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l 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l 信息:看作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的讯息或关于事物的确定状态、l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l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l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
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l 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l 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负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
l 社会责任理论: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自觉地进行“自律”,在没有外来约束、外来控制的条件下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l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l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l 象征行为: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这种行为一般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
l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一部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是一本系统介绍传播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的教材,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传播学的核心内容。
本部分将概述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传播学的主要理论框架。
一、传播学的基本概念1. 传播:传播是指信息的传递和接收过程,包括信息的产生、编码、传递、解码和反馈等环节。
2. 传播者:传播者是指信息的发出者,可以是个人、组织或媒体等。
3. 受众:受众是指信息的接收者,可以是个人、群体或公众等。
4. 信息:信息是指传播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
5. 传播渠道:传播渠道是指信息传递的媒介,可以是口头、书面、电子等。
二、传播学的主要理论框架1. 传播模式:传播模式是指传播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常见的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韦弗的线性模式、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等。
2.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指传播活动对受众产生的影响。
传播效果可以分为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如认知效果、情感效果、行为效果等。
3.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的载体,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不同的传播媒介具有不同的传播特点和优势。
4. 传播环境:传播环境是指传播活动所处的周围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等。
传播环境对传播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5. 传播伦理:传播伦理是指传播活动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传播伦理要求传播者尊重受众,传播真实、准确、公正的信息。
第二部分:传播学的理论流派与研究方法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不仅介绍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还深入探讨了传播学的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
本部分将重点介绍传播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并简要介绍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一、传播学的理论流派1. 经验学派:经验学派是传播学的主流学派,它强调通过实证研究来揭示传播现象的规律。
经验学派的主要理论包括议程设置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创新扩散理论等。
2. 批判学派:批判学派是传播学的另一重要学派,它关注传播现象背后的权力关系和社会结构。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超详细知识点笔记(最后五章)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超详细知识点笔记(最后五章)今天继续给各位同学整理了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知识点笔记最后五章(小编整理了一版超级详细的给大家,但由于太长,想要获取剩下全部资料-word版本的话,文章底部有方法唷~嘻嘻)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一、传播效果的概念意义(一)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个概念的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说服性传播,指的是通过劝说或宣传来使受传者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活动,这里的传播效果,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2.指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构成了两方面:一是对效果产生的微观过程分析;二是对它的综合、宏观过程的考察。
(二)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1.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2.作用于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3.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持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或行为模式来影响人们的行动。
“地位赋予”功能。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时间);预期效果和非预期效果(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积极效果、消极效果和逆反效果(效果的性质)英国,戈尔丁,大众传播效果的四种类型:1.短期的预期效果。
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介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
2.短期的非预期效果。
“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
3.长期的预期效果。
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推广与普及,知识的传播等。
4.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结果。
每一个具体传播过程的每一要素或环节都会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二、传播与信息信息定义P3、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6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8-9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9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P11-12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314;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4三个原则P15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美—库利社会学传统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
(一宽一大)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独有—多人共有。
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1“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
”(施拉姆)○2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3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4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第二版)重点名词解释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第二版)重点名词解释
传播学课程中的重要术语解释C1。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传播信息社会信息系统人际传播团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障碍传播鸿沟精神传播C2信息社会媒体即信息C3可以指象征符号的符号化
显性意义、暗示意义、外延意义、内涵意义、指示意义、区别意义、语境传播情境、符号行为、符号互动理论、符号社会互动、C4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体、反馈模式、5W模式、循环模式、C5个人内部传播模式
对人际交往的反思C6小组沟通小组意识小组规范小组压力信息压力信息压力趋同心理聚集行为小组暗示小组感染小组模仿谣言传播反应组织沟通组织沟通水平沟通垂直沟通向上沟通
下行传播非正式渠道组织外部传播信息输入信息输出公共关系宣传广告企业识别系统C7大众传播信息环境模拟环境C8技术媒体技术数字大众媒体新闻价值新闻元素C9社会系统传播系统极权民主参与理论
C10大众受众分众调查IPP指数政治:两种选择性曝光受众,即市场传播权、认知权、媒体访问权、使用和满足C11效应、说服效应、子弹理论、传播流、意见领袖、中介因素、可信度效应、休眠、效应、单边提示、双边提示。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一章传播学得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瞧传播学得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一)关于传播得定义与传统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
强调传播得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瞧做就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与发展得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得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得载体在传播中所起得特殊作用。
3、她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得两传统,一就是社会学得传统,一就是符号学或语义学得传统。
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得社会互动行为得介质就是作为意义与符号、精神内容与物质载体之统一体得信息。
(二)传播得实质与其她定义1、传播得实质:就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与影响得关系.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得时候,也就就是在试图与其她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
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与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得就是信息得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她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得主要对象—始终都就是人类得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得其她信息得联系与区别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得形式表现出来。
精神内容得载体都表现为一定得物质讯号,作用于人得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
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得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就是物理载体与意义构成得统一整体"?(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得生理层次上得作用与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得精神与心理活动,伴随着人得态度、感情、价值与意识形态;(两个伴随)第二,作为社会信息得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就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得人得精神劳动得创造物。
