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合集下载

玉米品种选育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玉米品种选育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玉米品种选育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的规模和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品种选育显得尤为重要。

玉米品种选育的过程可以分为多个环节,而其中遗传多样性分析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

什么是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物种遗传多样性的手段。

通过对同种物种个体进行基因分析和测序,可以研究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以及基因型的分布特征。

遗传多样性分析是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手段,对于各种生物种群的进化历程和生态适应机制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玉米品种选育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在玉米品种选育中,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玉米品种个体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玉米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以及基因型分布规律,为育种者提供更全面的遗传信息,从而研发出更加优质高产、适应环境更广泛的新品种。

对于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新型技术,如基于SNP、SSR和RAPD等技术的多样性分析有助于区分不同设施样本,并估计育种家育种程序中克隆选择,通过分析配合基因型和表现型组成的高密度遗传地图以及基因组数据,对某一特定品种的遗传基础和遗传资源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为玉米育种提供更为精确、准确的数据信息。

同时,对于玉米遗传多样性数据的分析还可以为我们了解其遗传机理提供帮助,为筛选优良品质、适应性强、抗逆能力高的玉米品种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玉米育种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遗传多样性分析对玉米育种和品种选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同时也需要注重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资源。

在进行玉米遗传多样性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和保护物种的自然遗传资本,同时也应该探索新的玉米品种选育途径和技术手段,为全球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

结论总之,遗传多样性分析在玉米品种选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科学家通过对玉米遗传数据的分析,为玉米育种和品种选育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全面的遗传信息,从而推动了玉米育种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贵州108份地方玉米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贵州108份地方玉米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2 贵州 大学 贵州 省农 业生 物工 程重 点 实验 室 , 贵 阳 502 ; 3 贵州 省种子 管理 站 , 贵 阳 500 ) . 50 5 . 50 1 An lsso n tc Die st f1 8 Maz rei so ih u b S r e s ay i fGe ei v ri o ie Va it fGuz o y S Rs Ma k r y 0 e
1 5 聚丙烯 酰胺 凝胶 电泳及 染 色 . 反应 产 物 用 4 5 的 非 变 性 聚 丙 烯 酰 胺 凝 胶 .% 10V 0 恒压 电泳 9 i。 5m n
银染程 序 : 固定 :0 乙醇 与 0 2 % 冰 乙酸 , 轻 1% .5 轻
摇荡 8mi。漂 洗 : 蒸水 漂洗 1次 , 超 过 1 。染 n 双 不 0S
S R标记 具有 共显 性 、 S 重复 性好 、 高分 辨 率 、 多态 性 高 、
操作 相对 简单 等优 点 , 群 体 遗 传 结 构 和遗 传 多样 性 在 分析 、 物种 进 化 、 传 图谱 构 建 、 因定 位及 分 子标 记 遗 基 辅 助育种 等 研究 领 域 有着 广 泛 应 用 l。本研 究 收集 4 j
1 3 D A提 取与 检测 . N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玉 米遗传 多态性 与相似 性 .
采用 郭景 伦等 的玉 米 单粒 种 子 D A快 速 提 取 N
法并 加 以改 进 , 浸 泡 2 将 4h的玉 米 种 子取 出 , 镊 子 用
和 刀 片将 种子 切 开 取胚 , 整 胚 ( 00 ) 人 15 取 约 .6g 放 . mL离 心 管 中 ,将 上 述 离 心 管 中加 入 10 0 L氯 仿 后 , 用锥 形研 磨 棒 充 分 研磨 , 后 加 人 30 然 0 L的 D A提 N

中国主要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主要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主要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文献综述)玉米育种的首选技术路线是利用杂种优势(张世煌,2001)。

因此系统研究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而划分杂种优势群、构建杂种优势模式,一直是国内外玉米育种研究的热点。

这一研究不但有利于克服组配杂交组合的盲目性、提高育种效率,同时对于拓宽种质资源和克服种质的遗传脆弱性也十分重要。

在全面了解种质间遗传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准确地划分杂种优势群和构建杂种优势模式,可以为自交系选育 (尤其是二环选系 )、群体合成与改良、杂交种选配及育种研究管理等工作提供理论基础(谢俊贤,2001)。

1 国内外玉米种质研究现状1.1 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杂种优势群(Heterosis group)是指遗传基础广阔,遗传变异丰富,具有较多的有利基因,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种性优良的育种基础群体。

是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经过反复重组种质互渗而形成的活基因库。

从中可不断分离筛选出高配合力的优良自交系(李竞雄,1983;刘纪麟,1991)。

杂种优势模式(Heterosis pattern)是指两个不同杂种优势群之间具有较高的基因互作效应,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SCA),相互配对成为产生强优势的模式。

