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学高为师”指的是教师必须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
“身正为范”指的是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可供参照的道德标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身为一名教师,要有渊博知识,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做学生求学路上的引路人。
身为一名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做学生为人为学的楷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无数教师的座右铭。
事实上,提高教师学识水平,加强师德建设,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发展,关乎学生的成长,更关乎教育强国建设,关乎民族复兴大业,因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刚上师范的第一年暑假,除了写学校布置的几十张毛笔字外,我整天就在家里面无所事事,蓬头垢面、邋遢慵懒,连吃完饭的碗都懒得收拾,于是,终于激怒了父亲,一气之下,给学校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是这样的:贵校学生肖玉龙,假期好吃懒做,消极怠工,试问,这样的学生将来如何为人师表?贵校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难道就为培养这类学生吗?恐慌之余,深感愧疚,于是,开学初,站在教学楼前,仔细体味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大字的深切含义,为父亲、为学校、为自己、为将来的学生。
上学时代的我们,物质是匮乏的,班上的许多同学都申请了贫困助学金,每月可分得学校多补助的几十块钱,这样也就不至于吃不饱饭,我的班主任,是一位年轻的音乐老师,每每看到班上同学晚饭或早饭只吃一个馒头时,就心疼不已,她也是刚刚步入教育岗位不久,不到30岁,于是,自己从每月的工资当中取出一些钱,又资助了班上的几名同学,虽然对象不是我,但仍倍感温暖。
我有个语文老师,刚接班不久,平时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总是进行地不紧不慢,可能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吧,我不是很喜欢他,觉得他太古板。
又到了该交作文的时候了,全班53名同学陆陆续续在老师的催促下都交了,等到了第二天的语文课,老师抱着作文本进了教室,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昨天晚上没有睡觉,给大家把作文阅完了,这节课我们来讲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至高要求。
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学高”,就是要有全面而渊博的知识,也就是要刻苦钻研。
这不仅仅是指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
同时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天文、地理、历史、数学、自然科学等等。
“为师”也不仅仅是当好学生的老师。
如果你有了广博的知识,深刻的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尊为“师”,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里的“师”就不仅仅是指老师。
而是指在某方面比自己有长处的人。
要想“学高”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如果我们不学习,不更新知识就会被社会淘汰,七、八十年代不识字的叫文盲,今天的社会,不懂电脑的也叫文盲。
这似乎有些夸张。
但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要想为人师,就必须不断学习。
学高为师是对我们学识方面的概括,而身正为范则是从做人方面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
“身正”就是做人正派,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师衣着整洁大方、言谈举止文明有礼。
教育学生才会有人听。
教育学生讲究卫生,老师却衣冠不整,邋里邋遢,这样,他们会从心底里接受吗?“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是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
作为教师不仅要“学高“,教给学生知识;还要”身正“教会学生做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什么意思?
“学⾼为师,⾝正为范”是什么意思?
学⾼为师,⾝正为范:学识⾼即为⽼师,⾝正才能为⼈⽰范。
【读⾳】xué gāo wéi shī shēn zhèng wéi fàn
【释义】学识⾼即为⽼师,⾝正才能为⼈⽰范。
指的是教师风范。
【近义词】
1.为⼈师表 [ wéi rén shī biǎo ]
【释义】师表:榜样,表率。
在⼈品学问⽅⾯作别⼈学习的榜样。
【例句】⼈民教师要~,就必须在⽅⽅⾯⾯为学⽣做出表率。
2.以⾝作则 [ yǐ shēn zuò zé ]
【释义】则:准则,榜样。
以⾃⼰的⾏动做出榜样。
【例句】政治思想⼯作必须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领导与群众结合的,~、⾔⾏⼀致的。
3.率马以骥 [ shuài mǎ yǐ jì ]
【释义】⽤好马带领马群。
⽐喻能者居先。
【例句】刘领导真的是率马以骥,真的是有能⼒带领⼤家取得更好的收益。
【反义词】
误⼈⼦弟 [ wù rén zǐ dì ]
【释义】误:耽误。
指因⽆才或不负责任⽽耽误⼈家后辈学⽣。
【例句】早知道当时就不应该把⼉⼦送这⾥读书,这的⽼师真是误⼈⼦弟。
师爱为魂_以德为本_学高为师_身正为范
师爱为魂、以德为本、身正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
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
一、师爱为魂。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
在很大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
据报载:去年的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
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因此,师爱是魂。
一个班的学生,一定会有成绩的区别,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真切的体会到来自老师的关怀,我指导他们寻找最适宜的学习方法的同时也在生活和思想上给予帮助和引导。
这使不少学生摆脱了思想包袱,成绩起色不少。
二、学高为师。
教师对某一学科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注重创新,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
教师还应该有较强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尤其是板书设计和粉笔板书水准。
俗话说“善教者善言”,就是这个道理。
,三、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
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影响力的大小,而教师的影响力主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谈谈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解我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有着深刻地理解。
这简短八个字,概括出教师风范。
古人云:“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
”以下谈谈我个人的四点见解:第一,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
我从毕业到现在,一直都有担任班主任,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
我希望我的学生成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不怕困难、对人以诚相待、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尽力做好任何事情,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而我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己。
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
