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桐城文人轶事

合集下载

曾国藩与桐城文人

曾国藩与桐城文人

文人 特 别 关 爱 和培 养 , 得 桐 城 文 人 对 他 的信 任 。与 此 同 时 , 城 文 人 要 实 现 自 己 的 政 治 抱 负 , 兴 桐 城 派 三 祖 的 文 学 赢 桐 振
事业 , 必 须 追 随 曾 国藩 , 助 其 声 望 , 大 桐 城 派 的影 响 。 曾 国 藩 看 重 桐 城 文 人 , 城 文 人 愿 为 曾 氏 效 力 , 为 历 史 的 也 借 扩 桐 成
多归 向桐城 , ‘ 城 派 ’ ” 正 打 出 “ 城 派 ” 号 桐 。真 桐 旗
份 , 镇 两江 , 的主要 任 务就 是率 领 清军镇 压 太 坐 他 平天 国 。 曾国藩深 知光 靠枪 杆 子 尚不 足 以镇 压 太 平军 , 还必 须 靠笔 杆子 。他 深 知舆论 的重要 性 , 自
化 和瓦 解太 平 军 。而桐 城 派 就 是 一 个 人 才 库 , 有
深摈 有宋诸 子 义理 之说 , 以为不 足复 存 , 为 文尤 其 芜 杂 寡要 。姚 先生 独 排 众 议 , 以为 义 理 、 据 、 考 词
章 , 者不 可偏 废 。必义 理 为质 , 三 而后 文 有 所 附 ,
2 1 年 2月 00 第2 9卷 第 2期
安 庆 师 范学 院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un l f n i e cesC lg ( o il ce c dt n o ra o qn T a h r ol e S c i eE io ) 0 e 2 1
必 然
关 键词 : 曾 国藩 ;桐 城 文人 ;桐 城 派
中 图分 类 号 :K8 8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 0 —4 3 ( 0 0 0 —0 7 —0 03 70 21)2 0 3 5

左忠毅公逸事

左忠毅公逸事

左忠毅公逸事一文化常识1 作者: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晚年自号望溪,桐城人。

清初散文家,清代古文“桐城派”创始人。

2 左忠毅公,名光斗,字遗直,号浮丘,明朝桐城人3 文体逸:散失记叙文。

记叙人:左光斗,谥号:左忠毅二古文知识1 虚词1)之叩之寺僧取独久之,闻左公被炮烙音节助词,不译2)而则席地倚墙而坐连词,表修饰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连词,表承接而目不可开连词,表转折汝复轻身而昧大义连词,表递进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连词,表修饰而自坐幄幕外连词,表转折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连词,表承接3)则则史公可法也连词,表承接则席地倚墙而坐连词,表并列4)以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连词乃奋臂以指拨眦介词,用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介词,在或劝以少休介后标志5)于涕泣谋于禁卒介词拜夫人于堂上介词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介词6)与与先君子善连词,表并列7)为为掩户介词,替2 实词1)名作状即面署第一当面史朝夕狱门外从早到晚旦夕且死早早晚晚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向上;向下必躬造左公第亲自2)名作动先君子尝言说风雪严寒刮风下雪涕泣谋于禁卒流着眼泪使史更敝衣,草屦穿上草鞋与先君子善交好3)形作动虽家仆不得近靠近汝复轻身而昧大义以……为轻4)使动从数骑出使……跟从5)意动汝复轻身而昧大义以……为轻6)通假字为除不洁者通“伪”,伪装3 文言句式1)判断句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2)被动句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及左公下厂狱3)省略句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于)京畿(左公)从数骑出微行入(于)古寺(左公)(见)庑下一生伏案卧(见)(史)文方成草(左公)即解貂覆(于)生,为(史)掩户(左公)叩之寺僧(史)呈卷,(左公)即面署第一(左公)召(之)入(内)史朝夕(守)(于)狱门外(史公)持五十金卒感(于)焉(卒)使史更敝衣(卒)引(之)入(于)(狱)汝复轻身而昧(于)大义往来(于)桐城4)倒装(介后)涕泣谋于禁卒或劝以少休拜夫人于堂上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4 重点词语1)左忠毅公逸事散失而没有流传的事2)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古代把考官称之为“视学”3)微行入古寺改装出行4)文方成草刚刚;写成草稿5)为掩户关门6)公瞿然注视吃惊而瞪眼注视的样子7)微指左公处暗中指点8)逆阉防伺甚大逆不道的太监;防备监视9)闻左公被炮烙遭受;以金属烧红烫人肉的酷刑10)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全11)乃奋臂以指拨眦举起手臂;眼眶12)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一塌糊涂13)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完了;糊涂14)天下事谁可支拄者支撑,承担15)无俟奸人构陷等待;编造罪名来陷害16)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就;刑具17)史噤不敢发声闭口18)趋而出小步快走19)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奉上级的命令20)辄数月不就寝就;睡觉21)而自坐幄幕外帐篷22)漏鼓移则番代代“时间”;轮流替换23)振衣裳抖动24)甲上冰霜迸落迸散落下25)必躬造左公第亲自拜访26)左公甥也女婿四内容(一)记逸事三件1 正面描写:左公微行视学。