从配对的两个优势群分别选出的优良自交系之间,出现强优势杂交种的几率也相应较高(李竞雄,1983;刘纪麟,1991)。

划分杂种优势群和构建杂种优势模式是玉米种质分析的主要内容,也是玉米育种中关键性的基础工作。

1.2 国外的研究现状杂种优势理论应用于玉米生产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最早根据远缘优势的原理划分出两个杂种优势群,并据此构建出第一对杂种优势模式Lancaster×Reid,这已成为经典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玉米育种工作中(刘纪麟,1991)。

随着研究的深入,美国的种质基础清晰地分为依阿华坚杆综合种(BSSS)、Reid黄马牙(Reid-YD)和Lancaster(LCS)三个种质系统(Melchinger et al,1991)。

110份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doc

110份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doc

110份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划分种质间亲缘关系,对玉米种质创新和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明确110份普通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以便更好的利用和改良玉米自交系,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利用形态学标记和SSR分子标记对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110份普通玉米自交系分别进行产量性状和生育期性状与其他性状关联度研究。

得出与单穗粒重性状关联度前三位是行粒数、百粒重、穗粗;与行粒数关联度前三位的是穗长、穗粗、株高。

从而明确了各个性状对产量的贡献,为玉米自交系高产品种选育方向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育种效率。

(2)110份普通玉米自交系在形态学上的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其中秃尖长的变异系数最大,叶脉色的变化最小。

对叶片数、雄穗长度、雄穗分枝、穗粗、行数、株高、籽粒重、穗位高、行粒数、轴重、单穗重、秃尖长、穗长共13个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13个性状间存在真实的差异。

利用SPSS软件对13个性状进行UPGMA聚类,将110份自交系划分为十一个类群。

(3)从4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8对多态性较好、带型稳定的引物。

28对引物在110份自交系中共检测到125个等位基因变量,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变化范围在2~10之间,平均每对引物测到4.46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75-0.94,平均值0.85,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平均值为0.6527。

SSR聚类结果将110份普通玉米自交系划分为六大类群,19个亚类群。

(4)对比形态学标记聚类结果和SSR分子标记结果,得出形态学的聚类结果与SSR标记的聚类结果部分结果一致,表明形态标记不能完全准确划分出自交系之间的亲缘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间的形态差异,形态学标记的研究为SSR分子标记研究提供了参考。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农作物之首。

玉米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生物技术和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对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与评价越来越重视。

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一、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种质资源是指用于生产、育种和研究的动植物物种和品种的各种遗传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工培育资源。

而遗传多样性则指一个物种内部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和种间之间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异程度。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即指玉米的遗传表现在品种水平、族群水平和种间水平上的多样性。

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农业和经济意义。

首先,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质资源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水平和食品安全。

其次,玉米的遗传多样性与抗病性、适应性和耐旱性等重要农业性状密切相关,对于玉米的育种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最后,玉米是我国的战略性产业之一,玉米种业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方法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形态学性状分析、生物化学性状分析、分子标记分析等。

这些方法均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具体情况综合应用。

1. 形态学性状分析形态学性状是指生物个体的形态特征,如株型、叶形、花形、果实形态等。

这些性状可以通过对实验材料的观察和测量进行分析。

形态学性状分析是一种简单易行、直观直觉、经济实用的评估方法,其缺点是测量的精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无法反映种间和基因水平上的分化。

2. 生物化学性状分析生物化学性状是指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和代谢产物,如蛋白质、酶、糖类、维生素、花色素等。

这些性状可以通过生化分析技术进行测定。

生物化学性状分析可以反映品种间和基因水平上的差异,但其缺点是分析过程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耗时较长的实验周期。

利用SSR标记对贵州主要玉米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利用SSR标记对贵州主要玉米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p i ifr t nc ne t( I hc nomai o tn P C)wa . 5 frec r r etdmaeil cud b lsie no5go p c od o s3 2 o a h pi .T se tras o l ecasf dit ru sa c r— me i
0 0 % ] 0 2mm l・ , 8 ,. o L~ d T s 1U T qD A 聚 N P , a N 合 酶 ,. m l・ S R引 物 ,0~5 g模 板 04 o L S 2 On D A; d H: N 加 d O至终 体 积 2 。P R反 应 程序 0 C 为 :4 预 变 性 3 m n 9 9 i; 4℃ 1m n 5 ~6 ℃ i ,5 0
注: 为简便起见 , 以编号代 替玉米 自交系。
1 6份 自交 系进 行 系统聚 类 。
12 分子 标记分 析 .

