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为传颂的美德故事
传统美德故事
传统美德故事
故事一,《孝顺父母》。
从前,有一位孝顺的儿子叫小明,他非常爱他的父母。
有一天,小明的父亲生
病了,他日夜照顾父亲,不离不弃。
在父亲病重的时候,小明更是不眠不休地照料父亲,直到父亲病愈。
小明的孝顺感动了上天,也感动了乡亲们,成为了孝顺的楷模。
故事二,《诚实守信》。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诚实守信的农夫叫大山。
有一天,大山在田地里发现
了一袋金子,他没有私吞,而是将金子交给了村里的长老。
长老感动于大山的诚实,将金子还给了失主。
从此,大山成为了村里的楷模,也得到了失主的赏识和奖励。
故事三,《友爱互助》。
在一个小镇上,有两个好朋友小明和小华,他们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有一天,
小华家发生了火灾,小明毫不犹豫地冲进了火场,将小华的家人救了出来。
从此,两人的友谊更加深厚,也成为了镇上的典范。
这些故事都是传统美德的典范,它们教育着我们要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友爱
互助。
在当今社会,这些美德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让美德之花在我们心中永远绽放。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传统美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让美德之光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美德一直被视为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美德小故事不仅为我们传递了优秀的道德观念,更是激励我们秉持美德、做好人的榜样。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这些感人至深的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吧。
故事一,孝顺父母。
从前,有一位名叫阿宝的小男孩,他非常孝顺父母。
有一年,他的父亲生病了,家里的药费用光了。
阿宝想了一个办法,他到处借钱,最后终于凑够了父亲的治病费。
父亲病好后,他主动承担了家里的家务活,让母亲可以好好休息。
他的孝顺深深感动了父母,也感染了周围的人。
故事二,诚实守信。
有一个小女孩叫小芳,她非常诚实守信。
有一天,她在路上捡到了一只钱包,里面装满了钱和证件。
小芳没有犹豫,她第一时间把钱包交给了警察叔叔。
后来,失主找到了小芳,非常感激她的诚实。
小芳因为一次小小的行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赞扬。
故事三,友善乐观。
有一个男孩叫小明,他总是乐观向上,善待周围的人。
有一次,他发现同班同学小红情绪低落,于是主动和小红聊天,鼓励她。
小红因为小明的关心而慢慢走出了阴影,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小明的友善乐观感染了身边的人,让大家都感到温暖和快乐。
故事四,勤俭节约。
有一个女孩叫小美,她非常勤俭节约。
每次吃饭都会把剩下的菜带回家,不浪费一粒米一滴水。
她还会主动帮助别人,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
小美的勤俭节约不仅让她的家人感到欣慰,也让她的朋友们受益匪浅。
这些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美德的力量。
无论是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友善乐观还是勤俭节约,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
让我们铭记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让美德之光照亮我们的成长之路,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践行这些美德,让美好的品质成为我们的自然习惯。
中国优秀传统美德故事【六篇】
【导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
下⾯是分享的中国优秀传统美德故事【六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中国优秀传统美德故事 明末的时候,桐城地⽅有⼀个张⽼员外,⼼存慈善,喜欢施舍。
有⼀年,遇到荒收,⽶价上涨,⼀些狡猾*诈的商⼈,看到这个情形,反⽽把⽶粮存积起来,不肯出售,于是,⽼百姓们没⽶吃,就起了⼤恐慌。
政府官员向朝廷报告这个灾情,却⼀直没有得到朝廷的回复和拨粮。
张⽼员外这个情形,很是忧急。
于是,他就把家⾥的存⽶半价出售,为的是让百姓们有⽶吃。
⼤家听了这个消息,当然是快乐得不得了。
但是,张⽼员外⼜想到⼀般贫苦的⼈,没有钱买⽶,仍然在挨饿,所以,他⼜办了⼀个施粥⼚,受施的⼈隔天领餐券,统计了⼈数,煮着⼤量的粥,按照餐券发送,⼀⽇三餐,每餐⽩粥⼀⼤碗,咸菜⼀⼩碟,许多⼈空着肚⼦来,吃得饱饱的回去,⼤家都称颂张⽼员外是个活菩萨。
⽽员外却很谦虚地说“荒年⽶价⽐较贵,半价出售是为了怕*商乘机赚钱,害得⼤家没有⽶吃,⾄于施粥的费⽤也不多,只要⼤家都有饭吃,我就觉得很安慰了。
” 张⽼员外不断地将⽶半价出售,⼜持续地施粥给穷⼈,家⾥的钱也渐渐⽤完了,但是,荒收的现象不可能马上平复,因此做善事当然不能半途中⽌,⽼员外⼼⾥⼗分焦急,他想“我这时候如果把救济的事业停⽌了,⼀般贫民就会有饿死的可能,那我当初的救济不就等于⽩费了吗?救⼈必须救到底,现在我还有⼀部分家产,我应该把这些产业变卖了,继续救济乡⾥才是!”想定了主意,张⽼员外就去和夫⼈商量,他的夫⼈也是⼗分贤德的,听了他的话,⾮常赞成,并且说“积存产业给⼦孙,如果不是积德,万⼀⼦孙不成才、没出息,就算是⾦⼭银⼭也会⽤尽,如果积德给⼦孙,虽然没有留家产给他们,但是将来如果⼦孙好,还是会富裕起来的!⽥地房屋,就由你作主变卖,我也有许多珠宝⾸饰也⼀起卖了吧!”员外听了,⼀直称赞夫⼈。
于是,两⼈卖了值钱的东西,继续做善事,直到饥荒的现象消除了,他们才停⽌。
我国传统美德的小故事
我国传统美德的小故事在我们国家,有许多传统美德一直被代代传承。
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述几个有关我国传统美德的小故事,希望能够生动、全面地展现这些美德的价值和作用。
故事一:孝心之美有一位叫小明的孩子,他非常懂事而且孝顺。
有一天,小明的爷爷生病了,需要留在医院治疗。
为了照顾爷爷,小明主动请假回家。
他每天早上起床给爷爷准备好早餐,一边哄爷爷吃药,一边陪着爷爷聊天。
下午,小明还会给爷爷读报纸,陪爷爷散步,让他感到温暖和关心。
小明的行为让他的爷爷十分感动,也让大家看到了孝心之美。
故事二:诚实之美有一次,小红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一个掉落的钱包,里面有很多现金和一些重要的证件。
小红知道这是别人的财物,她犹豫了一下,毅然决然地决定把钱包带回家交给警察叔叔。
警察叔叔找到了失主,并迅速将钱包归还给了他。
失主非常感动,送给小红一些奖励作为感谢。
小红的诚实让大家看到了诚实之美的价值,而她的行为也成为了身边人学习的榜样。
故事三:友爱之美小亮是一位很友善的小朋友,他总是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玩具和小零食。
有一次,小明生日的时候,因为他的家庭条件不好,没有办法请同学们来家里开生日派对。
小明感到很伤心,但小亮没有忘记这个特别的日子。
他放学后来到小明家,带了一份特地做的生日蛋糕和一份精心挑选的礼物。
小明和小亮一起度过了一个特别而快乐的生日,这让他从心底里感受到了友爱之美。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用心关心他人,能够带来无尽的温暖和幸福。