论徐树铮与桐城派的关系

论徐树铮与桐城派的关系

为负面的东西,需要被“大我”所超越。

而萧军却“执迷不悟”,一再试图用一己个人去顶撞党的意志,终于在1946年因《文化报》事件而被改造。

悲剧的余波甚至波及到了他的后半生,当他在接受改造后向文学界拿出《五月的矿山》这样符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的答卷时,批判者仍然会延续之前的惯性进行批判,这使得萧军终于从文学界沉寂。

正如李欧梵所说:“萧军的一生,体现了浪漫左翼作家经历灾难性变动的命运。

”他所代表的模式的典型是从容易冲动的个人主义,到因磨练而成为与世无争;从光明而包罗万有的理想主义,到因折磨而默不作声;从一旦迸发便难以控制的感情主义,到因被粉碎而变得无能为力。

伴随着萧军作为一个浪漫文人的沉寂,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走下历史舞台,完成了他们悲剧性的谢幕。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现象,可以被视为中国现代文人所要经历的一种必然模式,尽管这一模式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例外,但绝大多数的现代作家都不难从这样的模式中找到自己部分或片段的影子:因时代的启蒙思潮而发现自己,发现情感;由于对内在自我的竭力宣泄与表现的需要而纠结于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与维特似的才子之间而郁郁寡欢;由于对于乌托邦和狂飙的向往而倒向左翼却在诗人与革命者的身份之间左右为难;对于浪漫的赤诚和坚守不能见容于新的文学规范,最终被无情扼杀。

随着延安文学中文学与政治全新关系的建立,文人作为一群人的独立性永远被摧毁。

最终,政治战胜了个性,对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做了具有历史警示意义的最终裁决——“一旦作家不再与政治疏离,便不再是现代文人”。

作者简介:韩宇,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论徐树铮与桐城派的关系文/张晨晨摘 要:徐树铮是一名具有深厚旧学功底的北洋军阀头目。

在民国时期,他推崇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桐城派,并试图把桐城派作为建国的文化乃至意识形态的基础,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但北洋时期,在新旧文化的交替碰撞和军阀的连年混战中,他的这一理想最终破灭。

六尺巷传说是安徽桐城的汉族民间传说故事

六尺巷传说是安徽桐城的汉族民间传说故事

六尺巷传说是安徽桐城的汉族民间传说故事。

这是一则发展在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的一桩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

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

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

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

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得诗,旋即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

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

桐城名人与美食的故事

桐城名人与美食的故事

桐城名人与美食的故事
桐城是安徽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人才辈出,同时也有许多美食文化。

以下是一些桐城名人与美食的故事:
1. 方以智与桐城糕点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科学家,也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非常喜欢吃桐城糕点,尤其是桐城糕点中的“墨子酥”。

据说,方以智曾经在桐城的糕点店中品尝墨子酥,并对其赞不绝口。

从此以后,墨子酥成为了他的最爱之一。

2. 张英与桐城小花茶
张英是清代的名臣,也是桐城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非常喜欢喝桐城小花茶,认为这种茶清香扑鼻、滋味醇厚。

据说,张英每次回到桐城,都会带上一些桐城小花茶送给亲朋好友。

3. 姚鼐与桐城烤鸭
姚鼐是清代的文学家,也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非常喜欢吃桐城烤鸭,认为这种烤鸭皮脆肉嫩、味道鲜美。

据说,姚鼐曾经在桐城的烤鸭店中品尝烤鸭,并对其赞不绝口。

从此以后,桐城烤鸭成为了他的最爱之一。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桐城名人对美食的热爱,也反映了桐城美食
文化的丰富多彩。

这些美食不仅是桐城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徽桐城因为六尺巷传为佳话,如今因为3000名博士而闻名天下

安徽桐城因为六尺巷传为佳话,如今因为3000名博士而闻名天下

安徽桐城因为六尺巷传为佳话,如今因为3000名博士而闻名天下安徽桐城六尺巷,这个故事很多人听过,但是去过这里人可能很少,它名扬天下、传世几百年,那是因为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张英、那封短短四行字的信而闻名,如今成为3A级景区、免费参观。

说起这个故事,教科书上都提到过、民间更是传为佳话,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市区西南,有两户人家,一家姓张、一家姓吴,张吴二家是当地名门望族,也是邻居、也是人才辈出在外做官,其中张家张英在清朝康熙年间官做到了文华殿大学士兼任吏部尚书,邻居吴姓人家做到多大官,历史记载并没有提及。

然而就在某一年、吴姓人家要为自己家建房扩充大院,就占领了张英家三尺宽、100米长的地,于是张英家里人就把事情告发到县衙,县太爷看张、吴两家都有人做官,官比自己还大,县太爷两家都不敢得罪,就把这个纠纷搁浅了,张家看县太爷没法处理,于是就书信一封给在清朝朝廷做官的张英,张英看到来信后,并没有动用自己权力去给邻居吴家打官司,而是回信一封: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看后,立马把自己家地再让三尺出来,吴家人看后,很受感动,也主动把占据张家土地退让三尺,于是就成了六尺,然后这块邻居争论的地,谁也没有用,就成了一条道路,这个故事就这样传开了、民间到处赞扬张英的胸怀,因此有一句话叫(宰相肚里能撑船)也就是说张英吧,后来于是起名“六尺巷”这个故事流传到今天几百年,依然值得后人学习。

