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热处理讲义复试专用
北科大考研复试班-北京科技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科大考研复试班-北京科技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
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
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
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
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由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东凌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以及研究生院、体育部、管庄校区、天津学院、延庆分校组成。
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MBA(含EMBA)、MPA、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翻译硕士、社会工作、文物与博物馆和工程硕士等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个本科专业。
学校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4个全国一级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2017年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冶金工程、科学技术史获评A+,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A),安全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批学科具有雄厚实力,力学、物理学、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纳米材料器件、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等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焕发出勃勃生机。
北京科技大学复试题
一、笔试
这次笔试涉及的科目多,但每科题量并不大,涉及的知识点也少
下面是一些考点,我能记住的不多,希望大家积极补充
机械制图(38分):一题16分,一题22分,都是补充视图题
可能是复试前不太重视制图,这两题也不容易拿分
机械工艺学(37分):全是简答题每题4-6分,没考尺寸链计算
1.六点定位原理,并举例说明
2.欠定位,并举例说明
3.误差敏感方向,举例说明
4.误差复映,举例说明
5.热处理及其工序安排
6.铸造,砂型铸造(张世昌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无这方面的内容)
机械设计(38分):
1.带传动张紧轮的安装位置?为什么?
2.齿轮的受力分析,判断旋向及各分力方向
3.轴的结构设计,指出错误,不需改正
4.滚动轴承,当量动载荷的计算
5.螺栓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电工学(37分)
1.电源与负载的判断
2. 戴维宁定理,如何确定等效电压,等效电阻
3. 视在功率、平均功率、无功功率,意义及其关系
4.三相电机的机械特性曲线,其与转子电压、电阻的关系
5.电位分析,求电路电流
6.算三相电机数据,并求能否起动,参照课本例题
二、面试
面试在14号上午进行,有两部分,
1.专业相关测试,每人抽四道题,十分钟,
1)1999^1998 其结果的尾数是多少?
2)把45号钢改成42Cr,能不能提高其刚性,为什么?
3)一道微机原理题目,关于几个端口
(这道题没记住,考试前并不知道会考察微机原理)
4)一道专业英语的翻译
2.面试,大概八位老师,自己报考的导师也在内,主要是问毕业设计相关内容。
北科复试金属学与热处理复习
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并且承担一切后果。
也许,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刚刚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一、解释名词(1)、奥氏体:奥氏体是碳溶于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为面心立方结构,常用符号A或γ表示。
奥氏体塑性很好,具有顺磁性。
(2)、铁基固溶体:渗入元素与铁为基础的溶剂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铁基固溶体。
(3)、结构:结构是指原子集合体中各原子的具体组合状态。
(4)、相变:不同相之间的相互转变称为相变(5)、性能:金属材料性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艺性能,一类是使用性能。
使用性能在于能不能应用的问题,而工艺性能则在于能不能保证生产和制作的问题。
(6)、合金:合金元素:凡是有益的、有意识地加入或存留在某一金属材料中的一定数量的元素(7)、回复:将形变金属加热到其熔点的1/2附近,进行保温,并利用高温显微镜观察组织,显微组织上几乎看不出任何变化,晶粒仍保持伸长状或扁片状,称为回复。
(8)、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即晶体的微观结构,是指晶体中实际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的具体排列情况。
晶体结构是决定固态金属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的基本因素之一。
(9)、再结晶:再结晶是一个无畸变晶粒在畸变基体中的生核核成长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一直进行到畸变晶粒完全消失时为止。
(10)、铁素体:铁素体是碳溶于α-Fe 中的间隙固溶体,为体心立方结构,常用符号F或α表示。
(11)组织:指用肉眼或借助于各种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材料内部的情景,包括晶粒的大小、形状、种类及各种晶粒之间的相对数量和相对分布。
二、金属以及合金是最基础的一种材料,材料的性能取决于材料的成分与组织结构。
请问金属具有哪几种常见的晶体结构,并举例说明。
