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专题卷) (2)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课件(共16张PPT)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课件(共16张PPT)

【立意与点拨】
本题考查台湾问题的相关 内容,考查考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并根据“万隆会 议”所透漏的时间信息排除无关选项。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中国愿同美国谈 判”“中国尤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的 信息说明中美关系改善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 决,故D项正确。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正式 确定于1979年,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正式确立于1954年,排除B项;C项表述
强化训练
(点此链接)
易错防范
防范一
缺乏处理历史信息的技能和方法 一道选择题的情景材料往往含有多层信息, 考生应结合标点符号、连接词等对材料进行 分层,全面获取信息,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森 林,漏掉信息造成错选。
【例1】
(2015·安徽·17)有学者评价: “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 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 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 )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 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答案】 C
十五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1
考 向 分 析
3
强 化 训 练
2
考 题 引 路
4
易 错 防 范
考向分析
高考命题继续将注重考查三大政治制度的特
点和意义,从现代化的角度理解中国的政治 民主化进程;在世界国际关系格局演变背景 下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注意联系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热点问题考查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也要从 和谐世界构建,中美、中日关系等热点角度, 分析理解现代中国外交发展阶段特点、政策 及成就。
【答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6.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6.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课件 新人教版

法》。
③基本情况: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加上此前的内 蒙古自治区,形成五大省级自治区, 100 余个自治州、自 治县。 ④作用:少数民族人民实现当家做主。
三、“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在全国性无政府状态下,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保 障。
(2)非法夺权(例如:革命委员会),党政机关瘫痪。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遭到
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
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 织形式

一、理论及形成过程 (1)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 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
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2)形成过程:1981年叶剑英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九 条方针”。《1982年宪法》规定设立“特别行政区”,使 “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1984年“一国两制”成为实 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
③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 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 高权力属于人民。
④曲折: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建设趋于停顿;“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存 实亡。
⑤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
⑤曲折: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破坏了多党合 作制度;“文革”时期,民主党派被迫停止活动,政协工 作陷入瘫痪。
⑥发展:“文革”结束后,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得到恢复,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2年中共提出各党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4)民族区域制度
①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 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 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②依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专题质检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专题质检

专题质检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福建泉州质检,13)1951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购棉纱的决定》,规定“凡公私纱厂自纺部分的棉纱及自织的棉布,均由国营纱布公司统购”。

1953年10月,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

11月,作出《关于在全国实行计划收购油料的决定》。

这( )A.规范了私人资本主义经营的各种行为B.解决了广大人民基本生活资料的需要C.成为“一五”计划建设的重要举措D.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A项错误;材料强调了对公私生产的管理,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匮乏,实行统购统销是为了适应工业化所需原料的问题,故D项正确。

2.20世纪50年代,杭州农产品公司根据公司营运情况,对股息红利和单位股值进行了调整:杭州农产品公司股息红利与单位股值调整表以上股息红利与单位股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调整的完成B.“一五”计划的开展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土地改革的完成1961—1965年,与表格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信息和时间可知主要原因是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开展,故B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在1956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的完成是在1952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3.“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

以下关于上述材料中工业建设总体布局设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力推动了新兴内地工业基地的快速发展B.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局面C.充分利用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D.布局完全没有考虑进行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与材料“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相符,故A项正确;“从根本上改变了”与材料“基本完成……东北工业基地建设”不符,故B项错误;“东南沿海地区”与材料“东北……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不符,故C项错误;“完全没有考虑”与材料“基本完成……东北工业基地建设”不符,故D项错误。

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过关检测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同步试题含解析

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过关检测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同步试题含解析

专题过关检测(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

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民主集中制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选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及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做出科学的决策。

2.下列不属于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制度解析:选D 建国初期,我国的三大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是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通过这一宪法条文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析:选B 依据材料“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信息可知,这次会议召开是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这次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没有‘文化大革命’,也就没有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进步。

”“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中国的改革不可能来得这么快。

【人教版】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同步训练试题

【人教版】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同步训练试题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阅读下列材料,可以看出当时①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②新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③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升④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初步建立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图片中的材料仅仅是幼儿园“暂行”规程,也足以证明当时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还尚未初步建立,所以凡是含④均是错误的,其他几个选项均是符合题意的,例如,“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活动”足以证明妇女社会地位的确得到提升,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等【名师点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⑴确立: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⑵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⑶主要形式:政治协商(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⑷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⑸曲折: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干扰了政协工作的正常开展;“文革”期间,政协制度遭到破坏。

