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金融硕士真题知识点之货币政策四大目标

合集下载

金融考研必背知识点归纳

金融考研必背知识点归纳

金融考研必背知识点归纳金融考研是一个涉及广泛知识点的领域,考生需要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政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金融考研必背知识点的归纳:金融学基础理论1.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2. 信用与信用工具:信用的定义、形式、信用工具的分类。

3. 利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市场利率与官定利率、利率的决定因素。

4. 货币需求与供给:货币需求的动机、货币供给的渠道和过程。

金融市场1. 货币市场:短期债务工具的交易市场,如短期国债、商业票据等。

2. 资本市场:长期债务和股权工具的交易市场,如股票、债券等。

3. 外汇市场:外汇交易的场所,涉及汇率的确定和外汇交易的类型。

4. 衍生品市场:期货、期权、掉期等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

金融工具1. 债券:固定收益证券,包括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

2. 股票:代表公司所有权的证券,包括普通股和优先股。

3. 基金:集合投资工具,如共同基金、指数基金、对冲基金等。

4. 金融衍生品:期货合约、期权合约、掉期合约等。

金融机构1. 商业银行:提供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等服务的金融机构。

2. 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并购、资产管理等业务。

3. 保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管理服务的金融机构。

4. 证券公司:提供证券交易、投资咨询等服务。

金融政策与监管1.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2. 金融监管:政府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包括银行监管、证券监管等。

3. 金融稳定: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金融风险管理1. 市场风险:与市场价格波动相关的风险。

2. 信用风险:借款人违约的风险。

3. 流动性风险:资产无法迅速变现的风险。

4. 操作风险:由于内部流程、人员或系统失败导致的风险。

结束语金融考研是一个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的领域,考生需要系统地掌握上述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一、货币、收入、财富关系: 货币就是收入或财富,这句话是错的。

二、货币形态的演进: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包括银行券、纸币)三、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 只需要观念上的或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了)、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时)、世界货币(可自由兑换、币值较稳定、又被乐于接受)四、货币的本质: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目前, 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M0(现钞)、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五、本位币和辅币本位币: 亦称主币, 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六、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 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七、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八、无限法偿: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即法律规定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 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 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 否则视为违法。

九、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 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

但是, 用辅币缴税、向政府兑换本位币的数额则不受此限。

十、货币制度的演变: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十一、“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十二、劣币驱逐良币是发生在复本位制下的一种现象。

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均可自由铸造, 融化及自由输出入国境, 二者的交换比例是以国家法律形式统一规定的, 这种情形发展的结果是金币越来越少, 而银币充斥市场, 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 又叫“格雷欣法则”。

十三、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信贷行为)商业信用(商品资本为对象)具体形式包括企业之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委托代理等银行信用(以货币资本为对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 通过存、贷等业务提供的信用。

金融学第九章货币政策重点

金融学第九章货币政策重点

金融学第九章货币政策重点第九章货币政策本章重点掌握及思考的问题:1、货币政策的涵义和最终目标2、中间目标及其选择标准3、货币政策工具4、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货币政策及其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一)货币政策的含义: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二)货币政策的特征1、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2、货币政策是调整社会总需求的政策3、货币政策是以间接调控为主的政策4、货币政策是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经济政策二、货币政策的目标(Goals of Monetary Policy)(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互冲突(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The Medium of Monetary Policy)1、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含义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的工具实施调节,在尚未实现最终目标之前所能达到的具有传导作用的中间变量目标。

2、选择中介目标的标准可控性、可测性、抗干扰性、相关性和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的较好适应性。

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种类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四)货币政策操作规则货币政策操作规则是指在货币政策实施以前,事先确定操作货币政策工具的程序和原则,并据以进行实际的操作。

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存款准备金1、存款准备金和存款准备金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是由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制约所形成的银行存款准备。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币扩张乘数,从而达到间接控制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2、作用当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提高时,一方面使货币乘数变小,另一方面,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提高使商业银行等机构的应缴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超额准备金则相应减少,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创造信用与派生存款的能力,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成倍收缩。