答:常见晶体结构有3种:(1)面心立方常温下如铜、金、铅、铝、铂、银等(2)密集立方如镁、锌、钴、钛、锆、镉等(3)体心立方如铁、鉬、铌、钨、钒、锂、等三、给出提高钢铁材料强度和硬度的几种方法,并简要说明原理答:提高钢铁材料强度和硬度的方法:(1)细化晶粒。
北京科技大学考研复试资料整理资料
08北科钢冶复试资料1.铁水预处理:铁水预处理是指铁水兑入炼钢炉之前进行的各种处理。
有脱硫预处理和三脱(脱硅、磷、硫)预处理。
分为普通铁水预处理和特殊铁水预处理两大类。
普通铁水预处理包括:铁水脱硫、铁水脱硅和铁水脱P。
特殊铁水预处理一般是针对铁水中含有的特殊元素进行提纯精炼或资源综合利用,如铁水提钒、提铌、脱铬等预处理工艺。
铁水预处理容器的选择:根据铁水预处理容器的选择,脱硫工艺可分为:混铁车喷吹法、铁水罐法、铁水包法。
发展趋势:采用铁水包作为铁水脱硫预处理的容器。
铁水预处理(脱硫)的优越性:(1)满足用户对超低硫、磷钢的需求,发展高附加值钢种(2) 减轻高炉脱硫负担,放宽对硫的限制,提高产量,降低焦比;(3)炼钢采用低硫铁水冶炼,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铁水脱硫工艺方法:投掷法,将脱硫剂投入铁水中脱硫;喷吹法,将脱硫剂喷入铁水中脱硫;搅拌法(KR法),通过中空机械搅拌器向铁水内加入脱硫剂,搅拌脱硫。
铁水预处理(脱硫)是提高钢材质量的最经济手段2.RH精炼法:也称钢液循环脱气法,将钢液提升到一容器内处理。
主要冶炼高质量产品,如轴承钢、LF钢、硅钢、不锈钢、齿轮钢等。
国内RH 设备主要依靠进口。
RH工艺特点:①反应速度快、处理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常与转炉配套使用。
②反应效率高,钢水直接在真空室内进行反应。
③可进行吹氧脱碳和二次燃烧进行热补偿,减少处理温降;④可进行喷粉脱硫,生产超低硫钢。
3.LF精炼法(Ladle Furnace):钢包炉精炼法是最常用的精炼方法;取代电炉还原期;解决了转炉冶炼优钢问题;具有加热及搅拌功能;脱氧、脱硫、合金化。
工艺优点:①精炼功能强,适宜生产超低硫、超低氧钢②具备电弧加热功能,热效率高,升温幅度大,温度控制精度高③具备搅拌和合金化功能,易于实现窄成分控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④采用渣钢精炼工艺,精炼成本较低;⑤设备简单,投资较少LF炉精炼非常适合于低硫、超低硫钢生产:高碱度还原渣,渣量可达25Kg/t;电弧加热,炉渣温度高;可以较强烈搅拌钢水;过程稳定,易于控制。
北京科技大学国重复试ppt精品名师资料
回到毕业设计
通过Thermal-calc软件进行Nb-TiAl相图的计算
Ⅱ:综合素质和能力
我本着热爱祖国,热爱党的原则确立了正确的 社会主义价值观。坚持以大局为重,努力认识 世界,服务人民。正是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理想 我进一步坚定了继续学习的信念。 本科期间除了认真的完成了学校的学习任务之 外,自己学习了多款电脑软件。如photoshop , dreamweaver,CAD,3DMAX等
2008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入· · · · 大学
材料学院,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 即将于2012年6月顺利毕业
本科学习与奖惩
本科期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成绩优秀
成绩单
本科成绩单
高等数学 A1 机械制图 线性代数 C语言程 序设计 89.2 大学英语 一级 大学物理 基础力学 概率论与 数理统计 83
金属间化合物,特 别是TiAl基金属间 化合物非常值得研 究
拟从事研究领域的了解等 (金属间化合物TiAl)
TiAl化合物目前实际应用的最大障碍是该化合物的室 温下的脆性、难变形加工性及850℃ 以上的抗氧化性 不足
解决之道?
加入高含量的高熔点过 发展 TiAl 合金为 渡族元素Nb是一个不错 基的复合材料 的选择
北京科技大学 考研复试
学生:
Ⅰ:专业素质及能力
高中 本科 拟从事研究领域的了解等
高中(2005.8~2008.6)
2005年8月考入· · 高中 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担任班长 2008年6月顺利毕业 2008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入· · ·
本科(2008.9~2012.6)
谢谢Thanks来自90.6 88.6 89.7
北科历年考研复试题集
北科大历年考研复试题集1, 何谓高炉四大操作制度,何谓上不调剂和下不调剂?2,如何实现高炉系统的高压操作?高压操作以后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如何?并说明原因。
3,提高风温后高炉冶炼过程将发生什么变化?并说明原因。
4,提高风温可采取什么措施?风温的进一步提高受何限制?5,高炉喷煤的效果何在?喷吹煤粉对高炉的影响如何?原因何在?6,已知:某高炉喷煤前焦比520kg/t,实施喷煤100kg/t后,高炉的综合冶炼强度为1.20t/m3.d,高炉燃烧比为540kg/t.求解:(1)高炉的有效容积利用系数,(2)喷煤置换比。
7,何谓加湿鼓风,脱湿鼓风?说明各自对高炉冶炼的影响》8,说明富氧鼓风对高炉冶炼的影响及其原因。
喷吹煤粉与富氧鼓风有何关系?第四章思考题1, 试叙述管道行程的生成机理及其危害。
2,试述高炉下部充满散料层内的流体力学特征及液泛现象的危害。
3,运用流体流量比及其液泛因子的概念,讨论防止高炉发生液泛现象的对策。
4,试述高炉中发生悬料的机理(分上下部悬料)。
5,试述高炉软熔带的成因,影响软熔带形成状况的因素。
6,试述高炉方向上的温度分布特征(要画出示意图)。
7,试述水当量的定义及其在高炉高度上的变化特征,并用水当量分析高炉炉顶煤气温度和炉缸渣铁温度的因素。
第二章思考题1,试述高炉冶炼对含铁原料的要求。
2,改善烧结料层透气性的对策如何?3,试述低温烧结理论的要点。
4,归纳影响烧结矿强度的因素。
5,简述铁精矿粉的成球机理,并讨论其影响因素。
6,归纳合理炉料结构所包含的内容。
第三章思考题1,结合铁矿石在高炉不同区域内的性状变化(固态.软熔.或成渣)阐述铁氧化物还原过程,及不同形态下还原的主要特征。
2,当期世界上大多数高炉在节约碳素方面所共同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3,炉渣粘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以液态炉渣的微观结构理论,解释在粘度上的种种行为。
4,何谓液态炉渣的表面性质?表面性能不良会给冶炼过程造成哪些危害?5,与炼钢过程比较,高炉冶炼的条件对炉渣去硫反应的利弊如何?6,K,Na循环富集对冶炼的危害。
北科大考研复试班-北京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科大考研复试班-北京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
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
