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农业生产活动复习上课讲义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复习课件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52bd0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4.png)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A.农场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 持麦田的肥力
B. 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可成为麦田的肥料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 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
•③灵活的生产选择和较强的市场适应性 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交通运输 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
交通运输 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
主要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管道
交通运输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技术因素
交通运输
理解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大渡河畔手掌般的公路
交通运输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 厂、印刷厂、石油加工 厂、棉布厂
区位选择原则 接近原料产地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炼铝、炼铜等有色金属 接近能源供应地
指向型工业 能源 的工业
冶炼
(火电厂或水电厂)
廉价劳动力 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 指向型工业 成本 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 包带、制伞、制鞋等工 劳动力的地方 业
珠三角——基塘农业
珠 江 三 角 洲 的 混 合 农 业 基 塘 农 业
---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 技水平高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
世界农业地域类 型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因素
气候适宜,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交通方便 历史悠久,集约经营,商品率高
地理必修二讲义(八)3.2节
![地理必修二讲义(八)3.2节](https://img.taocdn.com/s3/m/159ef7e81eb91a37f0115c64.png)
高中必修二地理讲义(八)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要点】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及生产特点;2.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及生产特点;一、季风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包括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4、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资料:水稻是世界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之一。
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大,要求田地平整、灌溉便利,肥料多;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劳动力多。
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类型.【思考】(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小结】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分析(重点理解记忆)自然条件——(从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分析,要有材料,有观点)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多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②地势平坦;③土壤肥沃深厚④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从社会经济要素:劳动力、种植历史、市场、饮食习惯分析)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②种植历史悠久③人均耕地少,对粮食需求大。
④生产习惯和食物偏好5、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主要特点:(重点理解记忆)①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人均耕地少;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需加大水利工程建设。
二.商品谷物农业1.定义: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2.种植作物:玉米、小麦3.生产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4.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乌克兰、俄罗斯(家庭农场)、我国东北和西北(国营农场)【案例分析】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1.美国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农业生产活动》课件
![《农业生产活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a5b46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f.png)
牧场饲养
牧场饲养提供牛奶、肉类和 皮革等畜产品。
现代农业生产的趋势和技术
1 科技创新
现代农业借助科技创新,如精准农业和遥感技术,提高产量和效益。
2 可持续发展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3 智慧农业
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农业生产活动》PPT课 件
农业生产是指通过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家禽的活动。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产业,为粮食、纤维和能源等提供重要支撑。
农业生产的定义和背景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是指种植和饲养活动,为人类提供食品和其他农产品。
农业的背景
农业是人类
农业的重要性
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提供食物和就业机会。
农业生产的过程和方法
1
耕种和播种
通过耕地和播种,种植农作物。
养殖和饲养
2
养殖家畜和家禽,提供肉类和其他
畜产品。
3
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施肥促进植物生长,防治病虫害保 证作物产量。
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介绍
果园种植
果园种植适用于温暖气候地 区,提供水果和果汁。
稻田耕种
农业生产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气候变化
土地资源有限 人口增长
科学调整种植和养殖策略,选择适应气候 变化的作物和品种。
发展高效的耕作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人 口需求。
结论和展望
