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基地的计划管理
种业公司2024年工作计划
种业公司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种业公司工作计划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种业公司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种子生产和销售的专业机构,种业公司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农民和农业生产者的需求,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此,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对于种业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本公司2024年的工作计划。
一、种子生产计划1. 继续加强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生产基地的种子生产能力。
2. 加强对种子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确保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3. 推进种子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种子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4. 不断优化种子品种结构,加大对优质高产种子的培育和推广力度。
5. 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种子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二、种子销售计划1. 拓展种子销售渠道,加强与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合作伙伴的合作,扩大种子销售范围。
2. 加强对种子销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销售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3. 推出针对不同地区和作物的种子销售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4. 加强对种子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及时调整销售策略,提高市场占有率。
5. 加强对种子销售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农业技术服务计划1. 继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
2. 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开发适合当地种植的新技术和新品种。
3. 组织种植示范田,向农民展示新技术和新品种的种植效果,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
4. 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合作,开展农业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
5. 加强对农业政策的研究和分析,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和指导。
四、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计划1. 加强公司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制定品牌推广计划,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
3. 参加各类农业展览和交流会,展示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小学种植基地管理制度
小学种植基地管理制度一、种植基地的管理目标与原则1. 稳定发展:确保种植基地的生产经营稳定发展,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安全生产:优先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遵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种植基地的安全生产。
3. 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节约劳动力和能源,提高生产效益。
4. 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绿色生产,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5. 法制管理:遵守种植基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1. 种植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对种植基地进行整体规划和决策,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2. 种植基地主任:负责指挥和管理整个种植基地的日常生产经营,实施管理制度。
3. 生产部门:主要负责种植基地的生产工作,包括土地准备、播种、施肥、浇水等。
4. 财务部门:负责种植基地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预算编制、成本核算、资金管理等。
5. 安全保卫部门:负责种植基地的安全生产和保卫工作,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6. 环保部门:负责对种植基地的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绿色生产。
7. 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对种植基地的档案管理工作,记录和归档各类生产资料。
三、生产经营管理1. 生产计划:根据品种、季节和市场需求制定种植基地的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
2. 资源配置:合理配置土地、水资源、肥料、种子等生产要素,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3. 生产作业:按照生产计划进行播种、施肥、管理、收割等生产作业,保证良好品质和高产量。
4. 质量控制:加强品种选择、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5. 成本控制:严格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保障经济效益。
6. 营销销售:根据市场需求,开展产品的销售工作,确保产品的畅销。
四、安全生产管理1. 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安全检查:定期对种植基地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3. 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
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优质的种子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设种子生产基地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建设目标1. 建设规模:种子生产基地占地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
2. 建设品种:重点建设优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种子生产基地。
3. 建设要求:保证种子质量,提高种子产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建设内容1. 土地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块作为种子生产基地。
2. 种子选育:引进优质种子品种,进行选育和繁殖,保证种子的纯度和品质。
3. 种子生产:利用科学种植技术,确保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4. 环境保护:建设种子生产基地要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建设流程1. 土地准备:对选定的土地进行整理和改良,确保土壤肥力和排水条件。
