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20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卷

合集下载

衡水市衡水中学2020年3月全国高三网上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衡水市衡水中学2020年3月全国高三网上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2016年12月,第二届全国眼科循证医学与临床研究大会在广州召开,眼科专家提出近视眼控制新观点,认为模拟自然光的眼保健技术,将“户外动态变化的自然光”引入室内,在不需要青少年依从性的情况下,对他们的眼睛进行调节训练,提高调节功能,有利于控制其近视发生和发展。
“小升初”“初升高"这两个阶段是屈光不正患病率快速上升的阶段。此外,不良的用眼习惯与用眼环境对近视的发病概率有很大影响。近距离用眼负荷会诱发近视;学习压力加剧、电子屏幕的普及化和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可能是导致近视高发且快速低龄化的最关键因素.
世卫组织强调,在青春期养成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对健康大有益处,包括改善心肺功能和控制体重等.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身体活动对认知的发展和社交也有积极影响,这些好处可以持续到成年。
(摘编自《全球超80%青少年缺乏运动 世卫组织呼吁大家动起来》)
材料二:
近视是造成青少年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善变”又敞亮的光线对眼睛更好.
据世卫组织介绍,此项研究历时15年,以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万名ll岁至17岁青少年学生为样本。研究发现,全球80%以上在校青少年没有达到世卫组织的建议运动量,也就是每天至少一小时的身体活动,94%的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
据了解,世卫组织的调查数据涵盖所有类型的身体活动,包括有计划的体育锻炼、步行、骑车以及游戏和做家务等。总体来看,目前全球85%的女孩和78%的男孩都没有达标。
自律之外,他律不可忽视.实践表明,放任自流不是文明养成之道,一个社会整体文明素养的演进,往往都是依法治理、持续管理的结果。“醉驾入刑",推动“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蔚然成风;立法强制垃圾分类,节约资源渐成文明时尚;以法治破解高铁“霸座”,无赖行径受到严惩……好品行、好风尚,既需要个体主动作为,也需要榜样引领示范,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力托底。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方能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心,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费孝通将传统中国概念化为“乡土中国”源于他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观察,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礼治秩序、无讼政治等是他对这一社会形态一般化的主要概念。

经过近百年的结构变迁,中国的城乡关系终于在2003—2010期间出现革命性的跃迁,是进入“城乡中国”阶段。

其依据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从此发生根本变化,而牵引这场转变的是“农二代”——这批继续他们上一代离土、出村的农民,由于其工作和居住方式上的城镇化以及他们出村之前与土地和农业的生疏关系,大多数选择了不回村、不返农,由此带来人地关系、农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发展方式、村庄的演化与分化等方面的重大转变。

衡水中学2020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语文上册第一次考试卷(含答案)

衡水中学2020届全国大联考高三语文上册第一次考试卷(含答案)

衡水中学2020届全国大联考第一次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当前正处于价值转型期,诗歌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人性价值、道德价值、文化价值都在变化,如何创造高格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命题。

有两条路径有助于诗人提高境界,创造高格。

第一,突破现实局限,创造“境外之境”。

诗歌不是叙述事情怎样发生的,而是向人们描述事情怎样更好地发生,优秀的诗人要想出常人想不到的好。

简言之,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不是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而是要从现实局限出发,展开诗的理想之维,引领现实向更理想的状态发展。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原稿中说:“自然中之物,相互关系,相互限制,故不能有完全之美。

然其写之于文学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

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遗其关系、限制之处”就是一种突破现实局限、创造境界的方法。

“材料必求之于自然”、构造“必从自然之法则”,都是言说“创造境界”的材料和原则。

从境内材料和法则出发,虚构出境外的“理想”,这不仅给出了诗歌的目标,还给出了实现目标的方法。

通过诗人的想象和创造,从“境内”走向“境外”,需要突破现实的局限。

这一创造过程需要诗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创造“境外之境”,才能激发诗人超越有限生命的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

第二,人在“事”上磨,从“自我”走向“人类喉舌”。

21世纪以来出现的废话体、垃圾派、口水化写作,以及“梨花体”“乌青体”等,大都是聊以自慰的“呻吟”。

这些诗有“合乎自然”的一面,容易引发热潮,但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转眼烟消云散,谈不上“人类喉舌”。

