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一览表

合集下载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工作计划怎么写一、工作计划的概念工作计划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所使用的文种。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也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头戏。

二、工作计划的特点(一)严肃性。

工作计划作为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对工作的规划安排,往往会受到高度重视,因此工作计划的严肃性不可或缺。

(二)方向性、指导性。

工作计划往往是对本机关、本单位的发展或者工作的要点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三)战略性。

工作计划往往是机关单位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

(四)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关机关单位在制订工作计划的时候,往往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讨论,这就决定了工作计划先天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特点。

三、工作计划的分类工作计划的分类多种多样,大致可以按照紧急程度、时间、制订计划的主体和任务的类型四个方面来分。

(一)工作计划按紧急程度可分为正常的、紧急的、非常紧急的工作计划。

(二)工作计划按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期工作计划、中期工作计划和短期工作计划,或者是年度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和周工作计划。

(三)工作计划按制订计划的主体可以分为自己制订的工作计划、上司下达的工作计划或者是同等职位请求协助完成的工作计划。

(四)工作计划按任务的类型可分为日常的、计划的和临时的工作计划。

四、工作计划的写作格式工作计划的写作格式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一)开头。

工作计划的开头一般都是阐述依据、概述情况或者是直述目的,要求简明扼要。

(二)主体。

主体是计划的核心内容,一般都采用“并列式结构”的写法,主要是阐述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办法等内容,要求既统筹全面,又突出重点、清楚明了。

(三)结尾。

工作计划的结尾可要可不要,如果写了就要突出重点、强调有关事项或者是提出简短号召。

五、工作计划的注意事项工作计划的写作要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一)切实可行的原则。

工作计划的目标、任务、标准等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既不要因循守旧,也不要盲目冒进。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患者隔离治疗期及接触者观察处理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患者隔离治疗期及接触者观察处理期一览表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0天。观察期可用活疫苗进行快速免疫。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
数小时
7
密接接触者医学观察10天。
甲型病毒性肝炎
30
14
45
自发病之日起3周。
密切接触者检疫45天。
乙型病毒性肝炎
60~90
45
160
急性期隔离至HBSAG阴性。恢复期不转阴者按HBSAG携带者处理。
急性肝炎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45天并进行乙肝疫苗注射,幼托机构发现病人后的观察期间,不办理入托、转托手续。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患者隔离治疗期及接触者观察处理期一览表
病名
潜伏期
患者的隔离治疗期
接触者观察及处理期
常见
最短
最长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2~10
14
隔离期3~4周(待定)
接触者隔离3周、流行期间来自疫区人员医学观察2周。
脊髓灰质炎
5~14
3
35
自发病之日起隔离40天。第1周未呼吸道及消化道隔离,第2周以后为消化道隔离。
隔离至症状消失。
接触者不检疫。
人-猪链球菌感染
1
1小时
2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天。
水痘
14~16
10
24
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1周。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3周。
手足口病
3~6
隔离至热度、红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但不少于发病后10天。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周
1~3
数小时
4
热退后2日解除隔离。
大流行时集体单位应进行医学观察,出现发热症状时应早期隔离。
流行性腮腺炎
14~21
8
3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分级标准一览表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分级标准一览表档
c.所辖的2个及以上的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Ⅲ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Ⅲ级:有所列情形之一的
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
一氧化碳中毒人数30-5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6-9人。
在24小时内,1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
a. 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60-14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0-14人。
Ⅲ级: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以内。
鼠疫:发现1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肺炭疽: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
腺鼠疫
Ⅱ级: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Ⅲ级: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
个及以上省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Ⅱ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Ⅱ级:有所列情形之一的
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
一氧化碳中毒人数60-9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0-14人。
在24小时内,1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
a.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50-29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5-24人。
c.在其所辖的4个及以上(或全部)的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Ⅲ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在24小时内,全国
a.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000人(含10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50人(含50人)以上。
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Ⅳ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儿童常见传染病隔离期一览表

