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说课稿
《错过》教案
《错过》最新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错过》是一篇关于人生抉择和反思的短篇小说。
通过讲述主人公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面对选择时做出正确的决定,避免错过重要的人生机会。
1.2 教学目标1. 了解《错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主人公的错过原因及其带来的后果。
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故事梗概2.1 主人公介绍主人公是一位年轻有为的职场人士,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与一位心仪的女孩相识。
但在的相处过程中,主人公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与女孩深入交往的机会。
2.2 故事情节主人公在与女孩相处的过程中,先后错过了几次表白的机会。
后来,女孩嫁给了别人,主人公才开始后悔不已。
故事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揭示了错过带来的痛苦与遗憾。
2.3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故事,了解主人公的经历。
2. 分组讨论:主人公为何会错过与女孩交往的机会?3. 分享自己的看法: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第三章:分析与反思3.1 主人公的错过原因1. 自卑心理:主人公认为自己配不上女孩,从而错过了表白的机会。
2. 犹豫不决:在关键时刻,主人公总是犹豫不决,缺乏勇气。
3. 沟通不畅:主人公与女孩之间的沟通不足,导致错过深入了解对方的机会。
3.2 错过带来的后果1. 心理痛苦:主人公内心充满遗憾和痛苦,无法释怀。
2. 人生遗憾:错过了与心仪之人共度一生的机会。
3. 成长阻碍:错过了一次成长和提升自己的机会。
3.3 教学活动1. 分析主人公的错过原因及其带来的后果。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讨论:如何克服自卑心理、犹豫不决和沟通不畅?第四章:人生抉择4.1 面对抉择时的正确态度1. 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勇敢面对挑战。
2. 果断:在做决策时,要有勇气下定决心。
错过的说课稿
错过的说课稿关于错过的说课稿错过的说课稿1一、教材、学生分析刘心武的《错过》是一篇文艺性政论文。
它被编在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文学家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磊落坦荡的胸怀,从而倍加珍惜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
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错过.》尤显重要。
作为八年级下这一学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尽管以前已经学过例如《纪念白求恩》等几篇议论文,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但文艺性的政论文(杂文)还是第一次接触,并且本文语言比较含蓄,所以刘心武的杂文《错过》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教师作必要的引导与点拨。
二、说教法新课改目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
因而本节课,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引着学生一步步深入探讨文体知识、课文重点内容、进而体验作者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
这一节课中我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适时的提出问题,二是及时的对每一个环节作必要的小结。
三、说学法这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杂文。
在构思本节课堂结构时,我从文体入手,首先将它作为一篇议论文,让学生结合议论文的有关知识,引导他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作者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指导学生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
然后再安排学生合作探讨语言的哲理性,并结合自身对“错过”的体验,与作者的体验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哲理语言的理解。
最后拓展课堂,让学生情感得到提升。
四、说教学过程(一)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及教学大纲对八年级学生学习议论文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制定为1、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实现“知识和能力”的三维目标2、通过探究讨论点拨,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实现“过程和方法”的三维目标3、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
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其中1和3是教学重点,2是教学难点。
《错过》教案设计
《错过》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教案的背景和目的。
激发学生对主题“错过”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教案的背景和主题。
引发学生对错过的事物和经历的思考。
1.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
使用图片、故事或案例来说明主题。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反应。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想法。
第二章:错过的定义和类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错过的定义和不同类型。
培养学生对错过现象的敏感度。
2.2 教学内容介绍错过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分析错过的事物和经历的特点。
2.3 教学方法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使用案例分析或故事来加深理解。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参与度。
收集学生对错过类型的观点和例子。
第三章:错过的原因和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错过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错过现象的思考和反思能力。
3.2 教学内容探讨错过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分析错过对个人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
使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来加深理解。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思考和反思能力。
收集学生对错过原因和影响的观点和例子。
第四章:错过后的应对策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应对错过的策略和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错过的心态。
4.2 教学内容介绍错过后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探讨如何从错过中学习和成长。
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使用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来加深理解。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反应。
收集学生对应对错过策略的观点和例子。
第五章:错过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和应用错过相关知识。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提供错过案例,学生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类似错过的发生。
5.3 教学方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
使用角色扮演或模拟情境来加深理解。
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收集学生对案例分析和避免错过发生的观点和策略。
《错过》说课稿
《错过》说课稿第1篇:错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错过》。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一、教材、第一点、本课的地位与作用:刘心武的《错过》是一篇文艺*政论文。
