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理综山东卷化学试题解读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评析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评析(1)突出考查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
如第15题着力于考查考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对新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对新问题的解决能力,思维容量较大;第28题以廉价制氢为素材,以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主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影响因素等重要内容,要求考生深入理解原理并有较高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第29题以金属防腐为载体,考查铝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电解原理与应用、原电池原理与应用、水解平衡等,对学生迁移应用、综合计算等能力有较高要求;第30题以工业生产聚铁为背景,将工业生产的大背景浓缩到实验环境中,将SO2性质、气体制备与检验、气体除杂与尾气处理、仪器装配、Fe3+与Fe2+的转化、离子除杂、过滤、pH测定的操作方法、逻辑推理与计算等基本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有机融合,考查面广、综合性强,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
(2)突出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通过题给素材的阅读,敏捷、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并通过对有关信息进行初步加工,结合已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的一项重要要求。
今年的高考试题十分重视这一点。
如第15题,沉淀溶解平衡与pH变化的曲线,对试题的正确解答既具有重要的提示又具有较强的干扰作用,只有理解了图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和溶液中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正确解答;第30(4),pH对聚铁质量的影响,将化学原理、逻辑分析、计算结合到一起,设计新颖,思维容量较大;第33题,要求考生正确提取合成路线提供的有效信息,整合所学有机化学基本知识,正确迁移才能正确解答本题。
总之,试卷中信息的呈现方式相当丰富,包括文字、方程式、关系曲线、实验装置图、工业(或实验)流程图、物质合成路线等,这些呈现形式也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中普遍采用的,可以说,试题对学生多途径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检验。
2010~2012山东高考理综化学
2010~2012年山东省高考理综卷化学部分试题及分析一、10~12三年考情分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9.(2010,山东卷,9)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B.16O2与18O2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0.1N A个氧原子10.(2010,山东卷)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11.(2010,山东卷,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12.(2010,山东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13.(2010,山东卷,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14.(2010,山东卷)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15.(2010,山东卷)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高考2010年山东卷化学知识点统计及评析
第30题涉及聚铁的工业制备,将实际 生产和实验室操作联系在一起,实验内容、 仪器装置、实验方法都真实可信,杜绝了 为考试而“创造实验”的现象。第31题着 眼材料,第32题涉及碳纳米管,第33题涉 及合成药物,化学的应用性渗透到每一个 题目之中。这样的题目使考生真切地感受 到化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有 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就选择题而言,做到了每一题一 个主题思想,每一选项涉及到不同 知识内容或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角度, 大大增加了整份试卷的覆盖面。如 第10题,以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理 解为主题,四个选项分别涉及到了 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反应热的 概念及其与反应速率的关系、盖斯 定律的应用、焓变的影响因素等。
必做题的填空简答题,同样兼 顾主干和覆盖面。如第28题以硫— 碘循环为素材,以应用化学反应原 理解决(解答)实际问题为主题, 涉及到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 平衡、弱电解质电离、原电池原理、 盖斯定律等核心知识,兼顾元素化 合物性质、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和 应用、简单化学计算、读图、推理 等,主干突出,内容丰富,覆盖面 广。
在选考模块的考查中,同样突出 选考内容的主干知识。如第32题是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试题,题 目以组合的形式综合考查杂化、微 粒间的作用力、电负性、价层电子 对互斥理论、晶胞结构与计算等基 础知识,层次分明。
32.(8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碳族元素包括C、Si、Cu、Sn、Pb。 (1)碳纳米管由单层或多层石墨卷 曲而成,其结构类似于石墨晶体,每 个碳原子通过 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 多层碳纳米管的层与层之间靠 结 合在一起。 (2)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 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Si、 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8+2* 4+14* 20 8 70+24*
2010年高考真题 化学(山东卷)(含解析版)
2010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8分)1.(4分)(2010•山东)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B.16O2与18O2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2L 16O2和1.12L 18O2均含0.1N A个氧原子【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分析】本题考查了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知识点.【解答】解:A、16O2与18O2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氧气,故A错;B、两种氧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也相同,故B错;C、16O与18O之间的转化,属于原子核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D、1.12 L标准状况下O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含有氧原子数为0.1N A,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做这类题目要细心.2.(4分)(2010•山东)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反应热和焓变;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中既有放热反应,又有吸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化学反应速率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和外界反应条件,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条件无关.