儿童常见传染病隔离期一览表
细菌性痢疾
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连续2次粪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
伤寒、副伤寒
正规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或停药1周后粪检2次阴性(间隔2-3天)
流行性出血热
隔离10天
儿童常见传染病隔离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隔离期一览表
疾病名称
隔离期(天)
流感
热退后2天解除隔离
麻疹
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
风疹
出疹后5天
水痘
隔离至疱疹完全结痂,但不得少于病后14天
猩红热
咽发病后10天
流脑
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发病后1周
乙脑
隔离至体温正常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隔离至症状消失,至少7-10天
手足口病
至疱疹全部干燥结痂
甲型病毒性肝炎
不少于40天
乙型病毒性肝炎
有HBV复制标志的患者应调离接触食品、自来水或幼托工作,不能献血
丙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期隔离至病情稳定
丁型病毒性肝炎
同乙型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
自发病之日起3周
霍乱
腹泻停止后2天,隔日送大便培养1次,连续三次阴性即可解除隔离

法定传染病一览表

法定传染病一览表
14~21天
患者
空气飞沫传播、日常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普易,儿童、青少年易感,娠早期的妇女
全年可见

隔离至出疹后5天
32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肠道病毒70型
2~3天
14小时~6天
患者
接触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夏秋季

对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传播。在本病流行期间,对于车站、码头,应加强检疫工作,严禁病人外流
法定报告传染病基本信息参阅一览表
疾病分类编号
病种
疾病名称
感染病原
潜伏期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高发季节
疫苗预防
病人隔离期
一般
最短——最长
1


鼠疫
腺鼠疫
鼠疫杆菌
2~8天
1~12天
鼠间鼠疫传染源
鼠-蚤-人
人群普遍易感
多在6—9月份

就地隔离至症状痊愈后一月,或腺、皮肤、败血性鼠疫痊愈后经菌检3次(每次间隔3天)阴性后解除隔离。
肺结核
结核杆菌
2周~2年
2周~长期
排菌的肺结核病人
呼吸道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冬春季

隔离至痰涂片检查至少连续2次阴性为止
17
伤寒和
副伤寒
伤寒
伤寒杆菌
12~18天
5~39天
患者及菌者
消化道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全年可见
夏秋季最多

症状消失5天后联系2次(间隔3~5天)粪、尿培养阴性或症状消失14天解除隔离,出院后医学观察1年。
19
百日咳
百日咳
百日咳

传染病症状、特征一览表

传染病症状、特征一览表

传染病症状、特征一览表传染病症状、特征一览表(附件:传染病症状调查问卷)一、感染途径1. 空气传播- 呼吸道飞沫传播:由呼吸道病原体排入飞沫,通过非接触或接触接触受感染者的呼吸道而传染。

- 气溶胶传播:病原体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粒子,经吸入进入呼吸道而传染。

- 空气传尘传播:病原体排入周围环境,与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附着而传染。

2. 食物、水传播- 食物中毒:食物受到感染后被食用,病原体通过食物进入胃肠道而传染。

- 水源传播:感染物直接进入水源,或通过饮用水或食品受污染后进入胃肠道而传染。

3. 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感染物而传染。

- 间接接触传播:通过间接接触感染物所污染的物体或环境而传染。

二、常见传染病及其症状、特征1. 呼吸道传染病(1) 流感(Influenza)- 症状:突发高热,寒战,头痛,咳嗽,喉咙痛,肌肉酸痛,疲劳等。

- 特征:季节性流行,易造成流行,传染力强。

(2)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症状: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乏力,鼻塞,流涕,喉咙痛等。

- 特征:高度传染性,病情严重度不一,可导致重症及死亡。

(3) 结核病(Tuberculosis)- 症状:慢性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乏力,发热等。

- 特征:接触传播,多见于肺部感染。

2. 胃肠道传染病(1) 腹泻(Diarrhea)- 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

- 特征:主要通过口—粪传播,因食物或水源受污染引起。

(2) 肝炎(Hepatitis)- 症状:乏力,黄疸,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等。

- 特征:多种途径传播,常见的有甲型、乙型和丙型肝炎。

(3) 霍乱(Cholera)- 症状:严重腹泻,呕吐,腹痛,脱水,乏力等。

- 特征:食物或水源传播,常见于饮用不洁净水源。

附件:传染病症状调查问卷(法律名词及注释)1. 传染性疾病防治法:指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处置的基本法律。

2. 感染途径:指病原体进入人体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食物传播等。

法定传染病一览表

法定传染病一览表
肺鼠疫
鼠疫杆菌
1~3天
数小时~3天
胸鼠、褐家鼠和黑家鼠
人—人
多在10月以后流行
就地单独隔离至症状痊愈后并经痰检菌6次(每次间隔3天)阴性后解除隔离。
2
霍乱
霍乱
霍乱弧菌
1~3天
数小时~6天
患者和带菌者
消化道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夏季

