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之11军神教学反思2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第1篇】《军神》教学案例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军神》教学案例及反思教材分析:课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
本文以“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刘伯承的钢铁意志,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学情简析:通过预习,学生对故事内容已有了大致的了解。
但是这个故事发生在1916年,刘伯承率军讨伐袁世凯时,他为救一位战友不幸重弹,子弹从他的头颅飞进去,右眼眶射出来,为了能继续带兵打仗,取得革命的胜利,他在手术时拒绝使用麻药,忍受了常人无法想像的痛苦。
由于学生缺乏对这方面内容的了解,所以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品质。
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中描写刘伯承神态、语言、动作的词句感受他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刘伯承在不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接收眼科手术的故事,能按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我制定了以下四个教学板块:一、从课题入手,对关键句质疑1、出示课题,自由读读,说说你发现今天的课题和平时有什么不同?2、课题上多了双引号,这说明“军神”这个词语摘自某人说的一段话。
读文找到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语句。
3、对这句话进行质疑说明:阅读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在预习基础上,已能大致说出故事内容。
抓住关键句引导质疑,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刘伯承为什么是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被称为军神?”二、整体读文,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找到写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这三部分内容,并做上记号。
《军神》教学反思
《军神》教学反思
本文的重难点是抓住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理解“军神”的含义。
写刘伯承在手术中的表现这一段描写细致,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着重刻画了刘伯承的什么地方。
当学生知道是动作、神态时,再让学生抓重点词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学生畅所欲言,深刻地理解了刘伯承忍受剧痛所表现出的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教学中,我还力求巧妙地渗透写作方法的教学。
如,课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作者却用大量篇幅描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这是为什么?
这一提问使学生注意到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是因刘伯承而引起的:伤势严重仍无比镇定,令沃克十分惊疑;拒绝使用麻醉剂使经验丰富的沃克双手颤抖,不忍心动手术;手术中以超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并清醒地数清医生割了多少刀,这令沃克钦佩不已。
课文以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的眼光去看刘伯承的表现,更能体现出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这一教学设计让学生理解了侧面烘托的好处,也体会到了课文运用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他们将这些方法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一定能使文章更出彩。
1。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表现“军神”品质的重点语句,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3、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能读懂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重点语句,感受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知道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有关刘伯承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收集展示,读文汇报--预习案(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认识屏幕上的这些人物吗(课件十大元帅)?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走近刘伯承元帅(课件刘伯承),谁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到的刘伯承元帅?(师补充介绍)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语文课的学习,我们会对他有更深的了解。
请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到第3课(课件课题),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3、军神(二)、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播放视频)(三)、检查预习案完成情况(四)、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读要求读课文自学引导: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指名读)1、请同学们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朗读课文。
2、轻声读课文,标清自然段序号。
3、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刘伯承将军年轻时()受伤,坚持不用(),忍受()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
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案1、军神是谁?板书:刘伯承2、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在小组内读一读。
过渡句:为什么称他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活的钢板?是军神?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深入课文字里行间读一读,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来。
(配乐)我想你们已经把自己的理解化作了一条条美丽的波浪线,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我们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求治--术前--术中--术后”这样的顺序来展读吗?板书:求治、术前、术中、术后三、探索分块,展读展讲--合作探究案各小组展示并板书:1、求治(第1-12自然段)(1)、组内分角色读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读好沃克“冷冷”和“不悦”的语气。
《军神》教学反思
《军神》教学反思《军神》这篇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药,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并赞扬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