【解答】解:A、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故A错;B、反应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C、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大小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故C正确;D、根据△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可知,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该反应的△H相同,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着重于对概念的理解,注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速率、反应条件之间有无必然关系,做题时不要混淆.3.(4分)(2010•山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考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离子键的形成.【分析】利用离子键的定义和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实质解决此题.【解答】解:A、离子键是通过阴、阳离子静电作用作用形成的,静电作用包括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故A错误;B、同一主族,由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减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故B错误;C、同一周期,由左到右,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非金属性增强,则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增强,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不一定为最高价含氧酸,故C错误;D、由结构决定性质,则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涉及化学键的定义、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等问题的理解和运用,对学生有较好的区分度,如: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必须依据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而不能错误认为是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等问题,此题为好题.4.(4分)(2010•山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苯的性质;石油的裂化和裂解;乙醇的化学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淀粉的性质和用途.【分析】(1)乙烯含有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溴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萃取;(2)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氨基酸;(3)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主要成分为烷烃,性质稳定,密度比金属钠小,可用来保存金属钠;(4)乙酸中含有羧基,乙醇含有羟基,乙酸乙酯中含有酯基,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例如: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乙酸具有酸性,其酸性强于碳酸,故能与Na2CO3反应.【解答】解:A、烯烃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萃取,故A错误;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故B正确;C、煤油来自石油的分馏,可用作航空燃料,也可用于保存Na,故C正确;D、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乙酸能,故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尤其要注意苯的物理性质,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可做萃取剂.5.(4分)(2010•山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考点】硅和二氧化硅;氯气的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而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C.NO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D.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解答】解:A、酸性氧化物是能够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因为SiO2+2NaOH=Na2SiO3+H2O,故A 正确;B、Na2O和Na2O2元素组成虽然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它们与CO2的反应如下: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 ,产物不同,故B错误;C、NO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2NO+O2═2NO2,故C错误;D、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滴入少量的紫色石蕊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误.故选A.【点评】该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重要氧化物,以及氯气的重要性质.这些物质的性质是学习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重视教材中重要物质性质的学习、总结,该记忆的应强化记忆,才能避免错误发生.6.(4分)(2010•山东)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考点】溶液的配制;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中和滴定.【专题】压轴题.【分析】稀释硫酸的操作是“酸入水”,防止酸液飞溅;配制溶液时,如果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会导致溶液的浓度偏低,即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的水也不能改变溶液的浓度,正确的做法是重新配制;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管可用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否则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但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检验SO42﹣时,不能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不能排除AgCl的干扰.【解答】解:A、稀释硫酸的操作是将浓硫酸玻璃棒缓慢注入水中,否则会导致酸液飞溅,故A错;B、若将多余的水取出,会使得浓度偏小,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的唯一办法是重新配制,故B错;C、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消耗的标准液会偏多,导致结果偏高,故C正确;D、操作中,若溶液中含有Ag+,也会有不溶解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应先加入盐酸,如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涉及到溶液的稀释、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等实验基本操作以及离子的检验,难度不是很大,要注重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离子检验时要注意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 7.