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
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
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由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东凌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以及研究生院、体育部、管庄校区、天津学院、延庆分校组成。
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MBA(含EMBA)、MPA、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翻译硕士、社会工作、文物与博物馆和工程硕士等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个本科专业。
学校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4个全国一级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2017年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冶金工程、科学技术史获评A+,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A),安全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批学科具有雄厚实力,力学、物理学、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纳米材料器件、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等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焕发出勃勃生机。
北科大热处理课件
高温回火脆性主要是由锑、磷、锡、砷等微量杂 质元素在原奥氏体晶界偏聚所引起。合金钢中铬、锰、 镍等元素,不但促进上述微量杂质元素的偏聚,本身 也产生晶界偏聚,故增加脆化倾向。
0.35%C,0.52%Mn,3.44%Ni,1.05%Cr 钢的冲击韧性与回火温度的关系 1-回火10小时后水冷 3-回火10小时后炉冷 2-回火30分钟后水冷 4-回火30分钟后炉冷
对于含碳量 <0.2% 的板条状马氏体,在 100~200℃之间回火时,马氏体一般不析出ε 碳化物,碳原子仍偏聚在位错线附近。
三、残余奥氏体的转变
含碳量超过0.5%的碳钢或低合金钢, 淬火后才有一定数量的残余奥氏体存在。
在 200~300℃ 温度区间回火时,残余 奥氏体将分解为过饱和α固溶体和薄片状ε 碳化物的两相组织,一般认为是回火马氏 体或下贝氏体,可用下式表示:
二、马氏体的分解与亚稳碳化物的形成
在100℃以上回火时,马氏体将发生较为明显的分 解,使其碳浓度降低,点阵常数c减小,a增大,正方度 c/a减小,并析出碳化物。
0.96%C钢回火时马氏体的含碳量、晶格常数 (c/a)比与回火温度及回火时间的关系
片状马氏体的分解分为两个阶段: 在 100~150℃之间回火为马氏体分解的第一阶 段,称为二相式分解; 在150℃ 以上回火为马氏体分解的第二阶段, 称为连续式分解。
五、碳化物的聚集长大与α相的回复、再结晶 回火温度高于 400℃ 后,渗碳体明显聚集长大 并球化,无论是片状渗碳体的球化还是粒状渗碳 体的长大,均按小颗粒溶解,大颗粒长大的机理 进行。
回火温度超过 400℃ 后, α 相将发生回复。在 回复过程中,α相中的位错密度逐渐降低,剩下的 位错重新排列成二维位错网络,并将α相分割成许 多转变成 的 χ 及 θ 碳化物沿马氏体板条或片的界面呈薄膜状析
北科大金属材料热处理复习题
1.奥氏体的形成过程a.奥氏体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相界面上形成晶核;b.通过碳原子扩散,渗碳体溶解,铁素体→奥氏体点阵重构的反复,奥氏体逐渐长大;c.铁素体消失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通过碳原子扩散,残余渗碳体逐渐溶入奥氏体,使奥氏体逐渐趋近共析成分;d.残余渗碳体完全溶解后,继续保温,通过碳原子扩散,获得均匀化奥氏体。
2. 奥氏体晶粒的3个概念奥氏体的初始晶粒指加热时奥氏体转变过程刚刚结束时的奥氏体晶粒。
奥氏体实际晶粒指在热处理时某一具体加热条件下最终所得的奥氏体晶粒。
奥氏体的本质晶粒指各种钢的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趋势。
晶粒容易长大的称为本质粗晶粒钢;晶粒不容易长大的称为本质细晶粒钢。
930℃左右是本质粗晶粒钢和本质细晶粒钢的晶粒大小差别最明显的温度。
用适量的铝脱氧,或钢中加入适量的钒、钛、铌等元素,可得到本质细晶粒钢。
3. 研究晶粒度的原因:对一般钢来说,虽然在通常使用状态下的组织并不是奥氏体,但热加工或热处理过程中加热时所形成的奥氏体晶粒大小、形状等,对冷却后钢的组织和性能却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需要了解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规律,以便在生产实践中控制奥氏体晶粒大小,以获得所希望的性能。
控制晶粒长大的措施:a.利用Al脱氧,形成AlN质点,细化晶粒;b.加入强的碳氮化物形成元素,形成难溶的碳氮化物,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c.采用快速加热、短时保温的办法,获得细小的晶粒;d.控制钢的热加工工艺和采用预备热处理工艺。
1. 过冷奥氏体:奥氏体冷却到临界温度以下,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称为~~。
碳化物形成元素Cr、Mo、W、V等降低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系数,且所形成的特殊碳化物较难溶解,所以减慢奥氏体形成速度。
强以及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Cr、Mo、W、V和Ti等溶入到奥氏体中,不仅使C曲线右移,还改变C曲线的形状,使珠光体转变和贝氏体转变区域分开,形成两个鼻尖。
2. TTT图:用来描述转变开始和转变终了时间、转变产物和转变量与温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复试真题