2. 种子选育:引进优质种子品种,进行品种改良和繁殖。
3. 种子生产:科学种植管理,包括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4. 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种子的质量和纯度。
5.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建设保障1. 资金支持:政府加大对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2. 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种子生产效益。
3. 政策扶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提供相应的补贴和扶持。
六、建设效益1. 提高种子产量:建设优质种子生产基地,能够保证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 促进农业发展:优质的种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设种子生产基地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3. 带动就业: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将带动当地农民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七、建设风险1. 自然灾害:种子生产基地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需要加强防灾减灾措施。
2. 品种适应性:引进的种子品种需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需要进行充分的试验和验证。
公司农业种植基地管理制度
公司农业种植基地管理制度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变化,农业种植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公司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农业种植基地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针对公司农业种植基地制定的管理规范示例:一、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明确组织架构是制度执行的基础。
公司需设立专门的农业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整体规划、监督生产活动、协调资源分配等。
同时,每个种植区域应指定一名负责人,对日常作业进行管理和指导。
二、种植计划与技术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和生态条件,编制年度种植计划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这包括种子选择、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灌溉排水等方面。
所有操作都应遵循国家相关农业标准,确保产品安全和品质。
三、生产流程管理生产流程需要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执行,从播种、生长、收获到储存各个环节都要有详细的操作规程。
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如GIS和ER,可以提高管理的精准性和效率。
四、质量控制与追溯体系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农产品进行抽检,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建立产品追溯体系,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快速定位并采取措施。
五、员工培训与发展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知识更新,提升其工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与管理改进和技术创新。
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种植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比如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节水灌溉技术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积极探索有机种植、循环农业等可持续发展模式。
七、应急管理与风险控制制定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应对、突发疫情控制等。
通过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分散,保障企业和农户的利益。
八、信息化与数据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分析农业生产数据,优化生产决策和管理流程。
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预测市场趋势,指导种植结构的调整。
总结:。
甘肃省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
甘肃省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推动种子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立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及在种子生产基地从事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科学规划布局,改善基础设施,实行轮作倒茬,鼓励发展农民制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支持种子生产企业建立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不得违法设定种子市场准入条件和出台收费政策。
第四条种子生产基地实行认定制度。
村民委员会或农民制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为具备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规定条件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种子管理部门提出认定申请,审核合格的,由县级种子管理部门颁发种子生产基地证书,并报上一级种子管理部门备案。
审核不合格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并在30日内通知申请人。
第五条生产非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的企业应当在生产所在地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备案,并按备案内容进行生产。
备案内容包括:生产品种、地点、面积、技术力量等。
第六条授权品种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应当与品种权人同意生产的期限一致,但不得超过3年。
第七条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种子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建立种子生产企业和基地村的诚信档案,并适时向社会公布诚信记录及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名单,供农民、村民委员会或农民制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主选择种子生产企业,种子生产企业自主选择基地村。
诚信记录应当包括身份记录、基本信息、经营状况、种子质量、服务质量、履行合同情况、奖惩及其他需要记录的内容。
第八条村民委员会或农民制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组织制种农户进行种子生产,协调解决制种农户与非制种农户之间及制种农户之间的矛盾。
