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辐射防护基础
辐射防护基础
也会发生。不存在剂量阈值。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致癌效应
不适当的照射是诱发肿瘤的因素之一。
•遗传效应
对受照者的后代所产生的随机效应。受照者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受控基因突变,染
色体畸形,导致流产,死胎,畸形及某些遗传病,可表现为后几个子代的隐性突变。
随机性效应-辐射致癌
癌症的概念与起源癌症(cancer):增生失控并侵入周围组织或向远隔部位转移的
恶性肿瘤致癌因子(carcinogen):能使正常细胞转变为恶性细胞最后发展为癌症的因子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病毒机体遗传特性, 激素水平, 环境因素, 生活因素
2) 确定性效应指生物效应产生的严重程度随剂量变化而变化的效应。
特点:波长较长;辐射的内在能量较低
近年来非电离辐射的安全问题受到高度重视
物理基础
1.放射性核衰变方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哪些?
衰变
射线特点:
α粒子是高速运动的带正电的氦原子核。它的质量大、电荷多,电离本领大。但穿透能力差,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1~2厘米,通常用一张纸就可以挡住
-衰变
-射线特点: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带负电荷,质量很小,贯穿本领比α粒子强,而电离能力比α粒子弱。-射线在空气中的射程因其能量不同而异,一般为几米。通常用一定厚度的有机玻璃板、塑料板就可以较好地阻挡-射线对人体的照射
有剂量阈值,在剂量阈值下,不会引起非随机效应,超过阈值,则效应的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大而增加。如不育、白内障、造血机能低下等均属确定性效应。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
辐射防护
1.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放射实践的正当化
任何伴有电离辐射的实践,所获得的利益,包括经济的以及各种有形、无形的社会、军事及其它效益,必须大于所付出的代价,包括基本生产代价、辐射防护代价以及辐射所致损害的代价等,这种实践才是正当的,被认为是可以进行的。如果不能获得超过付出代价的纯利益,则不应进行这这种实践。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第一章:辐射概述1.1辐射的种类和来源辐射是指一种能量或粒子以波动或粒子的形式传输并传播的过程。
主要分为电磁辐射和离子辐射两类。
电磁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微波等,而离子辐射则包括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伽马射线和中子辐射等。
辐射源包括自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自然辐射来自太阳、地壳和空气中的气体等,人工辐射则来自医疗设备、工业生产、核能产业等。
1.2辐射的影响与危害适量的辐射对生物体是有益的,例如可产生维生素D、促进生长等。
然而,过量的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辐射能破坏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引起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还可能导致癌症、皮肤病、生殖问题等。
1.3辐射防护的重要性辐射防护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辐射危害的重要手段。
它依靠一系列防护措施来减少辐射的接触和传播,包括个人防护、环境防护和设备防护等。
第二章:辐射防护基础知识2.1辐射剂量和剂量率辐射剂量是辐射能量沉积在物质中的有效剂量,常用单位为西弗(Sv)。
辐射剂量率则是单位时间内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单位为西弗/小时(Sv/h)。
2.2辐射防护标准和限值辐射防护标准是用来规定辐射工作场所人员辐射剂量的限制,以确保其不超过国际辐射安全限值,保障人体健康。
常用的限值包括年剂量限值、月剂量限值和日剂量限值等。
2.3辐射防护设备和工具为了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以采取各种设备和工具进行辐射防护。
常见的设备包括防护墙、防护衣、防护眼镜等。
第三章:个人辐射防护3.1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是指个人使用防护装备和工具来降低辐射对自身的影响。
例如,医务人员在接触放射性物质时应佩带防护手套,穿戴防护衣等。
3.2个人辐射剂量监测对于需要长时间接触辐射源的人员,应进行个人辐射剂量监测。
监测方法包括佩戴个人剂量仪和定期检查等。
第四章:环境辐射防护4.1环境辐射监测为了了解环境中的辐射水平,可以进行环境辐射监测。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空气监测、水质监测和土壤监测等。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ppt课件
