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概况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概述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概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在水电站自动控制上普遍采用计算机监控技术,或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与电站常规控制系统相结合对水电站设备进行控制,或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直接对水电站设备进行监控。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是指整个水电站设备的控制、测量、监视和保护均由计算机系统来完成。
它替代了常规控制设备,监视测量表计,完成机组的开停机控制,断路器等开关设备的控制,完成电站的优化运行,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电站机组、变压器、线路等各种运行设备的参数在线监视,越限参数报警、记录、历史参数查询,事故追忆,报表的打印,完成监控系统设备的自检,实现对整个电站所有的设备进行控制、测量、监视和保护。
水电站的中控室负责管理和控制整个电站的正常运行,为了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必须收集全场各个设备的实时运行资料,以便及时做出响应。
计算机监控系统正是基于以上理念,充分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通讯技术、PLC和网络技术将各个机组LCU、励磁调节器、调速器等连接起来,集中监控电站各台机组的运行,以实现整个电站的经济运行。
随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技术同样也在迅速发展,新的控制系统结构、新的控制装置、新的软件等不断涌现,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网络化、智能化、人性化、软件组态化、控制无人化方向发展。
网络化: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快速发展也是立足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监控系统中有上位机、现地控制单元等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及计算机控制装置,若它们不形成网络,则不能实现数据共享,不能充分发挥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优越性,只能起到代替常规自动控制设备的作用。
因此,计算机监控系统势必向网络化发展。
它是数据实时共享的需要,是装置共享的需要,是调度自动化和系统扩展的需要。
智能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智能化也是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一大发展方向。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终
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监控系 统在水电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水电站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有 力支持。
目的和意义
01
提高水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对水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及时发
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提高水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02
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
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电站的各种安全参数,如水位、流量、
深入研究监控系统在水电站中 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改进方案, 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监 控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为水电站的运营和管理提供 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优化了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功能,提高了 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现了远程监控和智能分析,为水电站的运营和管理提 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支持。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加智能化 的监控系统,提高水电站的自
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加强监控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 成和数据共享,提高水电站的
综合管理和运营效率。
提供水电站运行管理的辅助功能,如 设备维护管理、安全管理、报表生成 等。
监控与控制子系统
负责对水电站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 实时监控,并根据需要发出控制指令, 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
系统功能
01
02
03
数据采集与处理
实时采集水电站各设备的 运行数据,并进行处理、 分析和存储,为监控系统 提供数据支持。
可扩展性
硬件架构应具备可扩展性, 以适应未来功能增加和规 模扩大的需求。
传感器与执行器
传感器类型
包括水位、流量、压力、温度等传感器,用于监测水电站运行状 态和参数。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4)远方通信缺陷 由于变电站均采用无人值班模式,因此保证与远方的通信 畅通,确保信息的正常传输就显得尤为重要。 远方通信缺陷主要由以下两方面组成:其一是远动工作站 自身的设备问题。由于大部分监控系统的远动工作站采用 工控机等设备,因此也存在和后台系统相类似的情况,由 硬件故障造成的信息传输中断屡见不鲜。
此类缺陷严格来讲不属于监控系统自身的问题,处理时涉 及一、二次设备,消缺难度较大,特别是开关柜的小车行 程开关质量等问题结合停电处理等,缺陷延续时间长;在 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信号接点频繁动作,造成监控系统 连续频繁报警,严重影响运行人员的正常监视,必须立即 处理。
3)网络设备缺陷 从统计数据看,目前网络通信设备的故障数量尚不大,但 其一旦发生故障则影响较大,涉及面也广,通常会造成多 个装置通信异常或全站数据采集的中断,后果非常严重, 因此必须立即处理。分析网络设备的故障原因,通常由产 品质量不良引起,尤其是各类交换机、集线器等网络通信 设备的电源问题表现尤为突出。
BACK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前,总装机容量为2000kW及以上的水电站多采用分层分 布式监控系统,如某电站有两台机组,采用分层分布式监 控系统,则其网络拓扑结构简图如图4-2所示。
2、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优点 1)减员增效,改革水电站值班方式。 2)提高水电站的自动化水平。 3)提高水电站的供电质量。 4)提高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 5)提高水电站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二是总控或前置机等负责全站通信任务的关键设备。这部 分设备在较早的系统多采用工控机等设备,因此也存在和 后台系统相类似的情况,尤其是因硬件问题造成的死机现 象相对更多一些。
