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张家口地区丧祭礼俗探研

合集下载

北方民众丧葬礼仪丧葬礼仪大全

北方民众丧葬礼仪丧葬礼仪大全

北方民众丧葬礼仪丧葬礼仪大全丧葬习俗县内丧葬习俗在建国之后,虽有所革新,但举办丧事,农民家庭一般仍按历史相沿的传统习俗进行。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北方民众的丧葬礼仪。

(1)准备“后事”人生百岁总有一死。

当人老年迈以后,本人或家属其他成员则要为其准备身后用物。

最主要的一是棺材,二是寿衣。

当地习俗,这两样东西一般都在老人生前准备好。

过去备棺材,木材以柏木为最好,板料越厚、棺材越大越好。

寿衣要备衣、裤(裙)、鞋、袜、帽,衣裤应有棉有单,寿衣颜色多为红、蓝,忌黑、忌花。

这些备用物品看似不吉利,但谁都不忌讳。

有些人家准备的早,结果多年死亡不至,到另一世界的衣物、“房子”只好仍处在备用中。

(2)老人病重期间的礼俗病人病重期间,儿女一定要陪护身边,否则为不孝。

亲戚一定要携礼物看望,否则若病人死后无法面对死者及其家属(不知者除外)。

凡重要的亲戚应当多次探望病人。

病人病危时,不在病人身边的重要亲属,病家应通知前来,以防事后落“埋怨”。

(3)弥留之际与初亡时的处置咽气前,儿女要守护身边,并为其理发(女人梳头)、净面、洗脚、看寿衣。

气断,全家举哀。

入敛时,死者脸蒙黄表纸,曰“蒙脸纸”;口含一铜钱或硬币,曰“噙口钱”,背垫铜钱或硬币,曰“垫背钱”;手持线串小面饼,曰“打狗饼”,小饼个数与死者年岁相等。

棺头点一黑瓷灯,曰“引魂灯”,放一陶盆,供停灵期间焚纸用,曰“老盆”灵房门口搭棚,曰“灵棚”,棚内设供桌,供举行吊祭仪式用;院门外放“指魂纸”,白纸条之条数与死者年岁相等。

(4)着孝孝布白色,。

儿子剃头,戴斜角孝帽,帽订麻匹,谓之“披麻”;腰束茼绳拖地,谓之“拦腰绳”;赤足穿草鞋,手执柳木哀杖,哀杖裹以指魂纸。

儿媳披发,顶褡头,束腰绳,穿草鞋。

女儿戴孝同儿媳。

侄辈戴平角孝帽,孙辈戴“柿花”孝帽。

吊客中闺女婿、侄婿束孝带,戴平角孝帽;孙婿、外孙婿束孝带,戴“柿花”帽;其余一律戴平角孝帽。

(5)送汤当地叫“泼汤”。

临沭地方人死之后,一般三日而葬。

落叶归根_明清归葬礼俗考_张传勇

落叶归根_明清归葬礼俗考_张传勇
⑤ 现实生活中 , 头。 大凡以棺柩返乡 , 很少再会打开 。 就 我 所 见 资 料 , 也没有我们想当然的那样, 家属
提出要见最后一面一类的要求 。 如果能够面对尸骸 , 通常来说 , 需 要 诸 如 尸 骸 特 征、 随身物件一类证据以证明其身份。萧县 郑 立 本到乌鲁木齐寻父 , 访得墓所 , 参与营葬的门人都还在 , 应该是确定无 疑 的 , 所以, 在临回乡时, 才去捡
棺, 其中光景有不可知者 , 恐伤孝子之心 。 有 关 被 归 葬 之 尸 虽 死 亡 已 久 仍 “ 面目如生” 之 类 的 记 述, 其
④ 但是 , 中也许蕴含了这样的意思 。 像华阴张云那样直接开棺的例子 , 也许更为多见 。 而且 , 如果要捡
骨, 棺材是一定要打开的 。 所以 , 开棺也许并不是太麻烦的事 , 其实反映 了 记 述 者 的 一 种 观 念 , 他不希 望人们这样做 。 不仅如此 , 在把棺柩运回家乡后 , 大概没有谁要开棺验视 , 除非另 有 原 因 。 武 进 王 襄 之 母 , 虽然怀 《 疑棺柩非真 , 却也没有提出开棺验看 。 王同轨 ( 明嘉万间人 ) 记神童戴大宾( 登正德戊辰科 耳谈类增 》 “ 。 不管是 否 果 有 其 事 , 探花 ) 夭折 , 棺榇抵家 , 父母伤心过度 , 从人情的角度, 完全 必欲发柩省视衣衾 ” 可以理解 。 不过 , 故事主旨是讲述神童无长命这一因果观念的 。 所以 , 发柩后竟然发现是一个白发老
④ 他大概对此已深信不疑 , 所以 , 仅凭这一记号 , 他找到坟冢所在 , 确认了父骸葬处 。
在面对一座疑似墓冢或尸棺时 , 是首次见到 , 他首先要 做 的 , 是要辨识尸棺。棺柩的形 更多的人 ,
⑤ 新安孝子吴 琨 , 制, 没有多少可以作为标示的 。 作为死者身份标记的 , 往往是棺柩前和的题字 。 在其 ⑥ 正 族人吴文奎的记述中 , 开棺检骨前 , 有“ 琨伏柩哭 极 哀 , 睨 柩 上 书 父 姓 字, 墨 痕 隐 隐 未 灭” 的 记 述。

