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宣言1981
城市社会学名词解释
3.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居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环境基础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
4.城市性:沃斯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叫做城市性,沃斯认为城市性是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三个因素及其交互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
5.韦伯早期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6.凯文林奇林奇并非学院意义上的城市社会学家,但作为20世纪城市设计最具灵感的学者,他对城市空间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解。
林奇相信环境对人有教化作用,城市意象能够给人带来心理的愉悦和激发人的行为和组织人的经验。
人对环境的感知也绝非被动的接受。
城市的经验本身就是一个有深度和完整的教育过程,认知发展的重点是建构秩序。
7.芝加哥学派美国本土社会学创始于芝加哥大学,而芝加哥学派最早的一批学者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城市社会学研究。
芝加哥是美国19世纪发展最快的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使芝加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芝加哥学者研究的多与移民、城市扩张有关。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有:帕克的人类生态学、伯吉斯的城市扩张与同心圆理论、沃斯的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
此外芝加哥学派开创了生态学方法。
8.城市域模型1977年美国社会学家万斯提出城市域模型,其主要观点有两个:第一、远方城市核的独立。
人口向郊外扩展,使城市的郊外中心(核)得以独立,使城市中心与郊区相互作用的等级和强度降低了。
第二、外郊城市的兴起。
由于降低了与城市中心联系的强度和等级,外郊城市加强了“自我维持”的能力,并最终脱离中心商业区,其功能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城市中心。
10.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家庭人口要素,二是家庭模式要素11.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12. 逆城市化: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的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
柯布西耶理论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影响
耶建筑思想向着表现主义、后现代的转变。
(二)柯布西耶理论简介勒·柯布西耶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学家,而且他又是一个城市规划专家,他从事了大量城市规划的研究和设计,代表作品有印度昌迪加尔规划等。
在城市规划方面他的主要设计的建筑有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赛公寓、朗香教堂、巴黎改建规划、昌加尔新城等。
1931年,柯布西耶参加莫斯科苏维埃宫建筑方案竞赛,作品由于不是古典式样而落选。
1933年参加比利时安特卫普50万人城市规划又落选,被评为"癫狂胡涂的作品",其实是由于突出强调新时代科技的作用。
此后,他1938年为南美、1958年为西柏林的一些规划都无实现可能。
柯布西耶认为现代建筑的基本模式有六条基本原则:底层的独立支柱,而不是传统的墙承重结构;建筑下部架空,形成建筑的六个面,而不是传统的五个面;屋顶不但是平顶,而且设计为屋顶平台,作为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横向带形窗。
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基本概述(一)城市规划的定义城市规划是人为了适应环境、改善城市环境而创造的介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场所,是现代人生存与行为的场所。
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统筹安排建筑布局,合理安排各项工程建设,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区域、文化区域、医疗区域等,最终为城市的人们提供舒适的、和谐的、优美的、便捷的居住、工作、学习、交通、娱乐、医疗等环境。
城市规划是一项以政府为主导,以民生为导向的政策性城市建设的发展蓝图。
(二)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现代城市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应结合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等布置城市体系,合理利用土地,作好环境的测评,保证环境优美,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和发展,达到"骨、肉"协调。
因此,在具体规划设计时,应尊重区域内土地和环境的自然属性,全面考虑建筑内外环境及周围环境的各种关系。
第9章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
9.1.4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意义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与美化已成为当今建筑师严肃对待的重要课 题,它同功能、技术、经济等问题一样,已成为规划和建筑总体设计 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体现环境设计的独立性和完整的设计思想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 设计,摆脱了“工艺决定一切”设计思想的束缚,改变了听其自然、无 所作为的观念。它是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规划、总图运 输、建筑、工艺、环境、公用设备工程等各专业在自己的范围内, 积极、主动、充分地考虑环境问题,并通过相互配合、协调得到综 合性设计研究成果。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不再是工程建设后期的 “边角处理”或“修修补补”,更不是随意附加一些假山喷泉、花坛盆景、 花墙景门、亭阁游廊;而是在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蓝图上,就应该体现 美化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完整设计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 个统一、协调、优美的整体形象。