671 .
利 用 S R 标 记 对 贵 州 主 要 玉 米 种 质 进 行 遗 传 多 样 性 分 析 S
邱红波 , 戴保 威 , 忠 华 彭
( 州大学 农学院玉米研究所 , 州 贵 阳 502 贵 贵 50 5)

要 : 用 1 贵 州 主 要 玉 米 白交 系 , 筛 选 得 到 的 2 选 6个 用 0对 引 物 进 行 S R分 析 。 结 果 检 测 到 6 S 5个 等 位 基
1 1 供试 材料 .
扩增 反应 溶液 体 积 为 2 L 其 中 1×bfr 0 , ue f
[ 0m l・ 1 mo L~ T . C p 8 8 ,0 m 0 ・ i f H 1( H . ) 5 m 1 L
KC1 2 0 m mo , . l ・ L~ M g 2, No i e P 0 C1 nd t 4

高中生物 玉米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素材

高中生物 玉米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素材

玉米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摘要杂种优势利用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分析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划分杂种优势群,并在结合育种实践的基础上构建杂种优势模式。

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分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工具。

对不同分子标记系统的比较分析表明,SSR标记最适合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系谱分析方法、数量遗传学方法和分子标记技术是分析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常用方法。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双列杂交和NC-II方法对中国玉米种质进行了有效划分。

文章最后探讨了利用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关键词:玉米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分子标记杂种优势利用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理论基础是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

合理准确地划分杂种优势群,建立相应的杂种优势模式,才能有效地选配杂交组合。

同时,玉米种质的扩增、改良与创新也必须遵循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原理,才能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育种效率。

杂种优势理论建立在遗传差异之上,因而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是利用杂种优势的前提,有助于这些种质在育种实践中的有效利用。

以往形态标记、系谱分析、配合力表现以及同工酶等方法相继被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但都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建立在以DNA结构多态性基础上的分子标记技术克服了传统标记的许多缺点,已发展成为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工具。

本文结合我们AMBIONET中国实验室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探讨了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划分杂种优势群,以及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1 利用分子标记研究遗传多样性1.1 DNA分子标记与传统的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相比,分子标记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在植物的各个组织,各个发育时期均可以检测到,不受季节,环境的限制;数量极多,覆盖整个基因组;多态性丰富,自然存在许多变异;一些标记表现为共显性,能够鉴别出纯合和杂合基因型,从而提供较完整的遗传信息;并且几种主要作物都已建立了高密度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

当前已发展的分子标记可以分为基于DNA分子杂交技术的标记(如RFLP标记)和基于PCR 技术的标记(如SSR、AFLP和RAPD标记)。

抗丝黑穗病玉米种质资源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抗丝黑穗病玉米种质资源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山 西农 业 科 学 2 1 ,9 6 :1— 1 ,2 0 13 ( )5 2 5 55 1 di 03 6 ̄i n10 - 4 1 0 1 60 o: . 9 .s.0 2 2 8 . 1 . . 1 9 s 2 0 7
JunlfS ax giutr c ne ora hni r l a Si cs o A c ul e
Ab ta tSmpesq e c e e t ( S sr c : i l e u n e rp as S R)mak r eea o td i eeoi at o O maz be ie fdf rn resw r d pe nh trt p r f4 iei rd l so iee t c s n n
cm l e o s t t i e ee t ru s e r ie y h ip d rei oma o ( . S i t , u aR dC b P P , o pe l c ni e t t tr i go p t m n db e e i e f t n Ie. pn o L d e o , A, B ty snw h h h o c de t r g nr i i gu
4Ree rh C ne fMo en Agiutr S a x a e f r utrlS in e , iu n0 0 31 C ia) . sac e tro d r rc l e,h n i u Ac d myo i l a ce c sTay a 3 0 , hn Ag c u
中圈 分 类 号 : 5 3 3 S l. 2 0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2 2 8 ( 0 1 0 — 5 2 0 1 0 — 4 1 2 1 )6 0 1 — 4
Ge tc Di e st ne i v r iy Ana y i fM a z r p a m s ur e l sso i e Ge m l s Re o c s a a ns o o p r u ii n g i tSp r s o i m Rela um t wih SSR a k r M r es