总之,站控层缺陷基本由软硬件问题引起,且比例大体相 当,而GPS对时系统、UPS电源等问题相对少一些。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其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科技水平和生产技术的逐渐提高,我国计算机技术的整体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监控系统在水电厂的使用也逐渐获取了较大的普及,正因为有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才能使得水电厂自动化技术的整体技能有所提高。
同时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水电厂的安全运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良好效果,所以,水电厂的安全生产和稳步运行都离不开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作为基础。
本文主要从水电厂监控系统结构出发,详细的阐述了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故障原因和其有效发展的措施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水电厂监控系统结构1.集中式结构20世纪80年代,我国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在水电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典型的结构是集中式结构,由一台计算机承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过程监视、控制等全厂的全部监控任务,这主要受当时硬件资源的限制,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将导致全系统瘫痪,并且由于可供选择的计算机设备种类较少而价格较高但可靠性低等自身缺点,目前大、中型水电厂均不采用这类结构的控制系统。
2.分散式结构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普及,水电厂对自动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有效解决集中式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我们研发了分散式的监控结构。
功能主要包括:监控系统的各项功能不再由某台计算机独立完成,而是由多个计算机共同完成,其中每台计算机有着自己的独立功能。
但是分散式的结构形式仍就没有彻底解决集中式监控系统中信息高度集中的问题。
3.分布式结构在一般条件下,水电厂将分层和分布处理相互协调在一起,从而形成水电厂的分层和分布控制条件的情况。
其中分层主要指计算机系统将根据功能分为现地层和厂站控制层。
厂站层是对全厂设备进行集中控制,主要根据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由现场工作人员发出设备控制指令,或者依据负荷曲线自动进行控制等。
现地控制层主要应用在水轮发电机层和开关站等设备附近的控制部分,通常由LCU作为核心部分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现地数据进行采集并送至厂站控制层,从而依据相关指令或者自动执行顺序流程。
浅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浅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摘要:介绍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国内外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的特点;及水电站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模式。
结合实际,介绍了彭水水电站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结果表明,彭水水电站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水电站远方集控的要求。
关键词: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1 引言电力体制“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的不断深化,计算机监控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水电站,同时,随着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电站自动化水平和监控水平要求日益提高,因此,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稳定可靠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2 水电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2.1 国内外水电站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国外发展较快,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计算机监控技术就已经被应用于水电站监控。
国外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主要有“集成型”和“专用型”两种方式。
前者基于可编程控器的功能分别,是通用开放型模式,技术比较成熟,但是价格较高;后者的功能集中专用,技术不够成熟,但发展潜力很大。
国内新建大型水电站多采用计算机控制监控系统,中小型或者运行已久的水电站则大多数使用常规控制设备。
根据我国水电站的实际情况,“专用型”计算机监控系统越来越是目前国内应用和研究的重点。
我国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见下表1,所示2.2 水电站计算机控制系统分类根据计算机的作用,配置,系统结构,以及控制的层次,功能和操作方法对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分类:CASC,即水电站的常规控制设备为主,以计算机的监控为辅;CCCS,水电站常规控制设备和计算机同时进行监控;CBSC,水电站监控以计算机为主,以常规控制设备为辅;水电站监控全部由计算机实现。
2.3 水电站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模式自计算机监控系统被应用于水电站,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有以下方式:(1)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利用一台主控计算机,实现集中式监控,配备人机联系,对外通信联系,数据存储设备,根据需要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可以设置备用主控机。
浅析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
浅析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的增大,迫切需要更优秀的监控系统。
水电厂控制设备种类多,控制过程复杂,运行环境差,对发电运行过程中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高,现场采集和处理的数据信息量大,自动化程度也要求较高。
所以在总的监控系统的设计上,选择计算机监控的设计是合理而有效的。
关键字: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一、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国内外水电厂的发展我国的水电厂控制系统经历了手动控制、常规自动化设备控制、计算机直接控制和计算机监控四个阶段的发展。
其中,计算机监控技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富春江水电厂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为试点,成功研制了多微机分步控制系统。