某元素中各同位素天然含量的原子数百分比称为同位素丰度。例如天然存在氧的同位素有三种核素 : 16O 17O 18O, 其天然含量的百分比即同位素的丰度分别为99.756%, 0.039%, 0.205%。天然铀的同位素有两种, 238U 和235U,其天然同位素的丰度分别为99.276%和0.724%。氢的同位素有三种11H 21H 3 1H,其丰度分别为11H99.985%, 21H为0.015%,3 1H在天然中不存在。
这一术语在核辐射防护中经常用到,它是指核内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质子,并处于同一能态的一类原子。核素用符号AZX表示,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A为质量数,Z为核电荷数。
1、 核素:
*
实际上核素符号X和质子数Z具有唯一、确定的关系,所以用符号AX足以表示一个特定的核素
*
2.半衰期 表征放射性核素自发核跃迁的另一参数是半衰期,它是指某种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素因发生自发核跃迁而减少到原来原子核数一半所需的时间。用T1/2表示,量纲:年(a)、天(d)、小时(h)、分(min)和秒(s)。 不同的放射性核素T1/2的差别可能很大,如:238U:T1/2=45×108a,镭衰变产生的氡-222(室内监测项目),T1/2=3.825d。
*
*
(1)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又称α粒子)组成的,所以它在磁场中的偏转方向与正离子流相同。它的电离作用大,贯穿本领小。它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个厘米。 (2)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在空气中的射程因其能量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为几米至十几米。 (3)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所以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它具有间接电离作用,贯穿本领很大,在空气中的射程通常为几百米。
*
γ射线是光子流,其波长很短,也可以说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由于它们不带电,所以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放出γ射线的原子核其质量数、电荷数均保持不变,只是能量状态发生了变化,故又称这种过程为:“同质异能跃迁”。例如常用γ放射源137Cs和60Co都是由于母核发生β-衰变后,子核处于较高激发态能级,在向较低能态或基态跃迁时便发出光子。137Cs的γ射线能量为662Kev;60Co放出两个γ射线,其能量分别为1.17Mev和1.33Mev。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ppt课件
七、辐射安全事故相关介绍
1、核辐射安全事故 1)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于1986年4月
26日发生在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该电站第4发 电机组爆炸,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 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辐射危害严重, 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 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 方圆30公里地区的1的概念
2、电离辐射的概念
根据辐射能量的大小所产生的辐射形式不一, 可将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两大类。电离 辐射包括高能电磁辐射电磁波和粒子辐射,高能电 磁辐射电磁波指X射线和γ射线,不包括无线电和 射频波等低能电磁辐射;粒子辐射有n、Alpha、 Beta、p、e-、介子、重离子。不管是X射线和伽 玛射线,还是其它粒子辐射,与物质的原子作用时 都能间接或直接地使原子产生电离。
(一)Ⅰ类为高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短时间受照射 人员产生严重放射损伤,甚至死亡,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二)Ⅱ类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 较严重放射损伤,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
(三)Ⅲ类为低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一般不会造成受照人 员的放射损伤。
二、电离辐射射线种类和射线装置
七、辐射安全事故相关介绍
2、工业辐射事故 2004年7月12目唐山市发生工业探伤机放射源 “Se-75”(100居里)遗失,导致数十名工地工作人员受 到不同程度辐射事故,其中4人伤情相对严重。 事故经过:2004年7月12日凌晨3点钟,唐山市热电 厂工程工地上,工作人员正在用“工业探伤机”,对电 焊焊接的钢板进行工业探伤拍片检查,工作中不慎将探 伤机中的放射源遗失在现场,上午上班后,被值班领 导捡到,装入上衣口袋,后又装入裤子口袋,且直到 中午与工人一起吃晚饭后,在从口袋中掏出放入办公 室抽屉中,造成较大辐射损伤。
辐射防护基础教程