以上这些小故事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它们却展现了我国传统美德的方方面面。
孝心之美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诚实之美教会了我们不论是在得到与失去中,都要保持诚实守信;友爱之美则提醒我们关心他人、分享快乐才能让世界更美好。
通过这些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传统美德的指导意义和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孝顺、诚实和友爱,用我们的行动来传承和弘扬这些美德。
只有当每个人都肩负起责任,秉持着传统美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和睦。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
感谢大家观看
3
勤劳节俭
勤劳节俭
1. 《勤俭致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勤劳节俭一直是一种重要的美德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小强的年轻人 小强家境贫困,但他勤奋好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 大学期间,他每天勤工俭学,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都积攒起来 毕业后,小强利用自己的积蓄创立了一个小型企业,通过不懈努力和聪明的经营,最终取 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一位富有的企业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劳节俭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节省开支,才能 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2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
1. 《卖身救母》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贫穷的家庭。主人公小 红的母亲生病了,但是家里没有足够的钱买 药。小红非常着急,为了救母,她决定卖掉 自己的身体去换药钱。然而,小红的诚实打 动了现场的买主,他们都被小红的行为所感 动,纷纷帮助小红购买药物。最终,小红成 功筹到了母亲的治疗费用,并且母亲也康复 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保 持诚实守信,总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汇报人:XXXXX
日期:XXXX
2023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1
孝顺俭
4
友善待人
1
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
1. 《孝感天地》
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孝顺父母的故事被广为流传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明的小孩,他非常懂事,对父母特别孝顺 一天,小明的父母突发重病,需要进行昂贵的手术治疗 然而,小明的家境并不富裕,他只有一点积蓄,远远不够支付手术费用 小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卖掉了自己珍藏的漫画书和玩具,借来的钱都用来给父母支付医 药费 小明的行为感动了众人,也感动了上天,他的父母奇迹般康复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应该时刻铭记在心
中华美德传统故事
中华美德传统故事
中华美德传统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代表性的故事:
1. 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才子,他年幼时,有一次与一个比他年长的小伙伴争夺梨子。
孔融明知他的梨子更嫩美,但他还是主动让给了对方。
这个故事讲述了孔融懂得谦让和分享的美德。
2. 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灭亡后,赵国公主与王子赵胜成了孤儿。
他们生活艰苦,但仍然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赵氏孤儿以其坚韧不拔、顽强向上的精神,展现了中华美德传统的独特魅力。
3. 孟母三迁:孟母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典范,她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次迁居,以寻找更好的学习资源。
孟母三迁的传说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力。
4. 伍子胥复仇: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名将。
吴国被越国侵略后,他的父亲和儿子被杀害,他被迫流亡。
但他没有放弃复仇的愿望,坚持不懈,最终成功复仇。
伍子胥的坚毅和不屈精神成为中华美德的象征之一。
这些故事以它们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中华传统美德,如谦让、坚韧、尊师重教等。
它们展示了中华文化中那种不屈不挠、知行合一的精神风貌,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国有许多传统美德故事,这些故事以其深刻的内涵和感人的情节,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故事不仅在历史长河中流传,更是对后人的道德教育和精神激励。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故事一,《孝顺父母》。
相传,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孝顺的儿子叫孟子。
孟子的父亲生病了,他日夜不离父亲的床前,细心照料。
有一天,孟子的父亲突然说,“天寒地冻,你还在这里照顾我,不去上学,不去工作,太不好了。
”孟子听后,坚决不离父亲的身边,他说,“父亲,儿子不忍心离开您,只要您能康复,儿子愿意为您分担一切。
”最终,孟子的父亲病愈了,孟子也成为了一代伟人。
故事二,《诚实守信》。
在古代,有一位叫做张良的年轻人,他非常诚实守信。
有一次,他在路上捡到了一大笔金子,但他没有私吞,而是拿到了官府上交。
官府得知此事后,非常赞赏他的正直,特地给他颁发了一面宝剑,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忠良之士。
张良不负众望,后来成为了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故事三,《助人为乐》。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孟浩的人,他经常帮助别人。
有一次,孟浩路过一条河,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河里,他二话不说,立即跳下水将老人救了上来。
后来,这位老人告诉孟浩,他是水神,因为孟浩的善行,决定赐予他一本《黄帝内经》,让他传承医术,造福人间。
孟浩从此成为了一位医道高手,为百姓治病救人。
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了我们要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助人为乐。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让这些美德在我们心中永存。
