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不进位加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二单元_第01课时_不进位加(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二单元_第01课时_不进位加(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二单元_第01课时_不进位加(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2.能够进行简单的不进位加法运算;3.能够灵活应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不进位加法的概念;2.不进位加法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2.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及设计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说明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提出问题(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不进位加法题目,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并互相讨论,引导学生找出解题规律。

3. 讲解不进位加法的方法(15分钟)教师系统地讲解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多个实例演示具体的计算步骤,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奥秘。

4. 练习与讨论(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合作,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讨论交流,帮助彼此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则。

5.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不进位加法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拓展能力。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梳理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了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应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1课时_不进位加(一)》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1课时_不进位加(一)》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1课时_不进位加(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一)》,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材通过两个例题和相应的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概念,但是对不进位加法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2.操作活动法: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的实例。

2.教学卡片:用于学生操作活动和练习。

3.小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4.教学视频:用于播放生动的实例和情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交朋友,引入本课时的主题——不进位加法。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计算小动物们的朋友数量。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两个不进位加法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进行计算。

同时,教师可以讲解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教学卡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

学生可以两人一组,互相练习不进位加法运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不进位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01课时_不进位加(一)(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01课时_不进位加(一)(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01课时_不进位加(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1课时,主要内容是不进位加(一)。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的概念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理基础,对于数的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不进位加的概念和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进位加的概念和方法也还不够熟悉,可能会对不进位加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不进位加的计算,特别是在数字较大时能够正确判断是否需要进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活动法进行教学。

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比赛跳远,引出需要计算的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不进位加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观察和理解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3.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不进位加的计算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4.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一些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 第1节【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法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 第1节【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法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
不进位加法》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2.能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3.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不进位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
1.不进位加法的定义与概念。

2.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
1.不进位加法的运用与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案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好纸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可通过谜语或小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氛围,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

二、概念讲解
1.引导学生回顾进位加法的方法,然后引出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2.通过示意图和具体数字例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不进位加法。

三、运算方法讲解
1.讲解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则。

2.给出几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跟着做。

四、练习与讨论
1.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几道不进位加法的练习题。

2.让学生互相讨论答案,找出错题并进行订正。

五、拓展
1.提出一些更复杂的不进位加法问题,让学生思考。

2.分组进行竞赛,看哪个组能先解出正确答案。

六、课堂总结
1.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复习。

2.强调不进位加法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复习今天所学的不进位加法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较为简单,学生基本能接受并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可以考虑在未来的课堂上增加一些拓展性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进位加法的应用技巧。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 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 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围绕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进行教学,包括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技巧。

教学内容将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准确进行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计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进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在进行不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时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1. 加法计算练习册。

2. 计算器。

3. 加法运算卡片。

4. 小黑板或白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加法实例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例子,演示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4. 互动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加法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清晰、条理分明,包括以下内容:1. 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定义。

2. 计算方法的步骤。

3. 重要例题的展示。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中关于不进位加法及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练习题。

2. 选择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中,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改进的依据。

---本教案旨在通过详细的教学内容、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配合丰富的教具学具,以及合理的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第一课时)课件(共24张PPT)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第一课时)课件(共24张PPT)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探究新知
1 摆一摆,算一算。 13+2=?
拨一拨
应该在哪个数位上拨入2颗珠子?
2个十
十个 位位
2个一
十个 位位
探究新知
1 摆一摆,算一算。 13+2=?
拨一拨
十个 位位
5个一
3+2=5 13+ 2 = 15
探究新知
1 摆一摆,算一算。 13+2=?
13+ 2 = 15 3+2=5 10 + 5 = 15
想算式2+4=6。
8 + 11 = 19
先想8+1=9。
探究新知 2 想一想,算一算。15 - 2 = ?
15 - 2 = 13
想加法算式
13 + 2 = 15
探究新知 2 想一想,算一算。15 - 2 = ?
5-2= 3 10 + 3 = 13
十个 位位
5- 2= 3 15 - 2 = 13
探究新知 2 想一想,算一算。15 - 2 = ?
回顾总结
想:2+4= 6; 12+4=16。
想:7-1= 6, 17-1=16。
还可以用想几加几、几减几方法来计算 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的算式。
回顾总结
想: 3+2=5
算:1 3 + 2 = 15
想: 5 - 2 = 3 算:1 5 - 2 = 13
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两种方法都只 计算了都只计 计算了5-2=3。
探究新知
比一比15-2=13和5-2=5计算方法。
15 - 2 = 13
5- 2= 3 10 + 3 = 13
5- 2= 3
1.相同点是都计算了5-2=3。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1课时 不进位加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1课时  不进位加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1课时不进位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进行简单的不进位加法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2.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
1. 不进位加法
不进位加法是指在加法运算中,忽略进位部分的加法操作,直接将各位数相加得到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