农业生产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产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将进 一步提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课件高中地理课件农业生产活动454
![高中地理课件高中地理课件农业生产活动454](https://img.taocdn.com/s3/m/d760efbd31b765ce04081430.png)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2月 上午8时 45分20 .12.150 8:45De cember 15, 2020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2月15 日星期 二8时45 分36秒 08:45:3 615 Decem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8时45 分36秒 上午8 时45分0 8:45:36 20.12.1 5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1.地域性 动植物的生长需要热量、光照、水、 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
2.季节性和周期性(见图)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且 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因素则随 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
三、农业的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渔业、副业。 2.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与密集农业 3.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
•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2.1508 :45:360 8:45De c-2015 -Dec-2 0
•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08:45:3608:4 5:3608:45Tues day , December 15, 2020
•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0.12.15 20.12.1 508:45:3608:4 5:36De cember 15, 2020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2 月15日 上午8时 45分20 .12.15而伟 大。202 0年12 月15日 星期二 上午8时 45分36 秒08:4 5:3620. 12.15
•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 020年1 2月上 午8时45 分20.1 2.1508:45December 15, 2020
高中地理课件高中地理课件农业生产活动54556
![高中地理课件高中地理课件农业生产活动54556](https://img.taocdn.com/s3/m/900ae30a960590c69ec376db.png)
•
9、
。上 午4时50 分55秒 上午4 时50分0 4:50:55 20.10.2 7
• 10、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 钱。10/27/2020 4:50:55 AM04:50:552020/10/27
• 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 信心跨出第一步。10/27/2020 4:50 AM10/27/2020 4:50
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
2、
。0 4:50:55 04:50:5 504:501 0/27/2 020 4:50:55 AM
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
•
3、
。20.1 0.2704: 50:550 4:50Oct-2027-Oct-20
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
•
4、
。04:5 0:5504: 50:550 4:50Tue sday, October 27, 2020
AM20.10.2720.10.27
• •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5、
。20.1 0.2720. 10.270 4:50:55 04:50:5 5Octobe r 27, 2020
生活总会给你谢另一个谢机会,大这个机家会叫明天 6、
。2 020年1 0月27 日星期 二上午4 时50分 55秒04: 50:552 0.10.27
农业的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林植业业、、渔畜业牧、业副、业。 按投入多少分类: 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按产品用途分类: 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
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没有固定的农田,农民通过砍 伐、焚烧,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用原始的办 法种植作物,当这土地的肥力减退,不能再生长作 物时候,农民就放弃它,去开辟新的土地,主要分 布在热带雨林中的低地与丘陵地区。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农业生产活动讲学案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农业生产活动讲学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bc5c71cf84b9d528ea7ada.png)
专题10 农业生产活动本专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表、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评价、农业地域类型形成条件及特征、农作物分布及影响因素、生态农业、粮食问题及对策。
从能力考查上看,侧重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能力。
复习时要注重突出以下三个方面:(1)结合典型区域的农业生产,理解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重点掌握市场、交通、保鲜冷藏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和政策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结合世界区域图,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区、主要特点以及区位优势等,并能合理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变化及其发展方向。
(3)加强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或条件”“优势因素或条件”与“限制性因素或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一、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因素——⎩⎪⎨⎪⎧利用科技改造不利因素 ←经济技术投入 ⎭⎪⎬⎪⎫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市场←交通、保鲜冷藏技术 2.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1)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分析时,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要把握好农业生产的原则和目标,一般都应遵循以下分析思路:(2)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某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实际上就是进行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
从大的区域来看,进行农业产业布局主要分析诸如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确定宏观的农业发展方向,如我国的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应主要发展种植业,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则应主要发展畜牧业。