辐射防护基础教程辐射防护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健康和安全。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接触到各种不同形式的辐射,包括电磁辐射、核辐射等,因此了解辐射防护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辐射。
辐射是指物质或能量传递的过程,可以是波动或粒子的形式。
辐射包括电磁辐射和核辐射两种主要类型。
电磁辐射是一种电磁能量的传播形式,包括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等。
核辐射是指核能的放射性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或粒子。
为了有效防护辐射,我们需要了解辐射的来源和对人体的影响。
辐射的来源包括自然辐射和人为辐射。
自然辐射主要来自地球和宇宙,包括来自太阳的光辐射、地球的热辐射和地壳放射性元素的辐射。
人为辐射主要来自电子设备、射线治疗和核辐射事故等。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辐射的种类、剂量和暴露时间。
辐射的生物效应包括急性和慢性辐射病、遗传效应和癌症等。
因此,辐射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时间、距离和屏蔽。
首先是时间原则,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可以减少辐射的危害。
其次是距离原则,尽量保持远离辐射源可以减少辐射的接触。
最后是屏蔽原则,通过使用屏蔽材料来减少辐射的穿透。
这些原则是辐射防护的基础。
在辐射防护中,我们还需要了解辐射剂量的单位和辐射防护的措施。
辐射剂量的单位包括辐射等效剂量和剂量当量等。
辐射防护的措施包括个人防护、辐射监测、辐射射线防护设备和辐射事故应急处理等。
总的来说,辐射防护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健康和安全。
了解辐射的来源、影响和防护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学习辐射防护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辐射的危害。
辐射防护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加强辐射防护意识。
辐射防护的知识越丰富,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就越安全。
愿大家都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
第一章辐射防护
天然本底照射
宇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
宇生放射性核素: – 对公众剂量有明显贡献的核素,14C、 3H、22Na、7Be。
原生放射性核素:++++ –以238U、232Th和235U为起始核素的三个 天然放射系,以及独立的长寿命放射性
核素如40K等。------------------
宇宙射线
资 料
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中国癌症基金会 编撰的《癌症的科学与实践》: 最高发的癌症依次为肺癌、乳腺癌和结直 肠癌。 我国癌症死亡率已居死亡首位。 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依次为肺癌、肝癌、胃 癌、食管癌及结直肠癌。 北京每年新增2万名癌症患者(全国220万)肺 癌居第一,其次是结直肠癌和肝癌。
6 至 360 0.9 至 35 6
平均 3.8 最高 120
我国部分g辐射较高的地区
陆地γ辐射剂量率 nGy· -1 h
地 点 面积 km2 原 野 道 路 室 内
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 Bq· -1 kg
样 品
226Ra 40K
点数
河北 计马店 福建 鬼头山 广东 阳江 广西花山 -姑婆山 四川 降札温泉 约200 2 约500 约500 60
我国居室中氡浓度
居室类型 和范围 测量 点数 氡 浓度 Bq· m-3 备 注 算术平均值 最大值 24 140 41 1200 30
一般居室 大陆* 香港** 全世界** 地下室*
窑洞*** 煤渣(灰)砖
**UNSCEAR2000
6708
836
62 ~150
582
144 174
4900
698
包括地下商 场和旅店等
均值
点数 均值 点数
辐射防护基础
辐射实践的正当化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个人剂量的限制
三、辐射防护目标和原则
合理最优化要求:
防护水平为W0 时,X +Y 最小, 净利益最大。 V——毛利 V-P P——生产成本(未计防护 X+Y 成本) 代 X——辐射防护成本 价 Y——辐射危害相当的代价 正当化要求: V-(P+X+Y) W1 W0 =(V-P)-(X+Y)> 0
a
受照剂量 随机性效应发生几率与受照剂量的关系 a为自然发生几率。
三、辐射防护目标和原则
• 3.1、辐射防护的目标
辐射防护的目标: 确保人员所受剂量低于确定性效应发生阈值, 以防止确定性效性的发生; 确保采取所有合理的措施,以把随机性效应的 发生概率限制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三、辐射防护目标和原则
X Y W2
防护水平W
四、外照射及其防护措施
• 4.1、外照射的概念
外照射:是指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的
辐射照射,包括均匀全身照射、局部受照。
a粒子
密 封 源
β 粒子 γ射线 中子
辐射源在人体外面, 辐射由体外射入身体。
四、外照射及其防护措施
• 4.2 核电厂外照射的来源
反应堆状态
运行
裂变中子
• 能量比较低,不能 使物质原子或分子 产生电离的辐射。
核电站辐射防护就是对电离辐射进行的防护工作!