(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瞧做就是物质载体与精神内容得统一,主体与客体得统一,符号与意义得统一。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完整笔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二、传播与信息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一、传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美—库利社会学传统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
/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
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二、传播与信息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三、播的定义和特点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美—库利社会学传统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
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
/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
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郭庆光_传播学教程(最终版)
郭庆光_传播学教程(最终版)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笔记目录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第五章人传播与人际传播第一节人传播第二节人际传播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第一节群体传播第二节组织传播第七章大众传播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理论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理论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第二节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第三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第四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第一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第三节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第一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传播学的主要学派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第一节传播学与调查研究第二节抽样调查方法第三节容分析法第四节控制实验法第一编(1-2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一、传播学的概念1、定义1)库利(社会学角度)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3)施拉姆4)郭庆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名词整理!
P1_451、泛化现象:无限扩大目标人群,虽针对某一种疾病,却试图将搭点边的人群都一网打尽。
泛化则要求分散、要求“广”和“多”。
2、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信息是传播的内容。
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3、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信息的目的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因素”。
4、社会信息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即除人的生物信息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5、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个人接受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6、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人际传播的形式可以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直接传播,也可以是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
7、群体传播主要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
群体传播在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
因此,群体传播是群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8、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
它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9、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种传播形式,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在接受国家管理下,对受众进行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活动。
10、社会系统:人类社会是最大的社会系统,这个巨系统中又有国家、地区、城市、公司、家庭等各个层次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也是社会系统,它们虽然属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但是都有相似的功能,每一个社会系统都在不断演化。
11、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
推荐]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笔记第一编(1-2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一 传播学的概念1. 定义1) 库利(社会学角度)2) 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3) 施拉姆4) 郭庆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2. 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二.传播与信息1.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见大纲)信息分类: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3.信息的获取与传递编码:译码:讯息与信息: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
4.信息源与信息量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称叫信息源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
和概率成反比。
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开放性系统(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双重偶然性: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
(人类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极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传播隔阂:(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4.传播学的任务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第二编(第3章)传播中符号、意义及象征性社会互动社会信息包括符号和意义一.符号二.符号的分类信号和象征符语言符号和非语言三.符号的基本功能:四.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1.意义:2.符号本身的意义及分类:3.传播过程中-符号的意义 (2所讨论的是符号本身的意义) 五.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行为、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性文化)1. 象征行为:2.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理论整理
1、框架理论:框架理论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 , 1955),由高夫曼(Goffman , 1974)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
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
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
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
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
关于框架如何而来,高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2、第三人效果理论: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舆论学季刊》发表题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
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1978年到1982年间进行四次实验,验证第三人效果的存在。
从此该理论在国际传播学界得到广泛重视。
P46_901.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过程理论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2.“自我与客我”理论:米德认为,人得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
“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客我”是内容(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自己整理的完整笔记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一部分传播学的基本问题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
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11专硕简答)(一)传播的定义1、国外学者对传播的定义(1)(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
(社会学角度)传播是指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空间上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
(2)(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
(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认为传播即观念或意义的传递过程,而观念和意义只有通过“像”或者符号才能传达。
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为中介的精神交流和社会互动关系。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
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3)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
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4)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5)戈德的“共享说”: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2、国内学者对传播的定义(1)郭庆光(本书观点):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邵培仁: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3)胡正荣:传播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传播包含两个要素——信息(传播的材料)、流动。
(4)张国良:传播即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5)李苓:传播是人类信息交流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和反馈的行为总称。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二、传播与信息(一)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二)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1、信息的定义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6、双重偶然性(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