利用SSR分析山西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利用SSR分析山西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Key words:Shanxi;Maize;Landraces;Genetic diversity;Bulk sampling;SSR marker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杂交种,特别是 单交种的使用和推广使玉米的单产和总产发生了革 命性的变化。 但是,长期以来,高频率使用少数骨干 自交系使品种的遗传基础趋于狭窄,这是目前我国 玉米育种水平进展缓慢的瓶颈[1] 。 并且,经过多年 的应用,这些自交系逐渐退化,明显存在着因为遗传 脆弱性而引起某些病害蔓延、大面积减产的潜在威 胁。 我国拥有遗传基础丰富的地方品种,虽然这些
(1 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2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aiyuan 030031;3 Institute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Shanxi Academy of
通讯作者:张名昌,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作物遗传育种。 E-mail:z7121483@ 126. com 白建荣,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植物分子生物学。 E-mail:jrbai30@ gmail. com
地方品种逐渐退出生产领域,但它们对地方环境的 适应性强、遗传基础丰富、含有许多可被利用的性状 ( 如抗病、耐旱、适应性强和品质较好等) ,是宝贵的 种质资源。 对地方品种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类,针 对性地进行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研究是拓宽玉米 遗传基础的有效途径之一[2] 。 许多研究者已经对 玉米 地 方 品 种 遗 传 多 样 性 进 行 了 研 究。 吴 永 升 等[3] 、姚 启 伦 等[4] 、 王 利 峰 等[5] 、 张 金 渝 等[6] 利 用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H i n j n c d my o gi l rlS i c s ab 0 6 hn ;3 elnj n h j el gi g A a e fA r u ua c n e ,H ri 1 0 8 ,C i o a ct e n 5 a .H i gi g S un o a i
(. 1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 10 3 ;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哈尔滨 10 8 ; 50 0 . 5 0 6
3 黑 龙江 省 菽 锦 科 技 有 限 责任 公 司 ,哈 尔 滨 . 10 8 5 0 6)

要 : 利 用 S R 标 记 技 术 对 不 同地 区 的 3 3份 玉 米 材 料 进 行 遗 传 多 样 性 分 析 , 通 过 非 加 权 平 均 法 S 8
cl r ut e,No te s g i l r lUnv r i ,H r i 1 0 3 ,Chn ;2.S y e n Re e rh Isi t u r a tA r ut a ie s y h c u t a bn 5 0 0 ia o b a s a c n tue, t
T c n l yC . L .H ri 1 0 8 , h a e h o g o, t , abn 0 6 C i ) o d 5 n
Ab ta t h e ei dv rt o 8 a e Z a ma s L n rd ee s d d b 6 S R s rc :T e g n t i sy f3 3 m i (e y . be sw r t i y2 S c e i z )i ue
a alss idia e h tal h n ed rm f e tr go s we e dvd d it i r u s n y i n c t d t a lt e ibr sf0 dier n e in r iie no sx g o p .Th e ut ul e r s lc d o p o ie ar f r c o er dt r n r e n fmaie r vd e e en e f rh e i y a d b e dig o z . a

不同类型玉米种质群体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不同类型玉米种质群体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i t ru s feisgo p .Thsrs l idc t tt pcla dsbrpc lgopsh d telre e ei ait n,a dte snh t ru sa d l a e i eut n iae t r ia n u to ia ru a h ag rgn t vrai d ha o c o n h y tei go p n o l c c
mo p i o i e e e eo y o i , e oy c n e e c d sa c h w d t a l h h e pe i o u a in a i h g n t a i - r h e lc ,g n sh tr z g st g n t p s a d g n t itn e s o e h ta e t r et so ma z p p l t sh d r e ei v r y i l t y f e o c c a
西
41 8





21年 2 01 4卷 2期
V0. 4 J2 No 2 .
S uh s iaJu a fAgiutrlS in e o twetChn o rl o rc l a ce c s n u
文章 编号:0 1 4 2 (0 1 0 0 1 0 10 — 89 2 1 )2— 4 8— 4
物在供试群体 内共扩增 出14个等位位点。多态性位点数、 8 多态位 点比例 、 因型数以及遗传距 离等分 析表 明, 基 三类群体 均具有
较 丰 富 的遗 传 变 异 , 热 带 、 且 亚热 带 群 体 内个体 问 的遗 传 距离 大 干 地 方 种 质 群 体 和 人 工 合 成 群 体 。这 一 结 果 说 明 热 带 、 热 带 群 亚

基于SNP和SSR对甜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的评价

基于SNP和SSR对甜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的评价
从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以及甜玉米加工产品的出现ꎬ对甜玉米的需求量 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需求不断提高[7] ꎮ 但是ꎬ由于我国 不是甜玉米的起源中心ꎬ很多材料依赖于从美国、泰国等海外 引进ꎬ甜玉米的亲缘关系比较近ꎬ类型较单一[8] ꎬ从而严重影 响了我国甜玉米育种的进一步发展ꎮ 因此ꎬ对甜玉米的遗传 多样性进行研究尤其重要ꎮ
甜玉米是玉米属的一个亚种ꎬ起源于美洲大陆ꎬ是一种集 粮、果、蔬、饲于一体的经济型作物ꎬ人类种植和食用甜玉米已 有 100 多年的历史[1] ꎮ 甜玉米鲜穗可直接上市或加工ꎬ乳熟 时籽粒中富含蛋白质、水溶性多糖、多种游离氨基酸和维生 素ꎬ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加工价值和经济价值ꎮ 随着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ꎬ甜玉米也迎来了更多的消费者[2] ꎮ 美国是世 界上开展甜玉米育种研究最早的国家ꎬ早在 1828 年ꎬ美国人 索布就发表了关于甜玉米研究 的第 1 篇 论文ꎬ1836 年诺 埃 斯������达林培育出了第 1 个甜玉米品种达林早熟[3] ꎮ 而我国对 甜玉米的研究起步较晚ꎬ直到 1968 年ꎬ才由中国农业大学培 育出了首个甜玉米品种北京白砂糖[4] ꎬ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ꎬ 又有一批新品种出现ꎬ如农梅Ⅰ号、东甜 2 号、金甜 1 号、甜玉 2 号等ꎬ但是其应用和推广面积有限[5 -6] ꎮ
收稿日期:2018 - 04 - 1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编号:C2017YFD0300901) ꎻ河北省现代农
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产业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编号:HBCT2018020207)ꎮ 作者简介:么大轩(1991—) ꎬ男ꎬ河北唐山人ꎬ硕士ꎬ主要从事作物分
子设计育种方面的研究ꎮ E - mail:807594570@ qq. comꎮ 通信作者:段会军ꎬ博士ꎬ教授ꎬ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高中生物 玉米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素材