“人类喉舌”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事,而且是千千万万人的事。

王阳明说:“人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

”诗的意义、价值、梦想都诞生在诗人做“事情”的过程中。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衡水金卷调研卷一)语文参考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衡水金卷调研卷一)语文参考答案

调研卷I ;文(一)-1•语文(一)1.C 【解析】“属于核心内容”于文无据。

1.B 【解析】“重点在于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和话;模式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与风格”错,根据文章第三段“尤其是……”可知,“……语言形式与风格”并不是最重要的。

2.A 【解析】&电池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不是电池本身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充电设备要解决的问题。

3.C 【解析】“就能得到有效保护”过于绝对,收取合理费用,积极性肯定是调动起来了,但要真正维护好这些充电设施,还需要制定相关措施及其他办法。

4.①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和安全性,可使新能源汽车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样就可以使新能源汽车占有更多的汽车市场份额;②燃料电池的开发与生产,有望满足量大面广的远程公交、双班岀租、城市物流、长途运输等市场需求。

(每点3分)5.D 【解析】对魏政委写不下去的原因分析有误,魏政委是被黄新对党的爱和献身精神感动了,他认为一个党员爱党的心和献身精神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

6.①热爱党,忠于党:在极端困难的环境里,她用咸菜来代替银元缴党费,将一颗滚烫的心与党紧紧贴在一起。

②机智果敢:当白匪闯进门后,她用话;与敌人巧妙周旋,保护了革命同志。

③勇于献身:敌人知道了她的身份,但她毫无畏惧,沉着冷静,义无反顾。

(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7.不好。

原因:①内容上:小说中写黄新的孩子沾盐水、抓腌豆角,表现了在敌人封锁以后,农村群众生活的困苦。

②人物上:黄新为了缴党费,不给孩子吃咸菜,通过对比映衬,侧面表现了黄新对党的忠诚。

③主旨上:孩子在小说中也有象征意义,让“我”将孩子带上山,意味着党和红军后继有人。

(每点2分,如果不答开始的观点句,扣2分)8.C 【解析】原文标点:泰定间,广西洞徭反,自强往见徭酋,说以祸福,中其要害,徭酋立为罢兵,贡方物,纳款请命。

事闻于朝,特旨超授广西两江道宣慰司都事。

“广西洞徭反”中“反”是反叛的意思,反的是朝廷,不是周自强;“往见”的主语是“自强”。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新高考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新高考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新高考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呼应着“一带一路”倡议,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的延伸,诗歌创作也开辟出了一条朝向海洋的航线。

越来越多的诗人将笔触伸向大海的神秘与无垠,抒写海洋意象与海洋经验,从而拓宽了新诗的题材,形成了诗歌创作中审美方式的嬗变与生存经验的更新。

②海洋意象与海洋经验对于中国诗人来说并不陌生。

当曹操面对大海时,首先征服他的是大海对日月经行的容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但是,曹操在《观沧海》中对海洋的书写也预示了诗人的位置与书写范式:一种海边眺望式的感性书写。

这种书写一直延展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意味着诗人的立足之地仍然是坚实的陆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及试题解释评分标准(32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及试题解释评分标准(32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云冈石窟是一部北魏王朝的断代史,它以一座山的雕刻将拓跋鲜卑的发展盛衰刻录在山崖峭壁上,每一座洞窟都是一段历史的铭记,每一尊佛像都是瞬间的回想。

要探究北魏,不到云冈来是不行的。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王朝的鼎盛时期,把北魏的诸多文化元素包容其中。

北魏历史上因有“太武灭佛”和“文成复法”的历史事件,才有了云冈石窟的开凿。

当然,佛教的发展与统治者的政治需求是云冈石窟开凿的必要条件。

文成帝和平元年(460),由高僧昙曜主持,①在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的“昙曜五窟”(16-20 窟),是为“太祖以下五帝”而雕琢出来自“如帝身”的大石佛,体现了“人神合一”“帝佛合一”“政教合一” 的政治主张;第 5、6 窟的开凿以及“二佛并坐”形象在石窟的大量出现,都隐秘地体现了北魏王朝政治和宫闱斗争的背景。

第 38 窟“幢倒伎”的杂技浮雕,精彩再现了北魏时期民间百戏的高超技艺,让我们看到当时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状态。

