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5篇)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使用和作业,避免事故发生,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管理制度。
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分:(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明确特种设备的管理责任,包括设备所有人、使用单位、经营单位等。
(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检验、维修、保养等规定。
(3) 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制定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4)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等。
(5) 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部分:(1) 特种作业人员资格与认证:设定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和认证机制,确保具备相应技能和知识。
(2)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提供特种作业人员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包括作业流程、安全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3) 特种作业标准与规范:制定特种作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作业过程符合安全要求。
(4) 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特种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作业前的准备、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5) 特种作业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特种作业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等。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是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涵盖了安全责任分工、制度规范、培训教育等方面,旨在确保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对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的一套制度和规范。
这个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特种设备指的是具有高热、高压、高危、高毒、高放射性等危险性的设备,主要包括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压力管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而特种作业人员是指需要具备特殊技术和经验才能从事的工作岗位,如锅炉操作人员、电梯维修人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等。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保护人身财产安全而制定的具体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单位和个人。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1. 特种设备使用前的准备工作a. 特种设备的选购应符合国家标准,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核准手续。
b. 使用特种设备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各项功能正常。
c. 有关特种设备的操作和安全规程应当书面制定,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宣传。
2. 特种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a.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配备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状况。
b. 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c. 设备配件和附件的安全性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设备的稳定和可靠性。
d. 特种设备的运输和储存应符合相关规定,防止设备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出现意外和损坏。
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1.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a. 特种作业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取得特种设备操作和维护的相关资质证书。
b. 特种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c. 特种作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得在酒精或药物影响下从事特种作业。
2.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a. 特种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
b. 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作业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作业,不得违反规定操作和维护设备。
c. 特种作业人员在特殊作业环境下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的安全和稳定。
四、监督和管理1. 监督机构的职责a. 监督机构应定期对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b. 监督机构应及时公布特种设备的安全风险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运行状况,提醒相关单位和个人重视安全问题。
c. 监督机构应加强对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确保其安全操作和维护能力。
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4篇)
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及人员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大型起重设备、客运索道、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爆炸性危险场所特种设备等。
第三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任务是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科技水平,减少特种设备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的危害。
第四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原则是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企业自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第五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责任是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企业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六条对特种设备及人员的安全管理,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第二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第七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由政府主管部门指定,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审查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开展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工作,组织开展特种设备的技术培训,协助处理特种设备的事故等。
第九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组织架构包括:领导班子、技术支持部门、监察部门、协调部门等。
第十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工作要求:秉持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主动配合政府领导核心,积极开展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第十一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是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要具备下列条件:(1)具备相关专业知识,通过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使用岗位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资格证书;(2)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安全第一;(3)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主要包括:(1)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2)认真做好特种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相关的记录;(3)参与事故调查及报告工作,分析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4)参与特种设备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特种设备及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相关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单位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及相关作业人员的管理。
第三条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大型起重机械、工业锅炉等。
第四条特种设备的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及经验。
第六条本管理制度由单位负责制定并进行培训,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第七条本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特种设备的登记注册、检查维护、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及管理等。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第九条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操作特种设备。
第十条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二章登记注册管理第十一条单位应对所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登记注册,并定期进行更新。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登记注册信息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厂家、安装地点、使用单位等内容。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的登记注册由单位负责,并应向相关部门报备。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的登记注册信息应真实准确,不得隐瞒虚假。
第十五条单位应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的退役报废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参数、维护记录、检查报告等。
第十八条单位应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第三章检查维护管理第十九条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的检查维护计划,并指定专人负责执行。
第二十条特种设备的检查维护应符合相关标准,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
第二十一条特种设备的维护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
第二十二条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第二十三条特种设备的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处理,并记录维修过程。
第四章作业人员管理第二十四条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经过单位培训。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标准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企业特种设备必需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并符合安全要求。
–设备操作人员必需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驾驶或操作许可证,通过培训和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每位设备操作人员必需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特种设备必需配备完满的安全保护设备,如防护罩、紧急停机装置等,以防止事故发生。
–定期维护和修理和检查设备,及时除去设备隐患和故障。
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必需持有合法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证,通过培训和考试合格方可从事特种作业工作。