如今六尺巷成为一个景区,笔者2015年12月到访,如今巷子依然是六尺巷没有变,前后分别有一座牌坊、入口处是一座“礼让”牌坊、出口处是一座“懿德"牌坊都是汉白玉做成,屹立在这条长200米、宽六尺巷子两端、记录着曾经故事的见证。

六尺巷看不到曾经历史遗迹,六尺巷现在用转砌成两道墙、在用粉刷成了灰白墙面、地上铺上了鹅卵石、看起来很高大上、成了前后居民往来的一条大道,从街道入口进来走过六尺巷、出了“懿德"牌坊、前方有一块太湖石、上面写着张英那封千古名句的信,来此游客都拍照合影留念,还有一座关于六尺巷故事的浮雕墙,如今故事已经过去几百年,六尺巷今非昔比,但是故事意义很深刻。

桐城方寿衡其人其艺

桐城方寿衡其人其艺

桐城方寿衡其人其艺作者:***来源:《寻根》2022年第03期方寿衡,字丹石、箪石,号鞠裳、佩南、同甫,系桐城桂林方氏曲庐支系第二十一世,其远祖为明代桐城著名学者、东林党领袖方学渐第三子方大钦,方大钦与长兄方大镇、次兄方大铉俱为一时名儒。

方寿衡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卒于民国20年(1931年)。

方氏本世居桐城县城,方寿衡祖父方葆馨因避太平军乱,举家迁至河南,方葆馨曾任河南陕州书院山长,故方寿衡少年时代长于河南,成年后曾在河南南阳等地做幕僚或坐馆,直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才返回安徽故乡,其后往来于桐城与安徽省垣安庆之间。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广东信宜一带做幕僚,后返安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被选为优贡,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客居北京,任京师法政学堂中国文学科教员,后返回安徽。

武昌起义后,1911年下半年,方寿衡响应邓艺孙(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五世孙)的召唤,加入在安庆成立的安徽省都督府教育司,任专门科法文学课干事,后在桐城、安庆两地居住往来。

民国4年(1915年),方寿衡前往北京,追随大名道尹兼直隶河务局局长、桐城人姚联奎在河南濮阳一带治理黄河。

大约民国6年(1917年),方寿衡任教于位于安庆龙门口的安徽省立第一中学,在校教授古文。

民国11年(1922年)至民国12年(1923年)又前往天津姚联奎幕府,民国13年(1924年)至民国14年(1925年)客居南京、上海。

1925年返回安徽,先后来到安徽省立第一中学、桐城中学任教。

20世纪20年代中期,其长子方侃、次子方,也先后在安徽省立第一中学、桐城中学任教,当时父子三人共同任教于一所学校,一时间在安庆、桐城传为美谈。

民国20年(1931年)四月,方寿衡去世,享年75岁。

方寿衡去世后,其长子方侃(字林辰)将其父的遗文遗诗加以整理,编辑成《曲庐遗文》《曲庐遗诗》,民国30年(1941年)油印行世,然而存量稀少,现安徽省图书馆和桐城市图书馆各藏有一部。

桐城姚鼐记

桐城姚鼐记

桐城姚鼐记桐城南乡有一亭台,曰敬亭。

登亭者需穿过蜿蜒曲折的山路,方可达其顶。

于亭中倚栏远眺,山水相间、绿野迷茫,桐城一隅景致尽收眼底,怡人风光使人心旷神怡。

然而不知为何,我心中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于是乎,一路寻思,竟未发现一处可以寄托情感的所在……偶来台畔徘徊,仰望那“众山皆响应,万壑独雷鸣”的敬亭山,环顾周遭,却见只有破败的茅草屋,石板路。

几间荒草丛生、残垣断壁的土坯房,和略带陈旧气息的老树,随着轻风摇曳着,发出一阵阵破旧沙哑的叹息,似在责怪自己——“年华已逝,树老根枯”。

一种寂寥悲凉之感油然而生。

正当此时,我猛然回首,望见前方一株硕果累累的梧桐树,正迎风昂扬地展示着它的丰姿,上下几十米开外,并没有其他同伴。

但今昔对比,这里显得更加孤寂。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明代散文家姚鼐。

姚氏生于桐城,曾居住于此。

想那姚鼐此时应在为祖国忧心,将自己的才学奉献给祖国。

“所著《潜书》《文集》,卓绝古今。

”那股子爱国之情,如巨浪翻滚的海洋,拍击着我的心胸。

“北京,好地方啊!”他也许看到了大江奔腾入海的壮阔与豪迈。

“这就是伟大的黄河,黄河在这里转弯,九曲十八湾,滔滔大浪直奔东海!”“长江!长江在这里转弯,五千里路云和月,三峡浪涛汇入大海!”在这里,他也许看到了长江雄浑磅礴、气势恢宏的一面。

“鸟鸣山更幽”,更多的时候,桐城人都会与他们的父辈、祖辈一样,默默耕耘、辛勤劳作。

也许,他们忙碌得连歇脚喝口茶的时间都没有;也许,他们辛苦了一整天后终于有了空闲,却还要挑灯夜读;也许,他们身体羸弱,每逢严寒酷暑便难熬地咳嗽;也许,他们的精神生活非常贫乏,甚至根本没有时间去关注精神的食粮。