9.1.3 基地红线
基地红线是在规划部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所圈定的工程项目建筑用地范 围,是基地与相邻的其他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分界线。当基地与城市道路接壤时,其相 邻处的建筑红线为城市道路红线。建筑物与基地红线之间的关系要注意 以下五个方面:
1) 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建筑物基底范围包括基础和埋地管线(除去与城市 管线相连接的部分)都应控制在红线的范围之内。如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 对建筑物边界距离还有其他要求,也必须遵守。 2)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之间,应在边界红线范围以内留出防火通道或空地。 如果建筑物前后都留有空地或道路且符合消防规范要求,也可以与相邻基 地的建筑毗邻建造。
(2) 具有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双重功能 建筑空间及其外部环境,既要满足 人们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生产工艺 和设备固然是决定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但人的素质和精神力量更是不 容忽视的决定因素。人的智慧和精神力量是任何物质不能代替的。生产 企业的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不能只见机器不见人,只有工艺,没有人情。
城市规划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城市规划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整个城市规划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以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原理为重点,把规划原则和布局方法作为基础,并以城市各组成要素的规划布局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它作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理论课,内容几乎涵盖了整个专业所涉及的全方位知识,在整个城市规划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专业教学的核心成分;它在课程结构纵向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加深并综合运用前期课程的知识,另一方面为后续课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它在专业学习导向上还具有引导学生入门、深造学习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培养学生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能力,同时为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镇规划与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时数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安排,本课程计划总学时72学时,每周4学时,共18周,计4个学分。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表现力和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提示性问题,强化课堂中信息的双向交流,活跃气氛、提高效果。
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在授课过程中,辅助采用案例教学和学生讨论的方式,作为必要的教学补充,针对某一城市或城市局部区域进行实证分析教学。
(五)面向专业该课程是面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城市化的含义;熟悉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本章简要介绍城市的产生、定义、发展过程;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居民点的形成二、城市的形成三、城市的定义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一、古代城市的发展二、近代城市的发展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的发展第三节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二、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三、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四、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图书馆建筑哲学三问
藏书楼期间, 形成了古时“ 藏以致用” 的基本特征, 图 书馆建筑的基本特征完全是围绕“ 藏以致用” 而展开
的。藏书楼的首要任务是藏, 其建筑的“ 本质” 亦就 围绕“ 藏书” 而展开。这种对图书馆建筑本质的认 识, 直到20 世纪70 年代还根深蒂固, 影响着图书馆
1981年, 世界建筑师大会华沙宣言指出:建筑学是
78
2006 年 2 月 2006 年第 1 期(总第 92 期)
晋 图 学 刊 Shanxi Library .Jour al n
F eb . , 2006
No. 1,2006( Issue No.92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本质描述为: 图书馆建筑是满足人们追索客观知
识的建筑物, 它是与图书馆的价值观相符的艺术品。
哲理。