它被编在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文学家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磊落坦荡的胸怀,从而倍加珍惜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
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错过.》尤显重要。
第二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依据新课标及教学大纲对八年级学生学习议论文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制定为1、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实现“知识和能力”的三维目标2、通过探究讨论点拨,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实现“过程和方法”的三维目标3、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
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学重点是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是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二、学生分析作为八年级下学期这一学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尽管以前已经学过例如《纪念白求恩》等几篇议论文,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但文艺*的政论文(杂文)还是第一次接触,并且本文语言比较含蓄,所以刘心武的杂文《错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错过说课稿精选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错过》。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一、教材、第一点、本课的地位与作用:刘心武的《错过》是一篇文艺*政论文。
它被编在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文学家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磊落坦荡的胸怀,从而倍加珍惜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
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错过.》尤显重要。
第二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依据新课标及教学大纲对八年级学生学习议论文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制定为1、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八年级下册《错过》教案设计
八年级下册《错过》教案设计第一章:理解错过1.1 教学目标:了解“错过”的定义和含义。
理解错过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引入“错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错过的含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错过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错过的原因和后果。
1.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错过的理解和经验。
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错过的含义。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了解学生对错过的理解和认识。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第二章:错过的重要性2.1 教学目标:认识到错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理解错过对于决策和人生选择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通过实例和故事,让学生了解错过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错过对于个人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讨论错过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交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利用故事、案例等素材,引导学生思考错过的重要性。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错过重要性的认识。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思考和参与程度。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了解学生对错过重要性的理解。
第三章:面对错过3.1 教学目标:学会面对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错过。
培养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心态。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面对错过的态度和应对策略。
通过实例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如何从错过中学习和成长。
教授如何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决策,以减少错过的发生。
3.3 教学方法:利用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思考面对错过的方法。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应对错过的经验和策略。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了解学生面对错过的方法和策略。
第四章:错过的机会与成长4.1 教学目标:认识到错过也是个人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学会从错过中吸取教训,不断提升自己。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错过带来的机会和成长。
通过实例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如何从错过中吸取教训。
初中语文《错过》优秀教案
初中语文《错过》优秀教案初中语文《错过》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法。
2、理解文章中心,启示人们要把握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教学重点、难点1、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2、语言鲜明、生动、含蓄。
教学时数: 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让学生谈在生活中自己错过的一些事以及自己是如何对待的,引入课文中作者的观点。
作者简介刘心武(1942- ),当代作家。
笔名刘浏、赵壮汉等。
四川成都人。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长篇小说《钟鼓楼》、《风过耳》、《四牌楼》等,还出版8卷本《刘心武文集》。
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明确:全文共15段组成,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问题,摆出事实:大小错过真不少。
第二部分(第3~6段),分析问题,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
第三部分(第7~13段),解决问题,具体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
第四部分(第14~15段),总结全文,强调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终点站。
三、学习第一部分思考:提出问题部分,作者摆出哪些事实?明确:第1段,用对话的口吻,说过去一年,又错过许多。
第2段,用一个长句举例说明"错过"的事真不少。
所举事例,一为购物,二为跳槽,是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所以具有典型性。
四、学习第二部分思考:作者如何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的?明确:第3段是一个疑问句,第4段是个反问句,在文中紧相连用,后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了前面的困惑和不解,否定了一般人内心存在的'没有"错过"的希望,语意明确肯定。
错过八年级下册-21错过说课稿
倾听这些真诚的道白,我们对生命历程中的每一种落日和朝阳 会倍加爱惜。
总结提高
请每位同窗用一句话概括你 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老 师 寄语
错过 收获
错过河流, 那就要收获高山; 错过森林, 那就要收获草原;
错过了书写人生的第一页, 那就要在下一页, 记下最美的篇章。
课后学习
摘录文中你 感触最深的 句子,作为 你的座右铭 或是送给你 的朋友。
二、(9到11节)具体叙述如何对的看待“错过”。
9节:如何对的看待尚有机会相遇的“错过”。 10节:如何对的看待机不再来的“错过”。 11节:小结这部分。 (正反对比论证)
三、(12到13)对错过要习惯它,品味它。
●
人生体验,反馈拓展
第11节中, “错过”和“过失” 的意思同 样吗?