而从小范围地区来看,则主要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农业生产类型,如下表所示:【特别提醒】在判断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时,应注意:对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于各种区位因素都不错,因此,最有优势的因素就成为主导区位因素,如海南的天然橡胶种植,气候就是主导区位因素;而对于农业生产条件不太好的地区来说,要想发展农业生产,不是取决于该地区的优势因素,而是取决于该地区的劣势因素(即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就是主导区位因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七 农业生产活动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七 农业生产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983c26cf551810a6f524865d.png)
解析
答案
(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国内需求
C.提高研发水平 解析
B.拓展国际市场 √
D.增强国际影响
在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最终决定农产品的类型和产
量。中国和荷兰相距遥远,产自荷兰的蔬菜用来满足我国市场需求,其 运输和保鲜成本较高,但是可以就近拓展欧洲市场,获得经济利润,故 B正确、A错误。 提高研发水平不是根本目的;到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不会增强国际影 响。故C、D错误。
专题七
农业生产活动
网络构建
栏目 索引
核心考点1
核心考点2
农业区位因素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核心考点3
农业可持续发展
核心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
主干精讲
1.农业区位条件描述方法
(1)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 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生产优势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全年)光 昼夜温差大
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 消费习惯 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
交通条件 农业技术 国家政策 劳动力
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机械化水平、灌溉技术和农业科技水平 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课件 农业生产活动PPT文档共49页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课件 农业生产活动PPT文档共49页](https://img.taocdn.com/s3/m/47dace5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58.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课件 农业生产活 动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高二地理农业区位复习课
![高二地理农业区位复习课](https://img.taocdn.com/s3/m/267c3fdb5fbfc77da269b1aa.png)
生产 过程
对环 境的 影响
丘陵山区水土流 生态良性循环 失,低洼地土壤盐 渍化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
2. 社会因素: 市场、交通、政策
小麦
乳畜 花卉
1.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 ( B )
2.图中各地段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
( D)
A.①村落②林地③耕地 C.①耕地②林地③村落
5.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
①华南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牛业 A.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 C.①地形 ②国家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D.①土壤 ②热量
③地形
④国家政策
都“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图和墨累——达令盆 地混合农业良性生态系统图,回答:
自然生长的甲鱼要七年才能上市,随后,江汉平原有很多 价格大幅度下跌,于是有的又转向养观赏龟。据此完成 23一25题。 23.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因素是 A.气候 B.政策 C.科技 (D ) D.市场 24.甲鱼能3年就上市,这是由于人们改造了 ( A ) A.光热条件 C.地形条件 B.土壤条件 D.交通条件 B.快捷的交通运输
D.海运直达,运费降低
5.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A ) A.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 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C.玉米、高粱、大豆、油茶 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 6.澳大利亚的主要出口物资是 ( C )
A.煤、铁、牛肉、大豆
C.煤、铁、羊毛、小麦
B.稻米、纸浆、铁、羊毛
D.锡、铀、小麦、羊毛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农业生产活动讲学案含解析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农业生产活动讲学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1744c6e009581b6bd9eb78.png)
专题10 农业生产活动本专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表、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评价、农业地域类型形成条件及特征、农作物分布及影响因素、生态农业、粮食问题及对策。
从能力考查上看,侧重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能力。
复习时要注重突出以下三个方面:(1)结合典型区域的农业生产,理解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重点掌握市场、交通、保鲜冷藏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和政策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结合世界区域图,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区、主要特点以及区位优势等,并能合理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变化及其发展方向。
(3)加强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或条件”“优势因素或条件”与“限制性因素或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一、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因素——⎩⎪⎨⎪⎧利用科技改造不利因素 ←经济技术投入⎭⎪⎬⎪⎫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市场←交通、保鲜冷藏技术2.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1)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分析时,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要把握好农业生产的原则和目标,一般都应遵循以下分析思路:(2)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某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实际上就是进行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