2. 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例如:
589
+ 276
------
855
在这个例子中,当进行不进位加法运算时,我们只需将每一位数分别相加,不考虑进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不进位加法算式,让学生观察算式结构并思考如何进行计算。

2. 引导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
通过示范和实例计算,引导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练习不进位加法
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不进位加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不进位加法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计算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所学知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本文档由智能助手生成,如有疑问,请咨询老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1课时 加法(不进位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1课时  加法(不进位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1课时加法(不进位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不进位加法的概念2. 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3. 不进位加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熟练运用计算方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分水果等,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不进位加法的特点,如两个数相加,个位数相加不满10,不需要向十位进位。

(2)教师示范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尝试计算。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律。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5.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2)预习下节课内容:进位加法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略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2. 学生能熟练运用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八、教学资源1. 课本2. 练习题3. 教学课件九、教学时间1课时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课堂练习题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探究。

4. 课后作业要及时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法》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法》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法,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不进位加法的定义和计算法则;二是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逐步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有一定的计算基础,对于加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手忙脚乱、计算错误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定义,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难点:学生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是否进位,以及如何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算盘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如小动物比赛跑步,引出加法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不进位加法的定义和计算法则,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3.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不进位加法的计算心得,互相学习,提高计算能力。

第1课时 不进位加

第1课时 不进位加
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老师补充总结:
(1)相同数位要对齐,数字之间留出一定的间隔,有利于对齐数位,从个位算起。
(2)小组交流
十个 十 个 十 个
3 6 3 6 3 6
+3 0 + 3 0 + 3 0
--------- -------- ----------
6 6 6
先算个位上的6+0=6 再算十位上的3+3=6 36+30=66
------- ---------------
( ) ( ) ( )
⑵综合练习
① 练习二 1题
②笔算下面各题
62+17= 50+26= 61+25=
35+42= 3+48= 13+72=
先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在班内交流。说说计算方法。
四、回顾整理 内化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你有什么收获?
多找学生说算法,加深印象。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36+30=66 35+34=69
3 63 5
+ 3 0 +3 4
------ ------
6 6பைடு நூலகம் 9
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聪聪要带领咱们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在出发前聪聪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同学们帮忙,我知道我们班同学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聪明的同学一定会想出好点子帮助聪聪的。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发现有用的数学信息。聪聪遇到了什么问题?
学习目标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课时 不进位加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课时  不进位加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课时不进位加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不进位加”主要讲述了加数不满十的加法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法计算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但部分学生对不进位加的计算法则理解不透彻,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进位加的计算法则。

2.难点:熟练运用不进位加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不进位加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卡片、小棒等教学道具,辅助学生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如动物园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帮小动物们计算它们的食物数量。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不进位加。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不进位加的算式,如7+8,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师讲解不进位加的计算法则,并通过举例进行解释。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几组不进位加的算式进行计算。

数学二年级上册课件第2单元《第1课时不进位加》(共22张PPT)人教版

数学二年级上册课件第2单元《第1课时不进位加》(共22张PPT)人教版

请列出算式。
35
+32 67
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 1.口算法。
35+32=67 2.摆小棒法。

