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句子的转换-专题教案
(完整word版)小学六年级句式转换复习教案
![(完整word版)小学六年级句式转换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91c3d2192e45361166f5a2.png)
一对一学生个性化教课方案授课时间: 2015.4.12备课时间: 2015.4.5年级 :小六课时 :2学员姓名 : 李毓洁课题 : 句式变换教1.掌握句式变换原则学2.掌握各种句式变换种类目标难 1. 各种句式变换的详尽操作步骤点 2. “双重否定”重 3. 反问句和陈述句的句式变换点教一、阅读作业检查及复习,二、各种句式的变换1、变换句子原则:不能够改变原句的意思。
2、“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变换。
①改“把”字句:先找出动作的对象,将它提到动词的前面,并在动作对象前加上“把”字(例题讲解)②改“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得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学面加上一个“被”字。
(例题讲解)步3、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骤及①陈述句改反问句:原句中的一处必定改否定,否定改必定,句首或句中加上“怎内么”“难道”或“什么”等,句末加上“吗” 、“呢”,句号改问号。
(例题讲解)容②反问句改陈述句去掉“怎么 ----呢”、“难道----吗”“什么----呢”等处,必定改否定或否定改必定,问号改句号。
(例题讲解)4、双重否定句与必定句变换。
①双重否定句是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必定,语气比必定句更强。
②互换方法:必定句加两个否定词:“不得不”“不能够不”或“非----不能”等。
反之则去掉否定词。
(例题讲解)5、引述句与转述句互换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a、人称的变换 b 标点符号的变化 c 指示代词的变换 d 句式的变化 e 某些特别动词的变换②间接引语改直接引语:同样需遵守以上五个方面。
(例题讲解)6、扩句与缩句①扩句:先找出句子的骨干词,在骨干词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②缩句:先把句子分成“谁” “做什么”也许“什么” “怎么样”两部分;其次,找出每一部分的骨干词;去掉修饰部分,不能够删除“着”“了”“过”等词,再把骨干教词连成完满的句子。
(例题讲解)学三、例题讲解步骤1、“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及狗敏捷地跑上来,吃完了白鹅的饭。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3a3f6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1.png)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教学设计句式转换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思维逻辑的思考能力。
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的教学设计展开讨论。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语文中常见的句式转换方法;2. 能够运用所学句式转换方法进行语言表达;3. 提高思维逻辑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1)肯定句与否定句的转换方法;(2)陈述句和疑问句的转换方法;(3)肯定句与祈使句的转换方法;(4)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方法。
2.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句子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例如:“小明在做作业。
”请学生尝试将该句子转换为否定句、疑问句、祈使句等。
(2)学习句式转换方法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肯定句与否定句的转换方法,陈述句和疑问句的转换方法,肯定句与祈使句的转换方法,以及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方法。
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3)练习句式转换让学生进行句式转换的练习,可以是书面练习也可以是口头练习。
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巩固所学的句式转换方法。
(4)拓展应用给学生一篇短文或段落,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的句式转换方法,进行整篇文章的句式转换。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将语言表达得更加丰富多样。
三、教学策略1. 合作学习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思考和讨论,帮助彼此理解和记忆句式转换方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激发学生兴趣策略在教学中,通过使用趣味性的教学材料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专注度。
3. 情景模拟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句式转换的练习,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在句式转换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小学六年级句子转换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句子转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88a99e51e79b8969022600.png)
1、小鱼欢快的在小河里游着。
2、花儿随风轻轻地摆动。
课后反思:认真思考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出做题方法,给句子归纳分类。
上题应该改为:小红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小红对陈庚说,她还要等她的同伴呢。
2、间接→直接,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上题应该改为: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改为: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三)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或者是加“不能不”“不得不”等,一定再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上题应该改为: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四)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五: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好处:生动、形象)
(一)、陈述句间的转换:总体上是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1、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
上题应该是: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难道这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吗?或者:这怎么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呢?