从大的区域来看,进行农业产业布局主要分析诸如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确定宏观的农业发展方向,如我国的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应主要发展种植业,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则应主要发展畜牧业。
而从小范围地区来看,则主要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农业生产类型,如下表所示:【特别提醒】在判断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时,应注意:对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于各种区位因素都不错,因此,最有优势的因素就成为主导区位因素,如海南的天然橡胶种植,气候就是主导区位因素;而对于农业生产条件不太好的地区来说,要想发展农业生产,不是取决于该地区的优势因素,而是取决于该地区的劣势因素(即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就是主导区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农业生产活动复习第五单元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1农业生产活动学案导学本节是学习整个单元前半部分农业生产活动的概述。
大纲中对本节内容没有具体要求,但学习农业区位选择及地域类型这两个知识点,需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因此教材在本节中安排了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特点、投入和产出及分类的知识点。
其中重点是农业的投入和产出要素及农业的分类。
通过案例分析法、图解法可较好地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若能进一步联系实际参观一下现代农业温室大棚、走访调查农户田地生产的投入与产出,则能更透彻理解知识,学而不忘。
引言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它需要依靠土地才能进行。
农业生产的性质是自然再生与经济再生密切结合的物质生产过程。
教材先对农业生产的概念作了阐述,进而引申出农作物培植和驯化动物的传播对世界各地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目的是使学生一方面理解人们可通过劳动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展农业,一方面告诉人们进行农业生产可以有多种选择。
为下几节的学习打下铺垫。
一、农业生产的特点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含义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农业生产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成因①不同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②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异很大①动植物生长发育有规律性②影响动植物生长的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性运用关键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或不违农时■学法导航□对于农业生产的这两大特点应注意:地域性是指农业生产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季节性和周期性是指农业生产时间分布上的特点。
■探究点拨【探究】下列现象或语句分别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①“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②华北平原谚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寒露两旁见早麦。
”③南方低山丘陵宜发展茶树生产,平原地区则种植水稻。
④“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点拨:①误地一时即错过季节,体现季节性;误人一年,体现周期性。
②早、迟、当时、寒露两旁均体现季节性。
③南方土壤为红壤(酸性土壤),适宜茶树生长;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水分充足,宜于种植水稻,又经过人类长期耕作,形成了熟化了的水稻土,体现地域性的特点。
④淮南、淮北气候条件不同,导致两地生产的地域性差异,造成作物的“味道不同”。
答案:①季节性与周期性②季节性③地域性④地域性二、农业的投入与产出1.投入:自然条件、劳动力、资金、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
2.产出:农产品——供人们食用或作为工业原料。
农业投入—产出的一般模式图■学法导航对于农业的投入—产出理论较形象简便地记忆和理解就是要灵活理解和记忆图5-1-1,并结合一些实际例子,这样便能灵活运用。
■探究点拨【探究】什么叫农业的投入和产出?点拨:投入指人类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如自然条件、劳动力、资金、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
自然条件的投入是指动植物(或是植物种子)以及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投入。
劳动力的投入是必要条件。
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一般而言,素质差,数量要求多,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产出低;素质高,数量要求少,可以从事技术密集型工作,产出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逐渐增加,如果生产资料投入(良种、农具、化肥、农药等)得当,自然资源利用率高,导致生产成本下降,农产品产量高;投入过多,产量虽高却出现增产但不增收的低效现象;投入过少,由于自然资源利用率大幅度下降,反而加大成本。
在现代农业中,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提高产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生产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提高产品质量,优质优价,市场畅销,前景好,能达到增产增效的最佳效果。
发达国家,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比值也已经达到30%以上。
例如玻璃温室生产出的反季节瓜果蔬菜、瘦肉型的牲畜、杂交水稻、绿色棉花、无土栽培生产等。
农产品的用途有二:一是供人们食用,如粮食、肉、蛋、奶、水果、蔬菜等;二是为加工工业提供原料,如粮食酿酒,棉花制成纺织品等。
答案:投入指人类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如自然条件、劳动力、资金、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
由于不同生产类型、不同生产性质、不同生产地区以及不同产品用途,投入的主要因素差异较为明显。
产出指人类生产活动过程的终端产物。
如农产品、工业产品等。
由于投入因素的差异,产品的质量、功能差异很大。
■知识拓展农业的发展历史世界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下表列出了这三个阶段农业的主要特点。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多已进入现代农业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一般处于传统农业阶段,热带雨林地区、北极地区等还分布着原始农业。
世界农业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三、农业的分类1.按生产对象分为三类(1)种植业:如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等。
(2)畜牧业:如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等。