全文围绕“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这条主线描写。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以读贯穿全文语文教学中,读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我多次让学生朗读课文,“初读—深读—品读”逐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我让学生圈点批注,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
对精彩的语段,还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这样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就比较深刻。
二、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对话,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例如:刘伯承手术前对沃克医生说:“我刚才用过麻药了,而沃克医生很惊讶地问:“你曾经做过的眼部手术不是在这个诊所吧?”让学生体会到沃克医生发现刘伯承没有用麻醉药时,十分惊讶。
联系到沃克医生使有麻醉药才能做眼部手术,而刘伯承却没有用麻醉药。
表现出沃克医生内心的善良和对病人的负责。
三、注重学法的指导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我教给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在细读课文时,我教给学生如何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了在学习语文时,要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四、不足之处细读课文时,分析课文层次不够清晰。
教学时没有注意引导学生按照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对每部分内容再逐一细读。
教学中有些急躁。
在学习课文时,问题设计的有些琐碎。
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我做得多了一些。
朗读指导有些欠缺。
在指导朗读时,没有让学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生对人物内心体验的不够深刻。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课堂气氛不活跃。
由于担心时间不够用,有些地方草率而过。
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两篇)
《军神》教学反思(两篇)(一)《军神》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了年轻军人刘伯承参加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右眼严重致残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72刀手术治疗,被沃克医生称为“军神”,表现了刘司令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1.教学效果(思效)关注人物,感悟军神。
本课教学中,感悟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是教学难点。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刘伯承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表现,进行阅读思考,让学生概括。
手术前:刘伯承不用麻醉药,体会病人的坚强,可概括为“一药不用”。
手术中:刘伯承忍受痛苦,“紧紧抓住、汗如雨下”,体会刘伯承是军人中的楷模,可概括为“一声不吭”。
手术后:笑谈“数刀”的情景,从 72 刀再次体会病人的超出常人的坚强,可概括为“一刀不漏”。
这样,学生从中感悟到一般军人是做不到的,从而领悟到刘伯承手术中忍受剧烈痛苦,表现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2.教学收获(思得)填写表格,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这篇课文将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用以突出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
如何直观地呈现给学生看,这是难点之一。
为此,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找出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表现,同时弄清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
不管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为了表现主要人物“刘伯承”特点的。
其中,正面描写是为了“突出”刘伯承刚毅的特点,而侧面描写是为了“衬托”刘伯承坚强不屈,两者方法不一样,目的相同。
3.不足之处(思失)上完课,掩卷反思,我仍觉得有一些遗憾。
本课中刘伯承在手术中的表现描写细致,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刘伯承军神的形象,是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时,我没有再增设“读”这一重要环节,应当结合问题,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在读中和作者产生共鸣,对刘伯承产生由衷的敬佩;在读中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强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
2、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了解文章是怎样通过细致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表达思想感情的;学习和理解课文是如何运用反衬等写作方法突出人物性格的。
3、熟读课文,体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妙处,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交流预习,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千里跃进大别山》,你们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47年刘邓大军在挺进大别山时遇到了困难,刘伯承司令员果断地下达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命令,我军遵照命令胜利挺进了大别山。
师:对!正是由于刘伯承司令员的出色指挥,我军胜利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在中国革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个关于刘伯承的故事,第11课《军神》。
(板书课题:11、军神)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文章中的“军神”指谁生:课文中的“军神”是指刘伯承。
师:课文讲了有关刘伯承的什么事生:这篇课文讲了刘伯承的眼睛被土匪打伤了,医生给他做手术,他怕打麻药伤害脑神经,就没有打麻药,沃克医生夸他为军神。
师:沃克医生是怎样赞刘伯承的,谁能读一读那句话生:(读)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师:同学们都来读读这个句子(出示这句话),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自由读这句话)生:沃克医生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板书疑问:会说话的钢板)生: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板书疑问:军神)师:除了这些疑问外,预习时你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同学们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每小组选一个代表,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各小组讨论交流)师:现在就把你们小组认为最难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难点]1.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先读一读这个故事,关云长刮骨疗伤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师板书课题,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刘伯承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为其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其为“军神”。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课件出示)教师点拨:“晕”为多音字,文中读yūn。