种子基地村民委员会或农民制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和种子生产企业约定,按种子产量收取一定比例的种子生产服务费,用于村集体积累、基础设施建设及村社干部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劳务费,但不得高于005元/公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最新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最新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农作物种子包括粮、棉、油、麻、桑、茶、糖、菜、烟、果、药、花卉、牧草、绿肥及其他种用的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等繁殖材料。
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种子选育、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实施细则。
第四条农作物种子衽以计划供应为主,使用者选留为辅,逐步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定期更新更换生产用种。
第五条种子类别分为育种家种子、原种、良种。
育种家种子:指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的最初一批种子。
原种:指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良种:指用常规原种繁殖第一代至第三代和杂交种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的农业主管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种子工作,其执行机构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设置的种子管理机构。
第七条种子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一)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种子法规和方针、政策;(二) 制定并组织实施种子发展建设规划;(三) 负责种子计划、生产、经营和品种及种子质量的管理;(四) 签发和管理《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五) 会同有关部门查处违法生产、经营种子的单位和个人;(六) 培训种子技术和管理人员。
种子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持有《中国种子管理员证》和佩戴《中国种子管理》胸章。
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聘请兼职种子管理员,接受种子管理机构委托行使种子检查、监督职能。
第八条各级农业部门的种子公司是种子生产经营的主渠道,负责按计划生产供应良种。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积极扶持种子事业发展,在资金、贷款、税收及化肥、柴油等物质供应上给予优惠。
第十条国营原(良)种场是国家种子生产的主要基地,应坚持以繁殖原(良)种为主。
种植基地管理制度(精选5篇)
种植基地管理制度种植基地管理制度(精选5篇)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种植基地管理制度(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种植基地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我县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切实规范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县行政区域内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到县农经部门审查备案的家庭农场适用于本制度。
第三条家庭农场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规和政策。
第四条家庭农场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家庭农场自主经营权和内部事务,不得强迫家庭农场接受有偿服务,不得违规向家庭农场收费、摊派和罚款。
第五条家庭农场应自觉接受农经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岗位责任制度第六条家庭农场从业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结合自身实际,设置生产主管、销售主管和财务主管等岗位,明确工作职责。
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各部门经理。
第七条家庭农场实行农场主负责制。
农场主统揽全场工作,主要是拟定发展目标和计划,制定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管理,有序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加强财务审核审批,协调解决农场重大事宜,争取各项扶持政策,开展工作考核和总结评比。
第八条生产主管岗位职责:拟定并落实家庭农场年度生产计划,制定并实施生产技术规程;组织所需的生产资料,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和培训,抓好病(疫)虫害防治;组织标准化生产并负责完善相关记录,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加强农业机械设施设备检修维护和仓储运输工作。
第九条销售主管岗位职责:拟定并落实年度销售计划,预测销售市场,广辟销售渠道,寻求定向合作,探求订单销售和网络销售方式;负责签订销售合同,规范销售凭据,回收销售款项;坚守公平竞争和诚实守信商业道德,保证产品销售质量和数量,维护家庭农场整体形象;努力降低销售成本,最大程度地实现家庭农场既得利益;建立销售台账,及时报告销售业绩。
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种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设种子生产基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举措。
为此,本文将就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基地选址种子生产基地的选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考虑的是土地资源,选址应当选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
其次要考虑的是气候条件,应当选择适宜作物生长的气候环境。
最后要考虑的是交通便利程度,便于物资运输和市场销售。
三、基地规划基地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到作物种植的季节性、生长周期和生长需求。
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合理规划种植面积和布局,确保各类作物得到充分的生长空间和资源利用。
四、基地设施建设基地设施建设包括温室大棚、灌溉系统、育苗设备等。
温室大棚可延长作物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和质量;灌溉系统可确保作物生长所需的水源;育苗设备可提高育苗效率,保证种子的质量。
五、人员培训基地建设需要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他们需要具备种子生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对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以提高基地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六、质量控制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把关种子的生产、储存和销售环节,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安全。
七、市场营销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市场营销工作,寻找合作伙伴,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实现基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八、总结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成功实施将对农业生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基地建设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建设高标准种子示范基地的建议方案