清代后期汉族丧葬风俗探究

清代后期汉族丧葬风俗探究

清代后期汉族丧葬风俗探究清代后期汉族丧葬风俗探究发布时间:2016-01-0701:14浏览:加载中次1.丧葬有制清代后期,仍然实行丧葬有制。

为了保证丧葬礼制的实施,清代统治者不惜约之以严刑峻法,严令各地丧葬,“务从简朴,毋得僭妄。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三九八《礼部?丧仪》规定,丧家若因财力有限,不够礼制规定的可以从简,但独不能以下僭上。

若有僭妄,律令规定有官者杖一百,罢职不用;无官者杖五十,罪坐家长,违式之物责令其改正;承造违式之物的工匠并笞五十,自首免罪。

此外,清代还专门设立违礼纠察队,查禁违礼行为;并责成地方官推行礼制,要求“居官以正俗为要务”;对士庶治丧遵礼之人量加劝奖,以求在全国上下实行礼制,确保社会生活以礼而行。

2.厚葬成风但是不管统治者如何控制,违礼越制、重殓厚丧的事总是时有发生。

重殓厚丧在汉族文化中根基甚深,与传统文化“敬天法祖”、“慎终追远”等观念紧密相连,因之很难改变。

清代后期,在沿海地区,由于工商业发达,社会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在丧葬风俗方面,盛行厚葬之风。

当然,实行厚葬的主要是殷富之家。

至于官宦人家,则因受朝廷礼制的束缚,不能过分地奢侈铺张,但仍比普通人家要浮靡排场。

相比之下,厚葬之风在北方,特别是天津等地比较盛行。

光绪四年(1878年),天津一古董老板出殡,“铙钹喧阗,幢幡缥缈”,“头锣而外为飞龙飞虎等旗,头牌掌扇、雉帽、蛇鞭、文执事外又有长枪、大戟、巨斧、金瓜为武执事。

次而真亭、罗伞则绫锦凌云,绣幡则金碧映日,此外为香亭、炉亭、玩器亭、敕诰亭等,而又鬼斧神工、勾心斗角,有木刻祠宇一架,门外额以‘俎豆馨香’字样,有门而阶而廊而堂,规模毕具,制度精工。

”《申报》1978年11月19日。

如此豪华的丧葬场面还只是“津人常用之件也”。

报道此事的记者好奇地打听丧主功名,结果仅举“孝廉国学以对”。

对此奢风,地方官府曾试图改革,然而民间照旧我行我素,禁令刚过两天,天津“东门外南斜街又有两家出殡,一来一去,仪从辉煌,路途拥塞,未至灵辆,相左不能前进,几经周折然后过去。

文化认同与清代前期的丧葬礼制建设

文化认同与清代前期的丧葬礼制建设

收稿日期:20170906 作者简介:沈宏格(1974—),男,湖南沅陵人,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文化认同视角下的节地生态研究”(17C0085)
68
哈赤第 五 子 (三 贝 勒)莽 古 尔 泰 去 世,第 二 天 即 葬。“至申时,贝勒薨。次日巳刻,即将贝勒及福 晋尸骸分别入殓出殡……是日,子时三鼓,汗方入 室,诸贝勒亦各自还家。”[5]261
一、入关前满族的丧葬
死亡,是每个人、每 个 民 族 都 无 法 回 避 的 事 情,各民族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 色的丧葬形式、祭奠仪式及丧葬禁忌等,它是民族 文化、民族宗教信仰等民族意识的综合体现。满 族先民 (史 书 称 其 先 世 有 挹 娄、肃 慎、勿 吉、女 真 等)长期生活在我国的东北部,在其长期发展过程 中形成了有满族特点的丧葬习俗。与汉族丧葬礼 仪相比,满族及其先民的丧葬有如下特点:
2.从葬来 看:满 族 先 民 曾 有 不 同 的 葬 式。 满 族有土葬,但与汉族不同,土葬不重棺殓之具,甚 至无棺。《旧 唐 书 · 北 狄 列 传 》载:“死 者 穿 地 埋 之,以 身 衬 土,无 棺 敛 之 具,杀 所 乘 马 于 尸 前 设 祭。”[6]《三朝 北 盟 会 编 》载:“女 真 …… 死 者 埋 之 而无棺梆,贵者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之, 所有祭祀之物尽焚之,谓之烧饭。”[7]除了土葬外, 还有天葬:“满洲地处东夷……风俗乖谬,多有为 汉人梦想不到者……人死后赤身露体,敷以牛油, 悬之林杪,投之幽谷,以招鸟兽食之。食尽,则戚 亲相贺,剩有残余,谓此人生前罪恶大,上帝不收。 必再请喇嘛念经,再敷牛油,务求食尽乃已。”[8]满 族入关前,其 葬 俗 以 火 葬 为 主,《黑 龙 江 外 纪 》卷 六较详细 地 记 载 了 满 洲 火 葬 风 俗:“人 死 焚 尸 而 瘗,曰熟葬。熟葬之法,舁棺至郊野,置柴上,请师 举火。火炽尸起,挺而仆之,须臾肉尽,骨仅存,然 后拾贮所谓净匣中而瘗之土。”[9]这里所谓火葬实 际上是先以火将肉烧尽,然后埋骨土中。清朝雍 正皇帝解释火葬的原因是其民“肇迹关东,以师兵 为营 卫,迁 徙 无 常,遇 父 母 丧,弃 之 不 忍,携 之 不 能,故用火 化 ”。[10]其 解 释 似 乎 有 点 牵 强,因 为 最 终还是入 土 葬 之,与 “迁 徙 无 常 ”关 联 不 大,应 与 宗教信仰有关,天葬中请喇嘛念经可以看出宗教 对满 族 丧 葬 的 巨 大 影 响。清 太 宗 皇 太 极 去 世 (1643)还是先火化,然后葬骨灰于沈阳照陵。

