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指导意见
日照市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意见解读
(八)关于研究性学习
每学期应至少完成两个课题的研究性学习 并形成研究报告,学校要设计印制《 并形成研究报告,学校要设计印制《课题 研究方案表》 包含课题名称、课题由来、 研究方案表》(包含课题名称、课题由来、 指导教师、小组成员及分工、研究方法、 指导教师、小组成员及分工、研究方法、 计划、程序,研究结果及呈现方式、 计划、程序,研究结果及呈现方式、评价 等项目)供各研究小组填写。同时, 等项目)供各研究小组填写。同时,学校 还要填写《学校(或年级) 还要填写《学校(或年级)课题研究汇总 表》。
5、加强过程管理和档案管理 、 6、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 7、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 、 8、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护能力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系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教导处
教科室
德育处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
班主任队伍
综合实践任课教师 实践活动指导教师 综合实践任课教师 与 实践活动指导教师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七、课程评价
(一)评价理念
1、整体化 、 2、多样化 、 3、过程化 、
(淡化对研究成果的评价) 淡化对研究成果的评价)
(二)对教师的评价 (三)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的理念 2、评价的内容 3、评价的方式
三、课程目标
1、总目标 、
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 联系, 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 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 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 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组织管理部门对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意见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组织管理部门对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意见教师在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指导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活动的效果。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组织管理部门在评价教师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效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指导过程的有效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活动成果的质量等。
首先,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是评价指导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并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进度。
针对每个活动,教师应明确活动目标,确定活动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并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
评价部门可以通过查阅教案、听取教师解释以及观察实际教学过程和搜集学生反馈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综合评价。
其次,评价教师指导过程的有效性是关键。
教师在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是否能够很好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是否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是否能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等,都是评价指导效果的重要方面。
评价部门可以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情况以及学生的实践成果等来了解教师指导过程的有效性,并据此进行评价。
第三,评价教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能否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评价教师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评价部门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搜集学生的反馈以及对学生活动成果的评价等方式,综合评价教师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效果。
最后,评价教师指导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质量。
综合实践活动的结果和成果是评价活动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是不是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不是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是不是能够最终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等,都会直接影响活动成果的质量。
评价部门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成果、听取学生的发言以及其他学生和教师的评价等方式,评价教师指导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质量。
教师教学计划实践指导意见
教师教学计划实践指导意见一、教学计划的重要性教学计划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有序安排。
作为教师工作的基石,教学计划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于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的制定。
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第一步是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当符合学校教育教学要求,既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同时,教学目标应当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材施教,注重个别差异。
三、明确教学内容针对教学目标,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能够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四、制定详细教学计划在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时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内容。
教学时间要合理安排,保证各项教学内容的充分展开,同时注意学生的学习承受能力。
教学进度要合理规划,确保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要科学公正,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