2、反→陈:和上面的正好相反。
三、专项练习。
改变句型:
(1)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1、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小学语文句子转换专题练习教案
![小学语文句子转换专题练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2d146e58fb770bf78a55a8.png)
句子转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句子之间的转化方法情感目标:通过对句子转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掌握句子转化的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
小学语文句子变换的类型与方法一、句式变换(一)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例如: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陈述句)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
(把字句)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
(被字句)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变换的具体方法是: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2、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一大滴松脂)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3、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练习:老师交给我一项重要任务。
(二)陈述句与疑问句和反问句的变换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
虽然反问句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其句子本身就包含着答案,是不需要回答的。
反问句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朗读时语调较高。
例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陈述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疑问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练习:听了这个报告他们很激动。
注意: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小升初总复习之句型转换(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总复习之句型转换(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3189c2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f.png)
小升初总复习之句型转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针对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句型转换进行复习。
句型转换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句型之间的转换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不同句型之间的转换,如:陈述句与疑问句的转换、主动句与被动句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的转换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句型转换的技巧,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句型转换的规律和技巧。
2. 学生对不同句型之间的转换方法的熟练运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教材。
2. 学生准备: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复习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进入句型转换的学习状态。
2. 讲解:讲解句型转换的规律和技巧,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不同句型之间的转换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句型转换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评: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评,指出错误和不足,给予指导。
5. 总结:总结句型转换的要点,强调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句型转换的规律和技巧。
可以采用表格、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地展示不同句型之间的转换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布置适量的句型转换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2. 要求学生总结句型转换的规律和技巧,形成笔记。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句型转换的规律和技巧,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句型转换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对句型转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句型转换的规律和技巧句型转换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它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不同句型之间的转换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六年级语文复习活动课(句式转换)
![六年级语文复习活动课(句式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b4490153ba0d4a7303763a4f.png)
《六年级语文复习活动课——句式转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小学阶段学过几种句式转换的方法,其中陈述句改为“把”字句、“被”字句,学生掌握比较好;而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陈述句和双重否定句互换、直接叙述和间接转述的互改则比较薄弱。
这节课重在复习这几种句式转换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以提高其此项能力。
设计理念:这节活动课将以攻关游戏的形式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复习、巩固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句式转换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总结方法,不断积累。
学习目的:通过有趣的复习活动,使学生掌握语文教材中的部分句式转换的内容,同时习得改变句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句式互换的方法,能熟练进行陈述句与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直接叙述和间接转述互换。
教学方法:1、课件演示法;2、创设情境法;3、竞争激励法;4、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师:请同学们看段录像。
(课件播放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片段)谁知道这是哪部片子里的什么故事?2、生:《三国演义》里的“过五关斩六将”。
(预设)3、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关羽,玩一个“过关斩将”的游戏好不好?(好!)只不过我们过的是“句子转换”的关,(课件出示课题: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活动课——句式转换)有信心吗?(有!)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回忆句式转换师:要顺利过关,那得看看同学们“武艺”是否学到家了。
老师来检查一下。
大家还记得学过哪种句式的转换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一)陈述句:(1)“把”字句(2)“被”字句(3)反问句(二)肯定句(4 ) 双重否定句(三)、直接叙述与间接转述的互改师:看来同学们记得可真牢。
那你还记得这些句式转换的方法吗?赶紧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可以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交流)师:好,交流时间到。
看来同学们是个个胸有成竹呀。
老师在这里提醒一下:句式转换时,改变一个句子的表达形式,句子的原意是不可改变的。
(精品)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句式转换教学设计
![(精品)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句式转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5e0bf1bcd126fff6050ba1.png)
六年级复习课句式转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能够掌握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之间的转换规律。
2、能力培养:能够正确完成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之间的转换。