就地单独隔离至症状消失后,经过粪检3次(每次间隔1天)阴性或在症状消失后14天解除隔离。
20
白 喉
白 喉
白喉杆菌
5天
1~7天
病人和带菌者
呼吸道
人群普遍易感
秋冬季节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咽培养2次(间隔2天)阴性时或症状消失后14天解除隔离
21
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
5~7天
几小时~7天
被病原体感染的媒介
伤口破损接触传染
出生后4—6天儿童
不明显

发病期
22
猩红热
猩红热
溶血性链球菌
2~4天
6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
脊灰病毒
5~14天
3~35天
病人、隐性感染者
消化道传播
夏秋季

症状消失后解除隔离,从发病日起隔离不少于40天
表1
疾病分类编号
病种
疾病名称
感染病原
潜伏期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高发季节
疫苗预防
病人隔离期
一般
最短——最长
7


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病毒
2~4天

常见疾病ppt课件

常见疾病ppt课件
25
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 2.合理添加辅助食品 3.注意饮食卫生 4.加强体格锻炼,增加免疫力
26
腹痛
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症状 疼痛的程度和病情并不一致 二岁以上小儿会自述,小婴儿以哭吵表示,家长必需仔细观 察
常见的原因有: 肠绞痛 胃部疼痛 肠虫症 急性阑尾炎 肠套叠 急性胃肠炎
27
肠绞痛(肠痉挛)
45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易感者:儿童至成人 一岁以下少见 3-4岁高发 成人患病为带状疱疹 潜伏期:14-21天 症状:发热 轻微的呼吸道感染症状 发热后1天出疹,先是斑疹,逐步转变为丘疹、疱疹, 最后结痂,皮疹分批出,所以在皮肤上可以见到4种不同 类型的皮疹(斑疹、丘疹、疱疹、结痂) 皮疹为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少 病期1-2周 皮疹消退不留有痕迹
31
32
急性阑尾炎
多见于4-12岁的儿童,婴幼儿不多见 早期腹痛不明显,轻微 先是脐周疼痛,再转到右下腹部,(转移性腹痛) 伴有发热、呕吐、腹泻 小儿阑尾炎的特点:腹痛不典型、右下腹压痛不明显、 容易穿孔,形成腹膜炎
33
34
肠套叠
多见于6个月足有的小儿(4-10个月) 起病急,阵发性哭闹 腹痛 呕吐 便血,大便呈果酱样 腹部可摸到香肠样套叠样的肿块 不能盲目按揉腹部
52
53
护理: 隔离 注意室内空气流通 注意营养 吃易消化的食物 少食多餐 避免刺激性的气味(油味 烟味) 注意小儿心情愉快 根据医嘱服药(抗菌素) 咳嗽药水一般无用 预防:避免与患儿接触 预防接种
54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病毒侵犯脊髓前角产生运动神经损伤和麻痹 潜伏期:14天 症状:开始为发热、呼吸道感染和腹泻 逐渐出现肌肉疼痛、肢体瘫痪、不愿抚抱、盖被等 一侧或二侧肢体 严重者留有后遗症

传染病一览表

传染病一览表
10天
通过接触、空气飞沫传播
皮疹消退后,且持医院痊愈证明。
一周园内出现2例,停课10天
风疹
14—21天
21天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皮疹消退后,且持医院痊愈证明。
一周园内出现10例,停课21天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2天
2天
接触传播
持医院病愈证明返园
发现患儿立即离园,然后班内做卫生消毒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一览表
潜伏期
检疫期
传播途径
返园条件
停课规定
病毒性甲型肝炎
14—42天
42天
以口传播为主
1.保教人员临床痊愈后再观察半年,如无明显症状且每隔三个月一次,连续三次肝功能正常。
2、患儿出院后,尚须继续观察一个月。
3.且需持有42天
猩红热
1—7天
7天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其次是皮肤伤口
症状消失后1周或自发病之日起隔离两周,咽培养阴性,且需持有医院痊愈证明。
至末例出现开始停课7天,一周园内出现10例,停课7天
细菌性痢疾
1—7天
7天
急慢性病人或带菌者为传染源。被污染的食物、瓜果、水源、手经口传染。
1.保教人员或儿童患者经全程治疗,于停药后第5天作粪便培养二次,结果为阴性。
一周园内出现10例,停课18天
水痘
1—21天
21天
通过飞沫传染、接触传播
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无新疹出现,且需持有医院痊愈证明。
一周园内出现10例,停课21天
流行性腮腺炎
14—25天
21天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
腮腺肿退后且持医院痊愈证明。
一周园内出现10例,停课21天
手足口