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
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你知道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温公爱兄诗曰:温公兄老,爱敬情深,饥寒饱暖,刻刻关心。
宋朝时候,有一个人叫周文灿。
在父母和师长的教导下,从小他就深深地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
他有一个哥哥,兄弟俩友爱笃①甚。
小时候,他们经常一起在外面玩耍。
文灿累了,哥哥就会把他背回家,在哥哥的背上,文灿感到就像在父亲的背上一样安全和踏实。
兄弟俩长大之后,父母相继去世。
文灿和哥哥一直生活在一起,不幸的是哥哥染上了酗酒的恶习,经常喝得醉醺醺地回来,一个成年人应该干的活也因此而不能干了。
天长日久,哥哥就只能靠着文灿为生了。
有时清醒的时候,哥哥的内心也感到很羞惭,自己一个大男人,却要仰仗弟弟过日子。
但酒瘾一来,两条腿就不由自主地往酒馆里迈。
有时,一帮酒友大家拉拉扯扯也一起过去了。
文灿看到哥哥这个样子,心中不但没有半点埋怨,还时常体恤到哥哥身体不好,心情不快,总是对哥哥恭恭敬敬,好言好语相待。
在他心目中,哥哥永远是哥哥,与自己骨肉情深,手足相连,自己有能力养活哥哥,兄弟俩一定要终身友爱下去,这样父母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无比安慰啊!一天傍晚,文灿正在家里看书,忽然听到外面吵吵嚷嚷的,里面似乎还有哥哥的声音。
他连忙跑出来,只见哥哥喝得酩酊大醉,正东倒西歪地往家里走来,嘴里还哼着歌儿,几个人正对着自己的哥哥指指点点。
文灿急忙上前去扶哥哥,没想到哥哥粗声粗气地对他说:“你是谁?你要干什么?”突然一个大巴掌朝文灿猛搧过来。
文灿猝不及防,倒在地上,哥哥又把他按在地上暴打了一顿。
等哥哥打够了,文灿好不容易才爬起来,已是遍体鳞伤了。
邻居们闻讯纷纷赶来,他们早就对文灿的哥哥多年来仰仗弟弟生活有所不满,现在见到这幅情景,都感到愤愤不平。
美德故事有哪些
美德故事有哪些美德故事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故事,这些故事通常都是关于善良、勇敢、诚实、宽容等美德的故事。
它们既可以给人们带来正能量,也可以教育人们懂得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关于美德的故事吧。
故事一,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有德行的大儒,他的一生都以“让”为人生信条。
有一次,孔融和朋友一起去游玩,途中看到一棵枣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枣子,大家都很想摘几个尝尝。
可是,这时一个老人走了过来,他说他很久没有吃到枣子了,非常想吃一点。
孔融听了,二话不说,立刻爬上树去摘枣子,分给了老人一些。
朋友们都很佩服孔融的仁爱之心,从此更加敬重他。
故事二,盲人摸象。
相传在古代印度,有一群盲人第一次摸到了一头大象,他们摸到了不同的部位,一个摸到了象的鼻子,觉得象就像一根粗大的管子;一个摸到了象的腿,觉得象就像一根柱子;一个摸到了象的耳朵,觉得象就像一把扇子……最后,他们为了争论谁摸到了真象,打起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看问题的方式,应该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只顾一意孤行。
故事三,孔子见鲁哀公。
孔子见到鲁哀公,哀公问孔子,“仁者何如?”孔子回答说,“仁者见之于人,而后见之于己;智者自知,仁者自爱。
”孔子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先学会理解别人,才能理解自己;一个人要先学会爱护别人,才能爱护自己。
故事四,汉武帝的爱卿。
在汉武帝的朝廷上,有一位名叫李广的大将军,他是汉武帝最信任的爱卿。
有一次,汉武帝得了一只珍贵的凤凰,他非常高兴,可是他的大臣们都不敢说凤凰的坏话。
只有李广说,“凤凰是天生的美鸟,可是它的声音太难听了。
”汉武帝听了很生气,可是后来想想,觉得李广说的是对的,就没有怪罪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勇气说出真话,即使这个真话可能会得罪别人。
美德故事还有很多,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们告诉我们做一个有美德的人是多么重要。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美德故事中汲取力量,做一个善良、勇敢、诚实、宽容的人。
美德故事大全
美德故事大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美德故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启发人们的思考,还能够教育人们如何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美德故事,希望这些故事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感悟。
故事一,《孝顺的儿子》。
从前,有一个孝顺的儿子。
他的父亲年事已高,行动不便,需要他的照顾。
儿子每天早出晚归,忙碌地工作,但他总是能够抽出时间来照顾父亲。
有一天,父亲生病了,儿子放下手中的工作,日夜守在父亲的床前,不离不弃。
最终,父亲病愈了,他感慨地说,“有你这样孝顺的儿子,我真是太幸福了。
”。
故事二,《诚实的商人》。
有一位商人,他经营的生意十分兴旺,但他从不用假冒伪劣的商品来欺骗顾客。
有一次,他收到了一批次品质不好的货物,但他不忍心将这些商品卖给顾客。
于是,他毅然决定将这批货物全部退回厂家,虽然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损失。
但他坚信,只有诚实经营,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
最终,他的诚实和正直赢得了顾客的赞赏,生意越做越红火。
故事三,《乐于助人的邻居》。
有一位乐于助人的邻居,他总是乐意帮助有困难的人。
有一次,他的邻居家发生了火灾,他毫不犹豫地冲进火场,帮助邻居将家中的财物搬出来,并协助扑灭了大火。
邻居家的人感激不尽,他们说,“有你这样乐于助人的邻居,我们真是太幸运了。
”。
以上这些美德故事,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它们告诉我们,美德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能够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也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做一个有品德、有责任感的人,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让美德之花在我们的心中绽放,让美德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愿我们都能成为美德的传播者,让美德的力量在世界上蔓延开来。
10个中华美德故事
10个中华美德故事1. 孝顺。
在古代,有一个孝顺的故事。
有一位名叫孟子的孝子,他的母亲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孟子每天都亲自为母亲梳洗、煮饭。
有一天,孟子听说国君要招贤士,他便告别母亲,前去应征。
国君问他,“你孝顺母亲吗?”孟子回答,“是的,我孝顺母亲,我每天都亲自为母亲梳洗、煮饭。
”国君大为赞赏,便任命他为官。
孟子孝顺母亲的美德感动了国君,也得到了他的认可。
2. 诚实。
相传古代有一个诚实的故事。
有一位名叫张三的农民,他非常诚实守信。
有一天,他在田里发现了一只钱包,里面装满了金银财宝。