回想一下自己的“错过”经历。 你当时是如何做的?学习了本文后 来,你觉得如何做才是对的的?
心灵交汇
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我错过了许愿; 一只蝴蝶在我眼前飞舞,我错过了嬉戏; 一种故事只讲一遍,我错过了聆听; 一段人生只走一回,我错过许多许多。
错
过 刘
心 武
刘心武
杂文
• 文艺性政论文。 • 它符合普通议论文的特点,按
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文章的 构造。
刘心武 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 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77 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 获首届全国短篇小说奖,后又 发表了一系列小说,他的长篇 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 茅盾文学奖。
细读批注
请你细细品读课文,看看文章中与否 有和你同样的“错过”经历,与否有你曾 经有过的思考,曾经想说的话,或是对你 思想有启迪的句子、段落。请勾画出来并 在它旁边作批注。
《错过》的一份完整教案精选文档
《错过》的一份完整教案精选文档一、导入新课1.周XX于电影中的一段台词。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摆在眼前,可是我没有好好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我会跟那个女孩子说我爱她,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电影中的孙XX,因为错过了一段纯洁美好的爱情而后悔不已,当代作家刘XX对错过这一现象也有他独特的感受。
2.同学,在你的人生程中肯定也有”“的体,你用的言出来,我一起分享,好?二.作者介刘XX(1942-),当代作家。
笔名刘、壮等。
四川成都人。
出版有短篇小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XX短篇小,篇小鼓楼、耳、四牌楼等,出版8卷本刘XX文集。
刘XX生活感受敏,善于作理性的宏把握,写出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作,意深厚三、品味言,把握哲理:首先同学自由地大声朗文,划出文中你含哲理的句子,等会我共同探、品味。
(学生自由朗三分左右):同学得很真,接下来,我与文本,深入体味作者的点,同学勇于表自己的解!老提一个要求:言的同学先,再句子,好?生:第6,“没,抓住了,溜走了。
正是人生的,着我斑多味的存活。
”我得句非常富有哲理。
:你能句的理解?生:“没”与屡不,是人生的必由之路,有了它,生活才丰富多彩,有姿有味。
:位同学理解得不。
其呀,一句的理解我只要抓好关,理解起来就松多了。
同学能找出句中的关?生答:!:!是理解句的关,而提到,我的海中可能会立即浮出地球的形象,是一种比的法,指的是“横交”。
我想再一位同学句的理解。
生:人生是由多多的和得横交起来的,我要学会品味。
:理解得更了一步,很好!含深刻的句子,我不要理解,要1)没,抓住了,溜走了。
正是人生的,着我斑多味的存活。
(人生,就是由多次的“没”交起来的斑多味的画,得我去品味、咀嚼)2、品味明、生、含蓄的言(1)修辞的运用比:“人生的”“人生如奔的列”“收的七彩花”。
反复:“什么,什么是”。
苏教版《错过》的课程教案
苏教版《错过》的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错过》,让学生理解并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美感和诗意。
3. 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歌《错过》的阅读与理解。
2.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 诗歌情感和主题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诗歌《错过》的内容和意境,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
2. 难点: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诗歌《错过》的内容和意境。
2. 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诗歌情感和主题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苏教版《错过》的背景和意义。
2. 阅读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诗歌:详细讲解诗歌《错过》的内容和意境,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
4. 分析意象: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理解诗歌的美感和诗意。
5. 探讨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
6. 总结:对诗歌《错过》进行总结,强调其意义和价值。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错过》的读后感,深入探讨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分析:让学生选取其他表现错过主题的诗歌或文章,与《错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作品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创作一首以“错过”为主题的诗歌或短文,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七、课堂互动1. 提问与回答:在讲解诗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及时回答,促进师生互动。
2. 小组讨论: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针对诗歌中的某一问题或主题进行讨论,分享彼此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诗歌情感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八年级下册《错过》说课稿
八年级下册《错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一课,是当代作家刘心武所写的一篇文章。
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鲜明、生动、含蓄。
本课所处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
【课文的特点】《错过》:1、有着含蓄隽永的、富有哲理的语句。
2、有着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
3、有着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
4、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课与《课标》的关系】本课无疑是一个合适的文本范例。
二、学情分析1 大多已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80%左右的学生能对文本提出有效质疑,其中40%的学生有搜集课外相关资料的习惯。
3 对于初中生来说,“错过”的经历都应该有过,但对“错过”的体验不会这样深刻。
2 对语文学习兴趣较浓厚,课堂发言积极踊跃,30%的同学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善于表达,乐于表达,习惯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
初二学生本着“文本”与“人本”相结合的理念,注重“作者—文本—学生”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受到高尚情操的熏染,并能结合自身经历,谈自己的体验,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总体思路三、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说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体会本文严谨的结构。
【说教学目标】3、通过悟读、品读、美读品味作品中含蓄隽永的、富有哲理的语句。