图书馆建筑是体现图书馆现象的产生和图书馆 服务的逻辑终点, 图书馆的产生, 源于人们对知识的 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 (3) 各种土木工程、 建筑工 程的建造活动。这是从科学观的角度给予的理解。 追求, 在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的构架中, 图书馆是针 如果从哲学的、 美学的、 艺术的观点出发, 则认为建 对客观知识而设立的, 客观知识主要是以文献信息 筑是一种艺术, 建筑一词, 意为 ‘ “ 原 巨大 的工 而存在的, 图书馆功能的发挥, 对文献信息的各种技 艺’, 在古代, 。〕 ’ [‘ 通常将艺术通指为工艺, 古希腊、 术加工、 开发和环境的要求, 整理、 成为图书馆人性 罗马、 埃及、 印度、 西亚、 阿拉伯及以后中世纪和文艺 化服务的关键, 也是图书馆服务的逻辑终点。图书 馆存在的逻辑起点与服务的逻辑终点, 形成了一个 复兴时期的欧洲, 建筑艺术发展迅速, 此时期许多震 撼人心的建筑, 成为人类历史上不朽的艺术珍品而 螺旋上升、 波浪式前进的逻辑路径, 这是一个达不到 因此, 在现阶段, 可将图书馆建筑 被人们传颂。例如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诗歌、 终点的哲学命题,
城市社会学名词解释
3.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居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环境基础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
4.城市性:沃斯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叫做城市性,沃斯认为城市性是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三个因素及其交互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
5.韦伯早期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6.凯文林奇林奇并非学院意义上的城市社会学家,但作为20世纪城市设计最具灵感的学者,他对城市空间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解。
林奇相信环境对人有教化作用,城市意象能够给人带来心理的愉悦和激发人的行为和组织人的经验。
人对环境的感知也绝非被动的接受。
城市的经验本身就是一个有深度和完整的教育过程,认知发展的重点是建构秩序。
7.芝加哥学派美国本土社会学创始于芝加哥大学,而芝加哥学派最早的一批学者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城市社会学研究。
芝加哥是美国19世纪发展最快的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使芝加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芝加哥学者研究的多与移民、城市扩张有关。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有:帕克的人类生态学、伯吉斯的城市扩张与同心圆理论、沃斯的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
此外芝加哥学派开创了生态学方法。
8.城市域模型1977年美国社会学家万斯提出城市域模型,其主要观点有两个:第一、远方城市核的独立。
人口向郊外扩展,使城市的郊外中心(核)得以独立,使城市中心与郊区相互作用的等级和强度降低了。
第二、外郊城市的兴起。
由于降低了与城市中心联系的强度和等级,外郊城市加强了“自我维持”的能力,并最终脱离中心商业区,其功能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城市中心。
10.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家庭人口要素,二是家庭模式要素11.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12. 逆城市化: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的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重点原理必背:✧地形地貌先细读再看风象与水流商业中心人气足✧交通便捷好服务良好地段给居住上班不必跑长途✧工业用地重运输污染大户须防护易燃易爆要隔离✧转运便利建仓储公共绿地宜均布滨水地带多种树✧旧区新区要兼顾文化遗产多保护干道骨架要清楚✧两侧用地须相符道路间距宜适度一般内密而外疏✧港口须有疏港路生活岸线要留足机场进城走快速✧端侧净空须关注高速公路不穿城过境公路擦边溜✧客运站场宜深入编组站场城外布夏季凉风能导入✧冬季寒风能阻住道路依山傍水走相交尽量九十度✧净污分置上下游雨水尽量顺势流四通八达有出路✧抗灾避难易救护自然人文须借助城市特色要突出✧早期的城市:直接原因: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
✧出现年代: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导致:作为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文化中心的城市✧l 现代城市:✧发展动因:“两力”:“农村的推力”——“城市的引力”✧显著特点: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导致:工业城市、大城市✧l 当代城市:✧显著特点: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导致: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大都市连绵区✧3、城市的法律定义✧中国: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设镇✧非农业人口:60000人以上设市✧(2)城市物质✧中国:设镇条件(任一条件)(1984)✧县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的乡政府所在地✧设市条件(同时满足)(1986):✧非农业人口60000人以上的镇;✧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以上的镇。
✧4、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定义✧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李铁映(1986)从系统科学角度对城市定义的概括:“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大学《市政学》重点内容
3.市政学的研究内容1)城市与城市化2)市政管理主体3)市政管理体制4)市政管理的客体5)市政管理规律4.市政学、市政管理学和城市管理学的区别一般情况下不对它们进行区别,在研究城市问题时等同对待。
但是,这三个名称还是各有强调。
其中,市政学是个老术语,建立在政府与市场二分法的基础之上,它的特点突出在“政”上,强调政府对于城市公共事务的管制权;市政管理学的特点突出在“管理”上,引入了企业组织的管理理念,强调效率与效益,强调城市竞争力。
城市管理学则是一个新的视野,它不强调政了,强调的是城市公共管理的多主体关系,除城市政府以外,事业单位、志愿组织、企业、市民等等都是城市管理的参与主体。
