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两种实践模式

合集下载

艺术设计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艺术设计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肥 沃土壤 和 阳光雨 露。 中国八大专 业美术学 院以工 艺美术 学科 的形式 , 开始 招 收艺术设 计专 业硕士研
第 一 , 究生 至少 要花 一个 学期 的 时间到企 业 研 兼 职或 顶 岗实 习, 结合企 业项 目和生产任 务, 与企 业 设 计 团队合作 , 而 了解企 业设计项 目完成 的整 个 从
基础, 以及指 导学 生学 习专 业外语 的能力 。 由于 中西文
和研 究的能力。此 外, 要培养 学生 的 自学能力 , 导师就要
给 予学 生充分 的 自学 时间和适 当的学 习内容 , 让研 究生 在 没有依赖 也 没有干 涉的情况 下 , 自己去观察 、 去想 、 去 做、 去探 求, 自由地 学 习和研 究专 业理论 以及专 业设计知
理论 教 学, 而忽视 了实践教 学和 对 学生设计 能力 的
培养 , 因此学生在接受研 究生教 育期 间, 以完 成结 难
合社 会项 目的应 用课题 研 究。要解 决这 一 问题 , 可
以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 入 手 :
中国恢复研 究生教育。2 世纪 8 年代初 审批通过 的 0 O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学位条 例》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学 和《 位条 例暂行实施方 法》 给艺术设 计这颗 种子提供 了 ,
课题 或项 目研 究, 究 生就 要 了解课题 或项 目研 究的现 研
师 的联 系, 在本科或 中高职 院校 独立承担 1至 2门专业基 础课程 和专 业课程 的教 学工作。在 课前 , 究生准备 好 研 教 学计划 或教 案、 学大纲 , 教 以及 PT 式 的教 学课 件 。 P形 然后 , 由导师主持 一个教 学试讲研讨会 , 主讲人 ( 究生) 研 以PT的形 式介绍教 学过程和 内容 , 后由导师和研 究生 P 然 小组成 员对 主讲 人 的教 学方 法、 学 内容 、 教 师生互 动 , 以 及 教学文献 等方面进行点评 。主讲 人可 以根据评估 意见 对 教 学 内容和 课 件进 行 修 改 , 然后 再 独 立进 行 课 程教 学。必 要 时, 师可 以跟踪研 究生第一 门课 程教 学 的整 导 ( 下转第 15 l 页)

新工科教育理念

新工科教育理念

新工科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指出“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将推进“四新”建设放在构建一流大学体系、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快培养紧缺人才的语境下,表明“四新”建设与学科专业优化、创新能力提高、产学研用融合、时代新人培养有着紧密的联系。

之后,“四新”建设开始以前期模式探索为基础走向范式变革,成为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标志性举措。

“四新”建设是高等教育应对未来挑战的战略先手棋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经济和社会形态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国际格局正在深度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加剧,各国产业结构面临重构,世界进入以创新主导发展时期。

在此背景之下,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正在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强音。

所以,“四新”不仅是人才类型的增多和培养模式的转变,更有占领国际科技产业前沿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数字化时代。

在数字化时代,新兴技术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要素,创新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我们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形态变化,这也取决于我们教育形态的及时变革推动。

由此,“四新”从理念走向实践探索。

“四新”中首先提出的是新工科,标志性事件是“复旦共识”。

2017年2月,教育部在复旦大学组织召开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高校探讨了新工科的内涵特征、建设路径,达成十点共识,后来又有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引领新工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实践。

2018年后,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相继推出,新医科有医学教育“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新定位,新农科有“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三部曲,新文科有推进工作会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等。

2019年4月,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正式全面启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关于工科院校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拓展教育的研究

关于工科院校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拓展教育的研究

学 院 这 样 享 誉 全 球 的 理 工 科 知 名 学 府 .非 常 重 视 对 学 生 的 艺 术 素 质 锻 炼 和 拓 展 ,对 本 校 的 艺 术 教 育 有 着 独 到 的 运 作 手段 , 术 教 学 在全 校 范 围 内非 常 普及 , 麻省 理 工 艺 如 学 院校方 严 格 并长 期 执行 了在校 本 科生 至少 修 满八 门人
内 都 得 到 了 共 同 的 关 注 , 其 是 在 一 些 国 家 知 名 院 校 的 尤 教 学 改 革 实 践 中 , 得 了 非 常 好 的 教 学 效 果 和 预 期 目标 。 取
对 高 雅 艺术 产 生 了非 常浓 厚 的兴趣 。类 似 于这 种艺 术 素
例 如 , 育 发 达 的 美 国 、 拿 大 及 日本 等 国 , 在 若 干 工 教 加 都 科 院校 中实行 艺术 教 育 的创 新 , 们 共 同 的特 征 就 是对 它
文 社 科 或艺 术 类课 程 。
该 让 大 学生 艺术 素 质 的拓展 发 挥 它独 特 的 作 用 。 实施拓 展 教 育 的 工 作 需 要 高校 在 进 行 充 分 调 研 和 认 识 自 身 专 业
基 础 的 背 景 下 开 展 和 进 行 。 而 不 是 盲 目地 采 取 各 种 门 类 的 艺术教 育 形 式进 行拓 展 。
高 等 学 校 艺 术 教 育 朝 着 更 加 坚 定 的 方 向 实 现 着 预 期 的
目标 。不 容 置 疑 , 于 国 内普 通 工 科 院 校 而 言 , 强 艺 对 加
术 素 质 的 拓 展 教 育 ,对 于 工 科 院 校 大 学 生 的 专 业 拓 展
及 实 践 能 力 有 着 相 当重 要 的 启 发 作 用 ,同 时 对 院校 本

现代新儒家艺术文化学思想摭论

现代新儒家艺术文化学思想摭论
_
C nu in a ep o u e ag u e fsu iso r c l rlg o f ca s h v rd c d alr en mb ro t de n a t u t oo y.L o ig a h h n s ut r n u o k n tt e C i e ec lu e i
主 要从 事 艺术 学 、美 学 研 究 。
文 化 艺 术研 究
第 2卷
M o r o Co f c a sTh ug t n Ar lur l g de n Ne - n u i n ’ o h s o tCu t o o y
Z a g Xio g n h n a ・a g
建构 中涉及 大量的 艺术文化 学方 面 内容 。他们 采 用文化 旷观 法 ,敏锐捕捉 到 艺术与其他文 化
形 式 间 的 “ 中之 同” 和 “ 中之 异 ” 异 同 ,以 及 彼 此 之 间 相 互 交 融 、 转 化 的 可 能 性 ,并 以 自觉
的文化 比较 意识 ,对 中西 艺术 的 文化镜 像 功 能 予 以揭 示。 同时 ,他 们还 秉持 中 国文化 本 位 观 ,对 中 国艺术的形上之 思 、生命之 美和超越 之境做 出了精 彩的 阐析 。现 代新儒 家的 艺术 文
研 究 ,表 现 了作 者较 强的 学科 意识和 学科 自觉 。
凌 继 尧①
文章编号 :17 .10 (09 304 —8 6 43 8 20 )0 .0 3 0
现代新儒家艺术文化学思想摭论 *
张 晓 刚
( 巢湖 学 院 ,巢 湖 280 ) 300
摘 要 :现 代 新 儒 家 作 为 2 0世 纪 中 国思 想 界 非 常 活 跃 的 一 股 文 化 势 力 ,在 其 文 化 理 想 蓝 图 的

基于0BE理念的研讨式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0BE理念的研讨式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摘要:探索提升设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明确教学形式与教学成果之间的关系。

基于OBE理念,依据预期教学目标合理确定教学形式,制订授课内容;教学形式以研讨式课程为主,以学校教师结合企业导师进行线上和线下的综合研讨及设计辅导。

课程搭建了一个学生与专业教师、企业、行业沟通交流的平台。

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成研讨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学生后续毕业设计、就业的设计基础。