建设高标准种子示范基地的建议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品质和标准化程度对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种子质量和标准化程度,推动农业现代化,我们提出建设高标准种子示范基地的建议。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集种子研发、繁育、检测、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化种子基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高标准的种子。
二、项目内容1. 土地选址与规划: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土地作为基地。
进行合理规划,包括种植区、繁育区、管理区等。
2.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电力设施、温室内设施等。
3. 种子研发:引进国内外优质种子资源,进行品种筛选、改良和培育。
4. 种子繁育: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种子的繁育和生产。
5. 种子检测:建立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对种子进行质量检测和品质鉴定。
6. 示范推广: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向农户推广优质种子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三、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1-6个月):完成土地选址与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种子研发团队组建。
2. 第二阶段(7-12个月):进行种子繁育和检测工作,同时开展示范推广活动。
3. 第三阶段(13-18个月):总结经验,优化流程,全面推广高标准种子的应用。
四、预期成果1. 提高种子质量和标准化程度,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2. 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目前国内外已有成熟的高标准种子基地建设技术和经验,可以借鉴。
2. 经济可行性:项目投资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种子研发和推广等方面的费用。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3. 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将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六、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1. 自然灾害风险:如遇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损失。
2. 市场风险:关注市场动态,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
种子繁育基地实施方案
种子繁育基地实施方案一、背景。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种子繁育基地是保障良种供应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种子质量和产量,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制定种子繁育基地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
1. 建立高效的种子繁育基地,提高种子繁育效率;2. 提升种子质量,确保良种供应;3. 实现种子繁育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步骤。
1. 选址规划。
选择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建立种子繁育基地。
同时,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基地的高效运作。
2. 建设基础设施。
建设种子繁育基地的基础设施,包括温室大棚、种子处理设备、灌溉设施等,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种子加工条件。
3. 种子选育。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种子品种进行选育,通过科学的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保存,培育出适合本地生产的优质种子。
4. 繁育管理。
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种子的繁育和培育。
包括种植密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
5. 质量监控。
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体系,对种子的生长、发育和质量进行全程监控,确保种子的质量和产量达到预期目标。
6. 推广应用。
通过种子繁育基地实施方案,培育出的优质种子进行推广应用,让更多的农民受益,推动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基地管理人员和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2. 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激励基地管理人员和农民积极参与种子繁育工作;3.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种子繁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五、预期效果。
通过种子繁育基地实施方案的落实,预期将实现以下效果:1. 提高种子繁育效率,增加优质种子的供应量;2. 提升种子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3. 推动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六、总结。
种子繁育基地实施方案的落实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实施,才能够实现良种的供应,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希望通过种子繁育基地实施方案的落实,能够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市农作物种子工作计划
全市农作物种子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的
规划本市来年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种子需求与供应情况,确保各类种子的质量和供应量,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主要农作物种子需求预测
1. 根据本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预测,估算来年需要各类粮食作物种子的需求量。
2. 分析本市常见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趋势,预测主要蔬菜和水果种子的需求量。
3. 估算本市油料和纤维作物种子需求量。
三、种子生产与供应保障
1. 确定本地种子生产基地的产能及结构布局。
2. 安排好优质原种收购与储备工作,确保优质原种的储备量。
3. 紧密联系好省内外的种子公司,保障各类适地种子的供应。
4. 做好本市种子质量监管工作,检验种子保存与生产的质量标准。
五、预算安排
1. 预算本市种子工作实施经费。
2. 明确各类原种收购、检测与批发补贴资金使用标准和程序。
3. 安排好市州农业科技推广补助资金的使用方向。
四、工作推进部署
本计划将于下年2月报省农业厅备案,3月开展实施。
各有关单位需按进度完成有关任务,以保障好新农业生产开局。
以上就是一个初步的"全市农作物种子工作计划"提纲。
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种子生产基地选择与管理—种子生产基地管理
制种基地的经济条件
二、制种基地的经济条件对制种的影响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
• 经济欠发达 在制种的长远发展中,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更有发展潜力的后备 资源,应注意加以培养建设。
种子生产基础
《制种基地的农民素质》
目录 CONTENTS
农作物制种的组织管理模式
二、农作物制种的组织管理模式内容 (二)“公司+农户”模式