但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热忱浇灌出了属于自己的美丽的事业。

就像坚守于一线岗位的警察叔叔,为人民服务,舍小家,为大家。

“无边落木萧萧下”,岁月荏苒,繁华散尽,唯有孤单凄冷的树干矗立于空旷的原野。

如同失群的孤雁,如同受伤的幼兽,又或是失去了希望的行尸走肉…虽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若能找准定位,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必能成功。

明代桐城最早的名媛诗社,都有诗集传世

明代桐城最早的名媛诗社,都有诗集传世

明代桐城最早的名媛诗社,都有诗集传世本文导读:方维仪诗文画艺皆高超方维仪应该是“方氏三节”姐妹中成就最高的一个,她十七岁寡居归家,在弟媳吴令仪因病去世后抚养其侄方以智。

后方以智于明崇祯十三年举进士,是明季“四公子”之一,以诗文名动天下,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书画家。

她一生著作颇多,有《清芬阁集》、《宫闺诗史》、《闺阁诗评》、《静志居诗话》、《微生录》、《尼说》、《七惑》等。

明代女性除文学创作外,她们中的许多人还擅长书法和绘画,乃至音乐。

这方面的艺术修养又给她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源。

故方维仪的画作也十分丰富,有史志记载,由于她的画艺高超,私人收藏其画的极多,但历经沧桑,如今存世量很少。

方维仪的家乡即今天的桐城市的博物馆藏品中,竟没有一幅她的遗作;安徽省博物馆仅收藏有三幅,且均属其晚年作品。

由此可见,这位清代著名女画家画作藏品之珍稀。

方孟式忠烈报国守城亡方孟式,字如曜,方大镇长女,今浮山乡人。

孟式学识渊博,擅长诗词书画,她画的观音像,栩栩如生。

同张秉文结婚后,不育,秉文纳妾陈氏育有3子,孟式爱如自己所生。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攻陷北京附近48座县城,又围攻济南,张秉文时任山东布政使。

孟式对秉文说:“您是国家官吏,应与职守共存亡;我是您妻子,应与您共存亡。

”不久,家人报告形势危急,请她走。

而孟式斥责道:“我走,城内军民,必将认为我丈夫没有决心守城,人心一动摇,必然坏大事!”孟式预知事情严重,告诉随身侍女说:“万一情况危急,我将跳到湖中殉国。

”次年正月,城被敌人攻破,秉文披甲领兵巷战。

有人向孟式报说秉文逃走的消息,而遭到斥责。

她说:“我丈夫难道是弃城苟且偷生的人吗?”又有人来报秉文战死的消息,孟式含泪说:“这就对了!”于是告诉妾陈氏说:“我不能独生,你应该保护孩子逃回家乡,为张氏留下后代。

”陈氏要求同她一道尽节,她答应了。

二人便一同投身到大明湖中。

侍女为她俩的壮烈行动所感动,跟着投湖的有好几人。

人文桐城桐城名媛的翰墨文采

人文桐城桐城名媛的翰墨文采

人文桐城桐城名媛的翰墨文采南通女师旧照方维仪画像姚蕴素《桐旧集》里的吴坤元来源|安庆晚报桐城文章,一向以桐城派闻名于世,而在古文之外,桐城诗歌的成就,自唐朝曹松以后播名久远,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伴随桐城文学的异军突起,一批女性诗人提着优雅的裙裾,姿仪款款地走上诗歌舞台,她们或浅斟低唱,或壮怀豪逸,创作之浩繁为古今闺阁之罕见。

乡人方于在编辑《桐城方氏诗辑》时,就抑不住自豪地赞叹:“彤管流徽,吾桐最盛”。

今天的我们翻开那存世不多的诗卷,仍能从墨写的吟唱里感受家乡名媛的慧质兰心与精神气节。

清芬阁里的名媛结社桐城女诗人中成就最高、声望最著的,当推方维仪。

方维仪(1585—1668)本名仲贤,字维仪,是大理寺少卿方大镇的次女,明末奇才方以智的二姑母。

方维仪17岁嫁同乡姚孙,婚后不久丈夫去世,她便回娘家守节于“清芬阁”。

方以智出生于桐城县城凤仪里,自小受母亲吴令仪、姑母方维仪家学教导,尤其在12岁失恃以后,所学《礼记》《离骚》等尽出于姑母亲授。

可以说,方以智日后能在文学、哲学、地理甚至自然科学上取得高出时人一等的巨大成就,都与方维仪的悉心教育密不可分。

方维仪一生洗尽铅华,归于质直,这段人生际遇集中体现在她的《清芬阁集》中。

同样是国难家患,同样是人间死别,方维仪的身世遭遇与南宋词人李清照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她的诗文更多了一层学识胸襟的厚重。

其诗又有明显的老杜遗骨,格调甚高,这在闺阁诗文中绝不多见。

她的一首七律《病起》便是此中典范:空斋无事晚风前,雨过苔阶草色鲜。

远岫云开舒翠髻,新荷池畔叠青钱。

衰年转觉多愁日,薄命何须更问天。

闲坐小窗初病起,西林皓月几回圆。

明末的文人名士素有结社的喜好,方以智和他的玩伴钱澄之、方文、孙临等,都是结社的“老玩家”,这种流行风俗也传播到了闺帷之内。

方氏家族有了方维仪这位女中诗杰,必然辐射到一群志同道合的闺中才女,这就聚集形成了桐城境内最早的名媛诗社。

他们的主要成员有:方以智的三位姑母方孟式、方维仪、方维则、方以智的母亲吴令仪、姨母吴令则。

桐城名士

桐城名士

遍地蔷薇安徽文学A N H U IW E N X U E美文庭院43桐城名士许松涛空虚的遗址 朱光潜不是我辈的无知就必是我辈的谦虚,决不是因为当年/文革0落下的集体仇恨的种子再次萌芽,而使这些旧事销形匿迹。

