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十中2006届高考数学考前指导

合集下载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安徽理)含详解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安徽理)含详解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数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

第Ⅱ卷3至4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座位号、姓名、科类”与本人座位号、姓名、科类是否一致.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

5毫米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如果时间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 如果时间A 、B 相互独立,那么()()()P A B P A P B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1n kk kn n P k C P P -=-球的表面积公式24S R π=,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球的体积公式343V R π=,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133ii+-等于 A .i B .i - C .3i + D .3i - (2)、设集合{}22,A x x x R =-≤∈,{}2,12B y x x ==--≤≤,则()R C A B 等于A .RB .{},0x x R x ∈≠C .{}0D .∅(3)、若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与椭圆22162x y +=的右焦点重合,则p 的值为 A .2- B .2 C .4- D .4(4)、设,a R ∈b ,已知命题:p a b =;命题222:22a b a bq ++⎛⎫≤⎪⎝⎭,则p 是q 成立的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x 0x ≥(5)、函数y = 的反函数是 2x -, 0x <2x, 0x ≥ 2,x 0x ≥ A .y = B .y = x -, 0x < x -, 0x <2x, 0x ≥ 2,x 0x ≥ C .y = D .y =x --, 0x < x --, 0x < ,06a π⎛⎫=- ⎪⎝⎭平移,(6)、将函数sin (0)y x ωω=>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后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平移后的图象所对应函数的解析式是A .sin()6y x π=+B .sin()6y x π=-C .sin(2)3y x π=+D .sin(2)3y x π=-(7)、若曲线4y x =的一条切线l 与直线480x y +-=垂直,则l 的方程为 A .430x y --=B .450x y +-=C .430x y -+=D .430x y ++=(8)、设0a >,对于函数()sin (0)sin x af x x xπ+=<<,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有最大值而无最小值B .有最小值而无最大值C .有最大值且有最小值D .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9)、表面积为的正八面体的各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体积为A B .13π C .23π D10x y -+≥,(10)、如果实数x y 、满足条件 10y +≥, 那么2x y -的最大值为 10x y ++≤,A .2B .1C .2-D .3-(11)、如果111A B C ∆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分别等于222A B C ∆的三个内角的正弦值,则A .111ABC ∆和222A B C ∆都是锐角三角形 B .111A B C ∆和222A B C ∆都是钝角三角形C .111A B C ∆是钝角三角形,222A B C ∆是锐角三角形D .111A B C ∆是锐角三角形,222A B C ∆是钝角三角形(12)、在正方体上任选3个顶点连成三角形,则所得的三角形是直角非等腰三角形的概率为A .17B .27C .37D .47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数学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注意事项: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书写作答无效。

2006高考备考攻略(一)

2006高考备考攻略(一)

2006高考备考攻略(一)作者:唐功杰来源:《语文世界(高中版 )》2006年第01期走进2006年,日历又翻过了新的一页。

每一位站在新年门槛上的人,此时都满怀着希望和憧憬。

即将参加高考的你,一定在憧憬着2006年走向向往已久的大学校门吧。

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如何有效地复习备考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期“学习DIY”,我们请一线教师为你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希望能使你事半功倍,帮助你顺利通过高考,走向更精彩的人生。

(编者)【备考指导】高考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都带有综合性和技巧性。

这就要做到:一、熟练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附录《标点符号用法》);二、能够辨别句子语气,分析语言结构,正确理解语义。

例如:这本书我可没看,不知道你看过没有?句中的“你看过没有”是“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不带有疑问语气,应将问号改为句号。

下面举例说明标点符号中的一些重要且易误用之处。

一、句号一句话的意思结束了,要用句号。

例如:他接着说:“最近这儿连降暴雨。

老妈已到北京去了。

小红上了高中。

”二、问号1.带有“谁”“什么”“怎么”等疑问词语的句子,不一定用问号;用不用要看整个句子有没有疑问语气。

例如:许多人都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

例如: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三、逗号1.在主谓倒装句中,倒装的成分之间用逗号,表示语气的标点放在句末。

例如:怎么了,你?伟大啊,中国!2.并列的分句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如:这次河流改道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四、顿号1.并列词语之间一般用顿号。

如果并列词语中有层次之分,那么,表示大的范围的并列词语之后要用逗号。

例如: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旅游资源。

2.作谓语、补语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如:孩子们在唱歌,跳舞。

这本书写得真实,感人。

3.邻近的两个概数之间不能用顿号;如果是并列的数字省略语,就要用顿号。

2006年高考数学复习的几点建议

2006年高考数学复习的几点建议

2006年高考数学复习的几点建议一、重视基础不只是观念问题,是一定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不只是基础薄弱学校才要重视基础,生源好的重点学校也同样需重视基础。

不只是在第一轮复习中重视基础,高考前冲刺阶段的复习更要重视基础。

1、用好课本(1)为什么高考复习中要重视课本?事实上历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取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

课本中每一个例题、习题的设置都有其目的和作用,体现着本节知识所应达到的能力要求。

虽然高考数学试题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每次对高考试卷分析时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根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

举例为证: 例1、(2002年高考试卷第16题)已知221)(x x x f +=,那么)41()4()31()3()21()2()1(f f f f f f f ++++++= 。

高一年级上学期课本第106页有一道题:已知2211)(xx x f -+=,求证()x f x f -=)1(。

从中我们发现()0)1(=+x f x f ,这启发我们解高考题时,先研究()x f xf +)1(的结果,即()1)1(=+x f xf ,问题得解。

例2、(2003年高考试卷第20题) 已知常数a >0,向量c =(0,a ),i =(1,0),经过原点O 以c +λi 为方向向量的直线与经过定点A (0,a )以i -2λc 为方向向量的直线相交于点P ,其中λ∈R.试问:是否存在两个定点E 、F ,使得|PE|+|PF|为定值.若存在,求出E 、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分析此题,关键入口是“单位向量”这一概念,该概念在高二年级上学期课本第95页有引入,但不少同学不重视课本,忽视了对“单位向量”概念的理解,所以无从下手。

例3、(2004年湖北高考试卷第21题)某突发事件,在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发生的概率为0.3,一旦发生,将造成400万元的损失,现有甲、乙两种相互独立的预防措施可供采用,单独采用甲、乙预防措施所需的费用分别为45万元和30万元,采用相应预防措施后此突发事件不发生的概率分别为0.9和0.85,若预防方案允许甲、乙两种预防措施单独采用、联合采用或不采用,请确定预防方案使总费用最少。

2006年高考数学备考策略及复习建议(精)

2006年高考数学备考策略及复习建议(精)