一、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1.2、电离辐射类型 核电厂中常见的电离辐射类型:α 、β 、γ 、n
α 为4He的原子核; β 为高速运动电子; γ 为一种电磁波; n为中子流。
一、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1.3、电离辐射的穿透能力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ppt课件
N
α、β、γ射线特征
ɑ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或氦离子
(2+2He),带两个正电荷。由于其质量大, 在空气中的射程很短,在固体或生物组 织中只有30~130微米。它的电离能力大, 穿透能力很弱。
α、β、γ射线特征
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其质量是ɑ粒 子的万分之几,在空气中的射程最大可达10余 米,在生物组织中达数毫米。它的电离能力较 小,穿透能力较大。 γ射线 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不带电荷, 其穿透能力很强,电离能力小。
半衰期(T1/2):是放射性核素的原 子核数衰减到原来的数目的一半所需的 时间。 如镭-226的半衰期是1602年,铀-238为 45亿年。
放射性与射线类型
放射性 放射性是指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各种射 线的现象。 射线类型
原子核放出的射线有:α 、β 、γ射线 ,其次 还有中子射线。这些都是天然存在的。 还有一中人工产生的射线——χ射线
射线、射线、射线
• 1899年,Rutherford用 不同的材料对射线的穿 透能力进行测试,发现 射线可以分为3种。 • 射线:1张纸片就能阻 止它的穿透。 • 射线:几毫米的铜片才 能阻止它的穿透。 • 射线:几厘米的铅片才 能阻止它的穿透。
射线、射线、射线
• 如果让射线穿过磁场,则 射 线、射线会往两个相反的方向 偏转,而射线则保持其原方向 运动,可见 射线、射线分别 带正、负电, 射线不带电。 • 射线:氦核(4He),质量数4, 电荷量+2 。1个质量数 =1823Me=1.66x10-27kg • 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电荷 量-1,质量9.1x10-31kg. • 射线:光子,也是电磁波,无 静止质量,能量=h 。 • 比较几种射线, 射线是重粒 子流,就单个粒子而言,其作 用效果最大。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课件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辐射防护概述 •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 辐射防护措施 • 辐射防护应用 • 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 • 辐射防护研究与发展
01
辐射防护概述
辐射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辐射是指能量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在空间传播的过程。根据其性质,辐射可分为 电磁辐射、电离辐射和核辐射等。
详细描述
辐射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可以是电磁波、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等) 或射线(如X射线、伽马射线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辐射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来源 。
辐射的来源与危害
总结词
辐射的来源主要包括天然源(如太阳、地球中的放射性物质)和人工源(如医疗设备、核设施等)。长期暴露于 高强度辐射会增加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用于测量辐射的仪器,如 盖革计数器、剂量计等。
辐射测量方法
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以及个体测量和区域测 量。
辐射的吸收与转化
吸收
辐射能量被物质吸收,转 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 量。
转化
辐射能量使物质发生化学 或物理变化,如电离、激 发等。
转化后的影响
如化学键断裂、分子结构 变化等。
人体对辐射的响应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辐射防护的智能 化与自动化,提高防护效率和安全性。
多学科交叉融合
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如医学、生物学、物理学等,拓 展辐射防护的应用领域和研究方向。
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全球 辐射防护技术的发展。
THANKS
行业辐射防护标准
不同行业涉及的辐射源和辐射类型不同,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辐射防护标准。
辐射防护一级培训
第六章 外照射及其防护
6.1 概述
外照射的概念
