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稻孢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孵化特性研究
山东泰安地区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幼虫孵化特性初步研究
dp igc s trcudbn ftu e i megn ea . o eperae yt a , h r s inf ipn yt i wae o l e eijv nl e re c t sn e 5℃ F r h rt tdc s t t e s 5℃ tee g i — wa s i
c n ces v nl meg nert t1 a tn raei j e i e re c aea i nu e 5℃ a o ae o 2 ℃ .T ecs rtetd a ℃ freg t sc mp rd t O h yt perae t5 s o ih
w esh dtehg et meg n ert.T ej e i megn ert ftecs olce rm ilsi u ea d e k a h ih s e re c ae h v nl e re c aeo yt cl tdfo f d J n n u e h s e e n
{钧 ‘ 氢 氛妇
2 1,819 — 7 02 3( : 9 )5
P at rt t n l o co nP ei
山东泰 安地 区小 麦 禾 谷孢囊 线 虫幼 虫 孵 化特 性 初 步研 究
宋 晓磊 , 高德 良, 程 永 , 苗建强 , 刘 峰
(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 院,山东省农药毒理 与应 用技术 实验室 ,泰安 摘要 211) 7 0 8
湖北襄阳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avenae)生活世代及发生动态研究
2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S t  ̄ i o n o f X i a n ya g n g C i t y i n H u b e i P r o v i n c e , X i a n ya g n g 4 4 1 0 2 1 , C h i n a )
( 1 .C o l l e g e o f P l a n t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H u a z h o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Wu h a n 4 3 0 0 7 0 , C h i n a ;
江西农业学报
2 0 1 4 , 2 6 ( 1 ) : 1 1 4—1 1 7
A c t a A g r i c u l t u r a e J i a n g x i
湖北 襄 阳禾 谷 孢 囊 线 虫 ( He t e r o d e r a a v e n a e ) 生活 世 代 及 发 生动 态 研 究
顶峰 。入侵的幼 虫在根 内定居取食为 害, 在播种后 1 5 8 d发 育成 白雌 虫而露 出根外 , 在播种后 1 7 4 d白雌 虫数量达最 高峰 。
禾谷孢囊线虫生防真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禾 谷 孢 囊 线 虫 ( t o eaa e a l n e e ) 温带 禾 谷 He rd r v n eWo e w b r是 e l
琼 脂 粉 1~ 0 , 馏 水 l0 m , 加 拉 红 溶 液 33 l硫 酸 链 5 2g蒸 O0 l 孟 .m , 霉 素 3mg 0 1 . P A培养基 .2 D 1
关键词 : 谷孢 囊线虫: 防真菌; 定 : 禾 生 鉴 生物 学特 性
中图 分 类 号 :5 21 4 512 s 】 .: 3 .2 S
文献标识码: A
1 . 6 /js.0 7 0 0 . 1 . , 9 03 9isn10 — 972 20 0 9 . 0 3 3
文 章 编 号:0 7 0 0 (0 20 — 0 6 0 10 — 9 72 1)3 0 8 — 3
BAO a g— ing Lin la
( n r noi A r utrl n esyH h o 0 0 1 ,hn ) I e gl g cl a U i ri ,o ht 10 9C ia n Mo a i u v t
A b t a tCe e lc s e ao s i he He e o e a a en e g o r e o n z d a e o h mp t n s fwh ti s r c : r a y tn m tde n t t r d r v a r up ae r c g ie son ft e i ora tpe to ea n Chia. n
( 内蒙 古 农 业 大 学 农 学 院 , 蒙 古 呼 和浩 特 内 00 1) 10 9
摘
要: 禾谷 孢 囊 线 虫 病 ( 称 C N) 我 国小 麦 产 区主 要 的 病 害 之 一 . 农 业 生产 造 成 了极 大的 损 失 。该 研 究从 未谷 孢 囊 线 虫 的孢 囊上 简 C 是 对
6种杀虫剂对旱稻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
6种杀虫剂对旱稻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作者:颜婷丁素娟谭敏丰彭德良黄文坤丁中来源:《植物保护》2016年第04期摘要为明确水稻常用杀虫剂对旱稻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毒死蜱、三唑磷、灭线磷、丙溴磷、阿维菌素和杀虫双等6种杀虫剂在不同浓度和时期处理对旱稻孢囊线虫的作用效果。
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中丙溴磷、毒死蜱、阿维菌素对旱稻孢囊线虫的孵化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药剂长期处理对2龄幼虫孵化的抑制效果最好,刚分离的孢囊较预先孵化7 d后的孢囊对药剂的敏感性低;三唑磷和灭线磷在较低浓度范围内对孢囊线虫的孵化具有刺激作用。