举例
如何做好总结
(1)心理方面:考前、考中、考后的心理
(2)考前复习准备
(3)考后的结果: 考得好的、差的地方,薄
弱环节,未过关的知识点等 (4)经验教训: 通过讲评课、试卷分析、 加减法估算自己的实力
对每一次大考,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总结、反思
①课本不熟,基础不牢;
②审题不细,判断失误; ③表达不准、不规范; ④分析不透,应用知识不够灵活; ⑤易受干扰,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
④重视近三年新课程高考试题的演练。
(3)巩固成果 调整状态
【II模(4月下旬)~5月下旬】
这一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形成良 好的应考状态和方法。

①注意解题规范。


②认真“读题”
③“考”中学“考”,
①注意解题规范。
在高考中对中低档题,获得正确的 思路相对容易,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 就变得重要了,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失 分。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每 次模拟考试讲评后要拿出“满分卷”。
⑥解题速度慢,考试时间分配不当,应变能力差,不会作
出及时的调整; ⑦考试策略失误,容易、中等题没有拿到高分,会做的题
拿低分;
⑧解题没有掌握方法规律,找不到切入点? ⑨卷面不整洁; ⑩心理压力过大、太紧张、没有信心,总担心考不好。
状元 之声
每个单元每个专题必须做好全面的细致 的归纳,并把它们一字不漏的记入脑中。即 使参考书上有现成的归纳总结,也要认真对 待。各单元各专题的归纳总结最好能自己做, 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已经提高了对课本的熟 悉程度,而且可能重拾已遗忘的知识点,或 对某个已熟记的知识点又有新的理解,做完 的总结归纳要与同学多交流传阅,或送至老 师处一起探讨,取长补短。 ——张睿(高考状元)

2006高考数学秘籍

2006高考数学秘籍

!!!!!!!!!!!!!!!!!"
!""$ 年高考数学命题亮点回眸
!!!!!!!!!!!!!!!!!" !"
要求学生把不完整的命题补充完整, 并使之成为真命题, 条件和结论都开放, 给考生解答带来很大的创造空间! !" 涉猎素材广泛 为了有效地检测考生的能力, 高考试题的命题者广泛地猎取各种素材, 并对其巧妙地加以利用或改造! 这 里的素材既包括高等数学背景, 也包括竞赛背景或竞赛题, 还包括已有的陈题, 已考过的高考题等! 例如全国卷 " 第 ## 题的背景是下凸函数及琴生 ( $%&’%&) 不等式; 湖北卷理科第 ## 题的背景为发散的调和 级数并结合高斯函数; 而重庆卷 ( 文科) 第 () 题与第十届高一 “ 希望杯” 的第 #) 题同源; 全国卷 """ 的第 (( 题就 仅是数据的变化而已! 是一道陈题 ( 十几年前就有了) ; 全国卷 " 的第 * 题恰与 (+++ 年高考的第 () 题同根, 再来看考查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应用题的素材选取, 涉及旅游观光的 ( 如湖南卷文科第 #) 题) , 住房问 , 体育比赛和游戏 ( 如全国卷!理科第 (+ 题, 江西卷第 (+ 题) , 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 如湖南 题 ( 上海卷第 #) 题) 卷理科第 #) 题) , 生产经营与投资效益 ( 如辽宁卷理科第 #) 题) , 真可谓 “ 五花八门” , 引人注目! 二、 题型特点 (! 选择题在平淡中考知识, 新奇中考能力, 主要考数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解题方法, 强调通性 通法, 其中很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影子, 这充分体现了数学试题来源于课本的命题原则, 有很好的导向性! 难度也始终保持适中, 如全国卷 ", 主要考查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 #! 填空题强化运算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 简单的数学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 填空题仍然是创新改革题型的 “ 试验田” ! 今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卷的解答题大多以三角、 数列、 概率、 函数 ( 导数) 、 ,! 解答题入手容易出手难, 立体几何、 解析几何这 - 个板块出题, 突出了数学的主干知识, 以重点知识构建试题的主体, 所不同的只是叙述 方式、 前后顺序和难易程度! 与 #)). 年基本相同, 三角题仍是围绕化简求值、 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 用正余弦定 理解三角形等; 数列题多是利用数列的概念、 公式列式子, 与方程、 不等式相结合, 考查推理论证、 探索能力; 概 率题作为应用题, 贴近生活, 关注社会热点, 考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立体几何着重考查线与 线、 线与面、 面与面的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线面角、 面面角、 各种距离和体积的计算等, 几何 法和向量法都可解答; 解析几何侧重与平面向量的结合, 考查圆锥曲线的方程,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导 数作为研究函数的工具, 主要用来解决函数的单调性的判定, 求单调区间, 求极值和最值, 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 得分较易, 但因为解答题多在知识交汇点处命题, 涉及多个章节和多 求切线斜率等! 由于解答题都是常见题型, 种方法, 相互之间的转化较难, 因此得高分很难!

2006年高考数学考前10天每天必看系列材料之一

2006年高考数学考前10天每天必看系列材料之一

前言: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2006年高考在即,我们精心编写了《2006年高考数学考前10天每天必看系列材料》,每一天的材料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基本知识篇》、《思想方法篇》、《回归课本篇》和《错题重做篇》,这些内容紧密结合2006年的数学考试大纲,真正体现狠抓双基、突出能力、回归课本、强调思想方法、讲究考试答题技术,引领学生充满自信,笑傲高考。

衷心祝愿2006届考生在6月高考中都取得满意的成绩。

2006年高考数学考前10天每天必看系列材料之一(2006年5月26日星期五)江苏省溧阳中学 王海平一、基本知识篇(一)集合与简易逻辑1.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 y x lg |=与{}x y y lg |=及{}x y y x lg |),(=2.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韦恩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3.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关键要看能否判断真假,陈述句、反诘问句都是命题,而祁使句、疑问句、感叹句都不是命题;4.判断命题的真假要以真值表为依据。

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 ,逆命题与其否命题是等价命题 ,一真俱真,一假俱假,当一个命题的真假不易判断时,可考虑判断其等价命题的真假;5.判断命题充要条件的三种方法:(1)定义法;(2)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或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3)等价法:即利用等价关系"A B B A "⇒⇔⇒判断,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关系(或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6.(1)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非空子集)个数为2n -1; (2);B B A A B A B A =⇔=⇔⊆(3)(),()I I I I I I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

名校必备2006年高考数学备考建议

名校必备2006年高考数学备考建议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2006年高考数学备考建议2005年10月22日星期六昆明市第一中学听课记录听课人:余先华一、2005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基本情况分析(一)、试卷种类全国1卷: 河北、河南、山西、安徽、海南;全国2卷:黑龙江、吉林、广西;全国3卷: 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新疆、青海、宁夏、陕西、西藏等。

