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武器(图文对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一种专门用来捕获敌人的擒拿武器,也 称为“系兵”、“绳套”、“飞钩”或“飞 挝”等。铁钩形如鹰爪,五指可以活动。系 在铁索或绳索上,抛到敌人身上后,急收绳 索,就可以将敌人抓获。
奇门兵器
拐,一种武器。按其形式可分为长 拐和短拐两类。长拐一般长四尺。拐 柄为圆柱形。在其柄端垂直处,有一 突出之横拐。使用时可双手持柄,也 可一手持柄一手持拐。短拐多为丁字 形,长不足三尺。短拐可双拐同使, 也可以与刀剑之类兵器同使。
棍与棒的区别 棍:比较细,比较长; 棒:比较粗,比较短; 最佳长度:棒齐胸,棍齐眉,枪一摸手。 就是,人站着,单手持棍、棒、枪立在地 面上,那么,棒高至胸口;棍高至眼眉; 举起一只手伸直,枪尖与手指尖一样高。
槊与抓
作为一款攻击威力较大的近战钝器,槊有 着轰砸一切,豪爽无比的打击感。相比重 剑,槊的机动性大大提高,但因为攻击力 同样不俗,相对的就无法防御。所以要求 玩家在战斗中掌握好“游走”的走位意识, 攻击后的翻滚是基本的战斗策略,而定点 攻击更是槊的必修课,抓准破绽一击即中 相比硬拼式的“贪刀”打法更具智慧。
矛与枪的区别
矛和枪的区别关键在于杆的软硬,而不在于是否有红缨。红缨主要是装饰性的东西,也 可以扰乱对手视线,以及刺中对手时遮挡鲜血的作用。而且许多矛也带缨的。 杆的软硬差异导致了枪和矛用法的完全不同。矛是重兵器,杆以枣木等硬木或精钢制成, 基本没有韧性。最重的钢杆长矛重量可达七八十斤。使用者需具备极大臂力才能发挥威力。 使使用者的力量能完全传递到矛头,更利于直刺。而枪是采用坚韧而有弹性的白腊杆为柄, 目的是能够吸收和释放武器冲击时产生的巨大能量及调整攻击角度。所以枪在使用过程中 对使用者的要求极强,必须以内家工夫做底。 个人认为:常说的那些枪,如拐突枪、钩镰枪等都应该列如矛的范畴,《西游记》里哪 吒他们那些神仙、妖怪用的兵器严格来讲也属于矛,因为那些杆都是硬的。而正统的枪是 以坚韧而有弹性的材料,如白腊杆为柄,以带侧刃的枪刺为尖,以自身腰腹之力带动大枪! 如豹子头林冲的林家枪。后为了增加枪的强度,演变出一种铁枪,用铁铸的杆为枪柄,使 枪的更有霸气!如岳飞的岳家枪 冷兵器骑兵用的枪叫大枪, 步兵用的叫小花枪。 大枪长丈余,是整根的白蜡树,枪把 粗如鸭蛋,枪头粗如鸭蛋黄。 大枪又长又沉, 两只手端平都难,很不好使。在战场上更 多的是利用马的冲力,人马如一,把力量集中在枪头对敌方进行轮番的冲击。而小花枪就 短多了,也细得多, 抖起来容易, 枪头乱飞,故名花枪。民间有“单刀破花枪”的套路。
剑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宝剑,靶 上有金嵌“青釭二字。“曹操有 宝剑二口:一名‘倚天’,一名 ‘青釭’;倚天剑自佩之,青釭 剑令夏侯恩佩之。后于长坂坡被 赵云夺走。 中国古代传说中造剑的名匠。干 将,春秋时吴国人,曾为吴王造 剑。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 成宝剑两把,一曰干将,一曰莫 邪(也作镆铘)。干将将雌剑献 与楚王,雄剑传给其子,被楚王 所杀。其子眉间尺长成,终于为 父报仇。此一传说赞颂了剑工高 超的技艺,宝剑文字的神采,统 治者的残暴和少年的壮烈。
中国古代十八般兵器
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具有创造力的民族。在漫长 的冷兵器时代,华夏族最早发明了钢铁,走出了青铜器时 代。国内的考古学家认为,最主要的是,华夏族早在上古 时期,就凭借着聪明才智,发明了众多杀伤力很大的冷兵 器,最早是青铜,到了秦代就进化到了钢铁,比欧洲早一 千四百年。 每个时代有不同的叫法,比较常见传统的有刀、枪、 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 棒、拐等。 制作人:韩盟 徐柯
剑