• 种子公司与农户直接签订种子生产合同,农户和公司共同调整、 划定制种所需隔离区,由公司技术员全部负责农户组织管理, 村委会不参与任何活动。
农作物制种的组织管理模式
二、农作物制种的组织管理模式内容 (二)“公司+农户”模式
制种基地的农民素质
二、制种区农民培训
农民培训的内容: • 制种技术、管理规定; • 林果生产、病虫防治等其他农业技术及生产实际问题等; • 社会公德培养,培养农民生产合作、互帮互助、邻里和睦的意
识,提高社会素质。
种子生产基础
《制种单位的自身建设对制种的影响》
目录 CONTENTS
一 公司经济水平和诚信 二 公司技术员
一 农民素质对制种的影响 二 制种区农民培训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 1、了解农民素质对制种的影响
• 2、熟知制种区农民培训的内容
• 教学重点难点 制种区农民培训的内容
制种基地的农民素质
农民素质对制种的影响
制种基地的农民素质
一、农民素质对制种的影响
• 制种基地的农民是完成制种的基本单位,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 质和社会素质。
农作物制种的组织管理模式内容
农作物制种的组织管理模式
二、农作物制种的组织管理模式内容 (一)“公司+村委会+农户”模式
种子基地管理制度细则
种子基地管理制度细则种子基地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保障农作物品种的质量和增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种子基地,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增产水平,制定种子基地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本文从管理要求、作业流程和管理措施等方面,对种子基地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管理要求1.落实责任:种子基地管理责任由农业部门负责,明确责任人并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2.确保质量:种子基地管理要以品种质量为核心,确保种子的纯度、活力、健康和规格符合国家标准。
3.保障安全: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种子基地的安全生产和作业,避免发生事故和火灾。
4.加强监督:建立常态化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对种子基地的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二、作业流程1.选址和建设:种子基地的选址要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周边环境无污染的地方,并进行规划设计和合理布局。
2.种植管理: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制定相应的种植管理方案,包括播种时间、种植密度、灌溉、施肥等,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3.病虫害防治: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农作物的安全和品质。
4.收获和加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及时进行收获,确保种子的品质和活力。
收获后,要进行干燥、除杂、包装等处理,确保种子的纯净度。
三、管理措施1.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种子基地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种子基地的管理流程、权限和责任。
并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2.建立种子生产档案:对每一批种子的生产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种植、施肥、防治、收获等,建立种子生产档案和追溯体系。
3.加强销售管理:对种子销售进行严格管控,明确销售渠道和销售对象,保证种子的质量和合法性。
4.加强宣传和监督: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对种子基地管理制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加强监督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四、总结种子基地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农作物品种的质量和增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种基地管理制度
制种基地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规范制种基地的管理,提高种子的品质,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制种基地管理制度是制种基地管理规范化的基本依据,所有从业人员必须遵守。
第三条制种基地管理制度的执行范围:适用于所有制种基地的管理和经营活动。
第四条制种基地管理制度的目的:规范制种基地的管理行为,提高种子质量,推动粮食生产的发展。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制种基地设立管理人员、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等相关部门。
第六条制种基地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单位,明确工作职责。
第七条制种基地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能够熟练操作生产设备,具有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
第八条制种基地应当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根据规模适当分配人员数量。
第九条制种基地应当建立定期例会的制度,保障管理人员、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
第三章生产管理第十条制种基地应当根据规模建立生产计划,确保生产生活有序。
第十一条制种基地应当建立优质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确保种子质量。
第十二条制种基地应当建立健全的种子质量检测制度,保障出厂数量的合格。
第十三条制种基地应当建立农药、化肥使用制度,合理利用资源,保证生产成本。
第十四条制种基地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十五条制种基地应当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制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四章质量控制第十六条制种基地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种子质量。
第十七条制种基地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标准进行生产。
第十八条制种基地应当做好种子质量追溯工作,确保问题种子得到及时处理和追踪。
第十九条制种基地应当建立健全的包装运输管理制度,确保种子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第二十条制种基地应当定期组织质量检测活动,确保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五章管理措施第二十一条制种基地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统筹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十二条制种基地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生产经营的合法合规。
种子基地管理制度
种子基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和规范种子基地的管理,保障种子质量和安全,提高种子生产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组织架构1. 种子基地管理机构:种子基地管理机构由基地主任负责领导,包括技术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等,具体职责由基地主任制定。
2. 规章制度:种子基地应当依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明确责任分工。
第三章种子生产管理1. 种子选择:种子基地应当选择质量好、产量高、品种优的种子进行生产。