=
3.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 拨5个珠子。然后在十位上加3个珠子,个位 上加2个珠子,十位上的6个珠子与个位上的 7个珠子合起来表示的数是67。
35 +3 2
67
列竖式应注意什么?计算时应从哪一位加起?
(3 7 ) (4 0 ) (7 7 )
课堂练习
归纳新知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再见
合作探究
1.(1)从下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班级 二(1)班 二(2)班 二(3)班 二(4)班 带队老师
人数(人) 35
32
37
34
每班2人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 人? (1)
35+2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怎样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课时 不进位加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 竖式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 要求和格式。
2.培养认真、仔细、工整书写的习惯。
导入新知
口算题
20+2=22 4+70=74 50+6=56
90+1=91 3+60=63
从个位算起:5+2=7 再算十位:3+3=6 也可以从十位算起:3+3=6 再算个位:5+2=7
35 +3 2
67
6.巩固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 (3 3 )
+ (4 3 ) (7 6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课时 不进位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课时 不进位加(教案)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它既是对已经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教学的难点。

口算加、减法是笔算加、减法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把笔算和口算联系起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二年级学生学习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且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相对较短,他们已经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知道在计算时,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这是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的基础和学习新知识的出发点。

教学时应强化对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训练,这将对提高笔算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准确率以及计算速度有很大帮助。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建立在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的,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原有的知识,让学生先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利用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说一说算理,再迁移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中,降低教学的难度。

2.注重对计算过程的理解,引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时,要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尤其是进位和退位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捆小棒和拆小棒来帮助理解。

3.规范的竖式格式能准确地表达出运算思路。

学生初次接触加法的竖式,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竖式书写的指导,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4.解决问题的教学,不仅仅要关注解答结果,更要让学生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引导学生采用画图的策略来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对着图能直接用语言表达出信息与问题,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实现文字与图的互相转化。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第1课时 不进位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第1课时  不进位加

不进位相加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2 —1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相加两位数不进位相加的笔算方法。

2、从例1重点学习并解决列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例2着重学习计算顺序。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相加两位数不进位相加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自主学习1、口算.20+5030+4060+2070+10 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理解两个数合成1个数用相加法计算。

3、例1是计算2 (1)班和2 (2)班共有多少人。

应该用(计算。

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10个10个还可以列成:口答:O4、我发现两位数相加两位数列式时要注5、学完教材第13页,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

完成教材“做1做”。

2、探究两位数相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列式计算32+66+3259+4040+592计算两位数相加两位数时,列竖式要注意,也就是个位和()对齐,10位和()对齐。

然后从()位开始计算。

也就是()位相加完后又相加()。

4完成教材第13页做1做。

3、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各题,1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两位数相加两位数计算方法:先将,然后()o 4、过关检测:1、234 2+ 45+5 62、1双球鞋44元,1个足球55元,买下来1共要多少钱呢?3、哪两个两位数合起来是85呢?你能说出几组呢?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1般、痛苦) 2、把两个数合并成1个数用列(2、把两个数合并成1个数用列()算式计算。

3、个位相加起来的数写在()的下面,10位相加起来的数写在69 +3 084+ 1 3。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教案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教案
重点、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揭示目标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你能根据图来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自由回答。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师:有这么多的问题,关于二一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如何解答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四、巩固练习、当堂检测
1、做一做
2、数学医院:练习二第五题
五、交流评价、体验成功
二一班和二二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
学生独立解决。
三、展示交流,点拨归纳
1、解决第一个问题。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
(1)用口算35+2=37。
(2)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合起来是3捆零7根,也就是37。
(3)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3+0=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
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不进位加主备人:参与人:
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计算。
3、培养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第1 课时 不进位加

第1 课时 不进位加



第1 课时《不进位加》导学案
学习目标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第11页的图讲了什么内容?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坐一辆车?为什么?能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吗?
2、复习导入
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8+5 30+19 37+50 23+6 45+5
(二)新知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1、从学生汇报中抽出问题:二(1)班和二(2)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小组重点讨论并交流,班级汇报并小结:
(1)你是怎样计算的?
(2)用小棒摆一摆计算过程
(3)用竖式怎样计算?
(4)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2、小组互相出一道两位数加整十数的题目,列竖式计算并互相评价。