–定期组织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以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特种作业人员必需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情形适合从事特种作业工作。
–特种作业必需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等。
–特种作业人员必需遵守作业规程,严禁操作未经许可的特种设备,禁止违规操作和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
3.安全事故防备和应急管理–建立完满的安全管理制度,包含设备操作规程、特种作业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确保员工知晓和熟识相关安全制度和规定。
–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本领和安全意识。
–对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防止仿佛事故再次发生。
4.管理责任和考核标准–企业领导必需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安全管理人员必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受到安全管理培训和考核。
–设备操作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需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和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
特种设备及操作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操作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特种设备及操作人员管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特种设备行业健康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具有特殊危险性、特殊用途或者特殊结构的设备,以及从事特种设备操作、维修、检测等工作的操作人员。
第三条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具体实施,各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特种设备管理第四条特种设备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并定期进行检测、维保,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第五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六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信息,并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严禁未经培训、考核的人员操作特种设备。
第三章操作人员管理第八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当具有相应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经过合格培训,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九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设备操作方式,不得私自拆卸设备。
第十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当经常进行自检,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水平。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随时保持清醒头脑,保持专注,切勿因私人原因影响操作。
第四章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十二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定期组织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当积极参与安全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安全操作水平,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五章紧急处理第十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紧急处理能力,确保设备在突发情况下安全停止运行。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停机,迅速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如无法排除应当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特种设备及其操作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其操作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依据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车间特种设备的管理,具体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第三条车间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
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
第四条车间定期限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使用第五条使用特种设备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条例和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第六条车间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第七条特种设备的使用者应当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使用者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不得违章操作。
第九条特种设备的使用者应当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特种设备的使用者应当建立健全设备的使用记录和事故处理制度。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和维修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和维修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
第十二条安装、改造和维修特种设备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第十三条安装、改造和维修特种设备必须经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和验收。
第四章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和评估第十四条特种设备的使用者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安全检查和评估应当有详细的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的使用者应当定期将安全检查和评估报告报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第五章特种设备事故的处理第十七条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控制事故扩大。
第十八条特种设备事故的处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及时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第十九条特种设备事故的处理结果应当报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4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4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一)设置管理机构1、管理机构。
以企业(法人)内部管理文件形式,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并注明机构人员的职务及联系电话。
2、机构管理结构图。
将管理机构的人员用组织结构图表示,注明各管理人员之间的管理关系以及所管理的部门及设备。
(二)明确安全生产负责人及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1、明确安全生产负责人。
明确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全面负责(安全生产负责人必须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
若安全生产负责人不是法定代表人,应有加盖公章的企业任命书。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任命。
有加盖公章特种设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任命书,任命书应注明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及任期,任命的管理人员应与本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附劳动关系证明资料)。
3、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必须经质监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证书方可上岗管理。
管理人员必须与企业办理聘任手续并到质监部门备案。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为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所指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厂内车辆等。
2.矿所用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应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并安排专人负责。
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自检,做好记录。
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并做好验定前准备工作。
6.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7.矿特种设备管理单位,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确保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提升生产管理水平,特订立本《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涉及特种设备的采购、安装、检验、维护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操作、监督等方面。
第三条:特种设备包含但不限于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各类可能对人身和资产安全造成危害的设备。
第四条:特种作业人员指经过特殊培训并持有特种设备操作证书的人员。
第二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第五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应遵从以下原则:1.安全第一: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需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2.防备为主:通过强化安全意识,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验检查等工作,防备事故的发生。
3.责任明确:明确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岗位,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第六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设备采购:依据实际需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的特种设备,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2.设备安装:对特种设备的安装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安装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3.设备检验:依照国家规定和设备使用年限,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设备维护: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和修理和更换,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5.事故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需立刻报告,并依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和报告。
第七条:特种设备操作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应遵从以下要求:1.培训要求: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需接受符合国家标准的培训,通过考试获得特种设备操作证书方可上岗操作。
2.操作规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须严格依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违规操作、超负荷操作等不安全行为。
3.日常检查: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须每天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操作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学校财产安全及正常的教学与科研秩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令第373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40号令),《X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的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以及叉车、电瓶搬运车等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第三条本规定中的特种作业人员,系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及管理人员。