第二章1.城市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一)早期城市早期城市产生迄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
特点:数量少,规模小、往往是一国的政治、军事和宗教中心(二)中世纪城市(封建城市)公元476—1640年,前后约11个世纪。
特点:城市数量增多、功能趋于多元化、出现了治理城市的法律条文(三)近代城市所谓近代城市,是指从l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端到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所史时期的城市。
特点:(1)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空前发展,人口、资源、财富高度集中。
(2)城市的结构趋于合理化,功能趋于多样化。
近代城市已成为工业生产中心、科技中心、商业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行政管理中(3)专业化分工协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工厂企业之间、城市行业之间、区域城市之间,国家之间经济联合得到加强。
(4)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得到明显改善。
(5)未重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污染严重。
四)现代城市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进入了现代城市的发展阶段。
这是整个城市发展历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出现前所未有的特大都市、大都市区、都市带和都市系统等2.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概念:是指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从而引起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提高的过程。
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主讲:麻老师
1.4 绿色建筑的发展
1933年《雅典宪章》 1933 年的《雅典宪章》中提出了城市的"四大功能"一居住、工作、游憩 和交通,强调建筑活动的功能性; 20 世纪50-70 年代,由于经济、科技 、信息、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的需求成为建筑的重点,人文环境 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设计中注重人的特性、心理因素和行为模式等注 重新建筑与原有环境间的关系,出现了"整体设计"思想。
③大体上,我们可以认为"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低碳建筑" 表述的是同一个意思,那就是关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对资源的消耗和给 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强调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建成环境。
主讲:麻老师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
什么是“绿色建筑” 环境一生态一资源 社会一经济一自然
主讲:麻老师
主讲:麻老师
1.2.2 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与方法
③参与式设计方法 参与式设计,是指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鼓励建筑的管理者、使用 者、投资者及一些相关利益团体、周边邻里单位参加到设计的过程中, 因为他们可以提供带有本地知识和需求的专业建议。这一手段可以理解 为公众参与途径。
主讲:麻老师
1.3 绿色建筑研究内容及相关学科基础
命周期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使用建 筑材料或建筑构件。设计时,注意使建筑构件容易拆解和更换。
主讲:麻老师
(3 )循环( Recycling ):选用资源时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所消耗的能量、 原料及废料能循环利用或自行消化分解。在规划设计中能使其各系统在 能量利用、物质消耗、信息传递及分解污染物方面能形成一个卓有成效 的相对闭合的循环网路,这样既对设计区域外部环境不产生污染,周围 环境的有害干扰也不易入侵设计区域内部。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一现代城市规划理轮的早期探索1.1898霍华德出版了《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为题的论著,提出了——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它的实质就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
(代表作,世界上的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1922年勒.柯布西埃出版了《明天的城市》一书。
(阐述了他从功能和理性主义角度出发的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识,从现代建筑运动思潮中所引发的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
)1931年,柯布西埃发表了他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
他认为所有的城市应当是“垂直的花园城市”。
(代表作——昌迪加尔)3.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于1882年提出了线性城市的理论。
(线性城市就是沿交通运输线布置的长条形的建筑地带,城市不再是一个一个分散的不同地区的点而是由一条铁路和道路干道相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城市带。
)4.20世纪初法国建筑师戛涅提出了工业城市理论。
1917年出版了名为《工业城市》的专著。
(阐述了他关于工业城市的具体设想,其目的在于探讨现代城市在社会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中的功能组织。
戛涅将各类用地按照使用功能划分得非常明确,使它们各得其所,这是工业城市设想的最基本思路。
)上述四条,主要集中在通过新建城市来解决城市中已经存在的问题。
他们紧对现有城市的问题进行批判,而没有提出改进的意见。
5.法国巴黎建筑师埃纳于19世纪中叶发表了巴黎改建研究。
提出了大城市改建的一些基本原则。