货币银行学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货币银行学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货币银行学: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一、引言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货币政策一直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货币银行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文将从货币银行学角度出发,深入探讨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了解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1. 维持货币稳定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之一,维持货币稳定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政策调控是维持货币稳定的关键手段,通过适当调整货币供给和信贷政策,保持通货膨胀率在合理水平,维护货币的内在价值稳定。

2. 促进经济增长另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是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和信贷政策,调节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刺激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维护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的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

通过巩固银行体系、优化金融结构、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保障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和影响1. 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国近年来实行的货币政策,以稳健中性为主导思想,注重平衡货币供需关系,确保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的匹配。

通过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和适时紧缩,有效调控货币供给,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 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我国货币政策通过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严格控制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尤其是在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

四、对主题的个人理解和观点共享在我看来,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货币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支撑点,金融稳定是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

我国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需要不断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五、总结货币银行学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简答题】简述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及其货币政策工具

【简答题】简述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及其货币政策工具

一、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经济总需求,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

其主要目标包括: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维护汇率稳定和保持金融稳定。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过多、需求不足,导致物价水平上升的现象。

货币政策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控制通货膨胀的发生,确保物价稳定。

2. 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也致力于促进经济增长,通过调控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刺激有效需求,增加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

3. 维护汇率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稳定的汇率有利于促进贸易和投资,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 保持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也要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

二、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国货币政策采用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来进行调控。

具体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1.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留存的存款比例,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可以影响银行的贷款和存款行为,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

2. 利率:央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或公开市场操作来影响市场利率,进而影响货币供应和需求,达到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3. 公开市场操作: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物和出售国债等金融工具,来调节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进而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

4. 汇率政策:央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调节人民币汇率,保持汇率的稳定,以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和促进贸易。

5. 信贷政策:央行通过制定贷款基准利率和信贷配额等手段,来引导银行信贷的投放方向和规模,以支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6. 定向降准:央行对特定领域的金融机构或资金提供定向性的降准政策,以鼓励相关领域的投入和发展。

以上是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及其货币政策工具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相互配合,通过央行的调控,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

「金融理论与实务14」

「金融理论与实务14」

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十四章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1.识记:货币政策(P314):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菲利普斯曲线(P317):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

失业率高,物价上涨率低;失业率低,物价上涨率高。

奥肯定律(P317):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变动关系,经济增长有助于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

2.领会:(1)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P315-316)①稳定物价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相对稳定,不发生显著的或剧烈的波动。

②充分就业是指凡有工作能力的且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在将为合理的条件下找到工作。

③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或人均GDP 的增长率来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情况。

④国际收支平衡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引起的全部货币收支大体平衡。

(2)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关系及政策目标的选择(P316-317)①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

面对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中央银行可有三种选择:一是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二是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三是失业率和物价上涨之间的相机选择。

②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这两个目标之间具有一致性,经济增长有助于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

③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这两个目标具有矛盾性。

④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物价有助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⑤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二者之间也存在矛盾,难以同时兼得。

(3)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P318)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①它克服了“稳定货币”单一目标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②它防止了“发展经济、稳定货币”双重目标的相互冲突。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

第二节货币政策【本节知识点】1.货币政策目标2.货币政策工具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4.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5.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一】货币政策的目标1、货币政策的内容货币政策并不等同于金融政策,它只是金融政策的一部分,是一国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量、利率或其他中介指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

货币政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2、货币政策的目标(1)、稳定物价:(2)、经济增长:(3)、充分就业:(4)、平衡国际收支【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这一政策要求在抑制物价上涨幅度的同时维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并且决不以牺牲经济增长为前提。

【例题11:2011年多选题】一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通常包括()。

A.物价稳定B.充分就业C.国际收支平衡D.社会公平E.经济增长【答案】ABCE【例题12:2009年单选题改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A.保持国家外汇储备的适度增长B.保持国内生产总值以较快的速度增长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D.保证充分就业【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知识点二】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政策工具(或称为“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例题13:2015年单选题】.在货币政策工具中,对货币乘数影响大、作用力度强,往往被当做一剂“猛药”的是()。

A.再贴现B.公开市场操作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窗口指导【答案】C【解析】本题通过“猛药”即可选择法定存款准备率。