4、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法。
制定目标的依据是:根据本单元的安排,结合新课标“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错过教案初中语文
错过教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错过现象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错过现象的认知和思考。
2. 文章的情感表达和主旨理解。
教学难点:1. 错过现象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2. 文章的情感表达和主旨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错过2. 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错过?我们平时有没有经历过错过的事情?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错过是一种常见现象,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遗憾,有时候也会带来惊喜。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课文《错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a. 文章讲述了哪些错过的事情?b. 这些错过的事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受?c. 文章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错过现象的思考和看法。
2.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写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错过的话题,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总结和反思,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经历的错过的事情,听取他们的看法和感受。
2. 让学生思考和规划,如何避免未来的错过,如何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错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错过现象,培养学生对错过现象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错过现象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回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教学延伸,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避免未来的错过,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错过》教师备课教案设计
《错过》教师备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错过》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人生中的错过与抉择,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错过》是一篇现代文学作品,作者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错过和抉择的故事,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困境和思考。
2. 文章情节梳理: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情节,理解主要人物的关系和动机,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3. 文章主题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如错过、抉择、人生后悔等,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文章背景、情节和主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互动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关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文章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文章情节和内容的掌握程度。
3. 主题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4.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相关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思考等,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交流和合作等,了解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读后感或对自己的错过和抉择进行反思,评估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023年《错过》说课稿
2023年《错过》说课稿《错过》说课稿1一、教材、学生分析刘心武的《错过》是一篇文艺性政论文。
它被编在苏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文学家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磊落坦荡的胸怀,从而倍加珍惜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
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错过.》尤显重要。
作为八年级下这一学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实力强于逻辑思维实力,尽管以前已经学过例如《纪念白求恩》等几篇争论文,逻辑思维实力得到肯定的培育,但文艺性的政论文(杂文)还是第一次接触,并且本文语言比较含蓄,所以刘心武的杂文《错过》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还是有肯定难度的,须要老师作必要的引导与点拨。
二、教学设想1、课前打算:(1)利用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能正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2)收集整理作者刘心武的相关资料(生平及作品)(3)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沟通自身“错过”的经验,谈自己的体验。
2、教学设想:这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杂文。
教学中,要结合争论文的有关学问,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作者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指导学生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
支配学生合作探讨语言的哲理性,并结合自身对“错过”的体验,与作者的体验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哲理语言的理解。
3、学法指导:熟读课文,从感情上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联系学生自己生活实际,谈自己对人生中“错过”的相识和看法。
学习方法上,实行整体感知,品读观赏、拓展延长、质疑探究的模式进行。
三、课时支配:一课时四、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及教学大纲对八年级学生学习争论文的要求制定)1、学问和实力:理清文章思路,培育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实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探讨点拨,品尝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验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相识。