五、保持教学活动的灵活性教学计划虽然有着严格的安排,但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及时调整,适当增删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只有灵活应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六、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计划的制定还要充分考虑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师应广泛了解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深入挖掘课程所涉及的各种资源。
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整理和利用这些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七、鼓励创新和探究精神教学计划应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探究精神。
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问题解决能力。
八、注重多元评价教学计划要注重多元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方案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开放的活动空间。
然而,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为了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提高其实践能力,指导老师要多倾听、巧引导,及时为学生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建议。
下面我以几次实践活动为例详细说明。
一、活动初期要灵活指导在“奥运与我同行”活动开始时,我们列出了八个子课题,让每个小组任选出一个来进行研究。
最后剩余两个子课题没有小组选,老师屡次引导仍然毫无进展,结果在这个问题上颇费周折,浪费了不少时间。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人公是孩子,大可把权利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选择,没人选择的课题就放弃,这样并不影响大局,教师也不必勉强。
二、活动中期要顺势引导1.引导孩子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
活动中,孩子们四处采访,遇到了不少困难:思念公司的保安不让进,可口可乐公司要求必须有老师带领才行,三全公司说采访需要提前预约……由此可见,我们得引导孩子学会与各单位打交道、寻求支持,从而顺利地利用各种资源,取得活动的成功。
2.学会保护自己,改变策略。
在“别让电脑游戏冲击了你”活动中,一个小组的学生要去网吧调查玩游戏的群体及年龄段。
孩子们为了记录调查情况,就在网吧里做了现场记录,结果被网吧的管理人员认为是和媒体调查有关,把他们赶了出来。
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给孩子一些建议,如先默记自己看到的情况,然后在管理人员的视线之外记录情况,这样就能轻松完成任务了。
3.改变方法,学会运用技巧完成任务。
在“汽车与环境”活动中,孩子们深入社区调查后委屈地对老师说:“大人们不好说话,让他们填个调查表,他们都嫌烦。
”我就和孩子们一起查找原因,并请调查和宣传进行得较顺利的小组谈经验,让孩子们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明白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4.通过阶段性汇报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
我从学生阶段性汇报的发言中了解到:有的同学一遇到阴雨天气就退缩,有的同学因与同伴意见不一致而擅自离开,有的同学因为采访中受到阻挠而赌气大闹情绪……于是我带领大家讨论并达成了一致意见:第一,组长应提前组织组员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如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和目标,并给组员分好工。
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评价意见
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评价意见标题: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评价意见引言概述: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校园内外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意见,既可以帮助学生改进自身表现,也可以促进学校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这些活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意见。
一、活动目标1.1 确定明确的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应该具体明确,能够指导学生参与活动。
1.2 设定合理的活动时间:活动时间应当充裕,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和体验。
1.3 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活动目标应当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二、活动组织2.1 合理安排活动流程:活动流程应当合理安排,避免出现过于紧张或松散的情况。
2.2 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活动组织方应当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3 加强团队协作:活动组织方应当加强团队协作,提高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三、活动内容3.1 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活动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3.2 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讲座、实践、比赛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3 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活动内容应当及时调整和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优化。
四、活动效果4.1 定期进行评估:活动效果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4.2 关注学生的成长情况:活动效果不仅要看活动本身,还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成长情况。
4.3 合理运用评价工具:评价工具应当合理运用,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活动效果。
五、活动总结5.1 总结经验教训: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5.2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总结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活动的持续改进。
5.3 感谢参与者和支持者:最后要感谢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和支持者,鼓励他们继续积极参与。
结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意见对于活动的持续改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目标设定、组织安排、内容设计、效果评估和总结反思,可以使综合实践活动更加有效和有意义。
教师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教师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能力提升中起着关键作用。
作为教师,如何在这样的活动中有效地指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教师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他们应被视为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当学生感受到被重视和支持时,他们将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从而发挥出他们的真正潜力。