张三没有私吞,而是将钱包交给了官府。
官府知道他的诚实守信后,奖励了他一大笔钱财。
张三因为他的诚实守信,得到了官府和乡邻们的尊重和赞扬。
3. 勤劳。
古代有一个勤劳的故事。
有一个叫李四的农民,他勤劳耕种,勤奋劳作。
他每天都早出晚归,辛勤耕种。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田地收成颇丰。
由于他的勤劳,他的家庭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也受到了乡邻们的尊敬。
4. 诚信。
古代有一个诚信的故事。
有一个商人叫王五,他做生意非常诚信。
有一次,他在外地做生意,得知当地的居民因为干旱而缺水,于是他慷慨解囊,捐助了一大笔钱财给当地的居民。
他的诚信和善良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赞扬和感激,也为他的生意带来了好的口碑。
5. 忠诚。
古代有一个忠诚的故事。
有一位名叫李六的武士,他对国家忠诚不二。
有一次,国家遭受外敌入侵,李六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与敌人浴血奋战。
最终,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国家的和平。
他的忠诚和牺牲精神被后人传颂,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6. 仁爱。
古代有一个仁爱的故事。
有一个名叫赵七的富商,他乐善好施,慷慨解囊。
他经常资助贫困的人,帮助孤儿寡母。
他的仁爱之心感动了许多人,也为他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7. 谦虚。
古代有一个谦虚的故事。
有一位名叫刘八的学者,他谦虚好学,虚心向他人请教。
他不骄不躁,不自满自足,始终保持一颗谦虚的心。
因为他的谦虚,他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也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美德一直是人们所推崇和追求的品质。
这些美德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更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故事中,成为了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些故事吧。
故事一,忠诚孝顺的牛郎织女。
相传,牛郎织女原本是天界的一对恋人,因为违背了天规,被贬到人间,分开了两地。
但他们的爱情却没有因此而减淡。
每年的七夕夜,他们都会借助喜鹊搭成的桥相会一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和孝顺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对亲人表现出无尽的爱和孝顺。
故事二,孝敬父母的孟子。
孟子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他却非常孝顺父母。
有一次,孟子为了孝敬父母,特意远赴远方去寻找一种名贵的药材。
他不辞辛苦,最终找到了药材,带回给父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无论贫富贵贱,都要心存感恩,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
故事三,诚实守信的郑和下西洋。
郑和是明朝的一位航海家,他多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开拓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外国的贸易往来。
在他的船队中,诚实守信的品质被严格要求,他们以诚实守信的态度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赢得了外国人的尊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只有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故事四,勇敢正义的岳飞。
岳飞是南宋的一位名将,他在抵抗金国侵略的战争中,表现出了非常勇敢和正义的品质。
他率领部队多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南宋的抵抗金国侵略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正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和不义,才能守护家国、捍卫正义。
以上这些故事,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
它们告诉我们,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这些美德成为我们行为的准则,让这些美德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
中华美德成语故事
中华美德成语故事1. 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他四岁就懂得谦让,被广为传诵。
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篮新鲜的梨子,叫孩子们自己挑着吃。
孔融第一个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十分香甜。
他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和弟弟们吃,引得大家十分惊奇。
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人们要懂得尊敬长辈、谦逊待人的道理。
2. 卧冰求鲤:这个故事讲的是孝道。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宠,经常被派去干重活。
然而,王祥并不记恨继母,而是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孝敬她。
一次,继母病了,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冻结,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躺在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开了,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赶忙抓住,回家做成鱼汤奉上。
继母吃了之后病愈了。
从此之后,继母像亲生母亲一样对待他。
人们都说:“孝子王祥,因卧冰求鲤而闻名天下。
”3. 千里送鹅毛:唐朝时,有个地方官叫缅伯高,他曾在热带的缅甸当过三年大使。
当时的中国并不强大,许多小国都欺辱中国周边国家。
缅伯高既忍辱负重、又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
如果给朝廷送贡品什么被劫掠去自己回国又无法交代后当他听说国家的边境部队打了胜仗时他不顾万里把鹅毛送到了长安朝庭朝廷很满意并重重奖赏了他缅伯高忠诚和热爱祖国的品德让人传颂至今。
4. 曾子避席: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非常尊重老师孔子。
有一次,孔子在席上讲解学问,曾子听到老师要讲一些新的道理,就立刻避席而坐。
以示对老师的尊重和敬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长辈或老师时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和尊重他们的意见。
5. 悬梁刺股:这个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苏秦发愤读书的故事。