研究结果可为制定旱稻孢囊线虫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旱稻孢囊线虫;杀虫剂;孵化率中图分类号: S 435.116文献标识码: A旱稻孢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 Ohshima)是近年来在南方丘陵稻区发现的一种水稻寄生线虫[1]。
该线虫影响水稻生长和发育,显著降低水稻对水的利用效率[2],致使作物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一般可造成水稻产量7%~19%的损失[3],对丘陵山地水稻生产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
作为一种土传病害,旱稻孢囊线虫受到土壤水分、温度、土壤类型、化肥和农药等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表明,一些杀虫剂、除草剂对甜菜孢囊线虫(H.schachtii Schmidt)、大豆孢囊线虫(H.glycines Ichinohe)的孵化具有抑制或刺激作用[46],并对线虫的侵染、交配[78]以及对寄主植物趋性[910]都有影响。
本研究测定了毒死蜱等几种水稻常用杀虫剂对旱稻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以期为综合治理旱稻孢囊线虫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1.1.1 供试虫源2014年3、4月自湖南省长沙县干杉镇水稻田中水稻根际土壤采集、分离旱稻孢囊线虫。
选择新鲜饱满的孢囊作为供试样本。
参照王明祖等的方法[11],将风干的 20 g水稻土置于烧杯内,加水 100 mL,搅拌后静置24 h,取上清过滤后作孵化液。
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_avenae)生物防治菌的筛选
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_avenae)生物防治菌的筛选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是一种严重危害禾谷作物的植物寄生线虫。
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方法虽然有效,但由于线虫的快速繁殖和化学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寻找一种对禾谷孢囊线虫具有生物防治作用的微生物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科研人员通过筛选,发现了一些具有潜在生物防治效果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被证实能够有效抑制禾谷孢囊线虫的繁殖和侵染作用。
其中,有一种微生物菌株被命名为“禾谷孢囊线虫生物防治菌”(Heterodera avenae biocontrol bacterium),简称HABC。
通过实验发现,HABC菌株对禾谷孢囊线虫的防治效果明显。
首先,HABC菌株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产生一些抑制禾谷孢囊线虫孵化和发育的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能够影响线虫的生活史和生长发育,阻碍其对禾谷作物的寄生。
其次,HABC 菌株还可以分泌一些具有杀线虫活性的物质,直接对禾谷孢囊线虫进行杀灭,从而降低其数量。
此外,HABC菌株还表现出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拮抗作用。
这意味着使用HABC菌株进行生物防治不仅可以抑制禾谷孢囊线虫的繁殖,还可以减少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提高农作物的整体抗病能力。
然而,HABC菌株的大规模应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HABC菌株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有所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培养条件。
其次,HABC菌株的防治效果和持久性需要在大田试验中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实际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禾谷孢囊线虫生物防治菌的筛选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
HABC菌株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防治菌,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和广谱的抗病能力。
未来的研究应当进一步深入,以推动其在实际农田中的应用,为禾谷作物的健康生长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甘肃省禾谷孢囊线虫病原学及发生动态研究
甘肃省禾谷孢囊线虫病原学及发生动态研究甘肃省禾谷孢囊线虫病原学及发生动态研究摘要:甘肃省禾谷孢囊线虫病是一种针对禾谷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地影响着该省的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本研究通过对禾谷孢囊线虫的病原学及发生动态的研究,发现了禾谷孢囊线虫的主要病原菌为Neotylenchus atipacus,并从病原菌的生物学、形态学和遗传学特征对其进行了初步描述。