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丰富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这包括图书馆、网络、实验室等。
通过多样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深入研究和探索主题,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应该及时更新和整理这些资源,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调整,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三、提供合适的指导和支持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指导者和支持者。
他们应该及时回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合适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活动中。
只有通过合适的指导和支持,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对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有效参与。
四、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学生往往需要进行合作和协作。
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一些小组讨论、团队项目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一些合作游戏和活动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他们更好地协调和合作,共同完成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五、评估和反馈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讨论和笔记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中学综合实践教学指导意见
中学综合实践教学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本学年继续在国家“双减”形势下,执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新规定,继续执行2017年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苏教基【2014】8号及苏教基【2015】42号等全国及省、市文件精神,积极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同时,要将网上教研活动和小范围团队活动作为教师教学研讨的主要方式,积极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多主题、多形态研讨活动,开发和实施主题化、特色化、有生命力的学校系列课程,发现新领域、寻找新角度、进行新构思,采用社会与自然科学方法,做好优质资源利用新篇章。
进一步发挥教研室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功能,强化组织策划与实施评价机制,强化有效教研意识,提高教研的品位与实效,提升指导教师的课程专业指导能力,提高学生探究真实问题的能力,扎实全面推进区域课程建设。
二、工作目标本学年积极推广渗透“大观念”,期望以“大观念”提震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层面:综合实践负责人整体布局学校工作,扎实做好“六个一”(1.设计一份课程实施方案;2.落实一个课时保障;3.组建一个课程实施团队;4.举行一次学生成果展。
5.生成一门整合型课程;6.建设一个专题网页。
)教师层面:骨干教师有中长期课题,形成深究系列;其它教师整合学科,指导学生研究课题或项目。
学生层面: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做人。
通过“做事”的项目提高关键能力;通过“做人”的项目培养学生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通过“做事做人”的项目达到育人的目的。
让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唤醒学生的无限能量,懂得学以致用,养成基于证据表达的习惯,形成更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系统,帮助学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具体措施1.抓手和载体:依托“六个一”,把握新动向。
多年来依托“六个一”,经营综合实践课程,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六个一”既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依托和载体,也是老师们课程实践操作的抓手。
结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5篇范例)
结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5篇范例)第一篇:结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篇一:课题导师评语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由于组织单位,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开展时间,活动方式等差异和参与者(学生)的活动经历,心理体验,以及所取得的成果的不同使得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描述和评价有太多的差异性。
请老师们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与整合。
一.研究性学习评语课题导师评语1:从选题、开题、实施、研究到结题,该小组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题研究活动,能及时将自己的活动过程和情况反馈,与指导老师经常保持联系。
该小组同学在xx同学带领下,组内成员能较好地分工合作,基本达到研究目的,取得了比较好的研究结果。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研究性学习注重的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参与和投入,从中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很高兴地看到,我们小组同学能得到这样的活动结论和观点,希望在后续学习中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绩。
初评意见:优秀课题导师评语2:由于第一次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成员都没有经验,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存在着一定不足。
如:某些问题考虑的不全面、细致,做事缺乏信心。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初评意见:优秀课题导师评语3:该研究小组选题比较明确,目标也较清晰。
在实施过程中也积极做了不少实际事情,体验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有了初步收获。
该研究小组的研究计划比较周详,做到了分工合作,相互之间配合较好,基本上完成了研究任务。
由于小组成员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不够强,在多次催促和谈话之后才有所行动。
在成果提炼和结题阶段,经多次督促指导,仍然难以提高,成果研究质量不够高。
初评意见:合格二.社区服务评语1.在服务期间,该同学以爱心和热情赢得了大家的赞许;2.通过社区服务,拓展了知识,增长了经验,增进了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3.能主动参与社区服务,体现了良好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4.培养了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5.通过社区服务,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6.进一步理解了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7.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8.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9.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10.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11.促进了自我了解,肯定了自我价值。