关键词:OBE 研讨课 工业设计 教学形式 教学成果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1-0092-04Abstract:Explore ways to improv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design talents,and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forms and teaching results.Based on the OBE concept,the teaching form is reasonably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expected teaching objectives,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formulated;the teaching form is mainly seminar-based courses,and school teachers combine with corporate tutors to conduct online and offline comprehensive seminars and design guidance.The course builds a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with professional teachers,enterprises and industries. The result-oriented educational concept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initiative in learning,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seminars,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subsequent graduation design and employment.Keywords:OBE Seminar Industrial design Teaching form Teaching achievement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彭 红 彭 晨基于0BE 理念的研讨式课程教学实践探索EXPLOR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SEMINAR COURSE BASED ON OBE CONCEPT引言2021年,习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为贯彻执行此条教育大计,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积极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产学研合作下学科交叉融合教学路径及教学实践。

基于“4321”人才培养模式艺术类专业实施途径的实践方法

基于“4321”人才培养模式艺术类专业实施途径的实践方法

基于“4321”人才培养模式艺术类专业实施途径的实践方法周 麒【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结合市场导向。

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培养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艺术类教学改革,“4321”人才。

以高质量就业为核心,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时刻关注企业需求变化,来培养有特色和社会需求的设计类人才。

真正把培养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艺术类教学改革,“4321”人才的文章做好。

【关键词】实践方法 预期效益 “4321”人才培养 应用推广价值一、前言从研究视角看,目前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艺术类教学改革,“4321”人才培养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较少,选题具有一定创新性。

从研究内容看,提出要定向培养艺术类学生,区分三阶段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双重素质,确立一个核心。

从研究方法上看,当前理论研究为基础,研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结合院校所在地的区域经济特点,根据人才培养规律和学生的特点,创建新的“4321”人才培养模式。

二、“4321”人才培养概念及内容(一)“4”基础扎实+专业合格+能力特长+素质优良根据企业岗位需求,依托学院专业优势,目前艺术专业包括环艺、平面、工造、会展四个专业大类,如何全方位提高艺术类人才实践能力,如何满足学生专业选择,必须要有满足定向企业的人才需求。

积极同企业合作,开设人才定向班培养专门人才,与传统的“订单班”相比,不在是单纯的数量取胜,企业定向班实现了人才与岗位的一对一匹配,真正让课堂与实际,实现学生与学徒、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无缝对接。

(二)“3”区分三个阶段的培养模式采用科学的教学体系,从理论课程、到校企阶段定向实操,在进入设计公司进行专业能力培养。

三个阶段及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三个阶段互相支撑、相互衔接确保了人才培养过程的连续性。

(三)“2”落实“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教育制度,提升双重素质不但要保证在高质量的教学下让学生取得合格、优质的学历,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业带动职业资格考试的学习,实现学业与职业双重提升,打造艺术设计类技术型专门人才。

论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对工科类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文献综述

论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对工科类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文献综述

论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对工科类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文献综述冯成江,程燕在《刍议理工科院校艺术实践教育》中指出,在新世纪,艺术教育对于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学生艺术表现力及创造力的塑造、感受与理解美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认为当前的理工科院校对学生的教育一味的强调培养学生的技术性与专业性,而忽略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使得艺术实践教育成为今后理工科院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关键性措施。

段伟伟在《论大学生艺术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为例》中提出,高校应该适应高等教育竞争的趋势,其人才培养目标要与社会需求向适应。

艺术实践教育对于学生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这对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以及就业都是非常有益的。

周利兴在《试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结合的途径》中提出,高职院校不但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而且能够对其自身素养与能力有极大的提高,是将文化与技能很好的融为一体的院校。

作者还指出,当前,必须要把文化育人与技能训练、理论教学、社会实践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文化与技能同时具备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钱甜在《试论艺术实践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中提出,音乐在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以及情操的陶冶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

学生要通过技术实践去了解和掌握音乐技能技巧,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始音乐的创作活动,从而利于音乐的发展。

因此他认为,艺术实践教育对于音乐教育时直观重要的。

曲雁在《高职高专音乐实践活动与学生个性发展探究》中提出,我国目前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加大了对人才的需求。

高职高专教育对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而学生在学校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对于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彭赛丰在《浅谈依托艺术实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一些高校已经针对艺术专业学生采取了新措施,当其问题仍不可忽视。

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

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

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如下:STEAM教育理念最早是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为加强美国K12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的教育。

STEAM的原身是STEM理念。

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的首字母。

鼓励孩子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从而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近期加入了Arts,也就是艺术,变得更加全面。

STEAM教育在美国的重要性不亚于中国的素质教育。

为什么要强调STEAM教育你可以说STEM正在进化。

变异,甚至可以这么说。

现在,它又冒出了两个头,教育工作者目前正在把STEM变成STEAM,甚至是STREAM。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利弊何在?我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请看下文内容。

什么是STEM?STEM是一门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于一体的教育课程。

这是一个全面的教育手段;教育工作者的目标是将STEM 部分或全部内容纳入到每个学科项目去中,而不是只单独教授每一门课程。

常见的STEM学习项目包括桥梁建设和基础计算机编程,当然这只是“冰山一小角”虽然每所学校的STEM课程项目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但STEM的两个总体目标就是扩大STEM素养和参与度,尤其是对于年轻妇女和有色人种来说,以及通过增加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学生数量来加强STEM 工作队伍。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是STEM教育发展的特别倡导者,他说美国学生必须“在科学和数学方面从中游到顶尖”什么是STEAM?STEAM结合了STEM包含的所有元素,但增加了艺术混合其中。

常见的STEAM项目包括种植水晶花园和制作种子项链。

这些学习项目以科学为基础,但也包含了艺术表达的成分。

什么是STREAM?STREAM相对于STEM和STEAM,又增加了一层:即读和写。

STREAM 教育的倡导者们认为,读写能力是进行全面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进行全面学习往往需要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新工科背景下OCIA教学模式创新应用——以《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为例

新工科背景下OCIA教学模式创新应用——以《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为例

148魁科■技2020年•第10期新工科背景下OCIA教学模式创新应用——以《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为例◊南阳师范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郭青伟新工科建设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和工程设计实践结合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设定适当目标(Outcome)、巧选适当内容(Content)、灵活教学方法(Instruction)和有效教学评价(Assessment)为主线的OCIA模式为《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采用这种模式指导《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提升教学效果。

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6号)明确指出,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决定开展新工科研究和实践。

”新工科”是传统工科的补充和升级,面向科技前沿,以探索式、融合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构建新领域、新技术、新业态的新学科,培养引领未来社会需求的卓越工程人才%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工科人才缺口巨大,仍需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教育,才能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唯一涉及建筑设计理论的课程,是学生准确理解建筑设计原理,正确应用各类设计规范的基础,在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体系和职业素质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3。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理论知识向实践升华的必经阶段,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存在设计内容陈旧、设计成果重复率高、师生满意度低等问题,OCIA模式强调师生互动,过程调整和有效评价是破解当前教、学困局的科学沁。

1《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1.1课程设计选题局限性大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房屋建筑学》的学时从72个逐步缩减到48个,教学过程以民用建筑为主线,部分内容教学时间减少,甚至变为选学内容。

课程融合情势下的SPOC平台课程建设

课程融合情势下的SPOC平台课程建设

课程融合情势下的SPOC平台课程建设发布时间:2022-05-05T03:49:46.991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1月2期作者:牟柳晨[导读] 在新工科课程体系趋于融合的情势下,思考并研究了多种新理念教学形式的特点及其可操作性牟柳晨四川大学四川成都 610065)摘要:在新工科课程体系趋于融合的情势下,思考并研究了多种新理念教学形式的特点及其可操作性。