(3)混合农业: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
如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桑基鱼塘、果基鱼塘等)就属于混合农业。
2.按投入多少分为两类(1)粗放农业(2)密集农业3.按产品用途分为两类(1)自给农业(2)商品农业■学法导航对比理解粗放农业与密集农业的特点,提高农产品产出的方法是两种农业类型的主要区别。
结合课本插图“农业工厂化”可理解劳动密集型农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正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方向发展,且发展速度较快,如蔬菜、花卉、养猪、养禽等农业。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等。
商品农业生产方式是进行专业化生产,一般情况下,一个农场只大规模种植一种农作物或饲养一种禽或畜。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从不同方面对农业地域类型分类。
读图5-1-2,找出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并理解其含义。
找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的农业地域类型,以及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理解划分归属的原因。
在以上分析中,反复提示在图中找到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属情况,那么到底如何灵活运用此图进行农业的分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其次,按农业生产对象的分类具有的地域类型,以生产对象分类的地域类型为核心,再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进行分类不致引起混乱;第三,粗放农业和自给农业包括的农业地域类型较少,理解识记粗放农业和自给农业包括的地域类型,剩余的为密集农业和商品农业。
中国已经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如何从农业类型的时空变化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变化可以运用时间和空间两大尺度,从农业发展历程和空间分布的转化上去分析: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的转变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向密集农业、商品农业、畜牧业转化,而农业地域类型的转变也意味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探究点拨【探究1】下列关于商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投入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较少,靠扩大土地面积来增加产出B.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销售C.商品农业分布在发达国家D.商品农业属于种植业点拨:此题是对本节重点之一——农业分类知识的综合考查。
(1)要明确农业分类的方法,有三种不同的分类依据:根据农业生产的对象不同,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根据生产资料或劳动力投入的多少,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根据农业产品的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2)要明确每种农业类型的特点。
例如,粗放农业的基本特点是:投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较少,增加农业产出的手段主要是靠扩大土地面积;密集农业则投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较多,增加产出的手段主要是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如果产出的产品大多数甚至全部供自己及家人享用,则属自给农业,它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如果产出的产品主要以销售为目的,则属商品农业,它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3)商品农业既可以是种植业,如商品谷物农业和种植园农业;也可以是畜牧业,如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答案:B【探究2】阅读下面一段调查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李守银家住在江淮平原上,全家6口人,上有一对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
李守银承包了8块田,共0.5公顷,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
他与另外5家村邻共同购买了1头耕牛、1台水泵、1台电动脱粒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必备。
一般情况下,李守银用0.4公顷田种水稻,0.1公顷田种其他作物。
他家每年约收稻谷3800千克,其中25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及饲料用粮,其余的13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
(1)说出该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要素。
(2)该农业生产有无副产品?如果有,你认为怎样处理比较好?(3)该农业生产属于哪一类(粗放农业或密集农业、自给农业或商品农业)? 点拨:本题考查我们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具体问题并作出判断、评价的能力。
(1)明确哪些是农业生产的投入——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对照调查材料可知:“李守银承包了8块田”,即投入了自然条件中的土地(包括地形、土壤);“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即投入了劳动力;“购买了1头耕牛、1台水泵、1台电动脱粒机”“种水稻”等,即投入了生产资料中的农机具、种子。
(2)这里的副产品可理解为种水稻取得稻谷以外的产品,即稻草。
目前农村,稻草多用作生活燃料,其利用率低且不符合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原理。
因此,好的处理是用作牲畜饲料、稻草还田或用作发展沼气的原料。
(3)从调查材料中可以看出:李守银家承包的田块面积较小,家庭投入的劳动力和农机具较多;另外,水稻种植业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可见该农业生产为密集农业。
李守银家收获稻谷3800千克,仅有13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可见该农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数供自己及家庭享用,是自给农业。
答案:(1)投入:土地、劳动力、农机具等;产出:稻谷等。
(2)有,如稻草等。
主要用作耕牛、猪等牲畜饲料,稻草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3)密集农业、自给农业。
■知识拓展高效率的工厂化养殖在畜禽养殖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厂化生产有了迅速发展。
以养猪业著称的丹麦,舍饲过程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的控制,供饲、供水和粪便的清除,均已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
一个饲养600头的猪场,只需3.5个劳动力管理。
为配合集约化饲养,丹麦经过近百年的品种改良,选育出躯体长、背膘薄、瘦肉率高的良种,成为主养品种之一,驰名世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厂化养猪场发展较快,约占全国养猪场的1/10,仅北京市就建成1200多个。
为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荷兰生产了一种全自动化精品资料的养牛设备,饲喂和挤奶由计算机控制的一排机器手臂完成,有关信息存贮于中心计算机内,舍饲的奶牛受电子监控器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