此外,本研究还对甘肃省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动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了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甘肃省禾谷孢囊线虫;病原学;发生动态;防治措施一、引言禾谷孢囊线虫(Neotylenchus atipacu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甘肃省的禾谷作物病原线虫,常引发禾谷作物发生大面积枯黄、凋零的症状,严重地影响了禾谷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禾谷孢囊线虫的病原学特性及其发生动态,本研究对甘肃省禾谷孢囊线虫的分布情况、寄主范围、危害程度以及其病原菌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择了甘肃省典型的禾谷作物种植区域进行采样和调查,共采集了禾谷孢囊线虫感染的植株样本100个。
通过对这些样本进行显微镜观察,并根据线虫体形、口部结构以及生活史等特征,鉴定出了禾谷孢囊线虫的属种。
为了进一步了解禾谷孢囊线虫的病原菌特征,我们从感染植物样本中分离出病原菌,并进行了细菌培养、鉴定及形态学观察。
通过对病原菌进行的生物学、形态学和遗传学特征分析,初步了解了禾谷孢囊线虫的主要病原菌。
此外,我们还对甘肃省不同地区的禾谷作物进行了定期的调查,分析了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动态。
通过对土壤和植株的采集,测定了土壤温度、湿度、pH值等环境因素,结合气象数据,分析了禾谷孢囊线虫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结果与讨论1. 禾谷孢囊线虫的病原菌通过对禾谷孢囊线虫的感染植物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我们发现主要的病原菌为Neotylenchus atipacus。
旱稻孢囊线虫的快速分子检测
旱稻孢囊线虫的快速分子检测王水南;彭德良;黄文坤;丁中【期刊名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40)002【摘要】根据早稻孢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和常见孢囊线虫的ITS序列比对分析,设计1对旱稻孢囊线虫特异性引物He-F/He-R,特异性片段长度为281 bp.运用该特异性引物及建立的DNA提取方法和PCR体系,可特异性检测旱稻孢囊线虫单条2龄幼虫,可以从混合有1条旱稻孢囊线虫的0.1 g水稻根组织中特异性检测出目的DNA片段.特异性引物He-F/He-R与通用引物D2A/D3B结合,运用一步双重PCR检测方法可快速鉴定单孢囊,也可从初始分离的田间土壤总线虫样品中直接检测出早稻孢囊线虫.【总页数】5页(P178-182)【作者】王水南;彭德良;黄文坤;丁中【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8;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193;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193;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2.4+5【相关文献】1.基于SCAR标记的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快速分子检测技术 [J], 亓晓莉;彭德良;彭焕;龙海波;黄文坤;贺文婷2.6种杀虫剂对旱稻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 [J], 颜婷;丁素娟;谭敏丰;彭德良;黄文坤;丁中3.旱稻孢囊线虫在广西的发生及其rDNA-ITS异质性分析 [J], 卓侃;宋汉达;王宏洪;陶冶;张洪玲;陆秀红;黄金玲;刘志明;廖金铃4.湖南水稻主推品种对旱稻孢囊线虫的抗性及评价方法 [J], YUAN Tao;YE Shan;ZHOU Jianyu;PENG Deliang;HUANG Wenkun;DING Zhong5.湖南长沙一季晚稻旱稻孢囊线虫发生动态及危害损失 [J], 黄勇椿;叶姗;袁涛;周建宇;彭德良;黄文坤;丁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avenae)
2.组员课题相关
G08A_彭新红 哈茨木霉Th-33 thga3 基因的功能研究
研究目的及意义:
G蛋白信号系统在调控真菌的生长、产孢、拮抗和次生 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GaⅢ亚基能调控真
菌细胞壁相关酶活性,从而影响真菌的重寄生和拮抗能力,
同时它还能影响真菌的产孢。因此,我们的研究拟采用基因 敲除、回复突变技术,结合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研究哈茨
G08B_坚晋卓
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Ha34609基因功能研究
植物寄生线虫效应子由线虫腺体细胞分泌产生,通过口针将这些蛋白质 分泌到寄主细胞中从而促进自身的寄生作用。这些基因主要是在线虫分泌腺
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且多数具有信号肽,不含跨膜结构域。
本实验从实验室已构建的禾谷孢囊线虫转录组数据中,克隆出推定效应 因子Ha34609,效应子对于线虫寄生作用至关重要,但其功能和致病机理我 们现在却知之甚少。采用亚细胞定位研究该基因在植物体内的表达部位,以 此完成禾谷孢囊线虫Ha34609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6.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分析