(4分)(2010•山东)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K sp[Fe(OH)3]<K sp[Cu(OH)2]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图象找出可用来比较Fe(OH)3与Cu(OH)2溶度积常数点,可用b、c进行计算;由a点变到b点,PH增大,氯化铵水解呈酸性,不会增大溶液的PH;Kw只与温度有关;注意分析处在曲线上的点与曲线外的点有什么区别.【解答】解:A、由b、c两点对应数据可比较出K SP[Fe(OH)3]与K SP[Cu(OH)2]的大小,K SP[Fe(OH)3]=c(Fe3+)•(OH﹣)3=c(Fe3+)•(10﹣12.7)3,K SP[Cu(OH)2]=c(Cu2+)•(OH﹣)2=c(Cu2+)•(10﹣9.6)2,因c(Fe3+)=c(Cu2+),故K SP[Fe(OH)3]<K SP[Cu(OH)2],故A正确;B、向溶液中加入NH4Cl固体,不会导致溶液中的c(OH﹣)增大,故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故B错误;C、只要温度不发生改变,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即Kw)就不变.该题中温度条件不变,故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相等,故C正确;D、b、c两点分别处在两条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故两点均代表溶液达到饱和,故D正确.故选B.【点评】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pH、水的离子积等,对图象中的数据进行定量或定性处理,找出数据(或坐标点)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明确坐标点所表达的涵义;对溶度积和水的离子积有正确的理解.该题型重在考查综合能力,如分析(比较)、理解(转换)等.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6分)8.(14分)(2010•山东)硫一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ⅠSO2+2H2O+I2═H2SO4+2HIⅡ2HI H2+I2Ⅲ2H2SO4═2SO2+O2+2H2O(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b.反应Ⅰ中SO2氧化性比HI强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H2Od.循环过程中产生1mol O2的同时产生1mol H2(2)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HI(g),发生反应Ⅱ,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 0.1mol/(L.min) .该温度下,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K= 64 .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 b 是原来的2倍.a.平衡常数b.HI的平衡浓度c.达到平衡的时间d.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3)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反应时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 向右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者“不”);若加入少量下列试剂中的 b ,产生H2的速率将增大.a.NaNO3 b.CuSO4c.Na2SO4d.NaHSO3(4)以H2为燃料可制成氢氧燃料电池.已知2H2(g)+O2(g)═2H2O(I)△H=﹣572KJ.mol﹣1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228.8KJ电能时,生成1mol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80%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专题】图像图表题;热点问题;守恒思想;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根据已知的反应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并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氧化性的强弱,利用三个已知反应可得到分解水制氢气的反应来解答;(2)由图可知,2min内H2物质的量的变化量,然后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再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解答;利用三段法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来计算即可;利用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来分析HI的平衡浓度、达到平衡的时间、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但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3)根据氢离子浓度的变化来分析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并利用原电池原理来分析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4)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生成1mol水放出的能量,再利用燃料电池释放228.8KJ电能来计算电池的能量转化率.【解答】解:(1)因硫酸在常温下稳定,则反应Ⅲ常温下不发生,故a错;由反应Ⅰ可知,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SO2>HI,即SO2的氧化性比HI的弱,故b错;由反应Ⅰ×2+Ⅱ×2+Ⅲ可得到2H2O═2H2+O2,则该循环中消耗水,需要及时补充水,故c正确;循环过程中产生1molO2的同时产生2molH2,故d错;故答案为:c;(2)由图可知2min内氢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1mol ,则氢气的浓度为=0.1mol/L,用氢气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由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可知v(HI)为0.05mol/(L.min)×2=0.1mol/(L.min);2HI(g )H2(g)+I2(g)开始浓度1molL 0 0转化浓度0.2mol/L 0.1mol/L 0.1mol/L平衡浓度0.8mol/L 0.1mol/L 0.1mol/L 则该温度下K1==,又2HI(g )H2(g)+I2(g)与H2(g)+I2(g )2HI(g)互为逆反应,则它们的化学平衡常数的乘积等于1,即H2(g)+I2(g )2HI(g)的化学平衡常数K==64,对该反应,当温度不变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温度不变,K不变,故a错;物质的量为原来的2倍,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则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是原来的2倍,故b正确;物质的量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先增大的快,后随浓度的减小,速率增大的程度变小,故c错;由反应方程式及原来的量与后来的量成正比,则这两种情况下建立的平衡为等效平衡,即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相同,故d错;故答案为:0.1mol/L.min;64;b;(3)由水的电离平衡为H2O⇌H++OH﹣,则硫酸电离出的c(H+)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当Zn消耗了H+,c (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若加入NaNO3,溶液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则不会生成氢气;加入NaHSO3会和H+反应,降低c(H+),则反应速率减慢;Na2SO4的加入,离子不参与反应,则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加入CuSO4后,Zn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Cu,则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向右;b;(4)由2H2(g)+O2(g)═2H2O(I)△H=﹣572KJ.mol﹣1可知,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2KJ×=286KJ,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为×100%=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较复杂,考查的知识点多,注重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氧化还原反应、平衡移动、电化学的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12分)(2010•山东)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 2Al+2OH﹣+2H2O═2AlO2﹣+3H2↑;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b .a.NH3b.CO2c.NaOH d.HNO3②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为 2Al+3H2O﹣6e﹣═Al2O3+6H+ .