第二,师爱是最神圣的,其神圣之处在于它有很强的原则性和崇高的使命感。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要做到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是很敏感的,一句亲切的话语投到学生的心中,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必胜信念。
同时,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决不能随便放过,要帮助他们究其病因,以便彻底杜绝。
坚决用同一个标准衡量学生,而不是看学生的成绩来评价。
第三,学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所以老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模范的作用。
第四,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究科学、创新、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校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校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出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北师大的校训传递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应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出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意思是说学识高即为老师,品行端正才能为人所示范。
《后汉书·文苑传·赵壹》有云:“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
仰高希骥,历年滋多。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云:“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师者,学生的榜样,行为的向导。
育人先正己,自身德识端正才能服理于他人。
以身作则,才能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做人的道理,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是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只有提高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让他们受益终生。
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只有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教师还要关注教育前沿理论和教学方法,注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
教师也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做到真心爱教和爱生,以身作则引导学生,不断激励他们进步。
“身正为范”则是指教师要做一个身体力行的正面榜样,言传身教,以正确的行为引导学生。
教师要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做到言行一致,做人正直诚实,言行举止得体合乎社会公德。
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他们对师道的尊敬和崇敬。
教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气质。
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和引导者。
教师也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进取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做到勤奋敬业。
只有做到自己认可的样子,才能引领学生走向光明的未来。
我们知道,“言传身教”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如果我们只是空谈理论,而自己没有实践,那么我们所说的话也只是理论的空洞。
只有亲身示范,身体力行,才能引领学生朝着正面的方向成长。
所以,教师不仅要求自己,更要成为学生的优秀榜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向上动力。
事实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让以许多教育工作者深有感触。
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教师要以身作则,坚守师德底线,用高尚的师德情操影响引领学生成长。
只有教育工作者理应“知之然后教之,敬之然后诲之,仁之然后使之”才能让学生树立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走向光明健康的人生。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既然要求学生,就更要严格要求自己。
要不断教育自己,不断学习,力争做到学高为师,以身作则引领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说要想成为老师,先要品德端正,学问高深、知识渊博的人成为老师,行为端正、品德高尚的人成为典范和榜样。
一个优秀的教师,既为师,又为范。
教师既是传授知识的人,又是被学习的模范和榜样,所以,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师德,正所谓教书育人。
《左传》中有句话:“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意思就是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最后再学做学问。
进入工作岗位后,我对教师这个行业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对这两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工作之前,我对教师这个行业的认识还停留在教书上,教师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每每说起对哪位老师印象深刻,必然是学问高深知识渊博的老教授。
工作之后,真正进入这个行业,我才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教书育人是一体的。
回想那些学问高深知识渊博的老教授,无不是师德高尚的老师,原来,这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每一位老师都应该自觉地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这和我们国家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
在这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中,德育是方向和动力,智育是核心,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基础。
这五育,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
因为,教师是曾经的学生,现在又承担教育学生的重任,要求学生做到的,先要自己做到,才算是合格的老师,才能不负众望,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
然而,要做到合格,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老师要如何去实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呢?我认为,以下两个方面是必须要做到的。
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总是一起出现,爱岗是前提,敬业是升华,爱岗敬业是我们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是尊重工作的体现。
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关心学生。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勤劳的蜜蜂,是蜡烛,是春蚕,是灵魂的铸造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他的文章热情洋溢、通俗易懂、击中时弊而富含哲理,令人倍感亲切,妙不可言。
陶行知一生著述甚丰,从四川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陶行知全集》10卷看,已搜集到的论著就有500万字之多,这是学习和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丰富宝库。
虽然没有专门研究师德的文章,但他光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使人感到了人民教育家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师德,他就是全面具有教师素养的典范,是我们教师的至尊至善的楷模、后人的万世师表。
学习陶行知先生的著作,可使我们对师德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教师遵此去修炼,师德建设一定会大有长进。