高中生物 玉米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素材

玉米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摘要杂种优势利用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分析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划分杂种优势群,并在结合育种实践的基础上构建杂种优势模式。

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分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工具。

对不同分子标记系统的比较分析表明,SSR标记最适合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系谱分析方法、数量遗传学方法和分子标记技术是分析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常用方法。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双列杂交和NC-II方法对中国玉米种质进行了有效划分。

文章最后探讨了利用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关键词:玉米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分子标记杂种优势利用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理论基础是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

合理准确地划分杂种优势群,建立相应的杂种优势模式,才能有效地选配杂交组合。

同时,玉米种质的扩增、改良与创新也必须遵循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原理,才能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育种效率。

杂种优势理论建立在遗传差异之上,因而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是利用杂种优势的前提,有助于这些种质在育种实践中的有效利用。

以往形态标记、系谱分析、配合力表现以及同工酶等方法相继被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但都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建立在以DNA结构多态性基础上的分子标记技术克服了传统标记的许多缺点,已发展成为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工具。

本文结合我们AMBIONET中国实验室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探讨了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划分杂种优势群,以及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1 利用分子标记研究遗传多样性1.1 DNA分子标记与传统的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相比,分子标记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在植物的各个组织,各个发育时期均可以检测到,不受季节,环境的限制;数量极多,覆盖整个基因组;多态性丰富,自然存在许多变异;一些标记表现为共显性,能够鉴别出纯合和杂合基因型,从而提供较完整的遗传信息;并且几种主要作物都已建立了高密度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

当前已发展的分子标记可以分为基于DNA分子杂交技术的标记(如RFLP标记)和基于PCR 技术的标记(如SSR、AFLP和RAPD标记)。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品种改良研究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品种改良研究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品种改良研究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和饲料的需求,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就变得至关重要。

而研究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进行品种改良,对于培育适应各种环境条件、抗病虫害、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品种的遗传改良是通过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来选择和育种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种质资源是指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历史时期收集到的玉米品种,包括传统品种、现代品种和野生种等。

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指的是在种质资源中存在的不同基因型和表型的多样性。

通过评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可以确定潜在的优良基因型,并为品种改良提供候选材料。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和表型特征分析等方法,对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广泛研究。

这些研究揭示了玉米种质资源在遗传多样性上的广度和深度,为玉米品种的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种质资源在形态、生理和分子水平上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这些多样性包括玉米的花期和成熟期、植株高度和穗位高度、株型和籽粒形状等性状的差异。

利用这些性状的差异,可以进行选择和育种,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除了遗传多样性的评估,研究人员还通过组织培养、突变体筛选和转基因技术等方法,利用玉米的种质资源改良玉米的抗病虫害性、耐逆性和品质特性。

例如,通过培育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提高玉米的耐逆性,可以增加玉米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减少农作物的灾害风险。

而通过改善玉米的品质特性,可以提高玉米的食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品种改良研究不仅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保护和利用农业遗传资源具有深远影响。

玉米是人类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是人类农业文明的重要遗产。

保护和利用玉米的种质资源,有助于维持和提高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减少品种的单一性和脆弱性,对抗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的冲击。

玉米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英文)

玉米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英文)

玉米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英文)Vu Van Liet;Nguyen Thi Thuy Linh;Nguyen Thi Thuy;Vu Thi Bich Hanh;Pham Quang Tuan;Nguyen Thi Phuong Thao【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1(042)009【摘要】【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越南北部山区当地玉米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

【方法】采用ISSR技术和10个引物对从越南和老挝北部山区3个省收集的21份玉米种质材料即12份普通玉米和9份糯玉米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

【结果】在21份玉米种质材料中可以检测到108个ISSR片段,其多态性为100%。

ISSR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值为0.10~0.39,每条引物平均为0.24;分辨力为14.29~0.48,平均每条为4.48。