包括电工、焊接工、切割工、电梯司机和行、吊车操作人员及登高作业工,校区内的专用机动车辆驾驶员、锅炉司炉工、锅炉水处理工、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危险品从业人员、制冷空调作业人员、辐射相关工作的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检验、日常维护、保养、改造、报废,注册登记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和复训等。
上述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由各学院、各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负责。
武装保卫部(处)、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以下简称国实处)、后勤基建处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第五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第一安全和节能责任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日常安全检查,并建立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组织管理网络,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层层落实责任制,签订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目标责任书、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承诺书,监督落实制度上墙。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购置第六条特种设备的购置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X大学采购与招标管理办法》等要求办理申购审批手续。
2024年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2篇)
2024年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前言: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科研、使用等过程中,由于其结构、工艺、材质、工作过程的特殊性,可能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各种设备。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对于保障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种作业人员是指操作、维修、保养、检验特种设备的员工。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____年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一、特种设备的分类与管理1. 特种设备的分类:(1)压力容器类:包括锅炉、压力容器等。
(2)电梯类:包括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3)起重运输类:包括起重机械、运输机械等。
(4)压力管道类:包括管道、管件、阀门等。
2. 特种设备的管理:(1)特种设备的登记: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备的登记,并定期更新设备信息。
(2)设备的检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验,确保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3)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设备的报废:特种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者出现严重损坏时,应及时报废,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要求1. 特种作业人员的分类:(1)操作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操作。
(2)维修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3)检验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检验和测试。
2.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1)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认证:特种作业人员须按照规定进行资质认证,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
(3)特种作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特种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从而保证工作安全。
(4)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特种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措施1. 安全责任制度:(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规范特种作业安全管理,避免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本制度对特种设备的采购、安装、使用、检验、维修保养和改造的安全要求做出了规定。
3相关法律法规3.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3.2特种设备目录3.3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3.4关于增补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国质检特〔2010〕22号)3.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3.6特种设备使用安全风险分类分级DB35/T1934-20204定义4.1本制度中的特种设备是指符合《特种设备目录》中的设备,本公司的特种设备详见《特种设备一览表》:4.2本制度中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指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操作等作业的人员。
5职责5.1主要负责人职责第0 页共23 页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实际最高管理者,对本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总责。
5.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职责5.2.1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的领导职责,确保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5.2.2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5.2.3组织制定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员配备;5.2.4组织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且定期组织演练;5.2.5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5.2.6组织进行隐患排查,并且提出处理意见;5.2.7当安全管理员报告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应当停止使用时,立即作出停止使用特种设备的决定,并且及时报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5.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职责5.3.1按照“一机一档”的要求,组织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5.3.2新增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特种设备停用、报废、变更使用单位的,及时向登记部门办理手续;第1 页共23 页5.3.3组织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5.3.4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5.3.5组织开展特种设备日常巡视和定期自行检查工作;5.3.6编制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督促落实定期检验和隐患治理工作;5.3.7按照规定报告特种设备事故,参加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5.3.8发现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立即进行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且及时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5.3.9纠正和制止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特种作业的安全进行,规范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行为,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特种设备的管理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三、特种设备管理1.特种设备的鉴定与备案(1)特种设备应经过合格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2)鉴定合格后,应备案登记,并如实记录设备的型号、规格、安装地点、制造商、安装日期等信息。
(3)特种设备安装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报告。
2.特种设备的操作要求(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证。
(2)操作人员在操作特种设备时,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3)特种设备操作过程中,应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按照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要求进行,保养记录应详细而真实。
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1)特种设备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定期进行检验。
(2)检验结论应及时整理和记录,并在设备上明显位置标注检验日期和结论。
4.特种设备的事故与故障处理(1)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2)电气故障、泄漏等紧急情况的处理,应按照设备相关的应急预案进行。
(3)对特种设备的事故和故障应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1.特种作业人员的选拔与培训(1)特种作业人员应根据相关岗位要求进行选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2)特种作业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3)特种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1)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岗位上,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2)特种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保证个人安全,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一)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目的为了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提高本公司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避免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三级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教育、外来人员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及安全培训考核要求。
3、职责安全部门应根据各部门、各经营岗位上岗资格条件及培训要求,提出并组织实施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年度培训计划,由总经理批准。
4、内容(一)本单位新进员工必须进行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率应达到100%,培训学时24个学时。
(1)一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8h,其教育内容: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定;2)本单位的性质、经营特点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消防知识及有害气体防护常识;4)职业安全卫生有关知识;5)本单位和同行单位的典型事故教训。
(2)二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8h,其教育内容:1)本单位概况,经营特点,主要设施设备的危险源和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2)本单位安全经营实施细则及各岗位安全上岗规程;3)安全设施、工具、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器材、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等;4)以往的事故教训。
(3)三级安全教育。
由班长或班组安全员负责教育,可采取讲解和实际经营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时间不少于8h,经班组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经营服务。
1)本岗位的经营程序及经营特点和安全注意事项;2)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本岗位用电设备、工具的性能和安全装置、安全设施、安全监测、监控仪器的作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保管方法;4)发现紧急情况时的急救措施及报告方法。