完整山东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意见
专业资料山东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规范普通高中课程行为,指导我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准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确定的八个学习领域之一,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特点。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让学生保持独立、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的体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科学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课程设置和内容相关规定《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对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实施等做了明确规定,是全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排、教学实施和管理与评价的基本依据。
下载可编辑完美格式WORD专业资料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三个科目。
.研究性学习活动1研究性学习活动高一、高二年级、高三上学期每周3学时,2学时在课内实施,一般连排使用,另外1学时安排在课余和假期时间进行,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
课程内容包含5个专题研究活动,其中高中一年级、二年级各2个专题,三年级1个专题,专题可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从自然、社会和学生生活中确定。
.社会实践2社会实践每学年1周。
可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确定内容,如学工学农、公益活动、军训、勤工俭学、学校社团等。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策略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策略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指导策略[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指导策略三、详细指导,使活动具有方案性每做一个主题活动同学事先都要制定方案,只有制定了具体周密的活动方案,活动才能有效的开展。
老师的指导主要是有针对性的方法点拨和方案的调整。
小组活动时,各组要依据活动主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开展《家乡敬老院》这一活动时,由于是三班级第一次独立制定方案,我出示了事先预备的调查表,让同学们了解,我们应当对哪些状况进行方案,再分组制定自己的方案。
有个小组在确定调查方式时说要采访,我就把预备好的采访录像放给他们看,使同学们了解采访时应留意的问题?预备什么?这样,不仅这个组知道了如何采访,全班的同学也了解到了。
这样的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整个活动中。
四、自主合作,提高同学的参预性综合实践活动之初合作意识差是许多老师头痛的事,开头扑克牌随机分组,轮番担当职责。
后老师参预分组。
现在,我尝试采纳应用了自由分组没想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发觉这样自由组合的小组活动效率更高,活动主动性更高。
因此,在以后的每一次活动中都让同学自由组合成小组,再推选一名组长。
由于是自由结组同学的合作意识也大大增加了,面对自己喜爱的同伴原有的那些锋芒都保藏起来,主动地参预到实践活动中,使活动收到实效。
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指导策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五、注意评价,使评价具有激励性综合实践活动主见采纳应用多元评价,如: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社区评价、自我评价等。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仅注意结果更注意同学实践活动中的每一细节上的评价,特殊是对于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的态度、主动参预的热忱、自己独特的看法等。
同学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闪光点和在劳动成果中付出的辛苦,都应得到应有的鼓舞。
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要对同学的表现和进步加以确定。
还可以采纳应用一些小礼物等评价方式,以此来激发同学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同学学习的最大潜能和缔造欲望。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浅谈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
其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基于学生的经验并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其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但在学生“做”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这就要求教师要按一定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策略,有序高效地进行指导,以发挥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
一、活动前——激发动机由于知识经验、综合能力和社会阅历的局限,学生往往认识不到实践学习对自我成长的价值和意义。
因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是教师指导的基本内容。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的过程中,指导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布置活动主题和活动任务,而应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使学生明确开展以该话题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相关活动主题的目的,明确综合实践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所在。
比如在主题活动《摒弃陋习,争做文明》活动前,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收集到的一些陋习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对陋习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产生疑问:陋习是怎样产生的?陋习有哪些?陋习有什么危害?如何改变陋习?自己怎样做……学生通过自己提出的问题,确定活动主题,构成活动小组。
制定活动方案以及准备必要的工具。
二、活动中——引导方法教师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方式的。
学生活动兴趣和活动主题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可能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
相反,应以引导学生的活动过程,指导活动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操作规范为主要任务。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从自己生活的实际寻找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常常会有一些学生找不到主题,这是很正常的,但这又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大问题。