到了90年代初期,随着水电厂自动化改造的热潮,水科院自动化所自主研发了H9000系列分步式开放系统团。
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H9000系统的功能也得到了显著的完善和提高,在三峡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就是验证。
该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能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为增强,人机界面友好,操作使用方便简单,信息发布系统完善,采用AGC(自动发电控制)和AGV(自动电压控制)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率,开放的报表定制技术、状态趋势分析系统和历史数据库更是为日常的监控和维护提供了保障。
二、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原则及要求。
该水电厂的设计目标是“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这就对该计算机监控系统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l)整个水电厂通过综合的一体化的系统来实现其监控的功能,各单元的设备间相互独立,在发生故障时不影响其它单元监控功能的实现。
(2)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全开放分层分布式的结构。
(3)采用电源、CPU和以太网的冗余技术,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系统的软件可扩展,可移植,支持用户的二次开发。
(5)系统的硬件具有兼容性、扩充性和互换性。
(6)系统的人机接口功能强,人机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7)系统采用信号的隔离,滤波和信号屏蔽等措施,提高抗干扰的性能。
智能化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分析
的监控系统对智能化的水电厂实现发挥重要作用,为了促进水 电厂具有良好的智能化效果,就需要对计算机的监控系统不断 研究,实现对此系统功能和技术的改进,从而更好促进水电厂 智能化的实现。
2.2 系统的智能化 在此监控系统中,对计算机的数据库技术和信息推理的 技术等实现了运用,借助知识库和专家系统,有效促进监控系 统人工智能功能的赋予。正是因为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运用, 有效促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其也是此技术发展中需要重点研
究的内容。系统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管理计算和事故的处理方 面,其中在管理计算中,借助人工智能的功能,通过数学模型 建立与计算,能够对水电厂最优的运行工况和控制方案等实施 合理选取;后在对运行的各类指标掌握基础上对它们实施计算, 这样就能够智能实现对水电厂的运行管理有效优化的目的。在事 故的处理中,借助人工智能的功能,此监控系统能够全面对生 产的过程实时监视,不仅能够对电厂机组的实时运行情况掌握和 运行状态的预估,而且还能够对电厂机组的运行事故情况实施系 统和准确的分析、记录;另外,此监控系统对电厂机组的运行事 故发展的状态还能够准确评估,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查找与分 析,并给出相应的记录与报告,这样就能够对后续电厂运维工作 的开展以及运行事故的处理提供良好的依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而建立的 管理系统,它是实现水电厂智能化的重要手段。计算机监控系 统在水电厂中的有效运用,为水电站的运行和维护发挥重要的 作用,而随着时代发展和水电厂功能的需求,对计算机监控系 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实现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的 发挥,就需要准确掌握智能化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趋 势,并做好对此系统的深入研究和开发,从而来实现其功能和 性能的不断提升与完善。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概述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概述摘要作为水电站运行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水电站的运用提高了水电站的自动化程度和经济效益。
本文先对国内外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类型、结构及应用原则,重点讨论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目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监控系统;发展;类型结构;应用原则1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1.1 国外的发展状况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在欧美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得到较快且先进的发展,人们普遍将计算机监控技术、水电站自动控制水平及自动控制功能、性能等技术运用到在水电站监控系统上,使得减少了水电站的运行成本。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特点有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外部电缆数量少,水电站造价底。
国外水电站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通用开放型模式,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功能分布的“集成型”;另一种是功能集中专用模式的“专用型”。
在发达国家现已广泛采用技术成熟的“集成型”小水电站自动控制系统,但由于价格较高,仍较难在发展中国家推广。
近几年来,为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很多国外公司开始致力研究开发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小型水电站技术水平的“专用型”自动控制系统。
在技术方面来看,“专用型”的开发是专门针对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虽处于初始阶段,技术尚不够成熟,但市场潜力较大,发展势头好。
1.2 国内的发展状况目前,国内水电站自动控制系统在水电站中的应用处在推广阶段,以常规设备为主,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被较多的采用在新建的大型水电站中,常规自动控制设备则居多采用在中小型或许多老水电站中,对于一些技术稍领先的中小型水电站,或在常规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加上计算机监测系统,或加上计算机功能控制单元,或将计算机功能控制单元改换成常规自动控制系统。
由此可见,计算机监控技术在水电站自动控制系统中的运用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小型水电站自动控制系统基本采用大中型水电站的“集成型”模式;水电站二次设备的组成部分有: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的现地控制单元、调速器、励磁装置、同期装置、保护等设备都是按功能划分的微机型产品,加上油、气、水、厂用电等辅助设备的自动控制,因缺乏标准化规条,要实现多种设备的接口、通讯,与大型水电站相比,在系统复杂程度上相当,增加了水电站运行和维护的复杂性和用户的投资。
大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简介
