麦克斯韦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对于向量的观念虽然已经非常了解,却没有引进向量的符号。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教育集团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教育集团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D.“画与诗,皆士人陶写性情之事;故凡可以入诗者,均可以入画。”(清朝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4.请根据文章内容信息,为“随类赋彩”下定义。
5.请简要分析文章探究“随类赋彩”这一概念的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下面小题。
辞职
高国才
“什么?你辞职了?你这孩子咋就不听话呢?现在找个正式工容易吗?咱全村有几家孩子能端铁饭碗啊?满村子你打听打听,谁不羡慕?你倒轻松,辞职了!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当爹的!”
(摘编自巫维轩《随类赋彩与意象色彩》,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赫所提出的中国绘画“六法”得到理论家、画家地普遍认可,但大家对其中的“随类赋彩”的理解和看法却有不同。
B.在谢赫“六法”中,“气韵生动”最为重要,其他“五法”都以这一点为目标,并最终服务于表达画家的思想。
⑤绘画艺术中最具感情因素的是色彩,艺术家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强烈的情绪,在色彩处理上不简单摹仿自然色彩,而是对自然色彩进行重新组合、调配、强化在色彩上倾注了强烈的主观因素,因此,这种主观意象色彩深刻地体现着艺术家本身的思想感情,是艺术家经过长期的色彩磨炼和探究而形成的。
⑥中国画“随类赋彩”的方法,在历史上早有其例,如历代画家的墨荷、石窟壁画等等。20世纪70年代绘画大师林风眠敢于使用各种颜色,用意象色彩来展现中国画色彩的艺术魅力,从中可以看出林风眠将“随意赋彩”作为中国画色彩的理论指导和用色原则,并以此作为中国画创新的途径。
C.自宋元以来,重彩画逐渐退居次位。当代重彩画家应当秉承“随类赋彩”的方法,以恢复重彩画的主流地位。
D.艺术家想在绘画中用主观意象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非朝夕可就,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和探究。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三)(含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三)(含解析)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三)(含解析)本试题卷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法自然的智慧赵建永“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

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

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

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

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该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

“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诸义。

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

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自然”一言以蔽之。

据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如此。

“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

“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

“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淮南二中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卷语文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命题人:宗雪梅胡传海审题人:刘绪伏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治国理念上,儒家主张“为政以德”,非常注重教化的作用。

儒家经典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以此为目的,为政者必须是深谙儒家伦理道德且身体力行者。

正所谓“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换言之,任用大量儒家知识分子是实行儒家治国理念的前提和保证。

在立国前后忙于征战的阶段,辽、夏、金所任用的儒学人才是通过扣留使者、招降纳叛、主动投靠等方式获得的。

为满足对儒学人才的大量需求,在政权稳固之后,也只有仿效中原王朝推行科举制度了。

金朝在其第二任皇帝太宗时期就已经开始实行科举取士了。

《金史》记载:“世宗、章宗之世,儒风丕变,庠序日盛,士由科第位至宰辅者接踵。

”儒家知识分子在金朝社会的繁荣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辽朝和西夏也都实行了科举制度。

深受儒学熏陶的官吏们是儒家治国理念的贯彻实施者,而最高统治者皇帝,是治国理念的决策者。

辽朝“为政以德”的例子很多。

在建立辽朝之前,契丹民族的社会组织形式还是类似奴隶制的部落联盟。

与此相应,直到辽代初期还在实行严刑峻法,带有明显的奴隶制法律特征。

到了辽代中期,随着吸收汉文化的深入,景宗和圣宗针对辽初的“重法”,开始主张“慎刑”“宽法律”。

例如,原来契丹习惯法允许主人对奴隶随意处置。

统和二十四年辽圣宗下令:“若奴婢犯罪至死,听送有司。

其主无得擅杀”。

重熙元年辽兴宗又下令:“奴婢犯逃,若盗其主物,主无得擅黥其面”。

这些法律条文的修订有利于改善奴隶的待遇,是辽代法律汉化的结果。

在西夏,其法律的儒化倾向也很类似。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题

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于高速工业化进程之中,至今已完成向工业经济大国的转变。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此形势之下,为扭转我国过早去工业化的倾向,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是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不同于低效能传统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是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发展情况与世界整体局势后所提出的概念。