这就像学科教学时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一样,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自己所处的自然、社会和学习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体会,细心辨析,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指导
《 教学与管理》
2o 年 7 l 08 月 5日
综 合 实践活动 中的教 师指 导
◆湖南 望城县 教研 培训装 备 中心
莫新 民
合实践活动课是中小学新一轮 体, 形成师生的多边活动, 为学生提供全面的、 充分的发展机
; 程改革中增设的一门高度综 会。 这种教 学的 策略和方 对于习惯于传 式, 统课堂 教学的 教
止综合 实践 活动 流于形式 的基本保 障。本人 认为 , 教师有效 重学生 , 更多地欣赏 和鼓励学 生 , 将人 生美
指导策 略的建立应从 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具体任务 , 落实教师指导行为 , 增强 学生活动 的有效性 。 指导 好前景展 示在 学生面前 ,关注学 生的内心 轮课改如火 如荼地进 行 的今天 ,教 师应
合 的课程 , 以学生 的兴趣 和直 师来说 , 指 也是一时难以适应 的。具体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 面。
接经验为基础 ,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 1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 师没有制定学生活动主题 生活 密切相关 的各类现实性 、 综合性 、 实践 的具体指导方案。 我在调查中发现 , 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 性 问题 为内容 ,以研究性学 习为 主导学 习 实施 的全过程 中,5 9 %的教师没有针对学生 的活动 主题制定 方式 ,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 、 实践能力及 具体 的指导方案。 指导教师对学生 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
2处 理 好 认 识 与 实践 的 关 系 , 综 合 实践 活 动 实施 全 过 教学观和学生观 。 . 在 教育观念是教育实践 的先
程 中渗透必要的专题讲座 , 为学生活动奠定必要 的认识基 础 导 。 开 展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课 要 有 正 确 的基 础 和 方法论基础。 日本广岛县教育厅研 制 的 “ 综合学 习时间” 教育的教育观 。 这种教育观认为 : 满足学生 ( 文部科 学省于 2 0 0 2年 1 2月修订 的《 学习指 导纲要》 将其改 今 后 的 发 展需 要 是 基 础 教 育 的 宗 旨。 要 有 为“ 综合学 习活动 ” 课程) 实施方案 的 目标 中 , 明确要 求学 正确 的基 础教育学生观 ,即要 尊重并承认 就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指导的七点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但是如何把握学生主动探究与教师有效指导这二者的关系,许多教师仍然感到非常困惑。
一、引导学生整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要通过各个活动领域的实施得以实现。
尽管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各有侧重点和独特的价值,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性质和价值追求:在性质上,都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经验,都超越具体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
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整合实施。
1.综合主题,全面涉及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跨领域的综合主题,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该主题的研究。
可将该主题分解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环节、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环节、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环节,将信息技术教育贯穿其中。
以“臭豆腐之谜”主题活动为例,教师指导学生在第一阶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访问百年老店火宫殿”,了解臭豆腐的特色,学习制作工艺;第二阶段,开展劳动与技术活动,让学生试制臭豆腐;第三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对臭豆腐进行微生物检测,将臭豆腐发酵水送到微生物检测中心进行致病菌检测,对污染菌指示菌大肠杆菌进行化验。
在研究过程中将收集资料、分析数据、整理资料等信息技术手段贯穿其中,这样通过环节分解,使得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指定领域在一个主题活动中得到了整合。
2.两两结合,整体设计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三个指定领域进行两两结合,整体设计,并将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其中,构成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与劳动。
技术教育三种整体设计的方式。
3.核心主题,拖带兼顾综合实践活动各个领域的整合可采取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某个领域为主,构成核心主题的方法进行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关照、兼顾其他领域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指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指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本虽然质上是学生自主性教育行为,但活动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也指出“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
教师既不能‘教’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相结合起来,促动实践活动有效展开。
教师必须要明确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是积极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起到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1、营造活动环境激发探索欲望,这是把学生引进这门课程的第一步。
2、组织合作学习引导研究方向,这是顺利展开这门课程的关键所在。
3、注重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这是这门课程深入人心的法宝。
4、推动积极评价发展学生智能,这是这门课程继续深入的前提
教师要发挥自身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准确理解自己的角色,才能更好地进入角色,扮演好角色,使这门课程展开地更顺利、更深入、更有效。
上海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
上海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综合实践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应当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过程贴近生活,要求循序渐进,安排规范有序。
为了使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取得实效,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时,应避免形式主义,克服随意性。
学校要形成切实有效的抓手和载体,教师要精选内容、精心设计,认真研究、合理指导;学生要积极参加,自主合作,在活动中获得生动的感悟、深刻的体验和真实的情感。