苏秦是洛阳人也是诸子百家中很重要的纵横家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形成以苏秦为纵约长的六国联盟在外交上达到了游刃有余强国之目的他奉命入齐以离间计促使齐王放弃与赵国合作与韩国形成世仇同时促成六国伐秦关东无敌使秦国十五年不出函关最终达到了合纵的最高理想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关以成六国之霸业苏秦佩六国相印北度燕国复使燕国盛重一时有“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的气势他是纵横家中的苏秦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真正纵横家苏秦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山东六国联盟成功联合制衡强秦之后自齐国毁联盟约六国分别被强秦击破遂纵横家自此失去联络各国逐渐脱离纵横家思想影响逐渐走向了各自为政以图自保的道路强秦得以逐一吞并六国实现了一统天下的大业纵横家思想亦终以失败告终。
弘扬传统美德的故事有哪些
弘扬传统美德的故事有哪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因素,最具凝聚力、最具亲和力。
那你知道弘扬传统美德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弘扬传统美德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弘扬传统美德的故事:孔子尽礼诗曰:至圣孔子,老聃①是师,事君尽礼,温恭威仪。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期鲁国人,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出生时头顶又是凹下去的,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的弟子约有三千人,其中非常优秀的就有七十二人。
孔子小时候就十分崇尚礼制,他聪明好学,富于模仿性,年仅五岁就能组织儿童模仿祭祀礼仪。
这一切都和孔母早期教育分不开。
孔母经常给孔子讲故事:从盘古开天地、女娲②炼石补天,讲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姜嫄履大人之迹而有周,又讲了尧舜禅让,大禹治水,文王演《易》等许许多多的故事。
一天孔丘听母亲讲了周公吐哺、制礼作乐的故事,非常认真地攥着小拳头说:“周公太好了,娘,我长大了也要当周公那样的人!”他曾到洛阳,在老子那儿问礼,后来在鲁国做司寇,代理着相国的职务,他服事君王,非常尽礼。
上朝时,和上大夫交谈,态度中正自然;和下大夫交谈,态度和乐轻松。
进入国君的宫门时,低头弯腰,态度恭敬;快到国君面前时,小步快行,态度端谨。
走进周公的庙里,每一种事情的礼仪,都要向人询问。
有一次孔子同鲁国的君主在郊外祭祀后,鲁君违背礼制,没有将祭品分给大夫们共享,孔子觉得他们无礼,没等脱下礼帽来,就离开了鲁国,到别的地方去了。
路过宋国时,他曾和弟子们在树底下习练礼节。
孔子在平常没有事的时候,他的容貌很舒畅,神色很愉快,外表虽然温和,却仍旧带着严肃;外表虽然威严,却不流于刚猛;外表虽然恭谨,心里仍是安泰的。
他遇到放得不正当的座位,就不肯坐下;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不吃饱;在这一天里哭过,就不再唱歌。
可见得圣人对于小小的事情,也是不肯苟且的。
一天,鲁国的乐师襄③子来拜访孔子,孔子和他谈起了音乐。
弘扬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
弘扬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
那你知道弘扬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弘扬传统美德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弘扬传统美德故事:程妻守鞋诗曰:程鹏举妻,相夫心坚,易鞋卅载,破镜重圆。
元朝程鹏举同他的妻子本来都是被张万户掠来的。
后来强迫他们两人结婚,妻子叫程鹏举逃走,程鹏举疑心她是来试探自己的志向,就去告诉张万户,张万户就把程鹏举的妻子打了一顿。
过了几天,她又叫程鹏举逃出去,程鹏举越加疑心了,又去告诉张万户。
张万户就发怒了,把她卖给了别人家。
程鹏举的妻子临走的时候,把自己一只绣鞋,换了程鹏举一只鞋子,并且对她的丈夫说:“将来我们拿了这只鞋子相见。
”程鹏举到了此时,才知道妻子的诚意,非常感动,于是就逃走了。
程鹏举的妻子把纺纱织布的钱积蓄下来,偿还了被卖的身价银子,就到庵里去做尼姑。
过了三十几年,程鹏举虽然富贵了,但是不再娶妻。
后来打听到妻子在庵里做尼姑,就拿了她的一只绣鞋去迎接她回来,从此两个人破镜重圆,白头偕老。
弘扬传统美德故事:申国家规诗曰:申国夫人,严于教子,事事循规,必恭敬止。
宋朝的荣国公吕希哲,他的母亲申国夫人教导儿子样样事情都要循规蹈矩。
吕希哲只有十岁的时候,无论寒来暑往,整日站在他的母亲身旁,母亲不让他坐他是不敢坐的,天天一定要衣冠整齐才能见长辈。
平常在家里,不管天气怎样热,在长辈身边,也不准脱去头巾和鞋,衣服必定要整齐,更不准到茶坊酒馆里去,所以市井上不正当的言语,不正当的声音,吕希哲的耳朵里并没有听到过;不正经的书本,吕希哲的眼睛里没有看见过。
因此后来吕希哲成就了有德行的、与众不同的大人物。
弘扬传统美德故事:天祥衣带诗曰:宋文天祥,涕泣勤王,惟义是尽,衣带名扬。
南宋名臣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
在他降生的时候,文家屋顶上云霞笼罩,故选中贡士后,他以天祥为名,字宋瑞,又字履善。
当他还在孩提时代的时候,在乡贤祠里瞻仰欧阳修、胡铨等忠臣节义之士的牌位时,看到谥号中都有一个“忠”字,他感慨不已地说:“人如果不能以忠义的节操,身居庙堂之上为万世所效法,就不是真正的大丈夫。
讲美德故事
好的,以下是一些关于美德的故事:
1. 诚实的列宁:列宁小时候在姑妈家玩耍时,不小心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
当时他因为害怕没有承认,后来他主动向姑妈承认了错误,并得到了姑妈的原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做一个诚实的人。
2. 孔融让梨:这是一个中国古代的故事。
孔融是东汉末年文学家,他在四岁时,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自己吃小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尊老爱幼,懂得谦让。
3. 苏武牧羊:苏武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出使匈奴时被扣押,并被要求投降匈奴。
苏武拒绝投降,并被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放羊,十九年后才被释放回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坚定信念,不屈不挠,保持忠诚。
4. 商鞅立木: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他在秦国推行变法时,为了建立诚信,在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并宣布如果有人能将木头搬到北门,就奖励十金。
开始时人们不相信,但当商鞅真的奖励了第一个搬木头的人后,人们开始相信商鞅的诚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讲诚信,说到做到。
这些故事都体现了不同的美德,如诚实、谦让、忠诚、诚信等。
希望这些故事能对你有所帮助!。
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