剑,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 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 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实则因其携 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 朝王公帝候,文士侠客,商贾庶民, 莫不以 持之为荣。剑与艺,自古常 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 仁仗义,故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 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斯可历 传不衰 剑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据黄帝 本纪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 文古字铭之」;又据管子地数篇云: 「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 制之,以为剑铠」。以上两说,似黄 帝与蚩尤,均己制剑为兵。
方天画戟
吕布字奉先,擅长骑射,武力过人,闻名于 并州;刺史丁原用布为主簿。董卓入京后,诱 使吕布杀死丁原,率其众来投。董卓大见亲侍, 令布为骑都尉,随侍左右。布亦父事董卓。然 董卓常因小忿而欲杀布,布惧,在司徒王允的 教唆下杀掉了董卓。卓党李傕等啸聚为贼,攻 打长安,布不能拒,逃走,先后投靠袁术、袁 绍、张杨,最后在张邈、陈宫的策划下入主兖 州,与曹操展开数度激烈的争夺战,先胜后败, 投靠徐州的刘备,屯兵小沛。吕布趁刘备攻袁 术之机夺取了徐州,后在曹操的调解下与备和 解。袁术攻打刘备,吕布以辕门射戟为赌注, 使袁军退却。袁术起兵伐吕布,为布大败。但 后曹操和刘备联军攻打,困守下邳。布虽骁猛, 然无谋而多猜忌,又信妻言,不纳群下之言。 曹操堑围三月,吕布军上下离心,其将侯成、 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吕布亦就缚, 与陈宫、高顺被戮于白门楼。吕布性情轻狡反 复,唯利是图,注定了其能称雄一时而不能成 大业的命运。
锤与镋
古代兵器。锤大体有长柄锤、 短柄锤、链子锤等。也有分为硬 锤、软锤的。长柄锤多单用,短 柄锤多双使。由于锤的特点各一, 使用方法也大不一样。短柄锤多 沉重,使用时硬砸实架,其用法 有涮、拽、挂、砸、架、云、盖 等。软锤多走悠势,讲究巧劲。
镋,中国武术器械之一。属于武 术长重器械。形似叉,中有利刃 似枪尖,称“正峰”或“中叉 锋”,长一尺半;两侧分出两股, 弯曲向上成月牙形。下接镋柄, 柄长六至七尺。
流星锤,是一种将金属锤头系于长绳 一端或两端制成的软兵器,亦属索系暗器 类。仅系一锤者,绳长约五米,称"单流 星";系两个锤者,绳长为四尺半,称"双 流星"。其锤有瓜形、多棱形、刺球形、 浑圆形等,大小如鸭卵。锤身末端有象鼻 眼,用于串连环。现代武术运动中演练双 流星,主要握持绳索中段,进行立舞花、 提撩花、单手花、胸背花、缠腰绕脖、抛 接等花法练习,其花法同棍花和大刀花。
钺与钩
钺(yuè; 音同“越”)是中国先秦时代 武器,为一长柄斧头,重量也较斧更大, 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 现玉制的钺,在当时具有神圣的象征作 用。但因形制沉重,灵活不足,终退为 仪仗用途,常作为持有者权力的表现之 用。 钩是一种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 变而来。春秋战国时期戈、钩、戟并用, 从卫墓出土的铜钩来看,钩的形状似戟, 只是戟上边为利刃,而钩上边为一线钩 形,故名钩武术中所用的钩有单钩、双 钩、鹿角钩、虎头钩、护手钩等。技法 有推钩、挫钩、撕钩、提钩、钯钩、分 钩、搭钩、行钩、云钩、托钩、献月等。
锏,(铁)鞭类,长而无刃,有四棱, 长为四尺(宋制四尺为一米二),锏多 双锏合用,属于短兵器,利于步战。锏 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运用自如, 杀伤力十分可观,即使隔着盔甲也能将 人活活砸死。技法上,与刀法剑法接近。 出于晋唐之间,以铜或铁制成,形似硬 鞭,但锏身无节,锏端无尖。锏体断面 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锏”之称。 锏的大小长短,可因人而异(一般在 65~80厘米之间)。
棍与棒
棍也被称作“棒”,古代多称棍为 “梃”,名称虽异,实为一物。棍 为无刃的兵器,素有“百兵之首” 之称。长度约为1.3—2.6米,也有 的长达4米,截面一般为圆形,粗 细以单手能够把握为准。棍是近战 搏斗兵器,它的攻击范围大于刀、 枪,自古有“棍扫一大片”的说法。 但是棍主要是造成钝器伤和淤伤, 其杀伤力比刀、枪等要小。