比对SPOC与MOOC两种教学形式的异同,从SPOC的施教流程探析了这种教学形式所体现的理想课堂"六度",亦即:整合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延展度、练习度,并经由对许多SPOC教学案例的分析,指出SPOC具有契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提出的理想课堂三重境界的MOOC无法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课程融合 SPOC 理想课堂三境界一继承传统与吐故纳新有机结合的新理念教学形式在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指引下,国内高校的新课程改革在不断吸收和融入新的教育理念,摈弃传统的“教材”、“教师”、“教室”三中心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着眼点,发展新经济的国际经验要求加快发展新工科,其中的核心内容即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融合创新”。

新时代高等教育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现了大学教育的宗旨和目标。

大学的灵性存在于其充满智慧的有机体特质。

可以说,灵性教育是大学教育目标的最高境界。

对于课堂教学,教育界人士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并试图破解其中的奥秘,应该说都为此贡献了许多知识与智慧。

最近拜读并思考性地学习了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提出的理想课堂三重境界及相关论述。

结合当前全国各高校贯彻教育大会和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本为本”的主旨精神,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借助手机等移动终端,构建出课堂教学互动平台,对各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及其教学形式进行了思考和粗浅的研究,可以说,在不断推进的高等教育教改情势下,在当代教育体制及其教学模式下,SPOC与MOOC已被热捧为一种新理念的现代化课堂教学形式。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理工科院校艺术素质教育思考与改革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理工科院校艺术素质教育思考与改革

[ 摘 要 】 基于 理工 科艺 术素 质教 育教 学现 状 , 寻求 有效 的教 学方 法 。 这种 教学 真正 体现 以学 生为本 ,打破传 统 的 “ 一锅烩 ” 的模 式 ,让 学生 在艺 术素 质 教 育 中 自主选择 适 合 自己 的学 习模 式 ,取得 更 好的 教学 效果 。 f 键词】 关 因材施 教 分 层教 学 艺 术素 质 【 中图分类号】 G 【 文献 标识码】 A [ 章编号]0 9 9 4 ( 0 9 4 ( )一 0 0 0 文 1 0 - 1X 2 0 )0 b 0 5 — 1
会出现 真正 想学 的学 生没 有选择 上 ,而 有些学 生 因为修 学分才 被迫 选这 课 。 这 样 的结 果并 不是 高校 教 育最 初教 学 管理 想看 到的 结 果。 3 3 教 学 内容 要合 理化 . 由于 教学上 “ 锅烩 ” 的模式 ,导 致教师 在教 学 内容制定 上很 伤脑筋 , 一 学生艺术 素质 的差异 ,是教 师在教 学内容 的制动 上左 右为难 。不同等 级的 学 生 都在一 个教室 下学 习,教 学内容 的制定 势必会 让一 些学生 吃不饱 ,而另外 些学生 却很难 消化 。久而久 之吃不 饱的 学生认 为教 师水平有 问题 ,而消化 不 了的 学生 则会失 去学 习 的兴趣 ,老 师也 会受 学生 的情绪 影响 到教 学效果 。 4 理工科 分层 式教学 的构想 4 1 在教 学体 制要求 . . 在理 工科 院校 中艺 术 素质 匮 乏的 情况 下 ,学 校必 须在 教育 体制 中引起 高 度的重视 ,提高 艺术课 的地 位 ,在 学生还 没有很 强的意 识下 ,我们要 引导 学 生去 了解 和学 习艺术 来完善 自身的 素质 。所以在 理工科 学校应 该在教 学培
1 高校 艺术素 质教 育的现 状 艺术 素 质教 育是 为 了提 高高 校 学生 的艺 术修 养 而设 ,但 是 由于种 种 原 因教学效 果一直不 太理 想 ,尤 其是 在理工 科大学 里 ,重理工 ,轻人文 、重专