3、情感态度:培养在生活中运用不同句式表达自己的意识。
重难点:掌握句式转换的方法,并能能够灵活转换。
突破方法:讲练结合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开门见山(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句型的转换,)出示句子:看到你们坐得这么端正,我怎能不夸夸你们呢?(反问句)看到你们坐得这么端正,我非夸夸你们不可。
(双重否定句)同学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句型吗?学生齐答。
(我们这节课要复习的就是反问句、双重否定句与陈述句之间的转换)(二)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转换。
1、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我们首先要准确的区分它们。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句子。
你能分辨陈述句和反问句吗?请举手回答。
出示句子:①我的妈妈是一名医生。
②他是不会独自一人去赴约的。
③他还这么小,怎能让他一个人呆在家里呢?④难道你不应该守时吗?你的依据是什么?(引导答出“陈述句一般以句号结尾,反问句有反问词并以问号结尾”)2、我们还要知道的是陈述句的基本特点。
出示幻灯片5,生齐读。
出示句子肯定句、否定句,师生互动(引导齐答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区别【肯定词和否定词】)3、回忆方法:我已经非常了解陈述句的特点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怎么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指名答或引导齐答。
4、突破难点:灵活地转换句型。
出示句子: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改为反问句)指名回答,这个反问句你能换一个说法吗?(看来你已经能够灵活地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了,真不错。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复习如何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5、根据课堂反映情况引导齐答或指名发言句子转换步骤。
出示句子: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指名转换(你的转换很准确,看来你认真思考了)6、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练习本,我们一起来做练习,写好了的同学请举手。
句型转换教学设计
![句型转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da48c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4.png)
句型转换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整理复习教学设计方水中心校:汪存华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几种句子的类型。
2、通过练习,能够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能扩句和缩句。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进行几种句型之间的转换。
难点:了解句型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复习几种句子的类型和句子变换的练习。
即1、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2、陈述句、反问句的互换;3、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5、扩句和缩句。
(一)主动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在主动句与把字句、被字句互换时,首先弄清楚主动与被动之间产生的动作,然后加以变换,不能改变原意。
1、简单的句子可以直接互换。
如A、主动句:晚霞映红了远处的村庄。
B、把字句:晚霞把远处的村庄映红了。
C、被字句:远处的村庄被晚霞映红了。
2、句子的主干带有并列词语的句子,要注意保持句子的完整性。
如:A、主动句: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B、把字句: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把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填没了。
C、被字句: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被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
3、隐藏“把”“被”字的句式要注意理解句子的意思,确定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如:(1)太阳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这里的“给”相当于“把”字的意思)改为被字句是:黑云被太阳的光芒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2)延安军民无不为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这里的“为”字相当于“被”字的意思)改为把字句是:白求恩的精神把延安军民感动了。
4、带有否定词的句子,在变换时往往需要改变否定词。
如:A、主动句:乌鸦的翅膀挡不住太阳的光辉。
B、把字句:乌鸦的翅膀没有把太阳的光辉挡住。
C、被字句:太阳的光辉没有被乌鸦的翅膀挡住。
(二)、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的互换1、什么是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就是一句话里有两个否定词,表达一种肯定的意思,即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句型转换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句型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1f4db657f111f18582d05a51.png)
句型转换
教学目标
1、复习学过的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2、复习缩句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3、复习修改病句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1、将学习方法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到各类句型中。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陈述句改反问句
1、谁能说一说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
2、总结方法,出示
3、出示例句,当堂练习
例句: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不好意思赶我走。
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没有见过那么大的鲈鱼。
4、句式互换练习,方法同上
例句:你不会因为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
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二、缩句
1、谁能说一说缩句的方法?
2、总结方法,出示
3、出示例句,当堂练习
例句: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
小小的植物种子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三.修改病句
1、谁能说一说病句的类型?
2、总结常见病句类型,出示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词序颠倒
重复啰嗦前后矛盾
3、出示例句,当堂练习
例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许多敌人的尸体。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等各种各样的人。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浇水,播种。
喝茶水的乡亲们纷纷跟毛主席喊招呼。
小学句式转化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句式转化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04d63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3.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句式转化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句式转化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句式转化的概念和作用。
2. 句式转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句式转化的实际运用。
2. 学生在运用句式转化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课本3. 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句式知识,如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
2. 提出句式转化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句式转化的作用。
二、讲解句式转化的概念和作用1. 解释句式转化的定义,即改变句子的结构,使句子表达更加丰富、生动。
2. 通过举例说明句式转化的作用,如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提高文章的文学价值等。
三、讲解句式转化的方法1. 句式转换的基本方法:改变句子结构、改变句子成分、改变句子语气等。