6.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分析
6.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分析
6.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分析
7. 植物表达载体质粒图谱分析
7. 植物表达载体质粒图谱分析
7. 植物表达载体质粒图谱分析
引物的结构就是(5→3): 保护碱基+酶切位点+引物序列
8. 用Primer5.0引物设计
8. 用Primer5.0引物设计
2.组员课题相关
➢ 利用Blast找相似序列 ➢ 利用DNAMAN软件比对序列
➢ 利用ExPASy中的protScale分析编码蛋白
禾谷孢囊线虫生防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初步应用
禾谷孢囊线虫生防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初步应用张辉民;黄文坤;孔令安;彭德良;孙建华【摘要】The cereal cyst nematode ( CCN ) Heterodera avenae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pests of wheat in China .In order to seek for biocontrol agents for CCN management ,31 fungal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CCN cysts.It included Fusarium spp., Acremonium spp., Cladosporium spp., Aspergillus spp., Alternaria spp., Chaetomiumspp.,Ramichloridium spp.,Rhizopus spp.,Leptosphaeria spp.,Penicillium spp..The fungal number of Fusarium spp.was the most,it had 8 strains.The nematode mortality was determined by bioassay and pot experi-ment.The death rate of two Aspergillus spp.strains HN214 and HN132 at 4-fold dilution were 99.66% and 96.56%,respectively.The inhibition of HN132 fermentation liquid on cyst production assayed by pot experiment was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at 8-fold dilution .The cysts of treatment decreasedby 64 .1%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control.Therefore,both HN132 andHN214 strains were considered as potential biocontrol agents of CCN .%禾谷孢囊线虫病是我国小麦产区主要的病害之一,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湖北襄阳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生活世代及发生动态研究
湖北襄阳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生活世代及发生动态研究陈萍;向妮;肖炎农;张春龙;石磊;余旗红;黄朝炎;王长清【摘要】The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cereal cyst nematode ( CCN) ( Heterodera avenae) were investigated in Hubei province .Through sampling in seriously -diseased wheat field in Xiangyang city , we observed the morphology of H.avenae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 and studied its population dynam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nematode distributed in Xiangyang , Tianmen, Qianjiang, Zhongxiang and Hanchuan .The most serious CCN disease occurred in Xiangyang , in which there were 12.5 living cysts in 100 mL soil sample.The 2-instar larvae of CCN began to intrude into the young wheat roots on the 20th day afterso-wing, and the larvae density in the roots reached a peak on the 143rd day after sowing.The larvae in wheat roots fed, did harm, and developed to white females on the 158th day after sowing.The developed white female came out from wheat roots , and its density reached the maximum on the 174th day after sowing .%调查了湖北省禾谷孢囊线虫( Heterodera avenae)病的分布。