取少量废电解液,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HCO3﹣与H+反应使H+浓度减小,产生Al(OH)3沉淀 .(2)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 阳极Cu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u2+ .(3)利用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 N 处.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牺牲阳极保护法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1)①有气泡冒出因2Al+2OH﹣+2H2O═2AlO2﹣+3H2↑;因碱洗槽液中有AlO2﹣,故应通入CO2来回收Al(OH)3,发生反应2AlO2﹣+3H2O+CO2═2Al(OH)3↓+CO32﹣或CO2+2H2O+AlO2﹣═HCO3﹣+Al(OH)3↓;若加HNO3,生成的沉淀还会继续溶解.②铝为阳极,会发生氧化反应,表面形成氧化膜,必须有水参加,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6e﹣═Al2O3+6H+;HCO3﹣与H+反应使H+浓度减小,产生Al(OH)3沉淀.(2)用铜作电极可及时补充电镀液中消耗的Cu2+,保持其浓度恒定.(3)根据金属的防护,若K置于N处,必须让被保护的金属接电源负极;若开关K置于M处,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为牺牲阳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解答】解:(1)①铝能与强碱反应产生氢气,Al(OH)3具有两性,既能与强碱反应也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洗槽液中有AlO2﹣,故应通入CO2来回收Al(OH)3,发生反应2AlO2﹣+3H2O+CO2═2Al(OH)3↓+CO32﹣或CO2+2H2O+AlO2﹣═HCO3﹣+Al(OH)3↓;若加HNO3,生成的沉淀还会继续溶解.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b;②铝为阳极,会发生氧化反应,表面形成氧化膜,必须有水参加,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6e﹣═Al2O3+6H+;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是由于废电解液中含有Al3+,和HCO3﹣发生了互促水解.或HCO3﹣与H+反应使H+浓度减小,产生Al(OH)3沉淀.故答案为:2Al+3H2O﹣6e﹣═Al2O3+6H+;HCO3﹣与H+反应使H+浓度减小,产生Al(OH)3沉淀;(2)电镀铜时用铜做阳极,阳极上铜被氧化,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用铜作电极可及时补充电镀液中消耗的Cu2+,保持其浓度恒定,采用石墨无法补充Cu2+,故答案为:阳极Cu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u2+;(3)金属的防护有牺牲阳极保法和外加电源阴极保护法,若K置于N处,必须让被保护的金属接电源负极;若开关K置于M处,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为牺牲阳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答案为:N;牺牲阳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性质、盐类的水解、电解、电镀以及金属的腐蚀及防护知识,考查较为综合,做题时注意把握好Al、AlO2﹣、Al(OH)3等物质的性质,掌握电解、电镀等知识的原理,了解金属的防护措施,难度不大,但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厚积而薄发. 10.(16分)(2010•山东)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 )过程如下:(1)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是 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果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证明有该气体.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 d → e → c → b →f装置D的作用是 安全瓶,防止倒吸 ,装置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尾气处理,防止污染 .(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 铁粉 ,充分反应后,经 过滤 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4)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 将试纸放到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待测液,滴在试纸的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 偏低 .【考点】硫酸亚铁的制备;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气体的净化和干燥.【专题】综合实验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此题为二氧化硫的验证,利用其特殊性质漂白性来分析;(2)利用实验仪器的连接,安全瓶的使用以及尾气吸收来分析;(3)利用二价铁与三价铁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分析;(4)利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来分析.【解答】解:(1)检验二氧化硫的一般方法是: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果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证明有二氧化硫.故答案为: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果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证明有二氧化硫;(2)收集二氧化硫应先干燥再收集.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要从c口进气,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因为二氧化硫易于氢氧化钠反应,故D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E的作用为尾气处理.故答案为:d;e;c;b;安全瓶,防止倒吸;尾气处理,防止污染;(3)因为在烧渣中加入了硫酸和足量氧气,故溶液Y中含有Fe3+,故应先加入过量的铁粉,然后过滤.故答案为:铁粉;过滤(4)用pH试纸测定方法为:将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氢氧化铁的含量比硫酸亚铁高,若溶液Z的PH偏小,则聚铁中生成的氢氧根的含量减少,使铁的含量减少.故答案为:将试纸放到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待测液,滴在试纸的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偏低.【点评】本题借助于实验考查基础知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学生来说聚铁不是很熟悉,但是铁与亚铁之间的转化还是很容易实现的,起点高,落点低,是一好题.11.(8分)(2010•山东)玻璃钢可由酚醛树脂和玻璃纤维制成.(1)酚醛树脂有苯酚和甲醛缩聚而成,反应有大量热放出,为防止温度过高,应向已有苯酚的反应釜中 间歇性的 加入甲醛,且反应釜应装有 散热 装置.(2)玻璃纤维由玻璃拉丝得到.普通玻璃是由石英砂、 纯碱 和石灰石(或长石)高温熔融而成,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SiO 2Na2SiO3+CO2↑、CaCO3+SiO 2CaSiO3+CO2↑ .