浅谈古代满族丧葬习俗演变的特点

浅谈古代满族丧葬习俗演变的特点

浅谈古代满族丧葬习俗演变的特点摘要:满族葬俗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其先民肃慎、邑娄、勿吉、靺鞨、女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满族葬俗经历了多样葬俗,包括土葬、火葬、水葬、树葬等多种形式,后来演变为以火葬为主要葬法兼有其他葬法的阶段。

而清入关以后,特别是在乾隆时期谕令禁行火葬,一律实行土葬,由此清朝进行了一次重大的丧葬习俗的变革。

满族葬俗也随着这种历史的演变而呈现出一系列的变化,葬法上表现为由多样原始的葬法向单一葬法演变,丧葬仪式上逐步封建化,人殉制度的废除促进了丧葬习俗的文明化。

关键词:满族;丧葬习俗;水葬;火葬社会习俗是社会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文化发展的特点,丧葬习俗作为习俗的一个方面不可避免地体现着这一显著特点。

满族的丧葬习俗形式多样,历史上出现过土葬、火葬、水葬、树葬等多种形式,而不同的历史阶段其葬俗也有不同的侧重性。

一般来讲越是在早期阶段其葬法愈多样、愈原始,而清军入关以后,满族葬俗适应新环境的变化,由多样性变为单一性。

特别是清政府为维护自身的统治,逐步促进了满族丧葬习俗的封建化进程,而人殉制度的废除促进了丧葬习俗的文明化。

一、丧葬葬法由多样走向统一满族是一个典型的多神信仰的民族,其信仰的动植物神与这个民族渔猎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有貂神崇拜、柳崇拜等。

这种原始的多神崇拜也明显地反映在满族及其先民的丧葬习俗中。

《绝域纪略》载:“死则以敝船为敦,三日儿火” ①体现了原始的水葬和火葬的结合,又“男女老死,其腹焚之,以灰谷夹于木植中。

溺死者以渔叉叉其尸,裹以海豹皮埋之,曰变海豹矣。

熊、虎伤死者,裸蹲其尸,作熊、虎势令人射中,带矢埋之,曰变虎、熊矣。

”②这种葬俗明显地表现为对原始动物神的崇拜。

在满族的葬俗中还存有对柳的原始崇拜,史载:“满洲庆民祭奠,新坟插佛多,旧坟插柳枝,皆示人有后意。

佛多之式,粘无色纸条如幡,汉名佛花,都下亦同。

”③“插佛多”源于满族社会的原始图腾信仰,即柳崇拜。

满族早期葬俗的原始多样性是和本民族的生活环境、社会状态密切相关的。

张家口地区民俗文化研究之信仰民俗

张家口地区民俗文化研究之信仰民俗

张家口地区民俗文化研究之信仰民俗作者:龚建强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4期摘要:张家口地区民俗文化深受山西、内蒙文化的影响,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张家口民俗文化又别具特色,整理研究和保护地方民俗文化,对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作者将从学术界对民俗文化概念分类中选取信仰民俗来论述。

关键词:张家口;民俗文化;研究;信仰民俗[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4--02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

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把民俗分为四大类: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游艺的民俗。

陶立璠在《民俗学概论》中则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口承语言民俗,精神民俗。

张紫晨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中采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国民俗分为十类:(1)巫术民俗;(2)信仰民俗;(3)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4)建筑民俗;(5)制度民俗;(6)生产民俗;(7)岁时节令民俗;(8)生仪礼民俗;(9)商业贸易民俗;(10)游艺民俗。

张家口市是河北省下辖地级市,又称“张垣”“武城”,位于中国河北省西北部。

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曰“小北门”,因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所以称“张家口”。

张家口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多样,笔者依据《中国民俗与民俗学》对民俗的分类,将张家口地区的民俗分为信仰民俗、服饰饮食民俗、居住建筑民俗、禁忌民俗、岁时节令民俗、人生仪礼民俗、游艺民俗。

本文选取张家口地区信仰民俗来论述。

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信仰民俗,又称民间信仰,是指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一、神鬼信仰与祭祀1、自然神的信仰在张家口地区广大农村,人们对自然界存在的诸神深信不疑。

丧葬礼仪的改革与对策

丧葬礼仪的改革与对策

丧葬礼仪的改革与对策作者:萧放龙晓添来源:《决策与信息》2019年第04期[摘要] 丧葬礼仪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生命伦理的重要呈现,也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重要途径,蕴含着丰富的风俗教化资源,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正确地对待丧葬礼仪习俗是值得深入思考和谨慎对待的。