旱稻孢囊线虫生活史及侵染特性_丁中
旱稻孢囊线虫生活史及侵染特性丁中1,2 NAMPHUENGJanthathang1 何旭峰1 伍敏敏1 洪宏1(1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8;*通讯联系人,E-mail:dingzx88@yahoo.com.cn)Life Cycle and Inf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Cyst Nematode,Heterodera elachistaOhshima in RiceDINGZhong1,2,NAMPHUENGJanthathang1,HE Xu-feng1,WU Min-min1,HONG Hong1(1 College of Bio-safety Science &Technolog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2 Hunan Provincial KeyLaboratory for Biology and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 and Insect Pests,Changsha 410128,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ding-zx88@yahoo.com.cn)DING Zhong,NAMPHUENG Janthathang,HE Xufeng,et al.Life cycle and inf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cystnematode,Heterodera elachista Ohshima in rice.Chin J Rice Sci,2012,26(6):746-750.Abstract:Life cycle and inf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terodera elachista in rice were investigated by artificialinoculations with second-instar juveniles in laboratory and investigation in rice field.The second-instar juveniles wereattracted nearby the meristem zone or elongation zone of rice root tips within 24h,invaded and established feeding sitesin the central cylinder of roots within 24hat 30℃.After penetration,the juveniles developed into white females with-in six days and males within eight days.The gelatinous matrixes were secreted by the females from vulva within 12days.Parts of eggs were released into the egg sac and parts of eggs were retained within the body of the brown cyst.The second-instar juveniles were emerged from egg mass within 18days.The development of nematode were very slowbelow 20℃.The shortest life cycle at 30℃from the infective juvenile to the emergence of second-instar juvenile is 18days long while from egg to egg stage is 22days.Relatively high temperatures(28~35℃)were favored to the invasionand development of H.elachista,while waterlogging reduced the rates of invasion and had no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lachista.Key words:Heterodera elachista;life cycle;infection characteristic丁中,NAMPHUENG Janthathang,何旭峰,等.旱稻孢囊线虫生活史及侵染特性.中国水稻科学,2012,26(6):746-750.摘 要:以2龄幼虫人工接种水稻幼苗和田间定点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旱稻孢囊线虫的生活史和侵染特性。
旱稻孢囊线虫在广西的发生及其rDNA-ITS异质性分析