第 61 窟中房屋和城门的整体结构造型,第 9 窟中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式样,第 12 窟东西壁层檐下的“人”字型和“狮子"型斗拱,以及石窟中浮雕的塔、台阶、屋字等建筑形制的雕刻,都以实物形式记录了北魏平城时期的建筑原貌。

②难怪梁思成先生在考察完云冈石窟后感慨:“在云冈石窟,我们得见六朝遗物……。

”被称作“音乐窟”的第 12 窟,形象地展示了北魏时代乐器、乐队、舞蹈等,成为艺界研究北朝音乐、舞蹈历史的实证。

云冈石窟融雕塑、绘画、题记、碑刻、建筑、文物等为一体,是研究北魏王朝独一无二的实物资料,③是静态的、无声的 DV。

云冈石窟以宗教石刻的形式,折射出北魏王朝的政治斗争、社会发展、民俗风情。

云冈石窟是研究北魏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是一部石刻的《魏书》。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及试题解释评分标准(32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及试题解释评分标准(32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云冈石窟是一部北魏王朝的断代史,它以一座山的雕刻将拓跋鲜卑的发展盛衰刻录在山崖峭壁上,每一座洞窟都是一段历史的铭记,每一尊佛像都是瞬间的回想。

要探究北魏,不到云冈来是不行的。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王朝的鼎盛时期,把北魏的诸多文化元素包容其中。

北魏历史上因有“太武灭佛”和“文成复法”的历史事件,才有了云冈石窟的开凿。

当然,佛教的发展与统治者的政治需求是云冈石窟开凿的必要条件。

文成帝和平元年(460),由高僧昙曜主持,①在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的“昙曜五窟”(16-20 窟),是为“太祖以下五帝”而雕琢出来自“如帝身”的大石佛,体现了“人神合一”“帝佛合一”“政教合一” 的政治主张;第 5、6 窟的开凿以及“二佛并坐”形象在石窟的大量出现,都隐秘地体现了北魏王朝政治和宫闱斗争的背景。

第 38 窟“幢倒伎”的杂技浮雕,精彩再现了北魏时期民间百戏的高超技艺,让我们看到当时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状态。

第 61 窟中房屋和城门的整体结构造型,第 9 窟中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式样,第 12 窟东西壁层檐下的“人”字型和“狮子"型斗拱,以及石窟中浮雕的塔、台阶、屋字等建筑形制的雕刻,都以实物形式记录了北魏平城时期的建筑原貌。

②难怪梁思成先生在考察完云冈石窟后感慨:“在云冈石窟,我们得见六朝遗物……。

”被称作“音乐窟”的第 12 窟,形象地展示了北魏时代乐器、乐队、舞蹈等,成为艺界研究北朝音乐、舞蹈历史的实证。

云冈石窟融雕塑、绘画、题记、碑刻、建筑、文物等为一体,是研究北魏王朝独一无二的实物资料,③是静态的、无声的 DV。

云冈石窟以宗教石刻的形式,折射出北魏王朝的政治斗争、社会发展、民俗风情。

云冈石窟是研究北魏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是一部石刻的《魏书》。

河北省衡水市高考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市高考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市高考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方戏剧求逼真,说白动作,完全要逼近真实;而中国戏剧却求与真实隔开一层,达到教人放松、教人解脱的效果。