大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简介摘要: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以人工监控,电话调度和远动监控(遥测、遥信、遥调、遥控)为主体,以计算机为核心和以现代数据通信为基础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等三个阶段。
水电厂应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对提高自动化水平,保证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劳动条件,促进技术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数据通信一、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个过程,监控系统也毫不例外,它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以常规控制装置为主、计算机为辅的监控方式。
早期计算机开始用于工业控制现场时,由于计算机比较昂贵,加上计算机发展不成熟,计算机只能作为辅助设备使用,完成报表和一些数据的检测,重要的控制功能还是由常规控制装置完成。
(2)计算机与常规控制装置双重监控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但由于人们对计算的怀疑,此时出现了计算机与常规控制装置双重控制阶段,也就是说计算机正处于尝试阶段。
(3)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监控方式。
随着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监控方式,也就是说出现了操作员站,但是下位机还是使用常规装置,当操作员站出现问题,人员可以现地控制。
(4)取消常规设备的全计算机控制方式。
科技的进步,技术的革新,无论是上位机或是下位机均采用计算机,大大减少了人员的监控与操作,数据的采集与控制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也就是现在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二、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的设计原则主要有四个方面:系统要求:按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进行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系统配置。
系统性能:系统高度可靠,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适应现场环境。
系统结构:选用开放式、全分布的系统结构,适应计算机发展迅速的特点,具有先进性和向上兼容性。
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化设计,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满足功能增加及规模扩充的需要。
1、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监控系统)
该系统为全分布开放式双网冗余网络系统,既便于功能和硬 件的扩充,又能充分保护用户的投资;其软件模块化、硬件智能 化,使系统更能适应功能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充;该系统还具有实 时性好、操作方便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多计算机系统分层分布式结构主要设备表
序号
1 2 3 4 工作站 服务器 On-call 交换机
水电站自动化系统
——监控系统
2011年3月16日
主要内容
1
1 2
水电站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 P7000后台监控软件 水电站远程(WEB)监控 水电站视频监控
3 4
一、水电站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 1、系统整体结构简介 2、系统特点
3、典型网络结构
1、系统整体结构简介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目前均按对象设计,采用分层分布、 开放式网络系统结构,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主控层、通信层、 现地层。如下图所示
提供报表设计器,可以设计多套报表模板。 基于以上的手段,可生成各种电力系统的专业报表, 如运行报表、生产报表等。
14、扩展功能接口
机组保护系统 公用LCU系统 升压站保护系统 闸门LCU系统
EDCS
EDCS-8100系列 EDCS EDCS-8100系列 EDCS
2
2 1 1 1
2台装机
2台装机
二、P7000后台监控软件
1、软件安装环境
CPU 内存 硬盘空间 监视器 主频1G Hz 或更高 256 MB以上 4GB以上 VGA 、1024*768或更高分辨率
GPS时钟
打印机
操作员工作站 常见的主控层设备
服务器
②通信层
通信层又称通信管理层或通信网络层,采用通信管理机、交 换机等实现规约转换和装置通信。由于现场保护测控装置等智能 设备数量多,一般机组、主变、线路、厂用电、公用子系统和其 他智能设备可分别组网,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各子系统可分别设置通信管理机,根据需要可为双机冗余设 计。各通信管理机接于上位机层以太网,同时可以经以太网 /CAN/RS-485/232 通信口直接与相应机组LCU的电气控制器PLC相 联,实现数据交换。 通讯网络结构采用以太网、CAN、RS-485总线,可配置成双网 冗余结构方式,网络介质可为同轴电缆线,屏蔽双绞线,光纤等。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概论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概论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概论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是利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对水电站的电能生产过程进行的一种控制。
采用计算机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电站的自动化水平,提高水电站的供电质量,提高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提高水电站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在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中,人们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传统自动控制中的控制器和控制方法,使控制过程更合理、更灵活、更及时。
因此,计算机控制比传统的自动控制和自动化技术有更多的优越性和更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计算机控制的实现仍然与传统的自动控制和自动化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传统的自动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和新技术的综合性科学技术,近年来有了较大的进展。
尤其是随着数字电子计算机(以下简称计算机)性能不断提高,价格不断降低,使得计算机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以致水电厂自动化中的应用愈来愈更为广泛。
它的应用对水电厂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标志着自动化技术发生的重大变革。
第一节计算机监控系统发展概况和应用意义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于 1946 年正式投入运行。
开始,计算机只用于军事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人们就着手将计算机应用于非军事领域。
从应用的情况来看,计算机应用于生产控制过程,大体上经历了试验阶段、实用和普及阶段以及分级控制阶段。
1952 年首先在化工生产中实现自动测量和数据处理。