我站在朱光潜故居遗址上时有了这样的猜测,尔后为作为一名与先生百余年后的同乡后人深感羞愧。

作为对先生的景仰和祭奠,对这位学贯中西的我国近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的朱先生,我寻迹于此已经太晚了。

在桐城中学东侧的科技大楼和食堂遍地蔷薇安徽文学AN H U I W E N X U E 桐城名士44之间的一块铺着瓷砖的空旷场地上,先生的故居悄然遁去,时空没有把历史的遗迹珍存下来,而是逼着后人去作无穷的想像与勾勒,正如先贤已逝,我们只能从蒙着尘垢的图书馆的书架上再来翻检先生的5诗论6、5西方美学史6和5文艺心理学6等学术专著了。

一个人将自己钉在学术的十字架上投掷了一生的消磨,最终将呼吸与心跳化入了文字。

这是多么谦逊的折叠自我的行为,这不是放大自己,是冷寂的时光历炼了灵魂的文字,依然弥散着儒雅和旷达的蕴藉力量,于人类的心头潮水般涨落不定。

桐溪桥断流了。

沧桑巨变就是把一条千万年不变的标志性的活水变硬,这硬的是一条水泥铺成的宽阔车道,学生们是不知道这路曾是溪的历史,更不知晓在这条溪水的边缘有着三进木穿枋、带着江淮特色的冬暖夏凉的古旧老屋,屋子里的那个每天晨诵的少年走出了桐溪塥,走出了一个为外人惊叹的世界,在汉口、香港、伦敦和巴黎不知春秋地做着人生的功课。

这里仿佛有一个暗示,这个做了一辈子教书匠的学者是如此无所乞求地把对故土的眷恋交给了故土)))房基最终让给了学校)))这是一个更让人觉得锦上添花的圆满结局,所以我又因为看不到这里的旧址遗存而遗憾时反倒获得了另一种的满足。

对于终生从教又毕生在美学上集大成者,这岂不是他丰厚的人生旅途一朵绽放的意外小花?同样散发着先生德馨溢远的永恒气息。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他的5兰亭集序6中慨叹人生如俯仰之间那样短促,追求的是心满意足淡忘于身体的那份快乐,在宇宙之大物类繁盛的大千世界里找到让耳目尽享欢乐的不为羁绊的是片刻快慰,甚至对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0表达了迥异的观点,认为把生存与死亡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作一样是虚妄的,但我认为庄子并非像人们所认可的那样永远的虚无,而是在恒常宇宙观之下对古今同理的物事作绝对肯定,只要切取时空里的任何一个截面,最终庄子的这种思想何等极致并原貌地再现着真实,而王羲之的反拨也恰是在当下的某个时段特定情形下的某个结果,对于具体事物的生发过程或一个人的命运辗转,无疑他是可信的,怎么能说长寿与短寿的人是一样的呢?怎么能说活着与死亡是相同意义的呢?然而就生命的质量而言,孔子讲的就是/朝闻道,夕死可也0的道理,所以这又是从抽象与宏观的角度去看的,虽死犹生,虽短犹长,尺有所短等终是讲的这个道理。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典故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典故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典故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是一个古老而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街巷。


源自于明代,由南向北延伸,全长约六丈(约合17米),宽度不过三尺。

在巷子两旁,依次排布着专门制作糕点的小店铺和家庭作坊,香
气四溢。

过去,这里是桐城的主要商业区之一,人流不绝,精彩纷呈。

六尺巷因为一件典故而流传至今。

相传在明朝时期,有一位叫周
文的书生,家道中落。

为了维持生计,周文到六尺巷开了一家小店,
手工制作糕点,深受当地人民喜欢。

他不仅能制作各种美味的点心,
而且善于应对各种客人的口味和需求。

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成为当
地最著名的小店之一。

然而,有一次他的店铺遇到了一位怪客。

这位怪客非常挑剔,品
味超高,总是不满意周文制作的糕点。

周文十分感到压力,因为他的
生意完全取决于各位客人的口碑。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计策。

他在夜
晚偷偷地跟着怪客,去到了怪客的家中。

他发现这位怪客是一位富豪,家中的各种美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烹制的。

为了取悦这位客人,周文开始了刻苦的学习和实践,在家中排练
各种精美的糕点。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制作出了能够满足怪客味蕾
的点心。

于是,怪客一次次光顾周文的小店,对周文的点心赞不绝口。

从此,周文的生意更加兴旺,人们开始称他为“糕点周文”,六尺巷
也因此声名大噪。

如今,虽然六尺巷的商业繁华不再,但它依然是一个具有浓厚历
史文化氛围的街巷。

它见证了桐城人民刻苦奋斗和勤劳智慧,是一段
值得铭记的历史。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典故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典故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典故六尺巷,是安徽桐城的一条古老的巷子,它见证了无数个桐城人的成长和变迁。