然而,当前各地殡葬礼俗改革存在人为割裂当代殡葬改革与文化传统之间的有机关联、改革的具体实施过于简单粗暴、混淆丧葬陋俗末流与优良丧葬文化传统、实施城乡殡葬改革“一刀切”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响。

实施殡葬礼俗改革要结合中国丧葬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治理需要,以尊重生命的伦理观念与慎终追远的文化关怀为引领,充分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充分听取和吸纳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和民间礼仪专家学者的相关政策建议,根据城乡不同情况实施双轨制改革,借助当地乡贤、礼仪协会力量打造优质丧葬礼俗服务,探索一条既能延续民族传统文化根脉,又能顺应现代文明生活的丧葬礼仪改革路径。

[关键词] 丧葬礼仪;殡葬改革;伦理观念;慎終追远;民族文化传统[中图分类号] C9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04-0054-06自河南周口平坟风波以来,各地针对殡葬改革的讨论一直很激烈。

近年来,江西、山西、山东、福建等地纷纷出台殡葬改革施行方案,轻则对丧葬仪式空间、过程、内容作出刚性限定,重则实行“一刀切”的政策,简单粗暴地禁止土葬、销毁棺木、严禁传统仪式活动。

殡葬改革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网络媒体持续报道,北京哲学宗教界学者还为此召开了专题研讨会。

究竟该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正确地对待丧葬礼仪习俗,这是值得深入思考和谨慎行动的。

生死大事,关系民生与善治,关系民族的历史与未来。

管理者、治理者对此不可不慎重。

2014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人生礼仪的重建与传承”课题组,以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点为核心,并与全国高校相关学科合作,针对中国传统人生礼仪的重建与传承,展开深入研究,其中设有丧葬礼俗子课题的专题研究。

张家口丧葬民俗

张家口丧葬民俗

出殡。死者死亡的第丅天,由阴阳先生到坟台丆“划穴”(埋死人的位置),破土打
墓。墓的深浅度有定数,浅者丂八尺,深者一丄四五尺。打到墓穴觃定的深度之后,平行 向里打一个放置棺材的洞,叫“穿堂”。 夫妻死亡后,必须是同穴同墓,埋在一个墓冢里。先死的叫打“生墓”,后死的把同 一个墓穴打开,叫打“熟墓”。 民间还有“配死魂”的封建迷信习俗,即未结婚的男子和未结婚的女子死后,经过两 家协商,犹如过“喜事”,把两个尸体埋在一个墓里,死后结为夫妻。当然,不是两个人 同时死。先死的不论过了几年,后死的都可以与先死的“配死魂”。 清晨,“起灵”出门。在出大门时,孝男孝女跪在灵柩前,僧道鼓乐念经吹奏。由僧 道鼓乐和孝子顺时针绕棺丅周,逆时针绕棺丅周,谓之“悬棺”。悬棺毕,由长子摔“孝 子盆”,孝孙执“引魂幡”,起灵,孝子孝女皆嚎啕大哭。行至村外,孝子止哀,鼓乐僧 道全部克去,仅孝子随棺去墓地,恭移棺柩入墓,墓内置“遗饭罐”、“板瓦”、“五色 石”。入墓后先由孝子顺墓转丅周添丅锨土,逆转丅周添丅锨土,然后众人添土成丘,坟 头栽一株柳树,曰“坟树”。埋时,不准用脚掘,只能平铲。迷信人说,丆脚掘土即为“ 掘根”,掘根就是断后,七七使不得。 人们从坟丆归来时,吹鼓手到村边一路吹打着去“请灵”,一直到把“灵牌”放置在 堂屋供灵的位置丆。有的地方将孝服团好,从墙丆扔过去,依次在准备好的一盆清水和一 把菜刀前站定,双手在盆里蘸水,然后用湿手翻一万菜刀,口含一坒糖迚院。此俗称是避 邪,因为清水象征照妖镜,菜刀象征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出了殡之后,丅天忌门。所有吊丧的客人必须在午饭后离开。如果当天不走,就得“ 服了丅”,也就是丅天之后再走。凡是在丧事期间外借的家具、物件等,必须在当天送还 ,而且要送给几个馍馍,以示不“白用”。晚丆要设“谢宴席”,答谢在丧事过程中帮过 忙的人们。

古代丧葬制度与丧俗文化

古代丧葬制度与丧俗文化

2005年12月第8卷第6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ience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Dec .2005Vol .8No .6 收稿日期:2005-04-12作者简介:朱小琴(1972-),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

古代丧葬制度与丧俗文化朱小琴(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陕西西安 710065) 摘 要:在我国古代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丧葬制度。

作为社会习俗的一部分,丧葬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事死如生;奉行儒家礼仪;等级森严。

丧葬制度内容很多,既表现在葬礼的过程中,又表现在坟丘的建筑规模上。

丧葬制度直至今天还有着很广泛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丧葬;制度;丧俗文化中图分类号:K207,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77X (2005)06-0043-03 丧葬作为社会习俗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基因之一。

制约丧葬习俗的条件有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水平、社会形态以及各民族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等等。

丧葬的功能从文化、社会等方面看都是很有影响的。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丧葬及丧礼的传承性比较稳定,无论上层统治阶级或下层的平民百姓,大都冲不出这个古老的传统习俗。

丧葬制度在人类社会中在某些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在遥远的荒古时代,早期原始人没有安葬死者的习惯。