2. 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如何运用句式转化方法进行表达。
四、练习句式转化1. 学生根据提供的句子,运用句式转化方法进行改写。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在句式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句式转化的概念、作用和方法。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句式转化方法进行写作。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句式转化的概念、作用和方法。
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运用句式转化方法进行表达,但部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错误。
3.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句式转化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句式转换教案
![句式转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52ae4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f.png)
句式转换教案教案标题:句式转换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句式转换的概念和重要性;2.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句式转换方法来改写句子;3. 学生能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灵活运用句式转换。
教学内容:1. 介绍句式转换的定义和作用;2. 分析常见的句式转换方法,如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转换、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换等;3. 练习运用不同的句式转换方法改写句子;4. 引导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运用句式转换。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句子结构的重要性,以及句子结构对语言表达的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句式转换的概念和作用,如提高表达的准确性、丰富语言表达等。
讲解:1. 介绍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概念和用法,并通过例句演示句子从主动语态到被动语态的转换;2. 介绍肯定句和否定句的概念和用法,并通过例句演示句子从肯定句到否定句的转换;3. 介绍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和用法,并通过例句演示句子从直接引语到间接引语的转换;4. 强调句式转换对于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性。
练习:1. 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的句式转换方法,改写句子;2. 在改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语法和词汇的变化,以及句子意思的保持一致性;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改写后的句子,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理解。
应用:1.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句式转换方法,以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2. 引导学生在口语表达中运用句式转换方法,以提高语言流畅度和表达的多样性。
总结:1. 回顾句式转换的重要性和应用;2. 强调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继续运用句式转换方法,以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参与程度和改写句子的准确性;2. 收集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运用句式转换的例子,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程度。
拓展活动:1. 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句子,要求他们运用句式转换方法改写;2. 鼓励学生自行寻找其他句式转换方法,并分享给同学们。
六年级《句式转换》教案
![六年级《句式转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3fd65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1a.png)
六年级《句式转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句式转换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句式转换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句式转换的概念及意义。
2. 常见句式转换方法: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陈述句与疑问句、长句与短句等。
3. 句式转换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句式转换的方法及实践操作。
2. 难点:灵活运用句式转换,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句式转换的概念、方法及实例。
2.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句式转换练习。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句式转换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句子转换游戏,引发学生对句式转换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句式转换的概念及意义。
3. 实例分析:分析并转换一些常见的句子。
4. 方法讲解:讲解句式转换的方法,如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等。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进行句式转换练习。
6.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句式转换任务。
7.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句式转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句式转换的重要性。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在句式转换过程中的思维品质和合作意识。
3. 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其运用句式转换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运用句式转换方法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
2. 组织句式转换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3.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丰富语言表达。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句式转换的概念、方法和实例。
2. 练习题:提供不同类型的句式转换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教学设计(最终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教学设计(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02c72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5.png)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教学设计(最终版)第一篇: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教学设计(最终版)句式转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白句式转换的分类、特征。
2、掌握句式转换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1、引述句与转引诉句的转换2、肯定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教学流程:1、把被转换2、肯否转换3、陈反转换4、引转转换教学过程:一、随机导入:同学们,大家好。
老师想问一个问题,大家是那个班的。
请你完整的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
师:难道你们不是六年级的吗?老师的意思是:我们是六年级的。
孩子们可见,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句式转换”(板书句式转换)二、自主探究: A、把字被子句的转换出示例句:战士们把敌人消灭了。
“把”或“被”前后两个词语调换位置,其余的照写。
找出施动者:战士们受动者:敌人请同学说一说你们的方法。
施动者和受动者的位置换一下,其他不变。
把字句和被字句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今天你就像大家展示一下的才华吧!请看下一题出示:密密层层的枝叶把蓝蓝的天空遮住了我渴望已久的这本书被爸爸买回来了。
看来太简单了,都没难住大家,那我的使出我的杀手锏了。
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再改成“被”字句:(提醒学生注意读题)1、我写完了作业。
2、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3、小喜鹊在白杨树上搭了窝。