十四个自主省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福建、江苏、浙江、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山东、安徽(只有外语自主命题)。

(除辽宁、江苏、广东外数学都是文理分卷,共29份)(二)、试卷结构:第一卷:选择题,第二卷:非选择题全国1、2、3卷和辽宁、湖北、江西、山东、福建卷:选择题12道,填空题4道,解答题6道。

北京:20道题,选择题8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6道。

上海:22道题,选择题4道,填空题12道,解答题6道。

江苏:23题,选择题12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5道。

湖南:21题,选择题10道,填空题5道,解答题6道。

广东,浙江:20道题,选择题10道,填空题4道,解答题6道重庆,天津:22道题,选择题10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6道(三)、全国三套卷选择题、填空题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集合题:涉及子、交、并、补及不等式的解法。

函数:二次函数、对应法则、反函数、图像变换、奇偶性;三角:图像变换、单调性求三角函数的周期、最大(小)值、正余弦定理、化简、恒等变性等;复数: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和性质;向量: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共线、垂直、平移;二项式定理:通项公式;排列组合:加法(分类)、乘法原理;概率、统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数学期望;解析几何:点到直线距离、直线方程、对称,圆、二次曲线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不等式:指数、对数、绝对值、均值定理等;立体几何: 线线、线面平行、垂直、截面、球等;数列 :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内容少,3套卷中只有1道) 导数 :切线方程、函数的极限; 算法:16进制。

2006高考数学选择题高分经验谈

2006高考数学选择题高分经验谈

2006高考数学选择题高分经验谈2006年的高考数学选择题一直以来都备受考生们的关注和重视。

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学选择题是考试中最困扰他们的一部分,因此,掌握一些高分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分享一些我在2006年高考数学选择题中获得高分的经验和策略。

一、备考前的准备工作在备考数学选择题之前,有几个重要的准备工作需要做好。

首先,熟悉考试大纲和题型分布,了解常考的知识点和题型。

其次,查看历年高考数学选择题真题和模拟试题,对高考命题趋势和难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最后,做好复习计划和时间安排,合理分配时间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和强化。

二、做题技巧和策略1. 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在作答前,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是非常重要的。

要注意理解题目的意思和要求,排除干扰项,抓住关键信息。

同时,也可以根据选项和答案的形式,判断解题方法和答案的大致范围。

2. 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在备考过程中,要掌握一些数学选择题的常见解题技巧和方法。

比如,对于代数题,可以运用代数方程式,列方程组求解。

对于几何题,要善于应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理来解题。

还有一些特殊的解题技巧,比如巧妙利用分数的性质、整数的性质等等。

3. 遇到困难题要及时放弃在答题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特别困难的题目,不要过于纠结和浪费时间。

可以暂时放弃,继续往下作答,争取先做完其他容易的题目,再回过头来解决难题。

避免陷入时间窘迫。

三、模拟考试的重要性在备考过程中,模拟考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模拟考试可以让自己真实地感受到考试的紧张氛围和时间限制,熟悉模拟高考数学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和难度。

同时,在模拟考试后要认真总结和分析错题,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所在,并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提高。

四、正确对待题目的心态在面对高考数学选择题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不要被难题或者复杂的计算所影响,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认真审题,冷静思考。

遇到困难的题目要有耐心,可以尝试用其他方法解题,或者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进行思考。

2006高考数学选择题考前冲刺

2006高考数学选择题考前冲刺

2006高考数学选择题考前冲刺在高考数学考试中,选择题是占比较大的一部分,而且答题时间较为紧张,因此有必要通过冲刺训练来提升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2006年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考前冲刺方法,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做题技巧的培养在解答选择题时,正确的做题技巧能够帮助考生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做题技巧:1.审题要准确:在做选择题前,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并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出来。

这样有助于减少做题中的遗漏或误解。

2.排除法:当遇到难以确定答案的选择题时,可以运用排除法。

首先排除明显错误或无关的选项,再进行比较和判断,可以提高准确率。

3.利用选项: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可能存在一些规律、特征或计算方便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些选项进行答题。

比如,利用选项中的数值关系或特殊性质来推断答案。

二、重点知识的复习针对2006年高考数学选择题的内容,有一些重点知识需要进行复习和强化。

以下是一些重点知识点:1.函数与方程:包括函数的性质、函数方程的解法、函数图像的性质等。

特别是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分段函数以及根据函数图像求函数方程等内容要熟练掌握。

2.三角函数:掌握基本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尤其要重点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规律和解三角方程的方法。

3.导数与微分:了解导数的定义、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熟练掌握求导法则,特别是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同时要了解微分的定义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概率与统计:包括基本的概率概念、概率计算及统计指标的计算。

要熟练掌握计算概率的方法和概率的常见性质。

三、模拟考试与练习为了提高解题速度和适应考试环境,进行模拟考试和大量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选择一些真题或模拟题进行练习,每次限定特定的时间,并按照正式考试的要求进行答题。

在模拟考试中,要注意时间分配和解题顺序。

可以先做一些自认为容易的题目,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并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解答一些相对较难的题目。

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一填空题解答方法与策略 人教版

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一填空题解答方法与策略 人教版
第十九页,共43页。
2006年高考数学(shùxué)专题 复习一
4、代入法: 将各个选择项逐一代入题设进行检验,从而获得
正确的判断.即将各选择支分别作为条件,去验证 (yànzhèng)命题,能使命题成立的选择支就是应选的 答案.
第二十页,共43页。
2006年高考数学专题(zhuāntí) 复习一
第五页,共43页。
2006年高考(ɡāo kǎo)数学专 题复习一
例1.若sin2x>cos2x,则x的取值范围(fànwéiD)是
()
3
4
4
(A){x|2kπ- <x<2kπ+ 5,k (B) {x|2kπ+ 4<x<2kπ+ 4,k
Z} Z}
(C) {x|kπ-
4
<x<kπ+
(D) {x|kπ+ 4 <x<kπ+
(解A:)考(虑13由,1P)0(射B到)BC的(13中, 32点) ((zhCō)nɡ d(i52ǎ,n1)2上) (,D这)样(依52次, 23反) 射最终
回到P0,此时容易求出tanθ = ,由题设条件知,1<x4<2,
1
则tan≠ 1
,排除A、B2、D,故选C.
另解:(2 直接法)注意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所以选C.
第三页,共43页。
2006年高考(ɡāo kǎo)数学专题 复习一
3.解数学选择题的常用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 接法两大类.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最常用 的方法;但高考的题量较大,如果所有选择题都 用直接法解答,不但时间不允许,甚至有些题目 根本无法解答.因此(yīncǐ),我们还要掌握一些 特殊的解答选择题的方法.
(C)x= 2
(D)x=
5 4
解:(代入法)8把选择支逐次代入,当x=4- 时,y=-1,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知识汇编第二章:函数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知识汇编第二章:函数