1954 年开始用计算机进行开环控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计算机的分析结果进行参数的调节控制。
1958 年工业上第一台闭环计算机在化工生产中投入运行。
由于当时计算机的价格昂贵,可靠性也差一些,因此,计算机控制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
70 中代以后,由于小型计算机及微型计算机的功能大大扩展,价格也比较便宜,同时可靠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使计算控控制技术在化工、机械、纺织、航天、交通、冶金、电站等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概述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概述摘要:计算机监控技术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的技术科学,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硬件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集成化;数据库;0引言:进行计算机监控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电站各种设备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实现调节、保护、监视以及控制,从而保证水电站中的设备充分利用水能,并能够安全稳定运行,按照电力系统的要求进行优化,在保证电能的质量的同时又减少运行与维护成本,改善运行条件,以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1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概况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已开始渐渐应用于水电站,起先用于工况的监测,到了后来,开始进入到控制领域。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电站中控室的面貌。
计算机显示器替代了以往巨大的显示屏;运行人员过去操作的把手、按扭开关等变成了计算机键盘和鼠标。
周期性的监测和控制调节工作都由计算机系统去完成。
这样一来,运行值守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也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并由此出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水电站。
2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作用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变了水电站的值守方式,使水电站从此实现了自动化,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水电站的运行人员数量,运行人员对设备的操作工作量大大减少,使水电站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水电站运行人员减少的同时,也减少水电站的运行费用及发电成本,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实现,使得水电站值守人员的职能发生了转变,把运行人员从对水电站设备的操作向对水电站设备的管理进行转化,这样一来电站值守行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水电站设备的维护保养上,保证水电站设备的可用性、安全性以及完好性,延长水电站设备的检修周期及使用寿命,水电站设备的一些调节、重复操作、运行状态及参数的记录则由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完成而不需人为干预。
水电站实现计算机监控后,电站的工作人员可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提高自己的技能,以提高对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
浅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浅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摘要: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是指通过对电站各种设备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实现自动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
作为水电站运行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水电站的运用提高了水电站的自动化程度和经济效益。
本文先对国内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类型、结构及应用原则,重点讨论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监控系统发展类型结构应用原则在我国小型水电站自动控制系统基本采用大中型水电站的“集成型”模式;水电站二次设备的组成部分有: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的现地控制单元、调速器、励磁装置、同期装置、保护等设备都是按功能划分的微机型产品,加上油、气、水、厂用电等辅助设备的自动控制,因缺乏标准化规条,要实现多种设备的接口、通讯,与大型水电站相比,在系统复杂程度上相当,增加了水电站运行和维护的复杂性和用户的投资。
为克服“集成型”模式存在的结构复杂、运行维护不便利、投资大等问题,“专用型”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现已开始在国内进行了。
1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类型、结构与应用1.1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类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一般按照计算机的作用、系统结构、配置、控制的层次、功能与操作方式进行分类。
其中CCSC方式的两种控制系统可独立运行,结构较复杂,价格较高,优点是两套系统互为备用,可以切换,可靠性高。
而取消常规设备的全计算机控制方式实际上是CBSC的延伸,要求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冗余度和可靠性,投资较大,应用前景佳。
1.2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模式1.2.1集中式监控系统集中式监控系统是对整个水电站的运行进行集中监视与控制。
目前,该模式已不在大、中型水电站中采用。
但对于在机组容量小、机组数量少、送变电设备较少、主接线简单的小型水电站,该结构模式应作为参考模式,可节省投资。
1.2.2分层分布式监控系统分布式监控系统的主要特征是控制对象分散,以控制对象为单元设置多套相应装置,形成控制单元,完成控制对象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等。
刍议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发展趋势
刍议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行业都逐渐普及了计算机监控系统,其中水电厂监控系统也不例外。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逐渐开始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监控系统也不断地升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一、趋势一:数据集成更加智能化在过去,大多数水电厂的监控系统是独立的,对于一些设备故障的分析和诊断需要手动进行,这种操作非常繁琐,而且容易出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的进步,未来应用于水电厂监控系统的计算机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能够集成更多的数据。