幼儿园主要传染病消毒工作一览表

幼儿园主要传染病消毒工作一览表

——
煮沸后15-30min
或 蒸汽30min 或 250mg/L含氯消
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 擦拭、浸泡(30min)或清洗
毒液浸泡30min
耐热、耐湿纺织品:煮沸 后15min或蒸汽30min或浸 泡1000mg/L含氯消毒液中 1-2h;不耐湿热物品送专 业消毒站
漂白粉 覆盖 30min, 拖把处 理后清 洗干净
用含有效氯 ( 溴 ) 5000mg/L 消毒剂溶液浸泡 15min,浸泡时, 消毒液要漫含氯消 毒液浸泡30min
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 擦拭、浸泡(30min)或清洗
耐热、耐湿:煮沸后 15min或蒸汽30min或浸泡 250-500mg/L含氯消毒液 —— 中1h;不耐湿热物品送专 业消毒站
开窗通风
1000-2000mg/L
经呼吸道传 含氯消毒剂溶液
染,接触传 喷雾(或擦
开窗通风

拭),作用时间
60min 主要是粪-
口途径,通 过日常生活 接触、介水 、介食物三 种方式传 播,也可经
1000-2000mg/L 含氯消毒剂溶液 喷雾(或擦 拭),作用时间 60min
开窗通风
呼吸道传播
接触,眼手、物、水 -眼途径传 染
名称
传播途径
地面、墙壁、门 窗
空气
手足 口病
猩红 热
水痘
其他 感染 性腹 泻
急性 出血 性结 膜炎
粪-口、呼 吸道、接 触,尚不明 确是否经水 或食物
用含有效氯 ( 溴 ) 1000mg/L 消毒剂溶液喷洒 消毒,作用15min
开窗通风
主要为飞 沫,少数可 经口传染, 通过皮肤伤 口即产道感 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分级标准一览表档题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分级标准一览表档题库
传染病菌、毒种丢失:发生鼠疫、炭疽、非典、艾滋病、霍乱、脊灰等菌毒种丢失事件。
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Ⅰ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Ⅱ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Ⅲ级: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具体病种和事件
预案(定级主要依据)
规范(基本报告标准)
预防接种服药事件
Ⅱ级: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Ⅲ级:预防接种或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1、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一个预防接种单位一次预防接种活动中出现群体性疑似异常反应;或发生死亡。
2、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一个预防服药点一次预防服药活动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10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
b.在其所辖的8个及以上(或全部)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Ⅳ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在24小时内,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a.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500人(含5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35人(含35人)以上。
b.在其所辖的16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Ⅳ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高温中暑事件
发生高温中暑,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范畴
依据《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卫应急发【2007】229号
Ⅰ级:有所列情形之一的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
中暑患者300人以上(含300人),或有10例以上(含10例)死亡病例发生
新发或再发传染病
Ⅰ级: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末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学校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一览表

学校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一览表
(二)肠道传染病
9
霍乱
隔离至症状消失,停药后连续2天粪便培养阴性
10
细菌性痢疾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或隔日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11
手足口病
隔离至症状消失7天,且不少于发病后14天
12
伤寒/副伤寒
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粪检2次阴性(间隔2天);或症状完全消失后14天,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04×10 9/L
7
猩红热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咽拭子培养连续3次阴性;或发病后7天
8
肺结核
(1)菌阳肺结核患者至少经过2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连续3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
(2)菌阴肺结核患者经过2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连续3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
学校常见传染病隔离期限一览表
编号
病种
隔离期限
(一)呼吸道传染病
1
麻疹
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隔离至出疹后10天
2
风疹
隔离至出疹后5天
3
流行性腮腺炎
隔离至发病后21天
4
水痘
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且不少于病后14天
5
流行性感冒
隔离至体温正常3天,其它流感样症状基本消失
6
流行性脑脊膜炎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且不少于发病后7天
13
甲肝/戊肝
隔离至发病后不少于21天,学校/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不少于45天
(三)其他传染病
14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隔离至症状消失,且隔离期不少于7天
15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随着人口迁徙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染病的防控变得尤为重要。