【例题14:2013年单选题】再贴现是指()。

A.中央银行对企事业单位所持有的商业票据进行贴现的行为B.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持有的金融债券进行贴现的行为C.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商业票据进行贴现的行为D.商业银行对企事业单位持有的金融债券进行贴现的行为【答案】C【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再贴现的含义。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详尽版:第十章货币政策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详尽版:第十章货币政策

第十章货币政策-、填空1•货币政策有四大目标: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 。

(稳左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2.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外,还有两种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是—,另一种是_。

(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增彼减的交替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菲利普斯曲线)4.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启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_。

(保持币值的稳泄,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以下三种: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 ,三是_______ 。

(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6. _是一种威力巨大而不常使用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7. —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灵活的、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_ (公开市场业务)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以下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o (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9. 所谓“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实际上是指那些介于_______ 和__________ 之间的变呈:。

(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0•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___ 和 _____ o(窗口指导,道义劝告)11. 以利率作为传导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学派的观点。

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物价稳定货币政策四个最终目标要同时实现就是非常困难得。

它们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得矛盾: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此消彼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因此,要维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就要牺牲一定得物价稳定;而要维持物价稳定,又必须以提高若干程度得失业率为代价。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得矛盾两者根本上就是统一得,但如果促进经济增长得政策不正确,比如以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暂时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但最终会使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影响。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得矛盾如果经济迅速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加快进口贸易增长,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而要消除逆差必须压缩国内需求,而紧缩货币政策又同时会引起经济增长缓慢乃至衰退。

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得矛盾为了平抑国内物价,增加国内供给,就必须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反之,略,一样。

总之,实际经济运行中,要同时实现四个目标非常困难,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目标就是,要根据国情,在一定时间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为货币政策得主要目标。

机会成本例如,,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得经济资源来生产200辆自行车。

于就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得机会成本就是所放弃生产得200自行车.如果用货币数量来代替对实物商品数量得表述,且假定200辆自行车得价值就是10万元,则可以说,一辆汽车10万元得其她商品。

在西方经济学中,企业得生产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得角度来理解。

“机会成本”总会形成“机会成本",即为了这种使用所牺牲掉得其她使用能够带来得益处。

因此,这一概念拓宽与深化了对消耗在一定生产活动中得经济资源得成本得理解。

通过对相同得经济资源在不同得生产用途中所得到得不同收入得比较,将使得经济资源从所得收入相对低得生产用途上,转移到所得收入相对高得生产用途上,否则就就是一种浪费1机会成本计算以下面得例子作为计算例子: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其她家禽,养猪得机会成本就就是放弃养鸡或养鸭等得收益。

金融学: 货币政策习题与答案

金融学: 货币政策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同时实现是很困难的,但其中()是一致的。

A.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C.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D.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正确答案:D2.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常是()。

A.国际收支平衡B.稳定物价C.充分就业D.经济增长正确答案:B3.为了增加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可以()。

A.降低再贴现率B.中央银行卖出债券C.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提高再贴现率正确答案:A4.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能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C.中央银行卖出债券D.降低再贴现率正确答案:D5.菲利普斯曲线是用于反映()之间关系的曲线。

A.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B.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D.经济增长与失业率正确答案:C6.目前,西方各国运用的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A.公开市场业务B.再贴现政策C.窗口指导D.法定存款准备金正确答案:A7.下列不属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公开市场操作B.抵押补充贷款C.中期借贷便利D.银行票据承兑正确答案:D8.中央银行在经济衰退时,一般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A.降低B.不改变C.取消D.提高正确答案:A9.下列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窗口指导B.再贴现政策C.基础货币D.优惠利率正确答案:B10.下列针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缺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现效果可能会因为对各类银行的影响不同而难以把握B.效果强烈,对经济波动影响过大,不适宜作为日常调控工具C.由于缺乏主动性而使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D.显著影响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有固定化倾向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

A.财政收支平衡B.充分就业C.稳定物价D.经济增长正确答案:B、C、D2.下列各项中,属于近期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是()。

A.货币供应量B.存款准备金C.基础货币D.短期利率正确答案:C、D3.在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过程中()。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昰由最终 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 目标三个层次有机组成 旳目标体系.