旱稻孢囊线虫在广西的发生及其rDNA-ITS异质性分析卓侃;宋汉达;王宏洪;陶冶;张洪玲;陆秀红;黄金玲;刘志明;廖金铃【期刊名称】《中国水稻科学》【年(卷),期】2014(000)001【摘要】2011年,从广西龙胜梯田的水稻根系和稻田土壤中分离到一种孢囊线虫.该线虫形态特征与已报道的旱稻孢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相符,其 rDNA-ITS序列与 GenBank中旱稻孢囊线虫的 rDNA-ITS序列相似性为97.7%~99.3%. rDNA-ITS分子发育树表明该线虫与旱稻孢囊线虫以100%的置信度及较小的遗传距离形成一个单系,据此将该线虫鉴定为旱稻孢囊线虫.进一步对本研究获得的10条旱稻孢囊线虫 rDNA-ITS区序列及 Tanha Maafi 等报道的1条旱稻孢囊线虫 rDNA-ITS序列(AF498391)的酶切位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AluⅠ、AvaⅠ、MvaⅠ和RsaⅠ4个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在11条序列中完全一致,而Bsh1236Ⅰ、BsuRⅠ和CfoⅠ3种酶的酶切位点存在变异,其中Bsh1236Ⅰ和BsuRⅠ有2种变异型, C foⅠ则有3种变异型,表明旱稻孢囊线虫的 rDNA-ITS 序列存在DNA异质性.%In 2011,a cyst nematode was isolated from rice roots and soils in Longsheng Terrace of Guangxi Region,China.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yst nematode we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descriptions of Heterodera ela-chista.The rDNA-ITS sequences of the cyst nematode and H.elachista in GenBank shared 97.7%-99.3% identities. The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rDNA-ITS showed that the cyst nematode was in the same monophyletic clade as H . elachista with 100% support and short branch difference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cyst nematode was Heterodera elachista.The restriction enzyme cutting sites of ten rDNA-ITS sequences of H .elachista amplified and the one reported by Tanha Maafi (GenBank accession number:AF498391)were analyzed.The restriction enzyme cutting sites of AluⅠ,AvaⅠ,MvaⅠ and RsaⅠ in these 1 1 sequences were identical,however there were 2 different patterns after Bsh1236Ⅰ and BsuRⅠ digestion,respectively,and 3 different patterns after CfoⅠ digestion.The resul ts show intra-species heterogeneity in rDNA-ITS region exists in H .elachista.【总页数】7页(P78-84)【作者】卓侃;宋汉达;王宏洪;陶冶;张洪玲;陆秀红;黄金玲;刘志明;廖金铃【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线虫研究室,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线虫研究室,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线虫研究室,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线虫研究室,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线虫研究室,广州 510642;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宁 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宁 530007;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线虫研究室,广州 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55;S432..111..4+8【相关文献】1.胶东地区不同麦田燕麦孢囊线虫群体发生量比较及差异分析 [J], 张广菊;赵洪海;彭德良2.甘肃小麦禾谷孢囊线虫rDNA-ITS和28S rDNA-D2/D3区序列特征及HS-RFLP 分析 [J], 叶文兴;徐秉良;彭德良;黄文坤3.湖南长沙一季晚稻旱稻孢囊线虫发生动态及危害损失 [J], 黄勇椿;叶姗;袁涛;周建宇;彭德良;黄文坤;丁中4.山东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分布及其rDNA-ITS分析 [J], 刘崇俊;黄文坤;崔江宽;彭德良;李红梅5.苏皖鲁豫麦田小麦孢囊线虫调查以及rDNA-ITS序列特征分析 [J], 魏利辉;赵雷;张红艳;万景旺;程兆榜;陈怀谷;周益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禾谷孢囊线虫在冬小麦上的繁殖特点及对其生育的影响
禾谷孢囊线虫在冬小麦上的繁殖特点及对其生育的影响
张东升;路志强
【期刊名称】《植物保护》
【年(卷),期】1994(020)003
【摘要】室外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禾谷孢囊线虫对冬小麦有很强的侵染力,能在
其上大量繁殖。
所试初始密度分别为0(对照),1000,3000,5000,7000,10000[卵和二龄幼虫粒(头)/盆(直径10厘米,容积450亳升)]时,该线虫均可在小麦根部最终形成大量孢囊,在0-7000的密度范围内,孢囊量随初始密度的增高而增大,其中,7000时的孢囊量明显较多,但10000时的孢囊量却明显下降;禾谷孢囊线虫在冬
【总页数】3页(P4-6)
【作者】张东升;路志强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122