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获奖名单

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获奖名单

附件7: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获奖名单一等奖(排名不分先后)省(区、市)单位论文题目作者北京北京理工大学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普通高校音乐课程教学教曲香竹法研究郑以墨、王阳河北河北科技大学论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的生成性研究张晓涧辽宁沈阳体育学院辽宁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开展现状调查研究马跃陈振濂浙江浙江大学当代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反思、学理检验与学科构建黄厚明、王钟涛、陈云海浙江浙江大学大学通识教育视野中的公共艺术教学——关于《中国绘画导论》课程教学的思考王豪东、徐琳哲浙江丽水学院浙江两级师范学堂艺术教育对当代高校艺术通识教育之启示浙江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简论美育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应金萍四川四川师范大学以美育为切入点构建素质教育实施体系钟仕伦、康胜、杜伟易希平云南曲靖师范学院高师音乐学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探究与实践——以西部地方师院音乐教学为例二等奖(排名不分先后)省(区、市)单位论文题目作者刘欣欣北京清华大学音乐与文化并举感性与理性并重——《西方古典音乐文化》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教学观及实践的校本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基于心理调适的高校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吴汉锋、宋振韶、董礼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动画高等教育的实证与思辨高薇华、赵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的办学理念及其教学成果王次炤魏志敏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科高校的“美育”之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新教学与管理模式,提高高等音乐教育质量李爱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音乐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与启示北京北京理工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艺术教育现状及推进措施许晶北京北京舞蹈学院中美舞蹈教育视野中的舞蹈教育功能再认识王欣仝妍北京北京舞蹈学院舞蹈不仅仅是跳舞而已——论当代舞蹈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北京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法规的建设童江梅、张援北京北京农学院高校合唱艺术教学多媒体素材库建设及教学应张琳、潘明用程序开发设计的研究高璐、高琳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对天津市在职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调查研究天津天津师范大学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水平提升的反思与策略康爱琪、罗晓颖、纪涛天津天津科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人格的调查研究林琳杨立勇河北邢台学院术学并重构建特色——综合性大学美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途径的思考河北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幼师舞蹈创新教学策略研究傅丽娜学校胥丽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音乐教育——基于10所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比较研究内蒙古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舞蹈教学剧目教材建设与舞蹈人才培养李欣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高等美术院校的学科建设与课程的价值诉求张晓涧张静内蒙古内蒙古河套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的学生立场取向——从现实设计到哲学思考辽宁大连艺术学院高校艺术教育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刘国辉、朵丽尼娅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音乐课程文化选择意义研究金顺爱、吕群、邢祎雯2吉林东北师范大学英国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启示鲍枫、王以宁吉林东北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艺术专业学生实践柳轶教育全过程研究龚金平上海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公共影视课程的理念革新与实践探索邓佳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试论多元文化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舞蹈鉴赏课中的渗透与运用上海上海体育学院我国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办学特征分析杨珏、杨兴权上海上海大学略论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谢晓昱、陈大明江苏南京大学浅论高校艺术教育的基本特性李健、翁再红金红江苏苏州科技学院如何走进戏曲经典——从昆曲调查谈高校戏曲艺术教育江苏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教学媒介类型及专业信息构建研究耿涛江苏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当下语境中的中国学院美术黄平桂迎浙江浙江大学大学《教室剧场模式》的教学探索与思考——浙江大学《校园戏剧》公共艺术通识课程实验报告浙江中国计量学院高校中华传统艺术教育创新实践初探连红、姚旭辉陈漪浙江杭州师范大学戏剧渗透——非专业戏剧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实施框架浙江杭州师范大学价值与成效——与高师《即兴伴奏》课程有关陈琼的两个问题浙江温州大学浙江省大学生艺术团建设实践初探吴莉娜汪洋、杨孜孜浙江湖州师范学院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以浙江省11所高校为例浙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综合艺术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建设高澄明、黄杭娟张小敏浙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习社会”和“创意经济”中的英国高等艺术教育浙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审美教育:艺术消费的伦理救赎胡卓群杨继勇、王小元安徽安徽工程大学论理工科院校专业实施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实施美育促进创新的办学实践及发生学原理研究安徽蚌埠学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王芳、陈华喜安徽阜阳师范学院找寻高师美术教育失落的人文精神——美术学郝亚丽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研究山东山东大学现代中西艺术教育比较研究的启示曾繁仁董明慧河南河南师范大学高校艺术师资培养如何适应当前农村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需求雷红薇河南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高校艺术教育创新培养模式与机制的研究思考——基于河南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实证调查河南河南科技学院综合性大学公共陶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商亚敏湖北武汉科技大学关于公共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新思路高超唐杰湖南湖南理工学院面向基础教育需求,构建实践取向的(美术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广东暨南大学综合性大学艺术素质教育现况及对策调查研究叶志海、王红主、吴文霞重庆重庆大学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再定位思考杨尚鸿冯红梅重庆重庆教育学院从中小学教度探析高师“美术鉴赏”课程问题与对策四川西南民族大学四川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罗布江村四川四川民族学院有效利用民族传统艺术资源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熊云绯高校艺术教育优势——四川民族地区高校专业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四川四川民族学院迷茫与反思——就当代藏区学校美术教育的几郭重曦点思考四川成都体育学院我国体育院校艺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魏万珍、顾春先、邬红丽张汉东、范玉洁云南玉溪师范学院创建本土教育体系探索非遗传承模式——以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为例陕西西安工业大学扩招以来学院式书法教育教学的几个问题刘天琪陈建玲、贾会敏、卢渊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心理学在写实绘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克服恒常性障碍的初步研究甘肃西北师范大学学前综合艺术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黄少芸卢小兵宁夏宁夏大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对策4三等奖(排名不分先后)省(区、市)单位论文题目作者北京中国农业大学普通高校非专业音乐教育若干问题浅析王怡北京北京科技大学论艺术教育与创意经济发展韩学周、马萱北京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美育的文明化巩武天姬沛北京中央戏剧学院逆向思维在导演基础教学中的运用——“画面小品”教学的总结与思考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整合艺术教育资源,推动高校艺术教育深入发展杨姿楚、井志伟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价值的研究苏丹娜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比较视野中的“舞蹈鉴赏”课程探究胡伟郭颖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试论音乐实践活动在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兼谈部分理工类高校音乐实践的形式与特点北京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论公共艺术教育在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功能童江梅杨新磊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一菁抑或多庸:从短命的北京艺术学院问思艺术教育之真谛天津天津师范大学浅谈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现状与发展陈筱悦天津天津科技大学浅析如何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引领学生精神生活李怡天津天津科技大学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王静天津天津理工大学强化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刘迎钟蕾、朱荔丽、魏雅莉天津天津理工大学新经济形势下高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的思路与实践苑岚冰、秦佩河北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省普通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行性的研究河北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特征比较与优化途径朱桃杏、朱正国、赵玉河北河北联合大学论艺术教育与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王峥、李丹、吕善辉山西山西大学关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入地方高校公共艺术张瑞蓉、赵海英课程之构想山西太原师范学院高师美术教育设计专业“民间美术”课教学探析于平山西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构建大美育体系的实践与探索张润喜苗金海内蒙古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传承驿站——艺术院校传承音乐文化遗产的新模式李妮娜内蒙古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继承革新古为今用——李渔授曲理论对当代声乐教学与表演实践的启迪内蒙古内蒙古赤峰学院美术教育实习去农村初探李国达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大学校园音乐文化质量建设探析毕源红、张震辽宁沈阳师范大学以合唱艺术传播高雅音乐文化的实践研究张会艳辽宁沈阳师范大学室内乐教学结构的优化与教学实践创新程岩辽宁沈阳音乐学院改革发展中的高等艺术教育社会价值思考白玮彭虤虤辽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育心之策——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心理治疗取向辽宁大连艺术学院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王贤俊亢莹、王铁锋、张朝霞辽宁大连艺术学院明确素质定位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培养路径——艺术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体系构建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基于主体性目标体系的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研究尹爱青、王稼之吉林东北师范大学美术教师教育的思考与研究潘宏艳、王铁军吉林东北师范大学浅谈学院艺术教育的问题李书春吉林长春工业大学低碳经济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开设室内樊孟维设计教学探讨毛开宇吉林长春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艺术教育研究——设计基础视知觉教学实践吉林长春大学盲人视唱练耳教学初探祁欣吉林吉林师范大学论中国本土化设计教学体系的建立李岩、王楠楠孙先旭吉林吉林艺术学院擦出美的火花——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研究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管理浅谈韩博黑龙江黑龙江工程学院“大工程观”理念下的艺术素质教育探究佟强、于巍巍6黑龙江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浅谈艺术教育与司法实践郝瑛陈莉萍上海复旦大学艺术的科学与民主——刘天华艺术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李本乾、陈晓云、杨柳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手脑并重技艺结合——艺术教育跨学科教学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初旖上海上海大学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方法探析——从教学互动到合作学习李敏上海上海大学艺术管理学科中能力型学生培养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上海上海电机学院美育与技术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夏建国上海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开展校园舞蹈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曲慧佳上海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试论公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于海生康尔江苏南京大学从艺术创作论中提炼具有普泛价值的创新路径的思考江苏南京大学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六大关系的思考谢白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学涵养与高等书法教育邱世鸿江苏江苏大学让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论高校艺术教育孙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高师民乐教学的文化思考岳峰江苏徐州工程学院论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民艺学取向张欧、王湉江苏苏州科技学院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资源对高校创新人才培苏春敏养的实践探究江苏盐城工学院论信息环境下的美术造型教学张军、黄本亮江苏南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路向李纯江苏徐州师范大学高校艺术教育资源库建设探索胡永斌江苏徐州师范大学高校师范美术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改革模式研究李英梅江苏徐州师范大学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科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王志军、余少鹏挑战李凌燕江苏常州工学院论本土民间音乐课程资源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有机整合“五业贯通”的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邓凯、许小婷、徐红江苏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浙江大学综合性大学音乐通识课程中中国本土音乐元素缺位问题的调查研究与对策周聪浙江浙江大学关于情绪的音乐表达的实验研究——以及对音乐教育模式变革的思考周慧军、姜勇、符德江浙江浙江大学刍议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功用与实施陈向集浙江浙江师范大学我国高师美术学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以四所高师院校为例徐丹旭浙江杭州师范大学教育规划纲要视阈下的大学艺术教育丁东澜浙江浙江工商大学论普通高校“完整音乐教育”及其实施邹丽霞浙江中国计量学院理工类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研究左冕浙江嘉兴学院创意线描画教学研究覃道义、郝振刚浙江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区域文化课程资源的探究——有感于《舟山海洋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程舟珊浙江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技”与“理”结合的高职公共书法教学模式构想倪旭前浙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罗曼丽浙江浙江传媒学院追寻“美”的境界,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大型原创历史诗剧《梦回圆明园》艺术呈现中的高校美育实践与思考王文科浙江衢州学院大学审美文化教育探索叶碧浙江浙江中医药大学加强和改进中医药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若干思考黄文秀安徽安徽财经大学国外艺术教育经验对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借鉴意义赵义堃、程军安徽安徽财经大学基于构建主义视角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徐豪安徽淮北师范大学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参与社区音乐教育的思考夏雷英、陈艳丽安徽淮南师范学院新课改背景下对几所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反思汪保群福建闽江学院蔡继琨音乐学院《音乐鉴赏》课程的美育功能及实践初探刘淘福建黎明职业大学泉州“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泉州高校的传承陈连锦、赖锦标福建黎明职业大学数字技术下《摄影》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伍文华8福建厦门演艺职业学院“有教无类”与艺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创新曾若虹江西南昌大学《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行动研究徐飞江西华东交通大学理工科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现状的研究薛莉、陈又林雷敏江西江西财经大学对江西省四所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徐希茅江西江西师范大学创建音乐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报告江西江西科技师范学院“W.S.O”教学模式在高师《世界民族音乐》课黄苗、刘云、黄玉英程中的实证研究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关于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人文维度的思考王小强、赵玉红山东中国海洋大学中国“诗教”传统对大学艺术教育的启示王琳舒、黄立田、吉新宏山东山东师范大学用多元化文化来架构高校舞蹈教育的桥梁崔云霞山东山东体育学院虚拟现实技术在舞蹈教学训练中的应用初探赵晚霞、崔宗祥、郑亮亮山东东营职业学院网络环境下音乐欣赏教学的模式研究赵希军山东鲁东大学音乐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习得途径崔学荣河南河南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电视新闻播音教学创新研究强海峰河南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鉴赏》教学探析杨新宇河南郑州大学超媒体时代的摄影教育思考延婧朱英萍、李以明、杨新宇河南中州大学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评估工作的实践与探索河南河南科技学院影响美术类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与对策研究雷保杰河南河南科技学院当代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价值及其实现途径之我见张新词李晶河南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省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省份之比较湖北武汉理工大学艺术学科教育与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林能杰、邓涛、邓小峰湖北华中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与国家软实力提升战略思考臧艺兵湖北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初探徐帆湖北襄樊学院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大学生民族民间杨秋仪音乐收集与整理能力的培养——以民歌、民族器乐曲和民间歌舞音乐为例湖北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市六所高职院校学生音乐学习现状调查报告康玲、谢民湖北武汉纺织大学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系统下的美术课程改革严珺、计臣湖南湖南师范大学《西方音乐史与欣赏》课程教学理念改革的思考凌宪初湖南湘南学院论舞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独特性张婧湖南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大众文化时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考谭学念、曹莉芳喻秋兰、蒋笛湖南长沙学院美善合一——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湖南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论创新型地方戏曲人才培养——以湖南艺术职易介南业学院为例邓晨霞广东华南理工大学从就业趋势来反思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寻根传舞在当下——试论中国普通高校的舞蹈姚佩婵本土教育广东广东工业大学理工科院校学生艺术团建设的人文思考王勇杰郑萌广东广东工业大学普通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热”的文化生态批评广东广州美术学院交叉与互动——中法数码媒体设计教育的比较谭亮分析广东广州大学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金世余广东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构建书法与设计教育专业研究报告靳继君广西广西大学壮族音乐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的思考—叶峰—以广西为例杨慧芳广西广西师范大学独立学院公共音乐课教学现状研究——以广西九所独立学院为例广西广西师范大学高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创新思考马学文李虹广西玉林师范学院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思考广西梧州学院高师舞蹈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构建蒙妍广西广西工学院建立文化市场与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对接机制的黄蕴兰思考——以广西为例10广西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地方高校以艺术教育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几点易忠思考广西南宁地区教育学院民族地区高职师范专业音乐课引入本土音乐的刘菊探索——以广西高职院校为例重庆重庆教育学院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素描教学改革探索刘农四川电子科技大学理工科院校校园艺术活动的实践探析李谷静、刘惠卓嘎四川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乐器教育发展初论——少数民族乐器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视角四川四川师范大学基于部颁方案的高校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陶旭泉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新课改背景下未来教师美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陈宁文晓璋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教学管理及艺术教师培养模式探索贵州贵州师范大学西部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地方性课程泛论陈忠松贵州贵州民族学院发掘动画艺术的文化内涵——将贵州民族文化郭安融入动画教学欧光艳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开发建设贵州高校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课程的思考云南玉溪师范学院传统民族艺术,构建和谐校园——少数民族地廖锋、杨光区高校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高洪云南玉溪师范学院异化与回归:对高校师范生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考西藏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学校音乐教育之我见——以拉萨为例况云丽陕西长安大学博客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教学功能探析霍忠义、戴生岐陕西西安工业大学高校书法教育的思考雷雨王硕陕西西安体育学院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研究甘肃兰州大学“高水平”艺术教育: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赵宗孝的核心取向甘肃西北师范大学对西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王玉芳王嘉毅、王治和、董瑞甘肃西北师范大学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实施高校艺术教育系统性建设——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对策研究甘肃西北师范大学全球3D影视艺术发展及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陈积银、孟子为、谢致远战略转型新疆新疆艺术学院维吾尔族民间美术的教育价值迪丽努尔•买买提。