07年试题一,简答题主应力简单加载瞬时屈服应力主切平面应力状态派平面2 如何描述一点任意坐标下的应变状态?3 细化晶粒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有哪些途径可以细化晶粒?4 解释什么是屈服效应现象?这种效应在变形金属表层上会产生什么缺陷?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5 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应变关系有何特点?6 金属塑性变形时常用塑性指标有哪些?改善金属材料的工艺塑性有哪些可用的措施?7 应力偏张量,应力球张量的物理意义?8 低温下体心立方金属为什么有强烈的屈服效应现象?表现为脆性?9 请分析高碳钢在热变形时,网状碳化物形成的原因,网状组织对材料性能有什么影响?如何控制其形成?以下是复习提纲,参考书是《材料成型理论基础》,刘雅政主编7.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本质1.塑性变形包括晶内变形和晶间变形。
通过各种位错运动而实现的晶内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的剪切运动就是晶内变形,常温下有滑移和孪生,当T>0.5T R时,可能出现晶间变形,高温时扩散机理起重要作用。
2.派一纳模型。
假设:经典的弹性介质假设和滑移面上原子的相互作用为原子相对位移的正弦函数假设。
意义:ⅰ位错运动所需派一纳力比晶体产生整体、刚性滑移所需要的理论切屈服应力T m=G/2π小许多倍。
ⅱb越小,a越大,则临界切应力越小ⅲ其他条件相同时,刃位错的活动性比螺位错的活动性大。
公式:3.滑移系统。
4.孪生。
孪生后结构没有变化,取向发生了变化,滑移取向不变,一般孪生比滑移困难,所以形变时首先发生滑移,当切变应力升高到一定数值时才发生孪生,密排六方金属由于滑移系统少,可能开始就形成孪晶。
5.扩散对变形的作用:一方面它对剪切塑性变形机理可以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扩散可以独立产生塑性流动。
6.扩散变形机理包括:扩散-位错机理;溶质原子定向溶解机理;定向空位流机理。
7.扩散-位错机理:扩散对刃位错的攀移和螺位错的割阶运动产生影响;扩散对溶质气团对位错运动的限制作用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热处理期末复习结构钢部分
工程结构钢1.什么叫结构钢?工程结构钢?机械结构钢?结构钢的定义:结构钢用来制造工程结构和机械结构,它包括工程结构钢和机械结构钢两大类;1)工程结构钢:指专门用来制造各种工程结构钢的一大类钢种;包括碳素工程结构钢和高强度低合金钢,它们主要是承受各种载荷,使用性能有较高的屈服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要求低温韧性,并要求耐大气腐蚀。
工艺性能:经受剧烈的冷变形(冷弯、冲压、剪切)和良好的焊接性使用性能:有较高的屈服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对于有的钢种)由于工作环境是暴露在大气中,温度可低到零下50℃,故要求低温韧性,并要求耐大气腐蚀。
常用的工程结构钢是热轧态或正火态使用的低碳钢,因此,显微组织是铁素体-珠光体。
为了能承受更大的载荷并减轻结构的重量,要求钢材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
通过合金化来提高强韧性。
2)机械结构钢:是用来制造各种机械零件的钢种。
一般为亚共析钢,低合金或中合金,优质钢或高级优质钢。
机械结构钢失效形式:(1)过载变形和断裂(2)疲劳破坏(3)脆性断裂(4)腐蚀破坏零件的损坏情况可以归纳为:变形和断裂。
性能要求:截面上具有足够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以防止过载变形和断裂;具有高的疲劳强度以防止交变负荷下的疲劳断裂,在零件整个截面上具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以防止冲击或过载下的突然断裂;具有一定的耐蚀性。
2.工程钢的合金设计主要考虑哪些方面?1)工程结构钢的强化在铁素体-珠光体钢中,合金元素对强化的贡献有:溶入铁素体起固溶强化;细化晶粒起细晶强化;析出弥散的碳化物、碳氮化物,起沉淀强化;增加珠光体含量;①利用锰、硅、铜、磷等元素溶入铁素体来提高强度。
C一般均应限制在0.2%以下,Si控制在<1.1%,Mn控制在<1.8% ②细化晶粒③沉淀强化2)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的冷脆性韧脆的表征:用冲击韧性以及断口形貌等;表征的是强度与塑性的综合;(影响工程结构钢低温韧性的因素)影响钢的冲击韧性和韧-脆转化温度的因素:有含碳量、晶粒尺寸、固溶元素、弥散析出相和非金属夹杂物等。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考试资料
北京科技⼤学⾦属材料与热处理考试资料1、热处理的定义根据钢件的热处理⽬的, 把钢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持⼀定的时间,然后以预定的速度冷却下来的⼀种综合⼯艺。
钢的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法,来改变钢内部组织结构,从⽽改善其性能的⼀种⼯艺。
凡是材料体系(⾦属、⽆机材料)中有相变发⽣,总可以采⽤热处理的⽅法,来改变组织与性能。
2、Ac1、Ac3、Accm的意义对于⼀个具体钢成分来说,A1、A3、Acm是⼀个点,⽽且是⽆限缓慢加热或冷却时的平衡临界温度。
加热时的实际临界温度加注脚字母“C”,⽤Ac1、Ac3、Accm表⽰;冷却时的实际临界温度加注脚字母“r”,⽤Ar1、Ar3、Arcm表⽰。
3、什么是奥⽒体化?奥⽒体化的四个过程?是什么类型的相恋?将钢加热到AC1点或AC3点以上,使体⼼⽴⽅的α-Fe铁结构转变为⾯⼼⽴⽅结构的γ-Fe,这个过程就是奥⽒体化过程。
从铁碳相图可知,任何成分碳钢加热到Ac1以上,珠光体就向奥⽒体转变;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将全部变为奥⽒体。
这种加热转变称奥⽒体化。
共析钢的奥⽒体化过程包括以下四个过程:形核;长⼤;残余渗碳体溶解;奥⽒体成分均匀化。
加热时奥⽒体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冷却转变过程,以及转变产物的组成和性能。
是扩散型相变。
4、碳钢与合⾦钢的奥⽒体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在同⼀奥⽒体化温度下,合⾦元素在奥⽒体中扩散系数只有碳的扩散系数的千分之⼏到万分之⼏,可见合⾦钢的奥⽒体均匀化时间远⽐碳钢长得多。
在制定合⾦钢的热处理⼯艺规范时,应⽐碳钢的加热温度⾼些,保温时间长些,促使合⾦元素尽可能均匀化。
5奥⽒体晶粒的三个概念(初始晶粒、实际晶粒和本质晶粒)?奥⽒体的初始晶粒:指加热时奥⽒体转变过程刚刚结束时的奥⽒体晶粒,这时的晶粒⼤⼩就是初始晶粒度。
奥⽒体实际晶粒:指在热处理时某⼀具体加热条件下最终所得的奥⽒体晶粒,其⼤⼩就是奥⽒体的实际晶粒度。
奥⽒体的本质晶粒指各种钢的奥⽒体晶粒的长⼤趋势。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热处理期末复习资料铝和钛部分,十分详细!