【相关文献】
1.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在山东省的分布新报道和发生特点浅析 [J], 赵洪海;杨远永;彭德良;刘峰
2.不同土壤深度禾谷孢囊线虫的孵化特点 [J], 李秀花;马娟;高波;王容燕;陈书龙
3.襄阳市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J], 石磊;张玲;郭仁芳;肖炎农
4.华中地区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分布特点 [J], 王明祖;向子钧
5.禾谷孢囊线虫初始密度对其繁殖及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J], 梁旭东;张龙;管廷龙;胡小斌;王暄;李红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I 1. 9 9ji n 0 2 —14 . 0 1 0 . 2 O : 0 3 6/.s . 5 9 5 2 2 1. 6 0 1 s
Ha c i g c a a t r si so h ie c s e a o e t h n h r c e itc ft erc y tn m t d tr d r l c i e o e a ea h s a t
ea h sa i ir l c it n v to.Th e t n ia e h tt e o t e t ss i d c t d t a h p i m e mu t mp r t r a g o me g n e o 2 f o c s so . e a u e r n e f re r e c fJ r m y t f H
2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 防控湖南省重点 实验 室 , 长沙
402) 1 1 8
摘要 为 了解旱稻孢 囊线 虫的孵化特性 , 水稻根 系及 根 系附近土壤分 离孢 囊, 室 内离体条件下研 究不 同温度及 从 在 水稻根 系分泌物 、 土壤浸液 、 水稻根 汁等 因子对 2龄 幼虫孵化的影 响, 并观 察不 同温度 下 2龄幼 虫的存 活能力。结 果表 明 : 旱稻孢 囊线 虫孵化 的适 宜温度 范围为 2  ̄3 8 2℃ , 且在该 温度 范围初 孵 2龄 幼虫的存 活率高、 存活时 间相对
whc i ii nl ecn e t 5℃ .N v nls meg dfo css t 0℃ , n ac igrt f yt a O i s nf a t d se d da h g c y 3 oj e i re rm yt a u ee 4 a dh thn aeo ss t c 2
{ 镪镰始 氢
2 1.81 11 13 02 3( : — 0 )0
Pa t rt t n l o c o nP ei
旱 稻 孢 囊 线 虫
贺 沛 成 洪 宏 伍 敏 敏 丁 中 , , ,
( .湖 南 农 业 大 学 生 物 安 全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 沙 1 长 402 ; 1 1 8
℃ wa . % .T esr i l i fh t e u e i smi tb r l g d a s 9 0 h uvv meo ac djv nl g ep oo e t4℃ .T ero i uaeo i , at h e h n h o tdf st fr e f c
较 长 ,5℃ 下 孵 化 率 及 初 孵 2龄 幼 虫 的存 活 率 、 活 时 间均 明显 下 降 ,O℃ 下 无 线 虫孵 化 ,0℃ 下孢 囊线 虫 孵 化 率 3 存 4 2 仅 为 09 , . 4℃ 下可 延 长 2龄 幼 虫 的存 活 时 间 。 水稻 分 泌 物 、 稻 土 壤 浸 液和 水稻 2 水 O倍根 汁 对 旱 稻 孢 囊 线 虫孵 化
具有刺激作 用, 倍根 汁和 4mmo/ 5 lL氯化锌溶液对线 虫的孵化有抑制作 用。上述 结果可为制定旱稻孢 囊线虫防治
措施提供依据 。
关键词
旱 稻 孢 囊 线 虫 ; 孵 化 ; 存 活 能 力
中 图分 类 号 : S4 24 3 .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Ab t a t Th ssu y am e o u d r t n h t h n h r c e it s o h i e c s e t d ,He e o e a ea src i t d i d t n e sa d t e ha c i g c a a t rs i ft e rc y tn ma o e c ℃ .Th u vv lr t n u vv lt fn wl a c e 2we ehg e t 8℃ 一 3 ℃ 。 lc sa wa 8 2 es r ia ae a dsr ia i o e yh th dJ r ih ra me 2 2
wees de od tr n er fet o ac iga dva it fscn - a ejv nls(2 rm yt o r t idt eemiet i efcs nh thn n iblyo o ds g u e i J )fo cs fH. u h i e t e s
H eP ih n e c e g , H o g Ho g n n , W u M i m i n n , Di g Zh n n o g'
( .C lg f i- ftSi c & T hooy, n nA r utrl nvr t,C a gh 40 2 ,C i 2 1 ol e Bos e c ne e n l e o a y e c g Hua gi l a i sy hnsa 1 18 hn c u U ei a; .Hu n a n P o i il y a oaoyfr ilg n o t l f ln sae n net et,C a gh 4 0 2 ,C ia rvn a b rtr o ooya dC nr Pa t es d I sc P s c Ke L B oo Di a s h nsa 1 1 8 h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