第二章函数1.(2006年福建卷)函数2log (1)1x y x x =>-的反函数是 (A ) (A )2(0)21x x y x =>- (B )2(0)21xx y x =<- (C )21(0)2x x y x -=> (D )21(0)2x x y x -=< 2.(2006年安徽卷)函数22,0,0x x y x x ≥⎧=⎨-<⎩的反函数是( ) A .,02,0x x y x x ⎧≥⎪=⎨⎪-<⎩ B .2,0,0x x y x x ≥⎧⎪=⎨-<⎪⎩ C .,02,0x x y x x ⎧≥⎪=⎨⎪--<⎩ D .2,0,0x x y x x ≥⎧⎪=⎨--<⎪⎩ 解:有关分段函数的反函数的求法,选C 。

3.(2006年安徽卷)函数()f x 对于任意实数x 满足条件()()12f x f x +=,若()15,f =-则()()5f f =__________。

3.解:由()()12f x f x +=得()()14()2f x f x f x +==+,所以(5)(1)5f f ==-,则()()115(5)(1)(12)5f f f f f =-=-==--+。

4.(2006年广东卷)函数)13lg(13)(2++-=x x x x f 的定义域是A.),31(+∞- B. )1,31(- C. )31,31(- D. )31,(--∞ 4.解:由13101301<<-⇒⎩⎨⎧>+>-x x x ,故选B. 5.(2006年广东卷)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A. R x x y ∈-=,3B. R x x y ∈=,sinC. R x x y ∈=,D.R x x y ∈=,)21( 5、B 在其定义域内是奇函数但不是减函数;C 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D 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奇函数,是减函数;故选A.7.(2006年广东卷)函数)(x f y =的反函数)(1x fy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2,0(P (如图2所示),则方程0)(=x f 的根是=x A. 4 B. 3 C. 2 D.17.0)(=x f 的根是=x 2,故选C7.(2006年陕西卷)设函数()log ()(0,1)a f x x b a a =+>≠的图像过点(2,1),其反函数的图像过点(2,8),则a b +等于( C )(A )3 (B )4 (C )5 (D )68.(2006年陕西卷)已知函数2()24(03),f x ax ax a =++<<若1212,1,x x x x a <+=-则 (A )(A )12()()f x f x > (B )12()()f x f x <(C )12()()f x f x = (D )1()f x 与2()f x 的大小不能确定9.(2006年陕西卷)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 b c d 对应密文2,2,23,4.a b b c c d d +++例如,明文1,2,3,4对应密文5,7,18,16.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C )(A )7,6,1,4 (B )6,4,1,7 (C )4,6,1,7 (D )1,6,4,710.( 2006年重庆卷)如图所示,单位圆中弧AB 的长为x ,f (x )表示弧AB 与弦AB 所围成的弓形面积的2倍,则函数y =f (x )的图象是 ( D )题 (9)图11. (2006年上海春卷)方程1)12(log 3=-x 的解=x 2 .12. (2006年上海卷)函数]1,0[,53)(∈+=x x x f 的反函数=-)(1x f []8,5),5(31∈-x x . 13. (2006年上海春卷)已知函数)(x f 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 当)0,(∞-∈x 时,4)(x x x f -=,则当),0(∞+∈x 时,=)(x f 4x x -- .14.(2006年全国卷II )函数y =ln x -1(x >0)的反函数为 (B )(A )y =e x +1(x ∈R ) (B )y =e x -1(x ∈R )(C )y =e x +1(x >1) (D )y =e x -1(x >1)15.(2006年全国卷II )函数y =f (x )的图像与函数g (x )=log 2x (x >0)的图像关于原点 对称,则f (x )的表达式为 (D )(A )f (x )=1log 2x(x >0) (B )f (x )=log 2(-x )(x <0) (C )f (x )=-log 2x (x >0) (D )f (x )=-log 2(-x )(x <0)16.(2006年天津卷)已知函数)(x f y =的图象与函数x a y =(0>a 且1≠a )的图象关于直线x y =对称,记]1)2(2)()[()(-+=f x f x f x g .若)(x g y =在区间]2,21[上是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D )A .),2[+∞B .)2,1()1,0(YC .)1,21[D .]21,0(17. (2006年湖北卷)设()x x x f -+=22lg ,则⎪⎭⎫ ⎝⎛+⎪⎭⎫ ⎝⎛x f x f 22的定义域为 (B ) A. B. ()()4,11,4Y --C. ()()2,11,2Y --D. ()()4,22,4Y -- 17.解选B 。