枪
红缨枪就是在枪上加个红缨,红缨的作用 据说是,缨穗吸血,可以阻止枪头上的血 顺着枪杆流下来不利于持枪者发力,换言 之就是擦血抹布,选红色是因为血的颜色 染成而且在攻击时可以给对手造成错觉, 增加士气
Leabharlann Baidu
三国时期的赵云使用的是枪(亮银枪), 在野史里记载,他的枪不是普通的,是 家传的 ,他哥哥死后给的他。另外,在 长坂坡大战时,赵云杀死了曹操的侍从 夏侯恩(专门为曹操背剑的人),从夏 侯恩那里得到了曹操的宝剑这两把宝剑 均削铁如泥,赵云用他的枪(亮银枪) 和这把夺来的剑(青缸剑)杀出重围, 回到刘备身边 此后,赵云就一直使用枪 (亮银枪),和剑(青缸剑)作为自己 的武器。
方天画戟是古代兵器名称,因其戟 杆上加彩绘装饰,又称画杆方天戟, 是顶端作“井”字形的长戟。历史 上,方天画戟通常是一种仪设之物, 较少用于实战,不过并非不能用于 实战,只是它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
斧
汉 ·刘熙《释名· 释用器》:“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 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斧与钺是罕见的兵器,斧 钺在古时候是不分的,长柄巨斧名为钺,也叫大斧,长达 2.66米。《古今注》载:“金斧黄钺也,铁斧玄钺也,三代 通以断斩”。在木工中,斧头一般都是砍伐树木手工具。斧 分类:投斧(Tomahawk)可用来投掷目标。战斧(BattleAxe) 长柄、专门用来战斗的斧。长柄的斧和钺,古时多为马上用 的重兵器,有“祥手宣花斧”、“开山斧”、“偃月斧”、 “金蘸斧”、“开山钺”和“压丑钺”等。短柄的斧,有单, 双斧之分,为古时步兵所用。短柄因形状扁宽,也称为“板 斧”。黑旋风李逵使用的就是两把板斧。
鞭锏
鞭,中国古代兵器之一,短兵器械的一种。 鞭起源较早,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很盛行。 鞭有软硬之分。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 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常人所称之鞭,多 指硬鞭。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谓之 软鞭。鞭适用于马战与步战。硬鞭一般用 于马战,持鞭之将多持双鞭。钢鞭沉重而 无刃,以力伤人。故持鞭者均需大力勇。 常用的鞭法有劈、扫、扎、抽、划、架、 拉、截、摔、刺、撩等。
刀
刀为单面长刃的短兵器。刀的最初形态,与钺非常接近。到 春秋战国时期,刀的形状发生巨大变化,两汉时,刀逐渐发展为 步兵的主战兵器之一,同时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的长柄刀。据史 书记载,三国时刘备令工匠造刀5000把;孙权则命造刀1000把; 司马炎也曾一次遣人造刀8000把。这些刀是用来装备军队的,那 时刀已成为主要兵器之一。最通用的刀要算“环首刀”,这种刀 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呈扁圆环状,长度一米左右,便于在 骑战中抽杀劈砍,是一种实战性较强的短兵器,在战场上的厮杀 格斗中,许多将领往往长矛短刀并用,远刺近劈,威力无比。西 汉时大将李广之子李敢“左持长槊,右执短刀,跃马陷战”。三 国时南蛮首领孟获的妻子祝融夫人善使飞刀,百发百中。她曾手 提八尺长标,背插五口飞刀,重伤张嶷,活捉马忠。 钢刀不仅用于战场上,而且在官场上同样地位尊贵。汉朝时, 自天子至百官无不佩刀。佩刀表示达官贵族的身份等级。东汉时, 对天子百官的佩刀形制及装饰都有极严格的明文规定,谁也不准 许逾越。这种佩带用刀,从外形上要求精致美观,刀身通体雕错 花纹,刀环铸成各种形态的鸟兽图案。 青龙偃月刀,一种长柄大刀。相传是关羽创制,故名。形如偃月,刀面有青龙纹,因而又名 “偃月刀”或“青龙偃月刀”。《三才图会· 器用》:“憔关王偃月刀,刀势既大,其三十六刀法, 兵仗遇之无屈届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 至于青龙偃月刀的下落与归宿至今不明,野史记载众 说纷纭,但大多数不可靠。后人制造的关刀多数无青龙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