小喜鹊把窝搭在白杨树上。
白杨树上被喜鹊打了窝看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大家都掌握了。
那我们一起去继续探讨下一关:请看这句话: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学习吗?这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
反问句是什么?反问句就是问中有答那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这又是一个什么句。
陈述句。
其实呀这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句式转换:出示B、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同学们老师想提醒大家一点,陈述句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
所以我们在句型转换时一定要小心哦!请同学们说说这个怎么改例如:1 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请同学们对照一下这两句话,来看看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六年级《句式转换》精品教案
![六年级《句式转换》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dd977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7.png)
六年级《句式转换》精品教案六年级《句式转换》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句式转换的分类和特征。
2、掌握句式转换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1、引述句与转引诉句的转换。
2、肯定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
教学流程:1、把被转换、肯否转换、XXX换、引转转换。
2、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一、随机导入:同学们,大家好。
老师想问一个问题,大家是哪个班的?请你完整的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
老师的意思是:我们是六年级的。
孩子们,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句式转换”(板书句式转换)。
二、自主探究:A、把字被字句的转换。
出示例句:战士们把敌人消灭了。
方法:施动者和受动者的位置交换,其他不变。
请同学说一说你们的方法。
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方法,即施动者和受动者的位置交换,其他不变。
请看下一题:出示:密密层层的枝叶把蓝蓝的天空遮住了。
我渴望已久的这本书被爸爸买回来了。
让同学们把这两个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提醒学生注意读题。
看来太简单了,都没难住大家,那我来出难一点的题目:1、我写完了作业。
2、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3、小喜鹊在白杨树上搭了窝。
让同学们把这三个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B、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出示句子: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研究吗?这是一个反问句,即问中有答。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好好研究。
这是一个陈述句。
这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句式转换。
提醒同学们,陈述句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
在句型转换时一定要小心。
例如:1、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研究。
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研究吗?请同学们对照这两句话,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再举一个例子:偷别人的东西不是一种好行为。
(这是一个否定的陈述句。
)偷别人的东西难道是一种好行为吗?(这是一个反问句。
)看看这两句的不同,是不是和之前我们研究的那两句不同相似呢?首先,第一句是直接引述XXX的话,使用了引号,而第二句是转述XXX的话,没有使用引号。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之句型转换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之句型转换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ef778d26fff705cd170a2c.png)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之句型转换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通过学习,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几种句子的类型。
2.通过复习,能掌握扩句和缩句的方法;3.通过复习,能掌握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的方法;4.通过复习,能掌握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的方法。
复习重、难点:通过复习,能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能进行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
复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旅游?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用一句话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老师今天也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a、走进六(3)班,我认识了许多爱学习的好孩子。
b、这里的学习氛围是你们喜欢的吗?c、危险!快走开。
d、我们的校园环境多美呀!(从老师读的语气中,你能告诉我这几个句子的类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3.小结: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一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谁”或“什么”,另一部分是“是什么、怎么样或做什么”。
按句子的用途和语气,一般分为四种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课件出示)二、练习归纳(在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句子这一部分你都遇到过哪些题型,你积累了哪些成功的小窍门?谁来汇报?)1.学生归纳2.教师小结,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句式互换(课件出示)(把字句与被字句,反问句与陈述句、双重否定句,直接叙述与转述等的互换。
)三、复习(一)复习扩句和缩句。
1.出示例句:脸蛋印着酒窝。
(可爱的)脸蛋印着(迷人的)酒窝。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小组长组织组员讨论扩句和缩句的方法;2)每人举出1~2句相关的缩句和扩句的句子。
3小组汇报,我能行:(让学生出来投影两个句子)4.小结:扩句就是通过添加修饰的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在句子中找出“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去掉附加成分,留下句子主干。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扩句和缩句的方法,非常好,那现在接下来我们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请同学们看屏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双重否定句:我不得不去帮助他。
肯定句:我得去帮助他。
4、句子的转述。
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时需要我们把别人对自己说的话再说给另外一个人(即第三者),这就是转述。
进行书面转述时,语序不变,把“说”后面的冒号换成逗号,去掉双引号,同时将双引号内话中的第一人称(单、复数)改为第三人称。
我眼中的你
1、第一次课你表现特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今天,你同样表现非常优秀!我为你感到高兴!
老师的话
1给父母多一些关爱,“再见”,“我回来了”天天说。
2.牢记父母的期望,不让父母为自己伤心。
3.每天晚上睡觉前,对一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坚持不懈,大有好处。
4.准备一个错题本,将每次作业中、考试中做错的题都记录下来,并写出改错的过程、需要吸取的教训,每逢考试前浏览一遍,错误将不再重犯。
句式的变换
变换句式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某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而表达的意思不变。常见的句式变换有:
1、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1)判断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
(2)肯定句:句前加(删)“难道”、“怎能”、句中加否定词。
(3)否定句:句前加(删)“难道”、“怎能”,句中去否定词。
(4)改句号为问号。
否定词有:不、非、否、没、无、弗、休、匪、免、勿、别、莫、勿、毋、冇、未.......有时在生活运用中,不变字词,只需注意变换语气也可。
(改为陈述句)
10、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11、水库里的水是用来发电的,这样白白放掉,不可惜吗?