200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13.1 数学归纳法

200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13.1   数学归纳法

※第十三章极限●网络体系总览●考点目标定位1.数学归纳法、极限要求:(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2)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概念.(3)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会求某些数列与函数的极限.(4)了解函数连续的意义,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性质.●复习方略指南极限的概念和方法是近代数学的核心内容,微积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在现代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并在现代数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中不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章的主要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数学归纳法,二是极限.学习极限时要注意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联系和区别、函数的极限与函数连续性的渐进性.13.1 数学归纳法●知识梳理1.数学归纳法的定义:由归纳法得到的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命题常采用下面的证明方法:(1)先证明当n=n0(n0是使命题成立的最小自然数)时命题成立;(2)假设当n=k(k∈N*,k≥n0)时命题成立,再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那么就证明这个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数学归纳法.2.数学归纳法的应用:①证恒等式;②整除性的证明;③探求平面几何中的问题;④探求数列的通项;⑤不等式的证明.特别提示(1)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两步缺一不可;(2)证题时要注意两凑:一凑归纳假设;二凑目标. ●点击双基 1.设f (n )=11+n +21+n +31+n +…+n21(n ∈N *),那么f (n +1)-f (n )等于A.121+n B.221+n C.121+n +221+n D.121+n -221+n解析:f (n +1)-f (n )=21+n +31+n +…+n21 +121+n +221+n -(11+n +21+n +…+n21)=121+n +221+n -11+n =121+n -221+n .答案:D2.(2004年太原模拟题)若把正整数按下图所示的规律排序,则从2002到2004年的箭头方向依次为解析:2002=4×500+2,而a n =4n 是每一个下边不封闭的正方形左、上顶点的数.答案:D3.凸n 边形有f (n )条对角线,则凸n +1边形有对角线条数f (n +1)为A.f (n )+n +1B.f (n )+nC.f (n )+n-1 D.f (n )+n -2解析:由n 边形到n +1边形,增加的对角线是增加的一个顶点与原n -2个顶点连成的 n -2条对角线,及原先的一条边成了对角线.答案:C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 +1)(n +2)·…·(n +n )=2n·1·3·…·(2n -1)”,从“k 到k +1”左端需增乘的代数式为A.2k +1B.2(2k +1)C.112++k k D.132++k k解析:当n =1时,显然成立.当n =k 时,左边=(k +1)(k +2)·…·(k +k ),当n =k +1时,左边=(k +1+1)(k +1+2)·…·(k +1+k )(k +1+k +1) =(k +2)(k +3)·…·(k +k )(k +1+k )(k +1+k +1)=(k +1)(k +2)·…·(k+k )1)22)(12(+++k k k =(k +1)(k +2)·…·(k +k )2(2k +1).答案:B5.(2004年春季上海,8)根据下列5个图形及相应点的个数的变化规律,试猜测第n 个图形中有_________个点.解析:观察图形点分布的变化规律,发现第一个图形只有一个中心点;第二个图形中除中心外还有两边,每边一个点;第三个图形中除中心点外还有三个边,每边两个点;…;依次类推,第n 个图形中除中心外有n 条边,每边n -1个点,故第n 个图形中点的个数为n(n-1)+1.答案:n2-n+1●典例剖析【例1】比较2n与n2的大小(n∈N *).剖析:比较两数(或式)大小的常用方法本题不适用,故考虑用归纳法推测大小关系,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解:当n=1时,21>12,当n=2时,22=22,当n=3时,23<32,当n=4时,24=42,当n=5时,25>52,猜想:当n≥5时,2n>n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n=5时,25>52成立.(2)假设n=k(k∈N *,k≥5)时2k>k2,那么2k+1=2·2k=2k+2k>k2+(1+1)k>k2+C0k +C1k+C1 kk=k2+2k+1=(k+1) 2.∴当n=k+1时,2n>n2.由(1)(2)可知,对n≥5的一切自然数2n>n2都成立.综上,得当n=1或n≥5时,2n>n2;当n=2,4时,2n=n2;当n=3时,2n<n2.评述:用数学归纳法证不等式时,要恰当地凑出目标和凑出归纳假设,凑目标时可适当放缩.深化拓展当n ≥5时,要证2n >n 2,也可直接用二项式定理证:2n=(1+1)n=C 0n +C 1n +C 2n +…+C 2-n n +C 1-n n+C n n >1+n +2)1(-n n +2)1(-n n =1+n +n 2-n >n 2. 【例2】 是否存在常数a 、b 、c 使等式1·(n 2-12)+2(n 2-22)+…+n (n 2-n 2)=an 4+bn 2+c 对一切正整数n 成立?证明你的结论.剖析:先取n =1,2,3探求a 、b 、c 的值,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一切n ∈N *,a 、b 、c 所确定的等式都成立.解:分别用n =1,2,3代入解方程组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n =1时,由上可知等式成立; (2)假设当n =k +1时,等式成立,则当n =k +1时,左边=1·[(k +1)2-12]+2[(k +1)2-22]+…+k [(k +1)2-k 2]+(k +1)[(k +1)2-(k +1)2]=1·(k 2-12)+2(k 2-22)+…+k (k 2-k 2)+1·(2k +1)+2(2k +1)+…+k (2k +1)=41k 4+(-41)k 2+(2k +1)+2(2k +1)+…+k (2k +1)=41(k +1)4-41(k +1)2.∴当n =k +1时,等式成立.由(1)(2)得等式对一切的n ∈N *均成立.评述:本题是探索性命题,它通过观察——归纳——猜想——证明这一完整的思路过程去探索和发现问题,并证明所得结论的正确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能力.【例3】(2003年全国)设a 0为常数,且a n =3n -1-2a n -1(n ∈N *).证明:n ≥1时,a n =51[3n+(-1)n -1·2n]+(-1)n·2n·a 0.剖析:给出了递推公式,证通项公式,可用数学归纳法证. 证明:(1)当n =1时,51[3+2]-2a 0=1-2a 0,而a 1=30-2a 0=1-2a 0.∴当n =1时,通项公式正确.(2)假设n =k (k ∈N *)时正确,即a k =51[3k+(-1)k -1·2k]+(-1)k ·2k·a 0,那么a k +1=3k-2a k =3k-52×3k+52(-1)k·2k+(-1)k +1·2k +1a 0=53·3k+51(-1)k·2k +1+(-1)k +1·2k +1·a 0=51[3k +1+(-1)k ·2k +1]+(-1)k +1·2k +1·a 0.∴当n =k +1时,通项公式正确.由(1)(2)可知,对n ∈N *,a n =51[3n+(-1)n -1·2n]+(-1)n ·2n·a 0.评述:由n =k 正确⇒n =k +1时也正确是证明的关键.深化拓展本题也可用构造数列的方法求a n . 解:∵a 0为常数,∴a 1=3-2a 0. 由a n =3n -1-2a n -1,得nn a 33=-1132--n n a +1, 即n n a 3=-32·113--n n a +31.∴n na 3-51=-32(113--n n a -51).∴{nn a 3-51}是公比为-32,首项为513230--a 的等比数列.∴nn a 3-51=(54-32a 0)·(-32)n -1.∴a n =(54-32a 0)·(-2)n -1×3+51×3n=51[3n +(-1)n -1·2n ]+(-1)n ·2n·a 0. 注:本题关键是转化成a n +1=ca n +d 型. ●闯关训练 夯实基础1.如果命题P (n )对n =k 成立,则它对n =k +1也成立,现已知P (n )对n =4不成立,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P (n )对n ∈N*成立B.P (n )对n >4且n ∈N*成立C.P (n )对n <4且n ∈N*成立D.P (n )对n ≤4且n ∈N*不成立解析:由题意可知,P (n )对n =3不成立(否则n =4也成立).