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师德首先表现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上,这种精神来自他对社会的高度责任心和对教育的事业心。
他认为: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而“教育就是大事业,有大快乐”。
他对教育事业的理解是“教育乃最有效力之事业” 、“教育能改良个人之天性。
人之性情有善有恶……教育乃取恶性中之善分子,去善性中之恶分子。
如开矿然,泥内含金,金内亦杂有泥,开矿者取泥内之金,去金内之泥,然后成为贵品。
教育亦若是矣。
” “教育为最有可为之事,古今名人莫不由研究教育而出” 。
他列举了达尔文、杜威、威尔诺刻等“皆有研究教育而出者也。
但须有决心、有坚志,则成事何难?” 陶行知在“师范生应有之观念”一文中,引用了“昔英女皇依里萨伯终身不嫁,人问之故,辄以英吉利即吾之夫一语以对;意相加富尔终身不娶,人问之故,辄以意大利即吾之妻一语以对。
” 的故事“告于诸君”:“男师范生应以教育为之妻,女师范生应以教育为之夫,有此定力,则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海可枯而吾之志不可枯,石可烂而吾之志不可烂。
” 陶行知明知“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 。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是指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
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教学技巧,才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教师要通过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不断开展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才能够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身正为范是指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教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要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操守,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
只有做到身体力行,才能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用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励学生追求卓越,努力奋斗。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高为师还要求教师具备善于创新的能力。
教育是一个不停进步的领域,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教师要具备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手段,以适应不同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教师要敢于创新,积极发现学生的特长和潜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学高为师需要教师具备坚定的信念和责任感。
教育是一项充满艰辛和挑战的工作,但也是一项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事业。
教师要具备乐观向上的心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耐心面对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教师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尽心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具备优秀的学术素养,做学生的榜样,具备创新能力,坚定信念和责任感。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时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楷模。
只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谈谈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解
谈谈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解
“学高为师”的理解:其一:作为老师一定掌握比学生多得多的知识,就好比说教给学生一瓢水,老师就必须拥有一通水。
要有比较专业和比较全面的学科专业知识。
其次就是说老师一定要知识渊博,不仅仅在学科专业范畴掌握较多知识,在其他学科领域也应该掌握一些知识,要知识面广。
最后,学高为师还要求老师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掌握一些社会出现新知识,适中走在社会的前沿。
“身正为范”的理解。
其一: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老师的言行影响着学生。
其二:老师是学生心目中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
因此,教师就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身正就是言行一致,语言文明,仪表大方,态度和蔼可亲,教态大方。
作为老师首先要热爱学习,坚持学习,终身学习,不但复习就知识,掌握新知识,才能做到“学高为师”,同时,不断修炼自己,注提高思想修养,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新时代教师应备的条件
新时代教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
它的意思为只有学识渊博的人才能老师,只有行为端正的人才能成为典范。
这句修身养性的名言,时刻提醒教师只有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时,才能教育好别人,而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学高为师,不仅要求我们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底,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而且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做到角色的转换,即从知识的灌输者真正转化为知识的引导者。
身正为范,不仅要求我们做到为人师表,而且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做到角色的转换,即从长辈的角色转换为朋友的角色。
学高为师,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提高教育素养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对教师而言,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教师要读书,要有学习的愿望,要有对知识的渴求和理解智力活动的奥秘的志向,沿着这些小路攀登,才能使你到达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的境界。
教师只有多读书,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学高为师,要求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化为知识的引导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学生的学习形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型向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转变。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习的引导者角色转变。
它体现在我们的教学要达到“学生会学”的境界。
陈述型知识即简单的死记硬背知识,不是我们课堂传授的重点,而程序性知识与策略型知识才是我们传授的重点。
通过程序性知识的传授,让我们的学生懂得学习的方式方法,如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使动用法与被动用法的讲授;通过策略性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从课本联系到实践。
身正为范,要求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黄志敏
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古人也曾说:“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做的是教书育人的事情,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呢?