3.师重点指导易错字的书写。
(“匪”字里面的“非”不要漏写横画,最后一笔的竖折;“衷”字是上下结构。
)三、锁定重点,品读“军神”内涵1.再次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并画下来。
出示句子: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齐读这句话,体会沃克医生说这句话时的感情。
(惊讶、激动、赞美、崇敬……)3.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读这个句子。
4.引导质疑:此刻你最想弄明白什么(预设: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惊呆了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5.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其实这些“为什么”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读课文,去体会,一定会从文中找到答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阅读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参与讨论,下节课再解答。
军神教学反思
军神教学反思引言概述:军神教学是指由军事领域的专家或者资深军人进行的教学活动。
这种教学方式通常以严格的纪律和高强度的训练为特点,旨在培养学员的军事素质和战斗能力。
然而,军神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反思的空间。
正文内容:1. 教学方式的单一性1.1 缺乏灵便性:军神教学往往只注重一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员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的多样性。
1.2 缺乏互动性:军神教学往往是单向的传授,缺乏师生互动和学员之间的交流,限制了学员的主动参预和思维发展。
2. 知识体系的局限性2.1 重视实践经验:军神教学往往强调实践经验,但忽视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导致学员只能获得片面的知识。
2.2 忽视综合素质:军神教学过于注重战斗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员的综合素质,如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等。
3. 素质教育的不足3.1 缺乏人文关心:军神教学往往忽视学员的心理健康和人文关心,只注重军事技能的培养,容易导致学员的心理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
3.2 忽视个人发展:军神教学往往将学员视为军事工具,忽视了个人的发展需求和个性特点。
4. 教学目标的单一性4.1 过分追求军事技能:军神教学过于强调军事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员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
4.2 忽视和平发展:军神教学往往将战争和冲突作为教学目标,忽视了和平发展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5. 教学评价的单一性5.1 以绩效为导向:军神教学往往以学员的绩效和成绩为评价标准,忽视了学员的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
5.2 忽视个体差异:军神教学往往将所有学员都视为相同的军事工具,忽视了学员的个体差异和潜力。
总结:综上所述,军神教学虽然在培养学员的军事素质和战斗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反思的空间。
我们应该意识到教学方式的单一性、知识体系的局限性、素质教育的不足、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以及教学评价的单一性等方面的问题,并寻求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出更具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的学员。
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和平发展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以实现军事教育的综合发展和社会进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军神》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国近代著名将领刘伯温的事迹。
课文通过描述刘伯温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勇敢果断和聪明才智,从而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畏、充满智慧的军事家形象。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人物,感受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历史人物有一定的认知。
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对一些历史背景、专业术语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刘伯温的英勇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刘伯温的事迹,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刘伯温的英勇事迹,培养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刘伯温的事迹,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专业术语,感受刘伯温的英勇事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材:准备课文《军神》和相关历史资料,以便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3.课前预习: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刘伯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体会刘伯温的英勇事迹。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军神》教学反思(新审定)
《军神》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感悟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课文中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人的精神面貌。
作为五年级学生来讲,让学生初步学习这样的写作方法非常难,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在读中细心体会,逐步领悟。
为了让学生深入课文,入情入境,在教学本课前我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尤其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相关句子,让学生读中感悟,体会“军神”的含义。
一、精心设计课前准备和导语。
有好的开头才会有好的结尾。
在课前准备部分,我用投影为学生提供我国开国十大元帅图,并告诉学生这十位元帅为我们新中国成立立下汗马功劳,这样让学生们对我国十大元帅有了初步认识。
在学生们了解以后再告诉他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与这十位元帅中的一位有关,他就是刘伯承。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
我又出示有关刘伯承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先初步了解刘伯承,这样对于后面课文的学习有了很好的帮助。
二、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识字;学习新课前应该先克服一个个拦路虎——生字。