二 、 货 定币 义政 和策 内最 容终 目 标 旳
(一)定义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昰指 货币政策旳制定者所期 望达到旳、货币政策旳 最终实施结果,昰中央银 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旳依据.
()Βιβλιοθήκη 1. 稳定物价 2. 充分就业
制度下旳提法不一样.
货币过量可以表现物价指数
旳上涨,也可以表现为资产
价格旳上涨;物价指数昰针
对商品和服务价格而言,如
另 外
果货币不昰买商品和服务, 而昰去买资产就会造成资产 价格旳膨胀.
因此,货币旳过量供应通过
贷款旳增加进而导致投资旳
猛涨也会给经济带来危险.
充分就业即有能力并且愿意 工作旳人都能在较为合理旳 条件下找到合适旳工作.
b) 中介目标能够在一个较 短旳时间内大致体现政 策效果
c) 昰某些短期内易于掌握 旳金融指标
二 1. 相关性:必须与最终目标密切
、 选 择
相关,它旳变动必须对最终目 标产生可预测旳影响.
中 2. 可测性:要求中介目标具有中

央银行能迅速获得准确数字,
目 标 旳
同时这些指标必须有明确旳定 义,便于观察、分析和研究.


① 基础货币昰由流通中旳现金和 商业银行旳准备存款组成,能够 满足可测性旳要求.
② 基础货币昰由中央银行旳负债 控制和决定旳,能够满足可控性
优 要求旳. 点 ③ 基础货币昰“源”,货币供应量
昰“流”,因此,中央银行通过调 节基础货币就能直接影响货币 供应量,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最 终目标旳实现.

论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论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论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学号:0905010234 姓名:陈逸山班级:工商管理本科2班摘要货币政策市一国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和信用的控制和调节来变动总需求,并进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经济管理政策。

[1]货币政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引起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变化、一般价格水品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国际收支的变化等。

[2]本论文着重就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概述。

关键词:最终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1.1货币政策目标与最终目标制定货币政策,首先必须明确货币政策的方向和所要打到的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goal of monetary policy)是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

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成的宏观经济目标,如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但是,中央银行并不能对这些目标加以直接控制,而只能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对它们施加间接的影响和调节,使之进入中央银行的目标区。

由于这个工程具有较长的时滞,如果中央银行等到这些影响和效果在最终目标上反映出来后再对政策进行修正,可能已经为时太晚,因而其错误也将是难以挽回的。

因此,为了及时准确地监测和控制货币政策的力度和效果,中央银行需要有一套便于决策和控制的中介指标,将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联系起来。

1.2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1.2.1 货币政策目标的形成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各国普遍信奉“自由放任”原则,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架可以自动调节的机器,能够自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当时西方社会普遍存在各种形式的金本位制度,维持金本位制度,是稳定货币的基础。

因此,维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及物价稳定是当时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20世纪30年代师姐经济大危机震撼了世界。

在这场大危机仲,美国的物价水平下跌20%,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了31%,失业率高达22%。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操作目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以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其主要原因是,无论中央银行运用何种政策工具,都会先行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然后对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产生影响。

因此可以说变动准备金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必经之路,由于商业银行准备金越多,银行贷款与投资的能力就越大,从而派生存款和货币供应量也就越多。

因此,银行准备金增加被认为是货币市场银根放松,准备金减少则意味着市场银根紧缩。

但准备金在准确性方面的缺点有如利率。

作为内生变量,准备金与需求负值相关。

借贷需求上升,银行体系便减少准备金以扩张信贷;反之则增加准备金而缩减信贷。

作为政策变量,准备金与需求正值相关。

中央银行要抑制需求,一定会设法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因而准备金作为金融指标也有误导中央银行的缺点。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一个操作指标,也常被称为“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

从基础货币的计量范围来看,它是商业银行准备金和流通中通货的总和,包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银行库存现金、向中央银行借款、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等。

通货与准备金之间的转换不改变基础货币总量,基础货币的变化来自那些提高或降低基础货币的因素。

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已调整基础货币”这一指标,或者称为扩张的基础货币,它是针对法定准备的变化调整后的基础货币。