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中华传统美德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各种典故的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传承和弘扬。
这些典故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其为榜样,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强大的社会凝聚力。
一、“舍身救人”——岳飞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他的一生可谓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最佳演绎。
在岳飞的一生中,他不仅表现出了忠诚、正直的品德,更是在“舍身救人”的典故中展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尚情操。
这个典故讲述了岳飞潜心考虑如何解救被俘的宋国都统章惇。
虽然岳飞知道如果被发现行动,可能会失去性命,但他仍坚定地选择了冒险。
最终,他成功地将章惇救回,并且自称“国士无双”,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国家统一的忠诚。
这个典故让人们深刻明白,在危难时刻,舍身救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之一。
二、“不为五斗米折腰”——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家、官员,他在百忙之中对权贵妥协、贪污受贿的态度深感不满。
据说有一次,有人以五斗米为诱饵试图收买白居易,让他放弃讲真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白居易坚守原则,断然拒绝了贿赂,用“不为五斗米折腰”一句言辞激烈的表达彰显了他的高尚品德。
这个典故让人们明白,坚守正义原则、不以权贵压倒真理的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种象征。
白居易的拒绝不仅显示了他对真理的崇高追求,也向后人传递了对贿赂和腐败现象的警示,引领了后人勇于坚持正义的精神。
三、“卧薪尝胆”——范蠡范蠡是春秋时期的大贤人,他以智慧和勇敢闻名于世。
相传,范蠡为了报国雪恨,甘愿卧薪尝胆,坚持磨砥自己的意志,最终在吴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这个典故表达了中华传统美德中对奉献和努力的崇尚。
范蠡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惜吃苦,默默耕耘,最终取得了成功。
他的这种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倍受推崇,鼓舞着人们保持坚持努力的品质,为实现个人目标和国家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四、“忠诚义气”——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典故的形式展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忠诚义气。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
那你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范仲淹划粥糜城隍庙的晨钟一响,长山(今山东邹平县境内)城也就醒了。
寺内的和尚开始打扫寺院,城里城外的人家也开始了每日的劳作。
可范仲淹却是早醒着的,老子《道德经》中难释的篇章让他苦思了一夜。
他走出斋房,在大殿前的白皮松下伸展着困乏的腰身。
他不能睡,还要早早地赶到书馆去向先生求教。
范仲淹两岁失去了父亲,母亲易嫁,将他从苏州吴县的江南水乡带到了这里。
家中贫寒,幼时启蒙的学习在村中的义学学堂就可以了;长到少年,立志以天下为已任的小仲淹要深造,就只有到县城士绅办的书馆去求学了。
这苦了范母,但她知道儿子的远大志向,于是向四邻求借了些钱,将小仲淹送到长山城。
无钱和富家子弟同住书馆,范母又携小仲淹到城隍庙求住持在庙中借宿。
慈悲为怀的住持为范母的爱子之心感动,扫出一间低矮潮湿的斋房供范仲淹寄宿读书。
母亲走后,这里就变成了范仲淹的家。
他用冷水冲洗了头,苦读了一夜的脑袋终于清醒过来。
他要吃早饭了。
饭是半夜做好的,在一只钵盂里。
那是用二两糜子熬成的粥,两个时辰,那粥便凝成了皮冻状。
他用刀将粥糜划成四块,两块是他的早饭,另两块就要等到晚上享用了。
每当中午和半夜,他都很饿,但他忍耐着,只要有书读,他的心底就是快乐的。
他要上学了。
恰在这时,他的一位商贾子弟的同窗匆匆赶来,身后跟着一位仆人,仆人拎着一只食盒,食盒里放着精美的菜肴。
“范仲淹,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同窗兴致勃勃地说。
仆人将食盒放到斋房中破旧的书桌上,打开盒盖,菜肴诱人的香味立即飘散了出来。
“我把你天天吃粥糜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说,你是个有抱负的人,教我给你送来这些好吃的补补身体。
”同窗很真诚地对范仲淹说。
传承中华美德故事
传承中华美德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几个:
1. 《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他从小就
懂得谦让和孝顺。
有一次,孔融的母亲买了一些梨子回来,
让孔融先挑。
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然后把剩下的梨子
留给哥哥们。
母亲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
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子,大的梨子留给哥哥们吃。
”
2. 《卧冰求鲤》:王祥是西晋时期的名士,他从小就懂
得孝顺。
他的继母不慈爱,经常虐待他。
但是王祥并没有因
此而怨恨她,反而经常照顾她。
有一次,继母生病了,很想
吃鲤鱼。
但是当时是冬天,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根本无法
捕鱼。
为了满足继母的心愿,王祥决定脱光衣服躺在冰上,
希望能用体温融化冰层捕鱼。
他的行为感动了天地,最终得
到了两条鲤鱼。
3. 《黄香温席》:黄香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他小时候就
非常懂事,对父母非常孝顺。
夏天时,他会用扇子为父亲扇风,让父亲凉快舒适;冬天时,他会提前为父亲暖被窝,让
父亲睡得温暖舒适。
这些故事都是中华美德的典范,它们教育我们要懂得谦让、孝顺、忠诚、勤奋等美德,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价
值观和文化精髓。
通过传承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
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弘扬传统美德的故事
弘扬传统美德的故事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人,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
那你知道弘扬传统美德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弘扬传统美德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弘扬传统美德的故事:庭坚涤秽诗曰:宋黄庭坚,官居太史,亲涤溺器,不以为耻。