2. 生产计划:种子基地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种子生产规律,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人力和物力。
3. 生产过程:种子基地应当落实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要求,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卫生、科学和正常进行。
4. 质量检测:种子基地应当对生产的种子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种子符合国家标准。
第四章种子管理1. 种子储存:种子基地应当建立完善的种子储存设施,保证种子的质量和安全。
2. 种子包装:种子基地应当对种子进行适当包装,标明种子品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3. 种子销售:种子基地应当建立健全的销售网络,确保种子顺利销售出去。
第五章管理检查1. 定期检查:种子基地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种子基地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2. 抽查检查:种子基地管理机构应当不定期对生产、储存的种子进行抽查,保证种子质量。
第六章紧急处理1. 火灾事故: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基地主任应当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并报警处理。
2. 水灾事故:一旦发生水灾事故,基地主任应当及时疏散人员,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3. 其他紧急处理:对于其他紧急事件,基地主任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第七章管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1. 监督机构:地方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对种子基地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2. 评估机构:地方相关部门应当对种子基地的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公示。
第八章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
2. 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相关部门将依法处理。
种植基地管理制度(大全)
种植基地管理制度(大全)一、引言种植基地管理制度是确保种植基地高效、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
本制度主要包括组织架构、人员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制定和实施本制度,旨在提高种植基地的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架构1.种植基地设立基地主任一名,全面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
2.基地下设生产部、质量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安全环保部等职能部门,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管理工作。
3.基地主任定期组织召开基地管理层会议,研究解决基地运行中的重大问题。
三、人员管理1.基地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基地应建立健全员工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各类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3.基地应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政策,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基地应建立健全员工考核制度,定期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奖惩。
四、生产管理1.基地应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种植品种、面积、产量、投入产出比等指标。
2.基地应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3.基地应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制度,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为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五、质量管理1.基地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2.基地应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检,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入市场。
3.基地应加强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六、成本管理1.基地应加强成本核算,合理控制生产成本。
2.基地应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对各项成本进行有效监控。
3.基地应积极开展成本节约活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七、安全管理1.基地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2.基地应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3.基地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全国种业基地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全国种业基地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全国各地种业基地的建设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践中发现,部分种业基地仍存在着建设标准不高、科技含量不足、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制约了种业基地的规模化、专业化和高效化发展。
因此,全国种业基地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势在必行。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全国种业基地提升工作,提高种子质量、推进育种高效化、加强种业基地管理,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2. 原则:a) 科技先导: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提升品种质量和生产效益;b) 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c) 产学研融合:加强种业基地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d) 倡导绿色生产: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e) 政策支持:依托财政、税收等政策手段,为种业基地提供支持和激励。
三、重点任务1. 提高种子质量:a) 加强种子生产管理,优化生产工艺,确保良种供应;b) 强化种子质检标准,加大对种子质量的监督和检测力度;c) 推动良种推广,提升种子市场份额。
2. 加强育种高效化:a) 采取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加速育种进程,推出更多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优质品种;b) 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高育种效率和成功率;c) 推动品种审定和推广工作,促进示范推广,推动育种成果的应用。