(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3(三)教学难点:品尝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错过》说课稿
《错过》说课稿《错过》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一课,是当代作家刘心武所写的一篇文章。
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鲜明、生动、含蓄。
本课所处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
【课文的特点】《错过》:1.有着含蓄隽永的、富有哲理的语句。
2.有着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
3.有着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
4.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能有自身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身的评价,初步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课与《课标》的关系】本课无疑是一个合适的文本范例。
二.学情分析1 大多已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80%左右的学生能对文本明确提出有效质疑,其中40%的学生有搜集课外相关资料的习惯。
3 对于初中生来说,“错过”的经历都应该有过,但对“错过”的体验不会这样深刻。
2 对语文学习兴趣较浓厚,课堂发言积极踊跃,30%的同学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善于表达,乐于表达,习惯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
初二学生本着“文本”与“人本”相结合的理念,重视“作者—文本—学生”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受到高尚情操的熏染,并能结合自身经历,谈自身的体验,从而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
总体思路三.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说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体会本文严谨的结构。
【说教学目标】3.通过悟读、品读、美读品味作品中含蓄隽永的、富有哲理的语句。
4.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法。
制定目标的依据是:根据本单元的安排,结合新课标“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且结合学生实际。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通过读、品、悟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情感。
2.教学难点:对于初中生来说,“错过”的经历都应该有过,但对“错过”的体验不会这样深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过》说课稿
一、说教材
《错过》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1篇课文,该单元以“人身体验”为主题展开。
《错过》刘心武的《错过》是一篇文艺性的政论文,位于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文学家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磊落坦荡的胸怀,从而倍加珍惜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
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错过》尤显重要。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的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制定如下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2、过程和方法: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结合自己“错过”经历感悟“错过”的内涵。
重点: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感悟“错过”的内涵;
难点: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并适当运用目标导学法、情境激学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和勾画圈点法。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错过很多很多: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我错过了许愿。
一个故事只讲一遍,我错过了聆听。
因为堵车,错过了送朋友远行的火车;因为羞怯,错过了竞争班委的机会;因为懈怠,错过了优秀的成绩;因为误会,错过了一场美丽的友谊。
人生就有许许多多的错过组成,面对错过,我们应抱有怎样的态度呢?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阅读障碍。
(小提示: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
2、小组合作,提高效率)2、找出本文的引论、本论、和结论,思考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结合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可借助原文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先概括各段段意,再根据内容归纳)
全文共15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第1~2段) 提出问题摆出事实:大小错过真不少。
第二部分 (第3~6段) 分析问题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
第三部分(第7~13段) 解决问题具体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
第四部分(第14~15段) 总结全文强调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要把握住最关键、
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终点站。
环节3研读赏析
3、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先回顾学过的论证方法,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
举例论证:第2、5段
对比论证:第7、8段和第9、10段
比喻论证:第14、15段
4、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推荐给大家,简要说说推荐的理由。
(此题开放性强,只要学生能够找出句子,并言之有理即可。
注意时间)
环节4拓展延伸
你有过“错过‘的经历吗?面对“错过”你是怎样表现的呢?找你能用文中的话语来勉励自己吗?小组探究交流,集体研讨。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等等之类
环节5课后作业
课外收集关于错过的名言﹑成语﹑格言﹑熟语、故事等。
好处:巩固知识点(知识类)
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作文类)
四、说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大小错过之多
把握关键机会分析问题:产生错过原因含笑到达终点
解决问题:怎样对待错过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