⑹发展:1982年,中共提出了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

2.“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A. 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B. 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C. 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 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可知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故A项正确;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但与“北平”不符,故B项错误;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与“北平”不符,故C项错误;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与“北平”不符,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1.(2016·苏州一模)“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

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A.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B.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2.(2016·泰州一模)右图是201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图标,对西藏自治区成立解读正确的是()①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②自治区政府有权对本民族事务实行自治③藏民族在自治区内享有高度自治权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促进了民族团结()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①③3.《中国民主政治白皮书》中指出:“中国的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县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目前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有280多万人,来自各民族、各行业、各阶层、各党派。

”从中可以看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有()①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结合②代表具有广泛性③体现人民当家作主④呈现出渐进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②③4.(2016·南通、扬州三模)1957年,周恩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说:“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这是说不出道理的。

”这一讲话()A.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B.推进了人民政协制度的初步形成C.标志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D.号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5.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总纲第二十八条修改如下(见下表),这一修改()修改前:“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动”修改后:“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A.有利于法制社会的建立B.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体系C.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变化6.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

高考历史高分突破复习讲义专题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专题整合

高考历史高分突破复习讲义专题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专题整合

专题整合(七)[综合探究]一、中国民主政治特色归纳1.五大特点: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代表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实行新型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新型的民族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依法治国。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程序化。

2.四大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制度)。

3.三个发展阶段:1949~1956年,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确立时期;1956~1976年,是民主政治的曲折时期;从1976年至今,是民主政治的健全完善时期。

4.两个宪法性质的文件: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一大本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三、新中国对外关系60多年光辉历程的四大启示1.从中国近现代史看:国际地位根本上取决于综合国力。

2.从外交政策演变看:制定政策应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从外交活动的实质看:外交体现国家意志、国家利益。

4.从外交活动的影响看:中国和平崛起,国际影响力在增强。

[复习对策]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大事记二、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征1.包容性: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3.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三、本专题内容考试分值在4到6分之间,主要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统考版 专题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统考版 专题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课时作业7 独具特色的政治与外交建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2·安阳市一模]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了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但没有把社会主义前途明确写进条文。

这主要是基于( )A.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尚不明确B.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还没有建立C.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仍然艰巨D.争取独立实现国家统一的需要2.[2022·山西临汾二模]1954年宪法在中国当代民主政治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宪法草案在讨论过程中,全国有1.5亿人参加,提出了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几乎涉及宪法草案的每一个条款。

由此可知1954年宪法体现了( )A.社会主义性质 B.民主集中制C.人民民主原则 D.民主监督3.[2022·洛阳市一模]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少数民族代表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 ) A.民族地区经济事业高速发展B.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地位C.各民族长期共存和互相监督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4.[2022·驻马店市三模]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这反映了当时( )A.民主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B.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C.人民的政治权利未得到保障D.政治建设深受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影响5.[2022·榆林市三模]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完善经济法治为龙头,拓展到各个社会关系领域,赢得了公众的认可与支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

并且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基本完善。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必做训练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必做训练 新人教版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一、选择题1.(2013·江苏·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

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

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1949 年新政协的召开。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解答本题一是注意时间,二是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新政协核心议题就是商讨新中国的成立事宜。

B、C、D三项在时间上与题干反映的事件不符。

故正确答案选A。

2.(2013·南通)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

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依法治国的方略[答案] C[解析] 题干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特点,C项最能体现该特点。

A、B、D三项都是新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内容,但与题意不符合。

3.(2013·江苏压轴卷)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非共产党人士3人;56名委员中,非共产党人士27人,几乎占一半。

这则材料说明( )A.民主党派取得执政地位B.共产党领导地位动摇C.多党制在中国形成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加强[答案] D[解析]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组成,非共产党人士占了一半,委员几乎占一半,这体现了D项所述;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4.(2013·扬州)有这样一则长诗:“……祖国,您在哪里?……在西藏和平解放的签字笔里,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雄壮歌声里,在新宪法散发出的阵阵书香里……。

2020版高考历史模块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doc

2020版高考历史模块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doc

2020版高考历史模块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外交政策不断成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共同纲领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

它确定新中国的首都、国名、国旗和国歌,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因政协不是由普选产生的正式代议制机构,它通过的共同纲领只起到临时宪法作用,不是正式宪法。