了解传染病的潜伏期和隔离期,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

1. 流感:潜伏期为1-4天,隔离期通常为3-7天。

在患者发病期间,应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时。

2.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3-6天,隔离期通常为7-10天。

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毛巾,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3. 感冒:潜伏期为1-3天,隔离期通常为5-7天。

患者应避免接触他人的口鼻分泌物,勤洗手、常通风。

4. 病毒性肝炎:潜伏期为15-160天,隔离期通常为2-4周,取决于不同病毒类型。

患者应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勤洗手、使用一次性餐具。

5. 水痘:潜伏期为10-21天,隔离期通常为7-10天。

患者应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并勤洗手。

6. 结核病:潜伏期为数月至数年,隔离期通常为2周至数月,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

患者应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7. 落疳:潜伏期为2-3周,隔离期通常为2个月。

患者应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分享餐具和器具,注意个人卫生。

8. 过敏性休克:潜伏期为数分钟至数小时,隔离期通常为症状完全缓解后的1-2天。

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通风,并及时就医。

虽然以上是一些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但请注意,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毒的感染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面临疾病传播风险的情况下,及早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十分重要。

此外,我想强调的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预防措施同样重要。

无论是在疫情还是非疫情的时期,保持频繁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尽量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都是有效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措施。

总结起来,了解不同传染病的潜伏期和隔离期是有效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基础知识。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这些时间数据来对待疾病的传播风险,更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预防措施,同时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分级标准一览表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分级标准一览表档
钩端螺旋体病
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流行性乙型脑炎
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疟疾
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3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在恶性疟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2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在非恶性疟流行地区,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
发现1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突发事件类型
具体病种与事件
预案(定级主要依据)
规范(基本报告标准)
乙丙类传染病(除甲类、甲类管理传染病外,其它传染病单病例或死亡,原则上不予定级,只作为未分级事件报告,对于其它规范报告规定的情形可考虑定为一般事件)
炭疽
Ⅱ级: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以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现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分级标准一览表
突发事件类型
具体病种与事件
预案(定级主要依据)
规范(基本报告标准)
甲类/按甲类管理传染病
肺鼠疫
肺炭疽
Ⅰ级: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Ⅱ级: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
Ⅳ级:腺鼠疫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末超过10例。
霍乱
Ⅱ级: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一览表
肺鼠疫1-3天
1-8天
数小时至3天
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大完全消退,肺鼠疫临床症状消失后痰连续培养6次阴性方可解除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8天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2-3
14小时-6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
不检疫
破伤风
7-14天
2天-数月
不隔离
不检疫
手足口病
3-4天
2-7天
发病后7天
医学观察10天
2-3
1-10
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病后1周
医学观察7天
乙脑
10-14
4-21
隔离至体温正常
不检疫
百日咳
7-10
2-20
痉咳发生后30天或病后40天解除隔离
医学观察21后
SARS
4-7
2-21
隔离3-4周(待定)
接触者隔离3周,流行期来自疫区人员医学观察2周
病名
潜伏期(天)
隔离期(天)
接触者观察期(天)
同乙型肝炎
丁型
重叠感染
混合感染
3-4周
6-12周
同乙型肝炎
同乙型肝炎
戊肝4010-来自5自发病之日起3周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60天
霍乱
1-3天
数小时至6天
腹泻停止后2天隔日送大便培养1次连续三次阴性即可解除隔离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5天并连续送培三次阴性可解除隔离
细菌性痢疾
1-3
数小时至7天
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连续2次粪培阴性可解除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一览表
病名
潜伏期(天)
隔离期(天)
接触者观察期(天)
常见
最长最短
病毒性肝炎
甲型
30天左右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一览表
定。
丁型
重叠感染
3-4周
同乙型肝炎
同乙型肝炎
混合感染
6-12周
戊肝
40
10-75
自发病之日起3周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60天
霍乱
1-3天
数小时至
腹泻停止后2天隔日送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5天
6天
大便培养1次连续二次
并连续送培一次阴性可解
阴性即可解除隔离
除隔离
细菌性痢
1-3
数小时至
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连
7天•重点职业观察期应送
麻疹
8-12
6-18
发病日至退疹或出疹后
5天
21天
风疹
18
14-214-16
10-24
隔离至疱疹完全结痂,但不得少于病后14天
3周
猩红热
2-5
1-12
发病后6天
接触者作咽拭培养,可疑者
隔离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
14-21
8-30
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
失,约3周左右
集体机构医学观察3周
流脑
2-3
1-10
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
少于病后1周
医学观察7天
乙脑
10-14
4-21
隔离至体温正常
不检疫
百日咳
7-10
2-20
痉咳发生后30天或病
后40天解除隔离
医学观察21后
SARS
4-7
2-21
隔离3-4周(待定)
接触者隔离3周,流行期来
自疫区人员医学观察2周
病名
潜伏期(天)
隔离期(天)
接触者观察期(天)
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8天