简言之,辐射源在人体外 对人体形成的照射。
核电厂外照射来源
反应堆状态 堆 运 行 裂变中子 裂变 裂变产物衰变 活化产物衰变 堆 停 闭
辐 射 源
裂变产物衰变 活化产物衰变
裂变产物占员工年集体剂量的10%左右。 活化产物占员工年集体剂量的90%左右。
核辐射的穿透能力
• • • • 纸
塑料
混凝土
水
核辐射的特性如下表所示
辐射类型 质 量(原子质量单位) 电荷 在空气中的射程 在生物组织中的射程
α β γ 快中子 热中子
4 1/1840 0 1 1
+2 -1 0 0 0
0.03米 3米 很大 很大 很大
0.04毫米 5毫米 有可能穿透人体 有可能穿透人体 0.15米
辐射防护二级培训的对象是工作负责人员 或岗位更高的人员。凡是具有RP1或RP2 授权的人员,必须定期复训。辐射防护复 训的周期为每二年一次,每次课时为半天。
1.2 放射性的发现及应用(科普知识)
1895年 1896年 1898年 1899年 1911年 1934年 1945年 1951年 1972年 伦琴发现X射线 贝克勒尔发现物质的放射性 居里夫妇发现发现镭和钋 卢瑟福发现α和β射线 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费米利用中子制造人工放射性核素 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第一次核能发电在美国实现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
第三章 天然放射性与人工放射性
人类受到核辐射的照射,并不是从人类发现放射 性和广泛应用原子能之后才开始的。人类的历史, 可以说是处在天然辐射照射下生存和进化的历史, 当然这种称为天然本底辐照的照射水平都比较低。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1
其他人工辐射 火电站附近 核电站附近
有效剂量/人·年 (mSv) 0.005
0.001-0.02
核设施附近
吸烟(“钋弹”,每天 20支)
看电视 (每天2小时)
0.001-0.2 0.5-1 <0.01
胸部照相,~ 0.10mSv/次
胸部透视,~1mSv/次
精品课件
医用CT,~ 10mSv/次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离辐射来源
希沃特 (Sievert, Sv)
有效剂量 (Effective dose)
体内所有组织与器官经组织权重因子加权后的当量剂量之 和。通常用于描述辐射对人体整体的影响。
希沃特 (Sievert, Sv)
精品课件
6
电离辐射常用的量化单位
单次检查吸收剂量 (Absorbed dose)
定义
单位名称
表示单位质量物质受到一次电离辐射照射后吸收的射线能 量
精品课件
9
什么是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或内照射是根据电离辐射源相对人体的 位置划分的。
电离辐射来源
安检设备产生的X射线对 操作人员形成外照射。
存在于香蕉中的微量放射性核素 钾(Potassium)-40被食用后,将 在人体内部形成内照射。
精品课件
10
天然电离辐射有哪些?
电离辐射来源
天然辐射 来源
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射线来源
天然辐射是人类的主要辐射来源
精品课件
3
什么是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认识
电离辐射是指与物质相互 作用时,能够引起物质电 离的辐射。 典型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 γ射线、α粒子和β粒子。
精品课件
4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1 PPT
了防止局部照射中的确 定性效应; 3. 未孕妇女的职业照射控 制与男人相同;对怀孕 妇女应提供大致相当于 公众中成员的防护标准。
单次检查剂量与泄漏剂量
• 国家标准GB15208-1994《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规定 :此类设备允许 的最大单次检查剂量为5Gy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1
电离辐射认识
➢什么是辐射?
辐射是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传播的能量。 (如声辐射、热辐射、电 磁辐射、粒子辐射等),通常是狭义概念的辐射
电离辐射认识 天然本底水平
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活中所遇到的射线来源
天然辐射是人类的主要辐射来源
什么是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认识
电离辐射是指与物质相互 作用时,能够引起物质电 离的辐射。 典型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 γ射线、α粒子和β粒子。
医用CT,~ 10mSv/次
电离辐射来源
典型职业的 人工电离辐射水平?
数据来源于Health Canada
电离辐射来源
人类生活方式对辐射水平的影响
电离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基本原则——限制个人剂量当量
(GB18871-2002、IAEA - No115、ICRP60)
注: 1. 限值不包括天然本底和
电离辐射来源
安检设备产生的X射线对 操作人员形成外照射。
存在于香蕉中的微量放射性核素 钾(Potassium)-40被食用后,将在 人体内部形成内照射。
天然电离辐射有哪些?