铝和钛部分过剩相强化与沉淀强化有相似之处。
区别:沉淀强化时,强化相极为细小,弥散度大,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而在过剩相强化合金时,强化相粗大,用光学显微镜低倍既能看到。
纤维增强复合强化:主要不是靠阻碍位错运动,而是靠纤维与基体之间良好的结合强度。
由于基体材料的良好塑性和韧性,纤维高的强度,使整个材料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以及优异的韧性。
退火;固溶处理(淬火);时效;变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作用:①改善工艺性能,保证下一道工序的顺利进行。
例如均匀化退火可以改善热加工性能,中间退火可以改善冷加工性能;②提高使用性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
热处理过程:加热---保温---降温冷却。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铝合金的基本热处理形式是退火与淬火时效;退火属软化处理,目的是获得稳定的组织或优良的工艺塑性;淬火时效为强化处理,借助时效强化以提高合金的强度性能。
(1)、固溶强化:原子半径差别越大,强化效果越明显(2)、时效强化(沉淀强化):时效过程中形成均匀、弥散分布的共格或半共格过渡相,这种相在基体中能造成较强烈的应变场,提高对位错运动的阻力,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
(3)、过剩相强化:铝合金中的过剩相多为硬而脆的金属间化合物,在合金中起阻碍位错滑移的作用,使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
(4)、细晶强化:铝合金中添加微量合金元素使铝合金固溶体基体和过剩相组织细化,以提高铝合金机械性能,这是细晶强化。
Al-4Cu合金时效强化1、Al-4Cu合金组织性能的一般变化(1)在548℃进行共晶转变:L→α+θ(CuAl2)(2)铜在α相中的极限溶解度为5.65%,随着温度的下降,固溶度急剧减小,室温下为0.05%;(3)θ组成为CuAl2(4)Al-4Cu合金在缓冷时获得的组织为(α+θ)两相(5)铸造组织的抗拉强度为150MPa。
2、如果将Al-4Cu合金加热到固溶度曲线以上,并迅速淬入干冰(-78℃),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含4%Cu);抗拉强度为200MPa;3、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自然时效:将淬火得到的过饱和固溶体置于室温或低于100℃的温度环境下,由于停留时间的增加,硬度和强度增高的现象。
北京科技大学复试考试范围
081400土木工程(四探
081900矿业工程(五选一)
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二选一) 087000科学技术史
080600冶金工程(任选一门)
2.钢铁冶金学 3.有色金属冶金学 4.工业生态学 1.材料物理 2.固体物理 3.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4.有机化学
电子综合 自动控制理论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 1.地基基础 2.工程地质 专业综合 采矿学 安全科学技术 1.环境学导论 2.环境工程学 1.机械设计(占50%) 2.液压与液力传动(占50%) 专业综合 综合面试 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各占50%) 专业综合(公共行政学50%;管 理学原理50%) 英汉互译(笔译) 面试(口译和综合素质) 复试科目同学院相关专业 复试科目同学院相关专业
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复试考试范围
单位代码:10008 电 话:010—62332484 单位名称:北京科技大学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联 系 人:研招办 邮政编码:100083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不指定参考书目; 各复试科目的考试范围,请考生参见所报考学院网页。 学科、专业名称 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80103流体力学(三选一) 080104工程力学(二选一)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
(四选
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占 60%;过程参数检测占40%) 模式识别 人工智能基础 计算机系统结构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 数据库原理与管理信息(各占 50%) 金融学原理 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各占50%) 人力资源管理 技术经济学 专业综合 专业综合考试:(三选二) 计算方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常微分方程
085204材料工程(专业学位)(任选一 门)
北科大材料学院复试回忆+材料分析方法试题回忆
北科大材料学院复试回忆+材料分析方法试题回忆大概4月7号去的北科,10号报到,11号笔试,12号面试7号去的时候,很多住的地方都满员了,因为地大,林大,N多大学都在复试,只好住到离北科3站路的石板房。
双人间50一晚,还凑活,因为我只晚上住那,白天都在北科自习。
不过8,9号我基本没怎么看书。
因为实在看不进去了,然后每天到我哥那蹭饭。
坐车过去2个小时,回来两个小时。
基本一天很快过去。
10号报到的时候,人特别多,没办法,排吧,然后交费,结果让我意外的领到了调档函,因为一般都是复试过了之后才能领,今年可能全部都要。