在这狭窄的巷子里,孕育了桐城人的智慧和勤劳,也流淌着桐城人的血脉和情感。

六尺巷的名字源于巷道的宽度,只有六尺,相当于两米左右。

尽管如此,六尺巷却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据说,六尺巷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在这条狭窄的巷子里,曾经居住过许多文人墨客,他们在这里尽情挥毫,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六尺巷的典故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和康有为有关。

康有为,字希仁,安徽桐城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曾在六尺巷的老居住地开办过私塾,教育了一批批有志青年。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桐城人,也为桐城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康有为在六尺巷的私塾里,不仅教导学生文化知识,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他认为,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他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承,对桐城乃至整个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尺巷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康有为的教育理念,更是桐城人的精神象征。

在这条狭窄的巷子里,人们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创造了一个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社区。

六尺巷的居民们,尽管生活条件有限,但他们勤劳朴实,积极向上,为家庭和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桐城人的精神特质在六尺巷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他们勇于追求进步,勇于创新,勇于担当。

六尺巷的居民们,不论贫富贵贱,都以勤劳和诚实为荣,他们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形成了一个和谐而团结的社区。

六尺巷的故事不仅仅发生在过去,它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的六尺巷,虽然已经发生了许多改变,但它依然保持着过去的风貌和特色。

走进六尺巷,仿佛回到了过去,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历史氛围和人情味道。

六尺巷的典故告诉我们,不论环境多么艰苦,只要心怀梦想,勇于拼搏,就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六尺巷的居民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将这条狭窄的巷子变成了一片繁荣的土地,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正是因为有了六尺巷的典故,桐城人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

走近乡贤|浅品桐城吴文山先生诗中用典02

走近乡贤|浅品桐城吴文山先生诗中用典02

走近乡贤|浅品桐城吴文山先生诗中用典02按:吴文山先生是《啸乡劫余录》书中主人公原型,先生一旧文人而已,但后半生却屡遭磨难!《啸乡劫余录》作者方平先生说,吴文山先生,字寄岩,会宫老桥吴牛庄人,与吴汝纶一族。

幼承庭训,才思横溢,族里视为奇儿。

及长,考入皖北师范学院,毕业后留在安庆工作。

性率直,喜于大庭广众中高语,故言多必失。

又好吃,尝自煮一锅河豚,香气四溢,一领导进房,大喜,掀开锅盖,曰:“好东西。

”寄岩道:“有毒,不好奉送。

”哪知那人也是好吃之人,人称其死蛇搭濑濑咕(癞蛤蟆)都吃。

见寄岩没留他吃河豚,心中怀恨,抓住寄岩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回报寄岩先生一个大礼!我尤仰其诗、词、联之精绝,此后将引其两诗、一词、一联试析之。

本篇再选其野遇隐者所拟律诗二首,与诸君共赏。

避地江干,频遭白眼,遇隐者陆禹谟先生,与余举谈。

一见如旧相识,不但逢人说项,到处揄扬,且承招饮谈心,殷勤劝勉。

穷途受惠,格外难忘,感赠二章,聊以鸣谢。

无题正月初八日作(桐城|吴文山)其一扬子江边遇放翁,精神矍烁气如虹。

屺桥我幸逢黄石,绛帐人争拜马融。

难整乾坤酬壮志,愿随桃李坐春风。

雷门谅不嫌粗率,布鼓无妨奏一通。

其二古人一饭报千金,况在穷途感更深。

孰悯王孙怜乏食,我逢陆贽是知音。

忘年折节垂青眼,招隐谈玄慰素心。

自愧近来豪兴减,元龙湖海气销沉。

注】此诗年份不详,但就诗境而论,应不是上次逃奔。

因为那次是肃反,气氛萧杀,何敢任由陆禹谟逢人说项,到处揄扬?【诗一|点评】诗人在穷途末路之际,遇一隐者陆禹谟惺惺相惜,不意隐者亦非常人也。

首联:江畔适遇陆禹谟,以陆放翁比之。

放翁,(南宋)陆游,自号放翁,外示旷达颓放,饮酒寻乐,内聚忧患悲愤。

此隐者竟精神矍烁,大有名士风范,且亦姓陆,用典可谓贴切也。

颔联:此联连用二典。

黄石,秦汉时黄石公也,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

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

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

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张良熟读之,遂成刘汉国师。

姚鼐人物简介介绍与典故

姚鼐人物简介介绍与典故

姚鼐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

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

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

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文学成就姚鼐与创始人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被盛誉为“中国古文第一人”、“中国古文的高峰”,其在继方、刘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提倡文章要“义理”、“考证"、“辞章”三者相互为用。

所谓“义理”就是程朱理学;“考证”就是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的考据;“辞章”就是写文章要讲求文采。

这些主张充实了散文的写作内容,是对方苞“义法”,说的补充和发展。

在美学上,提出用(“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

“阳刚”就是豪放,“阴柔"就(是婉约。

两大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就产生出多样的风格。

(同时,又发展了刘大櫆的“拟古”主张,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文章八要。

学习古人,初步是掌握形式(格、律、声、色),进而是重视精神(神、理、气、味),才能达到高的境界。

桐城派古文到了姚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姚鼐著有 惜抱轩全集》,所编 古文辞类纂》风行一时,有力地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