设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新探索

设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新探索
GUO i u n Hu- a ,WA j NG ib ,XI N n -a g,X AO n - u Ha- o E e ggn I Wa gq n
( h o fM e h n c l gn e ig AHUT,M a a s a 4 0 2,An u ,Ch n ) c S o l c a a o i En ie r , n ’ n h n2 3 0 hi i a
s u e tr lt n h pi u s i o h q ai ,c o e a in n tr cin h h n eo a s e l r i g t h c ie n t d n ea i s i np r ut f ee u l y o p r t ,a d i e a t ;t ec a g fp s i n n t ea t ;a d o t t o n o v e a o v
t ec a eo d vd a l n wld ep it e r ig t h l i n in l e i r u l y h h n fi iiu l k o e g o n s l n n O t emut d me so sn a t ai . g n y a i a d g q t
成平 等 、 合作 和 互动 的新 型 师 生关 系 ; 被 动 式 学 习 为 主 动 式 学 习 ; 单 向知 识 点 学 习为 多维 设 计 艺术 素 养 并 蓄 等 。 变 变 有 利 于形 成 实 践 和互 动 的 学 习 环境 , 养 创 新 型设 计 艺 术人 才 。 培 关键 词 : 计 艺术 ; 作 室 ; 设 工 实践 ; 学模 式 教
中图 分类 号 : 62 0 G 4 .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94 (0 20—180 17 —2 72 1)20 2—2