新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是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的。

延续了共同纲领的多数内容,在体现人民民主原则的同时,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取代了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③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思维升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主要表现1对国家体制的破坏国家宪法规定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都被破坏,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出现了重大的倒退。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a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a

专题作业一、选择题1.(2018·安徽六安一中三模)右图(选自新华社照片)为1952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一生产合作社的妇女识字小组在上课的情形。

这部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建国初期农业改造的完成B.新中国大众教育成绩显著C.新中国对公民人权的重视D.新中国义务教育逐渐开展答案 C解析教育是人们实现劳动权的关键,是公民政治素质的养成所,是人们享有文化权利的中介,受教育权也是一项公认的人权。

对生产合作社的妇女开展识字教育,反映了新中国对公民人权的重视,故选C项。

农业改造完成于1956年,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大众教育的效果,排除B项;198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排除D项。

2.1953年4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办法》,决定开展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

这次人口普查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计划生育工作B.作为实行普选的基本数据C.为三大改造做准备D.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依据答案 B解析计划生育政策正式执行于20世纪80年代而非建国之初,故A项错误;当时的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在筹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全国人口的普查是在为各个地区的人大代表数目提供依据,故B项正确;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与人口普查并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新中国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是针对政治而非经济和文化领域,故D项错误。

3.(2018·安徽蚌埠模拟)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祖国,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

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由此说明()A.“一国两制”思想的雏形已经出现B.海峡两岸关系的坚冰得以打破C.和平统一祖国是建国以来的一贯方针D.“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提出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认为台湾如果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则容许台湾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这说明“一国两制”思想的雏形出现,故A项正确。

2020届二轮: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专题卷) (8)

2020届二轮: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专题卷) (8)

一、选择题1. 15世纪中叶,在与东方的贸易中,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黄金问题”变为欧洲经济上的严重危机。

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有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B.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C.刺激了欧洲开辟新航路D.欧洲中心地位逐步确立解析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不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错误;欧洲的价格革命出现在16世纪,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寻金热”,刺激了欧洲开辟新航路,到东方去寻找黄金,故C项正确;欧洲中心地位的确立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故D项错误。

答案 C2.(2018·湖州八校联考)据记载,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

这一现象()A.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爆发B.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C.导致了西班牙经济的衰落D.反映了欧洲经济的主导地位解析从材料“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可知,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不是增加了欧洲的白银数量,不能反映出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的爆发,故A项错误;从材料“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可知,该贸易体系涉及了欧洲、美洲和亚洲,反映出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属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不会导致西班牙经济的衰落,也没有反映出欧洲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B3.(2019·温州六校联盟高二1月期末)16世纪伊始,随着新航路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

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

下列物种属于从美洲传入欧洲的是()A.洋葱、水稻、牛、马B.玉米、马铃薯、番茄、烟草C.烟草、水稻、牛、马D.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答案 B4.(2019·舟山检测)16世纪初,佛罗伦萨香料价格为每磅20个格罗特,葡萄牙香料则为17个格罗特。

2020届二轮: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专题卷) (5)

2020届二轮: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专题卷) (5)

一、选择题1.(2019·Z20联盟联考)“李唐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间华夷,兼收并蓄。

当时的长安几乎为一国际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

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之好:服饰,饮食、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这说明唐()①沿袭隋制,发展创断②仿照士族,崇尚奢靡③民族交融,中外交流④开明开放,兼收并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士族势力逐渐衰落。

排除含②的选项。

故选C项。

答案 C2.(2018·“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11月期中)康熙皇帝亲政后,为巩固统一国家和维护国家主权而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

下列举措按采取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收复台湾并设立台湾府②平定“三藩”之乱③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④平定噶尔丹部叛乱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解析1683年设立台湾府,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1697年平定噶尔丹部叛乱,正确的时间顺序为②①③④。

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3.(2018·“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11月期中)《论语·先进》中说:“德行:颜回、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该记载从一个侧面体现的孔子教育思想是()A.温故知新B.有教无类C.学思结合D.因材施教解析由材料可知孔子将学生分为德行优良者、言语杰出者、长于政事者、善长文学者,进而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故D项正确。