鼐对传统文论的另一重大贡献是提出富有创见性的“阴阳刚柔说”,这对我国古代散文审美理论和风格特征是一次重大突破。

他认为,“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

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

”文章阴阳刚柔的变化,乃是作者性格、气质、品德的表现。

鼐在发展前辈的文学思想上,用阴阳刚柔这个哲学概念来解释文章风格的来源和散文的风格特点,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姚鼐以宋儒之学为治学之本,故指斥考据的汉学家为舍本逐末;但他也不废弃汉儒治经之长。

姚鼐“为文高简深古,尤近欧阳修、曾巩,其论文根极于道德,而探源于经训,至其浅深之际,有古人所未尝言,鼐独抉其微,发其蕴,论者以为词近于方,理深于刘”(( 清史稿·文苑·姚鼐传》)。

古代望族:桐城张氏

古代望族:桐城张氏

古代望族:桐城张氏明末清初时期,在安徽桐城有位张翁,张翁三十余岁时,偶尔在家后圃锄地,发现一个装满银子的坛子,后来不断挖掘,总共挖出二十余坛。

张翁并没有因得意外之财而欣喜,反而想自己本是一介穷儒,忽然在乱世得到这么大一笔财富,恐怕会招致祸端。

于是他就发愿留着这些银子,等桐城出现灾情时用来接济灾情,随后就把那些银坛又埋上了。

在张翁临终时,把两个儿子喊到床前,把后圃银子的事告诉了他们,并说本来打算用这些银子来赈灾的,可是这么多年桐城风雨和甘,并无灾情。

他一再叮嘱,这些银子必须留着将来有灾情时使用,不得妄动一点,否则就不是他的儿子。

后来张翁过世,两个儿子一起到后圃依父亲所说果然挖出了银子,兄弟二人就哭着立誓,一定帮父亲完成遗志。

张翁死后二十余年,桐城当地遭遇大旱,张翁的儿子就把父亲捐银赈灾的愿望告诉了县令,县令亲自带人把银子挖了出来,总共有十四万余两。

县令安排教官赵公负责用挖出的银子赈济灾民,赵公出身常熟的望族,为人方正刚直,自从领命赈灾后,所有灾银都亲自兑现,没有一丝苟且贪没,深受当地人的尊重。

有一天,赵公梦到有人推着很多辆满载金银珠宝的车辆前行,他就好奇地问这是送去哪里的?推车的人告诉他是送给张氏的。

最后一辆车过来,却说是送给赵公的,赵公醒来后,也不明白什么意思。

雍正十年,赵公被加官进爵,才明白送珠宝的梦是什么预兆。

张翁的家族后来兴盛了二百余年,家族中仅进士就出了18名、举人30余名,此外还有贡生、监生及秀才功名者,不下数百人,入仕为官的有上百人。

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张英、张廷玉父子,被称为“父子宰相”。

安徽桐城张氏家族也成为清代时期赫赫有名的豪门望族。

张翁的故事记载在清代汤用中写的《翼駉稗编》中,从年代推算,张翁似乎是张廷玉的祖父张秉彝,但从书中一些信息推算又似乎是张廷玉的曾祖张士维。

但不管是谁,张氏的这位长辈确实气度非凡,正是祖上有如此厚德之人,才能福荫张氏子孙百年,同时张氏家族也是道德传家的典范,所以这桐城望族能兴盛多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大帅 ” ,张放下 笔 ,点头 笑 了一 笑 而去 。在 马 的文集 中 ,有 与徐
树 铮 书 , 旨在要 求徐 在段 总理前 关 说 ,赦免 张罪 。 于此可 见 马与
张之 间 ,有 一段关 系 。
马平 生气 专容 寂 ,不 苟言 笑 ,有 一天 ,一 个俗 士送来几 篇文 章 求教 ,第一 篇是先 妣事 略 ,马览其 开头 一句 “ 先妣本 闺秀”不 觉 失笑 。 徐树 铮 当权 的时候 ,很 笼 络文人 ,因之 马姚 诸老 同他往 还很
宪” ,走 了太 太 路线 ,因而得 到 了王 的寥寥 几 十个 字 的贺 电 ,报 纸披 露后 ,有人 去 问 王 , “ 先生 也有 贺 电吗 ? 王挥 手说 : “ ” 那 是 小儿 女 搞 的事 情 。 ”其 时政 局 ,袁 系 主宰 ,也无 怪 旧式 文 人都 去 捧戴 他 。侯 官 ( 今福 州 )郑 孝 胥有 诗 云 : “ 水才 人 老失 身 , 湘 桐 城 学者 拜 车尘 。侯 官 严叟 颓 唐 甚 ,可 是遗 山一 辈人 ? ”湘 水才
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派嫩
马 的 文 集 ,首 卷 载 胶 州 柯 劭 忘 题 词 云 : “ 生 文 ,如 空 山 高 先
人 ,有 遗 世 独 立 之 概 , 当 与 望 溪