除ISSR-T1以外,所有ISSR引物在13份玉米材料中均产生特异性片段。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使用70%的遗传相似性作为切割点,建立了玉米种质材料系统树,21份玉米种质材料被分为3大类。

不同玉米材料的相似系数为0.52~0.90.【结论】ISSR标记可提供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信息,对越南玉米种质材料的收集、保护和育种具有重要作用。

【总页数】6页(P1029-1034)【作者】Vu Van Liet;Nguyen Thi Thuy Linh;Nguyen Thi Thuy;Vu Thi Bich Hanh;Pham Quang Tuan;Nguyen Thi Phuong Thao【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相关文献】1.玉米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祁丽婷;李中青;赵晋峰;李齐霞;李颜芳;王瑞;孙万荣;王敏;王枫叶2.玉米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VuVan Liet;Nguyen Thi Thuy Linh;Nguyen Thi Thuy;VuThi Bich Hanh;PhamQuangTuan;Nguyen Thi Phuong Thao3.海南、云南油棕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丁灿;郎南军;林位夫4.不同苜蓿种质材料的ISSR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J], 张颖娟;王斯琴花5.油棕新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摘要)(英文) [J], 丁灿;林位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ISSR标记解析黔东南玉米地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利用ISSR标记解析黔东南玉米地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利用ISSR标记解析黔东南玉米地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李金礼;施文娟;阮仁超;赵德刚;文晓鹏【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0(029)012【摘要】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的43份玉米地方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用筛选出的17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清晰、重复性好的谱带261条,其中257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98.5%.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其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79~0.828.以ISSR构建的指纹图谱表明,其中有2条引物能有效地将43份玉米资源完全区别.表明贵州省黔东南州地方玉米种质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总页数】5页(P61-65)【作者】李金礼;施文娟;阮仁超;赵德刚;文晓鹏【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贵州省种子管理站,贵阳,550001;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贵阳,550006;贵州大学/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贵州大学/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S326【相关文献】1.利用ISSR标记分析青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J], 白占兵;粟建光;陈基权;戴志刚;王凤敏;龚友才2.利用RAPD和ISSR标记分析青麻种质遗传多样性 [J], 王利群;戴雄泽;李雪峰;粟建光;白占兵3.利用RAPD和ISSR标记分析苎麻野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J], 蒙祖庆;刘立军;彭定祥4.利用RAPD、ISSR标记分析白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J], 陈锦;杨侃侃;王志伟;朱菲莹;秦忠良;贺爱国;梁志怀5.利用SRAP和ISSR标记分析广东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J], 沈程文;黄建安;赵世浩;宁正祥;李家贤;赵超艺;陈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的遗传多样性的开题报告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的遗传多样性的开题报告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的遗传多样性的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超高油玉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其高油质量赋予了多种食品和工业应用价值。

目前,随着稳定高产和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超高油玉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关注。

然而,超高油玉米的遗传多样性已经受到了破坏和限制,种质资源日益减少。

为了保护和利用超高油玉米的种质资源,需要开展相关研究,探究其遗传特征和多样性
水平,为超高油玉米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超高油玉米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收集多个地区或不同种质来源的超高油玉米样品,在遗传水平上研究它们的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2. 选择合适的SSR分子标记,通过PCR扩增和电泳分离技术分析样品的基因型。

3. 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究各个样品之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亲缘关系,构建遗传相似性和进化树等。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探究超高油玉米的遗传多样性,有望发现其遗传特征和多样性水平,并建立多样性保护策略,对保护和利用超高油玉米的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同时,本研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为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和准确的方法,具
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新选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指纹图谱的构建(精)

新选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指纹图谱的构建(精)

新选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指纹图谱的构建作物遗传育种:李丽华指导教师:潘光堂教授本试验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经三性(一致性,稳定性,特异性)鉴定的新选优良玉米自交系共59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对其中20份玉米骨干系(包括5个代表四大类群的自交系)进行了DNA指纹图谱数据库的构建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 筛选出了一批对59份新选自交系具有较高多态性的SSR引物;并筛选出了一套适用于构建20个骨干自交系指纹图谱的核心引物。

2.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59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的58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681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2~25个,平均为11.7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变幅为0.34~0.94,平均为0.83±0.107,平均PIC值较大;59个自交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61~0.93之间,平均为0.73±0.032。

3.根据遗传相似系数矩阵,将59个自交系大致聚成10类,它们分别为以Mo17,黄早四,丹340,掖478和5003为代表的Lancaster,唐四平头,旅大红骨,Reid,4大类群和6个其他类群,属四大类群的材料占供试材料的78%;其中属Lancaster群的自交系约占总数的12%,属唐四平头群的约占10%,属旅大红骨群的约占5%,属改良Reid群所占的比例较大,约占51%,且在相似系数0.727处又可分为2个亚类,说明这部分材料亲缘关系较近,但也有一定的遗传差异,属其他类群的约占22%。