同理可推得P (n )对n =2,n =1也不成立.答案:D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1+31+…+121-n <n (n ∈N *,n >1)”时,由n =k (k >1)不等式成立,推证n =k +1时,左边应增加的项数是A.2k -1B.2k -1C.2kD.2k+1解析:左边的特点:分母逐渐增加1,末项为121-n;由n =k ,末项为121-k 到n =k +1,末项为1211-+k =kk 2121+-,∴应增加的项数为2k.答案:C 3.观察下表: 12 3 43 4 5 6 74 5 6 7 8 9 10 ……设第n 行的各数之和为S n ,则∞→n lim2nS n =__________.解析:第一行1=12, 第二行2+3+4=9=33, 第三行3+4+5+6+7=25=52, 第四行4+5+6+7+8+9+10=49=72.归纳:第n 项的各数之和S n =(2n -1)2,∞→n lim2n S n =∞→n lim (nn 12-)2=4. 答案:44.如图,第n 个图形是由正n +2边形“扩展”而来(n =1,2,3,…),则第n -2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____个顶点.解析:观察规律:第一个图形有32+3=(1+2)2+(1+2); 第二个图形有(2+2)2+(2+2)=42+4; 第三个图形有(3+2)2+(3+2)=52+5;…第n -2个图形有(n +2-2)2+(n +2-2)=n 2+n 个顶点. 答案:n 2+n5.已知y =f (x )满足f (n -1)=f (n )-lg a n -1(n ≥2,n ∈N )且f (1)=-lg a ,是否存在实数α、β使f (n )=(αn 2+βn -1)lg a 对任何n ∈N *都成立,证明你的结论.解:∵f (n )=f (n -1)+lg a n -1,令n =2,则f (2)=f (1)+f (a )=-lg a +lg a =0.又f (1)=-lg a , ∴⎩⎨⎧=+=+.1420αββα∴⎪⎪⎩⎪⎪⎨⎧-==.21,21βα∴f (n )=(21n 2-21n -1)lg a .证明:(1)当n =1时,显然成立.(2)假设n =k 时成立,即f (k )=(21k 2-21k -1)lg a ,则n =k +1时,f (k +1)=f (k )+lg a k=f (k )+k lg a =(21k 2-21k-1+k )lg a =[21(k +1)2-21(k +1)-1]lg a .∴当n =k +1时,等式成立.综合(1)(2)可知,存在实数α、β且α=21,β=-21,使f(n )=(αn 2+βn -1)lg a 对任意n ∈N *都成立.培养能力6.已知数列{bn }是等差数列,b1=1,b1+b2+…+b10=100.(1)求数列{bn }的通项公式bn ; (2)设数列{a n }的通项a n =lg (1+nb 1),记S n 为{a n }的前n 项和,试比较S n 与21lg bn +1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1)容易得bn =2n -1. (2)由bn =2n -1,知S n =lg (1+1)+1g (1+31)+…+lg (1+121-n )=lg (1+1)(1+31)·…·(1+121-n ).又211g b n +1=1g 12+n ,因此要比较S n 与211g b n +1的大小,可先比较(1+1)(1+31)·…·(1+121-n )与12+n 的大小. 取n =1,2,3可以发现:前者大于后者,由此推测 (1+1)(1+31)· …· (1+121-n )>12+n .①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上面猜想: 当n =1时,不等式①成立. 假设n =k 时,不等式①成立,即 (1+1)(1+31)·…·(1+121-k )>12+k . 那么n =k +1时,(1+1)(1+31)·…·(1+121-k )(1+121+k )>12+k(1+121+k ) =1212)1(2+++k k k .又[1212)1(2+++k k k ]2-(32+k )2=121+k >0,∴1212)1(2+++k k k >32+k =.1)1(2++k∴当n =k +1时①成立.综上所述,n ∈N*时①成立. 由函数单调性可判定S n >211g b n +1.7.平面内有n 条直线,其中无任何两条平行,也无任何三条共点,求证:这n 条直线把平面分割成21(n 2+n +2)块.证明:(1)当n =1时,1条直线把平面分成2块,又21(12+1+2)=2,命题成立.(2)假设n =k 时,k ≥1命题成立,即k 条满足题设的直线把平面分成21(k 2+k +2)块,那么当n =k +1时,第k +1条直线被k 条直线分成k +1段,每段把它们所在的平面块又分成了2块,因此,增加了k +1个平面块.所以k +1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了21(k 2+k +2)+k +1= 21[(k +1) 2+(k +1)+2]块,这说明当n =k +1时,命题也成立.由(1)(2)知,对一切n ∈N *,命题都成立.探究创新8.(2004年重庆,22)设数列{a n }满足a 1=2,a n +1=a n +na 1(n =1,2,…).(1)证明a n >12+n 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2)令b n =na n (n =1,2,…),判定b n 与b n +1的大小,并说明理由.(1)证法一:当n =1时,a 1=2>112+⨯,不等式成立.假设n =k 时,a k >12+k 成立,当n =k +1时,a k +12=a k 2+21ka +2>2k +3+21ka >2(k +1)+1,∴当n =k +1时,a k +1>1)1(2++k 成立.综上,由数学归纳法可知,a n >12+n 对一切正整数成立.证法二:当n =1时,a 1=2>3=112+⨯结论成立.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即a k >12+k ,当n =k +1时,由函数f (x )=x +x1(x >1)的单调递增性和归纳假设有a k +1=a k +ka 1>12+k +121+k =12112+++k k =1222++k k =124842+++k k k >12)12)(32(+++k k k =32+k .∴当n =k +1时,结论成立. 因此,a n >12+n 对一切正整数n 均成立.(2)解:nn b b 1+=na n a n n 11++=(1+21na )1+n n <(1+121+n )1+n n=1)12()1(2+++n n n n =12)1(2++n n n =2141)21(2+-+n n <1.故b n +1<b n .●思悟小结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应注意:(1)第一步验证n=n0时,n0并不一定是1.(2)第二步证明的关键是要运用归纳假设,特别要弄清由k 到k+1时命题的变化.(3)由假设n=k时命题成立,证n=k+1时命题也成立,要充分利用归纳假设,要恰当地“凑”出目标.2.归纳、猜想、论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归纳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的方式之一.●教师下载中心教学点睛1.数学归纳法中的归纳思想是比较常见的数学思想,因此要重视.2.数学归纳法在考试中时隐时现,且较隐蔽,因此在复习中应引起重视.只要与自然数有关,都可考虑数学归纳法,当然主要是恒等式、等式、不等式、整除问题、几何问题、三角问题、数列问题等联系得更多一些.拓展题例【例1】是否存在正整数m,使得f(n)=(2n+7)·3n+9对任意自然数n都能被m整除?若存在,求出最大的m值,并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由f(n)=(2n+7)·3n+9,得f(1)=36,f(2)=3×36,f (3)=10×36, f (4)=34×36,由此猜想m =36.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n =1时,显然成立.(2)假设n =k 时, f (k )能被36整除,即f (k )=(2k +7)·3k+9能被36整除;当n =k +1时,[2(k +1)+7]·3k +1+9=3[(2k +7)·3k +9]+18(3k -1-1),由于3k -1-1是2的倍数,故18(3k -1-1)能被36整除.这就是说,当n =k +1时,f (n )也能被36整除.由(1)(2)可知对一切正整数n 都有f (n )=(2n +7)·3n+9能被36整除,m 的最大值为36.【例2】 如下图,设P 1,P 2,P 3,…,P n ,…是曲线y =x上的点列,Q 1,Q 2,Q 3, …,Q n ,…是x 轴正半轴上的点列,且△OQ 1P 1,△Q 1Q 2P 2,…,△Q n -1Q n P n ,…都是正三角形,设它们的边长为a 1,a 2,…,a n ,…,求证:a 1+a 2+…+a n =31n (n +1).证明:(1)当n =1时,点P 1是直线y =3x 与曲线y =x的交点,∴可求出P 1(31,33).∴a 1=|OP 1|=32.而31×1×2=32,命题成立.(2)假设n =k (k ∈N *)时命题成立,即a 1+a 2+…+a k =31k (k +1),则点Q k 的坐标为(31k (k +1),0),∴直线Q k P k +1的方程为y =3[x -31k (k +1)].代入y =x,解得P k +1点的坐标为)).1(33,3)1((2++k k∴a k +1=|Q k P k +1|=33(k +1)·32=32(k +1).∴a 1+a 2+…+a k +a k +1=31k (k +1)+32(k +1)=31(k +1)(k +2).∴当n =k +1时,命题成立.由(1)(2)可知,命题对所有正整数都成立.评述:本题的关键是求出P k +1的纵坐标,再根据正三角形高与边的关系求出|Q k P k +1|.。