( 即方 苞 )惜 抱 ( 即姚 鼐 )分堋 角
立 ,无 论 海 峰 ( 刘 大 槐 ) 以 即 下 。 吴 闾 生 看 见 了 ,大 为 不 平 , ” 认 为 马 是 背 师 ( 间 生 父 汝 纶 ) 即 , 是标 榜 自己 ,一 直 到 马去 世 以后 ,
攻击 才 停 止 。平 心 而论 :方 、姚 、
吴 、马 ,系 桐 城 四大 家 ,而柯 的 评 语 ,竟 抹 煞 吴 的 地 位 ,也 无 怪 他 的后人 愤之 不平 了 。 桐城文派集大成者吴汝纶塑像 王 闽运 ( 秋 )系 民初 文人 泰 斗 ,杨 度 欲得其 贺 电称颂 “ 壬 洪
通州 ( 今南 通)范 当世 ( 子 )是 桐城 姚 家女 婿 ,以二姚 为 伯
内兄 弟 ( 姚 :永 朴 、永 概 ) 二 ,以马其 昶 ( 伯 )为 连襟 ,范 的 通 诗 ,有一 时大名 ,因而劝 马也作 诗 。马转 问吴汝 纶 ( 是范 、马 吴
的 老师 ) ,吴 说 :不 要 听他 的话 ,你 作 诗 作 不过 他 ,相形 见 绌 , 你还 是做古 文 。马 因此专做 古文 。 章炳麟 ( 炎 )于 同时代 的文人 ,多所诋 毁 ,但对 马通伯 还 太 有 好评 ,与 人论 文书 云 : “ 并世所 见 ,王 闽运 能尽 雅 ,其 次 ,吴 汝纶 以下 ,有桐 城马其 昶为 能尽俗 ( 穆犹未 能尽 俗 )… …” 萧
密切 ,不过 马对 徐 ,同孟子 对 盆成括 的看法 一样 ,即 “ 其为人 也
小有 才 ,未 闻君 子之 大道 ,则足 以杀其 躯而 已矣 。 ” 马 自清 史馆 南归 ,文名 很高 ,以重价来求 传 志的人 很多 ,此 时 马卧病 ,因此 ,有些 文字 由门下方彦 忱代笔 。及 马去 世后 ,家
人 汇 编遗文 ,凡代 笔诸 作 ,一律删 去不 入集 。但也有 一 两篇 ,虽
明知 系代笔 ,而仍 然刻 入遗集 中 ,因为 这一两 篇收 的润笔 金特 别
多 ,假 如给 予删 削 ,那 么对 于买 主来 说 ,是说 不过 去的 。
马姚 诸 老 ,毕 生 为 学 ,用 过 很 多 苦 功 ,马从 书房 到 餐厅 进
民初桐城 文人轶 事
李 诚 安徽 省文 史馆 原 图书管理 员
编 者按 李 诚 (9 6 1 7 年 ) 10 - 97 ,原 名泽 宗 ,字敬
夫 ,安 徽 石 台人 。曾师从桐 城 文派末期 名 士马通伯 ,是
当代 知名 学者 马茂元 、舒 芜 、吴孟复 的业 师。 中共 中央 政 治局 常委 、 国务 院副总理 李克 强在 少年 时期 ,曾 于晚
餐 ,几 十步 之 内 ,手里 也还拿 着书 ,一边 走 ,一边念 着 。二姚兄
弟 少年 时背诵 汉 书 ,大姚 拿着 书 ,小 姚来 背 ,继而轮 换着 ,小姚
拿 着书 ,大姚 来背 。 姚永 朴早 年在 学校教课 ,讲 授 《 史记 》管 晏列传 ,有一 个学 生 问他 :管 仲的生 平事迹 已经 知道 了 ,但 不知 道管仲 的父亲 叫什
么 ?姚训 斥 了发 问的学生 一顿 ,说是 做学 问 ,要 知道 大处 和要 紧
处 ,不 要 向小 处 和没 要 紧处钻 。训斥 了以后 ,才举 出 了 《 记》 史 正义 “ 仲管严 之 子”来 回答他 。吾 至晚 年 ,偶 检殿本 《 记》 管 史 ,
才 明 白管 仲 之 父 系庄 仲 。 由于东 汉 人 避讳 庄 字 ,把 它改 为 严 字 ( 庄助改 严助 ,庄 子陵改 严子 陵 ) 如 ,而正义 所 引 ,严 字下又 丢掉
间求学 李诚 先 生近5 之 久 。他 在 19 年5 7日发 表 于 年 9 7 月1
《 安徽 日报 》 的 《 追忆 李诚 先 生》 一 文 中 ,称 自己的 恩
师是 一位 有 实无 名 的学者 、一位 通晓 国故 的专 家。 《 民 初桐城 文人 轶 事》是 李诚 先生 未 曾发表 的 一篇遗作 。
人 ,指 王阊运 。桐 城学 者 ,以马 通伯 曾为 参政 院 的参政 ,而 又 以 元 遗 山期许 严 复 ,纯 粹 是从 清 朝遗 老 的 角度 看 问题 ,唯之 与 阿 , 相去 几何 ?
张勋 复辟 失败 ,避 入荷 兰公使 馆 ,有 一天 ,穿 粗布 长衫 ,手
拿芭 蕉扇 ,去 访 问马通 伯 ,马家 传达 似理 不理地 回道 : “ 班去 上 了 。 张 向传达 要 纸笔 写 访 客 留言 ,传 达 虽然 递 了纸 笔 给他 ,但 ” 嘴里 叽 咕着 : “ 这个 人 多 么 哕唆 。 你 ”斜着 眼 睛 看他 写什 么 ,最 后署下 “ 张勋 ”两字 ,传 达非 常失 惊 ,连忙 屈 了半膝 ,尊 了一 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