6.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
(即,在主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而在次要地区则可以强调土地的最经济适用。
)现代城市设计之父西谛于1889年出版了《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一书》。
(他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各类构成要素,揭示了这些设施位置的选择,布置以及交通,建筑群体布置之间建立艺术的和宜人的相互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从而建立起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构成。
城市规划的理论城市规划的定义城市规划的编制
2、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古希腊的希波丹姆模式: 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 骨架,以广场为中心。 (公元500年前的古希 腊城邦时代)
罗马的营寨城: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十字形 街道,通向东、南、西、北四城门,交点附近为 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
威特鲁威的《建筑十书》 理想城市方案 · 城市要选在有利于避开浓雾、强风、酷热的高爽之 地,远离疾病滋生地; · 城市要有丰富的农产资源和良好的水源;
3)雅典宪章中“功能分区”的设想引出了把城市划 分为各种分区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做法,为了追求 分区清楚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马丘比丘宪 章认为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 据,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 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4)城市运输44年的经验证明,在道路分类、增加 车行道和设计各种交叉口方案等方面根本不存在 最理想的解决方法。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规划和 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城市必须规划并维护好公 共运输系统,保持同城市化的要求、能源短缺相 平衡。
埃及的卡洪城 埃及于公元前 2500年,为修建 金字塔而建造的 卡洪城是奴隶制 的典型城市。城 为长方形,用墙 分为两部分,墙 西为贫民居住区; 墙东路北为贵族 居住区,墙东路 南为中等阶层居 住区。
巴比伦城 巴布伦城横跨 幼发拉底河东西 两岸,平面呈长 方形,设9个城 门。城内有均匀 分布的大道,圣 地位于城市的中 心,筑有观象台。 巴比伦城的城墙 两两相套,以加 强防御功能。
在宪章的内容上,从分析城市活动入手提出了 功能分区的思想和具体做法,并要求以人的尺度 和需要来估算功能分区的划分和布置,为现代城 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建立了现代城市规划 的基本内涵。
《雅典宪章》的思想方法是建立在物质空间决 定论的基础之上的。这一思想认为,建筑空间是 影响社会变化的工具,通过对物质空间变量的控 制,就能形成良好的环境,这样就能自动地解决 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 展和进步。 雅典宪章存在的问题: 过于死板的功能分区、分隔的措施肢解了城市 的有机结构,使复杂、丰富的城市生活走向单一 化,,与人类心理需要相背;绝对的分区使居住 远离工作,扩大了城市的交通量,使极为拥挤的 城市交通随着交通工具的革命而日益恶化。 关于居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及人口密度的划分 无法适应原有的社会结构,忽略了城市的地方性, 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风格”的盛行。
第二部分 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
3.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
田园城市:英国霍华 德(E. Howard)的 在1898年发表《明 天—一条通向真正改 革的和平道路》,提 出田园城市理论,以 城乡结合的模式,来 解决大城市的拥挤、 卫生等问题,为卫星 城镇理论提供基础。
建筑学传统: 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的现代城市 设想
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 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Common)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 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是应该共同遵 守的。
三、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原则:3R原则
减量化原则(Reduce) 再利用原则(Reuse) 再循环原则(Recycle)
参考书目(References)
1、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美] 刘易 斯·芒福德 著,中国建工出版社 1989.10
2、世界城市史。[意] L.贝纳沃罗 著,科学出版 社 2000
3、城市发展史。张安承 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5.10
4、城市建设与规划基础理论。阮仪三 主编。天 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9
5、可持续发展导论。吴家正 尤建新。同济大学 出版社。
文艺复兴时期典型城市:威尼斯
圣马克广场是世 界上最精致的广场 之一。它在不同空 间的互迭和视觉上 的相似性和对比性 运用上,达到了形 成环境的和谐统一 的艺术高峰。
二、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
针对工业城市所出现的问题。 1. 近现代城市 资本主义与商业城市 伦敦重建(1666年伦敦大火) 巴黎改建 船坞、商业建筑、公园等新建设形式
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
The History and Principle of Urban Planning
联合国_1981年宣言_产生过程评析
联合国《1981 年宣言》产生过程评析周静(中国人民大学, 匇京海淀区100872)〔摘要〕《1981 年宣言》是联合国第一个主要解决宗教或信仰领域问题的专门文件。