全球疾病流行分布一览表

全球疾病流行分布一览表

腮腺炎 百日咳 2009
鼠疫 2010
风疹
破伤风
结核
2009
黄热病 国家地区
霍乱
白喉
2009
人禽流感 2010
乙脑
麻风
疟疾
2009
麻疹
流脑 2010
腮腺炎 百日咳 2009
鼠疫 2010
风疹
破伤风
结核
2009
黄热病
2010
2009
2010
风疹
破伤风
结核
2009
黄热病 国家地区
霍乱
白喉
2009
人禽流感 2010
乙脑
麻风
疟疾
2009
麻疹
流脑 2010
腮腺炎 百日咳 2009
鼠疫 2010
风疹
破伤风
结核
2009
黄热病 国家地区
霍乱
白喉
2009
人禽流感 2010
乙脑
麻风 2009
疟疾 2009
麻疹
流脑 2010
流行疾病
流行区域
国家地区
阿富汗
流行传染病种类 2009
霍乱、白喉、
现有疫苗
检测项目 2010
乙脑
麻风
疟疾
2009
麻疹
流脑 2010
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乍 比、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 利群岛(西 )、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 (法)、圣赫勒拿
腮腺炎 百日咳 2009
鼠疫 2010
风疹
破伤风
结核
2009
黄热病 国家地区
霍乱
白喉
2009
人禽流感 20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一览表
日本血吸虫患者和
保虫宿
主(以牛
为主)
必备条
件:①虫
卵随粪便
入水②钉
螺存在③
人或动物
接触疫水
夏秋季(注
意题干出现
捕鱼、打捞、
游泳等字眼)
急性血吸虫:畏寒发热, 肝
脾大,荨麻疹慢性血吸
虫:腹泻及脓血便,伴肝
脾大
吡喹酮(注
意不是喹诺
酮)
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
而虫卵的病变则在大肠
和肝(大肠以乙状大肠
直肠为主)
①巨脾(注
意慢粒也是
巨脾)、腹水
及水肿,侏
儒症对晚期
血吸虫诊断
有意义②急
性期嗜酸性
粒细胞T是
典型特征
囊尾蚴病猪



猪带绦虫
患者
肠阿米巴溶



①脑囊尾蚴病:头痛头晕
呕吐,以癫痫型(即脑实
质型)最常见②眼囊尾蚴
病:视野障碍,视野出现
黑影并在眼内发现囊尾蚴
结节③皮下肌肉囊尾蚴病:
皮下可活动的有弹性的实
性结节
①阿苯达唑:
为脑囊尾蚴
病首选药,
但严重脑囊
尾蚴病应减
少剂量② 吡
喹酮:皮下
肌肉囊尾蚴
病首选,但
脑囊尾蚴病
时应慎用
对脑室活瓣型囊尾蚴病患
者,病原治疗会加重脑室
孔堵塞,故宜于手术治疗
后再用病原治疗药物治疗
皮下结节病
检找到囊尾
蚴是最终确
诊依据
大便腐败腥臭味,果酱
样,肉眼可见血液及粘
、、亠

甲硝唑
大滋养体有致病力;成熟
包囊具有感染性,但无致
病力。

口小底大烧瓶样溃疡
暗红色果酱样
大便,腥臭
味,粪便镜
检:活动的吞
噬RBC 的溶组
织内阿米巴大
滋养体和夏-
雷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