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获奖

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获奖

附件7: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获奖名单一等奖(按行政区划排序,同一省内学校按报送代码排序)省份单位论文题目作者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创新人才胜任力导向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战略模式探究王艺内蒙古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蒙古族传统音乐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传承实践与思考——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学科研为例莎日娜、乌云塔娜辽宁辽宁大学基于提高审美素养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影视表演基础》为例范妮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质量提升路径探析魏星江苏江苏警官学院论大学美育公共课教学的要素协同规律高筱媛江苏常州大学基于“网络威客”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廖丰丰、韦霞河南郑州大学中国钢琴艺术指导学科发展及其学理形态问题研究陈莉娜河南郑州大学构建中国美术教育新理念——谈中国对西方艺术影响的重要性孙晓岗湖北长江大学Creative Drama、DIE和TIE之比较及其对我国学校戏剧教育的启示张克明、张金梅湖南湖南师范大学文化·实践·人才·创新——高师音乐教育教改新研究朱咏北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基于微课的动漫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研究陈子超广东深圳大学突破“小众”的大学造型艺术教育探索——以《数字色彩》课程教学为例田少煦广东华南师范大学师范院校舞蹈学(舞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王海英广东广州美术学院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培育的实践与思考——基于艺术类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特色品牌培育的个案分析侯旻翡广西梧州学院地方高校民族民间音乐网络资源库之构建设想陈洁省份单位论文题目作者海南海南师范大学大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法研究张红梅海南海南师范大学昌江原始制陶技艺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周春花云南云南大学古典艺术的默会传统及其教育模式研究王新云南曲靖师范学院彝族烟盒舞的活态传承李永惠二等奖(按行政区划排序,同一省内学校按报送代码排序)省份单位论文题目作者北京北京印刷学院反思视觉传达设计思维的培养张晓东天津天津师范大学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背景下专业艺术院系教学驱动的实践探索康爱琪、吕力天津天津师范大学艺术教育对综合性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及其实现高玉葆河北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美术创作与视觉接受——论高校美术教育的培养机制与发展方向张朋军河北保定学院发挥高校优质资源辐射作用,推动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付文娟、郑伟红、赵敬蒙、孙燕、于光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关于“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获奖论文的分析研究张晓润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我对中国大陆音乐美学发展的思考王双杰辽宁大连艺术学院能力为本就业至上在艺术实践教学中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王贤俊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高校交响乐普及音乐会传播效果研究吴一波、陈俊上海同济大学德国高校合唱活动模式探究及启示王伊达江苏苏州大学多元文化境域中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某高校为例吴磊省份单位论文题目作者江苏南通大学从“认知”到“生态”——论当代音乐教学论研究的生态转向董云江苏常熟理工学院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价值取向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阐释徐菁菁江苏南京农业大学美感即经验——《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建设与发展性教学评价胡燕、李海峰江苏南京农业大学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与艺术教育价值季中扬江苏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浅析宜兴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邓举青浙江浙江财经大学非艺术类高校书法教育模式研究黄建新浙江浙江大学论推动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社团运作范式——以浙江大学书画社为例高念华浙江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课题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性思考与实践李梅浙江浙江师范大学美育视野中的戏曲鉴赏郭克俭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从传统音乐的三个特性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廖丹安徽阜阳师范学院论“史境”的还原对高校中国美术史教学的促进作用江文淼、章顺凯福建集美大学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学张胜环江西南昌大学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钢琴教学实践与思考——以普通高校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为例徐飞江西江西中医药大学普通高校《舞蹈鉴赏》课程与江西舞蹈文化资源活态保护的继承发展研究刘燕河南中州大学以审美为核心的大学音乐鉴赏教材实践研究朱英萍河南洛阳师范学院文化视野下的河南中小学民间与乡土美术课程构建李蕾河南新乡学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河南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质量提升研究报告王东方湖北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试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熊风湖北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小学美术教法与实践课程构建董友云湖北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时代变迁下的《孟姜女》——民歌《孟姜女》的流变阐析方芸、熊萍湖北湖北科技学院表征与归因:县域音乐师资失衡问题研究——以湖北省崇阳县为例汪丽萍省份单位论文题目作者湖北湖北美术学院从“面对面”到“在之中”——论绘画写生观桑建新念的超越湖南长沙学院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策略研究喻秋兰广东广东工业大学合唱教学中地方性音乐的融入梁为广西广西师范学院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课程体系的创设黄妙秋与构建张君海南海南师范大学海南黎族文化的挖掘与平面设计的本土化探索海南海口经济学院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关于实践类教材建设的孙春燕、刘杰研究重庆重庆文理学院由秀山“辰河戏”的发展现状看文化传承中人隋剑飞的主观能动性四川西华大学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考刘能强四川成都理工大学高雅艺术进校园的途径探索及实践李燮、何兴杰曹耿献、方小笛陕西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传统音乐的隐性知识价值在普通高校中传承方式探究——以西安鼓乐的传承为例陕西咸阳师范学院“心体重构”:公共艺术视域下高校艺术教育王刚的价值取向杨冬菊陕西渭南师范学院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瓶颈及其突破赵利宁宁夏宁夏大学国内外艺术教育思想及艺术教育标准的实践性启示——对法制视域中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思考李冀新疆新疆师范大学影像中的教学——高等师范院校影视教育与职前教师培养探索王敏、侯斌英新疆新疆大学球土化视野中的影视文化教学思考——以新疆大学影视教学为例新疆喀什师范学院对新疆喀什地区艺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高旭清三等奖(按行政区划排序,同一省内学校按报送代码排序)省份单位论文题目作者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普通高校音乐赏析类课程中的“文化融合”罗薇教学理念王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刍议新民族唱法对传统昆曲唱法之传承——兼论新民族唱法在戏曲的奠基中传承和发展北京北京物资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织对学生个体选择及目标实现林鑫影响的分析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理工科高校艺术教育探索之路郝蕊北京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与团学工作融合路径探究李玲、唐伟谈龙建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戏韵管弦&管弦戏韵——中国戏曲学院民族音乐会带来的思考天津天津商业大学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发展探析林玉恒、于向华天津天津理工大学高校艺术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探究张维东、黄春发天津天津科技大学论高校艺术教育的美育作用发挥信欣、李怡丁卯、马丽河北河北经贸大学学科综合是艺术教育面对未来的发展之路——兼谈普通高等院校版画实验教学的意义孙涛河北河北师范大学基于大学生专业差异的高校音乐公选课教学改革研究刘晓坡、张瑞丰河北邯郸学院以点带面借古育今——浅谈以书法为载体多维度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太行深处有花开——浅谈左权开花调“四美”郝宁伟山西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力蓉山西山西大学点线面——舞台艺术实践对高校、舞蹈教学的三维功效李渔“解明曲意”观点对当代声乐教学的启迪贾忠内蒙古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姜明程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区域性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辽宁大连交通大学高校公共篆刻艺术教育研究杨鹰孙冬梅辽宁沈阳师范大学关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与儿歌伴奏》课程有效性研究黄岑辽宁东北大学美国音乐教育实践范式对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意义辽宁沈阳师范大学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下高校音乐师范教育的问轩小杨题与对策辽宁沈阳农业大学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校美育新探王小栋吉林长春师范大学音乐对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郭春蓉学院吉林东北师范大学NENU公共艺术课程的整合研究尹爱青、佟贺吉林北华大学音乐学院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新课程改革对接问题的理性思考司瑞姿、王玲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基于乌尔姆通识教育理念的现代设计教育反思张建设上海复旦大学大学公共影视课程中影像实践课的探索与改革许肖潇、龚金平上海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团体绘画活动对大学生网络戒瘾的干预研究黄毓彬上海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形体训练教学课程研究田珂上海上海师范大学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误区辨析与对策思考靳超英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音乐课程标准与多元文化教育新架构曹景谐江苏南京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是沟通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谢白江苏南京晓庄学院基于音乐社会学课程的“Presentation”教学法研究徐新丽江苏江南大学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以高师音乐史论课程为例管乐江苏南京艺术学院从流行音乐切入民族音乐教学的新思路施咏江苏苏州大学高等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发展束霞平江苏河海大学以美求真,以美向善——艺术教育于立德树人的独特价值研究徐欣宁江苏常州工学院论理工类高校校园文化空间的拓展崔涛、曲师浙江浙江省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教学与实践许金友浙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融合的路径探析高澄明、齐磊浙江湖州师范学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曹蕴娴浙江浙江音乐学院(筹)借鉴Seminar教学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丁宁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市集”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汪秀霞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之初探余鑫安徽安徽三联学院论通识教育体系中的艺术教育——以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美术鉴赏课程为例王海峰安徽合肥工业大学高校美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宋蓓蓓方法研究安徽安徽大学对高等院校美术设计类教材同质化现象的反思汪臻、杜亚璇安徽滁州学院论音乐视域中的美善关系杨尚翡杨丽霞福建集美大学闽台本土音乐在地方院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视唱练耳课程为例福建福建师范大学构建新型的南音演唱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陈俊玲应对之策周晓莹江西江西理工大学音乐人文的深度开启乐教立德的本体建构——音乐教育“立德树人”独特价值的哲学思考江西南昌大学灵动清空谐婉——姜夔曲词音乐审美抉微晏红、贾秀琦江西新余学院"学研产—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思考罗高生孟宪平、鲁光山东鲁东大学当代美术技法理论构建刍议——美术教育现代形态之研究山东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与艺术史论:美术史学科建设之思李丕宇徐成龙山东山东师范大学高师舞蹈突显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探究——以山东鼓子秧歌为例河南郑州大学摄影记者生存危机下的摄影教育思考延婧河南河南大学周驰《致义斋廉访相公尺牍》研究赵振乾河南周口师范学院河南民间音乐如何走进大学校园李娜柳冬瑕湖北湖北师范学院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湖北江汉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课程设计徐丽蓉研究谢颖、谭磊湖北武汉大学加强校园文化创新建设推动高校文化育人新格局——以武汉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超市”为例杨秋仪湖北湖北文理学院音乐教学应“从学生出发”——读《“从内容出发”走向“从目标出发”》有感湖南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论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中国新音乐的影响杨明刚湖南湖南城市学院“三一实践模式”——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实践张瑞智、周勇课程的探索与创新湖南长沙学院艺术经典阅读活动与学生艺术社团的良性发展余中华、薛平平湖南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四个维度与实施策略谭学念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五做五学”的高职“做中学”实践教学模式内涵研究——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夏高彦湖南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情境建构下的远程教育艺术设计专业职业导向型课程教学策略研究田甜湖南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浅析民间剪纸在化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李远林广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商业摄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后续思考杨智广东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省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设置探究钟善金广东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高广宇广东华南农业大学高校学生艺术类社团的育人机制探析陈建广东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音乐教学法课程“圆圈”教学形式探索谢铭磊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参考谢中元广西河池学院当昨天遇见未来:民族戏剧传承与地方高校戏剧教育改革——以广西罗城仫佬族组织县“仫佬剧”为例韦海燕广西广西大学侗族农民画资源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张明学广西广西科技大学从“有我”到“无我”的声乐教学哲学的经纬构建谭竺雯、洪翠笙广西广西艺术学院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学生民族艺术文化自觉意识培养黄文翠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大学书法教学中的文化传授苏洪强重庆重庆文理学院云南哈尼族铓鼓舞探微颜聪、吴司祺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初探罗晓欢重庆重庆文理学院导向型自主学习语境下的美术史论有效教学策略探析肖宇窗重庆重庆三峡学院地域性美术资源在地方美术院校山水画创作课中的运用初探——以地域性自然山川的运用为例王明国四川电子科技大学普通高校公共音乐鉴赏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思考张旭四川西华大学“大楼”、“大师”与“大业”——综合性大学屈立丰专业艺术教育的困难与出路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黄洋四川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论徽宗画学对当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启示王彦彦阿文兴云南云南保山学院云南布朗族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现状、问题与对策云南曲靖师范学院赵壹《非草书》对草书发展的影响辛魁鹏范钰湘云南玉溪师范学院影像中的音乐与文化——谈课程《影视欣赏》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实施云南云南艺术学院论特色项目研究对加快高校学科建设的意义罗宇佳、李小明许志敏、华如冰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书院—学院(学科)制”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实践研究——以西部某高校为例陕西西北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公共艺术课《美术鉴赏》屈健教学方法改革和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陕西西安工业大学在产业细分中构建差异化的艺术专业教育于唯德陕西西安工程大学21世纪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瓶颈及对策于晗陕西安康学院声乐创新“颤音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范义付陕西西安音乐学院略论音乐审美的认识价值和非认识价值王延松、张艳青海青海师范大学达尔戈梅斯基与他的浪漫曲作品分析谈云波马树华宁夏宁夏大学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困境调查分析及独特价值研究——以宁夏高校为例新疆新疆艺术学院新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李雪静新疆昌吉学院新疆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辨析张莉、马登杰。