(3)玻璃钢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 增强体 .玻璃钢具有 强度高、质量轻(或耐腐蚀、抗冲击、绝缘性能好) 等优异性能(写出亮点即可).(4)下列处理废旧热固性酚醛塑料的做法合理的是 bc .a.深埋b.粉碎后用作树脂填料c.用作燃料d.用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回收树脂.【考点】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1)根据反应物投入的物质的量越多放出的热越高的知识结合题目信息来分析;(2)根据生产玻璃所用的原料以及发生的反应原理来回答;(3)根据复合材料中基体和增强体的构成情况以及玻璃钢的性能来回答;(4)根据废旧的合成材料可再生利用的知识来分析.【解答】解:(1)苯酚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反应有大量热放出,为防止温度过高,应向已有苯酚的反应釜中间歇性的加入甲醛,并装有散热装置,故答案为:间歇性、散热;(2)生产玻璃的原料:石灰石、石英砂、纯碱,反应原理为:Na2CO3+SiO 2Na2SiO3+CO2↑、CaCO3+SiO 2CaSiO3+CO2↑,故答案为:纯碱;Na2CO3+SiO 2Na2SiO3+CO2↑、CaCO3+SiO 2CaSiO3+CO2↑;(3)玻璃钢是将玻璃纤维和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其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增强体,合成材料是基体,它的优点有: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抗冲击、绝缘性能好等,故填:增强体、强度高、质量轻(或耐腐蚀、抗冲击、绝缘性能好等),故答案为:增强体;强度高、质量轻(或耐腐蚀、抗冲击、绝缘性能好);(4)废旧合成材料的再生利用主要有三条途径:通过再生和改性,重新做成多种有用的材料和制品;采用热裂解或化学处理方法使其分解,用于制备多种化工原料;将废旧的聚合物作为燃料回收利用热能,塑料深埋很久不会腐烂,会造成白色污染,酚醛塑料不能溶于有机溶剂,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复合材料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熟悉课本内容,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 12.(8分)(2010•山东)碳族元素包括C、Si、Ge、Sn、Pb.(1)碳纳米管由单层或多层石墨层卷曲而成,其结构类似于石墨晶体,每个碳原子通过 SP2 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多层碳纳米管的层与层之间靠 范德华力 结合在一起.(2)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Si、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H>Si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SnBr2分子中Sn﹣Br键的键角 < 120°(填“>”“<”或“=”)(4)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Pb4+处于立方晶胞顶点,Ba2+处于晶胞中心,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PbBaO3 ,每个Ba2+与 12 个O2﹣配位.【考点】碳族元素简介;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配合物的成键情况.【专题】压轴题.【分析】(1)石墨是层状结构的,每层每个C原子与周围的三个碳原子成σ键,键角为120°(这些都是实验数据得出的),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2)根据吸电子能力强的原子电负性大分析;(3)首先判断价层电子对数目和有无孤电子对,进而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4)利用均摊法计算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解答】解:(1)石墨每个碳原子用SP2杂化轨道与邻近的三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无限的六边形平面网状结构,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与碳环平面垂直的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并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这些平面网状结构再以范德华力结合形成层状结构.因碳纳米管结构与石墨类似.故答案为:SP2 ;范德华力;(2)根据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已知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故有C >H>Si,故答案为:C>H>Si;(3)SnBr2分子中,Sn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是=3,配位原子数为2,故Sn含有孤对电子,SnBr2空间构型为V型,键角小于120°,故答案为:<;(4)根据均摊法可知,每个晶胞含有Pb4+:8×8=1个,Ba2+:1个,O2﹣:12×=3个,故化学式为PbBaO3,Ba2+处于晶胞中心,只有一个,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共有12个,故每个Ba2+与12个O2﹣配位.故答案为:PbBaO3;12.【点评】此知识点为选修内容,本题综合考查了原子杂化方式、电负性、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晶胞结构等知识,知识点全面,突出主干知识,题目难度中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在于能利用模型解决问题,侧重于方法.13.(8分)(2010•山东)利用从冬青中提取出的有机物A合成抗结肠炎药物Y及其他化学品,合成路线如下图:。
2010~2012山东高考理综化学
2010~2012年山东省高考理综卷化学部分试题及分析一、10~12三年考情分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9.(2010,山东卷,9)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B.16O2与18O2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0.1N A个氧原子10.(2010,山东卷)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11.(2010,山东卷,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12.(2010,山东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13.(2010,山东卷,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14.(2010,山东卷)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15.(2010,山东卷)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0山东高考理综(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物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240分(其中物理89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88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A.12sinN m g m g Fθ=+-B.12cos N m g m g F θ=+-C.cos f F θ=D.sin f F θ=17.AC 【解析】整体法,分析受力,选AC.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力的平衡。
难度:易。
18.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的M 和远地点的N 的高度分别为439km 和2384km ,则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B.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C. 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D. 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C.若将一试电荷q +由a 点释放,它将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D.若在d 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 -,将一试探电荷q +由a 移至b 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20.BD 【解析】A.根据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强度大小,c 点场强小于b 点场强,A 错误; B.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最快),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B 正确;C.若将一试电荷q +由a 点释放,因受力方向沿电场方向(电场线切线),它不能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C 错误;D.若在d 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 -,叠加后电势仍然a 高于b ,将一试探电荷q +由a 移至b 的过程中,因电势降低,所以电势能减小,D 正确;本题选BD 。