这样可以使得水电厂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不再只是单纯地收集设备的数据,而是能够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预测,并自动检测设备状态,以此提高系统的故障预警能力,增强对各种矛盾、故障和异常状态的处理能力。
二、趋势二:自动化监测更加普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自动化监测能力也逐步提升,未来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
这种自动化监测能够实现对水电厂的全面监控,自动化的采集各项指标,并通过相关算法,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即时监测和分析。
同时,还可以实现设备运行参数的自动调节,清晰地反映电力水平的变化,提高水电厂的安全性和效率。
三、趋势三:人工智能应用更广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将会应用在更多的领域,包括水电厂监控系统。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对大量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识别和判定设备状态,从而在保证水电厂运行稳定的同时,实现对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控。
未来,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将会从人为操作逐步转向人机协作,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会为水电厂智能化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力。
同时,随着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这样在未来的发展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会带来更广泛的影响。
四、趋势四:数据安全保障更加严格在过去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受到了网络攻击和恶意破坏。
浅析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发展趋势
浅析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发展趋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国内水电厂开始使用计算机监控系统,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我国在开始研制计算机监控系统。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皆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长江三峡就采用了自主创新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标志国内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未来我国水电事业发展规模将更大,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制要求也更高,本文着重论述未来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标签: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发展一计算机监控系统概述开关站控制系统、水轮发电机组控制系统、闸门自动控制系统与公用水电站设备控制系统为主要的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
监视水电厂工况、调节与控制、采集数据,保护与监控线路、变压器与机组及水气油等辅机的方式是以模块化与开放的结构实现的。
计算机监控系统可应用在“无人值班”的水电厂生产当中,模块化的软件结构,可便捷实现扩充与配置。
其功能为记录事故追忆、事件顺序、设备运作参数与人机联系、系统通信、线路与机组保护的调节与控制、模拟显示屏、远程wep访问、统计与打印制表、仿真培训等。
二发展总趋势用户二次开发、选择性、人性化与智能化为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未来发展总方向。
智能化即系统拥有判断、推理与归纳功能,在一定范围取代人力运作,以归纳分析法进行操作与信息的自动化,实现机组的安全运作。
系统的高智能化代表人员需求量的减少,也可减少人员的培训工作,工作人员可参照说明书实现轻松操作。
人性化即系统在操作、布置、模式与颜色上应利于现实操作,修改与调整不受限制。
用户二次开发即在工具软件帮助下,用户可根据自我需要修改通信、报表、数据库、画面,即用户为系统的操作者,提升满意度。
三具体发展方向探讨(一)历史数据库发展方向计算机监控系统中以实时数据库作为中心。
为便于数据储存,历史工作站开始配设于监控系统中,以储存模拟量。
比如,功率、电压、压力、电流或温度等;根据时间先后记录事件,比如启停电机与开关阀门的手工数据、开关量等,再如实验报告、条码与水位等。
国外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分析与应用
国外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分析与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电站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水电站监控系统往往存在监测手段单一、数据采集不及时、信息传递效率低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水电站运行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外水电站开始引入计算机监控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水电站进行全面监测和控制,提高运行效率、保障安全生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外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不断完善和普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国外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对于我国水电站信息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有必要对国外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我国水电站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1.2 