②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
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
但其存在是必然的。
8、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①(马恩,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精神起源于物质,并反映着物质的关系,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名解:●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信息:看作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的讯息或关于事物的确定状态.●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
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负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
●社会责任理论: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自觉地进行“自律”,在没有外来约束、外来控制的条件下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象征行为: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这种行为一般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
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对实际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 年提出。
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意义:1、传播史上第一个关于传播过程的模式,开传播学模式研究的先河。
2、确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
局限性:角色和关系固定化,认为传播过程是传播者有意图的劝服受传者的过程。
单向直线传播模式缺乏互动性。
●香农—韦弗模式:美国的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在1949 年提出,这个模式是描写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变为可以发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送给信宿。
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一定衰减或失真。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际传播:是指作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目标和共同归属感、成员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群体传播:主要指的是一般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群体意识:群体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它包括关于群体目标的合意,群体感情,群体归属意识等内容●群体规范: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
多以聚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式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群体感染:指的是在集合行为中,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速度蔓延开来的过程。
经过这个过程,一种情绪或一种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组织传播:指组织体所从事的内部和外部信息活动●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指的是企业组织使用统一的视觉或听觉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组织形象的活动。
企业标识系统一般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二是行为规范标识,三是视觉或听觉形象标识。
企业标识系统宣传是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的统一。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信息环境:是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环境●三功能说:由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即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
这三项功能是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在内的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本功能。
●四功能说:指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解释与规定功能、社会化功能和提供娱乐功能,由美国学者赖特在继承拉斯韦尔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传播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控制作用的部分。
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媒介控制: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或手段对传播媒介实行管理规范和监督控制。
通常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传媒的内容控制等。
●传播媒介: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也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热媒介”和“冷媒介”: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冷媒介”则相反,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媒介依存症:一种所谓的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包括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和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等。
●“把关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在每一个传播环节中,都从超过可能传送的新闻信息中进行选择,控制信息的流量与流向,直接影响受传者对信息的接收与理解,传播者也就成了“把关人”。
把关人又叫守门人,是美国传播学者库尔特•卢因提出的概念,用以说明传播者在新闻传播中的控制作用。
●大众:指广大的读者、观众和听众,是一种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
在传播学和社会学中,大众是伴随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
●受众:是指大众传播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
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
●“使用与满足”研究:是一种研究受众行为的理论。
该理论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受众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考察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该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 世纪40 年代的美国。
●子弹论:20 世纪初至30 年代末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这种观点也被称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有限效果论:是克拉帕在对“传播流”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后提出的观点,该观点极力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传播流: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生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
●政治既有倾向:是指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主场和态度,拉扎菲尔德等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
他们在对1940 年美国大选的研究中发现,当人们就选举投票或其他政治问题做出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结果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基本上取决于人们迄今所持的政治立场。
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证明,既有倾向的作用并不仅止于政治问题领域,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人们的态度和行动同样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既有倾向的制约。
●选择性接触:是指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媒介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媒介内容加以接触;选择性接触行为的结果更容易在强化人们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
这是拉扎菲尔德等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的。
●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其特点是:A、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等级关系;B、广泛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C、影响领域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D、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大众传播信息接触量大。
意见领袖在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和过滤作用。
●两级传播:是关于“传播流”的一种理论。
拉扎菲尔德等人根据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提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的中介,即表现为“大众传媒—>意见领袖—一般个人”的两级过程。
后罗杰斯对此做了修正,他把“传播流”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认为信息的传播可以是一级的,而影响的传播则必须是多级的,从而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为“多级”或“n 级”模式。
●传播效果:具有两种含义,在狭义和微观方面,指具有说服或宣传意图的传播活动在传播对象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动的变化;在广义和宏观方面,指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对社会和受众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
●信源的可信性效果:是霍夫兰等在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
他们认为,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其说服效果越小。
这个概念说明,争取受众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休眠”效果:霍夫兰等在实验中发现,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而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后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种现象称为“休眠效果”。
“休眠效果“的存在说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面提示是指仅向对象提示己方或于己有利的观点和判断材料;两面提示是指在提示己方观点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方的观点。
这两种做法各有利弊,一般在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明或宣传之际的酌情使用。
●警钟效果: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是指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向特定方向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