因此,在课外我就布置学生提前预习生字并组词。
课堂上,我让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并让他们采用开火车、指名读、猜字谜的方法充分认读生字。
因为学生较好地预习了生字,因此他们充满自信地展示识字情况,这对于后面的熟读课文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在书写生字这一环节中,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识记生字,我让学生自主选择三个生字分析书写。
学生们选择了“势”“药”“承”这三个难度较大的字,经过他们认真分析字的结构和笔画后,我在黑板上演示字的的书写笔画,学生们和老师一起手书空,然后在课本上描红,学生们非常认真地书写了每个生字。
三、紧扣课题,发挥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课文以《军神》为题,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让学生结合课题,提出质疑。
学生们提出很多问题,如谁是军神?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等。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第【1】篇〗为了要上好一节课,我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情,确定好具体的教学目标,然后要根据确定好的教学目标对教材作适当的取舍。
本课我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我该在什么地方来达成我的教学目标。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重点抓住刘伯承的表现,从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等方面来让学生感受他钢铁般的意志力,理解为什么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弱化了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这条线。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在上课开始,我在黑板上写一个“神”字,让孩子们说出他们心中的“神”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说,发言非常积极。
板书“军神”之后,让他们根据预习说出军神是指刘伯承,然后让孩子们来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刘伯承。
刚开始的环节,我给更多的孩子以发言的机会,并且主要挑那些平时发言积极的学生,目的就是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上课踊跃发言,这就把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二、亲近文本,大胆质疑我让孩子们找出文中沃克医生称刘伯承是“军神”的句子后,抓住“嚷”让孩子们先练习朗读,然后根据这句话里的关键词质疑,总结出主要问题: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然后带着问题再次走近文本,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因为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复述文章,而前提是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孩子们初读课文之后,我让孩子们概括《军神》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鉴于四年级小孩子的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我通过填空的形式帮助孩子们概括文章大意。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孩子们还是不能很好地填空,有重点地概括文章大意。
四、抓住重点,感悟朗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顺序,我让孩子们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等孩子们谈完之后,每一部分我重点抓一个关键词。
手术前,我抓刘伯承“平静地回答”,手术中抓刘伯承的动作“攥”,手术后我抓“七十二刀”。
五年级下册语文11 《军神》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语文11 《军神》教学反思《军神》这篇课文写了年轻军人刘伯承参加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右眼严重致残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72刀手术治疗,被沃克医生称为“军神”,表现了刘司令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教学中取得效果:1、教学课文之前由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展开交流导出课题“军神”。
此环节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文做了良好的铺垫。
2、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读全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刘伯承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表现,进行阅读思考,让学生概括。
手术前:刘伯承不用麻醉药,体会病人的坚强,可概括为“一药不用”。
手术中:刘伯承忍受痛苦,“紧紧抓住、汗如雨下”,体会刘伯承是军人中的楷模,可概括为“一声不吭”。
手术后:笑谈“数刀”的情景,从 72 刀再次体会病人的超出常人的坚强,可概括为“一刀不漏”。
这样,学生从中感悟到一般军人是做不到的,从而领悟到刘伯承手术中忍受剧烈痛苦,表现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3、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多形式的以及个性化的阅读与体会,师生携手走进课文中,亲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直面人物的心灵,我将分析、讲解与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结合起来。
学生学会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是这篇课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在感悟军神的过程中我抓住了沃克医生的反应去体会。
课末,又让孩子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感变化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在品悟过程中及时板书,沃克医生这条情感线自然浮现出来,这样两条线融合。
4、在课后实践中,我让同学们去搜集有关刘伯承的故事,了解他一些称呼的含义。
这注重了知识的迁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训练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不足之处: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刘伯承军神的形象,是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时,教师让学生读的时间太少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军神教学反思1.docx
《军神》教学反思《军神》这篇课文写了年轻军人刘伯承参加蔡锷“讨袁护国运动”时,右眼严重致残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72刀手术治疗,被沃克医生称为“军神”,表现了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一、教学效果1. 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老师充分让学生说,让他们自己谈体会,在边读边说中感知人物。
例如,在教学“一声不吭”“紧紧”“崭新的床单都被抓破了”时,“崭新”的床单一般是不容易抓破的,这说明了什么?孩子们纷纷举手,答案很容易出来了。
说明刘伯承此时用力很大,他一定很疼很疼。
再回到前面,他始终“一声不吭”,这正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我让大家讨论。
最后,老师说:“谁能再读一读这一段?读出刘伯承的坚强和勇敢?”很自然的,感情就出来了。