研究意义水电站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水电站运行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水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通过研究国外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可以为我国水电站的监控系统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提高水电站的管理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国外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安全生产、提高效率和节能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对我国水电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深入分析国外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技术发展趋势,有效应对可能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国外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分析和应用研究,可以为我国水电站管理和运行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推动我国水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某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分析与应用,深入探讨该系统在安全生产、效率提升和节能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研究国外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总结其发展趋势,探讨其借鉴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建议,旨在为我国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它是水电站硬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自动化监控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有机融合。
要深入了解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必须先了解水电站监控系统的各种基础装置、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通信基础以及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模式和配置等内容。
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逐步理解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的深刻内涵。
第1章概论1.1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概况安全经济运行是水电站最根本的任务之一。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电力需求迅猛增长,兴建的水电站越来越多,其容量也越来越大,如正在建设的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高达18200MW。
为了实现安全发供电,需要经常监测的量成千上万,需要实现的控制功能也越来越复杂。
特别是抽水蓄能电厂的出现,机组的工况不仅有发电、调相,而且还有抽水、各种工况之间的相互转换,使控制功能进一步复杂。
为了实现水电站的优化运行以期达到整个系统的的经济运行,需要进行的计算更为复杂。
以上这些复杂的工作使原来在水电站上广泛使用的布尔逻辑型自动装置越来越难以胜任,因此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成了迫不及待的任务。
与此同时,计算机科学发展异常迅猛,技术日新月异,其性能日趋完善,而价格日益下降,这为计算机监控取代常规的布尔逻辑型自动装置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早在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已开始应用于水电站,起先用于各项离线计算和工况的监测,后来,逐渐进入到控制领域。
它经历了一段从低级到高级,从顺序控制到闭环调节控制,从局部控制到全厂控制,从电能生产领域扩展到水情测报、水工建筑物的监控、航运管理控制等各个方面,从监控到实现经济运行,从个别电厂监控到整个梯级和流域监控的发展过程。
出现了一批用微机构成的调速器、励磁调节器、同期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等。
多媒体技术应用使电厂中控室的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巨大的模拟显示屏正在逐渐被计算机显示器所代替;常规操作盘基本上已被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值班员控制台所取代;运行人员的操作已从过去的扭把手、按开关转为计算机键盘和鼠标操作。
运行人员的工作性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过去的日常监盘和频繁操作转变为巡视,经常的监测和控制调节工作都由计算机系统去完成。
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人数也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无人值班或“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水电站。
总之,采用计算机监控已成了水电站自动化的主流。
1.1.1 国内外发展现状从20世纪70年代起,计算机监控在国外一些水电站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出现了用计算机控制的水电站。
最初,由于计算机价格比较昂贵,全厂只用一台计算机实现对主要工况的监视和操作,通常采用开环调节控制。
后来,随着计算机性能改善和价格下降,出现了采用多台计算机实现闭环调节控制的水电站。
高性能微机的出现使微机在水电站监控系统中得到普遍的应用。
现在,新投入的水电站大都采用由多台计算机构成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目前关于水电站实现计算机监控的情况还缺乏完整统计资料。
就国家来说,美国、法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在这方面是比较领先的。
国外研制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有许多公司,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加拿大的CAE公司、瑞士和德国的ABB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法国的ALSTOM公司(原CEGELEC公司)、日本的日立公司和东芝公司、美国和加拿大的贝利公司、奥地利的依林(ELIN)公司等。
各公司都推出自己的系列产品,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制工作起步并不晚。
早在70年代末,原水电部就组织了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现改为电力自动化研究院)、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现改为长江水利委员会)和华中工学院(现改为华中科技大学)研究葛洲坝水电站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问题。
随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研究院(简称水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开始了富春江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制工作。
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简称天传所)也开始了永定河梯级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制工作。
这些监控系统于80年代中期先后投入运行。
与此同时,我国也引进了一些国外研制的监控系统。
采用CAE公司产品的有葛洲坝大江电厂、隔河岩水电站和龚嘴梯调;采用西门子公司产品的有鲁布格水电站、广州抽水蓄能电厂C二期、龚嘴水电站;采用ABB公司产品的有潘家口、天生桥二级、溪口、宝兴河梯级和二滩等水电站;采用贝利公司产品的有十三陵抽水蓄能电厂和天荒坪抽水蓄能电厂;采用法国CEGELEC公司产品的有广州抽水蓄能电厂(一期)、高坝洲水电站;采用依林公司产品的有小浪底水电站。
十多年来,国内的研制单位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已投运的几十个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绝大多数是由国内单位研制的。
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国外90年代的水平。