北宋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善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他自小就非常聪明,秉赋过人,而且读书速度非常快,记忆力比一般小孩都强。
历史记载,他看了几遍书,就能过目成诵。
他的舅舅每次到他家里,就会顺手拿起书架上的书来问庭坚,每次提问,他都能对答如流,所以舅舅非常喜欢他,也特别愿意到他的家里,每次去都发觉他学问一日千里。
黄庭坚二十三岁就考上了进士,很快就做了太史。
虽然他贵为太史,但是他奉养母亲非常尽孝,对母亲的生活仍照顾得体贴入微。
黄母生病多年,庭坚日夜守护在母亲身边喂汤喂药、端屎端尿,衣不解带。
因母亲爱干净,他每夜必亲自为母亲洗涮便桶,以安母心,丝毫没有松懈尽儿子的孝道,从来不用家里仆婢来做,他认为这是为人子女应该尽的本分。
当时,苏东坡赞叹黄庭坚的为人和文章:独立万物之表,巍立于文坛,万世不灭奇光。
弘扬传统美德的故事:李忠辟震诗曰:李忠事母,地震山移,民庐尽毁,至孝独遗。
元朝的李忠,是山西晋宁(今山西临汾)人。
在他年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不幸去世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自从父亲过世后,他的母亲就开始身兼二职,默默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平时,她外出耕田种菜像男人一样维持着家庭的生计,走进家门,又要纺纱织布,打理家务,教育子女,尽心为孩子营造温暖的家庭气氛。
母亲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和谨守节操的坚忍意志,让李忠耳濡目染、牢记在心。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李忠不仅早早就懂得如何去体贴和照顾母亲,还以幼小的臂膀努力分担着母亲的辛劳。
察觉母亲口渴了,他就为母亲端茶倒水;母亲外出劳作回来,他就帮母亲按肩捶背;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他就学着母亲的样子,扫地做饭;夜幕降临了,他就准备好洗脚水和被褥……不知不觉中,他学会了劈柴挑水;农忙季节,他小小的身影已经陪同母亲一起忙碌在田间地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为传颂的美德故事铁杵磨成针这是个关于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美丽传说。
李白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不喜欢读书。
一天他在河边玩耍的时候看见一位老妇人拿着一根铁棒在大石头上磨。
李白非常好奇,问那个老妇人:“你在干什么呀,老奶奶?”老妇人边磨边说:“在磨铁棒。
”“磨这个干什么用啊?”李白又问。
“做一根绣花针。
”老妇人回答。
“什么?!”小李白听糊涂了。
“你想把这么粗的铁棒磨成绣花针?!可是这要花好多年啊!”“这没有关系?只要我坚持下去,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我一定能把铁棒磨成针的。
”老妇人的话深深打动了李白。
从此,他认真刻苦地学习,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诗人。
鲁班学艺鲁家湾有个鲁木匠,鲁木匠有个儿子叫鲁班。
鲁班从小爱学习,爸爸做了个大柜子,他就照着做了个小柜子,爸爸做了条大板凳,他就照着做了条小板凳。
鲁班十岁时,就能做什么象什么了,爸爸欢喜,妈妈欢喜,邻居见了都夸奖。
有个邻居劝他爸爸说:“鲁班这孩子心灵手巧,你就让他学点手艺,跟你做个帮手吧!”他爸爸说:“我的手笨,跟着我能学出什么好手艺来!我叫他跟那手艺强的人学去!”鲁班十二岁了,有一天,爸爸牵出一匹马,拿出一包银子,对鲁班说:“孩子,你爹苦了一辈子,积了这点钱。
你就用它做路费,骑上快马,到终南山去找出名的木匠祖师学手艺吧!”鲁班背好包袱,骑上快马,一连跑了九十九天,翻过了九十九座大山,渡过了九十九条大河。
一天,来到了终南山。
他爬上山顶,看见三间草屋,推门进去,看到满地是锔子、斧头;再一看,床上睡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呼噜响得象打雷。
鲁班想:这人一定是木匠祖师了。
鲁班把工具收拾得整整齐齐,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坐在一边等着。
等呀等,一直等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老爷爷才坐了起来。
鲁班连忙走上前去,跪在地上说:“我叫鲁班,到这里来求老师傅收我做个徒弟。
”老爷爷听了,呵呵地笑了起来,问鲁班:“你学手艺是为了什么呀?”鲁班回答说:“学好手艺,给大伙修桥造房子。
”老爷爷点点头,说:“好,我就收下你这个徒弟。
你先把钝了的斧头、刨子、凿子磨快。
”鲁班挽起袖子,磨了起来。
白天磨,晚上磨,一连磨了七天七夜,才磨完了。
师傅说:“你再去把门前那棵大树锯倒。
”鲁班到门前一看,那棵大树真粗,两个人都抱不过来,树梢都快顶天了。
他坐在树下锯了起来,一连锯了十二天十二夜,大树才倒了。
师傅又吩咐:“你把那棵大树,砍成一根屋梁,要砍得又光又圆。
”鲁班拿起斧头,一连砍了十二天十二夜,才砍成了一根又光又圆的屋梁。
这时,师傅又说了:“你要在大梁上凿两千四百个眼子,六百个方的,六百个圆的,六百个三角的,六百个扁的。
”鲁班凿得木花乱飞,一连凿了十二天十二夜,凿成了两千四百个眼子。
师傅看了,笑眯眯地说:“好孩子,什么也难不倒你,你做得很好啊!我一定把自己会的都教给你。
”说完,就领鲁班到西间屋里。
一进这屋,鲁班只嫌眼睛不够用,原来屋里摆满了各种模型,各式各样的楼阁、桥塔、桌椅、箱柜,都做得特别精巧,鲁班一下子看呆了。
师傅说:“你把这些模型,一个个拆开来,再一个个装起来。
”说完就走出去了。
鲁班把那些模型拿在手里,翻过来覆过去地看,舍不得放下。
每天天刚亮,他进屋去,到夜晚满天星的时候还不见他出来。
他胳膊酸了,顾不得伸一伸;眼睛花了,顾不得闭一闭。
就这样,鲁班忘掉了白天和黑夜,也忘掉了冬天和夏天;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年。
这时,鲁班把那些模型拆拆装装,不知有多少遍,都记得滚瓜烂熟了,不但用什么材料怎样制造,而且记住那些东西上的花草树木的样子。
鲁班的手艺学成了,老师傅为了试试他的本领,一把火把模型都烧了,要鲁班重新做起来。
鲁班想了想,一样样全都重新制了出来。
老师傅又提出许多新的式样,鲁班心里一琢磨,也都做出来了。
老师傅很满意,就说:“鲁班,你的手艺学好了,该下山了。
”鲁班还想再学些东西,也舍不得离开师傅,就说:“我的手艺还没学好,让我再学三年吧。
”老师傅笑了,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以后一边做一边学吧,在我这里已经学不到什么了。
”鲁班这才含着眼泪,拜别了师傅,下山了。
鲁班一生记住了师傅的话,修桥梁,造房子,给人们做了许多好事。
负荆请罪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
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
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
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
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
为了防备意外。
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
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
请赵王弹个曲儿,给大伙儿凑个热闹。
”说罢,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
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一个曲儿。
秦国的史官当场就把这事记了下来,并且念着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气得脸都发紫了。