新型工业化以高科技含量、优良经济效益、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特点,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我国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主要动力,数字战略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强调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创新工程的重要作用。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数字资产价值将变得可量化、评估、交互,成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技术应用场景的扩展,数字技术创新将继续深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上产生多维度的影响。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重塑甚至推翻原有的工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中高技术产业利润实现超高速增长,并且数字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多个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数字技术概念首次提出时被定义为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来高效处理、传输、储存和管理数据的一种技术。

数字技术创新具有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的特点,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创新方式,其表现形式为利用或创造现有产品、服务、流程或企业商业模式,从而获得固有、无线和增值的新型事物,也有学者将其称为制造新产品或形成新服务,将数字化能力嵌入纯物理组件的活动,结合新型工业化的特征,数字技术创新通过三条路径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本试卷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

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

另外,中国诗词多以歌颂为主,而英美现代诗歌多以揭露为主。

中国诗人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永远把自己的情感埋藏于诗词之中,我们只有通过“感悟”才可能感觉出其美,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他几乎没有用一个表达感情的词语,只是把“枯藤”“老树”“昏鸦”简单地排列在一起,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凄凉寂寥的景象,后面两句把几种事物列在一处,却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寂寞、惨淡的气氛,“夕阳西下”更是给整幅画面涂上了一层昏黄的颜色,最后一笔带出“断肠人在天涯”,感觉上前后好像并无直接联系,但感情是连贯的,思路也是连贯的。

一口气读下来,仿佛自己就是诗人所描绘的画中的游子,引起强烈的共鸣。

然而几种事物的并列,虽然没有任何的主观感情,却比再多的语言都要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感情,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相比之下,英美现代诗歌强调写资本主义社会中畸零人的心理,比较直率地把诗人的所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直抒胸臆而毫无造作,言尽而意亦尽,回味的空间相对缩小了,但这样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

(摘编自吕洋《中西方诗歌比较》)材料二①与中国古典诗歌弱化主体的倾向不同,西方诗歌中的主体差不多总是在场的。

以十四行诗为例,主体总是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诗中,站出来讲话。

这样,西方诗歌就形成了与中国诗歌迥然不同的风格。

②诗歌的风格离不开其文化土壤。

在中国,流行的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观念的形成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关。

早在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就已经建立起来。

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经济稳定繁荣,因此,人们非常依赖自然环境,对自然世界的任何微妙变化都很敏感,他们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

(江苏版)2019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1词语(含解析)

(江苏版)2019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1词语(含解析)

词语1.【2019届江苏徐州高三上期中】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史是从尧舜时期开始逐渐明晰的,《尚书》的便是《尧典》。

先秦诸子都对尧舜,虽然说法时有,但都对他们的真实性深信不疑,基本史实亦甚清晰。

A.开篇津津乐道歧意B.首篇乐此不疲歧意C.首篇津津乐道分歧D.开篇乐此不疲分歧【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有实词成语和熟语的能力,注意啊考核近义词辨析。

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题中①“开篇”,指弹词演唱故事之前加唱的短篇,为正书的引子;后用来指小说等作品的开端;也指开始写作,开始写某一篇(作品)。

“首篇”,指语是“说法”,应选“分歧”。

故选C。

2.【2019届江苏师大附属实验校高三19月调研】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金黄色的葫芦上有灵动的仕女、威武的罗汉、各式各样的京剧脸谱、可爱的生肖,画面▲ ,线条洗练流畅,看起来▲ ;54岁的民间艺人栾清明有一手绝活——用烙铁在葫芦上作画。

如今,栾清明不忍传统技艺流失,▲ ,把技艺传承给自己的儿子。

他们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上阵父子兵”一时间也被传为佳话。

A.惟妙惟肖别有风味口传心授B.有声有色别有洞天口口相传C.有声有色别有风味口口相传D.惟妙惟肖别有洞天口传心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此处的陈述对象为“画面”,应选“惟妙惟肖”。