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考核情况,要逐级填写在三级安全教育卡片上,建立安全教育档案。
三级安全教育、考核合格,经公司安全部门效果评估后,方可上岗作业。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得分配工作,否则由此而发生的事故由分配及接受其工作岗位的部门领导负责。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特种设备及特种设备人员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减少特种设备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促进 xx厂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参照以下法律、法规及标准进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14 年 8 月 31 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2013 年主席令第 4 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09 年 1 月 24 日修订)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通用规范》(DB65/T3432-2012)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2015 年安监局 80 号令)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执行管理。
第四条:特种设备:是指在公司生产、运用、试验等领域中长期使用的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 (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第五条:车间负责制(修)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第六条:分厂根据本制度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并做好本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现场的持证上岗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制度落实。
第七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包括安全管理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
安全管理负责人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
第八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是指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
分厂要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并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
第九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第十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见上述要求。
第十一条:分厂每月更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台账,并向公司安全管理部报送经分厂厂长审核后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纸质版台账 (见附件) ,报送时加盖分厂公章;如有变动,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 20 日前向公司报送一次。
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1.1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特种设备在购置、安装、大修前必须对生产、安装、大修的厂家资质进行审核;1.2特种设备随机技术资料中应包括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应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1.3承担特种设备安装、大修或改造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综合管理部门告之并经批准后方可施工;1.4特种设备安装、大修或改造完毕后应由项目承办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安全验收,并负责组织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施工单位必须提供施工的技术文件和资料存入该特种设备的技术档案;1.5综合管理部负责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台帐,必须保证台帐的准确完整;1.6使用部门应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性维护保养,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在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和上报;归口部门应定期组织对特种设备及附件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1.7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及仪器仪表等装置必须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由归口质保部门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报检,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1.8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对其进行检修;1.9特种设备存在严重安全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综合管理部门办理注销;1.10对登记注册的特种设备因生产任务等原因暂停使用需进行封存或需处理的,应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综合管理部门进行备案;1.11使用部门应配备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2、特种作业人员管理2.1定义2.1.1特种作业: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如锅炉司炉工、电工、电焊工、起重工、爆破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1、特种设备是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特种设备分为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等。
特种设备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指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操作等作业的人员。
1.2职责
安监部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
1)负责对特种设备安装、使用、修理(保养)、改造、检验、注册、报废等工作进行安全监督与检查;
2)负责组织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统计和上报;
3)负责特种设备登记注册的申报、查验工作,建立公司特种设备档案;
4)组织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定期检查和抽查;
5)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取证培训和复训教育;
1.3检修车间负责特种设备的修理(保养)、改造,负责指导操作者正确使用和保养特种设备各车间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各的安全管理工作,组织特种作业人员按规定进行设备点检、保养,
2、特种设备及其附件的选购
购置的特种设备及其涉及安全性能的原、附、配件时,应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合格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安全防护装置、附件齐全有效。
设备须随机附带产品合格证、产品生产许可证、安全检验质量监督证明及有关技术资料:
经营部对所购产品的安全质量负责。
特种设备投用前应对购置的特种设备严格审查,是否符合有以下相关文件,
(1)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
(2)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3)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
(4)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3、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
新增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必须持监督检验机
构出具的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注册登记。
取得安全检查合格标志,方可投入正式使用。
4、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公司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并保证档案的完整、准确。
是从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检修全过程的文字记载,有利于掌握和分析特种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情况,具体包括: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5、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保养与改造
特种设备安装、修理、改造工程和委托性维保工作必须进行安全资格验证。
未通过安全资格验证的单位,禁止在企业内承接各类特种设备的安装、修理、改造工程和委托性维保工作。
安装、修理、改造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必须由市锅检所进行验收性检验,出具检验结论,经验收合格后转入固定资产,方可投入使用。
6、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性能的定期检验
在用特种设备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市锅检所提出定期检验申请,各车间应积极配合;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当检查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同时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及有关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
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7、特种设备的报废
特种设备报废处理后,应填写《特种设备报废注销申报表》,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办理特种设备的注销手续。
厂内机动车辆报废后,应将车辆
牌照交还。
8、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
特种设备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原则,不得以任何借口支持或强迫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违章作业。
特种设备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特种设备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同时应当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包括技术档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规检查、维修保养、定期报检和应急措施在内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运营的管理制度,使特种设备的管理部门和操作人员全面掌握其安全性能和技术状况,了解和掌握运行规律,防止盲目使用特种设备,从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9、建立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
特种设备的应根据特种设备的不同特性建立相适应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并定期演练。
一旦事故发生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有关部门报告。
10、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态扩大;同时,及时、如实地向安技部报告。
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应按国家有关法规进行调查、处理,填报《事故调查报告书》。
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
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在作业中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国家统一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应当立即向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年龄在18周岁以上;
2)身体健康并满足申请从事的作业种类对身体的特殊要求;
3)有与申请作业种类相适应的文化程度;
4)有与申请作业种类相适应的工作经历;
5)具有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持证上岗。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作业时随身携带证件,并自觉接受公司的安全管理和质监部门的监督检查;
2)积极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
3)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
4)拒绝违章指挥;
5)发现事故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12、考核
对于未按规定进行对特种设备进行管理,按安全奖惩办法执行。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或造成严重影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