2. 学生学会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是这篇课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在感悟军神的过程中我抓住了沃克医生的反应去体会。
课末,又让孩子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感变化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在品悟过程中及时板书,沃克医生这条情感线自然浮现出来,这样两条线融合。
二、成功之处为了更好领悟刘伯承意志如钢的精神。
在教学设计时,我以“七十二刀”做为重点进行教学。
在教学时,我把自己当作沃克医生,用自己的语言一边描述动手术的过程,一边配上动作:“……这里肉烂得厉害,得割一刀;伤得太严重了,一刀还割不干净,得再来一刀;这里已经长了新生的息肉,这里不割不行,来一刀;哦,我手有些发抖,没切中要害,再来一刀;我的汗都冒出来了,护士在帮我擦汗,接着干……”“割”过几次之后,问学生:我刚才割了几刀?学生肯定没几个能说出来的。
然后问:三个多小时的手术,刘伯承能说出刀数,说明了什么?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刘伯承的精神所在。
三、不足之处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教学机智有待提高。
如:在教学时,当学生兴趣勃勃的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意志坚强的人物时,我没有好好地把握教学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失去了课堂生成的亮点。
同时在时间上没有把握好,因此,在分析沃克医生的表现时,我分析得不够透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第1篇】课后反思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在教学课文之前,教师由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用开交流,导出课文题目“军神”。
这节课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之后深入理解这篇课文做了良好的铺垫。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反思第2篇】《军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以“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刘伯承的钢铁意志,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这个难点的突破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把握到位的,如何将课文深入浅出地教好,让学生得到情感升华与体验,这是对教师与学生、文本之间的挑战。
课文中沃克医生的态度变化与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有直接的关系,学生对故事发生的背景了解不多,也会直接影响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对此,我在课前就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查询相关历史资料,课上,让学生到讲台上介绍自己查询到的相关资料,并且让孩子们看了刘伯承眼睛手术的相关视频资料,这样就让学生适时地了解了课文发生的时代背景,也易于课堂教学。
下面我简单的从几个教学环节展开说明。
二、细读课文,深入文本,体验人物的感受。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课文为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与心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
通过多形式的以及个性化的阅读与体会,师生携手走进课文中,亲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直面人物的心灵,我将分析、讲解与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结合起来。
通过研究课文内容,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培养坚强的性格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这符合新课标中关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思想。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加强读书的指导,适当补充资料,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得更有滋有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课后反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课后反思《军神》这篇文章着力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了具有钢铁般坚强意志的人物形象。
如何去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这个难点的突破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把握的。
如何将课文深入浅出的教好,让学生得到情感的升华,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在读中细心体会,逐步领悟。
课后自我反思,这节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教学的。
一、人物简介,引出课题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结合课外预习,了解人物形象,此环节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文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预习是学好课文内容的基础。
结合预习单,引导学生抓事情发展的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读重点字词,学写难字、易错字,为深入理解课文打好基础。
三、问题引导,探究交流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知道本课学习是通过抓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走进人物内心的学习方法,再让学生通过采用“一读、二寻、三思”的方法,紧扣“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这一问题情境,采用小组合作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刘伯承将军具有超越常人的钢铁意志?通过圈画、理解、感悟关键词语,领悟刘伯承勇敢、坚强、镇静的性格。
让学生潜心学文,自悟自得,与老师的相机点拨,适时指导相统一。
在此基础,我让学生谈感受,说体会,再带着这种情感体验回到语言文字之中,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我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加强读书的指导,适当补充了刘伯承的伤势、战争中卓越的指挥才能等文字资料和一些视频资料,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得更有滋有味。
抓住手术中刘伯承的一声不吭、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床单都被抓破了,这些关键词,创设情境,入情入境,反复品读,然后, 我让学生读一读沃克医生赞扬刘伯承的句子。
孩子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读出“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课堂气氛再次被渲染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反思第【1】篇〗《军神》教学反思要上好课,一是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情确定好具体的教学目标,二要根据确定好的教学目标对教材作适当的取舍。
作为一名执教者,在上课中要清晰地认识到:本课我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我该在什么地方来达成我的教学目标。