别有风味:另有一种美好的口味。

比喻事物所另外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别有洞天:指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或艺术创作,引人入胜,此处的陈述对象为“线条”,应选“别有风味”。

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口口相传:不著文字,口头相传,此处的陈述对象为“手工技艺传承”,应选“口传心授”。

6.【2019届江苏海安高中高三12月考】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高科技带来的种种生态问题,人类终于有所▲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大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演化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

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

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

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

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

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

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

深衣剪裁独特,衣与衫相连在一起,制作时上下分裁,中间有缝相连接,用途最为广泛,隆重程度仅次于朝祭之服。

秦汉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西汉建元三年、元狩四年,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

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

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中国服饰深衣的基本形制。

汉代有了舆服制度。

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

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

主要表现在: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

汉初,由于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长足提高。

当时民间手工业最普遍的就是纺织业。

这一时期丝绸锦绣产量极多。

汉代的纺织工艺也达到很高的水平。

汉代创造的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使汉代人对人类生产能力持有乐观信心。

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中作者说到“汉人继承了道家美学的基本思想,又舍弃了它的消极出世思想,吸取了儒家某些合理观点,注意了自然规律与人的目的的统一性,坚信广大的外部世界存在着无限丰富多样的美,人们应当积极地去发现、占有,进而享受这种美。

”(选自《中国古代服饰特点及演变》,有删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史料记载衣裳或由黄帝创造,而服饰演化史的源头则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

B.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商代衣服材料已摈弃皮革,以丝麻织物为主,甚至出现了极薄的绸子。

C.夏商周时期,冠服制度建立。

春秋战国之交深衣形成,秦代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

汉代出现舆服制度。

D.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此后无论服饰如何发展,始终都有上衣下裳分明的样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主要论述了从商代到秦汉时期中国服饰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演变过程。

B.文章第一段通过史料、出土文物及其山顶洞人遗址中的骨针、装饰品,追溯了服饰演化史的源头。

C.文章在论证中多次提到等级差别,表明了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腐败黑暗,穿衣由身份决定的观点。

D.对于中国服饰的发展,文章不仅分析了与其相关的各种因素,还指出了它的内涵和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织绣工艺得到了巨大进步,衣料不断精细丰富,促进了服装的不断完善。

B.汉代丝绸锦绣产量极多,纺织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这都与统治者的政策有密切关系。

C.因为汉代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对自身的生产能力持有乐观信心,所以他们能将自然规律与人的目的统一起来。

D.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是庶人百姓的礼服,据此当时社会等级的差别可见一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端午的阳光熊红久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

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

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

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

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

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

在结束自己肉体生命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

被江水灌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

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

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

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

所以,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

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

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

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

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

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

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

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

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

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

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

(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的主题。

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

C.文章末段赞颂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写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D.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感到不满。

5.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6.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是文明古国,但文化产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据统计,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美国是25%。

2017年我国文化总值35462亿元,占GDP比重仅为4.29%。

城市方面,目前只有杭州2017年的占比达到了24.20%。

2018年4月22日,腾讯集团副总裁程式在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提出了新文创的概念,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新文创概念的提出,的确符合当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的发展趋势。

这些年,为嫁接“互联网+”概念,2016-2017年国家层面的文化产业政策调节所针对的一大重点就在于新兴文化产业。

其中2016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

按照城市研究院的理解,所谓新文创其实是一种更加系统的发展思维,即通过广泛的主体连接,利用VR、AR、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

新文创本质上是利用“文化+科技”的融合打造文化产业,重构文创内容生态。

(摘编自《2018年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报告》)材料二:当传统文创产业转型加速,“新文创”不再局限于传统业态,而是以科技为驱动,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用户的文化体验、生产端的文化思维等,淡化娱乐,突出文创。

新文创的崛起,需要产业的支撑,更需要文化本身的价值和力量。

文化始终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所在,产业则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灵魂与动力,缺一不可。

在这种理念下,强势游戏“王者荣耀”能走到今天,除了玩法本身,很重要的一点是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经典人物,让人们在游戏中体会文化。

腾讯动漫的漫画《一人之下》有道家文化的影子,腾讯影业重点打造《庆余年》《藏地密码》等影视作品,也是看到了其深厚的文化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