这个文件经历了酝酿、启动和出台三个阶段。
从1952 年至1962 年是酝酿阶段,从1962 年至1972 年是启动阶段,1972 年至1981 年是出台阶段。
〔关键词〕《1981 年宣言》,酝酿阶段,启动阶段,出台阶段〔中图分类号〕D813.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175 (2005) 04 - 0135 - 03《1981 年宣言》全称《消除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的一切形式的不容忍和歧视宣言》,于1981 年11 月25 日由联大第36Π55 号决议通过并公布。
这个文件,是迄今为止联合国第一个主要用以解决宗教或信仰领域的不容忍和歧视问题的专门文件,在宗教或信仰自由的国际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这样说,当今国际社会通行的宗教或信仰问题上的人权标准,有不少都是来源于或是都会涉及到这个文件。
这个文件的产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长期的艰辛和坎坷,这中间既有斗争又有妥协,既有喜悦又有沮丧,既有企盼又有遗憾。
事实上,人们希望通过国际法办法和国内法办法来解决宗教问题的努力,大都是这样一个过程。
研究和了解这个过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国内外宗教现状,积极、稳妥地展开宗教立法活动,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宗教法律体系,正确对待和解决宗教问题,特别是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宗教立法进程本身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是非常有帮助和富有启发意义的。
一法国人卡辛( R enéC assin) 曾将“国际人权法案”比作一幅“三联图画”:第一联,宣言;第二联,公约;第三联,执行措施。
具备了这三方面,才算完整,否则便是有缺憾的。
在“国际人权法案”,是这样,在宗教或信仰方面,也是这样,相当多的人都抱有这种看法。
《1981 年宣言》这部专门文件的产生过程和发展过程,正是围绕着在宗教或信仰方面,制定一部完整的”国际人权法案”的努力而展开的。
城市社会学名词解释
3.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居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环境基础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
4.城市性:沃斯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叫做城市性,沃斯认为城市性是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三个因素及其交互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
5.韦伯早期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6.凯文林奇林奇并非学院意义上的城市社会学家,但作为20世纪城市设计最具灵感的学者,他对城市空间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解。
林奇相信环境对人有教化作用,城市意象能够给人带来心理的愉悦和激发人的行为和组织人的经验。
人对环境的感知也绝非被动的接受。
城市的经验本身就是一个有深度和完整的教育过程,认知发展的重点是建构秩序。
7.芝加哥学派美国本土社会学创始于芝加哥大学,而芝加哥学派最早的一批学者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城市社会学研究。
芝加哥是美国19世纪发展最快的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使芝加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芝加哥学者研究的多与移民、城市扩张有关。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有:帕克的人类生态学、伯吉斯的城市扩张与同心圆理论、沃斯的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
此外芝加哥学派开创了生态学方法。
8.城市域模型1977年美国社会学家万斯提出城市域模型,其主要观点有两个:第一、远方城市核的独立。
人口向郊外扩展,使城市的郊外中心(核)得以独立,使城市中心与郊区相互作用的等级和强度降低了。
第二、外郊城市的兴起。
由于降低了与城市中心联系的强度和等级,外郊城市加强了“自我维持”的能力,并最终脱离中心商业区,其功能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城市中心。
10.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家庭人口要素,二是家庭模式要素11.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12. 逆城市化: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的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
华沙起义—波兰永不亡
2015.0268战 役军事文摘华沙起义—波兰永不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波兰作为完整的交战国只存在了两周,就沦为纳粹德国闪电战的牺牲品。
但素有抵抗外族侵略传统的波兰人不仅建立了流亡政府,还积极在国内组织抵抗运动。
70年前的8月1日,数十万波兰“国内军”战士和平民在中欧名城华沙举行大起义,与穷凶极恶的纳粹军队激战63天,虽然最终功败垂成,但仍彰显了“波兰永不亡”的精神。
政治要求华沙举事1939年10月,纳粹德国完全占领波兰后,发起旨在粉碎波兰民族精英且彻底奴役该国人民的行动,代号为“塔能博格”的盖世太保别动队到处搜杀波兰精英人士,同时将波兰最精华的波莫瑞、西里西亚等地直接划入德国版图,剩下的部分则变成“波兰被占领区总督管辖区”,实施残酷的军管统治。
但波兰人没有屈服,呆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利用战前在国内构建的军事体系,发展出一个庞大的抵抗运动网络,不仅拥有游击队,就连政府机关、立法议会都样样俱全,形成“白天的波兰属于纳粹,夜晚的波兰则属于人民”的局面。
1942年,根据流亡政府的指示,波兰各地的抵抗力量合编为“国内军”,他们克服种种困难,通过自行制造、黑市购买、盟军空投和挖掘波兰军队溃败前的储备物资等方式获取武器。
至1944年,“国内军”发展至顶峰,总人数估计超过40万人,拥有步枪、轻机枪、重机枪、反坦克炮、反坦克步枪和手榴弹等各类武器。
1943年初,德军在东线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惨败给苏联红军,之后苏军逐步向西反攻,德军被迫向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方向投入大量兵力,对波兰的控制变得松懈起来,国内军决定趁势发起“风暴行动”,痛击德军。