我记得复试可能只刷16个人去工程硕士,就是100%录取。
今年公费比例确实比较牛逼,我听一学长考前就跟我说80%,然后我问另一个研二的,他说打死不可能,但确实如此了,这消息也是面试完之后才知道……第二天早晨9点复试,考两个小时。
我考的材料分析方法,这科目比较可怜,只有三个人考。
热处理考的人最多,240多个,还有一门什么课,只有一个人考。
人少,我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回忆一下题目,单肯定不完整……一、解释下列名字的不同1、X射线衍射与电子衍射2、特征x射线与连续x射线3、忘了4、物相分析与成分分析二、说出下列检定所要用的手段(这个记不清了)1、测奥氏体成分含量直接比较法(定量)2、薄膜上1nm微粒的物相3、晶界的微量成分好像肯定俄歇谱仪4、忘了,反正就是XRD,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定性啊,定量啊什么的三、让你说明德拜照相法的衍射几何,还让画图四、给你一个图,让你说明二次电子成像的原理五、说明宏观应力测定的原理(没复习到,比较难)六、给你一个衍射斑点的图,告诉你体心立方好像,然后让你鉴别出点的指数七、给了一个15组数据的X射线衍射数据,还有3个PDF卡片,SiO2,α-Al2O3,β-Al2O3,然后让你说明这15组数据分别属于哪个物相,就是物相检定的一个实际操作。
怎么说,我考完觉得考的肯定差,估计也就是70分,没想到87,超乎想象……因为笔试感觉考的很杂,所以面试的时候心情不怎么好,只是努力调整。
06-13北科考研复试热处理(包含简答题答案)
2013年金属材料热处理复试题目一、名词解释(30分)蠕变极限;晶间腐蚀;二次淬火;红硬性;淬透性与淬硬性;过冷奥氏体二、简答(20分)(1)为什么4Cr13为过共析钢,Cr12MoV为莱氏体钢?答:从Fe-C相图来看,共析点(一般称为S点)C含量为0.77%,即含碳量大于0.77%才有可能是过共析钢;奥氏体中C含量最多为2.11%(相图上的该点称为E点),钢中C含量超过2.11%中才可能有莱氏体组织。
但4Cr13钢和Cr12MoV钢中加入了合金元素,改变了相图,所以它们的微观组织与普通碳钢不同。
元素Cr是使奥氏体区缩小的元素。
4Cr13钢中含有Cr元素13%左右。
4Cr13虽然含碳量接近0.4%,但由于合金元素Cr使Fe-Fe3C相图的共析点S左移,详见下图,故4Cr13应为过共析钢。
Cr12MoV钢中含有Cr元素12%左右,相图中E点左移,使得Cr12MoV成为莱氏体钢。
(1.从牌号看元素含量;2.各元素对Fe-C相图的影响)(2)奥氏体不锈钢和高锰钢固溶处理后放在水中冷却的目的与一般钢的淬火的目的有何区别?作用是什么?答:奥氏体不锈钢中C元素与Cr元素会形成Cr-C化物,如Cr23C6,分布于晶界,造成晶界附近的贫Cr区,Cr元素是决定不锈钢耐蚀的重要元素,贫Cr区的出现使得奥氏体不休钢易发生晶界腐蚀。
因此,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在1000~1100℃下保温,使得碳化物溶解,使各种合金元素均匀地溶解在奥氏体组织中,然后快速冷却(或水冷),避免冷却过程中碳化物析出,最后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
固溶处理时一般将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950~1150℃左右,保温一段时间,使碳化物和各种合金元素充分均匀地溶解于奥氏体中,然后快速淬水冷却,碳及其它合金元素来不及析出,获得纯奥氏体组织。
奥氏体不锈钢有敏化温度:450~850℃。
在此温度区间很容易析出各种碳化物,所以要快速冷却,避开此区间。
高锰钢是一类高锰奥氏体铸钢。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讲义
名词解释沸腾钢:1 只用一定量的弱脱氧剂锰铁对钢液脱氧,因此钢液含氧量较高。
2 在沸腾钢的凝固过程中,钢液中碳和氧发生反应而产生大量气体,造成钢液沸腾,这种钢由此而得名。
3 沸腾钢钢锭宏观组织的特点是,钢锭内部有大量的气泡,但是没有或很少有缩孔。
钢锭的外层比较纯净,这纯净的外层包住了一个富集着杂质的锭心。
4 沸腾钢钢锭的偏析较严重,低温冲击韧性不好,钢板容易时效,钢的力学性能波动性较大。
镇静钢:1 镇静钢在浇注之前不仅用弱脱氧剂锰铁而且还使用强脱氧剂硅铁和铝对钢液进行脱氧,因而钢液的含氧量很低。
2 强脱氧剂硅和铝的加入,使得在凝固过程中,钢液中的氧优先与强脱氧元素铝和硅结合,从而抑制了碳氧之间的反应,所以镇静钢结晶时没有沸腾现象,由此而得名。
3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镇静钢中没有气泡,但有缩孔和疏松。
与沸腾钢相比,这种钢氧化物系夹杂含量较低,纯净度较高。
镇静钢的偏析不像沸腾钢那样严重,钢材性能也较均匀。
树枝状偏析:(枝晶偏析)1 依据相图,钢在结晶时,先结晶的枝干比较纯净,碳浓度较低,而迟结晶的枝间部分碳浓度较高。
2 研究指出,在钢锭心部等轴晶带中枝晶偏析的特点是,在枝干部分成分变化很小,这部分占有相当宽的范围,在枝晶或者两个相邻晶粒之间,富集着碳、合金元素和杂质元素,而且达到很高的浓度。
枝干结晶时,在相当宽的范围内造成碳和合金元素、杂质元素的贫化(选择结晶),这种贫化成了枝晶间浓度特高的前提。
3 为减少枝晶偏析的程度,可对铸钢和钢锭进行扩散退火。
区域偏析:在整个钢锭范围内发生的偏析因为选择结晶,杂质元素和合金元素被富集在晶枝近旁的液相中。
在凝固速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枝晶近旁液相中杂质元素能够借扩散和液体的流动而被转移到很远的地方。
随着凝固的进展,杂质元素在剩余的钢液中不断富集,各种元素在整个钢锭或铸件的范围内发生了重新分布,即产生了区域偏析。
带状偏析:在钢锭中,有时在某些局部地区,化学成分与周围有差异,形成所谓的带状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沸腾钢:1 只用一定量的弱脱氧剂锰铁对钢液脱氧,因此钢液含氧量较高。
2 在沸腾钢的凝固过程中,钢液中碳和氧发生反应而产生大量气体,造成钢液沸腾,这种钢由此而得名。
3 沸腾钢钢锭宏观组织的特点是,钢锭内部有大量的气泡,但是没有或很少有缩孔。