2010山东化学高考试卷分析
突出考查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第30题以工业生产聚铁为背景,将工业生产 的大背景浓缩到实验环境中,将SO2性质、 气体制备与检验、气体除杂与尾气处理、仪 器装配、Fe3+与Fe2+的转化、离子除杂、 过滤、pH测定的操作方法、逻辑推理与计算 等基本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有机融合,考查 面广、综合性强,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观察 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等都有较高 要求。
题数
分值 分值 比例
1
8 12.3%
1
8 11.4%
2
16 20 %
题数 分值
分值比例
11 73
30.4%
11 78
32.5%
12 89
37.1%
化学试题分布:
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测试山东卷化学部 分共包括: 7个选择题:9—15题,共28分; 4个非选择题:28—30题为必做题,共42分; 选做部分3选1(31题化学与技术、32题物质 结构与性质、33题有机化学基础) 各8分。 化学科共计78分,占理综总分的32.5%。卷型 与题型保持稳定。
三、体现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对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和化学学科思想方法进行综合考查 。 注重学生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尤其加强实验探究能力、 科学创新意识的考查。
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题量合理,难度适中,体现课程改革和选拔 人才的要求。 第II卷平均得分23.32分(未排除缺考考生), 难度系数为0.466,考生得分较前两年明显降 低。
题 号
分值
考查内容
考查核素、同分异构体概念, 以及对核外电子排布、化学 反应本质的理解,NA的计算 等
2010年山东省高考试题(理综化学)解析版
山东理综化学试题解析20101816OON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和9.A1816OO 互为同分异构体与A.221816OO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与B. 1816OOC. 间的相互转化与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816NOO 个氧原子0.1均含有1.12L和1.12L标准状况下,D.A22 液除去某温度15.下,)OHe(F)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3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辩护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液下列判断错误的是)OH(uCK<)KOHe(F A. sp2sp3ClNH a b 点点变到固体可使溶液由加适量B.4-+c d、()OHc()Hc 乘积相等与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c)OHe(F)OH(uCbD.两点代表的溶液、分别在、中32 达到饱和为燃H以(4)2 料可制作氢氧燃料电池。
-1 572kj·mol-O(1) △H==2H)g(+O)g( 2H已知222 。
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1mol电能时,生成228.8kj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是还原HI是还原剂,SO错;反应Ⅰ中a在常温下,很稳定不易分解,这是常识,故SO(1)H、解析:28242错误。
d正确c,故+OO==2H2H>和Ⅲ相加得:2错;将Ⅰ和Ⅱ分别乘以b,则HISO产物,故还原性2222-1-1-1-1;·min)=0.1 mol·Lυ (HI)=2 υ (H,则·min1mol/1L/2min=0.05 mol·L)=0. (2) υ (H22 (g) (g)+I2HI(g)==H22 2 1 1 1- 1 0 0 起始浓度/mol·L1- 0.2 0.1 0.1 :变化浓度/mol·L1- 0.8 0.1 0.1 :平衡浓度/mol·L2)L/mol8.0(K。
=64mol/L=的平衡常数(g)== 2HI(g)(g)+IH则22镀铜可(2)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用石墨做阳极的原因。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物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240分(其中物理89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88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A.12sin N m g m g F θ=+-B.12cos N m g m g F θ=+-C.cos f F θ=D.sin f F θ=17.AC 【解析】整体法,分析受力,选AC.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力的平衡。
难度:易。
18.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的M 和远地点的N 的高度分别为439km 和2384km ,则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B.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C. 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D. 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C.若将一试电荷q +由a 点释放,它将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D.若在d 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 -,将一试探电荷q +由a 移至b 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20.BD 【解析】A.根据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强度大小,c 点场强小于b 点场强,A 错误; B.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最快),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B 正确;C.若将一试电荷q +由a 点释放,因受力方向沿电场方向(电场线切线),它不能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C 错误;D.若在d 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 -,叠加后电势仍然a 高于b ,将一试探电荷q +由a 移至b 的过程中,因电势降低,所以电势能减小,D 正确;本题选BD。
2010年高考新课标理综卷化学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新课标理综卷化学试题分析一、总体评价试题内容符合2010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覆盖面较广,考查内容为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
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也进行了较好的考察。
题目语言表述严谨、设问合理。
试题和参考答案科学、规范,评分参考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控制评分误差。
二、试题特点今年化学试题与前两年相比稳中有“变”,从整体上看,难度略有所下降,更加贴近课本、贴近学生。