再全班展示。

3、抽出问题:二(3)班和二(4)班能合乘一辆车吗?怎样列竖式计算?先用小棒摆一摆,再笔算。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然后在组内交流。

最后全班进行小组展示并评价。

学习过程(三)达标测评
1、课本第12页“做一做”和第13页“做一做”。

2、课本练习二第1、2题。

(四)加油站
(五)质疑评学
1、质疑:
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评学:
(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
(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

第1课时 不进位加

第1课时 不进位加
二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2 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 1 课时 不 进 位 加(1)
一、情景导入 二年级学生去参观博物馆。二(1)班有35名学 生,有2名带队老师。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 师一共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1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理解题意
二(1)班有35名学生去参观博物馆,带队的有2名老 师。求带队老师和学生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两部分数量 的和,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35+2=
解法探究
35+2= 37
方法一:
方法二:竖式计算
35+2= 37(人)
十 个 3 5 + 2
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先 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数 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5和 个位上的2相加得7,写在得数 的个位上,十位上的3落下来, 结果是37。
3
7
三、巩固练习
一、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1. ( 22 ) 2. +( 34 ) ( 56 )
பைடு நூலகம்
十位
个位
( 30) + (21 ) (51)
二、列竖式计算。 34+3 = 37 23+14= 37 42+26 =68 26+43=69 34 + 3 37
23 + 14 37
42 + 26 68
26 + 43 69
四、课堂小结
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时,要把相同 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得到的数写 在个位上,十位上的数落下来写在十位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反思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级去参观?
(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小组讨论)
(3)计算。
让学生看着刚才写出的竖式,想应该如何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回忆小棒的摆放过程,要把36根小棒和30根小棒合并起来,应该先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也就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把整十根小棒合起来,也就是在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板书出示:十个
3 6
+3 0
6 6
竖式计算后,再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4)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习二的1-2。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老师要注意巡视,帮助个别计算有困难的学生。2Βιβλιοθήκη 改错。4 5 3 2 5 7
+2 3+2 3+4 1
5 7 1 5 1 6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后强调,今天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并从个位加起)
(1)以小组为单位摆小棒,探索36+30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摆小棒过程中,老师进行巡视指导。汇报时,让个别小组到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摆放,重点让学生理解在摆放过程中,整十根与整十根合并。
(2)对照小棒摆法知道写竖式的方法。
让学生结合小棒摆法列竖式。
学生试着计算后,让个别学生板演。
小结:先写36,在36的下行写30,要注意在十位上写的3要与上一行十位上的3对齐,也就是十位对十位,个位对个位。
先引导学生进行口算,验证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师:那么36+30还可以怎么算?你会用竖式进行计算吗?我们可以先借助好朋友小棒来摆一摆。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修改意见
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师: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数位对齐。
想想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突出相同数位对齐,并从个位加起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36+30=66 35+34=69
十 个 十 个
3 6 3 5
+ 3 0+ 3 4
6 66 9
泸溪县思源实验学校电子备课
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课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者
雷利芳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出示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要注意帮助列竖式计算有困难的个别学生,适时进行辅导,然后请个别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教学例2:35+34=
(1)先引导学生进行口算,验证二(3)班和二(4)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
学生口算后进行汇报展示。
(2)师:那你们会列竖式进行计算35+34吗?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进行计算。汇报展示时,先让个别学生板演,然后说说竖式计算过程。
板书出示:十个
3 5
+3 4
6 9
最后再次强调在列竖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并从个位加起。
(3)做一做。
出示课本第10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
小结: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能乘坐一辆车,二(3)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能合乘一辆车,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我们用到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数学知识。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二(3)班和二(4)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列出算式:36+30=和35+34=
小结:这两个算式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教学例1:36+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