中西方戏剧在世界整个文化体系中,各有各的特点与意义。

在五四运动时,一般人提倡西方剧,尤其如易卜生,说他能在每一本戏剧中提出一人生问题来。

其实中国京剧正是人生问题剧,在每一剧中,总有一问题或不止一问题包涵着,如死生、忠奸、义利、恩怨等。

这些都是极激动人的人生大问题,中国京剧正能着眼于此。

即使是西方戏剧也未必能如此深刻生动而刺激人。

在《大劈棺》中,庄子死了,他的妻另有所爱,而其人有病,非得人的心脏不能治,因此庄子妻遂演出了劈棺一幕,要挖取她前夫的心来医救她爱的人。

但庄子却并未死,他变为蝴蝶飞出棺来了。

这一故事中,即包涵有死生忠奸恩怨义利种种问题在内,刺激够深刻。

但蝴蝶飞出,全部问题全变为戏剧化,使看的人于重大刺激之后获得了轻松与解放。

因此看完戏,好像从那戏中情节中解脱了,使人仍可以安然入睡。

一切严重的剧情,则如飞鸟掠空,不留痕迹,实则其感人深处,仍会常留在心坎,这真可谓是存神过化,正是中国文学艺术之最高境界所企。

若看西方戏,正因其太逼真,有时会使人失眠,看了不能化,而因此其所存也不能神。

在他们是戏剧而人生化。

在中国则盼能人生而戏剧化。

其戏剧中之忠孝节义感人至深。

这正是中国艺术之精妙处。

京剧《天雷报》叙述一青年,蒙义父母养大,科举应试得中,成了大官还乡,却忘恩负义,连义父母要求以仆人身份留下来也遭拒绝了。

结果一阵天雷把他击毙。

这出戏谁看了都会流泪。

若说中国戏剧情节不科学,有些是迷信成分,这是不明白中国戏剧之妙义。

其实亦只是要把太刺激人的真实人生来加以戏剧化,要其冲淡了一些真实性。

而暂时冲淡反而会保持了更深的感染,这是中国文学艺术中之所谓含蓄,需更有其甚深妙义,与科学不相关。

2020年河北省衡水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0年河北省衡水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语言表达(本大题共4小题,共26.0分)1.(三)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先论述积水不够深则无法承载大船,其实是为了引出“______ ,______ ”,强调风对大鹏起飞的重要性。

屈原在《离骚》中先写“民生各有所乐兮”,然后以“______ ”来与之对比,表达了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追求;接着,“______ ”又以反问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心志的坚定。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一句是“______ ”,然而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______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当前,很多电视文艺批评者,对电视文艺脱离生活的现状_______,迎合电视文艺中的某些怪相、乱象,甚至不惜以“广告式”标签进行恣意吹捧,或受制于网络习语、商业思维,再加之______、思想品味不足、美学视界狭窄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电视文艺批评难以达到审视现实生活、扣准时代脉搏,从而高屋建瓴地揭示电视文艺要旨。

同时,也有些批评者失却了不断创新理论视角和批评方法的动力,______、蹈常袭旧的分析犹如_______,实在难入肌理,或在外来电视作品和影视理论的冲击之下,过度崇尚西方式话语形态,对西方理论的学术热情高于理性思辨,甚至借云山雾罩般的术语、概念等展开批评,却无意在电视文艺作品、批评理论如何走本土化路线方面做系统、全面、科学的探索,使电视文艺批评在建构民族话语体系时产生了方向上的摇摆和迷离。

面对这样的文艺生态,(),批评要适时发现、深入思考、全面剖析创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从理论上引导电视文艺实践朝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发展。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视而不见末学肤受墨守成规隔靴搔痒B.视而不见才疏学浅故步自封浮光掠影C.熟视无睹末学肤受故步自封隔靴搔痒D.熟视无睹才疏学浅墨守成规浮光掠影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使得电视文艺批评难以高屋建瓴地揭示电视文艺要旨,从而达到审视现实生活、扣准时代脉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衡水市2020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综合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17·山东模拟)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晚风徐来,轻轻地滑过树稍、草尖、树们、草们就腰脊闪晃,摇曳着缥缈的梦。

河水迤逦着金色的光,浪花拍击着堤岸的碎石,弹奏着(清纯/清醇)的音符,唱着欢快的歌谣;还有鸟儿的鸣啾与狗吠、牛哞、羊唤一起喧响,构成了草原的绝唱。

薄薄的雾气氤氲,轻拂着盘树的虬枝,清丽的河水充盈着①。

两岸茂密绵延的红柳,烂漫成了火焰,尽情燃放,(显示/昭示)着生命的倔强与执着。

星星点点,灯火亮起,归牧的牛羊走在回家的路上,②,劳做的乡民们陆陆续续地收了工,一天的忙碌与疲惫画上了句号,人们荷锄背草,扛袋提筐,脸上挂着串串晶莹的汗珠,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

(1)文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和加下划线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 脊(jǐ)摇曳B . 啾(jiū)劳做C . 氲(wēn)疲惫D . 荷(hé)洋溢(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清纯昭示憧憬B . 清醇显示憧憬C . 清醇昭示希望D . 清纯显示希望(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②动听的诗行在阵阵蹄声中奏出B . ①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②阵阵蹄声奏出动听的诗行C . 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②阵阵蹄声奏出动听的诗行D . ①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②动听的诗行在阵阵蹄声中奏出二、选择题 (共2题;共4分)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随着公众对政府行为和社会事务的关注与参与度的不断提高,一些地方已开始征收卡拉OK版权费,这对著作权人来说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B . 我们都是国家培育了多年的热血青年,一定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锻炼身体,一旦被祖国挑选为飞行员,就要肝胆相照,报效国家。