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对能力的考查,具有创新精神,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偏不怪,熟“面孔”多,学生入题容易。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Ⅱ卷必考题上,如26题中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平衡问题;27题中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检验;28题氢气的实验室制备中CuSO4的作用原理等。
2、变换方式,考查常见重点、热点知识。
如选择题8、9题有机物同分异构体和反应类型的考查;11题将过去定性考查的弱电解质电离吸热问题与盖斯定律结合起来,进行定量考查;12题将原电池原理与微粒氧化性比较结合进行考查;26题在物质推断题中加入电解法精炼铜、化学平衡的计算和移动。
3、突出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多方位考查。
如27、28题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解释,并进行实验设计,同时考查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
4、巧设陷阱,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
如10题中将溶液分为5等份,但只取两份进行实验,对学生的计算进行干扰;26题最后一问将化学平衡的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结合进行考查,学生往往只进行定性判断,导致结果出错;28题学生只有看清“获得相同体积的氢气”,再想到“硫酸浓度不变”才能对最后一步第一问作出正确解答。
三、逐题分析(一)必考题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为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Cl-的结构示意图为〖答案〗C〖解析〗本题综合性强,考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既考查了重要化学用语电子式、微粒结构示意图、原子组成符号和同位素的概念,同时也考查了Vm的概念、混合的法则和守恒思想。
2010-2014山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山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2010-2014邹平一中高三化学备课组刘魁山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邹平一中高三化学备课组刘魁一、2010-2014山东高考选择题部分试题分析考点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考试说明:①元素、核素和同位素。
②原子构成。
③元素周期律(表)④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⑤位置、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试题分析:2010.9、考查原子结构(核素、核外电子排布、同位素等“同”概念辨析)兼顾阿佛加德罗常数的考查;2011.13、考查原子结构、元周期律,涉及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性质递变规律;2012.9、综合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涉及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共价键及元素的概念。
2013.8、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图为呈现形式,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性质的判断以及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014.8、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主题,涉及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核外电子排布,微粒半径比较,同位素等结论:从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是历年必考的考点,其中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是考查的热点,个人认为2015年高考定会延续考查。
考点二:必修有机考试说明:①同分异构现象②甲烷等常见有机代表物的性质③有机反应类型。
试题分析:2010.12、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2011.11、考查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兼顾有机反应类型的考查;2012.10、考查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兼顾有机反应类型和同分异构体概念的考查;2013.7、以化学与生活为主题考查必修有机化学知识,涉及物质分类,物质变化实质与有机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等,2013.10、以莽草酸为例考查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分子中官能团与化学性质的关系;2014.7、AB选项涉及有机反应类型的考查2014.11、以苹果酸为例考查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同时考查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结论:2010-2012的有机选择题,四个选项力求涵盖中学必修有机所选全部典型代表有机物,考查甲烷,苯,乙烯,乙酸,乙醇,乙酸乙酯,糖类,油脂,蛋白质结构和性质,兼顾有机反应类型和同分异构体概念的考查。
2010年高考全国I卷化学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全国I卷化学试题分析王菊一、2010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化学试题特点2010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加强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特别是加强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简单运用能力的考核,突出了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加强了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化学用语和文字表达的能力等,并注重了对常用思维方法的考查。
试题适度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不同层次高校择优选材。
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加强了化学核心理论、概念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所涉及的内容是中学化学中最常见的基础知识。
全国卷一试卷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有:晶体熔沸点、碱金属燃烧反应、漂白粉使用、复分解反应条件判断、NH3与CuSO4热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判断、弱酸稀释、盐类水解、pH值及酸碱中和计算、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基本计算、SiO2晶体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推断、化学实验设计及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技能、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综合推断等化学核心知识。
2.适当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化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加强了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考核。
全国卷一中第7题D选项“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既考查了盐类水解反应,又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还要求考生能辨异出与反应“NH3热还原CuO”的差异之处,思维容量较大,考查了比较与综合运用基本反应原理的能力。
第10题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这一高科技新应用成果作为信息来源考查了原电解原理和电解池原理的综合应用,为提高区分性,故意只给出充电反应,考生如不能从逆向思考的角度得出放电反应,定会上当失分。