3. 提升种业基地管理水平:a) 完善种业基地管理体系,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和运营机制;b) 培养专业化管理团队,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c) 加强基地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四、工作措施1. 建立科技创新体系:a)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增强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b) 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技研发水平;c)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结合。
2. 加强宣传引导:a) 宣传国家种业政策,强调种业基地提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b) 推广成功种业基地的经验做法,激发全国种业基地的发展热情;c) 加强社会对种业基地的认知和理解,形成社会支持。
种子安全生产工作措施方案
种子安全生产工作措施方案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为了确保种子的安全生产,减少种子携带病虫害、杂草种子和其他污染源的风险,采取一系列的安全生产工作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针对种子安全生产的工作措施方案。
一、种子生产场地选择和管理:1. 选择合适的生产场地:选择土地肥沃、排水良好、通风条件好的地方作为生产基地,避免生产过程中发生水稻发芽、秧苗茬等现象。
2. 建立严格的生产区划制度:按照生产要求,将生产区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种子繁殖区、育种区、试验区和储存区等,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高效。
3. 做好生产区域的管理:对不同功能区域进行管理,实行严格的进出记录和访客登记制度,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二、种子生产原料管理:1. 严格把关种子原材料质量:对种子的选种、种子处理剂、种子包装材料等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种子原材料进行详细的标识和记录,包括生产日期、批次号、来源等信息,方便溯源和质量监控。
三、种子生产过程控制:1. 建立健全的种子生产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和作业流程,落实岗位责任,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高效。
2. 加强生产现场管理:生产现场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现场环境卫生,保持生产设备的清洁和良好状态,预防交叉污染和事故发生。
3. 控制种子病虫害和杂草:采用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和杂草防控措施,确保种子的健康和纯度。
四、种子储存管理:1. 建立科学的种子储存管理体系:包括储存环境的控制、储存容器的选择和维护、储存信息的记录和检查等。
2. 实施定期检验和检测:对储存的种子进行定期的质量检验和病虫害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1.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2. 建立员工管理制度:制定员工管理规范,包括岗位责任、工作纪律、奖惩机制等,落实员工的责任和义务。
种植基地生产管理制度
种植基地生产管理制度一、总则1.1本制度的制订目的是规范和指导种植基地的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益,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1.2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种植基地的生产管理,包括种植计划制定、种植技术操作、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处理等环节。
1.3所有种植基地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二、种植计划制定2.1种植基地的管理人员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条件,制定种植计划,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数量、种植时间和种植区域的划分等。
2.2种植计划必须经过科学论证,确保种植的农产品能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2.3种植计划要按照季节和周期划分,确保生产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滞销或供不应求的现象。
三、种植技术操作3.1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种植技术和操作规范。
3.2种植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包括播种、管理、灌溉、病虫害防治、采收等。
3.3种植操作中必须注意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理需求,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正常。
四、施肥管理4.1施肥必须科学合理,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生理需求进行。
4.2施肥时要注意施肥量的控制,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下降和环境的污染。
4.3施肥要按照施肥方案进行,确保施肥的时间、量和方法的准确性。
五、病虫害防治5.1病虫害防治要进行综合防治,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5.2病虫害的防治要定期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5.3化学农药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
六、收获处理6.1收获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成熟期进行,不能过早或过晚收获。
6.2收获时要注意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避免对农产品造成破坏和损失。
6.3收获后要及时进行处理,包括清洗、分级、包装等,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七、记录与汇报7.1种植基地的管理人员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包括种植计划、施肥记录、病虫害防治记录、收获记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生产基地的计划管理1.组织形式1.1县、乡行政区建立制种领导组种子基地县应建立制种领导组,分管农业的农业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种子企业经理为成员,负责全县制种工作的计划指导、管理协调、种子基地宏观调控和重大问题的处理工作。
制种乡(镇)建立有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任组长,种子企业包片负责人和乡(镇)农科企业经理任副组长,各制种村村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本乡(镇)制种行政管理,制定种子田管理办法,解决种子田隔离区去杂、去雄等纠纷案件,利用行政手段保证技术指导组实施各项技术措施,组织、督促种子交售,控制种子外流和抢购、套购等不法行为。
1.2技术指导组种子企业生产基地科负责全县繁制种的技术指导工作,对各基地乡、村派驻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督促。
种子企业包片技术员同乡(镇)农科企业技术员联合成立制种乡镇繁制种的技术培训和检查指导工作。
1.3村级行政技术管理制种村成立有村干部和种子企业蹲点技术员参加的行政技术管理小组,政技结合,齐抓共管,负责全村制种的各时期管理和检查指导工作。
春抓落实地片、区划隔离区,进行技术培训,组织统一播种;夏抓田间管理,建立专业队严格去杂去雄管理,查处存在问题;秋抓收获晾晒及按户测产,防止种子外流,保证种子质量;冬抓组织交售,使合格种子及时入库。
1.4组建去杂去雄专业队为保证种子质量,在大包干联户种植的管理方式下,制种基地必须成立去杂去雄专业队,从定苗后到花期母本去雄由村统一组织去杂3-4次,以保证去杂彻底,防止个别辨认不清杂株或不愿意去杂而影响种子纯度。
花期去雄专业队负责个别户有特殊情况或对种子田去雄管理不重视户的去雄工作,避免个别去雄不合格而影响整体质量。