说明这些材料与其他材料之间遗传差异较大。

试验中针对部分已知自交系,从系谱的亲缘关系分析,其SSR聚类结果与系谱追踪有较好的一致性。

4. 从8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在大部分材料中都仅扩增出一条谱带、多态性很强、重复性好且极易识别,能区分开所有的供试材料的引物筛选到17对,它们可用于构建本实验的20个玉米自交系的指纹图谱。

陕西省主要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陕西省主要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陕西省主要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SSR遗传多样性
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陕西省是我国玉米大省之一,玉米品种资源丰富,其中自交系和杂交种是陕西省主要的种植品种。

了解主要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对于玉米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陕西省主要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遗传多样性,探索其遗传多样性分布特征,为陕西省玉米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样本的选取
从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遗传资源库中选取10个主要玉米自交系和10个主要玉米杂交种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0个样本。

2.提取DNA
采用CTAB法从以上样本中提取总基因组DNA。

3.扩增SSR标记
选取适合于玉米的SSR标记对以上样本进行扩增。

4.分析数据
使用POPGENE软件对SSR数据进行聚类分析、遗传多样性及分子方差分析等。

四、研究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获得陕西省主要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遗传多样性信息,并探索其遗传多样性分布特征,为玉米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和育种提供科学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作者:祁丽婷李中青赵晋峰李齐霞李颜芳王瑞孙万荣王敏王枫叶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34期摘要 [目的] 明确山西主要玉米品系的主要遗传多样性特点。

[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的玉米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结果]用筛选出的9个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对供试种质材料进行扩增,共扩增出清晰条带74条,多态性条带56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75.7%。

应用DP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构建聚类分析树状图,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5处,将供试种质材料分为5个类群。

[结论] 为今后山西玉米育种与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ISSR;玉米;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中图分类号 S1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4-12046-02Genetic Diversity of Maize Accessions Using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MarkersQI Liting,LI Zhongqing, ZHAO Jinfeng et al(Millet Research Institute,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zhi, Shanxi 046011)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clear main genetic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of main corn strain ;in Shanxi. [Method]Using ISSR molecular markers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maize germplasm resources. [Result] Nine primer of high polymorphism and good repeatability were used to amplify the germplasm material on the test. 74 bands were amplified, including 56 polymorphism bands. 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sm bands was 75.7%. Application of DPS software clustering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built the cluster analysis tree. The test germplasm material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at the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 of 0.55.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hybrid parent and maize breeding in the future.Key words ISSR;Maize;Genetic diversity;Cluster analysis玉米是现代食品、饲料、医药及化工的重要原料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山西省玉米种植面积达160万hm2,已取代小麦成为山西省的第一大粮食作物。

生态适应性分析表明,玉米是山西最适宜种植的作物,在山西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不仅可以在分子水平上了解育种材料的遗传变异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杂交亲本,在后代中获得优良变异,从而培育出优良品种,同时了解这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对于指导亲本选配和培育优质高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拟采用最为广泛应用的ISSR分子标记技术[1],对山西生产区域内主要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山西主要玉米品系的主要遗传多样性特点,为今后山西玉米育种与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材料均由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早熟课题组提供(表1)。

1.2 试验方法1.2.1 玉米总DNA提取。

将供试材料播种在装有沙子的营养钵中,在温室(25 ℃左右)内培养。

每个材料种10株左右,待幼苗长至3~4叶,叶片长度为10 cm左右时剪去叶片,采用通用的CTAB方法提取总DNA,于-20 ℃冰箱保存。

1.2.2 反应程序。

①反应体系(20 μl):2.5 mmol/L dNTPs 1.6 μl,10×buffer 2.0 μl,2 μmol/L 引物2 μl,5 U/μl Taq酶0.2 μl,DNA 模板3.0 μl,ddH2O 11.2 μl,另加mineral oil密封,在PCR板中进行。

②PCR 反应程序:94 ℃变性7 min;94 ℃变性30 s,52 ℃退火45 s,72 ℃延伸2 min,45 个循环;72 ℃后延伸7 min,4 ℃保存。

③电泳检测:扩增产物采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

PCR产物中加入 6×loading buffer 4 μl,混匀后点样于孔中,接通电源后,电泳仪电压调至120 V进行电泳。

④电泳结束后,将电泳结果在紫外凝胶成像系统上观察、照相、保存。

表1 供试试验材料编号自交系名称编号自交系名称编号自交系名称1C19015C20629Mo172C19116C20930郑583C19217C21231H514C19318C21332H3915C19419C21433先玉128M6C19520C21634冀海577C19621C217354788C19822C21936M29C19923C22137K1210C20024C22038先玉508M11C20225C22239先父12C20326C22340990313C20427C22414C20528昌7-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人工读取条带,采用1/0记录方式。