许多新技术,如分层分布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开放系统、网络、多媒体、专家系统等,都得到了相应的应用。
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和水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还推出了自己的系列产品,不仅在国内水电站得到广泛的应用,甚至还出口到国外。
根据近年来的实践,新建的大中型水电站已基本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不采用的已是少数。
1.1.2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方式的演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电站监控的方式也随之改变,计算机系统在水电站监控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常规设备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其演变过程大致如下。
1.以常规控制装置为主、计算机为辅的监控方式(Computer-Aided Supervisory Control,简称CASC)早期由于计算机价格比较昂贵,而且人们对它的可靠性不够信任,因此,计算机只起监视、记录打印、经济运行计算、运行指导等作用,水电站的直接控制功能仍由常规控制装置来完成。
采用此方式时,对计算机可靠性的要求不是很高,即使计算机局部发生故障,水电站的正常运行仍能维持,只是性能方面有所降低。
采用这种控制方式的典型例子是依泰普水电站运行的初期(80年代上半期)。
当时采用这种控制方式的理由是,根据巴西和巴拉圭的国情,认为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经验还不够成熟,缺乏相应的技术力量,故而先采用能实现数据采集和监视记录等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而水电站的控制仍由常规设备来完成。
这样,可以为将来可实现控制功能的系统作准备,同时可以减少前期的投资。
后来,依泰普水电站已将它更新为具有复杂控制功能的、比较完善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国内采用这种控制方式的典型例子是富春江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一期工程(80年代上半期)。
一期工程是一个实时监测系统,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提供机组经济运行指导和全厂运行状态的监视记录,计算机不直接作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
这在当时是适合的,后来也被更新为能实现控制功能的比较完善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这种控制方式的缺点是,功能和性能都比较低,并对整个水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限制,目前新建水电站已很少采用。
对已运行的水电站,尤其是在中小型水电站,在常规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加一点专用功能的全厂自动化装置,如自动巡回检测和数据采集装置,按水流或负荷调节经济运行装置等,也可取得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投资也不大,对运行管理水平要求不太高,这种CASC方式还是可以采用的。
国外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2.计算机与常规控制装置双重监控方式(Computer-Conventional Supervisory Control,简称CCSC)随着计算机系统可靠性的提高和价格的下降以及人们对计算机实现监控的信任度的提高,人们较容易接受让计算机直接参加控制,但对它还不是很放心,所以出现了计算机与常规控制装置双重监控的方式。
此时,水电站要设置两套完整的控制系统,一套是以常规控制装置构成的系统,一套是以计算机构成的系统,相互之间基本上是独立的。
两套控制系统之间可以切换,互为备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是:(1)有些用户,特别是大型水电站,对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仍有较大的顾虑,总觉得计算机系统没有常规系统可靠,心理上有障碍,要设一套常规系统作后备。
(2)原来的水电站运行值班人员习惯于常规设备的操作,不熟悉计算机系统的操作,需要一段适应过程。
(3)计算机系统检修时,常规系统可以投入运行,不影响水电站的正常运行。
(4)如果水电站已有常规系统,加设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减少干扰,不影响电厂的正常运行。
这一点对已运行水电站的改造是有现实意义的。
国外采用这种方式的典型例子是美国邦纳维尔第二电厂(558MW)和巴斯康提抽水蓄能电厂(2100MW)。
国内采用这种控制方式的典型例子是葛洲坝大江电厂(1750MW)和龙羊峡水电站(1280MW)。
采用这种方式的缺点是:①由于需要设置两套完整的控制系统,投资比较大;②由于两套系统并存,相互之间要切换,二次接线复杂,可靠性反而有所降低。
目前新建水电站已很少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3.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监控方式(Computer-Based Supervisory Control,简称CBSC)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和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出现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监控系统。
采用此方式时,常规控制部分可以大大简化,平时都采用计算机控制。
因此,对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就比较高,这可以采用冗余技术来解决,保证系统某一单元或局部环节发生故障时,整个系统和电厂运行还能继续进行。
采用此种方式时,中控室仅设置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值班员控制台,模拟屏已成为辅助监控手段,可以简化甚至取消。
国外采用这种方式的典型例子是美国的大古力水电站(6150MW),委内瑞拉的古里水电站(10000MW)、法国的孟德齐克抽水蓄能电厂(920MW)等。
国内采用这种方式的典型例子是漫湾水电站(1250MW)。
这种控制方式是目前国内外水电站普遍采用的计算机控制方式。
4.取消常规设备的全计算机控制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经验的累积,出现了以计算机为唯一监控设备的全计算机控制方式,实际上它是CBSC方式的延伸。
此时,取消了中控室常规的集中控制设备,机旁也取消了自动操作盘。
中控室还保留模拟显示屏,但其信息取自计算机系统,不考虑在机组控制单元(计算机型的)发生故障时进行机旁的自动操作。
此时,对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冗余度也要进一步提高。
采用这种方式的典型例子是我国隔河岩水电站(1200MW),采用CAE公司的产品。
这种方式投资比较大,但它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将成为未来的水电站计算机控制方式的主流。
1.1.3小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现状由于早期的研制主要集中于大、中型水电站,对小型水电站监控系统的研究较少,因此使得我国水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极不平衡的局面,小型水电站的自动化水平目前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在小型水电站自动化装置的研究方面,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段较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