正在这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音fǒu,一种瓦器,可以打击配乐),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挺会秦国的乐器。
我这里有个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助兴吧。
”秦昭襄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
蔺相如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说:“大王未免太欺负人了。
秦国的兵力虽然强大,可是在这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去!”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缶上胡乱敲了几下。
蔺相如回过头来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
秦王给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
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给秦王上寿。
”蔺相如也站起来说:“请秦王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为赵王上寿。
”秦昭襄王眼看这个局面十分紧张。
他事先已探知赵国派大军驻扎在临近地方,真的动起武来,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国大臣,说:“今天是两国君王欢会的日子,诸位不必多说。
”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圆满而散。
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
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聊,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
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
哼!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个颜色看看。
”这句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正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
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
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这件事可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大?”他们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
”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
为了保卫赵国,我就敢当面责备他。
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倒反怕了呢。
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
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
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容让点儿。
”有人把这件事传给廉颇听,廉颇感到十分惭愧。
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
他见了蔺相如说:“我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
哪儿知道您竟这么容让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
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
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两个人都激动得流了眼泪。
打这以后,两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鲤鱼跳龙门有三条小鲤鱼,一只是红色的,一只是黄色的,还有一只是蓝色的,它们无忧无虑快乐的在水里玩耍着,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烦恼。
有一天,鲤鱼奶奶给小鲤鱼们讲了一个鲤鱼祖先跳龙门的故事,说龙门那边有个天堂,只有勇敢的小鲤鱼才能跳过去,跳过去之后,马上能变成龙身。
小鲤鱼们听了,都跃跃欲试地想去试试。
于是它们瞒着奶奶,出发去找龙门了。
当它们游到大江和急流时,有的小鲤鱼累得不行了,对奶奶的话产生了怀疑,到底有没有那个所谓的天堂啊?算了,我们还是回去吧,我们原来不是很快乐吗?为什么非得吃这样的苦呢!于是,它们纷纷离去,最后真是所剩无几了,剩下的小鲤鱼们相互鼓励,并立下誓约,一定要跳出龙门,实现愿望。
于是它们继续向前游,游着游着,那只小红鱼看到岸边的鲜花好美,蝴蝶在快乐地飞来飞去,于是,小红鱼向小伙伴说,我上岸去一下,马上就来。
然后,它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身穿红色衣裙的美丽的少女,在花丛中与蝴蝶尽情的玩耍,竟然忘记了跳龙门的事,它的两个小伙伴焦急地等它,大声地叫它,小红鱼听到了同伴的叫喊才突然想起它们的誓约。
赶快跳入水中,找到了小伙伴,继续向前游。
累了就相互鼓励,不知游了多久,终于,远远地看见了一个高大的龙门威严的矗立在那里,水急浪高,它们心想这就是奶奶说的龙门了吧。
小鲤鱼们争先恐后地跳啊、跳啊,可是谁也跳不过去,它们一次又一次地被急流冲了下来。
有的小鲤鱼掉下来时撞在石头上,身体被撞得伤痕累累,甚至有的死去了,同伴们看见它们的身体被激流迅速地卷走,吓得退缩了。
可那只黄色的小鲤鱼毫不退缩,一次次地跳啊,跳啊…… 只见,它用尽全身的力气纵身一跃,跳过了龙门,之后,立即变成了一条金色的龙,在天空中飞舞,十分壮观。
紧接着,那条蓝色的小鲤鱼也随着它跳了过去,也变成了龙身。
可是小红鱼一次又一次的跳跃都失败了,它再也没有力气了,它垂头丧气,心想,我可能永远也跳不过去了。
那两条龙在天空中焦急地大喊:“小红鱼加油啊!不要忘了我们的誓约啊!我们等了很久就为了这一次啊!”小红鱼听了以后,再一次用尽全身的力气,纵身一跃,终于跳了过去,同时,变成了一条巨龙。
三条巨龙在天空中盘旋飞舞。
只见空中彩云朵朵,仙女们纷纷前来庆贺,鲜花撒满天庭和人间,此时的景象殊圣无比,无法用人间的语言来描述。
孟母三迁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
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
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
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
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
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
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
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
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