工科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的建构

工科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的建构

感受——理解——认识的过程 , 受到感染和启发 , 培养发散
性、 开放性思维 , 而提高创造力。 从 更重要的一点 , 艺术教育
更使人向往生活 , 向往文化 。


工科 背景 下学 校艺 术教 育性质 等的 思考
通过课堂教学 、 艺术社 团 、 校园文化等形式的体系化孕 育 , 学生得到最大 限度 地“ 使 自由发展 ” ——启 发想象 、 拓展
创新 , 中国人一定能赛 过外 国人 。 所 以, ” 艺术可以起着充当
大学生随着知识 的不断提升其精神 的富足 远远 胜过对 物质 的追 求 。 自然追 求文 化的博大 和精 深。所以 , 门课程 一
是可 以大大激发大学生探求艺术 的热情 。艺术教育 的深 度 和广度也 自然得到 了延伸 。 教材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选修兴趣 ,提升学生
成 为大学人 才生产线 上被 按照各 种专业 规格批 量加 工的 “ 材料 ” 而大学教育这种严重的“ 。 工具化” 特征遮蔽了“ 人文 化” 特征 , 所培养的往往是“ 家” 是分门别类的“ 门技术 专 , 专 人才 ” 或者说是“ 工具人 ” 。
艺术教育是改变工科学生“ 工具 化” 特征的一个重要切 入点或是 突破 口 , 它通 过对 音乐 、 画 、 绘 舞蹈 、 曲 、 戏 影视 等
生 。艺术教育解决的问题 、 对策和 目标 关系如图 1 示。 所
图 1艺术教育解决的问题 、 : 对策和 目标 关系 图
大学教育领地 , 在学校教育 中占据越 来越大的份额 。 这一 点 对于工科大学而言表现 尤甚。这 种教 育体系和教育 内容 的 实施 突显 了高等教育的现实感 。增强 了高等教育 的社会服
1 40
维普资讯

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启示——以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

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启示——以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

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以清华 大 学和 东南 大 学为 例
陆挺 陈峰 ,
(. 1东南 大学 艺术学 院 , 江苏 南 京 20 1 ;. 1082 蚌埠 学 院 艺术设 计 系 , 徽 蚌 埠 2 33 ) 安 3 00
摘 要 : 文 选 取 近 年 来 在 艺 术 教 育 方 面 开 展 得 较 好 的 两 所 工 科 大 学— — 东 南 大 学 和 本
研 究 方 向: 艺术 学理 论 , 术 教 育 学 。 艺 陈 峰 (9 5一 ) 男 , , 16 , 汉 福建 福 州人 , 南 大 学 文 学 ( 东 艺术 学 ) - 蚌 埠 学 院 艺 术 设 计 系讲 师。 研 究方 向 : 术 设 计 学。 硕 2, 艺
4 5I
全国 中文核心期刊 艺术百家 21 年 第 3 总第 14 00 期 1 期
HUNDR C ED S HO 5 N ART 0I I S

J: 三 个 方 面 形 成 了 以 “ 术 实 践 ” 主 线 贯 穿 其 中 t, l 艺 为
的艺 术 教 育 模 式 。 清华大 学 的艺术教 育注 重实践 操作 与技 能训 练 ,
分 别 代 表 了今 天 中 国 工 科 高 校 开 展 艺 术 教 育 实 践 的
口 挺等 中 工 大 艺 教 模 的 较 启 — 以 华 学 东 大 为 l 4 陆 , 国 科 学术 育 式 比及 示— 清 大 和 南 学 例 4
HUN DRE S D CH00 S I r I N AR S
文章编号:03— 14(00)3一O4 0 10 90 2 1 0 O 4— 4
学 , 个 案 分 析 , 从 中 归 纳 出 工 科 大 学 艺 术 教 育 的 作 并

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的理想模式

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的理想模式

L NG i a .L —n I J —y o IYi a
( c o lf A t o te s Unvri S h o o r,S uh at i st e y,Na fn Ja g u2 0 8) n g, in s 1 01 i
A b t a t Th r du a i n i a s r c : e a t e c t de l mo e n Ch n s e h o o i a n v r iy s u d b o o d l i i e e t c n l g c l u i e s t ho l e c mp s d b ri u u a d o e y Cu rc l m n i s r c i n s s e , c mpu g r e o ma c n ri t r c i e Ac o di o c r e t st a i n,s me me s r n tu t y t m o a s hi h a tp r r n e a d a ts i p a t . f c c c r ng t u r n iu t o o aue s o l o e t mp o e t d c to l r s l. Fi t h u d be d n o i r v he e u a i na e u t s y,s c a d c t n r s u c s s o l e i t g a e o b id r l o i l e u a i  ̄ e o r e h u d b n e r t d t u l o s i n i c a d e s na l c rc l m s s e . S c n l c e t i n r a o b e uri u u f y tm e o d y, d u l o l n l de o n a i n l n a v nc d r i i g o b e g a s i c u d f u d t a a d d a e ta n n o s o l e s tc n i e n h a n wl d e g o n h u d b e o s d r g t e we k k o e g u d. L sl i r at y,i s t e h g — q a i r uri u um h tc n g v a ti h i h u l y a c rc l t t t a a i e pe k