(改为陈述句)
12、我们应该孝顺父母。(改为反问句)
13、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胜利一定属于真样的队伍。
(改为双重反问句)
14、读了这个故事,人们不能不深受感动。(改为陈述句)
15、小红是学大的学生吗?
例如: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得。”
改为: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课堂小练笔
(一)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广州真的将给亚洲、给世界奉献出一届“最出色的亚运会”吗?
(改为陈述句)
2、多得些知识绝不是一件坏事。(改为肯定句)
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扩句:她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
②他向爸爸跑去。
扩句:他飞快地向爸爸跑去。
2、缩写,把原句的附加成分去掉,只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句意表达更简洁。一般删去“……的”“……地”“得……”“在……”“从……到……”以及数量词。注意:缩成最简句;句子主语、谓语、宾语不能变化;作为词语的修饰不删。如:“着”、“了”、“过”是时态副词,必删;缩句不能改变原意,有时修饰限制词不能删。
5.利用假期,有计划地阅读名著、名篇,丰富自己的精神食粮,开拓写作的源泉。
6.严格按计划安排学习,违规时自己惩罚自己!
.机会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课堂
检测
听课及知识掌握情况反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疑问句:
改为反问句:
四、扩句和缩句
1、扩句,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前后添上适当的附加词语,加以修饰,限制、补充,使句子表达更准确、生动。一般加“……的”“……地”“得……”“在……”“从……到……”以及数量词。扩句要注意:保留句子原来的基本意思,修饰词语要准确,与主干搭配得当。
例如:
①她买了一条裙子。
例如:陈述句:你应该好好学习。
反问句:难道你不该好好学习吗?
2、“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
(1)把“把”字后面的短语提到句前。
(2)紧接着写“被”字。
(3)把原句中“把”字前面的短语写在“被”字后面。
(4)把原句照抄完整。
例如:把字句:我把钥匙放在了桌子上。
被字句:钥匙被我放在了桌子上。
3、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互换
例如:①山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缩句:三上开满鲜花。
②爸爸用力地铲土。
缩句:爸爸铲土。
口头练习
(一)扩写下面的句子。(至少扩两处)
例:广州在变化。(怎么样的广州?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祖国的南大门广州,为了迎接第16节亚运会,进行了各方面的整治,如今已经变成了山青、水绿、城新、路新,人的精神面貌更新的城市。
六年级语文:句子的转换-专题教案
姓名
年级
六
性别
课题
句子的转换
教学
目标
知识点:句子的转换
考点: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否定句与肯定句的转换等
能力:理解能力等
方法:讲练结合、注重方法教学
难点
重点
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否定句与肯定句的转换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课前
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歇后语连线。
十五只吊桶打水百发百中
千里送鹅毛铁面无私
王婆卖瓜黄土变成金
八仙过海礼轻情意重
包公断案自卖自夸
人门缝里看人七上八下
万众一条心各显神通
神枪手把人看扁了
3、将下列名著和作者的名字以及主要人物对应连线.
罗贯中《红楼梦》武松
吴承恩《水浒》孙悟空
施耐庵《三国演义》林黛玉
曹雪芹《西游记》诸葛亮
三、讲授新课
过
程
一、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二、课前积累
1、在括号里填上12生肖,组成12生肖歇后语。
()出洞——东张西望()王爷搬家——厉害
()屁股——摸不得()拿耗子——多管闲事
()吃草——吞吞吐吐()吃辣椒——抓耳挠腮
亡()补牢——为时未晚洞里的()——不知长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盲人骑瞎()——乱闯()八戒戴花——臭美
()拉车——连蹦带跳()给黄鼠狼拜年——死巴结
4、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
5、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肯定句)
6、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7、他热情地和我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改为间接转述)
8、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
9、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解放军战士给小朋友讲故事。
2、少先队员来到公园参加劳动。
3、教室里响起掌声。
(二)缩写下面的句子。
1、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了美好的种子。
2、高大的杨树上住着一对勤劳的喜鹊。
3、团长拿着筷子的手剧烈地抖动。
4、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5、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
四、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