该行动分三步:首先在靠近苏联的东部发动大规模起义;接着在苏波旧国境线至维斯瓦河之间袭击德军;最后在波兰全境发动起义,赶走德军。
在这个规模宏大的计划中,收复华沙至关重要。
1944年1月2日,“风暴行动”正式展开。
在苏军进攻的道路上,波兰游击队掀起铺天盖地的暴动潮,把德军后方搅得无一处安宁。
华沙条约内容
华沙条约内容华沙条约是一项于1955年签署的冷战时期的国际条约,它由8个社会主义国家签署,包括前苏联、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
这个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也为冷战时期的欧洲局势带来了重大影响。
华沙条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军事合作:华沙条约的签署国同意在军事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共同抵抗西方的军事威胁。
条约规定,签约国应加强军事力量,实施军事援助,并共同进行军事演习和训练。
这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一个军事联盟,提高了它们在冷战时期的整体实力。
2. 政治合作:华沙条约的签署国同意在政治方面加强合作,共同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和稳定。
条约规定,签约国应保持相互间的政治联系,加强情报交流,协调对外政策,并就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和协商。
这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平台。
3. 经济合作:华沙条约的签署国同意在经济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条约规定,签约国应加强经济交流和贸易合作,互相提供经济援助,并实施经济计划的协调。
这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在经济建设方面相互支持和合作的机会。
4. 领土保护:华沙条约的签署国同意共同保护彼此的领土完整和主权。
条约规定,签约国应在领土问题上互相支持和保护,并共同反对任何对签约国的领土侵犯行为。
这为社会主义国家在面临领土争端时提供了相互支持和保护的机制。
5. 和平解决争端:华沙条约的签署国同意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
条约规定,签约国应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
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国际争端。
华沙条约的签署对冷战时期的欧洲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加强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团结和合作,形成了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对抗西方的冷战集团。
条约的签署也加剧了东西方之间的对立,进一步分裂了欧洲大陆。
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华沙条约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和影响力。
论钱学森建筑科学五大理论
论钱学森建筑科学五大理论钱学森在建筑科学领域做出了具有开辟性的5个理论奉献:建筑科学定位的理论;建筑哲学定位的理论;成立园林学的理论;成立城市学的理论;建设山水城市的理论。
研究、深化和完善钱学森这5个理论,对进展我国建筑科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钱学森,20世纪的科学大师,他在建筑科学领域也很有建树,他为建筑科学做出了开拓性的奉献。
钱学森明确地为建筑科学大部门定位,为建筑科学体系定位;明确地为建筑科学奉献了一种以后城市进展模式——山水城市;明确地为建筑科学确立了3个领头学科——建筑哲学、城市学和园林学。
追溯钱学森建筑科学思想进展的历程,我将其分为四个时期,即思想孕育时期(1958—1990);概念形成时期(1990—1993);理论进展和推动实施时期(1993—1996);理论升华时期(1996——至今)。
成立一个大科学部门——建筑科学,钱学森为建筑科学定位钱学森说:“要迅速成立‘建筑学科’这一现代科学技术大部门,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求达到豁然爽朗的境界。
我想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建筑界城市科学界同志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请考虑。
”他呼吁:“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再加一个新的大部门,第11个大部门:建筑科学。
”钱学森详细论述了建筑科学体系的层次结构,建筑学“要包括的第一层次是真正的建筑学,第二层次是建筑技术性理论,包括城市学,然后第三层次是工程技术,包括城市计划。
三个层次,最后是哲学的归纳。
”1982年,钱学森提出将建筑列入文学艺术大部门;1983年,钱学森提出在我国成立园林学;1985年,钱学森提出成立城市学;1990年,钱学森提出以后城市进展模式——山水城市;1994年,钱学森提出要重视建筑哲学在建筑科学体系中的领头作用;1996年,钱学森提出建筑科学技术体系及成立建筑科学大部门的问题;1998年,钱学森提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概念。
钱学森在“定位”理论中,对建筑科学在人类文化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确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沙宣言1981.txt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是人最大的悲哀。
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却也可能伤得彻底。
保持距离也就能保护自己,却也注定永远寂寞。
?? 《华沙宣言》(1981年)
??1981年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届世界会议通过的《华沙宣言》确立了“建筑-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并以此来使人们关注人、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密切的相互关系,把建设和发展与社会整体统一起来进行考虑。