2006届数学高考考前指导(2)汇总

2006届数学高考考前指导(2)汇总

D、信心要充足,暗示靠自己
答卷中,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 谨防“大意失荆州”。面对偏难的题,要耐 心,不能急。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E、三先三后



1.先易后难 2.先低(分)后高(分) 3.先同后异 F、一细一实 就是说,审题要细,做题要实。
G、分段得分

分段得分”的基本精神是,会做的题目力求 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
一、解题思考步骤
(一) 观 察




要求解(证)的问题是什么?它是哪种类型的问题? 已知条件(已知数据、图形、事项、及其与结论部 分的联系方式)是什么?要求的结论(未知事项) 是什么? 所给图形和式子有什么特点?能否用一个图形或数 学式子(对文字题)将问题表示出来?能否在图上 加上适当的记号? 有什么隐含条件?
(二) 联 想



这个题以前做过吗? 这个题以前在哪里见过吗? 以前做过或见过类似的问题吗?当时是怎样想的? 题中的一部分(条件,或结论,或式子,或图形)以前见过吗? 在什么问题中见过的? 题中所给出的式子、图形,与记忆中的什么式子、图形相象? 它们之间可能有什么联系? 解这类问题通常有哪几种方法?可能哪种方法较方便?试一试 如何? 由已知条件能推得哪些可知事项和条件?要求未知结论,需要 知道哪些条件(需知)? 与这个问题有关的结论(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等)有哪些?Fra bibliotek
J、立足一次成功,重视复查环节,不争交头卷


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 题,答卷是否准确,所写字母与题中图形上的 是否一致,格式是否规范,尤其是要审查字母、 符号是否抄错。 答题卡要准确填涂,交卷时查姓名和考试证号 是否漏写、错写、漏涂、错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桐城十中2006届高考数学考前指导(思想策略篇)【前言】实力是获取高分的基础,策略方法技巧是获取高分的关键。

对于两个实力相当的同学,在考试中某些解题策略技巧使用的好坏,往往会导致两人最后的成绩有很大的差距。

一、选择题解题策略数学选择题具有概栝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小巧灵活,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深度等特点,考生能否迅速、准确、全面、简捷地解好选择题,成为高考成功的关键。

解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熟练准确,灵活快速,方法得当,出奇制胜。

解题一般有三种思路: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三是从选择支出发探求满足题干的条件。

选择题属易题(个别为中档题),解题基本原则是:“小题不可大做”。

1、直接法:涉及数学定理、定义、法则、公式的问题,常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

例:已知函数y=f(x)存在反函数y=g(x),若f(3)= -1,则函数y=g(x -1)的图像在下列各点中必经过( )A .(-2,3)B .(0,3)C .(2,-1)D .(4,-1)解:由题意函数y=f(x)图像过点(3,-1),它的反函数y=g(x)的图像经过点(-1,3),由此可得函数y=g(x -1)的图像经过点(0,3),故选B 。

2、筛选法(排除法、淘汰法):充分运用选择题中单选的特征,通过分析、推理、计算、判断,逐一排除错误支,得到正确支的解法。

例.若x 为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则函数y=sinx+cosx 值域是( )A.(1,2]B.(0,23] C.[21,22] D.(21,22]解: 因x 为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故x ∈(0, 3),由此可得y=sinx+cosx>1,排除错误支B,C,D ,应选A 。

3、图象法(数形结合):通过数形结合的思维过程,借于图形直观,迅速做出选择的方法。

例.已知α、β都是第二象限角,且cos α>cos β,则( )A .α<βB .sin α>sin βC .tan α>tan βD .cot α<cot β解:在第二象限内通过余弦函数线cos α>cos β找出α、β的终边位置关系,再作出判断,得B 。

4、特殊法:从题干或选择支出发,通过选取特殊值代入、将问题特殊化,达到肯定一支或否定三支的目的,是“小题小作”的策略。

①特殊值:例.一等差数列前n 项和为48,前2n 项和为60,则它的前3n 项和为( )A .-24B .84C .72D .36解:本题结论中不含n,正确性与n 无关,可对n 取特殊值,如n=1,此时a 1=48,a 2=S 2-S 1=12,a 3=a 1+2d=-24,所以前3n 项和为36,选D 。

②特殊函数:例.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x)为减函数,设a+b ≤0,给出下列不等式:①f(a)·f(-a)≤0 ②f(b)·f(-b)≥0③f(a)+f(b)≤f(-a)+f(-b) ④f(a)+f(b)≥f(-a)+f(-b)其中正确的不等式序号是( )A .①②④B .①④C .②④D .①③解:取f(x)=-x ,逐项检查可知①④正确。

因此选B 。

③特殊数列:例.如果等比数列{a n }的首项是正数,公比大于1,那么数列{log 31a n }( )A .是递增的等比数列B .是递减的等比数列C .是递增的等差数列D .是递减的等差数列解:取a n =3n ,易知选D 。