这点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重点抓住刘伯承的表现,从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三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他的军神之处,弱化了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这条线。
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具体如下:文题就是文眼,是文章的灵魂。
读题后首先让回忆课文内容,知道军神是刘伯承,然后带领学生通读课文,然后质疑刚开始沃克医生称他为镇定的军人,到后来又为什么称他为军神,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读书实践活动找到了切入口。
由疑导入,读中有悟。
读,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层层递进,一步步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进行感悟。
这一环节,先进入准确、流畅的朗读,初步感知文字内容。
由于这段文字对刘伯承的镇定之举并未作描述性渲染,而段末沃克医生的果断话语更能让人直接捕捉感受到刘伯承负伤后仍然镇定自若的神态。
抓住刘伯承的语言“能”,让学生体悟,简单的“能”字包含了哪些内容?故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朗读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此时“能”字后面是一个句号,区别句号和感叹号,由此让学生发现年轻军人的那份镇定与自信,心中产生更真更浓的敬意!这样的人就是军神。
第二环节是抓住刘伯承的动作“抓”,来找出刘伯承和一般军人的区别。
“一声不吭,仅仅抓住,汗如雨下,抓破床单”等一系列动作,准确刻画出刘伯承的坚忍不屈,所有的疼痛都是通过这一“抓”来显示的,再次引导学生读出刘伯承的刚强。
第三环节是刘伯承的神态“笑”,有了抓的疼痛难忍,再到脸色苍白的情况下的,勉强一笑,是多么明显的对比,刘伯承这个军神的形象顿时丰满了起来。
此时重点指导学生读“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由此让学生把要对刘伯承要说的话写下来,就显得水到渠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通过反复精读体会其中包含的人物情感,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什么是“军神”。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以人物的语言展开教学,因为这篇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是一大特色,几乎贯穿整篇课文。
言为心声,抓住人物的语言,也就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样的教学设计,肯定会使有的地方不能涉及,但我想每篇课文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抓住特点,使学生一课一得,长此以往,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在课堂上的问题还是有点琐碎,总是有些不放心,总想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殊不知,这样引导学生,反而会打乱学生原有的思维。
如果让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充分地展开讨论,老师退后一步,适时点拨一下,这样更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反思【第3篇】反思:1、学生在自主预习、交流讨论中明白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明确预习的任务和学习的目标。
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2、以往教师在课堂上讲深讲透了,学生不用动脑筋就能明白,这样的课被认为好课。
这实际上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一种惰性。
课堂上,学生沉默、机械,课堂沉闷、乏味。
因此,专门安排预习,能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会让更多有准备的个性化思想呈现出来。
这堂课上,如果学生不是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是不会有如此踊跃的发言,是很难出现如此多的思想交锋的。
3、在课堂上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也能帮助学生张开嘴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有效理解课文的内容,使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同时则能明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辨的欲望。
通过预习,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而是“学”的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神(教学反思)
《军神》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了年轻军人刘伯承
参加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右眼严重致残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 72 刀手术治疗,被沃克医生称为“军神”,表现了刘司令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
结如下:
1.教学效果(思效)
关注人物,感悟军神。
本课教学中,感悟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是教学难点。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刘伯承手
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表现,进行阅读思考,让学生概括。
手术前:刘伯承不用麻醉药,
体会病人的坚强,可概括为“一药不用”。
手术中:刘伯承忍受痛苦,“紧紧抓住、汗如雨下”,体会刘伯承是军人中的楷模,可概括为“一声不吭”。
手术后:笑谈“数刀”的情
景,从 72 刀再次体会病人的超出常人的坚强,可概括为“一刀不漏”。
这样,学生从中感
悟到一般军人是做不到的,从而领悟到刘伯承手术中忍受剧烈痛苦,表现了刘伯承坚强的意
志。
2.教学收获(思得)
填写表格,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这篇课文将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用以突出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
如何直观地呈
现给学生看,这是难点之一。
为此,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找出沃克医生和刘
伯承的表现,同时弄清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
不管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为了
表现主要人物“刘伯承”特点的。
其中,正面描写是为了“突出”刘伯承刚毅的特点,而侧
面描写是为了“衬托”刘伯承坚强不屈,两者方法不一样,目的相同。
3.不足之处(思失)
上完课,掩卷反思,我仍觉得有一些遗憾。
本课中刘伯承在手术中的表现描写细致,教
学时让学生体会刘伯承军神的形象,是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时,我没有再增设“读”
这一重要环节,应当结合问题,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在
读中和作者产生共鸣,对刘伯承产生由衷的敬佩;在读中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4.改进措施(思改)
在以后教学中,我应该在讲新课之前,激发学生设疑,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让学生大
胆提问,对学生所提问题梳理引导,以便及时引导教学的核心问题,作为探究的主线。
如本
课可以确定“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为核心问题,让学生从沃克医生的思想情感
的变化以及刘伯承将军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神情、动作、语言等,感受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感悟人物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