《孟子・滕文公》记载:“盖世上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

”灵魂不死观认为:人死灵魂仍在,仍能干预人事,祈福活人。

丧葬习俗的产生、演变都受到这种观念的制约。

丧葬来源于灵魂不死观念,是灵魂崇拜的产物,而灵魂、鬼魂观念在中国古代普遍存在。

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的制约,人们对周围环境及自然界所发生的事物不能理解,故此产生魂灵观念。

《礼祭・祭法》云:“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斯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

”这种观念影响到人们对鬼者的埋葬、礼祭等方面,现实中丧俗众多的繁文缛节也体现出了这一点。

河北乡村丧礼中的传统遗风

河北乡村丧礼中的传统遗风

2017年春,我到河北保定市的一个村子,参加亲戚(家中男主人)的丧礼,目睹了中国传统丧礼流传至今的许多遗风,颇为感慨。

在此,谨据地方志书、古典小说等文献,对照当下丧俗,谈谈民间习俗的传承所昭示的历史文化根深蒂固状况,以及在当下的某些新变化。

《荀子·礼论》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

终始俱善,人道毕矣。

”可见丧葬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人生大事。

古代礼制有吉、宾、军、嘉、凶五礼,其中凶礼即丧礼,《仪礼》《礼记》两部儒家经典中,记丧礼的内容几乎占据一半。

足见其礼仪之烦琐和国人之重视。

因而,丧礼在中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传统丧礼沿袭既久,有些遂流传至今。

现简述其情形如下。

设灵堂、报丧布置灵堂(华北乡间多支起布帷棚子)情形,在《金瓶梅词话》第62回有描述:李瓶儿死了,西门庆“分班差家下人各亲眷处报丧……在西厢房先雇人造帏幕、帐子、桌围,并入殓衣衾缠带……又教搭匠在大天井内,搭五间大棚”。

第79回也有描写:西门庆一命呜呼,“家中破孝搭棚”。

民国18年(1929年)《雄县新志》说:“初丧,扶尸于床,覆单衾,张素帷,曰‘小殓’。

”当今乡村依然如此。

我亲戚家姓赵(以下称“赵家”),在院子中央搭凉棚,棚内放灵床。

与过去不同的是,灵床为架在长凳子上、用于存放尸体的冰柜,逝者躺在冰柜中,可以防腐。

这是冰柜发明以前的时代所不具备的。

柜上覆盖红绸,绸上饰金色花纹。

报丧,通知远近亲朋好友,并在家门口挂殃榜(门头纸)。

古人报丧须派专人各处通报,当代用电话就解决问题了。

民国23年(1934年)《定县志》称“讣于近亲”,就是报丧,向近亲发讣告。

该县志又载:“悬纸幡于门(按死者岁数为之,每纸或为三叠,其末条下垂,俗曰‘门头纸’,或曰‘左千’。

男悬门左,女悬门右)。

”悬纸幡于门边即挂殃榜。

光绪十二年《昌平州志》:“书死者河北乡村丧礼中的传统遗风□陈益民姓氏、年月,榜于门,谓之‘殃榜’。

”赵家亦在门左挂白色纸幡,书写逝者姓名、生卒年月,与传统习俗相同。

丧葬礼仪的改革与对策

丧葬礼仪的改革与对策

丧葬礼仪的改革与对策作者:萧放龙晓添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9年第4期自河南周口平坟风波以来,各地针对殡葬改革的讨论一直很激烈。

近年来,江西、山西、山东、福建等地纷纷出台殡葬改革施行方案,轻则对丧葬仪式空间、过程、内容作出刚性限定,重则实行“一刀切”的政策,简单粗暴地禁止土葬、销毁棺木、严禁传统仪式活动。

殡葬改革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网络媒体持续报道,北京哲学宗教界学者还为此召开了专题研讨会。

究竟该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正确地对待丧葬礼仪习俗,这是值得深入思考和谨慎行动的。

生死大事,关系民生与善治,关系民族的历史与未来。

管理者、治理者对此不可不慎重。

2014 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人生礼仪的重建与传承”课题组,以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点为核心,并与全国高校相关学科合作,针对中国传统人生礼仪的重建与传承,展开深入研究,其中设有丧葬礼俗子课题的专题研究。

近年来课题的研究团队通过乡村实地访谈、礼俗文献梳理、理论思考、学科对话,对丧葬礼仪的传承问题有了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基于研究提出了针对当代殡葬改革的对策性建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重要文化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对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不仅反映了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而且彰显了其以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的决心。

丧葬礼仪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日常生活践行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有着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一、传统丧葬礼仪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礼仪是维系中国文化的重要社会设置。

丧葬礼仪是传统礼仪文化中重要而又特殊的部分,其不仅受古代普遍存在的灵魂不灭观念影响,贯穿着生者对死者的真切哀伤与思念,也深深地渗透着儒家孝道思想和家族伦理观念。

丧葬礼仪关联生死,是个人行动与社会结构的深刻展现,是探讨、理解社会文化、群体关系等的重要切入点[1]。

中国丧葬文化:明清(1)

中国丧葬文化:明清(1)

中国丧葬文化:明清(1)中国丧葬文化:明清(1)明清时期中国的民间丧仪,与儒家注重伦理等级的丧葬礼仪相比,具有人鬼相杂的特征。

它一方面充满着人情味,另一方面又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以对亲人的死亡态度为例,儒家认为孝子应该尽哀,而民间却把老人的丧葬视作一件大喜事,认为老人在世享尽了子孙之福,他的升天值得后人庆喜。