第29题要求考生“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全面考查实验设计、实验装置绘图、实验评价、实验基本操作,实验设计特别能考查考生的思维严谨性,如对①如何制取CO2,②如何除去气体杂质HCl,③如何干燥CO2,④如何除去产物CO中的过量的CO2这几个关键问题没有想周全,定会造成连续丢分。
2010山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11.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是知识方面考查了物质结构、元素
周期律、离子键、同主族元素(第
A.形成离子键的阴Ⅶ阳A离族子)间气只态氢存化在物静的电热吸稳引定性力和
B. HF、HCL、HB还属r、原元H性素I的、的递元热变素稳规周定律期、律性第的和三实还周质原期、性非元均金素
依次减弱
在周期表中的“位、构、性”三者 关系。
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基问测本题液方的法过前和程技中用能,待”运、用测“科液在学解的润决方洗简法单,锥化初形学步 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了解化学变科化学规合律理,的并解对释化。学”现象提出
D.检测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 时,应取少量该溶液,
依次加入 溶液和稀盐酸
在知识方面考查:沉淀溶
1液5,.某金温属度阳下离,子分浓别度在的溶辩液护中如达解图到平所沉衡示淀的、。溶离溶据解子度图平积积分衡等、析后。p,,H下、改列水变判溶
2009年
知识点
能力
2010年
知识点
能力
9
化学与生活、 接受、吸 化学与能源、 收、整合 化学与环境 化学信息
化学与材料、 接受、
化学与生命 吸收、
过程、化学 整合化
与环境
学信息
核素、阿伏加 接受、 德罗常数、核 吸收、 外电子排布、 整合 化学反应本质、化学 气体摩尔体积 信息
10
化学史,涉 及维勒、门 捷列夫等重 要科学家
接受、吸 收、整合 化学信息
卤素(氯) 的性质。核 接受、 素、氧化性、 吸收、 实验室制备、 整合化 阿伏加德罗 学信息 常数
化学反应中的 接受、 能量变化、化 吸收、 学反应速率、 整合 盖 斯定律、 化学 热化学方程式。 信息
元素周期 11 律、元素
2010高考山东化学试卷分析
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评析试卷严格遵循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科书。
从命题思路到试题设计,都体现了高考选拔性的要求以及有利于推进中学化学新课程逐步深入的要求,实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意图。
试题精选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命题情境,以考查考生化学学科素养为核心,侧重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总的来说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难易适中、点多面全2010年高考试卷总体来看难度不大。
难易比例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很好的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试卷主要侧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素养的考查。
试题难易搭配合理如9题至14题,28题(1)、(2)题,29题(2)、(3)题,30题(1)、(2)、(3),这一部分题目难度不大,可看成中低档题,这些内容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题目的设计也非常贴近学生的思维,不偏不怪。
如30题(1)、(2)考查了基本的实验操作、SO2气体的制取、除杂、收集、尾气的吸收等一系列知识,而这一部分是平常多次训练的内容,与学生的思维非常的吻合。
15题,28题(3)、(4),29题(1),30题(4)都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题目主要是对学生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考查。
三个选修题难度相当,都突出了学科的主支知识,避免了学生因选修不同的模块而造成得分上的差异。
这些题目的设计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突出了试题的选拔性功能。
并且简答性填空比往年的比例有所增加,不仅要求学生能正确的理解,而且能正确的表述,减少了投机性得分。
近几年的山东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总的来说比课改之前难度降低了很多,比上海卷、广东卷等考化学单科的省份来说更是容易很多,因此我们平时的训练一定要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对于考化学单科的省份的试卷不能拿来就用,必须根据我们山东考生的特点,对他们的试题进行改造,降低试题难度。
2010年山东高考试卷评析(所有学科)4
2010年山东高考试卷评析(全)化学: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坚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引领课改。
在注重对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稳中有变,难度适中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求新求变。
试题形式与样题保持一致,命题知识和能力主线与以往考题保持相对稳定。
整卷以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理论、化学基础实验、有机化学基础等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Ⅰ卷客观题主要以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考查重点,Ⅱ卷旨在考查考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在稳定的前提下,试题与以往考题相比也有明显的变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比例有所增大,对实验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加强,对化学原理的考查更注重理解和应用,把化学与生活和社会相结合的理念融合在考题中;在设问上增加了简答性填空,要求考生不仅对原理充分理解,而且能正确表述,从而减少投机性得分,增强了选拔功能。
考题在情境和问题设置上贴近考生的思维习惯,不偏、不怪,难度适中。
第一,层次鲜明,难易比例得当。
必做题中的选择题,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
第9、11、13、14题相对简单,第10、12题属中等难度,第15题题图结合,思维容量较大,相对较难。
必做题中的填空简答题侧重于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每一题都设置了不同层次的问题。
第28题(1)(2)、29题(3)、30题(1)(2)等较易,28题(3)(4)、29题(1)①、29题(2)、30题(3)等难度中等,29题(1)②、30题(4)等难度较大,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突出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选做试题模块特点鲜明、重点突出、难度适中,对高中化学选修课的开设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理综山东卷化学试题解读
费县实验中学 刘金廷 2010年7月23日 16:30
2010年高考理综山东卷化学试题解读
一、总体评价:
山东省2004年秋季进行新课改,于2007年夏第1次高考自主命题,至今成功进行了4次新课程高考。2007~2009年高考理综山东卷化学试题充分体现新课标考试大纲和山东考试说明,注重基础,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注重考查科学素养,对高中化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2010年高考理综山东卷化学试题共计78分,其中7道单项选择题,占28分;3道非选择必做题,占42分;3道选做题(解答时只做任一题即可),占8分。山东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巻型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不偏、不难、不怪,无过多冗长的文字表述,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有效的区分度,试题编排顺序和难度控制合理,总体难度较去年下降,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目标。对比分析近三年高考山东理综化学试题的命题特点,对实施新课程化学教学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08~2010年高考理综山东卷化学试题考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