相同迁移率位置上有条带的记为1,无条带的记为0,建立数据矩阵。

用DPS 6.05分析软件中UPGMA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亲缘关系树状聚类图。

2 结果与分析2.1 ISSR扩增多态性从52对引物中筛选出9条条带清晰、稳定且无拖尾的引物(表2)。

用筛选出的引物对供试自交系材料进行扩增(图1、2),共扩增出清晰条带74条,多态性条带56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75.7%,表明供试自交系材料扩增出的片段具有较高的多态性。

表2 ISSR引物序列及其扩增产物的多态性比较引物名称引物序列总带数多态条带多态性比例∥%ISSR 8075′AGAGAGAGAGAGAGAGT3′9.07.077.78ISSR 8085′AGAGAGAGAGAGAGAGC3′8.06.075.00ISSR 8105′GAGAGAGAGAGAGAGAT3′10.09.090.00ISSR 8115′GAGAGAGAGAGAGAGAC3′10.08.080.00ISSR 8155′CTCTCTCTCTCTCTCTG3′7.04.057.14ISSR 8175′CACACACACACACACAA3′8.06.075.00ISSR 8185′CACACACACACACACAG3′7.05.071.43DISSR 8255′ACACACACACACACACT3′9.05.055.56ISSR 8275′ACACACACACACACACG3′8.06.075.00ISSR 8645′ATGATGATGATGATGATG3′7.05.071.43总数83.061.0平均8.36.172.83图1 ;P811对部分玉米自交系ISSR的扩增图谱2.2 聚类分析将构建好的ISSR数据输入DPS 6.50中,应用类平均法(UPGMA)获得聚类图(图3)。

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5处,40份玉米自交系可以分为5个类群。

第Ⅰ类包括C190、C192、C200、C191、C193、C194、H391、C203、C205、昌72、9903共11个株系;第Ⅱ类包括C195、C204、郑58、478、C206、C209、C213、C214、C216、C217、M2、先玉508M、先玉128M、C196、C198、Mo17、H51、先父、K12共19个株系;第Ⅲ类包括C212、C222、C223、C224、C219、C221、C220共7个株系;第Ⅳ类包括C199一个株系;第Ⅵ类包括C202、冀海57 2个株系。

图2 P864对部分玉米自交系ISSR的扩增图谱图3 玉米自交系的ISSR亲缘关系聚类图谱3 讨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性以及亲缘关系得到了明确。

特别是ISSR标记技术,凭借其较好的稳定性、试验的可重复性以及操作简单、快速、高效等优点[2-4],广泛应用于基因定位、品种鉴定、遗传作图、系统发育[5]、进化及分子生态学等研究中,特别是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中[6-7]。

从该试验看,ISSR分子标记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标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定各个种质材料之间的遗传关系。

但由于目前的种质材料繁多,特别是经过多年的种植和应用,难免会有基因漂移、突变等因素,所以笔者只能确定该试验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

该试验却与公认的类群分类有出入。

如郑58属于瑞种质,Mo17属于兰卡斯特种质,却被分在了同一个类群。

这也与王寒玉等得出的试验结论相同[8-9]。

另外,读取条带时为人工读带,可能会存在不同的人读取的条带会有所差异,以及聚类分析软件的不相同,这也是试验结果可能不一致的原因。

所以划分的种群是相对的。

4 结论该研究表明,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玉米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是可行的。

但此方面研究还应与实际育种工作相结合,使得育种工作者可以充分了解材料的育种变异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亲本,有效提高育种效率[10],培育优质的新品种,才能更好地为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1] ZIETKIEWICZ E,RAFALSKI A,LABUDA D.Genome fingerprinting by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anchor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mplification[J].Genomics,1994,20(2):176-183.[2] 方宣均,吴为人,唐纪良.作物 DNA 标记辅助育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 李洪伟,沙伟.ISSR 技术及其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7(4):88-90.[4] 罗海燕,陈业渊.I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45-46.[5] 陈龙,王家良,杨贤松.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J].种子,2007,10(26):49-52.[6] 钱韦,葛颂,洪德元.采用RAPD和ISSR标记探讨中国疣粒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J].植物学报,2000,42(7):741-750.[7] 马朝芝,傅廷栋,STINE TUEVESSON,等.用ISSR标记技术分析中国和瑞典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1):1403-1408.[8] 王寒玉,杜艳伟,李萍,等.40份玉米自交系的 I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7):11-15.[9] 程春明,石云素,宋燕春,等.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分析玉米自交系遗传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6(2):172-177.[10] 赵欣欣,崔克艳,刘光涛,等.玉米自交系的ISSR聚类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9,31(2):131-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