答案 D4.(2019·嘉兴丽水3月联考)拿破仑的一生就是一部战争的传奇史书。

下列对图中所示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A.①法军牺牲局部利益,集中优势兵力,对敌实施决定性打击B.②拿破仑果断地将暴乱平息于炮火之中,成为共和国救星C.③各附庸国及诸小邦趁机摆脱法国控制,法军陷入四面楚歌D.④英军开始支持不住,后盼来援兵,法军战场形势急转直下解析A项描述的是奥斯特里茨战役,地点在①,故A正确。

高考【二轮专练】.民主建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高考【二轮专练】.民主建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二轮专练】7.民主建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独具特色的民主建设主旨解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基础上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追求民主、统一与和平的国家。

因此,作为革命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按照“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祖国一定会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线索一: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新时期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基本确立。

线索二: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

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也为解决台湾问题指出了光明的前景。

线索三: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0世纪70年代初,外交取得突破性成就,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同时,中苏关系恶化。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实行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执行全方位的外交战略,为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线索1依法治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及祖国统一发展线索1.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体现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既能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显著特征是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堂测试 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堂测试   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省宜兴一中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堂测试1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班级:姓名:学号:2012、3、5()1、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论中国式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产生的新思想观念如“以人为本”、人权、法治、公民社会、和谐社会等。

新的思想观念引发了政治上的变迁,主要表现为①依法治国,并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②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③建立服务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质量④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看下面资料(新中国行政的不完全的统计资料)B.民族县的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C.新中国历史上乡镇管理机制曾被否定过D.人民民主专政下的民主新气象是出现在四大经济特区建立的年代()3、“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

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4、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这表时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

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6、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图1 毛泽东会见斯大林图2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图3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C.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D.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7、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墙,增加民族纠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2018·8月桐乡选考测试)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论述道:“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该论述反映了()A.孔子力图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老子向往小国寡民、轻徭薄赋C.孟子劝导王者重民爱民、施行仁政D.韩非主张加强集权、奖励耕战解析孔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与材料“战国时期”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该论述虽有“薄税敛”,但未涉及小国寡民思想,故B项错误;根据“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挞秦楚之坚甲利兵”可知孟子劝导诸侯王实行仁政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故C项正确;材料虽提到耕种,但未提出奖励,且材料未反映出加强集权的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C2.(2019·温州六校联盟高二1月期末)“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是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的重要思想主张。

这一思想主张的提出对当时社会的重要意义是()A.推进了各国变法改革,使这些国家的实力逐渐强大B.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C.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了礼乐文明的社会D.推崇夏朝的政治,立天下最贤之人为天子解析材料思想主旨是强调变革,且题干要求回答“对当时社会的重要意义”,故选A项。

答案 A3.(2019·衢州学情抽检)霍光在推举刘询为帝(汉宣帝)的奏议中说:“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

孝武皇帝曾孙……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万姓。

”霍光奏议表明汉代() A.尚存原始民主制遗风 B.未遵循嫡长子继承制C.儒学已成为统治思想D.庙号体现其统治思想解析根据材料“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霍光在推举理由中,特别强调了儒家的“仁”和“礼”,并根据材料“孝武皇帝曾孙”,强调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已成为汉代的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

答案 C4.(2019·暨阳联谊学校4月联考)黄仁宇曾这样评价汉武帝:“武帝之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策贤良,都根据这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大的文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

”对此言论解读正确的有()①“五经博士”的设置使经学与利禄之途密切相连②“着眼的宗旨”是指巩固政治上“大一统”局面③“策贤良”由地方行政机构中的中正负责推选④黄仁宇对汉武帝的文化政策大体上持肯定态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五经博士”隶属太学,太学是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的标志,故①正确;②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正确;中正负责推选是在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故③错误;黄氏认为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固政治大一统局面,故④正确。

答案为①②④。

答案 D5.(2018·宁波十校9月联考)朱熹在《戊申封事》中写道:“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以充之……果人欲也,则敬以克之。

”这段文字体现的朱熹的主张是()A.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B.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C.慎思明辨,格物致知D.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解析由材料可知,“天理”指人的正当欲望,“人欲”指人过分的欲望,朱熹主张正君心,统治者也要做到存天理,灭人欲,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朱熹政治主张而非理气观,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认识理的方式,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理”而非“道”,故D项错误。

答案 A6.(2018·台州9月质检)思想家陆九渊曾赋诗:“墟墓兴衰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