从“STEM”到“STEAM”:如何让艺术融入科学教育

从“STEM”到“STEAM”:如何让艺术融入科学教育

从“STEM”到“STEAM”:如何让艺术融入科学教育作者:林骏科来源:《山西教育·教学》2020年第10期随着全球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型人才”成为各国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为加强理工科人才培养,率先提出“STEM”教育模式并在实践过后加入了“Arts”,也就是艺术,从而使该教育结构变得更加全面。

由此反思中国小学科学教育,如何在科学教育中渗透“艺术”这一命题,不仅将为学生打开“STEAM”的大门,同时也为教师重新思考教学模式提供了核心依据。

一、核心探讨:“STEAM”教育的“前世今生”“STEM”教育活动已经开展了20多年,已逐步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竞赛中,许多国家甚至远远领先于美国,这让美国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

所以,重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STEM”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STEAM”简言之就是在“STEM”的基础上增设了“A”(Arts)学科的教育模式,它的出现让原有的“STEM”教育变得更具欣赏性、人文性和艺术性。

在基础教育阶段,“STEAM”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不再局限于技能和知识的习得,而是关注学生个性化与创造力的培养。

二、意义探寻:从“STEM”到“STEAM”的价值诠释从“STEM”变成“STEAM”,增加的“A”是指设计思维、美感素养、人文追求、可视化的思维以及外显的美。

1.学会审美美国杰出工程师巴克明斯特·福勒说:“当我工作的时候,我很少考虑审美的问题,但是当我完成工作的时候,如果我發现成果没有美感,我就知道我错了。

”在工程师的“工程思维”里,“美感”似乎总是缺席,他们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使用期限和保障措施,这也为成品的最终呈现造成了瑕疵。

“STEAM”教学可以教会学生修饰自己创造的“产品”,弥补美学缺陷,为提高审美情趣打下基础。

价值引领,守正创新: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美育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价值引领,守正创新: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美育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22卷第2期[收稿日期]2023-10-11[基金项目]2022年度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学研修项目(gxgnfx2022101);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一流线上课程(原MOOC)(2021xskc037)[作者简介]杨小庆(1987—),女,安徽芜湖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环境景观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研究。

价值引领,守正创新: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美育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杨小庆(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摘 要]新文科教育理念指向高校学科知识交叉化、教学模式实践化、站位视野全球化等一系列教育变革,是高等教育面临新时代挑战所做出的科学应对。

依据国家提出的“价值引领,守正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针对新时期我国美育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新文科背景下的新美育格局,立足中国国情,通过塑炼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创新高校美育课程教学方法、完善高校美育评价体系与加强高校美育师资建设的美育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形成多专业、多学科覆盖,构建文理贯通、科艺融合与交叉融合的新美育格局,以课程为载体不断促进高校美育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价值引领;守正创新;新文科;美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71(2024)02-0049-05 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1]。

面对新使命新要求,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必须加快新文科建设[1]。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 大学 ,作个案 分析 ,并从 中归纳 出工 科大 学
艺 术教育 的两种实践 模式 。通过对 于这两 种实践 模式 的 比较研 究 ,特别是对 于它们 的利弊 得失进
这些 年随着教育改 革的不断深 化和教 育体制 的不断完善 ,我们 国家 已经明确将 艺术教育 置于 “ 素质教育 ”的要求 之 中 ,艺 术 教 育受 到 广泛 关 注 ,并逐 步深入 到 了大 、 中、小 学 的课 堂 当 中。
体制不顺 畅 ,缺乏政 策支持 和制 度保 障 ;美育 课
gvn ert a x l ain ,te p p rcn lds sme l so r e u ain i n ne n o e e iigt oei lepa t s h a e o cu e o a fat d ct n e g er g cl g s h c n o w o i i l
On Two Op r t n lM o es o tEd c to e a i a o d l fAr u a i n i i e e En i e rn l g s n Ch n s gn e i g Co l e e
L n u Tig
Ab ta t T i a e u s r c : h s p p r s mma ie h wo p rt n l rzs t e t o eai a mo es o r e u ain n h n s n i e rn o d l f at d c to i C ie e e gn e g i
陆 挺
( 南 大 学 人 文 素质 教 育 中心 ,南 京 东 209 ) 10 6
摘要 :本 文选取近年 来在 艺 术教 育方 面 开展 得 较好 的两所 工 科 大学—— 东南大 学和 清 华 大 学,进行 实例研 究和个案分析 ,从 中归纳 出中国工科 大学 艺术教 育 的两种 实践模 式 ,并对这
c l g sb o d cig a c s t d fS uh atUn v ri n sn h a Unv ri ol e y c n u t a esu y o o te iest a d T ig u iest e n s y y,te t n i e rn h woe gn eig u iest s ta a e a c mpih d fn r d c t n n c mp s B c mp r g t e wo mo es n nv rie h t h v c o ls e e at u ai o a u . y o a n h t d l i i e o i a d
但是 ,中国普 通 高等学 校 对 于艺术 教 育 的认 识 , 还未提升 到应有 的高度 ,特别 是在 工 科 大学 中 ,
艺术教育 的开展仍然停 留在较为肤浅 的层面上 。 目前 ,中国工科 大学 艺术 教 育 存 在 的 困境 ,
主要表现在 :“ 艺术教育地位 不高 、机构不健 全 、
收稿 E 期 :2 O .22 l O 90 . 7
面上重 视 ,行 动 上 不重 视 ” ,而没 有从 人 才 培 养的全过程 和高等学校 办学理念 的高度来认识 艺
术 教育 ,因此 在行 动上就有一定 的盲 目性 ,从 艺
作者 简介 :陆挺 (97 17一
) ,男 ,江 苏 南 通人 ,讲 师 .艺 术学 博 士 生 , 主要 从 事 艺术 教 育 学研 究 。
两种 实践模 式进行 了比较研 究和理论 阐述 ,试 图总结 出工科 大学艺术教 育的一些规律 ,探 索
到一 些具有一定推 广价值 的 经验 ,希 望对 于 中国工科 大学更好 地开展 艺术教 育产 生参考 价值
和借鉴 作用。
关 键 词 :工 科 大 学 ; 艺 术 教 育 ; 实践 模 式 中 图 分 类 号 :G 0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a d s ae au b ee p r n e t a sa l o s e e ih n r lv n td e . n h rs v la l x e e c h ti b e t h d n w lg to ee a tsu is i
Ke rs:e gn eigc l g s r e u a o ;o eainlmo e ywod n er ol e ;a d c t n p rt a d l i n e t i o
20 0 9年 5月
文 化 艺 术 研 究
Su is tda Culr & Ar l e u t
Ma y, 2 0 09 V0 . No 3 12 .
第 2卷
第 3期
文章 编 号 :17 .10 (09 305 —6 643 8 20 )0 .0 1 0
试论 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 的两 种实践模 式

5 ・ 2
文 化 艺 术 研 究
第 2卷
术 教育 的实践层面来 看 ,往往缺 乏设计 和思考 。 针对 此现状 ,本文选 取了近 年来在艺 术教育
方 面 开 展 得 较 好 的 两 所 工 科 大 学 — — 东 南 大 学 和
了基础 。但是 ,艺术 领域 的丰富性 决定 了在一个 学期 的课 程学 习 中只能是 了解 到最 基本 的常识而 已 。该 实践模 式 的重 要环节— —艺 术类讲 座 。起
程 缺 乏 顶 层 设 计 ,导 致 因 人 而设 ,杂 乱 无 章 ,质
量不高 ;艺术 活 动背离 ‘ 普及 ’初衷 ,陷入应 试 教育的窠 臼。 “ 造成这种局 面的主要原 因 ,还 是 在于很多工科 大 学对 于艺术 教育 “ 想上 重 视 , 思 政 策上不重 视 ;口头上重视 ,措施 上不重视 ;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