1.5制种村必须以村民小组建立制种户技术队伍制种户技术队伍是种子田管理的基础,反映着基地的技术水平。
它的传、帮、带的示范作用和组织联保管理,对于新技术的推广、操作规程的实施、种子田各时期的管理和种子质量、产量的提高,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组织管理方法种子基地的建设,要根据国家政策、管理体制和基地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管理方法。
基地的管理方法包括: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和教育方法。
2.1行政方法就是依靠县农业主管部门、乡、村行政领导机关的职权、威望,用指导性计划,按种子法对种子基地进行管理。
种子企业管理种子基地,抓质量、抓收购等都离不开当地行政领导的支持,建立县乡村制种领导小组也就是依靠行政手段来管理种子基地,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和各时期的管理。
实行政技结合的管理方法,也就是借助行政方法,统一制种基地的管理目标和行动,完成种子繁种任务。
在隔离区处理去杂、去雄出现阻力时,能够及时迅速地排除和解决,并能保证种子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地控制种子外流。
2.2经济方法利用经济方法管理种子基地主要有以下几种。
实行经济合同管理。
种子企业与制种基地乡、村签订特约繁种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要求繁种基地按合同规定条款去安排品种繁殖面积,建立隔离区,搞好各时期的管理、保证种子繁殖数量和质量。
对繁种基地完成合同者奖,未完成合同者罚。
收取质量管理保证金。
为加强种子基地管理,提高种子质量,防止种子自留、套购和倒卖,确保种子收购数量。
春季落实基地时,按基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基地信誉度高低,对制种基地按繁种面积收取一定额度的质量管理保证金。
种子入库后,根据基地各时期管理、质量和种子交售情况,进行返还和奖罚。
风险抵押。
种子交售后,按制种基地种子款的90%—95%进行结算付款,留取5%—10%为种子质量风险抵押。
种子采取定点发运销售,第二年大田生产中纯度好整齐一致,不出现问题,在通过观察鉴定期后,将留取的种子质量风险抵押金连本带利返还给种子基地。
哪个基地种子在生产中出现问题,从留取的风险抵押金中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偿,以体现基地和种子企业是一体化管理,应该风险共担。
种子收购价格的控制。
本着服从管理,优质优价的原则,对于按种子企业要求进行一丝不苟管理,并且种子质量好的种子基地,实行加价奖励。
如对玉米杂交制种,真正做到“五统一割”规范化管理,即统一区划隔离区、统一组织播种保证行比,统一去杂,统一组织母本去雄,统一组织交售和授粉后割除父本。
确保种子质量达到一级的基地村、组,种子收购价增加奖励0.08—0.1元/kg;或对未达到管理要求的种子收购价降低0.08—0.1元/kg。
激励种子基地按操作规程进行管理,保证种子质量。
实行经济责任制,层层承包。
对种子基地实行种子企业包片技术包乡,企业蹲点技术员和乡农业企业技术员包村,村级领导小组、技术员包村民小组,使工作职责与经济利益挂钩。
对管理和完成任务好的乡村级领导小组按种子提取0.02—0.03元/kg进行奖励;达到管理目标给予奖励,达不到管理要求,出现隔离区不合格、去杂不彻底、母本经济罚款,以确保种子田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其他的经济方法。
如联保管理等。
2.3法律手段控制种子基地管理,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规的宣传和贯彻。
把《种子法》和《实施细则》利用广播、电视、培训和单行材料等方式贯彻到种子基地,使种子基地达到人人学法懂法和守法,依法安排生产、进行管理。
同时,狠抓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对于到种子基地哄抬种价、抢购、套购种子的不法行为从重从快处理,严厉打击。
使种子基地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稳定的管理秩序。
另外,种子特约代繁合同是依法签订的,受到法律的保护,要让农民清楚合同条款,自觉履行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2.4教育与培训的方法要使种子基地生产人员增强质量意识,必须加强种子基地干部与农户的质量教育,利用一切机会向基地生产人员灌输种子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种子基地与种子企业应一体化管理的思想,使种子基地干部、群众同种子企业齐心协力加强管理。
经常宣传灌输、日积月累形成对种子质量管理的共识。
同时,抓好种子基地各制种环节的技术培训,使种子基地干部、群众能掌握所繁品种的特征特性,管理要点,保质的关键措施,逐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为建立稳固的繁种基地积蓄技术力量和培养管理人才。
2.5提高基地制种积极性的办法影响基地农户制种积极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性方面、经济效益方面,也有管理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制种基地的收入高低为最直接。
合理的种子价格。
它牵涉制种户的收入,是最敏感的因素。
繁制种子较大田生产风险大、投入多,玉米制种和大田玉米相比需要设置隔离区、去杂、母本去雄、割除父本,还要观察和调节父母本花期,种植密度大,施肥多,这些既增加管理上的工作量,又要增加经济收入。
制种亲本抗逆性差,还要承担可能因花期相遇不好或受灾而减产的风险。
所以,只有较大田生产增加较多收入,农户才会有制种积极性。
否则,如果制种收入与大田收入相同甚至降低,也就不会有谁既操心受累又增加经济投入地去搞制种。
而收入是制种产量与价格两因素构成的,使制种基地农户获得较理想的收入,强于大田生产,如玉米制种按现实经济收入水平应比大田生产增收3000元/hm2以上,才能激发起基地干部及领导小组和农户的制种积极性。
提高制种产量。
产量是构成种子田收入的因素之一,制种产量高低是基地生产者最为关心的。
提高制种产量一是选用高产、稳产亲本作母本,这需要从育种上抓起。
近几年来,玉米利用姊妹系列制种就是一条途径。
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广泛应用新技术,预防灾害,确保稳产,提高结实率,夺取高产。
保证制种亲本种子纯度。
制种亲本种子纯度直接影响制种基地生产者的管理情绪和制种产量。
亲本纯度好,杂株少,即减少去杂工作量,能有效地保证密度,从而激发制种户加强田间管理的积极性。
否则,亲本纯度差,去杂矛盾突出,难度大,会挫伤种子基地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
所以,亲本纯度是保证制种质量、提高产量和调动制种农户积极性不可忽视的因素。
妥善组织种子收购,及时结账付款。
制种基地农户辛勤耕耘了一年,所收获的种子是他们劳动的结晶,种子企业必须体会和理解他们的艰辛,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要妥善地安排种子收购工作,为基地农户交种提供方便。
从种子在户的初检到送至收购场所的检验、检斤、开票,既要严把种子质量关,又要热情、公正、合理的组织收购,切不可压级压价、营私舞弊,门难进、脸难看、种难交。
种子企业应对本企业工作人员及雇佣的工人加强职业道德和文明礼貌教育,并掌握严格的收购管理制度。
种子收购后,种子企业必须及时结账付款,使种子款尽早地付到制种农户手中,以便制种农户安排购买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制种户最迫切的要求就是一手交货,一手收钱,及早结算。
收种后不久拖不付款、“打白条”等现象,会极大地影响基地农户的制种积极性,这是政策不允许的。
抢购、套购重视能够得逞的条件也就是一则收购价高,二则兑付现金,这也是需要我们种子企业进行总结的。
合同约束基地乡、村少扣款基地乡、村愿意组织良种繁育,主要是为了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但不排除少数基地乡、村在一定程度上有好收提留、好扣杂款的思想。
近几年来,一些制种基地乡、村把所有扣款项目都寄托在种款上,个别地方还要加码多扣,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制种农户的积极性,基地农户反映很大,提出只有种子企业交种时兑付现金才制种。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是种子企业通过合同约束基地乡、村少扣款,减少不应有的杂项开支;二是种子企业对基地乡、村的各项应扣款和制种款费用进行核定,提出不合理的扣款项目后,由种子企业直接支付给基地乡、村,与基地农户的见面收购价格是扣除以上因素的价格,要发布公告,防止基地乡、村对种子收购款的截留;或收购时直接兑付农户现金,以调动基地农户的制种积极性。
利用国家对农业的倾斜政策,争取国家对种子产业的支持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