钢锭的外层比较纯净,这纯净的外层包住了一个富集着杂质的锭心。
4 沸腾钢钢锭的偏析较严重,低温冲击韧性不好,钢板容易时效,钢的力学性能波动性较大。
镇静钢:1 镇静钢在浇注之前不仅用弱脱氧剂锰铁而且还使用强脱氧剂硅铁和铝对钢液进行脱氧,因而钢液的含氧量很低。
2 强脱氧剂硅和铝的加入,使得在凝固过程中,钢液中的氧优先与强脱氧元素铝和硅结合,从而抑制了碳氧之间的反应,所以镇静钢结晶时没有沸腾现象,由此而得名。
3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镇静钢中没有气泡,但有缩孔和疏松。
与沸腾钢相比,这种钢氧化物系夹杂含量较低,纯净度较高。
镇静钢的偏析不像沸腾钢那样严重,钢材性能也较均匀。
树枝状偏析:(枝晶偏析)1 依据相图,钢在结晶时,先结晶的枝干比较纯净,碳浓度较低,而迟结晶的枝间部分碳浓度较高。
2 研究指出,在钢锭心部等轴晶带中枝晶偏析的特点是,在枝干部分成分变化很小,这部分占有相当宽的范围,在枝晶或者两个相邻晶粒之间,富集着碳、合金元素和杂质元素,而且达到很高的浓度。
枝干结晶时,在相当宽的范围内造成碳和合金元素、杂质元素的贫化(选择结晶),这种贫化成了枝晶间浓度特高的前提。
3 为减少枝晶偏析的程度,可对铸钢和钢锭进行扩散退火。
区域偏析:在整个钢锭范围内发生的偏析因为选择结晶,杂质元素和合金元素被富集在晶枝近旁的液相中。
在凝固速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枝晶近旁液相中杂质元素能够借扩散和液体的流动而被转移到很远的地方。
随着凝固的进展,杂质元素在剩余的钢液中不断富集,各种元素在整个钢锭或铸件的范围内发生了重新分布,即产生了区域偏析。
带状偏析:在钢锭中,有时在某些局部地区,化学成分与周围有差异,形成所谓的带状偏析。
1 在镇静钢钢锭轴心纵剖面的试片的酸侵蚀面上,能观察到成V型和A型分布的偏析条带。
称为V偏析或A偏析。
2 A偏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偏析带比较粗,多出现在大钢锭中,尤其是当浇注温度比较高时。
另一种形式是一条宏观的偏析带由许多细的条纹构成。
纤维状组织:钢凝固时所产生的枝晶偏析具有相对稳定性。
由枝晶偏析显示的“初生晶粒”随钢坯外形改变而延伸。
处于原枝晶间的范性夹杂物也一起形变。
随着形变量的加大,“初生晶粒”从最初的柱状或等轴形逐渐变成条带状或者纺锤形。
被延伸拉长的枝晶干和枝晶间就构成了形变钢中的“纤维”。
带状组织:1 热变形钢试样磨片用含CuCl2的试剂浸蚀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原来在肉眼观察时所看到的那些纤维经过放大以后变成黑白交替的条带,称之为原始带状组织,它是由树枝状结晶(偏析)所引起的。
其中黑色条带相当于原树枝状晶较纯的枝干,白色条带相当于原富含杂质的枝间区域。
2 在热变形钢中还会出现另外一种形式的带状组织。
这种带状组织使用普通硝酸酒精试剂侵蚀的情况下就能显露出来。
这里所看到的交替相间的条带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称为“显微组织带状”。
这些不同的组织是固态相变的结果,所以也把这种带状组称为二次带状。
二次带状组织的形成意味着碳在固态相变中发生了不均匀的重新分布(二次碳偏析)魏氏组织:凡新相从母相中脱溶析出,新旧相之间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同时新相的中心平面与母相的一定结晶学平面重合时,这样一种具有纹理特征的组织可统称为魏氏组织。
“反常”组织:1 在原奥氏体晶界分布着粗厚的网状渗碳体,在此粗厚渗碳体的两边有很宽的游离铁素体,这样的组织称为“反常”组织。
2 研究指出,钢在奥氏体相区加热温度越低(特别是在Acm-A1温度区间加热时),奥氏体就越不均匀,其中含有大量未溶的碳化物或氮化物。
越是在这种加热条件下,越容易形成“反常”组织。
就冷却条件来说,冷却越缓慢,以致Ar1温度非常接近A1温度时,越容易产生“反常”组织。
钢的含碳量与共析含碳量相聚越远时,形成“反常”组织的倾向就越大。
此外,“反常”组织的出现也与钢中的含氮量和加铝量有关。
所有这些条件都是和离异共析体形成的基本原理相一致。
网状碳化物:1 过共析钢轧后冷却过程中沿奥氏体晶界析出先共析渗碳体。
依钢的含碳量、形变终止温度和冷却速度不同,先共析渗碳体呈半连续或连续网状。
网状碳化物的厚度随停轧(锻)温度的提高和冷却速度的减小而增大。
2 形变终止温度过高,会使奥氏体晶粒粗化,这种晶粒粗大的奥氏体在随后冷却时沿晶界形成粗厚的渗碳体网,后者在随后的热处理过程中难以得到改正。
钢的热处理:1 钢的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法,来改变钢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其性能上的一种工艺。
影响钢的热处理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时间。
2 钢的热处理工艺通常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以及形变热处理。
3 为随后的机械加工或进一步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的热处理,称为预备热处理,常采用退火或正火工艺;直接赋予工件所需要的使用性能的热处理,称为最终热处理。
起始晶粒度:指珠光体刚刚全部转变成奥氏体时的奥氏体晶粒度,一般情况下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总是比较细小。
加热前原始组织越弥散,加热速度越快,则起始晶粒越细小。
实际晶粒度:在某一具体加热或热加工条件下所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度。
本质晶粒度:它表示在临界温度以上加热过程中,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强弱。