一、综合实践活动各系列的必修要求和操作说明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建议1、基础性必修要求与校本、区本特色之间的有机协调。
学校应完成《上海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指导意见》中基础性必修要求的内容。
在操作上,应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体现地域和学校特点,形成具有校本、区本特色的常规制度、操作方法和传统项目。
在规定要求之外,有条件的学校,在合理安排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内容和数量。
2、综合实践活动中同一项目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之间的有机协调。
从小学生到高中生年龄跨度较大,身心发展特点的差异性较明显,在开展同一项目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体验方式不一样,认知能力不一样。
因此,学校和社区、基地等各方面都要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活动设计,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实践活动需要,提出不同的活动构架和实施体系。
3、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活动之间的有机协调。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活动是有机组成的整体。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应孤立地进行,应切实有效地与各学科教学有机融合与协调,与拓展型课程的实施有机融合与协调,与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学科教学中的社会考察活动等相有机融合与协调,与校本课程的建设有机融合与协调。
4、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发展之间的有机协调。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增强综合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基本前提。
由于中小学生处于成长过程之中,他们的辨别能力、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等都还不成熟,需要教师及时、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指导。
实践报告指导教师评语
实践报告指导教师评语
目录
1. 概述
1.1 背景介绍
1.2 实践目的
1.3 实践方法
2. 实践过程
2.1 第一阶段
2.1.1 策划与准备
2.1.2 实践操作
2.2 第二阶段
2.2.1 数据收集与分析
2.2.2 结果呈现
3. 实践收获和反思
3.1 实践收获
3.2 反思与展望
概述
背景介绍
在实践报告中,需要首先对实践背景进行介绍,明确实践的背景及相关情况,为后续内容奠定基础。
实践目的
明确实践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为什么选择进行这项实践活动,希望通过实践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和目标。
实践方法
说明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包括数据收集方式、实践操作步骤等,为后续实践过程铺设基础。
实践过程
第一阶段
策划与准备
在进行实践之前,需要对实践进行有效的策划和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实践的范围和目标,在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哪些任务。
实践操作
具体的实践操作步骤和方法,包括实践所需的工具和资源准备情况,以及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
第二阶段
数据收集与分析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包括数据来源、采集方法和分析过程,以便对实践过程进行评估。
结果呈现
将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结果进行呈现,可以通过文字、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示实践的成果和效果,以便他人了解和评价。
实践收获和反思
实践收获
总结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收获,包括技能提升、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的改变等方面。
反思与展望
对实践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指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和实践的持续进步。
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
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实施效果的评价意见
我校任耐文老师所组织的《校园植物调查》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了既定目标:
一、该教师将学生的自主发展列为重要教学目标,且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准备充足材料。
在综合实践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二、该教师有很强的规划与设计的能力,该教师所设计的主题活动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三、该教师对活动主题的选择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四、该教师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与应变的能力,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这种能力。
五、该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活动、体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六、该教师所组织的活动活动时间充分、活动空间广阔,课堂活动、校内、校外活动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相联系。
经评委会审议,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评为一等奖,同意向上级教育部门推荐。
鹿邑县王皮溜镇中心小学
2020年7月2日。
教学实习计划指导意见
教学实习计划指导意见
尊故实习生:
您提交的教学实习计划我经过审阅,总体上包括了实习主要内容和安排得还算全面。
但有几点需要注意与补充:
一、课时安排需要合理。
考虑到学生学习负担,每课时长度不宜超过45分钟,预计需要的课时数也不可过于宽松。
请核对是否有课时重复或空余。
二、教学目标应明确。
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应清晰具体,便于评价是否达成。
目标不宜过于宽泛,更不宜只停留在知识点的掌握,需引导学生进行高级思考。
三、教学方法应多样。
仅仅限于授课是不够的,需要搭配各种互动互助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这有利于提升学生主体作用。
四、考核方法要科学。
考核不仅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应检测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考核项目不宜全为闭卷作业,可以安排小测试或者实践操作等项目考核。
五、备课资料要精练。
请从教材和互联网等渠道搜集丰富的优质案例和实践教学视频等资源,便于辅助解释知识点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六、安全保障工作需重视。
在实验或者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个人
安全与设施防护。
请重点考虑安全问题并作出明确安排。
以上是本人对您教学实习计划的一些建议。
希望能对您的实习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一起改进和完善计划,为实习成功保驾护航。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指导意见
总体要求: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单纯的教学过程,而是师生在生活世界中通过交往共同建构活动的课程。