电离辐射来源
人工电离辐射有哪些?
医疗辐射是最大的人工辐射来源,约占80%。
电离辐射来源
胸部照相,~ 0.10mSv/次 胸部透视,~1mSv/次
辐射防护基础ppt课件
92
146 238 99.275
.
24
1.2 放射性衰变
(1)核素: 具有特定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和核能态的同一
类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某种元素有多少种同位素就有多少种核素。
(2)放射性核素:
不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
25
1.2 放射性衰变
(3) 放射性衰变: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转变为稳定的核, 这个转变过程就称为原子核的衰变(放射性衰变)。
1985年末, 一私人医疗辐射站搬迁至新址
一个 Cs-137 辐照单元被遗忘在旧设施中
核素
Cs-137 (半衰期为 30 年)
活度 (Sept.87) 50.9 TBq (1375 Ci)
性状
CsCl 粉末
质量
93 g (CsCl); 19.3 g (Cs-137)
• 营运单位未通知许可证管理当局
1Gy = 100 rad
由于吸收剂量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任何受照物质,不同种类的受 照物质吸收辐射能量的本领不同,因此,在谈到吸收剂量时,必须说明 是什么辐射、什么物质的的吸收剂量。
.
40
(3)、当量剂量:
HT.R = DT.R· WR
HT.R是辐射R在组织或器官T中所致的当量剂量; DT.R 是辐射R在组织或器官T中产生的平均吸收剂量; WR 是辐射R的辐射权重因数。
.
27
表1-2部分核素的半衰期
核素
半衰期
核素
半衰期
N-16
7.1秒
Sb-124 60.2天
Ar-41
1.8小时 I-131
8.04天
Fe-59
44.6天 I-133
20.9小时
H-3
辐射防护基础教学课件
个人防护用品与措施
防护服
选用专业的防护服,如铅衣、防 辐射服等,减少辐射对人体的直
接照射。
防护眼镜与手套
配备适当的防护眼镜和手套,减 少对眼睛和皮肤的暴露。
防护培训
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和技能的培训 ,提高员工对辐射防护的重视程
度。
04
辐射防护标准与法规
辐射防护的重要性
总结词
辐射防护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辐射暴露,保护人类免受其害。有效的防护措施可 以降低患癌风险,保护遗传信息,维护人类健康。
详细描述
通过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护服、限制暴露时间和强度,可以降低或消 除辐射暴露的风险。这有助于保护个人免受辐射的潜在危害,降低患癌症等疾病 的风险,保护遗传信息,维护人类健康。
康普顿散射
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 光子将部分能量传递给电 子,使光子能量降低,运 动方向改变。
电子对产生
高能光子在物质中产生正 负电子对,释放出两个方 向相反、能量相同的光子 。
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确定性效应
辐射引起的组织损伤或功 能异常,具有阈值,剂量 超过阈值才会出现。
随机效应
辐射引起的遗传变异和癌 症风险,没有阈值,剂量 越高风险越大。
适应性反应
低剂量辐射引起的适应性 反应,表现为对辐射的抵 抗力增强。
03
辐射防护措施与技术
辐射屏蔽技术与材料
辐射屏蔽材料
动态屏蔽
选用高原子序数的材料,如铅、混凝 土等,能够有效吸收和散射辐射,降 低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针对移动的辐射源,采用可移动的屏 蔽设施,如移动式铅屏风等,以实现 灵活的防护。
培训与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
3.2.1 吸收剂量(D)
定义:对于任何一种电离辐射,授予某一受照物质的
能量(E)除以该受照物质的质量(m),即:
D = d E /d m
国际专用名——戈瑞,Gy
3.2.2 吸收剂量率(D’)
• 定义: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吸收剂量 • 国际单位——戈瑞 ·秒-1Gy/s
2.3.1 α衰变:
α射线:
氦核 24 He 的粒子流,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四倍,带 两个单位的正电荷,电离能力为104 衰变通式:
A X Z A X Z
→ A-4Z-2Y+ α +Q
A-4 Z-2Y
→ 母核
→ 子核
α → 出射粒子
例:22688Ra → 22286Rn + (镭 → 氡)
组织权重因子(WT)
组织或器官 红骨髓 结肠 肺 胃 膀胱 乳腺 旰 食道 甲状腺 皮肤 骨表面 睾丸 其余组织或器官 组织权重因子WT 0.12 0.12 0.12 0.12 0.05 0.05 0.05 0.05 0.05 0.01 0.01 0.20 0.05
例:
甲骨表面接受0.3Sv的剂量当量,而乙骨表面受0.2Sv 的照射,同时肝脏又受到0.1Sv的照射,哪个人危险更 大些?