研究指出,随加热温度升高,钢中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分两类,一类是随温度升高,奥氏体晶粒迅速长大的钢,称为本质粗晶粒钢;另一类是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较小,直到超过某一温度后,奥氏体晶粒才会急剧长大的钢,称为本质细晶粒钢。
组织遗传现象:加热后钢的粗大奥氏体晶粒,经淬火后得到粗大的马氏体,再次快速或慢速加热至稍高于临界温度,奥氏体仍保留了原来的粗大晶粒,甚至保留了原来的位向和原来的晶界,这种现象称为组织遗传。
过冷奥氏体:奥氏体冷至临界温度以下,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称为过冷奥氏体。
马氏体转变的特点:1 不会引起化学成分的变化,只产生结构类型的改变,但有时会发生有序度的变化。
2 马氏体可能是亚稳平衡相,也可是稳定平衡相。
3 马氏体转变也可划分为形核和长大两个元过程,但与扩散转变不同,马氏体成长速度非常快。
4 马氏体转变不需要原子扩散,原子协同做小范围位移,以类似孪生切变的方式形成新相。
新相与母相之间的界面必须保持切变式的共格关系,因此有浮凸现象。
5 应力也可以诱发马氏体发生转变。
6 在一些合金系中,马氏体转变是可逆的。
热稳定化:1 淬火过程中由于慢冷或中间停留所造成的奥氏体稳定化,称为热稳定化。
2 奥氏体热稳定化的原因是由于慢冷或中间停留,碳或氮原子在位错附近偏聚,形成柯氏气团,强化奥氏体,使切变阻力增加,从而引起奥氏体的稳定化。
机械稳定化:在Md点以上,对奥氏体进行大量范性形变,使随后的马氏体转变发生困难,Ms点降低,马氏体转变量减少,这种现象称为奥氏体的机械稳定化。
渗碳:将低碳钢件放入增碳的活性介质中,在900~950℃加热保温,使活性碳原子渗入钢的表面已达到高碳,这种热处理工艺称为渗碳。
渗碳后院必须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使钢件表面具有高硬度和高的耐磨性,而心部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较高的韧性。
渗碳过程是由渗碳剂分解出活性碳原子,被钢表面吸收,并向钢内部扩散三个阶段组成。
热机械处理:在近于Ac3的温度强烈形变,恒温或慢冷一段使形变奥氏体再结晶,快速冷却阻止再结晶的晶粒长大。
低温韧性:低温韧性也叫低温脆性,即钢材在低温时韧性的大小或低温时脆化的程度。
红硬性:红硬性是指材料在经过一定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后所能保持其硬度的能力。
如刀具材料中的高速钢,应在600摄氏度下保持60分钟后空冷,连续地重复进行4次后去表面氧化层,然后得出的硬度。
控轧控冷:就是在一定合金化的基础上,采用较低的终轧温度(近于A3),在大压下量的情况下,使晶粒已经细化的形变奥氏体再结晶后(或根本不发生再结晶)控制其不再长大,经快冷或控冷得到细小的铁素体晶粒,同时具有高位错及弥散析出的NbC等,由此造成强化和低温韧性的显著增大,这种强韧化手段叫控轧控冷。
粗大奥氏体晶粒的遗传性:生产中发现,过热后钢的粗大奥氏体晶粒,经淬火后得到粗大的马氏体,再次快速或慢速加热至稍高于临界温度,奥氏体仍然保留了原来的粗大晶粒,甚至保留原来的位向和原来的晶界,这种现象称为组织遗传。
其原因是过热后的粗晶粒奥氏体与马氏体之间相互转变维持着严格的晶体学取向关系。
消除方法:中等速度奥氏体化或者加热到Ac3以上100-200℃,由于相变硬化使高温奥氏体产生再结晶,达到细化晶粒,消除组织遗传性的效果。
回火二次硬化现象某些淬火组织的合金钢(如含钨、钼、钛、钒、铌、铬、锆等元素)经500-600℃回火后,硬度重新升高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某些含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钢,淬火后高温回火形成极细的、高度弥散的特殊化合物。
这些特殊化合物是渗碳体溶解在位错区的沉淀,多呈丝状或细针状,而且与α相保持共格关系。
这就导致了α相中高密度相变诱生位错的形成,引起碳化物与α相的共格畸变、弥散碳化物对位错的钉扎作用等,使得硬度明显提高。
其次,某些合金钢淬火组织高温回火时的二次淬火现象也是引起二次硬化的原因。
二次淬火对于含有较多合金元素的钢,在珠光体型转变和贝氏体型转变C曲线之间,有一个过冷奥氏体的中间稳定区。
与此相似,这类钢的残留奥氏体,在相应的回火温度时,也出现两转变之间的中间稳定区。
然而,将这类淬火钢回火加热至该区间的上限温度时,残留奥氏体既不转变成珠光体,也不转变成贝氏体,而是在继续冷却到室温时转变成马氏体。
这一效应叫做二次淬火。
高温形变热处理与低温形变热处理高温形变热处理:在接近A3以上温度进行形变,形变后立即淬火,并回火至所需要的硬度。
从工艺过程来看,形变温度较高,形变温度容易进行。
但形变温度远高于再结晶温度,形变强化效果容易被再结晶过程所削弱,所以形变温度和形变后至淬火前的间歇时间,对高温形变热处理后钢材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
低温形变热处理:将加热至奥氏体化的钢迅速冷却至C曲线的亚稳定区进行形变,然后淬火获得马氏体,并回火至所需的硬度,这种工艺过程称为低温热变形处理。
钢的热处理:1 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的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预定的方式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加工工艺。
2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其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充分挖掘钢材的潜力,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节约材料和能源。
3 正确的热处理工艺还可以消除钢材经铸造、锻造、焊接等热加工工艺造成的各种缺陷,细化晶粒,消除偏析,降低内应力,使组织和性能更加均匀。
淬透性:1 淬透性是钢的固有属性,它是选材和制定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