因此不管是老死还是病死,都将死亡看作寿终正寝,应该像婚庆喜事那样大办。

古时人们称这样的“丧事”为“老喜丧”或者说是“白喜事”,与婚嫁时的“红喜事”形成鲜明对比。

婚嫁尚红,新郎、新娘所穿的衣服以及被褥等物皆为红色;丧葬从白,孝服、孝帽以及灵堂和丧葬用具等一般是白色。

但是从人们表现出的精神状态来看,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色调和细节有所区别而已。

喜事应该办得热闹,婚礼如此,丧礼也应该如此,于是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民间丧仪产生了。

民间丧仪以儒家礼制和历代丧制为依据,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当时的社会风尚进行了增删、演变而成,呈现出整体顺从礼制偶尔又与礼制相对立的矛盾状态,本期文章小编就来分享这些民间丧仪的精华:(一)鸡鸣枕鸡鸣枕,是用白布制成的枕头,整体形状两头尖中间厚实,再用麦麸填充枕头内部。

俗谓“冥途不知分晓,年畔得闻鸡鸣”,据说此枕有能让逝者魂魄保持清明的功效。

在人们信奉“有神论”的时代,鸡鸣枕表达了遗属对逝去亲人由衷的祝愿——一路走好,一路平安。

鸡鸣枕(二)点随身灯在人刚死之时,丧家要赶紧用棉纸制作纸灯,蘸上香油,从床前开始,一盏又一盏,依次排序的纸灯直到大门外,这便叫“随身灯”。

这种习俗在宋代以后颇为流行,如《金瓶梅》第六回载武大郎死时,“灵前点起一盏随身灯。

”又,第六十二回载李瓶儿死,“点起一盏随身灯来,专委两个小厮在旁侍奉。

”明代洪概所编的《清平山堂话本》卷二《快嘴李莲记》也说:“我家公婆又未死,如何点盏随身灯。

”《清平山堂话本》书影(三)绊脚丝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习俗在人初终停尸床上时,用绳子把他的两只脚绕上,这叫绊脚丝。

河北丧葬习俗巡礼

河北丧葬习俗巡礼

河北丧葬习俗巡礼:栾城县殡葬全过程人固有一死,死后有何礼仪?如何埋葬?栾城县的风俗较为复杂。

根据死者的年龄、死因、时期和区域等方面的情况,各不相同。

一、丧葬名称,老年之死为“喜丧”,中年之死为“哭丧”,青年之死为“小口”,未出嫁闺女之死为“孤女”。

从死亡到埋葬整个过程叫“过白事”,丧主全家停止其它一切活动。

二、礼仪和习俗,1977年以前,栾城县始终实行土葬,并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一) 停灵。

“断气”后(心脏不跳,呼吸停止),要趁尸体未僵,先将“穿寿衣”,一身单、一身棉、一身外大褂。

将尸体放在床板上叫“停灵”,死者头戴帽壳,面盖黄纸,脚绊麻绳,以防“诈尸”游走。

脚穿寿鞋,如脚肿大,鞋子穿不上,用剪子铰开,但也要说穿着非常合适。

死者左手拿手帕和钱,右手握“打狗棒”(面粉和水捏蛋蛋,用秸秆插上)。

停放时间,三、五、七天不等。

富户、长者时间长,贫困人家时间短,也叫“排三埋”、“排五埋”、“排七埋”。

“咽气”“穿寿衣”,儿女、亲属不可啼哭,据说将眼泪掉在死者身上,则不能转生。

只能烧了“倒头纸”,才可以尽情啼哭。

同时,要放“二起脚”,(三声炮)使众乡亲都知道死人了。

近门家族之人,迅速赶到死者家中,商量治丧事宜。

我县习惯叫做“红事叫”,白事到“。

(二) 告孝。

同时则由女儿到婆家“告孝,身穿重孝,快车奔驰,其它亲属则由家族中其他人去告孝。

(三) 吊哭,即吊唁。

则由女性乡亲成群结对去吊唁,一进死者家门,就开始哭,边走边哭,以示哀悼。

(四) “烧黄纸”。

是每天黄昏时间到五道庙前烧纸,主持烧纸的人先喊,参加烧纸的人全了没有?如全了点纸啊!命令全体孝子跪下,并振振有词的说:“这是五道庙的(点一把纸),这是判官的(点一把纸),这是小鬼的(又点一把纸),最后是×××(死者的名字)有点一把纸。

众孝子嚎啕大哭,边走边向家中走,一直哭到灵前才能停止,无论在家停放几天,每天晚上都是如此。

(五) 守灵。

河北丧葬习俗(转载的)

河北丧葬习俗(转载的)

河北丧葬习俗(转载的)一、初终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旁,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称为“送终”。