T
ln 2
0.693
T与成反比
半衰期差别很大,短的不到1s,长的达到1015y
2) 半衰期T
衰变常量、半衰期T 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都 可以作为放射性核素的特征量。
实验表明,原子核的放射性是原子核自身性质的 反映,其特征量以及所遵从的规律不受外界条件(如 温度、压强和磁场等)的影响,也不会由于核是处于 单质中或是处于化合物中而有所变化。
~ eV
移动电话
量级
800-1800 MHz
﹤0.01 eV (没有电离作用)
直接或间接使介质发生电离效 应的带电或不带电的射线或 粒子 (能量 ﹥keV ) α、β、γ、 x、 n、p、裂变碎片 等 来 源 1)放射性物质 (人造 天然) 2)加速器 3)反应堆 4)宇宙射线 5)地球环境
1.2 辐射防护
3.3当量剂量和当量剂量率
相同的吸收剂量未必产生同等程度的生物效应,因为生
物效应受到辐射类型、剂量与剂量率大小、受照条件及 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即使受到相同数量的吸收剂量的照射,因为射线种类和
辐照条件不同,其所致的生物效应无论其严重程度还是
其发生几率皆不相同。
为了用同一尺度表示不同射线对机体所产生的生物效应
反应堆一回路水中的稳定同位素16O(氧)吸收中子,
同时发射出质子,产生出放射性核素16N(氮),
16N原
子再进行β衰变,并发出γ射线,变成稳定的16O原子 ,即:
16O +n
-→16N +P
-→ 16O +β+ γ
16N是活化产物,它们衰变产生的β、
γ射线即为感生放射性。
反应堆中易被活化:冷却剂、腐蚀产物、部分结构材
Q → 能量
43; + + + +
从母核中射出 的4He原子核
238U4He
+ 234Th
放射性母核!!
+ +
粒子得到大部分衰变能
2.3.2 β衰变:
β射线:
高速飞行的电子流,称为β粒子,电离能力 102
衰变通式:
A
X→ AZ+1Y+β-+Q Z
例:3215P→3216S+β
2.4 放射性衰变的规律
指数衰减规律
N = N0e-t
N0: (t = 0)时放射性原子核的 数目。 N: 经过t时间后未发生衰变的放 射性原子核数目。 :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常数,大小 只与原子核本身性质有关,与 外界条件无关; 数值越大衰变 越快。
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
1) 衰变常数:λ
意义:单位时间内每个核衰变的几率。 单位:秒-1 或 天-1
料(Mn、Fe、Co等)
反应堆运行期间,系统周围的辐射水平主要由N16贡献
,停堆后则由活化腐蚀产物引起。
《核安全公约》国家报告
腐蚀产物由冷却剂携带,在通过堆芯时被活化,是核
电厂的一种主要辐射源。为减少腐蚀产物的产生和控 制其在回路的分布和沉积,在设备设计时应该考虑:
与反应堆冷却剂接触的材料具有抗腐蚀性,并且钴的含量尽可
三种铀同位素的混合物,这三种铀的天然同位素是234U 、235U和238U
同位素的天然丰度
自然界中有许多元素含有多种核素,如16O、17O、
18O;40Ca、42Ca、43Ca、44Ca、46Ca、48Ca等
一种核素在它所属的天然元素中所占的原子百分
数
234U、235U和238U 在天然铀中的含量百分比分别
基本粒子带电:
质子带有1个单位的正电荷,电子带有1个单位的负电荷,而 中子不带电荷
e为电子的电荷量(1e=(1.602189±0.0000046) × 10-19库仑 核外电子总带电量为Ze
原子序数和原子质量数
原子序数(Z)= 质子数
原子质量数(A)= 质子数+中子数 通常用下列符号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核:
能地低;
制定反应堆冷却剂的化学规格;
关注材料表面状况和表面清洁度。
3. 辐射测量中常用的物理量
3.1 放射性活度
3.1.1 定义
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的数目(即 衰变率),称为放射性活度,用符号A表示。
A=dN/dt
3.1.2 单位