一、学高为师
教师对某一学科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注重创新,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
教师还应该有较强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尤其是板书设计和粉笔板书水准。
俗话说“善教者善言”,就是这个道理。
二、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
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影响力的大小,而教师的影响力主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
身教重于言教,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极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须时时、处处用模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为了使学生养成好的礼仪习惯,老师先作到尊重每个学生,不讲粗话不随便着装等,并时时处处以学校名誉为重,争取为学生作好榜样。
新时代的师德不需要无私的奉献,但要讲究效率,讲究自身的学习提高,这就要求老师要在爱自己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激情来热爱自
己的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和生活目标
教育教学的成败,不仅要看教师自身基本功扎实与否,更要看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技巧与教学艺术的理解、运用及创新能力的高低。
青年教师要时刻鞭策自己不断进步,积极向上,适时地、定期地给自己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和生活目标。
在教学中,教后要对自己的教学多总结,多反思,多与同行进行交流与探讨,从交流讨论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感悟。
要尽量做到“吾日三省己”,通过“勤思、慎取、尽力”来达到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的目的。
其次,在课余也要做到勤充电,在不断巩固和夯实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广泛涉猎,不断拓展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素养。
不仅在工作方面是如此,在生活上同样要有所追求。
作为青年教师要特别注意去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年龄与身份特征的业余生活内容。
教师一直以来都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屹立在大众的面前,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意味着要付出,要奉献,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要面对更多的眼光,作为学生有时甚至是家长眼中的“圣人”,他们心中的楷模,我们既要承担起社会赋予我们的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期望,更要承受住这种“赞誉”光环背后衍生来的沉重压力,因此哪怕是选择自己的业余爱好,也要想想它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希望大家都能注意去追求一种文明又健康的业余生
活方式。
二、多读书、多学习、抓住机遇,做个智慧型教师
有句话说得好,“一点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点”。
其中的“点”主要指本学科专业,而“一切”不仅指“是什么,为什么”,还包括驾驭教材的能力、洞察考试动态的能力以及灵活应对学生的艺术等等。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都要学习,否则工作就没有前瞻性,就像汽车没有了汽油而失去动力。
其次,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向理论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
向实践学习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又尤为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呼唤智慧型教师,智慧型教师是教师专业成长达到卓越的标志,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选择,也是把教师从沉重的教学压力和繁忙事物中解放出来的理性追求。
因此我们要学着做一个智慧型教师,而智慧型教师要学会将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充实,长期实践,常悟常思,从而形成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
三、拜师学艺,讲奉献,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理念,做个专家型教师
要想真正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超越,光是对教材内容有个大致把握,仅停留于表面的肤浅认识与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它再回到前面所谈到的“一切上知道一点”指不仅是本学科专业的行家,还要通晓育人的艺术,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用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
故教师要求你对教材中某一内容去
作深入而细致的挖掘,对它的理解和把握必须极有广度和深度。
四、勤钻研、勤思考、善于积累,做个反思型教师
俗话说得好“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不断地反省,敢于反省,勇于反省并勤于反省,我们才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它。
反思此时便是一种学习,在教学反思面前,我们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进一步地完善自己,使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
更主要的是它将促使我们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对事物的感知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
事实证明,只有在工作一线经受锻炼,不断反思,青年教师才能汲取从书本中无法得到的丰富营养,教学实践永远是新教师知识更新和能力发展的课堂。
那么就我们青年教师而言,应该反思什么?从哪些方面去进行反思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认真对待与思考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作为青年教师应该经常问问自己:
①你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有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与热情?
②你对自己工作的社会意义是否有深刻的认识与体验?
③你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还是自己的教”呢?在课堂上你是否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④你的课堂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收获之间有多大的距离?
⑤你在课堂上是否积极创设各种因地制宜或因人而异的教学环境、途径、手段或方法?
⑥你是否公平、公正的对待所有学生呢?是否真诚的关心呢?
⑦你是否与同事经常进行教学交流与合作?是否为自己设计了教研课题?是否制订了专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坚持学习了呢?
当然光知道该反思些什么也是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明确究竟该怎么来进行反思。
在此我想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例来谈谈我的看法。
对于课堂教学,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反思的便是教学观念,其次才是对教学方法的反思,方法之失,失之皮毛;而观念之失,乃失之根本。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观念比方法要显得更为重要。
每个青年教师都要把上好每堂课作为我们教学的初始目标,而在我看来一堂好课应该是这样的:
①学习的内容切实而丰富。
②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和研究。
③学生获得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④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地发展。
⑤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依据这个标准,再去面对每一堂普通的课,你就会从中获得新的启示、新的方法,从而达到一种新的教学境界。
最后我想给大家将一则寓言故事,以此来与各位青年教师共勉。
故事是这样的:
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夕阳西下,这时,一头狮子在沉思:当明天太阳升起时,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此时,一只羚羊也在沉思:当明天太阳升起时,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
那么无论我是狮子或是羚羊,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要做的,就是奔跑!是的,奔跑!!
在此,我想借这则寓言告诉大家,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学着奔跑,只要你奔跑了,路就会在你脚下延伸,人的生命就会真正创新,智慧就会得以充分发挥。
而你究竟能奔多远?这话不是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
你能跑多快?这事也不是问双脚而是要问素质。
而素质差异的产生往往就在于业余时间。
你在充分利用你的业余时间,而别人却在浪费这部分时间,久而久之,你们间便有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