单凭基础货币总量的变化还无法说明和衡量货币政策,必须对基础货币的内部构成加以考虑。

因为:(1)在基础货币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法定准备率下降,银行法定准备减少而超额准备增加,这时的货币政策仍呈扩张性;(2)若存款从准备比率高的存款机构转到准备比率较低的存款机构,即使中央银行没有降低准备比率,但平均准备比率也会有某种程度的降低,这就必须对基础货币进行调整。

2019中级经济师-金融--45、第9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2节:货币政策体系(2)

2019中级经济师-金融--45、第9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2节:货币政策体系(2)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 最终目标体系: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1)物价稳定——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物价上涨率在4%以下比较合理。

(2)充分就业:在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并不等于社会劳动力的100%就业,通常是将两种失业排除在外:一是摩擦性失业;二是自愿失业。

失业率:社会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

一般5%以下的失业率即为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目标一致。

(4)国际收支平衡: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一个年度周期内的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平衡(年度末持平)。

动态平衡:一定时期(3、5年)的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平衡。

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大顺差→货币供给增加、商品供不应求→物价上涨大逆差→国内商品过剩→经济增长停滞(重点调节)2.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新西兰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失业率与物价上涨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这一关系可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

采取减少失业或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就可能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反之,为了降低物价上涨率或稳定物价,就往往得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稳定物价→紧缩银根→经济增长率下降(3)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通货膨胀→外国资本流入→弥补国际(贸易)收支逆差只有在各国保持大体相同的物价稳定标准时,物价稳定才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同时存在,但机会较少。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逆差→降低国内需求、减少进口→经济增长率下降【例题:单选】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在经济学中,关于充分就业的正确说法是()。

A.所有有能力的劳动力都能随时找到任何条件的工作B.社会劳动者100%就业C.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D.存在摩擦性失业,但不存在自愿失业【答案】C【解析】充分就业是指有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货币政策及相关经济政策知识点大汇总

货币政策及相关经济政策知识点大汇总

货币政策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调节货币、信用和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1、货币政策目标2、货币政策工具3、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还包括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实施部门是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

二、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和信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有下列四个:1、稳定物价。

保持物价上涨率低于3%;2、充分就业。

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失业率低于3%;3、经济增长。

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商品与劳务产出的增长与其相结合的供给能力的增长。

我国经济增长率目前确定为8%;4、国际收支平衡。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往来活动的收支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终极目标之间有联系,也有矛盾。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2)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4)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5)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6)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因此,中央银行在不同时期应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

而且,中央银行在一定的时期内,不能把货币政策的四个终极目标都作为这个时期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而只能选择其中1—2个目标作为这个时期的货币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介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终极目标之间的目标,它具有以下作用:(1)表明货币政策实施的进度;(2)为中央银行提供追踪的指标;(3)便于中央银行随时调整。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条件:(1)可测性;(2)可控性;(3)相关性。

(三)中介目标的指标(1)利率(2)货币供应量(3)基础货币(现金和存款准备金)(4)剩余储备(超额储备)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一、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考研金融硕士真题知识点之货币政策
四大目标
以下是凯程考研蒙蒙为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金融硕士真题知识点之货币政策四大目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主要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
鉴于通货膨胀各种负面影响,各国一般都把反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作为一项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

2、充分就业
较高的失业率不但会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很容易导致社会和政治危机,因此各国政府一般都将充分就业作为优先考虑的政策目标。

总的来说,对长期内的就业状况货币政策并不能起很大的作用,但对于周期性的失业率上升是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的。

3、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主要是从长期的角度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的。

4、国际收支平衡
它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

一般情况下,我们考察国际收支平衡不是考察整个国际收支的总体,而是考察其中的部分项目。

通常所说的国际收支平衡是指除了外汇储备项目以外的其它项目的收支是否平衡。

最终目标相互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的政策操作中,由于这四个目标并非都协调一致,相互之间往往存在矛盾,所以政策目标的选择只能是有所侧重而无法兼顾。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对两者关系最经典的描述就是菲利浦斯曲线。

该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换关系。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当我们以较大的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在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失去的是物价的稳定。

从长期来看,要想实现经济的良好增长,必须保持物价的稳定。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由于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货币政策在作目标选择时不能不有所侧重,有所取舍,难以统筹兼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