”其主张()①强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②扫落枝叶,直奔主题③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④愚夫愚妇与圣人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①是朱熹的观点,与材料不符,故①错误;根据材料“墟墓兴衰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可知人见墟墓便兴起悲哀之感,见宗庙即兴起钦敬之心,可见陆九渊扫落枝叶,直奔主题地点明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故②正确;由材料“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易简质朴直达本心的为学之道才是永恒的大事业,可知陆九渊认为在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的存在,故③正确;④是王阳明的观点,与材料不符,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7.(2019·温州2月适应性测试)“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

上述两种观点反映了()A.孟子与墨子的对立B.老子与韩非子的统一C.朱熹与陆九渊的对立D.陆九渊与王阳明的统一解析材料第一部分体现理学穷理之法——格物致知,第二部分“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反映心学的“内心反省”“发明本心”的主张。

故选C项。

答案 C8.(2019·诸暨高三期末)他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等方面都有建树,是当时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是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开了清代考据学之先河,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他是()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魏源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开了清代考据学之先河”的是顾炎武,故B项正确;黄宗羲和王夫之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C错误;魏源是晚清思想家,不符合时间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B9.(2019·滨江选考满分练)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

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解析A项是近代中国价值导向,不符合题意;B、D项是宋明理学的传统价值导向,不符合题意;C项是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与传统价值导向不同,故C项正确。

答案 C10.(2019·杭州高三1月期末)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顶峰。

下图为中国四大发明传播示意图,其中在宋代已广泛运用于航海,并为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重要条件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早发明造纸术是西汉前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4世纪传入朝鲜,7世纪传入日本,8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12世纪先传入非洲后传入欧洲,16世纪传入美洲,19世纪传入大洋洲,①属于造纸术的传播途径。

11世纪中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也是这时期传入朝鲜,日本,埃及,欧洲,②属于活字印刷术传播途径。

指南针最早是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③属于指南针传播途径。

唐末发明火药,火药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入欧洲,④属于火药的传播途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在宋代已广泛运用于航海,并为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重要条件,C选项符合题意。

结合上述分析排除A、B、D选项。

答案 C11.(2018·衢湖丽高三9月质检)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汉书·艺文志》罗列了当时著作有14 994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目录》载书有64 582卷,与《汉书·艺文志》相较,书籍卷数增加4.3倍。

与这一变化关系最为密切的发明是()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转轮排字盘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目录》所载书目与《汉书·艺文志》相较,书籍卷数增加4.3倍,可知这是由于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故A项正确;雕版印刷术出现于唐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转轮排字盘是元朝时期王祯发明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12.(2019·温州2月适应性测试)南宋词人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里说:“公所作,大声鞺鞳(鼓声),小声铿鍧(声音洪亮状),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晏几道,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秦郎(秦观)之下。

”刘克庄意在说明辛弃疾词作()A.题材宽泛,艺术风格多样B.慷慨悲壮,反映时代特征C.豪气纵横,洋溢爱国之情D.个性鲜明,集豪放词之大成解析“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小晏”“秦郎”等关键词可知A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 A13.(2019·嘉兴丽水3月联考)某作品以近百年的战争为题材,“在民间起着历史教科书的作用,甚至起着道德、行为规范的作用,对明清以来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影响至深”。

这部作品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解析由材料“作品以近百年的战争为题材”可知,只有A项符合题意。

《水浒传》未有百年之说,排除B;《西游记》为神魔小说,排除C;《红楼梦》题材不符合题意,排除D。

答案 A14.(2018·宁波十校9月联考)右图是宋代画家文同的《墨竹图》。

该图()A.讲究布局,气势雄壮B.对比强烈,富有个性C.技法上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文化特色D.反映了中国传统绘画注重诗意的特点解析结合所学,《墨竹图》属于中国文人画,讲求意境,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气势雄壮、富有个性,故A、B项错误;《墨竹图》属于中国传统绘画,没有吸收西方绘画的特色,故C项错误。

答案 D15.(2019·丽衢湖高三1月期末)他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书法名家,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自创一体。

他的书法以骨力刚健见长,溶汇新意。

他的代表作是()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他初学王羲之……自创一体。

他的书法以骨力刚健见长,溶汇新意”可知,“他”指的是柳公权,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柳公权自创柳体,碑林中的《玄秘塔碑》就是他的代表作。

A项是元朝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前赤壁赋》,C项是隶书,D项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多宝塔碑》。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二、非选择题16.(2018·浙江金华十校期末)儒家思想从创立到被确立为思想的正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各国君主均未采纳他的主张。

材料二(孔子的学说)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

另一个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认为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

最后,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政治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