C . 一些地方的执法者缺乏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意识,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把家庭暴力排斥在“法”的管辖之外,这直接影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D . 目前的学术申报体系很大程度上激励的是一哄而上的非理性、非学术行为,那收获的必然是泡沫化、低质化的果实。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表示,要积极扶持藏医药这一民族医药的发展,研究制定鼓励使用中医药藏医药。

B .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对欧洲实行大规模窃听,除反恐、外交、安全等考量外,经济因素也占有相当比重。

C . 虽然各地都在加大整治力度,但“黑车”还是屡禁不止,其原因主要是成本低,见效快,利润空间大造成的。

D . 如果个体活动对群体、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没有贡献,甚至起到反作用,那么,其社会价值就表现为负价值。

三、阅读理解 (共2题;共33分)4. (15分) (2016高三上·南京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美从何处寻(节选)宗白华①苏东坡论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日:‘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此摩诘之诗也。

②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把它放到王维和裴迪所唱和的辋川绝句里去是可以乱真的。

这确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

“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但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二句,却是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

假使刻舟求剑似的画出一个人穿了一件湿衣服,即使不难看,也不能把这种意味和感觉像这两句诗那样完全传达出来。

好画家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意味和感觉,却不能直接画出来;诗人也正是从这幅画里体会到这种意味和感觉,所以用“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两句诗来补足它。

这幅画上可能并不曾画有人物,那会更好地暗示这感觉和意味。

而另一位诗人可能体会不同而写出别的诗句来。

画和诗毕竟是两回事。

诗中可以有画,像头两句里所写的,但诗不全是画。

而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正是“诗中之诗”,正是构成这首诗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

③然而那幅画里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却又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画,更不是大诗画家王维的画了。

这“诗”和“画”的微妙的辩证关系不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索的吗?④宋朝文人晁以道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这也是论诗画的离合异同。

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至于太抽象。

⑤但是王安石《明妃曲》诗云:“意态由来画不成。

”美人的意态确是难画出的,那画不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代诗人随手拈来的这两句诗,却使孔子以前的中国美人如同在我们眼面前。

达•芬奇用了四年工夫画出蒙娜丽莎的美目巧笑,现在我却觉得我们古人这两句诗仍是千古如新,而油画受了时间的侵蚀,后人的补修,已只能令人在想像里追寻旧影了。

达•芬奇在这画像里突破了画和诗的界限,使画成了诗。

谜样的微笑勾引起后来无数诗人心魂震荡,感觉这双妙目巧笑,深远如海,味之不尽,天才真是无所不可。

但是画和诗的分界仍是不能泯灭的,也是不应该泯灭的,各有各的特殊表现力和表现领域。

⑥诗里所咏的光是可以先后活跃的,但不能在画面上同时表现出来,画家只能捉住意义最丰满的一刹那,暗示那活动的前因后果,在画面的空间里引进时间感觉。

而诗像《初日》里虽然境界华美。

却赶不上门采尔油画上那样光彩耀目,直射眼帘。

⑦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

但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

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艺术意境”。

(1)联系全文,分析开篇引述王维的诗的作用。

(2)怎样理解“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所谓‘艺术意境’”?(3)请分析全文的行文思路。

5. (18分) (2016高二下·临川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柳已青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

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

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

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

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

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

《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

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

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

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

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

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

如果说没有林徽因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

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

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

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

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

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

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两项是()A . 林徽因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奇女子,文中多处提到她在建筑、学问、诗人、作家等方面的成就。

这也是作者佩服欣赏林的主要原因。

B . 本文语言朴实无华,运用细致的笔墨对林徽因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刻画,突出表现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C .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意思是说少女时期的林徽因只是像花一样美丽,成长后的她才真正的能够像树一样的坚强面对生活。

D . 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林徽因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作为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 . 专家给林徽因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但她又活了10年。

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对生活的坚忍、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是一种没有阴暗、卑微、鄙俗的生命境界。

(2)文章题为“传奇女子——林徽因”,请您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其传奇之处?(3)根据选文第五段,说说描写张爱玲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4)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