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1、装裹当老人咽气之后,首先要为其穿好寿衣。

寿衣俗称“装裹”,“装老衣裳”,一般是生前就做好了的,主要是棉袄、棉裤、棉长袍,女人用裙子,不论什么季节一律穿棉的。

鞋必须是布面布底,鞋底不纳,有的还在鞋面上做出莲花图案,表示脚登莲台,成了正果。

帽子,男性过去戴帽盔儿,现在戴呢帽,女性不戴,或戴临时用黑布缝成的帽子。

有一条禁忌就是绝对不能用皮货,也不能穿毛衣,俗说亡人如果穿皮衣、毛衣、皮鞋或皮底鞋,下辈子就转世成牲口了。

上衣不钉钮扣,因为“钮子”与“扭子”谐音,怕犯不利子孙的忌讳。

腰带是一条黑布或一缕白线,搭在裤腰上即可。

近年公职人员去世也有穿西服及呢子大衣的。

穿好寿衣是装殓的第一步,也有在咽气之前穿好寿衣的。

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死后尸体僵硬,不好穿戴;另一方面则出于俗信,民间认为,没有来得及穿好衣服就咽气,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内疚的。

2、叫魂叫魂即招魂。

人咽气后,立刻由儿子到房上用鞋底拍窑洞(烟囱),并喊着叫魂人对死者的称谓,大叫三声“穿鞋来”。

接着便是“初哭”,因为老人咽气之前是不许家人亲属大声哭泣的。

在确认老人已经去世的时候,守候在身旁的亲人们要爆发性地大哭一场,这也是对亡故者最初的悼念。

3、移尸人死之后,家人马上烧“倒头纸”,并将死者的尸体由炕上移至正屋(俗称外间屋,也叫堂屋)中临时搭设的灵床上,灵床就用临时卸下的门板做成,然后开始丧葬的准备工作。

人死以后,要尽快移尸,不可以长期躺在土炕上,因为那样认为是让死者背炕坯。

4、哭街五、六十年代时兴哭街,如果是在头一天晚上死了人,第二天凌晨由死者的长子沿街大声哭叫,其目的是将丧讯通告乡邻。

哭街的如果遇上行路人,要就地磕头,叫磕丧头。

张家口民俗

张家口民俗

张家口民俗剪纸也叫"剪窗花"。

是一种流传很广的民间手工艺品,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蔚县剪纸是当地农民艺术家们继承和吸收了河北武强木版年画和当地刀刻,刺绣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而开拓的一种艺术品。

蔚县剪纸深深扎根于民间,取材于人民生活。

自画,自刻,自染,其刀工精细,色彩美丽明快,构图生活气息浓厚,把广大农民的朴实感情,美好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倾注在剪纸艺术作品之中。

50年来,蔚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使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充分发展。

艺匠们大胆创新,突破了原有的花卉,戏曲人物,鸟兽等题材的局限,创出了一代新的剪纸产品,如"舞龙","二龙戏珠","喜庆丰收","渔歌"和"草原深处"等达2000多种。

特别是:"渔歌"和"草原深处"等现代题材的作品,反映出了"北国江南"的精神面貌和塞外人民的美好生活。

国内外剪纸爱好者和收藏家爱不释手。

蔚县剪纸厂年生产能力达30万套,年出口量最多达14万多套。

除国内销售外,每年大批量出口远销美国,日本,荷兰,意大利,墨西哥,比利时,英国,法国,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

蔚县人一般把剪纸称为"窗花"。

据史书记载,蔚县剪纸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它的作者多是农民,他们自画、自刻、自染,用灵巧的双手营造了一方充满活力的剪纸世界,把生活的周围装点成了一个生机盎然、万物争荣的艺术天地。

蔚县剪纸以其特有的趣味性、装饰性在全国种类繁多的民间剪纸中独具一格,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蔚县剪纸题材广泛,意寓深长,生活气息浓郁。

无论是反映人们对吉祥幸福的祁纳,还是来源于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及人物;无论是北方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民俗风情的再现,还是用于四时节令、婚寿礼仪等庆典,都体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

丧葬礼俗中的临清鼓吹乐研究——以民间音乐与礼俗共生为视角

丧葬礼俗中的临清鼓吹乐研究——以民间音乐与礼俗共生为视角

3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23的“黄门鼓吹”、在郊庙祭祀场合中演奏的“短箫饶歌”等。

(“短箫绕歌”用于军乐)。

这种分类型式源于东汉时期,当时汉乐被分为四品。

鼓吹乐在齐鲁大地上流行,省内还有许多石刻壁画可以印证。

“如长清孝堂山石祠石刻中的4人骑吹和6人乐车,是典型的‘黄门鼓吹’。

”王运熙先生在《说黄门鼓吹》中已经论证西汉黄门鼓吹是属于宫廷俗乐的。

“黄门鼓吹”在西晋统一的形势下,由作乐于军队征战逐渐转变为作乐于仪仗、宴飨。

如《宋书•礼治五》中记载:“黄门鼓吹,及钉官仆射,黄门鼓吹史主事、诸官鼓吹。

……凡此前众职,江左多不备,又多阙朝服”[2]在这之后,“黄门鼓吹”的称谓就逐渐被“鼓吹”所取代了。

(二)临清丧葬礼俗中的鼓吹考证临清的丧葬礼俗与临清当地的民俗、周边省市的民俗存在着共生、共融关系。

在地方志中,将明清时期临清当地乡村礼俗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再现了临清丧葬礼俗的历史随时代所发生的变迁。