国际制单位——贝可(Bq),1Bq = 1次衰变/秒 旧专用单位——居里(Ci), 1Ci = 3.7×1010次衰变/秒
• 在实践中强化理念,规范行为
第一章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1.辐射防护概念、目的与任务
辐射
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的
过程
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1.1 辐射
电离作用示意图
电离
• • 不带电的粒子在高能射线等的作用下,变成了带 或者从一个原子、分子或其他束缚状态释放一个 电的粒子的过程。 或多个电子的过程。
凡是在核电站控制区内工作的人员(包括承包商工
作人员)都必须接受辐射防护课程的授权培训。
2
原子、原子核及放射性
2.1
原子
原子核
(1)原子
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原子 直径:10-8cm左右
质量:微小,最轻的元素氢原子的质量1H1.6733× 1024g,一个铀原子 238U的质量3.951
其中,X为元素符号,Z为原子序数,A为原子质量数。 由于每一种元素的所有原子都有确定的质子数,所以Z有时 可以不标出来,只标出A,简写成AX,如: 3H、16O、32P、
60Co、131I
A Z
X
、235U
2.2 同位素 核素
同位素——
定义: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称为
同位素。
衰变
2.3.3γ衰变:
γ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电离能力为1。
衰变通式:AZXm→AZX+γ
例
60
Co→6028Ni+ +γ+γ 27 钴 铟
113m In→113 In+γ 49 49
衰变
+ + +
光子
+ +
+ +
+ +
中子辐射
中子辐射主要由核反应产生,而不是核衰变产生。 中子不带电,与物质相互作用与其他射线不同。
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有些辐射如红外线、微波等,由于能量低,不能引
起物质电离。
电离辐射(又称核辐射)—— 由于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与物质作用,会直接地
或间接地使物质的原子发生电离,因此,人们把这 种能产生电离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等 这些粒子虽能够同物质发 生作用但都不能使物质发 生电离效应 电离辐射
平均品质因子 1 10
中子、α粒子和多电荷粒子
20
3.3.2 剂量当量率(H’)
单位时间内剂量当量的增量,称之为剂量当量率。
H’ = H/t
3.4 有效当量剂量(HE)
有效当量剂量是考虑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的辐射效应为随机
效应时,全身受到非均匀照射的情况下,人体各器官或组织 所接受的平均剂量当量与相应的权重因子的乘积之总和,即
大小,在辐射防护中,使用了当量剂量概念。
3.3.1当量剂量(H)
定义:在要研究的组织或器官中某一点处的剂量当量H为
H=D*Q
D:诱发损伤位置上的吸收计量(戈);
Q:与该位置相对应的辐射品质因数; H:剂量当量,SI单位为焦耳每千克,单位的专门名称为希弗,用符号Sv
表示。
电离辐射种类 X射线、 γ射线、β粒子(电子) 质子和静止质量大于1个原子质量 单位的单电荷粒子
例: 32P λ=5.6×10-7秒-1 60Co λ=4.169×10-9秒-1
λ越大,该核素越不稳定,因此,32P比60Co活跃些
2) 半衰期T
— 母核数目衰变掉一半所需时间,或放射性活度减弱一半所 需时间。T 也是放射性核素特征量,也表示放射性随时间衰减 的快慢。
1 t=T时,N=N0/2 ∴ N 0 N 0 e T 2
核电站辐射防护基础
核电培训部 张贝瑶
zhangbeiyao2006@
讲师介绍
教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