④特殊位置:例.过抛物线y=ax 2(a>0)焦点F 作一条直线交抛物线于P 、Q 两点,若线段PF 与FQ 的长分别是p 、q ,则p 1+q 1等于( ) A .2a B .a 21 C .4a D .a 4解:考察PQ 与y 轴垂直时有p=q=a 21,代入得p 1+q 1=4a ,故选C.0)的反函数f -1(x)图像是( )解: 在f(x)= x +2(x ≥0)中可令x=0,得y=2;令x=4,得y=4,则特殊点(2,0)及(4,4)都在反函数f -1(x)图像上,观察得A 、C 。

又由反函数f -1(x)的定义域知选C 。

⑥特殊方程:例.双曲线b 2x 2-a 2y 2=a 2b 2 (a>b>0)的渐近线夹角为α,离心率为e,则cos 2α等于( )A .eB .e 2C .e 1D .2e 1解:本题考查双曲线渐近线夹角与离心率的关系,可用特殊方程来解.取方程为4x 2-1y 2=1,易得离心率e=25,cos 2α=52,故选C 。

⑦特殊模型:例.若实数x,y 满足 (x -2)2+y 2=3,则x y最大值是( )A .21B .33C .23D .3解:题中x y =0x 0y --.联想数学模型:两点直线的斜率公式k=1212x x y y --,将问题看成圆(x -2)2+y 2=3上点与原点O 连线斜率最大值,得D.5、估算法:通过估算或列表,把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求出答案的近解后再进行判断的方法。

例: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且一焦点为)0,7(F ,直线1-=x y 与其交于M 、N 两点,MN 中点横坐标为32-,则此双曲线的方程是 A.14y 3x 22=- B.13y 4x 22=- C.12y 5x 22=- D.15y 2x 22=-解:设方程为1n y m x 22=-,由点差法得25m n =,选D.注:不必解m 、n 6、推理分析法:①特征分析法:根据题目所提供信息,如数值特征、结构特征、位置特征等,进行快速推理,作出判断的方法.例:已知sin θ=5m 3m +-,cos θ=5m m 24+-(2π<θ<π),则tan 2θ=( )A .m 93m --B .|m 93m --|C .31D .5 解: 由于受sin 2θ+cos 2θ=1的制约,故m 为确定值,于是tan 2θ为确定值,又2π<θ<π,4π<2θ<2π,∴tan 2θ>1,故选D 。

②逻辑分析法:若A 真⇒B 真,则A 排除,否则与有且仅有一正确结论矛盾;若A ⇔B,则A 、B 均假;若A 与B 成矛盾关系,则必有一真,可否定C 与D.例:设a,b 是满足ab<0的实数,那么( )A.|a+b|>|a-b|B.|a+b|<|a-b|C.|a-b|<|a|-|b|D.|a-b|<|a|+|b|解: 因A,B 是一对矛盾命题,故必有一真,从而排除错误支C ,D 。

又由ab<0,可令a=1,b= -1,代入知B 为真。

7.验证法:将各选择支逐个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或适当选取特殊值进行检验,或采取其他验证手段,以判断选择支正误的方法.例.若不等式0≤x 2-ax+a ≤1的解集是单元素集,则a 的值为( )(A)0 (B)2 (C)4 (D)6解: 选择支逐个代入题干中验证得a=2选B. 二、填空题解题策略同选择题一样,填空题也属小题,其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小题不能大做”。

解题基本策略是:巧做.解题基本方法一般有:直接求解法、图像法、构造法和特殊化法(特殊值、特殊函数、特殊角、特殊数列、图形特殊位置、特殊点、特殊方程、特殊模型)1、直接求解法: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用定义、性质、定理、公式等,经变形、推理、计算、判断等得到正确结论.这是解填空题常用的基本方法,使用时要善于“透过现象抓本质”。

力求灵活、简捷。

例.数列{a n }、{b n }都是等差数列,a 1=0、b 1= -4,用S k 、S k ′分别表示{a n }、{b n }的前k 项和(k 是正整数),若S k + S k ′=0,则a k +b k =____。

解: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 k =2)a a (k k 1+,得2)a a (k k 1++2)b b (k k 1+=0,又a 1+b 1= -4, ∴a k +b k =4。

2.特殊化求解法:当填空题结论唯一或其值为定值时,我们只须把题中的参变量用特殊值(或特殊函数、特殊角、特殊数列、图形特殊位置、特殊点、特殊方程、特殊模型等)代替之,即可得到结论。

如:上例中取k=2(k ≠1?),于是a 1+a 2+b 1+b 2=0,故a 2+b 2=4, 即a k +b k =4。

例.已知SA,SB,SC 两两所成角均为60°,则平面SAB 与平面SAC 所成的二面角为 。

解:取SA=SB=SC,将问题置于正四面体中研究,不难得平面SAB 与平面SAC 所成二面角为arccos 31.(其它特殊化方法参看选择题)3.数形结合法:根据题设条件的几何意义,画出辅助图形,借助图形的直观性,迅速作出判断的方法.文氏图、三角函数线、函数图像及方程的曲线,空间图形等,都是常用的图形.例.关于x 的方程2x 1-=k(x-2)有两个不等实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解:令y 1=2x 1-,y 2=k(x-2),画图计算得-33<k ≤0。

4、构造法:在解题中有时需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设计新的模式解题,这种设计工作,通常称之为构造模式解法,简称构造法。

例:点P 在正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外,PD ⊥ABCD ,PD=AD ,则PA 与BD 所成角的度数为 。

解:根据题意可将上图补形成一正方体,在正方体中易求得为60°注:解选择填空题时可优先作图,优先估算,优先考虑特例三、解答题解题策略1、从条件入手——分析条件,化繁为简,注重隐含条件的挖掘.2、从结论入手---执果索因,搭好联系条件的桥梁.3、回到定义和图形中来.4、构造辅助问题(函数、方程、图形……),换一个角度去思考.5、通过横向沟通和转化,将各数学分支中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6、培养整体意识,把握整体结构。

7、注意承上启下,层层递进,充分利用已得出的结论.8、优先挖掘隐含, 优先作图观察分析9、立足特殊,发散一般:“以退求进”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对于一个较一般的问题,若一时不能取得一般思路,可以采取化一般为特殊,化抽象为具体,化整体为局部,化参量为常量,化较弱条件为较强条件,等等。

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程度上,通过对“特殊”的思考与解决,启发思维,达到对“一般”的解决10、正难则反,执果索因,逆向思考:对一个问题正面思考发生思维受阻时,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往往能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顺向推有困难就逆推,直接证有困难就反证。

11、解决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的策略:探索性问题可以粗略地分为四种类型:条件追溯型、结论探索型、存在判断型和方法探究型。

解探索性问题,不必追求结论的“是”与“否”、“有”与“无”,可以一开始,就综合所有条件,进行严格的推理与讨论,则步骤所至,结论自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