《临清县志》中记载:“其筹备丧礼亦殊隆重。

事先委托亲友临时各任职务,主持全体者曰‘总理’,点朱木主者曰‘鸿题’,指导祭仪者日‘礼相’。

酒食招待各职,则里姻之娴社交、富人缘者分司之。

至日,雇乐工两部,分置于门内外,内司祭祀,外司迎送。

男宾至则挝鼓,女宾至则吹笙,所以传消息而便陪奠也。

”[3]23县志中对于丧葬礼俗的用乐与礼节仪式均有记载。

明清时期临清地区丧葬仪式中有“吹笙、挝鼓”形式,如今鼓吹乐班中所使用的常规乐器有唢呐、笙、小镲、锣、鼓、梆子、板胡等,由此可见,笙与鼓的演奏形式均保留在临清丧葬活动中的民间乐班里。

由于丧葬礼俗比较特殊,其在“五礼”中属于“凶礼”,它包括有“丧、葬、祭”三个部分的内容,其中“丧”是一种行为规范,是逝者家属在“行丧”期间必须遵守不得违背的,如先秦时期对于丧期用乐有着严格的规定,服丧期间使用任何音乐都是被明令禁止的;“葬”不仅如今日而言是指处理逝者遗体的方式,它还意味着所规定的逝者应受待遇;而“祭”顾名思义,指亲人家属对逝者所行的一种追悼仪式。

礼仪的文献记载与生活实践——以清代北京旗人葬礼为例

礼仪的文献记载与生活实践——以清代北京旗人葬礼为例

礼仪的文献记载与生活实践——以清代北京旗人葬礼为例鞠熙【摘要】中国古代有大量关于礼俗的文献记载,但这些记载是否与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实践一致,是长期以来学者思考的重要问题.以清代普通旗人日记《闲窗录梦》为主要资料,梳理清代北京旗人丧葬礼俗的实际仪式流程,并与《朱子家礼》和地方志记载进行对比,发现北京地区的丧葬礼俗至少在清代中期已经固定成型并稳定地长期传承.而清代北京地方志所记载的丧葬礼俗,主要是《朱子家礼》的传抄与改写,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情况有一定差距.这提醒我们应注意地方志作为民俗资料的局限性.%There are a lot of records about the rites and ceremonies in ancient China, but whether these record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life practice in daily life is an important question for scholars to think for a long time.This paper takes a bannerman's diary of Idyllic Window for Dreaming as the material to sort out the actual process of funeral rites in Qingpared to the records in the local chronicles and the book of Family Rites of Zhuzi, it found that the funeral rites of Beijing had been formed and inherited stably in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the adaption from the Family Rites of Zhuzi.Therefore, they we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daily life practice.It reminds us of the limitations of taking local chronicles as folklore study materials.【期刊名称】《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32)002【总页数】9页(P1-8,108)【关键词】闲窗录梦;丧葬礼俗;生活实践;日常生活;地方志【作者】鞠熙【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北京 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2礼俗者,礼仪与风俗之合称也。

华北北部农村丧事习俗

华北北部农村丧事习俗

丧事习俗赵福山村内办理丧事,规纳起来,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堂屋停尸夜深入殓一、停尸1.病人在垂危之际,儿女日夜守护在身旁。

在确定人死之后,将人搬移到堂屋,躺放于门板或床板上。

在没咽气时给死者穿上装老衣裳。

不论春夏秋冬,装老衣都是棉的,因为古人认为阴间没太阳,终年寒冷。

人死之后,其灵魂就到阴间去了。

衣、帽、鞋都必须是布的,不许用皮的。

鞋底也不准用皮的,说是穿皮鞋,下辈子转生长蹄子的兽类。

若是女性,鞋底绣上莲花,即脚蹬莲花成仙的意思。

衣裳不缀扣儿,只缝小布条打结系带便可。

装老衣裳穿好,盖上苫单。

苫单的颜色以前是黑的或兰的。

现在以白色较多。

2.蒸一碗小米饭,为的是不能让死者挨饿。

再用面捏五个打狗棒,饭碗内插三个,死者双手各拿一个。

目的是防止死者的灵魂去阴间的路上被狗咬。

再用一个铜钱(或现在的硬币)塞入死者口中,在口里含着,这个钱币称“压口钱”,是让死者带上口粮的意思。

为防备死者诈尸乱跑,还要用麻绑上两脚,袢上两手。

在死者的头顶前面,摆一张小供桌,放上祭品。

点一盏长明1灯(灯油以香油为最佳),目前有的以蜡烛代替油灯。

3.找纸扎匠给死者开书、铰座迁,都用白纸。

开书,过去称开殃榜。

其书写排列都是竖排。

所开的书,就是三块纸,另有一个位牌和一块扣瓦。

第一块纸写的是:将此纸贴在座迁的最下端墙上。

23 第二块纸写的是死者的年龄和生死年月日时。

对其称谓依照古例将此纸贴在影壁墙的低处。

第三块纸贴在堂屋的门口一侧下方,分男左女右。

写的内容是入殓时所忌讳的外人的属相。

(不写属相而写地支名称)例如(女性)(男性)本村所忌的属相是按死的月份推算的。

有的村则不按月推,而是按死者的属相推。

看来并无一定之规,俗语说:“一个马勺一个柄儿,一个师父一个令儿。

”此之谓也。

此外,再用一块纸叠成灵牌的样式。

写上“某某”之灵位,置于供桌上。

另外,用一块瓦,上面写上字(符),扣在死者心口处,此为“扣心瓦”。

说是防止诈尸和妖邪用的。

写法多种多样,扣心瓦下也放一小把笤帚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