二、是要求教师成为生活的探究者、指导者,从生活中生成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形成综合能力。
三、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
每一个主题活动的过程有准备阶段、实践阶段和总结阶段。
教师的指导应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对学生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方案制定的指导、活动过程的指导及总结和实施交流阶段的指导。
具体实施如下:
一、活动准备阶段的指导
活动准备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确定和解剖活动主题,分组制定子课题活动方案。
1.指导学生确定和解剖活动主题
从理论上说,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有五种基本思路:一是依托社区资源、设计与社区生活和文化相关的主题;二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切入点的主题;三是设计密切联系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相关的主题;四是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生发的主题;五是以不良问题作为主题。
选择活动主题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
(1)指导学生寻找主题研究的切入点。
如某校开展主题为《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有关中秋节的内容和话题。
在选题指导课的开始,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
了十几个研究问题。
(2)指导学生按照“有价值、可操作”的原则筛选、整合研究问题。
如上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十几个问题中筛选、整合出四个子课题:①各科教材中有关中秋节的内容分析;②月饼的制作;③中秋节的传统;
④中秋节的社会现象。
2.指导学生合理组织活动小组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全班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通常鼓励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小组活动已成为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可以按主题临时分组,也可以按学期定期分组,以学生自愿结合为主、教师适当调配为辅,组合结构合理、具有责任性的活动小组。
(1)确定活动小组的核心成员。
(2)确定活动小组组长,制定小组活动规章。
3.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一般包括:活动主题、本组的课题、本组承担的问题、活动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方式、活动过程的设计、搜集资料的方法、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教师、活动时间、活动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及应对的策略等。
在形式表达上,一般可采用填表式、计划书式等。
在指导学生制定小组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先给学生做一些提示或示范,然后,叫学生去模仿,让学生通过多次实践与讨论,学会自主制定完善的研究方案,熟悉制定研究方案的过程。
4.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活动资料
学生搜集资料的常用方法是检索(文献和互联网)、调查(问卷和访谈)、实地考察。
教师可以采用“专题讲座”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活动资料:(1)指导学生分析活动内容,明确要查什么样的资料,确定搜集资料的途径;(2)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搜集资料的工具,掌握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3)指导学生如何快速阅读资料、获得并整理需要的资料;(4)告诉学生在查资料及整理资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记下资料来自何处、作者是谁、文章发表时间等。
二、活动实施阶段的指导
1.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确保合作与分工的有效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指导”是指活动指导教师在活动前针对落实活动任务、明确活动预期目标、确定活动时间和次数等方面的指导。
明确活动任务是综合实践活动保持高效率的关键,因此活动指导教师在活动前要进一步小组合作指导。
(1)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明确分工,鼓励各成员积极承担责任。
大家任务明确,各行其责。
(2)要引导学生相互支持、配合。
大家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彼此鼓励,共同完成任务。
(3)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时间是根据活动场所来安排的,一般是课堂外校园活动时间。
(4)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段,真实记录活动过程情况。
如写日记、录音、绘画、摄影等,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活动日记需要记录的内容一般包括活动时间、地点、活
动经过、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收获体验等。
活动日记的记录形式,可以是纯文本性的,也可以是表格式的。
2.加强活动实施安全指导及利用家长资源
3.组织活动汇报,加强中途指导
4.指导学生积累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原始资料,有文本材料各种读书笔记、调查问卷、实验数据、活动日记等,有音像制品、录音带、录像带、储存器等,有实物、标本、模型等。
三、活动总结与交流阶段的指导
1.指导学生整理、分析活动资料
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阶段,老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形成结论。
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门别类的整理。
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资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和审视,通过对资料的判读、分类、整合与提炼,分析资料的方法可以有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
2.指导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制定成果展示方案
学生整理、分析完活动资料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要教会学生撰写研究总结报告的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
学生成果报告基本格式: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
包括标题、摘要和活动的背景。
第二部分主体报告部分。
这是成果报告的正文部分。
包括活动或研究选题角度、活动过程、活动方法、活动结果、建议。
第三
部分是附录。
列出主要参考文献,附上各种调查表格等。
要指导学生根据小组成员的能力选择成果表现形式,有文字类,如课题作业、小报设计、研究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有实物类,如模型、音像制品、多媒体制品、网页等。
3.指导学生学会理性反思
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反思。
比如将自己的活动成果展示出来,或是照片展示;或是自己写的体验日记,主办的手抄报……通过同学、老师、家长参与评价,来反思自己的能力素养如何?哪些地方还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引起注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