??? 《华沙宣言》强调一切的发展和建设都应当考虑人的发展,“经济计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共同目标,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而这种需求是包括了生理的、智能的、精神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各种需求,这些需求即是同等重要的,又是必须同时得到满足的。
从这样的前提条件出发,无论对于怎样范围和性质的规划和设计,“改进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应当是每个聚居地建设纲要的目标”。
将生活质量作为评判规划的最终标准,建立了一个整体的综合原则,从而改变了《雅典宪章》以来的以要素质量进行评价的缺陷和《马丘比丘宪章》对整体评价的忽视,并以此赋予了规划在具体处理城市问题过程中,针对城市的具体要求和实际状况运用不同方法的灵活性。
“人类聚居地的各项政策和建设纲要,必须为可以接受的生活质量规定一个最低标准并力争实施”,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基本职责就是要在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过程中,为满足这样的要求而负担起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
??? 《华沙宣言》继承了《雅典宪章》和《巴丘比丘宪章》中的合理成份并加以综合,提出“规划工作必须结合不断发展中的城市化过程,反映出城市及其周围地区之间实质上的动态统一性,并确立邻里、市区和城市其他构成要素之间的功能联系”。
并沿用了《马丘比丘宪章》中的内容甚至是语言,认为“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但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包括规划的实施”,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强调了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工作更在于对规划实施状况的检测,从而“不沁检查规划的效果”,这是与《马丘比丘宪章》颁布后理论界和规划实践者对规划实施过程的进步认识相关的。
人们发现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重要的并不仅仅在于对行动初始状态的控制,关键更在于行动过程中的连续的调节。
而对于规划过程的整体,也就是相对于规划的编制和决策以及规划实施的管理而言,对规划后果的研究尤为重要。
对规划后果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出规划编制和决策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而且也是规划实施管理决策的依据。
因此,在《华沙宣言》中,特别强调道:“任何一个范围内的规划,都应包括连续不断的协调,对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在不同水平上用有关人们的反映进行检查。
”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城市规划才有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 《华沙宣言》同样强调了城市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对于城市规划工作成功的重要性,提出:“市民参与城市发展过程,应当认作是一项基本权利。
”规划师和规划部门并不能去限制这种权利的运用,而是应当通过其发挥而成为城市规划过程中的有用工具。
通过广大市民的参与,可以“充分反映多方面的需求和权利”,从而使城市规划能够实现为人类发展服务的职责。
另一方面,只有公众参与了规划的编制和决策过程,公众才会对规划的实施具有责任感,才会真正地执行规划并将规划的实施作为其行为活动开展的决策依据。
因此,《华沙宣言》对此进一步提出,为了达到规划的目的,“规划工作和建筑设计,应当建立在设计人员同有关学科的科学家、城市居民,以及社区和政界领导系统地不断地相互配合和共同协作的基础上”。
??? 《华沙宣言》在强调人和社会的发展以及规划和建筑学科作用和职责的同时,尤为关注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强调对城市综合环境的认识,并且将环境意识视为考虑人和建筑的一项重要的因素。
全球普遍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自1960年代开始,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严重关注,继之在全球兴起了环境保护主义浪潮,并将环境保护作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手段。
在城市规划领域,从对景观美学的重视开始,将交警或乡村特征引入到城市之中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到对提供绿化用地和空间以及对发展建设的控制和资源的合理使用,并通过对自然系统的管理来保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延续,对
环境的适当保护始终是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在对环境问题普遍重视的1980年代,《华沙宣言》顺应了这样的历史潮流,并且进一步强调了对环境进行保护的思想在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针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对物质环境的重视,该宣言首先沿用了《马丘比丘宪章》中的观点,提出“规划和建筑设计,应努力创造一个整体的多功能的环境,把每座建筑当作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一项要素,能同其他要素对话,以完善其自身的形象”,目的在于营造一项维护个人、家庭和社会一致的生活居住环境,使各类聚居地中的居民能够真正地体验到一个连续的、有机的生活环境。
这个环境并不是孤立的和自我完善的,而是与更为广大的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应当重视这些聚居地“与自然界和谐的平衡发展”。
而且从生活质量作为一个总目标的角度出发,在《华沙宣言》中,环境的意义还要广泛得多,“重要的历史、宗教和考古区,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区,应该为子孙后代妥为保护,并且要同现代生活和发展结合起来。
一切对塑造社会面貌和民族特征有重大意义的东西,必须保护起来”。
《华沙宣言》的保护观仍然是建立在对发展的控制之上的,认为“必须确立有效的方法,影响和控制环境开发的过程,并在每一个水平和阶段上保证平衡”,并要求城市政府“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环境继续恶化,并依照可以接受的公共卫生和福利标准,使环境恢复基本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